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

CNN:嗡嗡祖拉:中国制造的南非世界杯象征物

这种小的塑料喇叭已成了2010年世界杯的同义词,90%产于中国。据中国日报报道。 制造嗡嗡祖拉工艺简单,用塑料熔化后注入模子即成。 一个人数不多的妇女工作小组在制造嗡嗡祖拉的最后一道工序上,切除锐利的毛边。 吴玉叶(Wu Yuye)经营了这家在华南的嗡嗡祖拉制造厂,每天要生产20,000件这种小喇叭。 中国媒体的最新的民意测验发现,有60%的应答者表示为中国制造的嗡嗡祖拉在南非大受欢迎而感到自豪。 嗡嗡祖拉在国内的订单开始渐渐地多了起来,用于今年下半年在华南所举行的亚运会上。 STORY HIGHLIGHTS 报道的摘要: State media: 90 percent of vuvuzelas are made in China Poll finds that 60 percent of respondents are proud Chinese-made vuvuzelas so popular  Vuvuzelas made by melting plastic into a mold  Domestic customers are ordering the trumpets for the Asian Games 国家媒体报道:90%的嗡嗡祖拉是在中国制造的; 民意测验发现,60%的应答者为中国制造嗡嗡祖拉在南非大受欢迎而感到自豪; 嗡嗡祖拉用塑料熔化并注入模子所制成; 国内用户正在为亚运会订货。 Ningbo, China (CNN) — China’s football team never made it to the World Cup, but that does not mean the country’s presence has not been felt: The Asian giant has cornered the market on perhaps the most unforgettable off-field aspect of the World Cup — the vuvuzela. 宁波,中国(CNN) – 中国足球队没有进到世界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存在并没有被人们感觉到:中国,这个亚洲巨人也许已经垄断了最令人难忘的场外世界杯 – 嗡嗡祖拉市场。 Ninety percent of the vuvuzelas, the plastic South African trumpet whose loud rasp has become synonymous with the 2010 World Cup, are made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hina Daily

