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物

梁振英、馬唯中、薄瓜瓜

香港新當選特首梁振英、馬總統女兒馬唯中及前重慶書記薄熙來兒子薄瓜瓜,最近成為兩岸三地熱門新聞人物。他們的成長過程與生活點滴,受到民眾評比。  梁、馬是「自立者強」的典型,梁振英出身基層警察家庭,靠半工半讀留英拼出一片天。大陸網友讚譽有加的馬唯中,「沒有法拉利、出門搭公車、穿戴無名牌、工作靠自己」,其實是對「紅二代」薄瓜瓜享盡奢華與特權不滿情緒的心理折射。  「小瓜瓜」愛開法拉利、經常上夜店把妹,有些不雅照在網上瘋傳。三月初兩會記者會,薄親上火線為寶貝兒子辯護,說有人給他和家人「撥髒水」。護子心切,加上硬拗,給自己帶來更大麻煩,仕途堪慮。  梁、馬如果是「自立者強」,薄瓜瓜靠爸族則是「仗人者危」。一旦薄被逐出中央政治局,薄瓜瓜以後回國觀光,不僅沒有警車開道,可能還有家歸不得,財富更可能坐吃山空。  大陸青年導師錢理群曾說,有一種人,仗著家裡有背景,不好好讀書,但他會有危險,如果背景出了問題,就會全垮掉。這既指「紅二代」,也指「富二代」,大陸權貴子弟不乏既富且貴者,但他們的人生風險很大。  梁振英談教子之道,他說,做人的原則與人生觀很重要,要讓子女懂得平等、公正,養成正確的待人接物態度,這些都不能馬虎了事。  今天大陸胡、溫提倡社會公平正義,就是查覺大陸危機根源所在。但只要「世襲」的紅二代、紅三代「江山代代有人出」。大陸百姓看看台、港再看自己,又作何感想? 台灣 中國時報

阅读更多

林彪自書條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此不足為勇

《林彪日記》編著者李德、舒雲 《林彪日記》(明鏡出版社) 2011年9月13日,是震動中外的“九一三”事件40周年。 自1971年“九一三”事件以來,對事件的主角林彪和這個事件的爭論就沒有止息。 林彪是中國現代史上一個極特殊的歷史人物。生前被尊為中國第二號神,死後卻被貶為中國第一號鬼,辭世40年,仍“謎”霧重重。本文作者20年餘年致力搜集林彪史料,逐年逐月逐日,詳記林彪的一生,從他讀孔子開始,到考入黃埔軍校,身經百戰,最後成為十大元帥中最年輕的元帥,林彪的一生幾乎涵蓋了整個中國革命的全過程。 1970年3月13日 林彪口授,葉群記在《101談話》筆記本上:中庸之道……合理,……韜諱,操之論英雄,胸有大志,腹有良謀,范蠡。 1961年至1964年間,葉群在《工作手冊五》親筆記下林彪一些話:凡事勿做絕了,做即一點論,必有惡果,果大則現,果小、或其他力量能壓得住則不顯(但大膽肯定必有惡果)。例:阿處其女政局委員──做絕了。絕,對某罵絕了。則,對明鬥絕了(亂了套),借,對大公做絕了。才不可露盡,勢不可使盡。 早在五、六十年代,林彪就對毛澤東的“反修”鬥爭有看法,認為“罵絕了,做絕了,絕則錯”。對毛澤東本人,林彪批評“言行不一”,“愛玩權術”。 三不:1、不干擾人之決心(免己負責,免爭領導之嫌)(不建言);2不批評;3、不報壞消息(去影射之嫌)。三要:要回應,要表揚,要報好消息。 1963年,林彪親筆在《工作手冊十》上寫:豈可為了一區區小人,區區小事而耽誤自己終身大事。 葉群在《工作手冊十》上記林彪重復的話:閉目養神,照上面辦,不置可否。三不主義:不負責,不建言,不得罪。韋編三絕──孔子讀易的精神,面帶三分笑。 林彪臥室床頭左側牆上,掛著自書條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3月16日 中央政治局通過《關於修改憲法問題的請示》,毛澤東批示,再次明確他不當國家主席。 毛澤東讓汪東興轉告林彪,由林彪擔任國家主席。 3月17日-20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工作會議,討論召開四屆人大和修改憲法的問題。會上多數人贊同毛澤東關於修改國家體制、不設國家主席的建議,也有不少人希望毛澤東重新擔任國家主席。 周恩來委托葉群向正在蘇州養病的林彪通報。( 《林彪日記》,明鏡出版社 )

阅读更多

谁是梁振英?

