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人

令狐补充 | 耍猴的被猴耍了

本为今日南都街谈,但被删节得有点失却本来面目了,将原稿发于此。补充志   我一直以为演艺圈归文化部或者广电总局管理,没想到住建部也有份,而且管的还是我超爱看的动物表演。10月18日,住建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共3个章节,11个条款,在“切实加强动物园管理”章节的第4款,在“保障动物福利,保证动物健康”标题下,有动物园“不得进行动物表演”的字样。据说,这个规定,虽然谦逊地自称为意见,其实措辞强硬,有不容置疑的意思。引起了动物娱乐圈的反弹和法律专家的批评。前者认为,叫停动物表演“脱离实际”;后者发现《意见》程序有问题,“涉嫌越权”(见本报昨日报道)。所以,我不但喜欢动物表演,也志愿维护程序正义,以尽公民义务,也不妨来点儿真正的意见。 我并非动物演艺圈从业人员,也非法律专家,或者激进的环境和动物权益保护者。不过一想到我也能以观众的身份发表一点意见,措辞也可以十分强硬,就兴奋得不能自已。故敦请原谅我因激动引发的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者说理不透彻,顺序颠三倒四。 首先,我旗帜鲜明地反对叫停动物表演。依我理解,住建部叫停动物表演,宗旨是维护动物权益,防止动物园偏离公益性质,造成精神不文明。我觉得这是观念先进而水平滞后导致的不良后果,是用心良苦而用脑不足催生的缺憾。我希望自己讲逻辑,笃信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就不会用人权和社会福利尚未得到切实保护,去讥讽“保护动物权益”的政策,我要讲理,非说风凉话。事实上,我也反对虐待动物,但建议先根除活熊取胆,饿死老虎等也是住建部管辖之下发生的惨剧。我同意这样的看法,通过禁止动物表演,肯定无法达到杜绝“虐待动物”的目的。 且不说动物表演是一项古老的文化传统,即使地球文明至今,它依然是处皆有的普遍现象。我觉得,动物表演是人类驯化动物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之一。比如,在中国民间,耍猴就是一个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动物表演项目:耍猴人一声号令,头戴乌纱,身着官袍,腰系蟒带——官员打扮的猴子就敲着铜锣上场了。猴子抓耳挠腮,满场蹦跶,来几个筋斗,做两下鬼脸,就可以以锣为碟,环场要钱了。我突然冒出个想法,不妨顺便说一下:如果采用举国体制训练猴子,让它能当众表演制定政策,发布意见,那肯定会在国际动物表演或者竞赛中博得头筹,为国争光吧? 倘若有人以为耍猴有点俗,那不妨来个雅的。古时候那个叫庄子的高人,够雅了吧。他和惠子临渊羡鱼的一个段子,不但是逻辑习题,也是千古佳话,其中震铄古今的是这一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自信地认为,这可供讨论什么是虐待动物作为重要参考。我并非那种认为将飞禽走兽关在笼子里,圈在园子里,就是虐待动物之辈,我没那么纯洁天真。不过,我支持让野生动物重返大自然,我再也看不到动物表演了也在所不惜——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以为不但是全球野生动物的节日,也是人类的节日。我支持这个想法还有一个理由,就是这样也能够消弭“叫停动物表演”给我带来的怪异感觉,这种感觉和耍猴的被猴耍了没有什么不同。

阅读更多

令狐补充 | 豆瓣不能见光的系统邮件

一个批判民族主义的豆瓣小组,我是其中挂名管理员,创建者邀请我,我讨厌所有民族主义,就同意了,其实一直没时间去逛。今天上豆瓣,收到一个豆瓣官方的系统邮件如下。有意思的是,当我把这个豆瓣自己拟稿发给我的邮件贴上我的豆瓣日记时,不行了。得到一个通知:“部分内容可能不符合社区指导原则,待审核通过后会自动发布。无需重复提交。 (若审核未通过,文章会被自动发往你的注册邮箱)” 显然是不能见光。我的问题是,且不说敢做不敢当很可耻。自己的东西自己审查也未获通过,如何审别人的东西呢?变态于是就成了常态。立此存念。   来自: 豆瓣系统邮件 时间: 2010-10-29 09:27 话题: 你管理的小组将在三日内解散 亲爱的 令狐补充 您好! 我们非常遗憾地通知您, 您管理的小组 单刃毒剑——民族主义批判 ( http://www.douban.com/group/antinationalism/ ) 因含有大量的激进时政、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与讨论,属于社区指导原则所明确的豆瓣不欢迎内容,依据小组管理细则第1条之规定: 该小组将在此邮件发出三日内解散,请通知组员自行备份小组中合法的内容和数据。 作为一家在中国境内运营的网站,豆瓣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我们从服务范围的选择上也希望能够保持对用户产生内容的最少干涉,基于对法律法规的尊重,对用户法律安全的保证,豆瓣在全站范围内明确不欢迎激进时政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和讨论,并将继续加强此方面的管理工作。 我们感谢您和组员对豆瓣的关注与支持!因小组解散而对组员可能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并请代为转达。同时亦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 附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0/09/25/0652.htm 社区指导原则: http://www.douban.com/about?policy=guideline 小组管理细则: http://www.douban.com/about?policy=grouprules ——豆瓣