阅读更多

熊培云:“呜呜祖啦”与中国崛起

四年一度,葡萄美酒世界杯,夏天的乌托邦。我不是球迷,对于足球场上的有些术语,排兵布阵,了解得也并不十分精确,却一直保持着看世界杯的爱好。严格说,我看的不是世界杯,不是绿茵场上东奔西突、滚来滚去的足球,而是风行草偃、花开花落的世界。 然而,今年的世界杯却看得我无比头疼。一个个被称作“呜呜祖拉”的喇叭,发出“嗡嗡嗡嗡、嗡嗡嗡嗡”的声音,让我觉得自己仿佛坐在闷热夏天的苍蝇堆里。法国球迷形容自己是坐在“一群蜜蜂”中,那是显得太诗情画意了。 若不是看到《中国青年报》上的探访“呜呜祖啦”生产地的冰点文章,我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吵死全世界”的喇叭是中国制造的。不过,这个消息也并不让我觉得非常意外。毕竟,中国是个无人可比的“世界工厂”,而且这方面我也有不少经历和体会。 记得有一年,我在诺曼底旅行,在当地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上找到一个玩具小火炮,就在我准备买时,发现火炮的底部标注了中国制造。转年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小镇旅行,买了几个装满普罗旺斯薰衣草的香草袋,带回家后发现它们也都是中国制造。就在最近,有学生给我送来一小盒精致的茶叶,说是刚从西班牙唱完歌后捎回来的。我感谢学生的好意,待其离开后,我无意间看到盒底贴着个小标签——“Made in China”。 这样的故事我已经见证太多,相信许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中国旅客在世界各地都曾经遇到。背后的事实是,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在世界攻城掠地。 继续说世界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在努力追求国家形象的建设。奥运会、世博会也是为国家形象而设。不过,相较于世界杯而言,这些大项目在许多人心目中,其所受的关注程度也许还真不如巴西、阿根廷大获全胜的一场球。只可惜,中国足球从来没在这方面给这个国家争得脸面。待“呜呜祖啦”在南非的天空下横空出世,事情变得多少有点幽默。如制造厂商所感慨——“没想到,中国的足球没进世界杯,我们的喇叭倒先进去了”。另一方面,你又会自我安慰,没有国家队的世界杯,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它可以让人心平气和,少了些地方冲突;没有国家队的世界杯,可以让中国观众彻底拥抱世界——做哪个国家队的球迷,哪怕是美国,也没有好事者骂你是汉奸。“不是兄弟不爱国家队,只怪国家队不给兄弟爱的机会。”“国家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人也没有。” 说到全球化,说到国家崛起,人们时常会讨论在这样一个时代本国将输出什么样的价值观。有人甚至还得出结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可以称道的价值观输出,它就不会是一个真正崛起的大国。中国是否已经是一个崛起的大国,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似乎暗藏隐喻。 早在几天前,耶鲁大学的陈志武教授在微博上询问什么是全球化,回答异彩纷呈,最有意思的是下面这段话:一位英国的王妃和她的埃及男友,乘坐一辆由喝多了苏格兰威士忌酒的比利时司机驾驶的装着荷兰发动机的德国汽车,被一群骑着日本摩托的意大利狗仔队追踪,在法国的一个隧道里发生了车祸,抢救她的是美国医生,用的药产自巴西。什么是全球化?这就是全球化! 如果你愿意,现在你也可以通过南非世界杯来解释什么是中国正在经历的“呜呜祖啦式全球化”或者“呜呜祖啦式崛起”:三十二支来自世界各地的球队,在南非踢足球,看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吹的都是清一色中国制造的“呜呜祖啦”。 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呜呜祖啦”的声音里不但没有中国的价值观,甚至连发出声音的气息都是别人的。为什么中国为世界输出了数以亿万计的产品,却难以输出真正代表中国价值的东西?除了血汗,中国的价值在哪里?想起这一点就难免让人尴尬——“世界杯什么都是中国制造的,只有球队不是。” 分享本文

阅读更多

赵牧:中国劳工对世界杯的付出何罪之有?

