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

网络科技 | 创新 vs 微创新

创新是一切取得大成功的商业组织的原动力——这一点几乎所有人都认同。但一些小修小补的改进,所谓“微创新”,就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同的了。这个说法应该是由奇虎360的周鸿祎提出,但互联网知名评论人谢文很有些“嗤之以鼻”。在谢文看来,微创新压根就是“伪创新”,实则还是以拷贝为主小修小补为辅,起了个好听名字罢了。到底,这个世界完完全全拷贝别人的,是不多见的。 从“创新”的原概念而言,谢文的观点并无太多错误的地方。你不能把iPhone换成一个黄色的壳,就说是“微创新”——假定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发现中国人很喜欢黄色的话——事实上,这种微创新也会被人告死。但我总感觉,周氏和谢氏虽然都在说创新,不过说的完全是两回事。 做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要有实力的。我们来看看苹果的发展路径。在乔布斯回归后,苹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公司。苹果首先下手的是iPod和iTunes,相对于移动互联网,数字音乐市场显然是一个小市场——事实上,iPod和iTunes缩小了整个音乐市场。1999年,全球音乐唱片CD的销售额是400亿美元,2009年,整个音乐市场缩小到不足200亿美元(这里还不考虑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货币贬值因素)。iPod对音乐产业的颠覆性究竟是正向的繁荣还是负向的破坏,还两说呐。 iPhone的巨大成功,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iPod广受欢迎的基础上的。同样的,Android这样的一个生态体系,也不是小公司能玩转的。创新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IT历史上搞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最后死翘翘的例子极多。最著名的例子,大概就是摩托罗拉的铱星系统了。一个总投入60亿美元之多的买卖,最后以2500万美元价格卖给了一家私募基金。 站在行业的角度来说,应该鼓励创新。唯有创新,才会孕育出新的巨人公司,赶走日益臃肿效率低下的恐龙公司。但站在公司角度而言,创新这件事还真得掂量掂量。行业角度的创新是一个大数法则,这家失败那家成,只要有成就行。公司角度的创新却有点象一锤子买卖,做成了鸡犬升天,做败了万劫不复。而又有哪个商人只贪图自家在历史上留一个“筚路蓝缕的先辈“这样一个名号而自己却真得一辈子筚路蓝缕呢? 巴菲特作为一个投资者而言,就似乎不那么喜欢创新,比如他很少投研发费用巨大的公司,因为他认为风险极大。从公司层面而言,保守点其实并非坏事。 故而,谢文说的是行业层面的事(或者已经成为巨型公司),自然是鼓励创新。周鸿祎说的却是单个公司层面的事,走一步看三步,小步快行,积小胜为大胜。因为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很少有中小型公司(奇虎360虽然上了市,但从规模上而言只能算中型公司)能够做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之事。而这一点,和国内的金融体系是有关的。 中国风险投资这一行其实并不发达,现在所谓的全民PE是有些病态的,这个病态就在于大量的投资最后的期盼是公司海外上市。而淘宝之争将海外上市的前提条件“协议控制”摆在了桌面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应该是:投资国内公司,然后本国上市。国外风险投资在中国公司身上的退出渠道是一个尴尬的“弯弯绕”,本土风投力量又不够强,造成了“不发达”这一局面。 既然创新是一件极有风险的事,既然风险投资在中国地位尴尬,中国至少数字产业界的创新不足就顺理成章了:鲜有人愿意拿着自己的钱去做不成功则成仁的事。 我领了几个数字公司的顾问闲差,和那些创始人、CEO聊起天时,我不是一个鼓动他们创新的人。事实上,中国数字产业的客观环境相当差,做为一个单体公司,从纯商业角度出发,没有必要去引领潮流。因为,正确的事,只有由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去做,才是正确。 