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豆瓣|贝佐斯:善良比聪明更难

普林斯顿大学校友、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在2010年学士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他追忆了自己的幼年岁月,讲述自己如何在儿时懂得了‌‌“善良比聪明更难‌‌”的道理;分享了16年前自己决定放弃优厚工作、创建亚马逊时的复杂心路。‌‌“追随内心的热情‌‌”是贝索斯给精英人才的建议。他认为,是一个个的选择最终塑造了我们的人生。以下为演讲节选: 善良比聪明更难...

阅读更多

云之 | 写给八十岁的自己

写给八十岁的自己:       不知你是否还在人世?无论如何,我都坦然接受。距离那天,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如果你还在人世,不知你是否依然记得今天?这也是我写这封信的原因。     首先,我想告诉你,直到今天,我从来没有“好想回到过去"的念头,以前觉得过去不堪回首 现在我每天都在成长,我感谢过去的自己给我成长的机会;     第二,今天散步时,妈妈对我说,她最近已经不太记得过去的委屈,想起逝去的父母,心里轻松很多。这是成长中的我最喜悦的事情,我知道我开始影响身边的人,帮助他们每一天都成功快乐;     第三,我对所处国家有许多意见,但我不再忧虑和担心,我愿意承担自己的命运。也许国家将面临长期的滞胀,我不再能享受今天优渥的生活,我会尽量让自己适应,并作出力所能及的努力。人总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虽然我从不奢侈浪费,但我属于这一代人,获得好处,也要付出代价、承担责任;     第四,我很高兴我一直有诚挚的爱人和友人,与他们分享我的灵魂的成长。     最后,我最大的愿望是,无论今后的岁月处境顺逆,我能每天阅读、思考和工作,我会做好自己的事,顺服命运和神意。三十年后见!如果不见,希望归还一颗历练良好的永恒的灵魂!   2013年7月31日夜

阅读更多

云之 | 父母之爱与认同

每次和老友们说到孩子的问题,我都不由得感叹,对于中国人来说,认同孩子本来的样子,真是太难了。于是对妈妈说,或许是因为我自己没生孩子,妈妈也有同感。已是心理咨询师的老友却不认同,她认为,我确实是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并无旁观者的超然。她说的没错,我从不会如此给人提供意见:因为那不是我的事,所以随便说说。事实上,我所建议的,都是易地而处我自己会践行的。显然,妈妈也不是认为我是随便说说,而是认为我不能体会身为母亲的感受。 今天我突然悟到,认同人本来的样子,这是中国传统中缺少的,越是血缘亲近的人——特别是对自己的子女,越是难以做到。 中国人常说,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我似乎从未听西人如此说过。因为那是母亲身上的肉,是母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母亲事事设身处地为孩子打算,但不是将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而是将孩子当成是自己,愿意孩子像 母亲认为 的那样幸福成功和不受伤害,如果母亲认为孩子在受苦或者没有得到母亲认为孩子应当得到的幸福和成功,母亲就会伤心沮丧难过。对母亲来说,孩子就好像是另一个自己,母亲不是以孩子的感受为感受,而是以自己的感受为孩子的感受。某种程度上,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而我,也是一个中国人,如果从我身上掉下一块肉,或许我也会有同样的感觉。但孩子确实不是父母身上的肉,他们是不同于父母的独立的生命,他们只是通过父母获得了生命而已。从人类的繁衍来看,孩子是生命的延续,但很难说他们就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即使是,他们也完全可以以不同的姿态来完成延续生命的使命。生生不息,正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可以做出最有利于自己而不是他人(包括父母)的选择。 父母应当信任,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更加懂得自己的福祉之所在,只要他们获得父母无条件的爱,他们就有勇气和能力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阅读更多