许多现役、退役的足球门将纷纷跳将出来,抨击南非世界杯用球,一时间“普天同庆”大有变脸为“普天同悲”之势。其实这也不过是个“屁股决定大脑”的反应而已。      不是说“功利足球”盛行吗?如果“普天同庆”对守门员的难度大增,那对打破功利足球的沉闷局面实为好事,应该称赞才是。而且,这个难度的增加是针对所有参赛队的。       实事求是地说,自阿维兰热让位后,国际足联的蛮横,至少表面上有所减弱,但昏庸却有递增之势。据说它在多方责难下,表示要与阿迪商议一下普天同庆是否存在问题。这与它力挺“ 乌乌祖拉 ”的立场又颠倒了过来。      按理,对同一事物的评判,无论赞美或批评都应基于一个统一的座标逻辑。这个道理中国人似乎更应该知晓。      “呜呜祖拉”和“普天同庆”已经注定写入了世界杯的历史。 前者是南非黑人的传统“乐器”,后者是阿迪达斯专为南非世界杯用球研发的新品牌。      从网上观察,颇有些中国人也为这两个东西感到难堪,难堪的原因是这两样东西都是中国劳工受托生产的,也就是“中国制造”。      但这有什么好难堪的呢?      “乌乌祖拉”是南非土著的乐器“品牌”;“普天同庆”是阿迪的品牌。你能找到任何外媒在这两个物品上批评过“中国制造”的字眼吗?不可能!因为他们还没脑残到把品牌以及品牌的研发与代为加工生产的制造混为一谈。当然,他们同样也不会脑残到把一个大受欢迎的品牌与生产制造混为一谈。       在南非,上百万支嗡嗡作响的乌乌祖拉,产于中国浙江的一个家庭作坊,这个作坊受托生产的回报是一小时六元人民币!而作坊的小老板邬奕君并不知道自己生产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直到世界杯开打,他在电视上看到赛场上的塑料喇叭,才恍然大悟。       中国劳工一小时六元人民币的回报,你会为此自豪吗?恐怕很难。虽然没啥可自豪的,还是可以套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句老话吧,对任何一个按合同标准进行生产的劳动者,总不能鄙视吧!      不为中国劳工微薄的加工报酬难堪,却为“呜呜祖拉”的噪音或“普天同庆”的轨迹难堪,我看这样的人应该为自己的脑残难堪才是。(完)   历史: 世界杯用球史概述     名词解释:普天同庆     阿迪达斯和国际足联在开普敦共同发布2010年南非世界杯官方比赛用球“JABULANI”。“JABULANI”源于非洲祖鲁语,意为“普天同庆”。      新的比赛用球在技术上取得历史性突破,设计上则融入了南非元素。 “JABULANI”采用阿迪达斯全新研发的“Grip’n’Groove”球面,使得球体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始终保持稳定的飞行路线,从而大大提升球员对足球的控制力。“JABULANI”突破性地仅由八块表皮组成,阿迪达斯首次采用球形制模的方法使每一块表皮都实现三维立体结构,然后以热粘合技术拼接完成,从而使新球较以往更圆、运行更精准。   相关评论: 乌乌祖拉中国造,中国就这样吹进了世界杯 权力有多大 误判的魅力就有多大 实在不行,咱就去追骆驼吧 曼德拉与穆加贝的对话 卡卡你为什么不愤怒? 一个诡异的谴责 国际足联用屁股投了乌乌祖拉一票   相关新闻:世界杯用球为何引来那么多非议 FIFA承认有问题 2010-06-27作者:李戈 刘大伟 田伟     昨晚,在本届世界杯最先进行的一场八分之一决赛中,韩国队1比2不敌乌拉圭队。——乌拉圭门将穆斯莱拉  这球太可怕了,本届杯赛肯定会进一些以前根本进不了的球,有些门将会变成傻瓜。   昨晚,在本届世界杯最先进行的一场八分之一决赛中,韩国队1比2不敌乌拉圭队。令人惋惜的是,韩国队在开场仅8分钟,就因为守门员郑成龙的一次判断失误葬送了大好局面,导致本队一开始就陷入全局被动。这个失误,有守门员的责任,但也有人把韩国队门将的失误,归咎于“普天同庆”。   