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计划

BBC | 栗战书取代令计划任中央办公厅主任

栗战书出任中共总书记身边的“大内总管” 新华社报道,原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改任中央统战部长,而中共前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则接任中央办公厅主任。 由于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是总书记身边的“大内总管”,因此该职务也往往由核心领导人最信赖的亲信出任。而且,历届中央办公厅主任,绝大多数后来都成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其实中国官方媒体早在今年7月就报道,栗战书卸任原来的贵州省委书记的职务,并上调中央另有任用。 当时已经有不少传言说,栗战书将接任中央办公厅主任职务,但直到昨天,中国官方媒体才首次报道他以中央办公厅常务副主任的身份出席反腐倡廉专项治理工作汇报会的消息。而一天后,新华社又宣布他接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消息。 由于中共即将召开十八大,预料习近平届时将接替胡锦涛担任中共新一任的总书记。因此,栗战书此时接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一职,意味着他也将成为习近平这位新一代领导人的核心幕僚。 今年62岁的栗战书曾经担任共青团河北省委书记,被广泛视为是所谓的“团派”人物,但他也曾在1983年7月至1985年10月期间担任河北省无极县委书记,而当时习近平则担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由于两县相近,因此有猜测说,两人在此期间相识并建立了友谊。 胡锦涛亲信 此外,栗战书也曾在习近平的老家陕西担任市委书记和省委组织部长,而这些履历也被认为是栗战书接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让胡锦涛及习近平都能接受的原因。 至于刚刚卸任的令计划已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任职长达17年之久,最初他担任中央办公厅调研室三组负责人,后升任为调研室主任。 1999年,令计划担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四年后更成为常务副主任,直到2007年扶正担任主任至今。他目前也是中共中央委员。 此前,令计划曾长期在团中央工作,并担任过胡锦涛的秘书,被视为是胡锦涛身边最信赖的亲信之一。 而在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有预测认为,令计划有望更上一层楼,晋身中央政治局,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成员之一。

阅读更多

法广 | 中国 政治: 习近平现身北戴河官媒同时点名李源潮刘延东令计划

该报报道指,目前是25个中共政治局委员的李源潮和刘延东两人,是未来中共最高决策阶层政治局常委的热门人选,而目前是300个中共中央委员之一的令计划,被外界视为是总书记胡锦涛的亲信,他亦可望获得晋升,但目前未悉他未来的职位是中共政治局委员还是常委。 新华社5日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专门邀请62位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和生产一线,特别是长年扎根在艰苦边远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优秀专家和人才代表暑期到北戴河休假。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5日在北戴河会见了这些专家、代表,并向中国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广大基层一线人才表示问候和敬意。 这是中国首次证实习近平和其他领导层已经到了北戴河的消息。中共领导层一般都会在7月底或8月初在当地私家海滩旁的平房别墅举行非正式的闭门会议。由于中共面临换届,外界普遍相信这次的北戴河会议将触及敏感的人事安排,以及如何了结薄熙来的丑闻。 报道指出,北戴河会议达成的决定,将显示这个全球第二最大经济体系未来的走向,如何处理国内贫富悬殊越发严重的问题,以及是否建立更强的司法系统打击贪污和滥权。 新华社并没有透露其他到了北戴河的中共高层,或任何有关会议的细节。胡锦涛在2003年一度取消了夏天在北戴河举行闭门会议的传统,但最近几年却又获得恢复。 报道指,今年的会议将讨论如何了结薄熙来事件所引发的连串党内丑闻。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将在这个星期四在安徽合肥法院应讯谋害英国商人伍德的案件。报道指,有鉴中国法院98%的有罪裁定比率根据,谷开来几乎可以肯定被判罪名成立,报道又引述党内及外交界人士表示,审讯期间所出示的证据以及刑期的长短,足可为薄熙来未来所面临的惩处提供一个信息。迄今,中国当局仍未宣布薄熙来将面临内部审查,还是刑事起诉。 报道引述中国政情分析人士指,中共领袖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找到一个适当处罚薄熙来的方法,一个可以废掉他的政治影响力,但同时又可以取信于中国社会百姓的惩处方法。 目前9个政治局常委将在十八大后只余下两人,一是相信可以继承总书记职位的习近平,另一个是接任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但不少分析相信,胡锦涛将继续保留他的中央军委主席的身份。

