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場

政改?对薄熙来事件的应变措施

  北京纷传中央拟接纳总理温家宝有关政改及重新评价六四的建议。消息人士指中央开会研究后会推出一个包罗万象的改革方案,而平反「六四」就是一张主牌。据称相关改革方案,会就政治体制分三步走,政治方面将模拟日本政党体制,即一党独大,但容许党内分派。   北京文化人聚集地万圣书园的老闆娘「醒客张」昨在新浪微博称:「看到确切消息,温的改革建议、平反建议已被确认了!保佑中国,保佑佔世界人口 20%的中国人!」北京资深媒体人高瑜也表示,从体制内部听闻了相关消息,但她质疑:「光抢着出六四这张牌,谁承担责任?!这个改革方案说白了,就是对薄熙来事件的应变措施。」   北大法学教授贺衞方指现在提平反六四阻力还是很大,因为「政府过去一直强调六四的做法是正当的,这些人现在还活着」。他告诉《苹果》记者,去年下半年起北京关于政治的研讨活动就非常多,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大家都寄希望于今年秋天,「相信如果形成昂烈民意,相关领导人形成决策也有底气」。而北京律师浦志强表示:「我觉得评价六四不能再拖了,再说共产党没有甚么牌可打了。」 苹果日报

阅读更多

重慶巴士站被貼上「想念薄熙來」海報

薄熙來遭免職已有十天,北京氣氛持續緊張,軍警依然密布。在重慶,仍有民眾表態支持薄熙來,網民上載照片指前日有巴士站被貼上「想念薄熙來」海報。但當局繼續清除薄的影子,全市有關「五個重慶建設」的薄語錄標語已被拆除。

阅读更多

薄熙来下台中断了加中关系的重要联系

  作者  蒙特利尔特约记者 潘卫 薄熙来作为重庆市委书记的最后一次外事活动,是2月11日会见到访的加拿大总理哈珀,那是王立军进入美国领事馆后的第五天,这项外事活动是否如期举行一度成为人们关注薄熙来是否会立即受牵连的观察点。这一天下午,哈珀给加拿大人的老朋友薄熙来带去了礼物,将加拿大驻重庆领事馆升格为总领馆,以拓展加拿大企业对重庆的出口。哈珀还赞誉“重庆成功地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速的城市之一,重庆是中国开发西部战略中最成功的例子,这里的增速证明了辛勤劳动的民众可以获得平等的机遇。” 当晚,哈珀乘专机回国,薄熙来则留在重庆等待即将到来的厄运。3月15日,薄熙来被免职。几个小时后,加拿大最富影响力的英文报纸《环球邮报》就撰文慨叹薄熙来下台使“加拿大在中国领导层里失去了一位亲近盟友”,“ 加中关系最热络的一页已经成为过去。” 文章作者为该报驻渥太华政治记者坎贝尔-克拉克,他认为薄熙来下台中断了加中关系的重要联系,在过去的十五年里,薄熙来与加拿大媒体和金融巨头戴马雷(Desmarais)家族建立了友好关系,其家族成员、三任总理克里蒂安(Jean Chretien)不久前还与薄熙来互称“老友”。 前联邦贸易部长舍尔吉欧-马赫希(Sergio Marchi)1997年与薄熙来见面后,两人一直保持联系。薄熙来下台令他感叹加拿大“失去了一位重要盟友”。97年之后,加拿大官员和商界领袖纷纷和薄熙来建立联系。魁省省长吕西安-布萨97年走访了薄熙来主政的大连,几年后,克里蒂安总理会见了担任中国商务部长的薄熙来。在哈珀执政之初,加中关系陷入低谷。07年薄熙来访问美国时,还专门增加了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行程,与当时的联邦贸易部长艾民信共进午餐。08年,有四位加拿大省长到重庆拜访薄熙来。 在流亡多伦多的中国记者姜维平批评薄熙来“搞文革那一套,令国家倒退,人民越来越不满”时,加拿大的商界及政治领袖们在薄熙来那里发现了他们喜欢的开放风格和加拿大的利益所在。前外交部副部长皮特-哈德(Peter Harder)现在担任加中贸易理事会(CCBC)主席,他认为薄熙来“平易近人,英文非常地道,有着中国领导人少有的高度自发性,对加拿大的事物抱有兴趣。” 加中贸易理事会是由蒙特利尔戴马雷家族的掌门人保尔-戴马雷(Paul Desmarais)于1978年创立,近十多年来与薄熙来建立了密切联系。1997年,时任会长的舍尔吉欧-马赫希访问北京,理事会要求他去东北大连走一趟。他回忆说:“他们问我是否愿意去会一会大连市长,我说接下来的四五天行程排得满满的,理事会要我务必去和薄熙来见面,因为他是中国的政治明星,充满活力,对加拿大的利益会有帮助。” 此前,薄熙来已经和加拿大人建立了联系,陪同舍尔吉欧去大连的安德烈-戴马雷(Andre Desmarais)早就认识他,安德烈不仅是保尔-戴马雷的儿子,还是前总理克里蒂安的女婿。克里蒂安在北京会见江泽民和朱镕基时,担任商务部长的薄熙来就坐在一旁。去年11月,在重庆召开的加中贸易理事会年会上,克里蒂安、安德烈和保守党内阁贸易部长戴国卫(Stockwell Day)向薄熙来频频敬酒。 与薄熙来的友好关系令加拿大在华商人感到很自在,在应付与中国公司与中国政府的复杂三角关系时免于陷入困境。一位和薄熙来打过交道的加拿大商人曾说:“薄熙来领导的重庆有着加拿大全国的人口总量,他是加拿大人的老朋友,我们用不着向他要求恩惠,我们都相信他会进入中国最高领导核心。” 《环球邮报》慨叹“这位加拿大人的老朋友在距离中国领导核心咫尺之遥的地方失势”,“刚刚给加中关系升温的哈珀会和下一届的中国领导班子成员打交道,两国关系不会因薄熙来的缺席而停滞,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薄熙来的下台,加中关系中最热络的一页已经成为过去。”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阅读更多

