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沙溪事件

德国之声 | 中国社会抗议日增,梁振英着眼未来

德媒认为,近日的广东民工抗议,是因为感觉受到了歧视,社会抗议在内地日益频繁。香港侯任行政长官梁振英看重亲民形象,是着眼于未来。 针对广东中山市沙溪镇近日爆发的大规模警民冲突,《日报》6月27日分析说:”过去20年来,百万民工大军来自中国内地的贫穷省份,为中国的经济崛起、尤其为沿海的广东省经济起飞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尽管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得以摆脱贫困,一大部分人还没有从中国的繁荣中获益。 “此外,许多外地来的民工感觉受到地方当局的歧视,因为他们没有和当地居民同样的社会权利和福利。尽管当局在最近两年明显提高了法定的最低工资,很多民工仍然抱怨工资太低和工作条件差,也因为消费品价格大幅度上涨。” 农民工子弟学校 该报认为:”这个地区并非第一次发生严重的工人暴动。去年,在离中山市不远的一个城市,愤怒的民工放火烧毁了省政府的一个办公室。那次骚乱持续了数天。在珠江三角洲的周边城市和广州,同样一再发生冲突,一部分是激烈的暴力冲突。而且远远不限于那里,内地省份的工人也日益频繁地奋起反抗。 “甚至连忠实于政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也认为,在整个人民共和国,社会抗议的数字从2005年将近每年9万起已经增长到大约13万起。” 新行政长官看重亲民 《德国金融时报》6月27日写道:”用企业家好友的私人飞机和游艇出游,廉价购买高级公寓,即将卸任的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与这个大都市很有影响的商界精英维持可疑的关系。这个香港小帮派臭名昭著,反对他们的抗议日增,因为贫富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香港700万居民中只有少数人从这个前英国殖民地的经济繁荣中得益。 梁振英当选香港特首后同太太共庆(2012年3月) “要是相信本周日即将上任的行政长官梁振英的宣称,现在可能会改变这一点。” 该报称, “梁在当选后不久宣布要终止来自中国大陆的分娩旅游,预示了他的改革意愿。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孕妇从大陆来香港产子,为了规避中国的一胎化政策,并且确保下一代在香港的长期居留权。去年大陆裔婴儿已占香港新生儿的44%,医院从中获取最大利益,可是香港人很恼火,因为本地的孕妇常常床位紧缺。 “梁振英,一名警察的儿子,看重自己来自人民的形象,尽管如此,他在这座城市不是很受欢迎,人们议论他太亲近北京和中共领导人。在人民共和国最自由的城市香港,人们对批评性的公众舆论深感自豪。无论如何,梁振英在上周末参加了为6月初在不明状况下死去的中国异议人士李旺阳的一分钟默哀,因而获得了好感积分。 “这位侯任行政长官看重亲民和大众喜欢的措施,并非偶然。因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在2017年首次自由选举,届时商界大亨们的选票将第一次不再够用。” 报摘:林泉 责编:李鱼 (本文摘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陽光時務第22期 《與狼共舞》