云之 | “常回家看看”不可强制执行

今天起,进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子女须常回家看望父母”正式生效 ,感觉这与部分城市公交车上不停播放“请给有需要乘客让座”一样,是将道德强制化。 道德须强制执行,这似乎表明,道德不受普遍认可;当法律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时,这是否也表明,有利于统治阶级的道德才有可能进入法律? 据说,中国正进入或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特别是在独生子女政策推行三十余年后,年龄和人数日益增长的老人正成为或将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沉重负担。最早的政策独生子女一代已开始进入而立之年,他们的父母也已经或正在进入老年。一位老友曾经对我说过,到自己老了,孩子能有时回来看看,打盆水给父母洗洗脚,她就很欣慰了,她不会指望子女为其养老。她说,“如果让他们照顾我们,每对年轻夫妇至少要照顾四位老人,那他们自己就什么也不用做了。” 近年来我已经认识到计划生育对人权的粗暴侵犯,但窃以为独生子女的普及也许会有利于中国摆脱中国进入现代化的传统包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裙带关系或许将因为家庭关系的简单化而有所改善,或许有利于中国终于进入健康的现代化陌生人社会。 无论如何,独生子女一代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将发生某种变化,一方面是许多父母的巨大付出,另一方面是许多独生子女的独立意识(正面)或自我中心倾向(负面)。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似乎比之以往任何一代的父母更需要独立面对老年人生的能力。 博友吕嘉健先生对于老人的独立之重要性有段很中肯的评论, “在西方,有这样的说法:‘老人的独立比儿童的独立更重要。’这句话我是从两方面来理解的:一是老人无需依赖年轻人和社会,那么整个社会可以减少老龄化社会的束缚压力;二是,老人的独立是给年轻人创造一个榜样,更没有依恋社会特权,在所有环境中从后代的儿童时代便给予后辈独立的精神氛围,给后代以自由。 中国的问题是从历史深处生成的:正因为远古时代中国老人的软弱、不能独立与自私,唯恐自己老了不能继续维持控制权,不能得到最好的资源享受,所以便至死不愿离开权力中心,并且制定出道德文化制度,‘孝治’是严重束缚年轻人发展的惰性文化制度,对权力的恋栈,和对传统的过度固执,便形成这样的缺乏活力与使文化停滞不前的模式。” 老人的不能独立,并非到了老年才不能独立,某种程度上是一直存在的人格缺陷,只是在壮盛年华被工作和精力所填补及掩盖。 中国文化强调整体而忽视个人,强调修身而缺乏自我认同,相信人格可以被塑造却不能接受每个人各自不同的本来面貌。然而,人毕竟不是动物,而是万物之灵,即使是动物也有无法驯服的,更何况是人。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分析学家弗洛依德对于人的潜意识的发现和研究,是对人类文明划时代的贡献。人的心理和精神疾患许多来自对于“潜意识”的压抑和否定。道德来自人的内在良知,乃人所具有的神性;或许由于对于人的神性的褒扬和对于人的本能的贬低,人类在文明进程中形成了各种规条。强烈的“应该式”否定或忽视潜意识,也忽视人的个体差异,结果造成人格扭曲。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重要部分。人的自我,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精神自我)三部分,生理自我在约三岁时已经形成,从三岁到青春期是社会自我的形成阶段,而心理自我(精神自我)则在青春期后形成,人的心理和精神成长应当是终生的。 强烈的“应该式”往往阻碍或扭曲人的自我认知,以社会自我代替或压抑心理自我,造成心理自我的缺失或扭曲,阻碍人的精神成长而令其早早停滞。这恐怕是老人不能独立的主要原因。曾经有位社会工作者在电视节目中直言,“一个人没有工作就等于没有灵魂”,这样看来,一个不再工作的老人是否就失去了灵魂? 强烈的“应该式”也压缩个人的存在空间,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模糊,也影响个人的自我价值形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自我空间,不停地受到各种指责,是很难形成自我认同的,如果一个人最终要完全依靠外界评价确立自我价值,那么这个人的自我价值就严重不足。 吕先生继续指出,“没有自我意识,便需处处依赖整体、集体,人民和群众就是多数暴力的合法权力资源,这是在中国人中间人人认同的文化逻辑,是道德治国的心理资源。反过来,如果人的边界十分清晰的话,便是个人主义的世界,群众和以多数人的名义实施的权势、道德会落空了。边界应该是神圣的,那么法治就出现了,你的边界意识告诉你,不可侵犯他人的边界,如果你想保留自己的自由,你便不能越界。所以西方人的独立、自由是和不干涉他人意志为前提的,也无需劝服他人,过度劝说就是越界,就是对他人的独立自由意志的干涉——大家都是成年人,人人平等。” 在中国,道德这一本来内在于人的品格最终成为外在规条,成为他治工具。 立法“常回家看看”,真的能改善中国老年人的处境吗?如果子女内心里不愿意回家,回到家里会给父母好脸色吗?常回家不是反而令老人精神更不愉快吗?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仅来自天然的人伦情感,也取决于父母的养育方式和父母子女之间微妙的感应和互动。这是纯粹的私域,通过立法对其进行干涉,不仅侵犯私域,而且很可能在制造纠纷而浪费公帑。陈寅恪先生在观堂先生挽词序文中说道,“ 吾中國文化之定義,具于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其意義爲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猶希臘柏拉圖所謂 Idea 者。若以君臣之綱言之,君爲李煜亦期之以劉秀;以朋友之紀言之,友爲酈寄亦待之以鮑叔。其所殉之道,與所成之仁,均爲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體之一人一事。”以理想之最高境界要求每个人,很容易逼人走上绝路,不仅无益于社会风气之改善,反而纵容虚假和任性之恶。 子女常回家看看乃人之常情,但这却并不能解决中国多数老人所面临的不能独立的恐惧感。“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国家已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理应回馈于民而建立公平的福利制度,保障退休人士的基本生活,而不是在收取包括社保费用在内的繁重税费之后,继续将养老完全推给个人和家庭;与其立法强制儿女回家看看,不如资助 NGO 开办社区辅导机构,帮助老人精神成长和独立,为年轻一代树立榜样。    