重庆变局,引发对中国未来路线的对立与分裂

周兆呈 要对中国政治的未来发声,没有经历过重庆这样的事件,仅仅依赖书本的历史教育或是现实生活中琐碎的怨言矛盾,是无法站在更高的高度思考和认同中国的政治及其体制改革的。这或许是重庆对中国年轻一代做出的意想不到的“贡献”。     3月15日,可能是重庆卫视《重庆新闻联播》节目历来收视率最高的一天。中国人大政协两会闭幕次日的政坛“平地惊雷”,一整天的震荡之后,人们将视线放到暴风眼的中心地带,仔细琢磨那块天地的变化。拜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技术进步所赐,重庆卫视的新闻传播可以不受地理限制,地方台的镜头里依次出现的面孔,都成为中国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这些跨国的观众群里,也包括在海外的一些中国留学生。最近和几位拿奖学金来新加坡读书的中国80后、90后学生聊天,他们的话题很快就聚焦在重庆的变化。他们说,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最近一段时间除了功课之外,就是不停地上网,搜索各类网站,也流连于不同媒体之间,看消息、跟进展,比较各种版本的故事和传说。虽不至于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却也忽然发觉自己和同学们很久没有如此关心政治了。按他们的话说,真没想到故事的背后充满了不可思议,很难想象一夜之间境况突变的残酷。   80后以及更年轻的一批人,在政治经济的盛世中长大,未曾经历过惨烈的时代。不像70后以及更早的两代人,或切身体验过文化大革命的激烈,或亲身经历了80年代末期的政治运动,因此,他们对文革的记忆、对政治斗争的感悟,不仅仅是从小说、影视和回忆录中获取,也埋藏在生命的深处。相比之下,中国30岁以下的年轻人,没有文革记忆,也直接跳过八九,对中国最高层政治权力的风风雨雨,一片朦胧,缺乏直接的认知。   说起来,这其实是种进步。意味着这一代的人,不是在斗争中长大,而是在繁荣中成熟。他们生活与成长的氛围是一个急遽发展、喧嚣蒸腾的环境,没有大的政治与经济波折,历史的动荡多由教科书和纪录片拼凑而成,他们更追求张扬自我个性和价值,与那些正年富力强、占据社会主流阶层的上一代相比,他们政治上更为单纯,对中国社会转型的认识与感受不在一个层面上。   但是,他们同时又是敏感的,在跌宕起伏的政治剧情下,他们可以迅速成长。越是波云诡谲、起伏突变,越能够锻炼心智、启发视野。寻找和搜索信息的得心应手、网络平台上的娴熟操作,以及群体交流、广为传播的技巧,更可以让他们获得前所未有的政治课营养——因为,重庆事件不仅将是中国政治学的经典案例,也将在国家发展方向上影响着准备参与其中的人们。   重庆卫视3月15日的新闻联播之后,一小段并非首播的某白酒商业广告,迅速被外界放大成为标榜“无广告公益卫视”的重庆卫视在政治形势改变之后,要进行转型的标志。