2012年6月28日出版 提前發放文章 【主編的話】 主權與文明/長平 【封面故事:梁振英時代——香港如何與狼共舞】 編者按 梁振英四面楚歌/雨文 「不是他想怎樣就可以怎樣」 專訪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雨文 (視頻) 十五年,特首未曾開工/ 雨文 (視頻) 【封面故事:回歸十五年——香港還可以做什麼?】 編者按 香港正能量:中國NGO的黃埔軍校/梁正燁 港漂求學十四年:當蝴蝶扇動翅膀/黃麗萍 吐露港畔:在香港讀懂中國/朱曉玢 【愛上指南】 圖解香港十五年 【愛上深度:反對者陳獨秀】 從陳獨秀到今天的共產黨 /唐寶林 【愛上禁區】 我爲什麽被踢出《南華早報》?/Paul Mooney 【愛上噪音】 My Little Airport:《我們一起離開吧》(視頻) 光天化日下,一記直接的耳光 專訪林阿P/廖偉棠 【多說一點】 沙溪事件衝擊維穩體制/莫之許 埃及的轉型危險/方駿 ——————————————————————————————————— 22期目錄 【主編的話】 主權與文明/長平 【封面故事:梁振英時代——香港如何與狼共舞】 編者按 梁振英四面楚歌/雨文 香港新特首梁振英上任前夕又捲入「僭建門」醜聞,個人誠信破產。梁振英在低選票、低民望、低誠信的「三低」情況下上任,未來如何有效管治香港頓成疑問。未上任已面臨四面楚歌,未來一段時間香港政治亂局將進一步惡化。 「香港人不會給你太多時間」專訪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雨文 王永平說:「香港人不會給梁太長時間,這對他是很大的挑戰,也是很大的隱憂。」 「不是他想怎樣就可以怎樣」 專訪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雨文 (視頻) 「這次(特首選舉結果)我想是中央刻意踢商界下海,讓他們組織起來參加新的政治遊戲,不要依賴中央照顧。」施永青說,要香港政治生態取得平衡,就要讓商界「下海」,自己組織力量爭取民意,以應付2017年及其後的選舉。 梁振英的對手們/ 陳嘯軒 「不少學者認為這事不關己,也不想為自己添加心理壓力,沒有想到(學術界)有危險,結果就變成『溫水煮蛙』,我們集體不發聲的話,就只會失去更多(自由)。」 十五年,特首未曾開工/ 雨文 (視頻) 「過去十五年,政府根本沒有開工,尤其是過去七年。董建華時,他想開工但沒人幫他開;曾蔭權是根本不想開工,白白犠牲了香港的長遠利益。過去十五年,香港的商業、各項政策只考慮與內地融合,不再考慮面向世界,使得香港越來越變成國內的城市。」 【封面故事:回歸十五年——香港還可以做什麽?】 編者按 香港正能量:中國NGO的黃埔軍校/梁正燁 「『香港』這個概念,在內地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一種正能量,甚至可以說香港是整個南中國的公民社會的發動機。」中山大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健剛說。 港漂求學十四年:當蝴蝶扇動翅膀/黃麗萍 自1998年之後來港讀書的內地學生累計超過8萬人,這還未計算沒政治資助的自資學生。他們留在香港工作,或者離開回到家鄉,帶走的不只是增長了的知識,還有價值觀上的變化——在這一點上,香港的大學對於中國社會的影響不可估量。 法治滲透:香港推動中國司法進步/邱博宇 13年裏,香港大學將數百位深入學習、體驗香港法律制度的研究生,送到內地司法、立法部門的崗位。 吐露港畔:在香港讀懂中國/朱曉玢 吐露港畔的中國研究服務中心,是學術自由的樂土。幾十年來,它對研究中國的學者持續提供着幫助。中國大陸的知名學者不少得益於中心的學術資源與自由交流。中心邀請學者時,也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學者要有社會關懷,學術要為社會服務。 【多拍一點】 浮城圖志 圖/文 亦非 紫荊旗已在香港飄蕩了十五年。週年來臨,於是這座城市的快意與痛,再一次有需要被陳列出來,一一檢視。香港,是呼喚中國民主的前哨站,年輕一代今天已習慣走 上街頭,表達他們的政治訴求,他們在維園點亮燭光,也為李旺陽拉起橫幅;香港,是蝗狗演義的舞台,雙非嬰兒的湧入讓本地媽媽覺察到資源的流失,自由行遊客的豪買讓港人長吁短嘆。我城雖小,但城市裏每一天都有呼喚,都有交鋒。 新特首上台,殖民地情懷仍在一些港人心中縈繞不散。香港的層次太多,多到無法一眼望穿。