中国人口

发现新闻 | 图解新闻:中国人口的变化和预测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已经实行了30多年,这一政策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引起关注和争议,尤其是随着中国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 按照联合国的定义,中国大约在1999-2000年之间正式进入老龄国家的行列。当时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及以上的人口的比重接近7%。 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会降低。有人担心中国会面临“未富先老”的尴尬困境。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似乎掩盖了人口结构变化的潜在因素,而这一因素越来越对中国的发展提出挑战。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们发现人口的减少特别是独生子女现象也是引起诸多社会问题的来源,并将会给中国未来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加速老龄化、4-2-1家庭的出现、性别失衡、失独老人、年轻劳动力短缺等。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出生率高而、平均寿命大约44年。 1979年中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但在有些地区和特定状况可以适度放宽。 当独生子女一代到30-40岁时,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大多数还活着,而且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的照看。 中国在实行了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人口学家估计中国妇女平均的生育率已下降到1.5左右,每位妇女平均生育不到两个孩子,而像北京和上海这样大城市的平均生育率更低,只为0.7。 通常来讲,如果一个国家的总合生育率超过2.1, 才能达到替代父母辈的人口水平,人口才会出现增长,生育率在2.1人口则基本保持不变。

阅读更多

中国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警惕日本教训

  少子老龄化的阴云正逐渐笼罩着中国这个拥有13亿4千万人口的大国。计划生育政策使劳动人口开始减少,以廉价劳动力而闻名的”世界工厂”正不断提高工人的工资。未富先老的中国社会是否会因此而不稳定?逐渐”衰老”的中国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对此,《朝日新闻》采访了中国人口问题研究第一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   ”人口红利”即将消失   问: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接近14亿,达到人口顶峰,之后将开始减少。去年15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4.4%,这一数字时隔9年有所下降。这将意味着什么呢?   蔡昉:这说明今后中国的劳动人口将不再增加。而作为劳动人口中坚人群的15至59岁的劳动力人口总数从2013年起也将开始缓慢减少。这个年龄层的人口在2020年前可勉强维持在9亿人左右,之后减少速度将加快。   问:这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吧?   蔡昉:到目前为止,少子化进程快于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因此,必须抚养的孩子和老年人加起来的比率相比下降了。以前中国的这种人口结构是有利生产的。今后不仅仅是少子化,老龄化也将加速。以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为优势的时代正在逐渐结束。   中国人均GDP去年刚刚超过5千美元,是日本的9分之1左右。在富足之前,中国将进入社会负担沉重的老龄化社会,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问:在农村应该还有很多剩余劳动力吧?   蔡昉:在30多年前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时,占人口8成的8亿人口都住在农村。这些人来到城市,作为廉价劳动力工作在各个岗位。那时劳动力要多少有多少。另一方面,遇到经济不景气时,企业便可以轻易地解雇员工。表面上说这些人以农业为主,并没有被当做失业人口来计算失业率,而是作为市场用人需求的调节剂来使用。   工业化迅速发展带来的后果便是,农村人口外出打工支撑了不断增加的岗位需求却致使农村劳动力不足。外来打工者较多的广东省在2004年首次明显出现了民工荒的问题。对农村进行调查后可知,虽然农村约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但是这其中一大部分都在40岁以上。工厂所需求的年轻劳动力已并不充足。   问:在经济发展放缓脚步的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正持续提高。包括内陆地区在内,很多城市都于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分别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20%。为什么要这么大幅度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呢?   蔡昉:农村人口现在为6亿5千万,已经减少到总人口的一半左右。如果不提高工资就难以确保劳动力。不仅是地方政府规定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有所提高,在工厂等单位工作的蓝领的工资也呈增长趋势。   