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2012年3月25日,梁振英获选为香港新一任特首。 让 我们来认识一下新香港特首吧。梁振英(也就是港人口中的“CY”,因为他名字的拼法是Leung Chun-ying)1954年出生于底层,在香港主要商业区西边一套狭窄的、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的公屋里长大。和前任曾荫权一样,梁振英的父亲也是警察。上世纪30年代,梁父为逃避当时动荡的时局跟随其他很多内地移民从山东来到香港。 作为一名优秀生,梁振英拿着奖学金进入香港最好的公立中学之一──英皇书院(King’s College)。毕业后,他在香港理工大学(Hong Kong Polytechnic)学习测量,后来去英国留学,同时在餐馆打工帮助自己完成学业。他在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Bristol Polytechnic)获得了地产管理学位。从1975年读书时候起,梁振英一直用同一个公文包。 1977年,梁振英回到香港。当时毛泽东刚去世不久,中国内地正在开始经济改革。受邓小平鼓励,地方领导人急于利用房地产开发积累资本,因此急需梁振英所学的专业。梁振英在内地四处讲课、培训,很快就在英国房地产咨询公司仲量联行(Jones Lang Wootton)获得晋升,并在上海、广州和北京帮助建立了土地使用权私人所有的监管体系。 在中国开始为香港回归的事宜与英国谈判时,梁振英在其中起到了领头作用。1988年,他以34岁的年纪被任命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的秘书长。这个委员会负责帮助香港顺利回归中国,具体工作是为起草《基本法》收集意见。1989年后,英国力图加快《基本法》勾划的政改步伐,但遭到北京的强烈抵制。在这段时间内,梁振英被认为在帮助北京取消部分改革措施,遭到民主派活动人士的敌视。1997年,梁振英成为首届行政会议成员,侧重于房地产领域。1999年,他被任命为行政会议召集人,后来一直担任这个职务,直到去年辞职参加行政长官竞选。 梁振英与太太唐青仪(Ching Yee)名字的首字母都是CY。他们育有三个孩子,孩子们名字的首字母也都是CY:儿子是老大,叫传昕(Chuen Yan),两个女儿分别是齐昕(Chai Yan)和颂昕(Chung Yan)。2007年,梁振英成为伦敦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戴德梁行(DTZ Holdings)的最大个人股东。 Te-Ping Chen 华尔街日报