從攝影師亦非的鏡頭中看香港,一寸寸不完全,卻能夠感受到城市裏真實的體溫。 【多畫一點】 民陣七一上街圖 【愛上指南】 圖解香港十五年 【愛上深度:反對者陳獨秀】 「被消失」的中共領袖——步履艱難的陳獨秀研究/墨芝 在學術討論重現生機的80年代,林茂生、唐寶林、沈寂等學者通過不斷發表文章、舉辦研討會等途徑成功為陳獨秀摘掉「反革命」、「漢奸」、「右傾投降主義」等帽子。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的進步意義和領袖地位也逐漸被主流話語體系所接納。但2000年後,陳獨秀研究深入到他晚年民主思想後,被動陷入低潮。2003年北京陳獨秀研究會被取締;2009年《陳獨秀全傳》未能在大陸出版。 超越悲劇的反對者 /張釗維(視頻) 他們的命運或許不一,但他們的聲音、他們的姿態,不約而同地被政治環境與成王敗寇的文化思維所壓制,而不被社會所認識。我們該當如何建立一個大開大闔、光明磊落、沒有悲劇情懷的反對者形象? 從陳獨秀到今天的共產黨 /唐寶林 【多讀一點—中國大趨勢】 後毛時代中共的強制力 強制是中共政權生存下去的關鍵因素,而在後毛時代,中共強制的力度和範圍都出現了弱化,或者說更具有選擇性。而且這種強制,冒著將更多人送到反對派立場上去的風險。 【愛上禁區】 那些平庸的作惡者——《遭遇警察》出版記/曠達 一直以來,維權人士與警察都戴上了戲劇化的臉譜。《遭遇警察》一書則試圖在證明政治警察並非鐵板一塊,他們也是活生生的人。而該控訴的對象,藏在這些所謂平庸的惡背後。 我爲什麽被踢出《南華早報》?/Paul Mooney 《南華早報》被解約記者自述。 【愛上噪音】 My Little Airport:《我們一起離開吧》(視頻) 離開還是留低,這是個問題,尤其對於香港人來說。離開是容易的,89至97期間多少人選擇了離開;留低是困難的,尤其當你所留戀的東西已經一一被香港這個大商場吞噬的時候,請你給我一個留低的理由。「這一場革命/最終無人取勝/但請你/請你/請你留低一起作見證」恰恰道出了香港青年社運或曰青年革命的意義所在。從《灣仔差館奇遇記》這樣直白的抗議歌曲,到與香港政治有關的如Donald Tsang, Please Die及《瓜分林瑞麟三十萬薪金》,到更直接鼓勵行動的《失業抗爭歌》、《社會主義青年》,My Little Airport的音樂介入現實、影響時代,也被時代影響。 光天化日下,一記直接的耳光 專訪林阿P/廖偉棠 My Little Airport的詩意更多植根於最日常的香港青年生活:逸樂與壓抑,輕狂與憤怒,語言也是最平白的口語,有點幽默有點「抵死」有點痛。 香港,離開還是留低? / 廖偉棠 他們的情歌大膽直面香港青年的性壓抑和小放縱,毫無主流情歌的惺惺作態、陳腐忸怩,他們的清新是「大清新」不是「小清新」,時刻忍不住對主流話語作出鬼馬的挑釁。 【愛上新青年】 三地交流團交流什麼 眼見,一定為實嗎?頻繁的三地青年交流團究竟交流些什麼?三地幾十年的隔絕,社會文化中的深刻差異,是否真的可以在十餘天的交流團項目裏看得明白?更重要的是,這些行程是誰在設計著?主辦方安排三地的年輕人去看些甚麼,不看些甚麼,又以怎樣的方式看到,這些安排的目的會否有著些既定的目的? 【多讀一點】 異議者中的異議者 —— 余杰談《劉曉波傳》/ 鄭語、喬澎(音頻) 余英時:非暴力是個好方向 余英時在《劉曉波傳》的序言中,這樣評價這位後生:他的精神境界隨著他的苦難經歷而一層一層地向上攀升,從早年的個人英雄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變得越來越溫和、越來越寬容、越來越謙卑,越來越讓人感到「舒服」。 【小書評】 【多說一點】 沙溪事件衝擊維穩體制/莫之許 兩個具有封閉認同的集團共居於同一空間之內,又因為不可或缺的社區自治和公共治理而隨時發生關係,階級意識和社會歧視感受被日常生活的匆忙所稀釋,猶如日積月累的稻草,不遇火星,尚可相安無事,但危險始終存在。 穩定之序與維穩之亂/木然 鄧小平通過暴力手段在換來二十年表面穩定的同時也使不穩定因素暗流湧動,二十年後的穩定終歸結束,一個不穩定的時代,一個動盪的時代,一個騷亂時代,一個多事之秋最終浮出水面。 