问:工业化消耗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涨工资就能雇佣到人手的时代已经结束,也就是说中国现在已经过了”刘易斯拐点”了?   蔡昉:2004年是中国的刘易斯拐点。未来10年间,工资仍会继续上涨。因此,无法承受负担的薄利多销型企业正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迁移工厂。   光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不够   问:今年2月,您参加了胡锦涛带领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班子的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有什么感触吗?   蔡昉:这是我第3次参加这个会议了。第一次是2003年,当时人们都十分关心如何才能增加下岗工人的就业机会。现在则是蓝领阶层的劳动力不足以及大学生和城市的中老年的就业难问题受到关注。雇佣矛盾正越来越复杂。   问:为了增加劳动力,中国有可能修改计划生育政策吗?   蔡昉:计划生育使中国在短时间内转变为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率都很低的发达国家类型。关于实施计划生育的原因,政府的解释是,为了确保资源和粮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必须控制人口总数。正因如此,不论是从政策还是社会现状出发,计划生育政策有很难急剧转变。即使发生改变也是非常缓慢的。   现在的农村和少数民族一般都生育两个孩子。此外,如果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话是可以生第二胎的。我听说目前正在探讨将政策改为只要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就可以生第二胎。但是,仅是修改独生子女政策的一部分,人口是不会增加多少的。   问:为什么呢?   蔡昉:这和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及台湾是一样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不会轻易结婚,生孩子的年龄也跟着拖延下去。考虑到生完孩子之后,孩子的教育费和对自己工作的影响,很多夫妇都变得不想要那么多孩子了。   警惕”日本教训”   问:如果劳动人口不增加,借助于廉价劳动力的竞争力也将难以维持。老年人口增加也会加重社会保障的负担,这样下去中国能否继续发展下去呢?   蔡昉:当下之急应首先修改户籍制度。中国将城乡户口区分开来,在城市工作的农民不能和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接受相同的教育和医疗,也没有养老金等社会保障。虽然这些问题现在正在逐步改善,但要确保劳动力,必须使双方平等。   学校所教授的内容和企业想招聘的人材也有距离,这也导致现在中国每年有60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问题。在修改教育方法的同时,也必须增加能够发挥大学毕业生所学知识的就业岗位。另外,还必须改变以往以廉价劳动力为武器、靠出口型经济获利,以及向公共事业投入大量资金以谋求经济发展的做法。在这件事上中国要吸取日本的教训。   问:您指的日本的教训是?   蔡昉:日本的人口红利是在1990年前后消失的。其后,泡沫经济破灭。日本为了恢复之前的快速增长,而向始终难以收效的公共事业及竞争力较弱的产业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结果迎来的却是日本”失去的20年”。如果中国失去了人口结构的优势,经济增长率也会自然下降。为了恢复10%的增长,而去扶助那些本应淘汰的”僵尸企业”,或强行使公共事业产生需求这种做法即使能够实现一时的成效,也无法长久。   问:中国经济能避免”日本化”吗?   蔡昉:中国现在也受到了欧债危机的影响,虽然广东省等地的出口企业出现倒闭情况,但依然人手不足。这可以说是一个淘汰该被淘汰的企业的机会。应该趁此机会进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创新和教育投资,并向失业保险及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投入财力。当下,财政收入处于增长状态,要调整制度也相对容易。   过剩的财政刺激政策或金融宽松政策会导致房地产泡沫膨胀。因此,中央政府将今年增长率的目标下降到7.5%,这也是告知地方政府”不要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这是为了让更多的地方政府获得发展,能够分配给老百姓的东西越多,管理也就越轻松。   问:但是,外国都很担心如果中国经济发展放缓将使世界经济恶化,对此您怎么认为?   蔡昉:与其强行追求10%的增长让人们担心泡沫经济膨胀,不如顺应人口结构的变化逐步降低增长速度,实现更长久的可持续增长,这对世界经济来说也是好事。中国经济真正要担心的不是目前的增长率,而是能否在没有完全富裕起来老龄化却不断加剧的”未富先老”中实现持续增长,并建造一个拥有高度公平性的社会基础。中国目前是在与时间战斗。   财富亟需公平分配   问:中国在使用廉价劳动力发动出口攻势时,被外界评论为”中国发起的通货紧缩”。现在是”中国发起的通货膨胀”了吗?   蔡昉:中国还将持续目前物价上涨3%至4%的局面。虽然在中国廉价制作衣服和鞋类的成本今后也有可能上涨,但是这也可以向企业提供将工厂转向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机会。这样,产业界的国际分工局面应该会有很大的改变。   对于中国来说,如果能利用这一契机提高生产率,充实社会保障的话就不是一件坏事。现在中国的问题应该说是虽然城乡的工资差距正在缩小,可是人们感受到的却是贫富差距正在拉大。这是由工资以外包含社会保障在内的无形收入和待遇的差距所造成的。   在中国,有些人利用特权得到土地相关的利益,所得收入并不算在征税范围内,这些大家都心知肚明。为了能够在降低增长率的同时使社会保持稳定,公平分配财富很重要。因此,中国有必要实行税制改革,让真正富有的人缴纳更多税金。 蔡昉,《朝日新闻》 | 来源日期:2012-7-20