阅读更多

邱会作:我带有红军全部实力统计,受特别保护

经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长邱会作的儿子程光授权,明镜历史网自即日起,选载《历史的回顾:邱会作与儿子谈革命经历和若干历史问题》(程光著,香港北星出版社出版)部分篇章,以飨读者。这里先刊登该书第三章“‘左’倾路线时的瑞金”。小标题均为本网编辑所加。 《历史的回顾:邱会作与儿子谈革命经历和若干历史问题》 邱会作(1914—2002),江西兴国人。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参加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后勤部部长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邱会作被打成“林彪反党集团”成员受到拘押审查,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1980年“两案”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后保外就医。2002年逝世。 第三章  “左”倾路线时的瑞金 离开家乡到瑞金 子: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一万七千余人在江西宁都举行暴动,参加了红军,被编为第五军团。 父:兴国县“扩红”的新兵团二千多人向瑞金出发,补充红五军团。我作为骨干也在其中。 新兵团补进五军团之前,在瑞金附近进行了短期训练,主要是上政治课。内容是:到了红五军团后要听从党的领导,团结士兵和下级军官,努力学习军事技术,要成为政治建军的新力量。 我们和一些从其他红军老部队调来的人分插编入五军团后,在每个连队中占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原来二十六路军的人抱成一团,反对新来的人,纠纷不断,甚至斗殴,矛盾非常尖锐。我是团部的青年委员、宣传队长,开展工作非常困难,不仅青年工作搞不起来,政治工作也搞不起来,这支部队的国民党军队旧习气差不多没有改变。 那时,正逢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提出“政治建军”的方针,即在各个部队加强政治机关的建设。中革军委从其他红军老部队调配给五军团一批政治工作干部,从上到下建立了政工系统,部队风气开始变了。不久,在五军团中开展了以反对军阀主义为中心的“三大运动”,即提倡官兵政治平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事干部和政治干部要团结共事。 子:用这些方法解决红五军团里团结问题,怕是效果不佳。 父:军队要团结,那得靠战斗。 1932年初,红军三军团和五军团一起攻打赣州,打开突破口之后,三军团冲在前面。由于没有经验,部队遭受了敌人的反突击。敌人封锁了突破口,部队被围困,处在欲进不能、欲退无路的危险境地。这时五军团发挥了他们善长巷战近战的特点,进行肉搏战,用大刀杀开了一条血路,救出了三军团。这是红五军团编为红军后的首次大战斗,打得非常英勇,在红军中树立了威信。从此,我们五军团不仅和红军其他部队团结了,内部也更加团结了,大家是生死与共过的战友了嘛。1932年秋,我被选送到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期学习,我都舍不得离开这支部队了。 子:瑞金是刚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是中央苏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到那儿学习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父:部队选送学员条件很严格:要求阶级成分好;经过战斗考验;略有文化,年纪要轻。红军学校的校长是刘伯承。 子:他是我军军事教育的开拓者,许多日后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都出自这所学校。 