我们的客观环境除了金融体系不佳,还有什么不良呢?比如我们的网络硬件条件就不好。中国平均网速据CNNIC统计,不过100.9KB/s,远低于全球平均连接速度(230.4KB/s)。中国的宽带接入成本据自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说,相当于韩国的124倍。中国网民号称4.8亿之巨,但别忘了,CNNIC对网民的定义是“6周岁以上半年内上过一次网的”。我真不知道,天天都要跑网上看看的人,究竟有多少?——怕是比同样口径下的美国网民少。 我一点也不反对,创新的事交给BAT(百度、阿里、腾讯)之类的巨型公司去做,腾讯搞产业基金,对整个中国数字产业是有好处的。但就个体公司,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周氏的“微创新”之说。不积硅步,何以致千里呢? 产业发展自有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中国目前的客观情况,指望在几年内冒出诸如微软、苹果、谷歌这样的公司,是不切实际的。韦尔奇跑中国来说“中国会有一万家苹果”,我看也就是客人奉承奉承主人的话,大家听着耳顺就行,是当不得真的。 —— 《IT经理世界》当期专栏供稿 —— 关于作者 魏武挥 ,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教师 哥不做总好多年 Blog 豆瓣 新浪微博 Twitter 腾讯微博 请俺吃饭 Copyleft © 2010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注意:转载勿改标题! ItTalks — 魏武挥的Blog (digitalfingerprint:fc4f8fc31f70097eea4b780b13146415) 欢迎 浏览 我收集的信息图 关注 我的微博 访问 我的分享 无觅猜您也喜欢: 所谓创新 渠道 Vs 内容:后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 江山美人 媒体的未来 无觅 与本日志可能相关的文章有: 从拥有到接入 (4) 小客户很重要 (6) 分享?亦或收藏? (15) 基于知识链结构的社交网络 (13) 并购的纠结 (6) 所谓创新 (10) 创新 上市 (13) 中国证券经纪业务百论之十一:创新和技术 (0)

阅读更多

颜昌海:美国最怕中国大陆的东西是什么?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在文章中介绍,9.11袭击十周年那天,在亚特兰大基督教长老教会的国际课堂上,给他们讲了讲中国大陆传统文化及其在海内外的复兴,这些会员们对此都特别感兴趣。以前还跟一位长老教会的牧师聊天,问他们为什么自称长老教会。牧师回答说,这跟教会当年在英国苏格兰诞生时的历史有关,并且这些“长老”们在教会的组织和运作方面,确实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美国长老教会当年还因为废奴的问题意见分歧而发生分裂,变成美南长老会和美北长老会,直到1983年二者才再度合并。对神的信仰和崇拜会因为世俗和政治的原因而发生矛盾,是蛮令人遗憾的。美国人最熟悉的长老教会传教士,应该是美国人司徒雷登。司徒雷登生于杭州,父母是早年到中国大陆传教的美南长老会的传教士。司徒雷登后来创办了燕京大学,受聘为首任校长,他还曾经是美国驻中国的大使。从当年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司徒雷登出任美国驻中国大使,到今天由在美国出生的中国裔骆家辉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历史好像在划了一个圈子。 教会里有位年近90的白人女士,虽然年龄很大,但头脑清晰、风姿优雅。她讲了她1980年代去中国大陆的故事,非常有趣。她和先生去中国大陆旅游,中国大陆人都好奇的围着他们看,一边看一边笑。他们当时带了宝丽来快速成像相机。中国大陆百姓最高兴的事,就是与他们夫妻合影,并立即拿到拍立得的照片。另一位教会成员是商界人士,他说美国目前经济停滞,中国大陆经济好像不错,问中国大陆会不会很快赶上美国。谢田说作为美籍华人,即使从心底里希望中国大陆追上美国,但中国大陆要真正从经济总量到生活品质、从社会结构到道德水准、要从各方面赶上美国今天的水准,30年内都是不可能的。日本赶上美国,倒是最有可能的,但日本人赶了几十年,还是赶不上。