骤然被置于放大镜下的重庆,无论是萧规曹随,还是改弦更张,都会引起不一样的解读。一举一动,都可能被外界一厢情愿地在政治谜团下,视之为一夕变天之后对过去高压的强力反弹。   此次变局,牵涉的是个别人事变动,引发的却包括对中国未来路线、发展理念的对立与分裂。这一方面体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但另一方面,这些分裂的争论方式,却再一次突显中国社会内部对于如何处理和面对彼此思想体系的差异,并没有形成解决的方案。理性辩论的空间不足,对非我阵营的异议思维,宽容对话、互相尊重的空间并未形成,标签化、成王败寇的传统性思维,仍然广泛存在。彼此之间的暴戾之气,或许是因为文革的余毒犹在,也或许是多年来社会等级差异、公平不足、资源分配差异的不满情绪造成,或者两者皆有。 为追求政治制度的进步而对重庆模式叫停,然而在处理重庆事件的过程中,透明度有限,地方官员拼命学习贯彻、统一思想、表态效忠,随后是一系列的清理前任痕迹,这些传统的政治作为,无法体现出政治理念的进步。   无论是思想角力、路线争执,还是政坛内幕、政争传言,对于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来说,都是新鲜的经历。全国性的清查、表态、统一思想、政治学习,都貌似过往云烟。这次,虽然主要集中在一城一地,然而通过网络的同步讨论、即时传播,对国家方向、对政党政治、对思想路线的争议,伴随着对政治流言的猜测和挖掘,已然成为全国性的共同体验。   从这个角度看,重庆事件的起伏,对中国的年轻一代是现实的政治教育。重庆事件撕开了中国政治路线斗争、权力分配的更残酷一面,不再仅仅停留在经济矛盾、贪污腐败等社会议题,而是更为惊心动魄、更为风云激荡。   要对中国政治的未来发声,没有经历过重庆这样的事件,或是没有经历过类似他们的兄长辈、叔伯辈经历的那么多且复杂的政治风波,仅仅依赖书本的历史教育或是现实生活中琐碎的怨言矛盾,是无法站在更高的高度思考和认同中国的政治及其体制改革的。这或许是重庆对中国年轻一代做出的意想不到的“贡献”。 (作者是联合早报网主编兼《新汇点》主编)

阅读更多

胡溫軟化? 烏有之鄉關了又開不改一貫挺薄立場

記者 韓劍華 「熙來雖薄厚天下,廟堂雖大不容咱。淚眼問天天不語,飛雪三月滿京華」。 3月,北京城難得飄下瑞雪,左派重鎮「烏有之鄉」在薄熙來去職之初一度關閉,網站重啟後,刊出上述詩句,不改一貫挺薄立場。 昔日江澤民主政期間,「真理的追求」、「中流」雜誌是左派理論刊物,不唱主旋律,明顯與中央不同調,當時中央默許左派刊物在特定範圍內享有言論自由,讓左派人物相互取暖,不致另生事端。 樹倒猢猻散,本是政壇冷暖,烏有之鄉網站被封到重開,依然高舉左派大旗,連日刊登挺薄文章,成了僅存挺薄輿論陣地,當然這也是在胡溫中央容許之下才能出現。 薄熙來失勢,頓時從主流媒體消聲匿跡,然在烏有之鄉卻仍然大捧力挺。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