很巧,在此前两小时,国际足联针对一些门将抱怨“普天同庆”在空中的运行线路过于诡异并批评该款足球简直和“在超级市场买的一样”的说法,由秘书长瓦尔克出面,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国际足联将在世界杯结束之后同各队的教练和球员针对比赛用球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再和制造商阿迪达斯公司进行磋商。国际足联对世界杯用球有大小和重量的规定,但目前的用球显然并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   还原一下当时韩国门将失误的情景:第8分钟,弗兰在左边路拿球摆脱韩国后卫后,右脚踢出低平球传中,韩国队有3名防守队员在禁区内竟然无人碰到,而韩国门将郑成龙出击失误将球漏过,迅速插上的苏亚雷斯轻松将球送入空门,乌拉圭队幸运地打破僵局。于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看来乌拉圭人更适应“同庆”,而韩国人就庆不起来了。   面对抱怨,“普天同庆”的制造者阿迪达斯公司表示,这款足球早就发给各个参赛队试用。阿迪达斯公司自从1970年世界杯开始就为每届世界杯制造官方比赛用球,并且该合约会一直持续到2014年世界杯。    控诉   这个皮球是一个灾难,在空中速度那么快,而且还不断变换方向,我想现在所有门将压力都很大。 ——法国门将洛里   这球太可怕了,就像是你在超市随便买的那种足球! ——巴西门将塞萨尔   太荒谬了,是个灾难,简直像个沙滩球。——西班牙门神卡西利亚斯   每次触球的结果都不一样!我希望最好能用回小时候踢的那种黑白相间的简单足球。 ——意大利门神布冯   这是我遇见过的最糟糕用球。——乌拉圭门将穆斯莱拉   这球太可怕了,本届杯赛肯定会进一些以前根本进不了的球,有些门将会变成傻瓜。 ——英格兰门将詹姆斯   “普天同庆”的运行轨迹就像一个“喝醉的水手”。——丹麦队后卫阿格尔   说这个球好的人估计从未上场踢过球,我想让他来参加我们的训练,我们会给他一个球,看看他能否控制住。 ——巴西主帅邓加   对此,也有不同声音。有人认为,科技在发展,生活在进步。简单地说,就像很多老一代巴西球星,他们小时候都是光脚踢球的,刚穿上“拐子”的时候,也一样控制不住球。    编看编悟   我很反感有人还在喋喋不休地批评“普天同庆”。比赛输了就抱怨皮球不好,听起来好像并没有多少道理。就好比欧洲“悲”了,就跑去赖天气太冷、海拔太高一样。球的毛病再多,大家踢的都是一样的球呀。   当不好的事情发生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加以改进才是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毕竟,只有自己才是可控的。要不然,你抱怨国际足联,你能指挥国际足联?你说德国队占了“普天同庆”的便宜,可人家阿迪公司说了,自“普天同庆”公布之日后,球就已发到了各参赛队手中。难道,德国人的脚和别人不一样?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你要是抱怨德国队“近水楼台先得月”了,你还得抱怨人家南非占“天时地利人和”呢。幸好南非已经昂着头离开,要不然还不得被各位说死?可怜了德国队,只怕最后取得了好成绩,人家也会说你不够光明磊落……   其实,凡事都有两面。多积极地看待问题,心态好,技术才会发挥得更好。 ——刘垚J156    现象   “普天同庆”   造就几个冤魂   “普天同庆”的旋转弧线,在本届世界杯开始阶段造就了一大奇景:门将纷纷成为“黄油手”,抓不到皮球。于是一些著名门将开始批评这个足球“令人头疼”。而英格兰队门将格林和阿尔及利亚队门将沙乌希,则成为最早被“普天同庆”谋害的两个“冤死鬼”。现在,有中国的好事者把足球的英文拼写“JABULANI”拆解,并给出了中文发音。一旦门将失误之后,可以说:“JA(呀)!BULANI(不赖你)……” (本报今晨南非专电)  