奢谈中国大陆赶超美国的人,应该先想想中国大陆追赶日本的可能。不是说中国大陆的虚假GDP会不会超过日本,就看民众生活的品质,中国大陆追赶日本至少要20年。 中国大陆害怕美国什么,几乎所有的人包括官方自己,都清楚的知道;但美国最“怕”中国大陆的是什么呢?恐怕许多人并没有去真正想一想。但美国思想界的人士,却已经想过了:中国大陆官方穷兵黩武的步伐显然在加快,就像前苏联一样;人们很快会发现,黩武的背后其实是十足的恐惧,因为恐惧西方会像对伊拉克、利比亚那样,精确空袭打击外加特种兵部队,政权一下子就给解决了。什么“半月型包围圈”、“第一岛链包围”,都是恐惧之下纷纷出炉的产物。头脑清醒的人都知道,中国大陆最怕美国的东西,除了航空母舰、战略投送、指哪打那的能力,还有美国的研发、创新能力、和把创新产业化的能力,以及在意识型态方面,如民主法治、自由权力、和社会公正等方面的软实力。 其实,美国也怕中国大陆。虽然美国无需担心中国大陆的发展,但国际竞争就是如此,美国作为头羊,一定会回头看看哪个家伙跑在后面那群羊的最前端,哪个跑的最快。美国最“怕”中国大陆的东西,不是中国大陆的人口,人海战术在高科技和大规模杀伤武器时代,已不算什么;美国也不怕中国大陆的资源、科技、经济和军事。美国最怕中国大陆的东西,恐怕会出乎很多中国大陆人的意料。美国最怕中国大陆什么,作家兼评论家汤玛斯‧弗里德曼最近一段有趣的论述,揭示了许多深层的东西。弗里德曼是《纽约时报》记者和评论家,获得三次普利策奖。他今年出版的新书,名字是《我们曾经是这样的:美国如何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落后以及美国如何才能赶上》。弗里德曼演讲的出场费,目前是一次5万美元。 要说弗里德曼这家伙,还很难确定他的思维取向。前年他曾撰文称道中国大陆一党专制,认为共产官僚是群“还算明白事理”的领导人;在一次采访中,有人问他是否“妒嫉中国”或“羡慕中国”,弗里德曼回答说,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的政府按民主方式去运作,但效率可以比得上一个按专制方式运作的中国大陆,人们会发现他确实会有些羡慕或者嫉妒。今年早些时候,弗里德曼在接受英国广播电台的采访时说,他希望他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强大的美国制衡一个强大而繁荣的中国大陆的世界上;而不希望他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中国大陆强大并崛起,但美国却游移不定、虚弱,且不能像以往那样投射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世界之中。今年9月初在CNN皮尔斯•摩根的访谈中,摩根问弗里德曼中国大陆是美国潜在的朋友、商业伙伴、还是敌人;以及美国是否“妒嫉”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弗里德曼认为中国大陆不是美国的敌人,也不是朋友,而是亦敌亦友,就像连体人一样。他希望中国大陆会发展的很好,但中国大陆也面临巨大挑战,并且中国大陆不管是否成功,都不会对美国有什么实质影响。弗里德曼甚至认为,中国大陆会走向美式政治体制。他觉得中国大陆是在一个落后而低下的政治体制中,发挥出了其90%的潜能;而美国虽然处在一个优越的政治体制之中,但只发挥了体制50%的潜能。所以,美国的民主制度本来是应该发挥更大力量的。 有趣的是,弗里德曼觉得,他不担心中国大陆会偷取美国的这个或那个技术,或中国大陆试图通过盗取知识产权以致富;那都没什么关系,因为美国总是可以更快、更好的发明新技术,而把中国大陆一直抛在后面。弗里德曼最“担心”中国大陆偷窃的,不是隐藏的秘密,而是明摆在最表面的那些“秘密”。比如,如果中国大陆偷去了美国独立宣言、宪法、杰弗逊纪念馆,或林肯纪念碑,当中国大陆开始拷贝这些东西时,才是他担心中国大陆的开始。所以,美国最“怕”中国大陆什么,是中国大陆把美国最菁华的东西学去了、实践了、并完美的运用了。而这些东西,自由民主的理念,也恰恰是中国大陆官方最害怕当代中国会具有的。 百年前,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百年后,尽管中国大陆仍有1.5亿生活在贫穷困在线的百姓,中国大陆还是发展中国大陆家,但中国大陆的经济总量已经紧追美国成为世界之二。经济盛世,让全球华人底气十足,美国也另眼相看。香港著名媒体人纪硕鸣,最近在美国相继参加了二场中国大陆主办的活动,展示的自然是中国人百年辛劳,百年奋力,部分实现的辛亥革命理想。但二场活动,纪硕鸣感受的却是不一样的中国富强。 