埃及的轉型危險/方駿 相比於突尼斯,埃及的民主轉型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民主逆轉或者崩潰都有可能發生。埃及各個黨派和勢力能否運用w智慧達成妥協,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為什麼今天還要「去毛」/項小凱 在毛澤東仍被盲目崇拜的情況下,這套鬥爭哲學,猶如隱藏於社會的定時炸彈,仿佛為某些野心家準備的現成工具,隨時有被引爆的可能。毛澤東對於當下最大危險,莫過於此。 【《陳平談話錄》連載】 陳平X秦暉: 剖析中國模式 由於中國經濟近三十年的高增長,使得天然的好像中國就是做對了什麼,但它本來是一種最差的制度,而且是有可能驅逐良幣的制度。要想改革,就必須趁早,但也不要輕易咋呼。 【時務論壇】 中國的民主,香港的責任?——時務論壇第十期內容精華版 6 月24日傍晚,第十期時務論壇在香港城市大學進行,由陽光時務和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共同主辦。香港資深傳媒人吳志森擔任主持,主講的三位嘉賓分別是香港立 法會議員、民主黨主席何俊仁、香港自治運動發起人陳雲、全國政協香港區委員劉夢熊。截然不同的鮮明觀點在現場激蕩出耀眼火花,並與場下觀眾熱烈互動。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沙溪事件衝擊維穩體制

兩個具有封閉認同的集團共居於同一空間之內,又因為不可或缺的社區自治和公共治理而隨時發生關係,階級意識和社會歧視感受被日常生活的匆忙所稀釋,猶如日積月累的稻草,不遇火星,尚可相安無事,但危險始終存在。 文/莫之許 6月26日,廣東中山沙溪因治安員處理重慶籍少年與本地人衝突不當,引發川渝籍人士騷亂。截至本文截稿之時,事件仍未徹底平息。近年來,內地騷亂頻率日密,一為城市化工業化帶來的土地糾紛,如寨橋、通安、烏坎;一為執法機關作為不當引發各類群體聚集。而沙溪此次,與去年的古巷、新塘、織里等事件一樣,儘管也是由執法不當引起,但參與者具有相對統一的外地身份,其發洩所指,也不僅僅是執法機關,而是具有全面的社會乃至階級指向,汽車、店鋪均在其破壞之列。鄙人數年前的「城市內戰」預言,竟然有成真之勢。 但是,也要看到,騷亂並不發生於同樣擁有大量外地人的都市地區,而是發生在新塘、織里、沙溪、古巷這樣的鄉鎮。我認為,事件之發生與鄉鎮治理模式是分不開的。中國的外向經濟模式,不外土地(含治理)、資本和勞動力的聚合機制,而其中資本和勞動力多為外部輸入,而土地和治理則由當地提供。這種三角結構,構成了分析各種矛盾衝突的基本框架。 在鄉鎮一級,土地和治理與所謂的村集體緊密結合在一起。從公社制變遷而來的鄉、村體系中,村集體既是集體經濟組織,掌握著包括土地收益在內的利益分配,也是在地的社區治理組織,負責衛生、治安、福利等事務,同時,村委會、村總支還是黨政機器的末梢所在,與公安、稅務、工商等行政機構對接。 這種三位一體的結構,其組織仍建立在身份之上,非本村集體成員(嚴格根據出生和嫁娶而產生)不能進入到這一結構當中,這樣一來,就將本來具有公共性的社區自治和公共治理建立在了封閉組織的基礎之上。對於本地人來說,除了土地收益這樣的利益自覺之外,這種安排還賦予了其某種身份上的優越感,並因此形成封閉的相互認同。 反觀外地人群體,一方面大多屬於土地(治理)、資本和勞動力中的勞動力集團,經濟地位相對低下,在日常生活難免具有一定的階級意識,另一方面,又成天與具有封閉認同的本地人打交道(租房,衛生、治安、計生等管理),不難隨時感受到對方基於身份的優越感,而自覺到某種社會歧視。 於外地人來說,更難以忍受的可能是強制性權力後盾所帶來的壓迫感受,在當前的體制下,外地人僅僅「暫住」於此地,缺乏合法的參與渠道,被完全排除在社區自治和公共治理之外,遂成為了本地人之外的某種客體,一種被單向管制的客體,也無法對這種單向管制形成反向制約。這種管制因其背後的強制性權力後盾,很容易給予外地人某種被壓迫的感覺。