阅读更多

令狐补充 | 市民热线是官员自娱自乐的游戏

上周的街谈稿,写好后真理部才来禁令,后被和谐。窃以为,这个社会正常后,可以全面和解,唯有真理部除外。   深圳“龙岗民声”热线这道煲了5年的老火靓汤,一下就被南湾街道办精心准备的一粒老鼠屎给毁了。 原来,“龙岗民声”热线是这样的:2005年,龙岗区纪监、宣传部门联合媒体在报纸上开设“龙岗民声”专栏,与市民互动解决民生问题。集行政监督、新闻监督、群众监督于一体,而且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新闻监督和纪检监察工作相结合的“龙岗模式”。 现在,这个广受欢迎,并获得了“模式”荣耀的专栏,在热线互动这个环节,惨遭南湾街道办恶搞了一把,不但黯然失色,而且有了一股馊味。10月15日,南湾街道办多名领导莅临“龙岗民声”专栏,通过热线与市民互动,翌日媒体也做了大幅报道。殊不知,在一派和谐热烈的表像下,暗流涌动,其中有诈。有爆料者称,南湾街道办造假,在热线中提出的问题和答案事先拟定,还发文抽调了下属七部门十余人(每部门2~3人),在短短的一小时热线期间,拨打热线提问——扼要地说,就是南湾街道办将广受欢迎的官民互动,变成了饱受质疑的官官互动(见本报今日深圳新闻)。 靓汤变了味,自然让人难以下咽。于是有人质疑:“这究竟是市民的热线,还是官员的热线?”不过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伪问题。当然,如果发问者明知这热线的大权操在谁手,偏要使用诘问的修辞手法,则又当别论。我以为要更准确地把握事情的关键,有必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南湾街道办的决策者着想。我的浅见是,首先,中性地观察,可视为这本是下级不遗余力贯彻上级意图的典范;如果带点情绪,则可认为是官场作秀的惯技,马仔十分给老板面子,露了马脚只能怪运气不好。其次,为什么如此策划细密、组织严谨、程序周全、动员彻底的操弄和运作,竟然也百密一疏,不但让自己穿帮,还让上司丢人,不但将精心培育了多年、已经的成了“模式”的成果毁于一旦,还摆上曝光台,让人指指点点,还要喝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有人指出了一个事实:此举意在打爆热线阻拦市民投诉。证据是专栏内容与官员们的自问自答内容高度吻合。但南湾街道办官不肯承认,称绝无此意,造假只是为了避免冷场,防止热线变冷线而已——“出发点是好的。”这个答案可谓深谙民情且体恤官意万用万灵。从中除了动机论运用纯熟之外,还可见南湾街道办如果事前没有应付露馅的预案,事后肯定有过对策研讨。 问题在于,即便承认出发点不错,此事也大有问题。理由很简洁:好的出发点,非但得了一个不好的结果,而且殃及池鱼。以至于授人以口实,可以怀疑三重“监督”构成的“龙岗模式”,究竟有多少漏洞、把柄和猫腻?按理说,严格依法行政,即可万事大吉,而这种在法定程序外修修补补之事,更像为掩饰缺陷,将伤疤纹身成为一朵红玫瑰。俗话说,马屎外面光,里头一包糠。或许在显微镜下观察老鼠的粪便也可能得出同一结论吧。当然,让人为之扼腕叹息的,不仅仅是一煲祛湿败火的靓汤馊掉,而是欲张监督之目,行监督之事,南湾街道办却偏偏在这一点上被监督戳穿假面,露出了把监督当儿戏的俊俏模样。