父:我入校之后在政治团学习,后来上级要求调出部分政治条件好的学员到特科营军械班学习,我在其中。不久,军械班并入了供给队,我在供给队里学习,一直到毕业。我们这期在校只有半年多,我学习非常努力。我小时读过两年半私塾,但局限于中国旧文化,新知识很少。到了红军学校,我学的就广泛了:作为政治基础知识,学习了马克思主义ABC;作为军事常识,学习了战术战斗条例、粗浅的天文和地理;作为军械班和供给队的课程,学习了一些科学常识、算术和财务原理。这些新的文化知识对我是一次启蒙教育。学习中,我不仅“文”的好,“武”的也不差,我是从士兵一步一步上来的,在战斗部队受过严格训练,到了红军学校,我对内务、队列、射击、投弹、田径等样样在行。我曾是学校评选的模范班的班长,百米赛跑还得过一等奖。1933年春,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在第五期学员将要分配的时候,红军总政治部的人到学校来找我谈话。我不知道他们的目的,但猜测一定有什么缘故。果然,由于我学习成绩突出,家庭成份好,又是党员(我于1932年由团员转为党员),毕业时和另一个叫刘吉仁的学员被留在瑞金红军总部机关,分配到总供给部。而我们这一期其他人都到了各基层部队。我们两人到供给部财政处,我任会计,他任出纳。不久,我兼任总供给部的机要统计员。 子:一般人不了解这项工作。 父:它是非常重要的职务,负责全军与总供给部有关的军务实力统计,是一项绝对机密的工作,业务范围为:红军人员、兵力、枪支、马匹、军械、弹药、粮秣的全部实力统计。总供给部只有我知道全军的这些数字。我担任这项工作之前,经过了国家政治保卫局专门审查并由周恩来副主席批准。我有保卫局的特殊工作证,可以出入中革军委各部门,并受特别保护。平日里,我去中革军委办理这方面的业务,规定我不能个人行动,至少有两个保卫人员与我同行。他们并非保护我,而是我身上带有红军全部实力统计,他们是保护绝对机密的。国家保卫局规定:执行任务的保卫员有保护机要人员绝对安全的责任,如果发现他有离队或投敌行为,有当场枪毙的权力。 我担任机要统计工作之后,行政业务主要是同总供给部部长杨至成、政委叶季壮直接发生工作关系,不久,我又被提升为供给部政治指导员,成为部长和政委的直接工作助手。我同杨至成关系密切,他比我大十二岁,是出身于黄埔军校和参加过南昌暴动的老资格,但他把我当作忘年交。我俩不仅是上下级,也是好朋友。那时供给部没有秘书,杨至成叫我为他办理文书和机要。他出差办事一般都带我去,因此中央苏区许多地方我都到过,让我开阔了眼界。 子:你到供给部的时候,正值党内推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实行宗派主义的过火斗争和打击,在组织上肃清和左倾意见不一致或无辜的人。有很多这方面的回忆。 父:供给部有个别工作人员有贪污行为,杨至成受当权的王明路线的人的责怪,被打了下去。之后,叶季壮出任红军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 总供给部机构非常精干,部里不设政治部门。除了国家保卫局一个专职特派员负责保卫监督之外,其余政治工作上的具体事都是我这个政治指导员管了,我是总供给部政委叶季壮的直接助手。我同他的关系甚为密切,待他当了部长兼政委,我们关系更深了。叶季壮是广西百色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参加革命前曾做过报社记者、总编辑,社会知识丰富。他对一般人不爱多说话,但和我时常聊天,从不把我当外人,使我感到他是非常可敬可亲的兄长。我和叶季壮的关系要比和杨至成更加亲密。 我到供给部工作几个月后,在党内也担任了职务,总政治部组织部指定我为总供给部机关党支部书记,长征之前,又任命我为军委军事工业局的党总支书记。军事工业局是中革军委独立的部门,由总供给部指导工作。我还是1934年初在瑞金召开的第二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人民检察院工农检察委员,并担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派驻总供给部的兼职政治保卫员(这是秘密的)。总之,我从红军学校毕业以后,组织上就把我列为政治上特别可靠的人加以重用了。(《历史的回顾:邱会作与儿子谈革命经历和若干历史问题》,香港北星出版社)