於是,在外地人那裏,階級意識,身份歧視和強制性壓迫 關係扭結成為共同的心理感受,並以此為基礎,形成了外地人之間同樣封閉的相互認同。 兩個具有封閉認同的集團共居於同一空間之內,又因為不可或缺的社區自治和公共治理而隨時發生關係,階級意識和社會歧視感受被日常生活的匆忙所稀釋,猶如日積月累的稻草,不遇火星,尚可相安無事,但危險始終存在,一旦公共治理中的強制性權力作為不當,就會如火星一樣點燃被壓迫的感受,連同被壓抑的階級意識和社會歧視感受,表現為一種整體性的反應。歷數近年來的類似事件,大多皆循此等軌跡爆發並蔓延,就不是偶然的了。 很顯然,要解決這一問題,要從鄉鎮治理結構上做文章,很多發達地區鄉村明明已經具有城市規模,卻繼續沿襲村社集體制,而非城市化的管理。這種現象從靜態來看,表現為典型的中央集權病,由於地方創制權幾乎為零,而中央又有所謂全盤考慮(當然主要是因循無為),導致急劇變化如廣東這樣的地區,出現治理手段和制度安排與現實的嚴重脫節,但從動態來看,其實與20餘年來維穩體制的不斷強固是分不開的。 維穩體制由極權時代的社會控制體系沿襲而來,本身是一種封閉的身份體制,具有極低的開放性和流動性(大學畢業、調動、藍印戶口等)。本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無論在城市還是在鄉村,都應該通過賦予更多的開放性和流動性來緩和社會衝突,發展新的體制認同,以達到消弭社會對立的作用,但事情的發展並非如此。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各類衝擊越來越多,中央執政者的主要策略不是增強開放性和流動性,而是強化既有的封閉體制以維穩,在資源上和手段上不斷強固既有的封閉體制,網格化、實有人口管理等等相應出台,都屬於這一範疇。 從效果來看,通過資源和手段的豐富,在外來人口較少的內陸,或者在外地人多為城市中產的都市區,維穩體制貌似顯得很強固,但是,這種封閉性的體制註定不能消弭對立和衝突,反倒可能強化認同撕裂和體制疏離。尤其是外來人口佔優勢的沿海鄉村地區,由於上述分析所展現的體制封閉性更甚,也由於當地生產生活方式相對單一而對立性更強,這種強固措施因為加強封閉性而更為加劇了兩大身份集團的對立,實屬抱薪救火。在這個意義上,沙溪等地的騷亂其實反映出維穩體制的致命短板,也註定會給維穩體制帶來持續的有力衝擊。 (作者係北京學者)

阅读更多

中山沙溪事件第三天:冲突仍在继续

图:6月27日宝珠路上的场景/@-微BOX微博是微博士 中山,广东——6月27日是中山沙溪事件的第三天,虽然官方称前一日晚进行了清场,但27日当地因少年纠纷引发的暴力事件仍在继续,且有扩大趋势。而官方而指称网上直播的网友传播谣言,并逮捕了一人。 由于26日晚聚集事件仍在继续,警方对聚集人员采取了清场行动并逮捕了20人,而午夜时分中山富华道上的公交总站被围攻,而且周围私家车和车站中的公交车都被打砸,警方称“采取了果断措施”,整个事件中警方坚称无人重伤和死亡。 27日晚,暴力事件仍在继续,据当地网友表示,当晚六点沙溪就进行了戒严,人们互相转告要早些回家以免警方行动时被误伤。人们在家中拍摄27日晚的各种情况,沙溪当晚电视台和体育场等处地方被纵火,电视台对面一辆公交车被烧毁只剩空架,周围的树也被引燃,浓烟在远处也能清晰可见。27日晚间龙聚环门楼附近一间便利店更被闹事者打砸,并被居住在对面的网友录下。 居住在沙溪奕豪园的网友也表示,听到了尖叫声,但该住宅区已经连续两日未开夜灯,该网友拍摄的照片看不到当时的具体情况。 作为应对,中山警方当晚八点就开始集结并被派到各个人员聚集情况严重的重点地区,如龙山中学,影视大楼等等。更有照片显示警方出动了摩托车以驱赶闹事者。 由于此次事件中的特点是,人员聚集在一处,并向警方投掷物品,警方一旦行动,人们就会快速逃跑,警方无差别的行动导致场面十分混乱,因此27日晚出现了不少民众头破血流的照片,更有一张中山网友发布的一个女孩腿部受伤倒地的照片,腿部的伤势呈现一个空洞的形状,网友推测是枪伤,但仅凭肉眼无法确定。