纪硕鸣说,第三届中美企业领袖战略合作高峰大会在美国举行,50多位中国大陆企业家专程来到美国与美国企业领袖交流,200多美国企业家及华人参会,场面庄观。虽然原定下午2:30开始的会议,因为中国大陆企业家在不断的参观访问中要拖延到4:30才开始。当中国大陆企业家们入场时,全体与会者依然礼貌起立,恭敬迎候毫无怨言。远道而来的中国大陆企业家有身家几十亿人民币的成功人士,也有年仅20岁的小董事长。个个都因为中国大陆的经济强劲而富裕,或者是他们的富裕而令中国大陆感到富裕。企业家代表发言更语出惊人地表示,在美国经济衰退之时,中国来了!过去是西方不败,如今是东方盛世。言语间,大有东方压倒西方、东方将拯救西方之势。峰会上,中国大陆方面还当众宣布,中国大陆企业家要收购美国的项目,还要和美国企业家合作投资酒店等等。在美国经济低迷时,神采奕奕中国大陆企业家深受在场美国人的欢迎,怀携巨款的中国大陆企业家,无疑是救星。中国大陆可以改变世界,似乎令人深信不疑。 富裕的中国大陆企业家自然代表了中国大陆百年后的富强,分布于各领域的成功企业家,展示的是富裕中国大陆的肌肉,是中国大陆的硬实力。但就在中国大陆企业家代表口出狂言还获得掌声时,现场也有华人企业家并不认同东方的盛世一定就可以压倒西方,可以成为拯救世界经济危机的救世主。不能回避中国大陆经济富强的事实,但也不能忘记中国大陆刚刚站立在世界舞台,还相当稚嫩的事实。更不能小看美国,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以自由民主为核心价值的国度,即使遭遇到一时的金融危机,遭遇经济的滑铁卢,但美国并不脆弱。 隔一天,纪硕鸣在星云大师30多年前创办的美国西来寺参加了另外一场活动。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为宏扬中华文化,中国大陆书法家韩正卿向美国西来寺赠送12条屏书法《金刚经》,供有意愿鉴赏中国书法、中国文化的美国友好和仁人志士认识中国佛教和文化的博大精深。韩正卿曾为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现为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他被称为中国大陆官方高级干部中书法写得最好的其中一位。去年赴台湾访问,与佛光山结缘,当时承诺将向佛光山美国西来寺赠送他用金沙抄写的12条屏书法《金刚经》。 韩正卿抱病住院,委托好友、文化人曹成钢专程到美国面呈。曹成钢曾在政府部门、商界工作,喜书法、绘画,其作品曾在东南亚等国展览。时逢美国9.11十周年纪念,曹成钢代表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及韩正卿,向9.11遇难者家属捐出91100美元善款,以数字寓意吉祥。曹成钢更表示,世界各国之间的偏见、误会,让全世界变得不和谐,但无论意识形态、政治立场有多大分歧,人类应该始终保持内心向善。 佛教中,《金刚经》代表着经久不衰、坚定不移的佛教精髓。无论是曹成钢的捐款还是韩正卿捐的书法《金刚经》,都会让美国人感受到的是中国大陆人的善良之心。纪硕鸣说,一场峰会,展示的是中国大陆经济盛况,一个捐赠展露了中国文化盛情,让人在美国感受的是不一样的中国大陆富强。 所以,笔者以为,中国的崛起和“中国模式的崛起”完全是两回事。“中国模式崛起”如果意味着“低人权优势”在世界上风行起来,张五常说的那种“欧洲学美国,美国学中国大陆”真的成为现实,决不是什么好事,即便从中华民族利益或民族主义的立场上说也是如此。最简单的道理是:学习“低人权”与对华友好完全是两回事。正如学习了苏联的中国大陆当年曾是苏联的敌人,学习了中国大陆的越南曾与中国大陆反目成仇,学习了越南的红色高棉更成为越南的死敌一样。所以,若“对华友好”的意思是对中国大陆政府友好,那么学习“低人权”与对华友好也是两回事。而如果“对华友好”的意思是对中国大陆国民与同胞友好,那么学习“低人权”与对华友好就岂止是两回事,而且肯定是截然相反的两回事。 多年以来,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十分古怪:凡是我们认为的“友好国家”乃至“兄弟国家”,对我们的同胞——华人、华侨和华商大都态度很坏,而且似乎国家越“友好”,对中华同胞越穷凶极恶!反之,被当成敌人的那些国家,对华人、华侨与华商都很友好,而且似乎越是“国家的敌人”,对中华同胞越好。就以东南亚为例。在这个素有排华虐华传统的区域,印度尼西亚、越、柬、缅、马,都曾有过那种纪录,只有泰国,对华人、华侨与华商应当说是最友善的。然而在改革前的年代,泰国曾是中国大陆在东南亚的头号敌人,华人在中国大陆支持下设立的电台天天号召要推翻“他侬-巴博反动集团”(即泰国政府)。