阅读更多

世界杯、呜呜祖拉与中国制造的衰落

中国足球队继续缺席南非世界杯,但中国元素却无处不在:从比赛用球到球衣,球网,呜呜祖啦,球哨,球鞋,球袜,乃至于球迷的假发,无一不来自中国。用阿达迪斯生产负责人马科夫斯基的话说,通过中国制造的比赛用球“普天同庆”,“中国将参加每场比赛。” 然而,“中国制造”大规模渗透,引发的更多的国人的反思和忧虑。出现在世界杯上的这些“中国元素”,与其说是中国制造的代表,毋宁说是反思的镜子: 一是利润被压薄至极限。以大放异彩的“呜呜祖拉”为例,款式各异的“呜呜祖拉”出厂价一般是在0.6元到2.5元,而在南非可以卖到20兰特 (约合17.7元人民币)到60兰特(约合53.1人民币)不等,中国加工企业获取的利润不到5%,如果再考虑到环境成本等诸多因素,“呜呜祖拉”是名副其实的赔本赚吆喝; 二是,哈尔滨啤酒和英利集团作为首次成为世界杯官方合作伙伴和赞助商的中国企业,其营销思路却饱受质疑。一些人认为,哈尔滨啤酒的市场纯粹在中国,却拿不菲的资金到南非去做广告,让人莫名其妙,而英利集团,这个连中国人都很陌生的从事新能源的企业,在业绩亏损的情况下,却拿出5个多亿的资金砸向世界杯,更是让人觉得打了水漂。 第三,至于南非各街头由中国厂商提供的转播赛事的大屏幕和体育场用的格力空调,更是被指为“出场”而代价不菲。这样,在经济界,“中国制造”似乎比中国足球更加无厘头,微不足道的利润,莫名其妙的营销,即使真的“参加了每一场比赛”,就能为此而弹冠相庆吗?的确,相对于虚妄的狂欢,这种反思和冷静的价值更弥足珍惜。 不过,如果将30年前,甚至20年前的“中国制造”做参照系,还是应该承认,“中国制造”来到南非,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而来了之后面临的尴尬,最多不过是被“葡萄牙狂进了7球”而已,相对于那些根本没资格参与的,还是应该感到欣慰,也应该对这些勇敢的参与者给予足够的宽容。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我们不对此进行制度层面的检讨: 首先,中国品牌集体缺席的原因需要真实的反思。相对于中国开放的历史,世界杯的历史当然要悠久,所以在世界杯上看到的国外的品牌,如阿迪达斯,可口可乐等等,都是在这个舞台上浸淫多年,为占据这个市场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国际足联在选择官方赞助商的时候,要综合各种因素,和国外的大品牌比较,我们的竞争力差距是全方位的。这个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弥补的,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评估。另外,如果我们看看《财富》500强,代表中国出席的企业,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国字号”的垄断企业,资源,人才,政策一边倒的向他们倾斜,他们的确不负重望,杀进500强的名单越来越长,然而,就市场竞争力而言,他们并不代表中国品牌。 其次,为什么得到的只有屈辱性的利润。我们承认,在整个代工的产业链上,中国的代工企业处于利润的最低端,即使如此,在代工产业链上,代工企业最少也应该分享10%-30%的利润,其余10%-15%为贸易中介佣金,50%-60%为零售商利润。然而,将代工企业的利润压低至侮辱性的“5%”。却仍然不乏代工者,原因何在,很显然,如果说这其中有什么比较优势的话,除了人力成本的优势之外,恐怕还有“低法治”优势、“低环境”优势、“低人权”优势等制度禀赋因素的存在,否则,即使中国人力成本再低,如此低廉的利润,连弥补生产球迷假发和喇叭的环境污染的成本都不够。 再次,“中国制造”的劣势为什么越发彰显。我担心的是,即使如此微薄的利润,在目前席卷全国的“投机”和浮躁的思潮中,在下届世界杯中都很有可能失去。首先,环境和资源难以承担,在这种模式下,中国GDP却只有美国的大约四分之一不到,资源消耗却仅次于美国,中国消耗的资源,比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起来的总和还大。钢材消费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超过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0%以上;其次,经济思潮颓废,在资产泡沫的诱惑下,资源和政策完全倒向了房地产和投机,从事实业的人会越来越少,投入研发的资源会日渐枯竭,中国制造业在人才、技术、资源和政策上的投入递减,最终将导致竞争力衰竭。 由此,我们有理由担心,实事求是而言,相对于90年代,“中国制造”的整体比较竞争优势是下降,而不是提高了。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相应的制度变迁,是一个经济体长期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而正确的能够激励人们从事实业的经济发展思潮更是转型国家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因素。从世界经济变迁的历史来看,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尽管都曾经经历过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粗放模式,但最终成为经济强国,靠的是技术和创新的进步,靠的是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群。“中国制造”在南非世界杯上如蝗虫一样到处喧嚣,折射的恰恰是经济发展的平面化,缺乏现成精细的财富创造模式,没有现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崇尚投机、夸大房地产经济的尴尬。 “呜呜祖啦”被视为世界杯上的最强音,但那是最强的“噪音”,代表一个国家经济脸面的,则是悦耳的主旋律。如果思潮依旧,也许本届世界杯上的噪音,也会成为“中国制造”的绝唱。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中国无差别袭击案件受害者纪念墙

我们建立了这个无差别袭击案件受害者纪念墙,持续记录全国各地的无差别袭击案,并纪念和哀悼这些案件的受害者。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