而中山警方在微博上没有追查到这张照片来源的情况下,断定该照片为造谣,并称将处理责任者,这一表态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其中不乏质疑。 另外,中山警方通报称一名网友因在网上发布消息被拘留,“一名甘某为了增加自己的微博人气和等级,在真实情况已经发布的情况下,仍然在微博散布有人被打死的谣言,面对警方的调查,甘某才觉得后悔。目前,甘某已被依法拘留。” 官方也再次澄清事件起因,称“两孩子打架不是争芒果也不是保护费,是对方骂他胆小鬼;经过:两村民劝阻,在劝阻过程中双方发生撕扯,村民将少年捆绑,并致其脸部受轻微外伤。村治安员到场处置。随后,少年的老乡带人到现场,聚集在村委会理论。后来,聚集与围观者越来越多,事件升级。”同增城事件一样,事发多日后,官方才公布了事件当事人——重庆籍少年和他父亲的影像,以破除外界关于该少年死亡的谣言。 官方更定性此事件为“一起由个体冲突引发的群体性突然集聚事件,听信谣言、从众心理、泄愤情绪等是造成事态扩大的主要因素。” 不过由于官方除了通稿之外没有允许其他的媒体信息流出,发布在网络上的视频也会被很快删除,“沙溪”二字也变成了敏感词,导致信息流通被阻碍,中山执政者处理这一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备受质疑,更被指陷入了“小事化大,大事化炸”的中国维稳怪圈。 由于目前警方并未有效制止暴力事件,就连位于沙溪镇西北的2.3公里的象角村也在做准备抵御暴力事件的蔓延,照片中可见村民已经开始发放武器并聚集在村中做准备。 据官方统计,沙溪是一个户籍人口6.1万人,非户籍人口为8万多人的城镇,同增城、织里的群体性事件相同,虽然外来人口数量庞大,但网络上几乎不见参与讨论的川籍网友,不过事件第一天他们有将拍摄的现场视频传至网络,外界得以了解当时的情况。 相关日志 2012/06/28 — 中山事件评论 2012/06/27 — 中山沙溪警方26日对聚集人员清场,但事件仍未平息 2012/06/27 — 两个小孩子打驾能弄到群体性事件,可见中国到处是干柴烈火:大批军车已经进入中山沙溪 2012/06/27 — 中山沙溪因少年摘芒果引发群体性聚集 2012/06/27 — 廣東中山千名四川人騷亂 2012/06/27 — 真相:村委贱卖土地 佛山左滩村民与防暴警察爆发冲突 2012/06/22 — 《华尔街日报》非洲人的抗议彰显广州的种族紧张 2012/06/21 — 尼日利亚要求调查其公民在广州死亡事件 2012/06/20 — 广州大批外籍人士游行抗议并同警方发生冲突 2012/06/19 — 广州的黑叔叔们都上街游行了

阅读更多

中央社 | 港媒:粵騷亂失控 警開槍1死

加入中央社粉絲團 09:21:28 (中央社台北28日電)中國大陸廣東省中山市騷亂事件延燒,香港東方日報報導,中山市外來民工昨晚再上街頭抗議,武警到場開槍鎮壓,至少1人死亡。 報導形容,大批外來民工昨晚上街抗議,情況迅即失控,多人到處破壞、焚毀車輛,還有部分外來民工闖入本地居民屋內打人。 當局雖派出大批武警到場,但無法控制場面,有民眾指稱,期間,警方開槍鎮壓,至少1人死亡,多人受傷。截至昨晚深夜,騷亂仍持續,當局正調派更多警力到當地。 據大陸媒體報導,事件導火線疑因一名重慶少年不滿被中山沙溪鎮少年嘲笑「膽小鬼」,於是兩人發生推撞,後來,當地公安及村委會雖介入,但還是引來大批重慶外來民工走上街頭抗議。 當地警方於26日晚間也曾派出武警,並帶回20名犯罪嫌疑人。中山市政府強調,26日的「清場」行動,沒有造成任何死傷;不過,網路流傳,當天激烈行動中,至少5人死亡、30人受傷。 中山市沙溪鎮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趙錫雄表示,,因為有部分滋事者和圍觀群眾聚集在沙溪鎮政府門口,阻礙交通,警方才採取清場。1010628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三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