阅读更多

云之 | 道德与犯罪

在电话中和妈妈说起复旦毒杀案。她说在报纸上看到对受害人和嫌犯的详细介绍,之后突然有点激动地说,“我不知别人怎么想的,我真的心疼,两个我都心疼。”在电话这头,我被她的心疼给震撼了一下。 我在共识网上读到来自“博客天下”的比较详细的采访,据说是嫌犯林 X 已经招认,并称动机是“闹着玩”。涉及犯罪,首先破案的程序要严谨而合乎法律规定,至于犯罪的深层动机,应当由犯罪学的专业人士来剖析深究。这不是普通人感情用事所能理解的。 然而,如此案件,引起普通人的关注和唏嘘,也很正常。当年,在听闻马加爵首刃三位同学后感到寒气阵阵,心想不知是多么狠毒的人,后来在博客上看到对其生平的回顾,我也曾禁不住痛哭失声;杨佳更是牵动亿万人心,未能进行真正公开的审判,留下许多谜局,更不用说专业探究;药家鑫案中,汹涌的舆情协助司法快速结束了又一个年轻的生命,恐怕专业人员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药家鑫的成长和心路历程进行有益的探究。 之所以对这些案件特别关注,综合网络各渠道信息,我发现,虽然涉案罪 / 嫌犯各有不同的性格特质,似乎也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过往生活中都很自律,罪案发生前在人们眼中都是好青年,甚至具有比较突出的才能,换言之,他们的道德水准不仅不低,而且看似高于社会平均值。 马加爵家境贫寒,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刻苦读书,在学校甚至给其他同学洗衣服赚取微薄的生活费,在母亲心疼丢失的百元钱时,他把辛苦打工赚取的百元钱丢到地上,伪装成母亲遗失的,不能不说是好青年;杨佳,个性内向而执拗,但从不说谎,这也是他在被冤枉偷窃单车时不能忍受也坚不屈从的原因之一;药家鑫,服从父亲的严厉管教,甚至在无法克制网瘾时,主动要求父亲将自己关到地下室几个月;复旦毒杀案中的嫌犯林 X ,对于自己羞于告知他人父母卑微的身份常怀负疚和自责,靠奖学金读书而劝说身体不适的母亲放弃工作在家休养,据说他不喜欢自己的超声波影像专业的主要原因是,他希望能医治病人,而不仅仅是诊断病情,显然利他的因素在他的自我实现渴望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即使这也是为了彰显自身的作用。 不仅不懂犯罪学,而且我也不掌握上述案犯的综合而细致的信息,以上信息难免片面,以下想法也难免谬之千里,还是想说出来,因为憋得难受,而且也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关注类似案件,发现成因,从而帮助改善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尽量避免类似悲剧——大好青年一时冲动堕入罪恶的深渊——一再重演。 前文《死于优秀?》中,我质疑关于弊端丛生的中国教育培育“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说法,我以为以“彻头彻尾的自我中心者”取代“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为恰当。首先,我反对与利己相对立的道德,我以为真正的道德并非利他不利己,从长远眼光看,道德一定是利己的。这就要仔细探究何谓“利”及“利”之所在,西方经典对此的探究和论述汗牛充栋,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前述几个案件中,马加爵、杨佳、林默的动机似乎都不是利己,而是泄愤,而药家鑫与其说动机是利己不如说是恐惧,因为他很快就后悔了,如果他有时间考虑,他一定不会认为杀死受害者是利己的行为。人人都可能有愤怒、怨恨或恐惧,但大部分人不会因此而犯罪。什么样的愤怒、怨恨和恐惧会导致犯罪?那一定具有相当高的强度和程度,以至于具有良好自律的人也无法克制。 在我看来,几宗犯罪的原因,不在于罪 / 嫌犯利己或缺乏自律,或许由于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过于单一,甚至都不能说他们完全地自我中心,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相当能够体谅父母家人,而愤怒和怨恨是在他们难以体谅之处积攒下来而爆发。