而中国大陆称为“同志加兄弟”的越南,却对华人采取严厉的剥夺政策。但是那还不是最糟的,与号称是“毛主席的最好学生”红色高棉相比,该国算客气的了。而红色高棉,对华人就不是什么剥夺而已了,而是屠杀与灭绝。而且红色高棉不仅屠杀一般华人,还尤其把华人华侨中培养的“侨共”几乎斩尽杀绝!但就在这同时,红色高棉却是中国大陆政府认为的第一号铁哥们,为了救它不顾一切,甚至不惜与“同志加兄弟”发生一场血战!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已逾30年,可是这种奇怪的“国际地位”似乎并未结束。今天在工业化国家中,对华人、华侨、华商最开放最友善的是谁?就是那个被中国大陆视为“世界首恶”的国家。比例如此少的华人,却能进入社会主流,大批成为教授、科学家、高官等上层精英,就是同为民主国家的西欧各国也做不到。众所周知,那里的华人基本上只能做小生意、开餐馆等,很少有机会进入主流社会。当然,西欧各国对华人华侨华商也还算不错的,这仅从经常报道中国大陆同胞在那里举行游行示威就可以看出——而在“友好”的缅甸华人敢示威?!不“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就烧高香了。那么,主要工业化国家中对华人华侨华商最恶劣的是谁?恐怕公认的就是俄罗斯了,那里不仅对中华同胞的刁难与勒索司空见惯,“灰色清关”、“新星号事件”那样的恶性事件也层出不穷。但是,奇怪的逻辑仍然是:对华人最好的国家似乎是我国的“首恶”,次好的西欧算一般,而最糟的俄罗斯却又是中大陆的最爱! 这是什么样的逻辑?!只有当一个国家搞外交仅仅是为了“皇上”的面子而不是为了“民族命运”,只有那种不是为国民办外交、而只是为皇上办“洋务”的体制,才会遵循这样的逻辑:只要恭维好了皇上,虐待几个草民算什么事?如果再殷勤些,奉承得皇上龙心大悦了,就是对吾华草民大开杀戒,皇上照样会青眼有加。这个逻辑,充分证明中国大陆的“崛起”中,中华民族的一种劣根性,即不仅是政治体制的失败,也是教育体制的失败。 近日,中国大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在2011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大陆几十年的教育都是失败的。这个失败在于,教育在培养人时没有注意培养人的自主创造性,没有注意培养人的道德。张维迎还说,如果所有的学校取消了,中国大陆人的知识会大大降低,但中国大陆人的道德水平会大大提升。“因为我们从小学开始,每一步走过来,都培养大家在说假话,这实际上影响到我们的国民素质。” 中国大陆教育体制的失败,是顺民的麻木,公民的人格缺席。人格应是外来词语,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将人格与个性并列。而个性与叛逆总是连在一起,在中国大陆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词语。人格首先是独立的产物,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中国大陆启蒙运动先驱梁启超曾说:没有独立的个人,就没有独立的国家。个性是一个人的性格,每个人是唯一的,每个人的个性同样是唯一的。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一个盛开的人,“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但从写作文的那一天起,每一个中国大陆人都学会了撒谎。中国大陆的教育不仅没有人格教育,而且在不遗余力的扼杀人与生俱来的天然个性。对独立思想和自我意识的褫夺使教育蜕化为劳动力生产线,一个个被阉割了个性的劳动者源源不断的从教育这个流水线上生产出来,为全球化经济提供最廉价最安全、也最没有民族竞争力的劳动力资源。虽然世界首富乔布斯创造了“苹果”,但几乎所有的“苹果”都出自富士康120万中国大陆青年的血汗之手。120万挣扎在生存底线上的中国大陆人抵不上一个乔布斯的大脑,因为中国大陆人长不出那样的脑袋。学校本来是培养社会文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所传授的不仅是有用的知识,而且是几千年人文精神的传承,体现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然而,中国大陆学校教育的产业化,使得教育成为了一项买卖知识的交易。以政治代替哲学,以道德代替法治,以灌输代替思考,使人的大脑被体制系统屏蔽,人天然的会思考的个性被扼杀于无形。