阅读更多

德国之声 | 中国向太空胜利进军 中国人口炸弹迟早爆炸

德媒认为,中国发射载人飞船表明也在太空胜利进军;一胎化政策的恶果是,中国的人口炸弹将在可见的将来爆炸。中国人对象牙的偏爱给非洲大象带来厄运。 “中国也在太空胜利进军” 针对中国成功发射神舟9号载人飞船,《巴塞尔日报》6月18日认为,”中国也在太空胜利进军。” 该报写道:”面对已经站稳脚跟的航天大国俄罗斯和美国,中国虽然还有许多需要迎头赶上的地方,但是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进一步表明,中国人取得了很大进步,而且也愿对航天计划投入大量资金。中国目前的登月计划包含利用自行设计的月球车探月。科学家们也开始计划载人登月项目,然而,这在2020年之前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国的人口炸弹” 针对陕西安康市一位怀孕7个月的孕妇被强制堕胎的事件,奥地利《新闻报》6月18日评论说:”中国政府代表其实一再宣布,在执行一胎化政策时不愿再这样冷酷无情。然而,有些地方干部似乎根本没有领会,因此灭绝人性的强制堕胎事件仍一再发生。” 该报写道:”一胎化政策从1979年起实行,在城市允许生一个孩子,在农村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则允许生两胎,违背这个这个政策就得支付高额罚款,在子女照顾或分房等方面就会遭到歧视。根据中国官方的说法,计划生育政策避免中国多增添4亿人口。这项政策执行初期,在农村的执行力度不像在城市那样严格,但近年来则颠倒了过来。 “在中共党内,一胎化政策也早就引起质疑。新生儿正常的出生性别比例通常是106个男孩对应100个女孩,但这个比例在中国上升到118比100。此外,中国现在已经形成人口炸弹,将会在可见的时间里爆炸,到2030年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将超过60岁。” “中国的象牙需求也危急非洲大象” 《日报》6月18日写道:”在当今中国的版图上,也曾有过大象,瓷器花瓶上的古老绘画都是证明。如今大象已经在中国灭绝了,罪责在于中国人对象牙的偏爱。由于这种渴求持续不减,现在非洲的大象也面临死亡威胁。据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调查,遭猎杀的非洲大象在最近3年中再次’急剧’增加。2009年已经有35吨非法走私的象牙被没收,2011年被没收的至少56吨。” 该报认为:”增加的原因是,中国和日本于2008年在濒危物种公约的框架下再次准许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和津巴布韦从库存中合法出售一定数量的象牙。人们希望通过合法出售满足需求来阻止非法贸易和偷猎,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黑市贸易变得更为”蓬勃兴盛”。 “象牙在中国作为身价地位的象征由来已久,目前的象牙贸易如此红火,照专家看来是与中国的富裕迅速增长相关。据国际动物保护基金会公布的数字,国际市场象牙价格从2002年到2011年已经从大约每公斤不到100欧元上涨到大约1900欧元。” 该报指出:”动物走私关系到的不仅是象牙,无论熊、龟、蛇、猴还是豹,动物愈是稀有,其产品就愈是受欢迎,现在尤其受到威胁的是老虎。在中国,不仅动物的毛皮,而且掌、爪、骨、生殖器甚至肉也被以高价买卖。动物保护者现在要求原则上根本禁止象牙和其他动物产品交易。……” 编译:林泉 责编:洪沙 以上内容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阅读更多