阅读更多

林彪:沒有讓步就不能共為社會,沒有社會性就是動物

《林彪日記》編著者李德、舒雲 《林彪日記》(明鏡出版社) 今年9月13日,是震動中外的“九一三”事件40周年。 自1971年“九一三”事件以來,對事件的主角林彪和這個事件的爭論就沒有止息。 林彪是中國現代史上一個極特殊的歷史人物。生前被尊為中國第二號神,死後卻被貶為中國第一號鬼,辭世40年,仍“謎”霧重重。本文作者20年餘年致力搜集林彪史料,逐年逐月逐日,詳記林彪的一生,從他讀孔子開始,到考入黃埔軍校,身經百戰,最後成為十大元帥中最年輕的元帥,林彪的一生幾乎涵蓋了整個中國革命的全過程。 1969年 5月2日 林彪接見即將離京的四川、雲南、貴州負責人講話(續): 要馬虎點,我們又馬虎又不馬虎,大問題上不馬虎,小問題上就要馬虎,馬克思說過這個話:就是兩個人組成社會,如果沒有讓步,就不能共為社會,就失去社會性,沒有社會性,就是動物。人與動物的區別有二個:一個是使用工具,一個是聯合。沒有聯合就不能進行生產,就不能生活,就回復到幾十萬年以前的那種狀況。有階級社會就有革命,革命就要聯合,就要求得本階級內部的聯合。因此,不管怎麼樣,你們要響應落實毛主席的號召,為著勝利你們一定要團結,無論如何要團結。思想上的差別天天有,人的思想認識水準是不一樣的,總是不一致的,但我們又需要一致。差別總會有的,但不能因此而大鬧特鬧。文化革命初期要鬧,不鬧就革不掉走資派,就不能把他們打倒,就要回到資本主義去。現在是否就乾淨了呢?革命不能停止,有些基層單位還是有問題,還要延續下去,要把基層搞好,革命還沒有完,要奪取全國勝利,要繼續搞革命就要團結,特別是上層,你們頭頭的團結,不團結就是空談革命,口頭革命,不利於革命,破壞革命,是團結好還是不團結好?我們國家興旺好還是不興旺好?是聯合起來好還是不聯合起來好,還是團結好,興旺好,聯合好。 黨性。共產黨員的高貴品質表現在內部的團結,不注意內部團結的人是不符合黨性原則,是缺乏共產黨員的高貴品質的。暫時可以混下去,但遲早要揭露出來。所以要堅持原則,要堅持革命,堅持團結。要和睦相處,不要互相嘔氣,不要互相挑剔,不要互相牽扯,要互相幫助,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給以安慰,成為很好的朋友。同心協力地辦事情,革命就能革得好,生產也能搞得好,打仗也能打好。團結不好就搞不好,這樣敵人就高興。我們國家越弱,敵人越高興。越強敵人就越不高興。當我們反對走資派的時候,我們挖掉了他們的根子,去掉了他們在中國的內因,敵人就害怕,敵人不高興的事,害怕的事,對我們就是好事情,我們應該高興,現在我們不能做敵人高興的事,敵人現在就是希望我們造反的內部分裂,分裂就會使敵人高興,如果那樣,我們國家就不能興旺起來,戰爭一來就會出問題,不是要建設一個強盛的國家嗎?那麼就強盛不了。 現在我們團結起來,敵人就害怕,第一看我們造反,打走資派,敵人就害怕;第二看我們搞聯合,團結起來,他們就不高興。所以我們要團結,要使他們不高興。 我的意見很清楚,我就是和稀泥,調和,為什麼不能調和呢?不和不行,就是要和稀泥,不團結不行,又不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國民黨和共產黨的矛盾,而是革命內部。 現在你們管的事業很大,幾千萬人口的大省,都是幾千萬人麼,貴州幾千萬?(有人答:兩千萬)就是貴州小一點,但是也等於六個阿爾巴尼亞這樣的國家,都不小,任務很大,任務很重,偉大的時代,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就是這個時代,通過種種生產關係,通過漫長的時間,……但人從動物中解放出來,脫離動物狀態,……最重要的就是社會主義革命,靠人的覺悟提高,實現共產主義。制度上的改變一下子就變過來了,但人的思想的改變就需要很長時間,俄國革命搞了半個世紀,現在還很落後,我們才搞了20年,破除了各個歷史時代的舊東西,有個共同特點是私有制。階級社會五千年很長,但是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還是很短的,資本主義才300年,更短,可是要破除私有觀念,需要百年,幾百年,需要很長時間。大家應該有共產主義精神,人的共產主義精神,我過去講過公產主義,再簡單說成是“公”字,有的人講其公,內心大藏其私,最後落得個假公真私。 你們要走了,見一見面。任何東西都是對立的,統一的。任何對立中都包含統一,一般可以同時存在,只有發展到最厲害,才破裂,現在需要同時存在,我們要消除那種對立。共產黨員的道德品質,是真馬克思主義,還是假馬克思主義?是真擁護毛主席,還是假擁護毛主席?是說真話,還是說假話?這是個試金石。要同心協力,不同心也要協力,我講過這個話。要風雨同舟,同舟共濟麼。今天來的同志要下定決心,不怕困難,團結一致,爭取勝利。不要在小問題上兜圈子,斤斤計較小事,不是共產主義者偉大氣魄。要胸懷寬大,為共產主義奮鬥,為解放全人類奮鬥,這是偉大、光榮的事業,我希望同志們下定這個決心,不要老子天下第一,自己都對,別人什麼都不對,抓住一個小辮子猛上綱,這不對。一就是一,不能把一說成萬。二就是二麼,螞蟻就是螞蟻,象就是象,不能把螞蟻說成象,見到一說成萬就不對。沒有反映客觀。要正確反映客觀,唯心主義的特點就是誇大,把微小的量誇大為巨大的量都不對。希望同志們不要這樣做。小事情不計較,不要鬧到社會上去,不要嘔氣。和睦相處,心情舒暢好,同心協力好,不要嘔氣好,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好。革命工作做好,不要去各抓一派。 今天見見面,有些是老熟人,張國華、梁興初、譚甫仁、陳康、田維揚等同志,有些同志不熟,我不太瞭解你們的具體事,我也不注意瞭解你們的具體事,籠統講一講。( 《林彪日記》,明鏡出版社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