我甚至以为,这部分与他们较高的道德标准有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道德标准高的人虽然相当自律但对人却很宽容,而有些道德标准高的人则是律己律他一样严格;后者不能理解为何自己能做到的他人做不到,这样的人往往不太合群,久而久之,较高的道德标准并未使得他们更爱人反而使得他们有些厌恶人,因为在他们眼中大部分人的道德标准不尽如人意,这也部分导致有些道德水准比较高的人反而人缘浅淡,人生因此有些逼仄。 如果马加爵能够多角度看待问题,不让自己的敏感放大来自那些随便而粗疏的同学们的伤害,也许他的愤怒不会那么强烈到走火入魔;如果杨佳对于不受限制的公权力宠坏的许多警察不习惯和平头小民讲道理的现实有所“理解”,采取权宜之计应付蛮横的警察,过后再通过正常渠道申请复议,也许可以避免身体伤害和随后始终不能讨得公道所产生的巨大怨愤;如果药家鑫不是那么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按照自己的心愿做个平常的孩子,也许他在撞人后不至于那么恐惧而能够以理性来处理危机;如果林 X 不是如此自视甚高,也许不会那么在意自己只能诊治而不能救治病人的职业前景,也就不至于那么在意春风得意的黄洋的无意调侃 …… 我已经有言在先,我不仅不专业,而且谈不上了解案情,以上推测也许根本牛头不对马嘴。 我的体会,无论是家庭教养还是学校教育,不需要树立过高的道德标竿,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们在人生中自己做出适当的选择,同时允许试错,相信每个具有正常智商的孩子自然会发展出足够的理性,懂得如何利己、如何与他人相处包括体谅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处境下的不同行为,懂得何时宽容、何时做出理性而必要的表达和抗争,懂得如何处理问题而不是积攒问题 …… 当然,开设心理学常识课程会更有帮助。有刚刚大学毕业的青年对我说,现在大学也开设健康课程,但台上台下都在应付。我怀疑老师本身比较教条、不够专业,学生当然不买账。我有个对心理学深有心得的老友在大学开设心理选修课程,很受学生欢迎,也帮助了许多学生,有学生动情地发短信说,“老师,你太伟大了,你改变了我的生活。”我想这位同学或许一直在黑暗中摸索而终于得到渴望已久的专业辅导。 我也想对那些心理比较健康的孩子说,要关注周围同学的表现,不要总是推己及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习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感受,特别是与自己境遇或性情不同的同学。上述那位大学毕业生告诉我,校园中发生过一宗奇案,一个家境好的同学和另一位家境贫寒的同学关系挺好,两个人出去吃饭,家境好的同学总是抢着买单,后来家境贫寒的同学捅了对方一刀,理由就是对方总是抢着买单。这固然不可理喻,但是那位家境好的同学,如果能换位思考,应当理解到总是接受施舍是尊严缺失的,也许更好的办法是,吃得简单些,让对方有所承担又承担得起,从而避免伤害对方的自尊。 幸福的人生,情商比智商更加重要,因为人是社会动物,首先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互动,才更有可能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人类社会,合作比竞争更重要,没有合作,竞争有害无利。希望我们的教育能检讨非赢即输的二元思维,让孩子们在共同学习的同时发展纯真的友谊,而不是只把彼此当对手 …… 虽然说罪刑法定,如薄谷开来这样的年过半百的蓄意杀人犯都可免除死刑,对于如此年轻的生命,而且是初犯,我希望不要再随便处死,希望让专业人士介入并深入了解犯罪动机和犯罪心理,给嫌犯一个修复心灵的机会,让他有机会真诚忏悔而安慰受害者亡灵 …… 最起码,有可能发现深层次的犯罪原因而惊醒后人,不要令类似案件前赴后继、不断发生。  

阅读更多
  • 1
  • 2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