“中国人口理论”中出了一个黑色幽默

“中国人口理论”中出了一个黑色幽默 作者:罗竖一 来源:环球网 来源日期:2011-11-29 本站发布时间:2011-11-29 21:51:44 阅读量:43次   据2011年11月26日大河网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认为,我国未来30年还将净增2亿人左右;人口峰值将在2033年达到15亿人,人口总量的持续上升造成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果真会如此吗?   笔者认为,翟振武教授的有关中国人口说,其实仅是中国众多黑色幽默中的一个而已。首先,依照翟振武教授的说法,一个国家能出生多少人口是可以推算出来的,但事实上连他本人都没有多少底气。既然人口的出生数量可以凭借某些理论推算出来,那么为何是“2亿人左右”之说,而不能精确些呢?显然,帮助翟振武教授推算的某些理论,因为受制于多个因素,并不能准确地告诉翟振武教授,未来30年中国究竟会净增多少人口。但有意思是,依据新闻报道,翟振武教授又说中国人口峰值将在2033年达到15亿人。毫无疑问,翟振武教授的这个“2033年达到15亿人”甚为准确,但此又是凭借什么理论推算出来的呢?   其实,可能连当今的很多小学生也明白一个道理,这就是,如果人类遭遇地震、海啸、核泄漏、瘟疫和战争等灾难,那么人口数量往往会受到影响。譬如,有资料表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人死亡857.455万人,平民死亡530万人,总计2657.453万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人死亡1704.7万人,平民死亡2453.5万人,总计4157.97万人。翟振武教授依据的那些理论,能推算出这些死亡人数吗?在汶川地震、日本海啸等人类灾难中,究竟会死亡多少人,而此后受灾区又会新增多少人口,凭借翟振武教授的那些理论,能准确地推算出来吗?   其次,翟振武教授系马寅初先生的信徒,然大量事实证明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其实仅是一个“迷人的传说”。据2007年7月3日中国网报道,在纪念马寅初《新人口论》发表50周年暨诞辰125周年座谈会上,翟振武教授声称:“马寅初先生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发现和坚持了真理。《新人口论》之所以不朽,是因为书中凝聚了真理的力量和光芒。马寅初是中国人口科学的旗帜和骄傲,《新人口论》是中国人口科学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理论源泉。马寅初刚刚提出他人口观点的时候,《新人口论》刚刚发表的时候,曾经引起过激烈的争论,遭到过质疑和批判。虽然50年的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了马寅初《新人口论》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未来的实践还将会继续证明这一点。但是,对马寅初先生和他《新人口论》的质疑与批判可能并没有真正的结束,某些情况下可能还会再度发生和蔓延。”   然而,事实上凡此种种,都是翟振武教授的迷信,或者说是自圆其说。譬如,马寅初先生在其“新人口论”中指出,中国人口多了,人均耕地少,许多荒地由于缺乏资金也无法开垦。就粮食而言也需要控制人口,工业原料来自农业,粮食需求多,经济作物面积就将缩小,影响到工业。要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就需要生活资料的增长必须比人口增长快,人口多就会限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此说,貌似在理,但事实是如何的呢?   依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广东省人口数量已经位列全国第一,但其省会广州市的人民生活水平居于全国第一位,而同为人口大都市的上海、北京等地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居于全国前列。而中国的近邻日本,是世界公认的人多地少,但其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地很快。也就是说,这些铁的事实,都证明马寅初先生“新人口论”的所谓之“人口多就会限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不成立的。至于马寅初先生的“人口论”之其它部分,限于篇幅,笔者在此就不一一驳斥了。   综述,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其实仅是一个“迷人的传说”。既然如此,那么以其作为计划生育之理论,事实上就是贻笑大方,而误导国民了。再者,推行“二胎政策”的试点,并未出现人口暴涨之事实,充分说明翟振武教授所依据的那些有关人口的理论,其实都是一种想当然。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开始做的调   据2011年11月26日大河网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认为,我国未来30年还将净增2亿人左右;人口峰值将在2033年达到15亿人,人口总量的持续上升造成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果真会如此吗

阅读更多

高王凌 | 假若中国人口出现了拐点

2011年11月23日 10:02:47       2010年人口普查所得中国人口13.4亿,假若是真的,——且不管统计数据是否可信的问题,——那我就要说,中国人口的增长已经出现了“拐点”!         也就是说,在中国人口增长到一个较高的数值之后,曾几何时,他开始下降了。         换句话说,这三十年中,他不是平均“增长”的(如美国学者施坚雅所质疑的清朝人口统计,他认为那就是按一定的年增长率填写的结果)。而其间是有大的起伏。         这出现在什么时候呢?根据我所掌握的统计数据,1989年统计,全国人口是11亿,1995年统计是12亿,2000年统计1999年底是近13亿,就是说中国每五年增长人口1个亿,每年约2000万。         在那以后,据统计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132129万人,也就是说,八年时间仅增加了3000万人,一年不足500万。         如果这些数据是可信的,可以说,拐点是出现在本世纪的最初十年。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一个小的结论。         如果这是真的,照此下去,不要太久,中国人口就会“负增长”了,走上法国、韩国的道路。         那,“砍杀人口”的生育政策,是不是该赶快放弃?         当然,我不是“上条陈”,不是“建言”。我不把这当作我的目标,我倒宁肯相信,某些事物,不“烂到家”,或者说,不“撞南墙”,它是不会“回头”的。诸位,且走着瞧。   上一篇: 人口普查的开门难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55)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
  • 1
  • ……
  • 3
  • 4
  • 5

CDT/CDS今日重点

【CDS词条】梅大高速塌方事故

【文章总汇】哥大学生抗议风波

四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香飘飘不是爱国,是爱钱”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