阅读更多

令狐补充 | 立此存照:新华日报集团属下《江苏经济报》剽窃我的文章

今天偶然发现,2009年11月19日,我以《时代周报》评论员身份发表的署名文章《 像重庆“打黑”一样打击老鼠仓 》被2009年11月21日出版的《江苏经济报》全文剽窃,放在经济新论栏目,但将标题改为《 像“打黑”那样打击老鼠仓 》,署名改为“ 侍黛繇 ”。我早已多见连署名一起转载分文不付各地都市类包刊,特别是各地晚报,如新民晚报齐鲁晚报长沙晚报等都偷窃过我的文章,但第一次看到这个剽窃后署名也篡改的媒体,果然是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 点击上面链接可见证据。 立此存照。

阅读更多

胡泳 | 社交媒体是把“双刃剑” “网络自由”已悄然改口?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1-08/19/content_1450858.htm 社交媒体是把 “ 双刃剑 ” “ 网络自由 ” 已悄然改口? 2011 年 08 月 19 日  04:24     蒋林      来源:广州日报      新闻背景    16 日,两名 “ 脸谱 ” 用户因在上周的伦敦骚乱中,通过网络呼吁民众参加暴力劫掠,分别被判处 4 年监禁。英国警方认为 “ 脸谱 ” 、 “ 推特 ” 等社交媒体对骚乱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至此,对社交媒体是否加强监管的话题在英国乃至世界范围引起广泛讨论。   卡梅伦表示,当社会媒介为暴力所用时,就需要予以制止。而在今年初, 他还对社会性媒介在“阿拉伯之春”中的作用大加赞扬:“这样的技术,是公民手中的有力工具,而不是专制的手段。”   在虚拟空间中把握自由与监管之间的平衡,日益显得重要。接受本报采访的专家认为, “ 脸谱 ” 和 “ 推特 ” 等社交媒体是民意的反映,同时也影响着公众舆论,因此对社交媒体的监管不能因噎废食。社交媒体若得到合理利用,对社会稳定和人心所向会起到极大的良性作用。     文 / 本报记者    蒋林   核心提示   社交媒体让信息自由交流多了一个新渠道,从而使民众的监督作用加强。监管的前提是不能牺牲人民自由交流信息的权利。在西方国家,社交媒体以及各种新媒体的健康发展,更多的是靠行业自律。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陈力丹   骚乱出现后,政府和民众更应重视和总结骚乱背后的深层社会根源,社交媒体顶多是骚乱 “ 推手 ” ,不应成为 “ 替罪羊 ” 。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两面性,骚乱事后利用社交媒体寻找罪犯,清理煽动骚乱的源头。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胡泳   现象    “ 两面派 ” 社交媒体   挑战传统媒体监管   本报讯   社交媒体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些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便捷社交平台的媒体的统称,它们有时被称为社交网络,相关网站叫作社交网站,有时还被纳入外延更广的新媒体的概念。   社交媒体存在着两面性,是把 “ 双刃剑 ” 。它是有益知识的传递者,但同时也传播情报和暴力场面。美国社交媒体研究专家马克 · 德拉波博士说,社交网站传播信息的步伐之快前所未闻,这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交媒体的开放性、通信成本低廉等特性所决定的。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说,之所以社交媒体扮演了骚乱 “ 推手 ” 的作用,是因为年轻人是英国这次骚乱的主体,而这些年轻人喜欢使用社交媒体。    一般认为,社交媒体主要在两方面被骚乱者利用,一是有人在 “ 脸谱 ” 、 “ 推特 ” 等网站上发布各种骚乱信息和图片,传播谣言并进行煽动;二是骚乱者利用 “ 黑莓信使 ” 信息加密、不易被外界发现的特点,使用该通信服务来商量攻击目标和互通警察部署情况。而伦敦警方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继续在使用传统的警用无线电系统进行内部指挥。因此,也有学者说,社交媒体以新技术为支撑, “ 对主权国家政府治理能力形成无差别挑战 ” 。     措施   英美治理网络   立法加强监管   本报讯   今年初的西亚北非社会动荡中 ,“ 脸谱 ” 、 “ 推特 ” 等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大量情绪性、煽动性言论甚至是谣言 , 卡梅伦当时表示坚决支持 “ 网络自由 ” 。   如今 , 当 “ 网络自由 ” 扇起的火烧到自家后院 , 拿 “ 网络自由 ” 说事的政客也改口了。卡梅伦敦促 “ 脸谱 ” 和 “ 推特 ” 删除与骚乱相关的信息、照片和视频,并表示警方要研究如何应对 “ 黑莓信使 ” 这种封闭网络。   