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芸 | 微博时代党媒变化 政治话语走双轨
陸媒新視界- 微博時代黨媒變化 政治話語走雙軌 更新日期:2011/07/17 02:24 来源:旺報 【彭曉芸】 《環球時報》在中國大陸的新聞圈內,時常是一個被拿來調侃的黨媒標籤,諸如「做人不要太環球了」。《環球時報》是中國共產黨機關報《人民日報》主辦與出版的國際新聞類小報,隸屬黨報,但又不算機關報,走的是訴諸民族主義的半官方半市場化媒體道路,其發行量據稱非常可觀,達上百萬份。 總編微博“歷險”轉變話語 不過,自從其總編胡錫進上了微博之後,《環球時報》的社論指向有了微妙的調整。他們開始抨擊中國紅十字會,開始判斷「中國社會面臨全面公信力缺失」,開始預警「輿論監督漸入中國吏治核心」,指出「以往省部級落馬官員都是中紀委直接立案處理的,今後完全有可能出現不同的個案:推倒某個高級官員的原動力來自互聯網」,也就是說,他們過去對中國社會基本面信心爆棚的姿態有所調整,不得不開始承認民意的力量。 這種變化與該報自稱社論主筆的總編胡錫進上微博的經歷,恐怕不無關係。從遭遇極大挫敗感、被罵得狗血淋頭到逐漸轉變話語方式迎合民意,胡錫進的微博體驗甚至驚動了南方媒體,南方報業旗下的《南方人物周刊》以胡錫進為封面人物,專文記敘其微博「歷險記」。所謂「歷險」,指的是這一類官方色彩極其濃重的人物,一旦上諸如微博這樣的公共話語平台,容易產生廣場不適應症,諸如作家余秋雨就被網民罵跑、宣傳部門官員伍皓也常被網民戲謔。在今年2月開博之初,胡錫進自稱:「打開我的新微博世界,居然半天時間就有了5000多關注者,這真讓我吃驚。看到很多留言,許多是批評我的。」短短4個多月,胡錫進的粉絲數量超百萬,雖然他自詡對批評之聲早有心理準備,但網民的抨擊甚至攻擊謾罵漫如洪水,想必對胡錫進來說,的確是一個「新世界」。 可以說,在強大的民意洶湧之下,這些原本躲在體制內貌似「高枕無憂」的官方人士,在敞開的話語廣場上,已經難以再固執己見,將原來體制化、官僚化的既定思維貫徹到底了。胡錫進的變化當然是顯著的,但一個代表官方立場的報紙的轉向則恐怕是緩慢且起伏的,環球時報的社論仍然時不時冒出驚人之論,時不時成為網民調侃對象,但除了民族主義立場,對社會問題的看法,卻越來越與南方自由派媒體人有趨同之勢。甚至於,連被官方打壓已經轉戰香港的網路維權人士北風都在新浪微博轉發胡錫進的評論,人們戲稱,終於達成「胡溫共識」了(北風本名姓溫)。 人民日報出現兩種聲音 其實,微妙的動向不僅僅從這位微博總編身上可見,就是一向被譽為代表官方權威聲音的《人民日報》也在傳遞著「雙軌制」的聲音。5月25日,《人民日報》發表署名「中紀聞」的評論文章,標題為《堅決維護黨的政治紀律》,指出「黨紀不允許黨員在重大政治問題上說三道四」,看上去聲色俱厲,不容有異議,次日,同樣是《人民日報》,卻發表署名為「人民日報評論部」的文章,指出「執政者要在眾聲喧嘩中傾聽那些『沉沒的聲音』」。 近日,人民網甚至發出評論文章《不要把「意見領袖」逼成「異見領袖」》,文章說「給不同網民群體,包括『意見領袖』言說與辯論的空間,就是給社會壓力多一條出口,給解決問題多一種可能。」 可以想見,在一個話語權日益扁平化的時代,想要壟斷話語空間和控制政治生態的發展,已經不再如同機關大院時代那麼具備強制力了,中國大陸的社會力在崛起,而聰明的體制內成員,則提前嗅到了這種變化的氣息。 (作者為龍應台基金會駐台學人、原廣東《時代周報》評論部主編)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