丧失个性的人对社会缺乏附着力和责任感,社会文化因此变得万马齐喑黯然失色。一群毫无个性的人更像一群工蚁,为劳动而劳动,为吃饭而活着。人格不在现场的人自然也无权利意识,只是死气沉沉的沉默大多数。 在学校教育失去了塑造社会文化的功能的同时,传媒和网路替代学校成为塑造灵魂的最重要的场所。然而,传媒本身提供的价值是多元且混乱的,而网路的交往又大多是同代人或小圈子的互相影响。于是,社会的文化传递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同代人的文化交流替代了教育形成的上下代的文化传递,社会文化发生了严重断裂。 在中国大陆当下这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氛围之中,人们都按照道德的双重标准生活,这种道德人格是严重分裂的。但潜规则下的功利主义并不具备道德本身所具有的正当性。当功利主义被社会奉为“硬道理”时,崇高和伟大必然成为可笑和虚伪的代名词,道德的神圣性开始剥落,任何重建价值的努力都被判定为道貌岸然的宏大叙事,最后成为价值虚无主义,社会所赖以存在的那些核心价值同时也被虚无化,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文化的信仰危机。 在一个没有启蒙的社会里,中国大陆人就不能就公民、法治、思想、自由、权利构成一个社会的正常人格。有人说,谁控制了孩子,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思想,谁就控制了人。但教育不应当是控制,教育是一种呵护和栽培,教育的道德前提是对孩子的爱,是对未来的期许,是对人自身的尊重。从葯家鑫到李天一,他们并不是中国大陆教育的孤本,而是一种有目的的批量制造,他们是中国大陆教育的标准产品。当一个中国大陆孩子一遍大骂美国霸权主义、并为9.11感到无比高兴,但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去美国留学而兴奋不已,人们在此看到了中国大陆教育的一个标本,不是脑残,就是人格分裂。在缺乏公民文化与良知思想的中国大陆教科书中,有一道题:美国为中国大陆修建清华大学,并资助中国大陆留学生,其目的是什么?可供选择的答案有:培养未来的国家领导人、扶持中国大陆教育、提高中国大陆国民素质、发展中国大陆科技水平等等,但唯一的正确答案却是——“文化侵略”! 还有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为了以工程发包来谋取公款,社团干部开会研究这笔巨款的用途:是来修建一座学校还是修建一座监狱。意见一直不统一,最后社团大佬一语定乾坤:你们还有机会进中小学么?于是很快意见达成一致:修建一个五星级花园式干部监狱。 在2011年的达沃斯年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大陆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教授指出,当下中国大陆面临腐败和改革赛跑的挑战。如果改革的进展不能遏止腐败的蔓延,腐败不但可能吞噬改革的成果,而且将瓦解公众对改革的支持,引发激烈的社会冲突,成为终结改革的致命杀手。 没有独立的个人,就没有独立的国家。 虽然中国大陆已经宣称“独立自主”,但实际上国家还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独立。还是美国作家兼评论家汤玛斯‧弗里德曼一针见血:美国最“怕”中国大陆什么,是中国大陆把美国最菁华的东西学去了、实践了、并完美的运用了。而这些东西,自由民主的理念,也恰恰是中国大陆官方最害怕当代中国会具有的。

阅读更多

金融时报 | 亚马逊推出低价平板电脑叫板iPad

亚马逊(Amazon)将推出一款低价平板电脑,向苹果(Apple) iPad的统治地位发起正面挑战,此举将加剧围绕电子书、音乐和视频消费方式的竞争。 亚马逊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表示,Kindle Fire平板电脑售价将为199美元,相当于苹果iPad售价的一半,将从11月15日开始在美国销售。 此举将加剧资深的高科技企业家贝佐斯与苹果之间的竞争,目前两家公司的业务都汇聚到数字媒体销售和分销上。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于上月退休。 Kindle Fire采用7英寸彩色触摸屏,比iPad2的9.5英寸显示屏要小。