美国也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除了近日旧金山市地铁系统短暂切断手机信号外,美国纽约市警察局近日还专门成立一个部门,负责追查在社交网站上公布犯罪计划或炫耀犯罪事实的人。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探索通过立法手段对社交媒体进行规范和管理。    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看来,   西方民主国家由于倡导言论自由,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监管。他认为,西方国家在出现社会骚乱以后,对互联网加强监控,甚至切断手机信号、删除与骚乱相关信息的行为,是在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这些 “ 监管 ” 大多是暂时性的,也是经过慎重考虑后作出的,事后会有专人专部门对此行为负责,甚至会接受司法当局的审查,用法律裁决监管行为是否得当。   难题   社交媒体监管     成世界性难题   本报讯   然而,社交媒体的快速、分散等特性,让监管成为世界性难题。伦敦大学学院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克莱尔 · 沃里克教授说: “ 互联网最开始的设计就是要能抵抗核弹攻击,因此具有分散性的结构,在天性上就拒绝绝对控制。 ”    与此同时,一些新媒体监管的方法和尺度也备受争议和诟病。 2007 年开始实施网络实名制的韩国,如今政府决定分阶段逐步取消网络实名制,原因是存在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可能。今年 7 月底,韩国知名门户网站 “NATE” 和社交网站 “ 赛我 ” 遭黑客攻击,约 3500 万名用户的个人信息外泄,此事件在韩国引起轩然大波,要求废除实名制的呼声高涨。   而在印度,一部旨在维护国家信息安全、进一步加强网络监管的法案近日引起广泛争议。许多民间人士表示,网络监管严重妨碍了言论自由,有悖于印度的民主精神。    对此,胡泳认为,骚乱出现后,过度地抨击并管制 “ 社交媒体 ” 的做法是愚蠢的,并不可取。政府和民众更应重视和总结骚乱背后的深层社会根源,社交媒体顶多是骚乱 “ 推手 ” ,不应成为 “ 替罪羊 ” 。他认为,恰当的社交媒体监管是在对自由、民主、公正的共识基础上进行的,即保证民众言论自由,不能滥用政府权力。禁止社交媒体和新媒体的自由使用是 “ 舍本逐末 ” 的行为。        未来    “ 脸谱 ” 靠自律   发展重于监管    本报讯   专家对本报记者称,如果仅仅采取一味压制使用的方式来进行监管,网络将无法发展。社交媒体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要靠互联网行业的自律和相关法规的完善健全,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发挥互联网的正面作用,除了 “ 跟踪潜水 ” 非法分子,还可以发动群众谴责恶势力和监督犯罪行为。   陈力丹说,社交媒体及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信息自由交流多了一个新渠道,从而让人民群众行使对政府监督权的力度在加大。因此,西方国家并没有对现代社交媒体进行大面积管理,特殊 “ 监管 ” 行为也不能轻易使用,监管的前提是不能牺牲人民自由交流信息的权利。   陈力丹指出,在西方国家,社交媒体以及各种新媒体的健康发展,更多的是靠行业自律。许多国家的互联网企业多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起行业自律组织,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受理公众投诉等方式,在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信息安全和保护公众利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英国, “ 网络监看基金会 ” 最具世界声誉。 1996 年,该组织与互联网服务商协会共同发表了一份名为《安全网络:分级、检举、责任》(又称《 3R 安全规则》),以此作为行业自律的基础。亚洲国家中,日本的行业强调行业自律与法治相结合,制定了《网络事业者伦理准则》等行业规范。        胡泳则认为,对于社交媒体的监管不能因噎废食,发展重于监管。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两面性,骚乱事后利用社交媒体寻找罪犯,清理煽动骚乱的极端分子及团伙。   实际上,骚乱后期,英国警方已开始根据上传的视频和图片来辨认和逮捕骚乱分子。美国联邦政府也一直在积极通过社交网络搜集各种有用信息。移民事务等部门也将社交网站上的信息作为批准移民和入籍申请的参考。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