阅读更多

令计划:“胡温新政”破产的幕手黑手

(博讯编者按:本文为匿名来稿,博讯无法核实) 曾名动一时,被称为中共执政新气象的“胡温新政”在数年之内变调和夭折,外界多认为是由于胡与温政见不同所造成。但来自中南海的最新消息,却透出胡温渐行渐远更重要幕后原因,是被称为“当代魏忠贤”的令计划从中作梗。 据中办一消息人士透露,十六大后,胡锦涛、温家宝两人联手合作,在温家宝建议下,党中央和国务院步调一致,推出一系列改革新举措,尤其是执政重心偏向民生及社会公正。一时间国内外均持肯定态度,认为开辟了中共执政新气象,标志着中国改革在解决先富问题后,开始向解决社会问题纵深深入。 但好景不长,自十七大后,胡与温渐行渐远,其中的原因,外界从政治、经济及领袖个性等方面进行了很多评论,比如认为是胡保守、温激进所导致的,等等。知情人透露,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并没有那么复杂,而完全是人祸所致。 直接导致胡温新政变调,胡温由合作走向对立的,就是胡锦涛最信任的心腹,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 “胡温新政”的一大特点就是亲民,新政推出后,温家宝作为主抓经济社会工作的国务院首脑,无论是走访民间,还是考察经济,出镜的机会自然要多一些。加上温总理又的确比较平易近人,面对民间疾苦时,也更多一些中共官僚少见的人性反映,故此,媒体和社会舆论多给予了正面的评价。温总理的形象也日渐深入人心,声望也日益高涨。 这引起令计划的不快。因为令不仅负责胡锦涛日常的政务安排,也负责领袖的形象。温总理的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胡锦涛,这意味着令作为“化妆师”的工作至少是不太成功的。 该人士说,这方面的确也有温总理的问题。如果温总的亲民脚步能慢一些,能顾忌到别人的看法,尤其是自身形象对胡的冲击,也许令计划的嫉恨就不会那么强烈。但温总理就是这样一个人,尤其是面对积重难返的社会局面,他总有一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感,于是他表现的更加义无返顾,只知道拼命工作,不在意别人的议论。尤其是他认为正确的事情,会全力去做,而不管旁诼。 令计划一开始的反应,是加紧树立胡的形象。但令这个人,伺候胡总有余,帮胡总树立形象却明显力有不逮。而且他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于是,他不着急没事,一着急反而露怯。在接连的化妆行动失败之后,竟然学习起了温总理,比如温总跟老农话家常,他也让胡总与老农促膝谈心;温总理写粉笔字,他也让胡总书记写粉笔字。几近到了无招可使,拾人牙慧的地步。 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胡总书记在令计划一个个不得要令的策划下,形象不仅日渐保守,木讷,甚至发呆,而且以领袖之尊,演绎了“邯郸学步”的现代版。国内外的嘲笑不绝于耳。 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温总理的形象上升到最高点后,令计划不反思自己的策划无能,反而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向温家宝,认为温总理是有意利用一切机会树立自己的形象。他开始不断地提醒胡锦涛,要小心温家宝,不要上温家宝的“当”。 结果就是,原本比较默契,在很多问题上都有相同看法的胡温,在令计划的挑拔下,开始出现问题。原来达成一致的,胡总书记也突然转变了看法,拉开了与温总理的距离。 消息人士透露,在这一点上,不仅国务院的人看得很清楚,连总理的家人也明白这一点。他就曾听同事说,总理的家人由于令计划在中间拆台,致使总理的一些政策方针不能出台,温总很无奈,家人开导温总,不要跟令计划这种“当代魏忠贤”计较。 令计划嫉恨温总理,也许还与另一种传言有关。据说早在“胡温新政”推行期间,温总理以他丰富的阅历,就看出令计划这个人不堪大用,曾委婉提醒胡总书记,用这个人可能会出大事。 果不其然,令因为儿子的事,就没有站稳立场,与周永康合作,严重影响了胡总书记十八大安排的这个大局。 说令能力平庸还是客气的,胡总书记六一与北京小孩子玩“击鼓传花”的安排,就出自令计划之手。这说明令计划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政治判断力很糟糕,连最基本的政治敏感都没有,将一场根本无涉政治的亲民秀,“导演”成憋脚的政治事件,引起国内外的嘲笑。 消息人士表示,原本这些事情不想对外界透露,但一是这类事,其实中南海内部都清楚;其二是因为对党和国家的担心,连令计划这样除了会伺候人其他能力都非常平庸的人都妄想当常委,而且态势很强,这简直对诺大的中国和号称拥有7000万精英的中共一个最大的讽刺。此人一旦当选,则 “太监主国”的历史将再次上演。 相关日志 2012/06/04 — 多维:周永康“再续传奇”,令计划“躺着中枪” 2012/06/04 — 博訊:北京3·18神秘车祸再度打乱中共十八大布局 2012/06/03 — 明鏡:北京新風暴,直撲令計劃? 2012/06/03 — 博讯:令公子高速车震死亡牵出令计划、周永康、薄熙来三角政治同盟(这故事越编越离奇了) 2012/06/03 — 博讯:令公子车祸牵出令、周、薄政治同盟:操纵常委初选、高层震怒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文章总汇】黄雪琴 王建兵

五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主因是什么?主因就是您啊主席!

【网络民议】“今年夏天,你想收到什么礼物?”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