Kindle Fire与亚马逊销售4年之久的电子阅读设备Kindle使用同一品牌名称,可通过WiFi接入互联网,运行谷歌(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统。 Kindle Fire平板电脑让美国消费者可以在两个数字“生态系统”中进行选择,以便阅读电子书、播放流视频和听音乐。此外,两家集团有着不同的战略。分析师表示,亚马逊愿意将这款电脑亏本销售,以销售更多媒体,而苹果的硬件利润率较高,以媒体为辅。 “亚马逊的关键优势在于他们在服务方面领先,”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师莎拉•罗特曼•埃普斯(Sarah Rotman Epps)表示,“这款平板电脑鼓励人们使用亚马逊的服务,但它也是一个第三方应用软件的平台。” 译者/梁艳裳

阅读更多

稻盛和夫:中国13亿人口无法单靠房地产养活

稻盛和夫:中国13亿人口无法单靠房地产养活 稻盛和夫:中国13亿人口无法单靠房地产养活 大佬面对面 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凌菲报道:9月24日-9月26日,“2011稻盛和夫 (微博) 经营哲学广州报告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微博) 举行。日本京瓷公司名誉董事长兼日本航空公司 (微博) 总裁稻盛和夫及两百名日本企业家、一千六百名中国企业家参与了本次报告会。会后,稻盛和夫就目前中国经济的特殊情况以及自身经历的一些感受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采访。 中小企业要有克服困难的精神 记者:世界经济目前面临二次探底的情况,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状况也十分困难,他们应该如何渡过难关? 稻盛和夫:中国以及中国企业正处于转型期,中小企业面临着转型困难,应该依靠自身不懈的努力脱离困境,中国的企业家们需要保持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感觉实在撑不住的时候,其实才是工作的开始。 搞好实体经济是关键 记者:中国企业目前存在着从实业支撑慢慢向金融服务业过渡的情况,那么如何处理好实体制造业与金融服务业的关系? 稻盛和夫:欧美的制造业很强大,现在转至金融业继续发展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然而中国的制造业才刚刚起步,不能简单效仿欧美的发展路径。中国的企业家们应该扎实地做好实业。日本在过去非常注重制造业的发展,但在20年前,不动产暴涨,很多企业家投资房地产,当金融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了低迷,至今无法摆脱。总之,中国13亿人口,单靠金融业来养活是不可能的,必须勤奋努力地搞好实体经济。 99%的努力造就一个天才 记者:比尔盖茨、乔布斯被世人称为天才,您怎样定义“天才”?您是否觉得自己也是一位天才,对于如何成为优秀的企业家,您有什么建议? 稻盛和夫:“天才”很难界定,但我认为99%的努力造就一个天才,只有付出了努力才能成为天才。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位天才,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只是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功。我是依靠着过去80年非凡的努力才走到今天的。 链接 稻盛和夫在日本被称为“经营四圣”之一,与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以及本田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齐名。稻盛和夫曾在40年间赤手空拳,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京瓷公司及日本KDDI公司,65岁从经营一线隐退。2010年,受日本政府邀请,稻盛和夫以78岁高龄,在既无行业经验又无专业技术的情况下,进入完全陌生的交通行业,出任破产重建的日航零薪董事长,并在上任后半年之间将日航转亏为盈。(王凌菲)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阅读更多

网络科技 | 新浪微博会不会被关闭?

周一美股市场上,新浪跌幅惨重,跌去15.17%,市值蒸发掉10.25亿美元,成交也从百万当量级放大到1460万,市场上对这次看似“突如其来”的暴跌的分析来源于两点:新浪微博会不会关闭?中国政府是否会出手叫停VIE(协议控制)? 一直以来,资本市场对于微博的监管压力都充满忧虑,但我以为,新浪微博的政策性风险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一方面,时代的进步,使得政府对内容监管的思维正在发生变化,另外一方面,当前大量的媒体、政府机构、官员、社会名流都在新浪微博上开设帐号,与“粉丝”互动得不亦乐乎。总体上看,微博能够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能起到媒体“减压阀”的作用,有理由相信,高层对于这种行为是持鼓励态度的。但同时,这并不表明,微博会被放任自流,加大监管力度和鼓励人们使用微博,这两条路,会同时走下去。 市场上传闻微博可能会发牌照,这意味着有资质申请且申请成功的网站才能开办微博。这对新浪而言,反而是利好消息。以新浪自身三证齐全(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和互联网视听节目许可证,这是一般意义上的非官办网站最重要的三个证)的条件、新闻微博当前的态势,是不可能申请不到牌照的。微博实施牌照管理,对一些中小型微博网站(比如follow5、饭否)可能是灭顶之灾,对新浪来说,反而可能再扩充一批用户。 倒是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新浪的成本在“加强监管”的要求下,会再一次提高。要知道,今年二季度的运营开销,已经是去年同期近一倍了,净营收倒是几无变化。 自从支付宝事件后,海外资本市场又对国内数字公司产生未来的不靠谱感。上文所提到的三证,无一例外,都是只颁发给国内企业的,新浪利用VIE模式,实施了一种“制度创新”,使得鱼与熊掌兼得:既在海外上了市,又拿到了牌照。这种模式,会不会走到尽头? 行内人都知道的一点是,商务部一直有这个倾向要严管VIE(前一阵子还颁发了一个《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规定》,但到底管的是并购行为而非投资行为),而央行、证监会、工信部则持反对意见。VIE之争一直可以追述到当年华晨的仰融事件。但当年的规模,和今天不是一个量级的。可以这么说,几乎只要拿到海外融资的数字公司,都有VIE,所有海外已经上市的数字公司,都是VIE架构。在如此之大的规模下,轻易叫停VIE,震动太大,应该没有这个可能,且完全不利于中国当前吸引外资的大局。更何况,法律一般不追溯过往,新浪上个世纪就搞VIE上了市,退一万步讲现在要叫停VIE,至多就是新浪微博分拆上市不成,不会让新浪自身大动干戈。 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证券市场上的波动,其实可以反映出这样一点:新浪这个公司股价基石的脆弱。时至今日,新浪是每股税后利润只有0.15美分,股价却接近100美元的股票,换而言之,最新市盈率超过600倍(搜狐网易都只有十几倍)。新浪微博的火爆是事实,也是支撑它股价一路扶摇直上的源动力。但微博对投资者最大的风险,却不是政策性的,而是经营性的。因为至今新浪微博没有可行的商业模式,而它的原型Twitter,也不是一个已经赚钱的主。 一个经营上本来就风险巨大的公司,政策上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哪怕是流言谣言),便会迅速波及它。有论者认为,此番放量暴跌是投资者借机出逃,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 网易科技《数字与人》专栏供稿 —— 关于作者 魏武挥 ,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教师 哥不做总好多年 Blog 豆瓣 新浪微博 Twitter 腾讯微博 请俺吃饭 Copyleft © 2010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注意:转载勿改标题! ItTalks — 魏武挥的Blog (digitalfingerprint:fc4f8fc31f70097eea4b780b13146415) 欢迎 浏览 我收集的信息图 关注 我的微博 访问 我的分享 无觅猜您也喜欢: 背水一战的新浪 新浪,你个阴险、卑鄙、低劣、没品、无耻、下流、混帐、小人、肮脏、不堪、怯懦的网站 微博营销的第一步测量问题 新浪微博:尚未到能独立飞翔之日 无觅 与本日志可能相关的文章有: Wintel联盟崩溃了么? (9) 几款杂志APP的比较 (5) 腾讯的广告和开放平台 (4) 乔布斯的成功无法复制 (9) 报业的一条数字化之路 (2) 摩托之卖与谷歌之买 (3) 微博,将让新浪血尽而死 (59) APP的推广及其网络效应 (7) 支付宝上的和解 (3)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