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人

纵览中国 | 何清涟: 世界华文媒体的政治版图一北京对海外华文媒体的控制(一)

     一、华文媒体的生态变化                 自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世界各国华文媒体进入政治上的重新定位及量的扩张时期。这种变化,既与华人移民数量及原居地构成变化有关,也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增长及国际地位变化有关。 更重要的是,北京当局此时已经意识到将华文媒体作为政治工具的重要性,通过它可以控制海外华人并通过华人社团影响其所在国政治,可以很好地“维护中国形象”。 1 中国的外宣负责人经常引用一个调查数据说明这一重要性:在美国少数民族中, 1/4 的人依赖本民族语言媒体获取信息并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类媒体的价值观、影响力超过所住国媒体的影响。西方许多媒体将这类媒体称之为 “ 躲藏在平常人视野之后的巨人 ” 。 2   既然华文媒体对海外华人能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中国经济上崛起之后,通过金钱统战并创办华文媒体,就构成中国“大外宣”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以美国华文媒体为研究对象。理由如下:         第一,在西方国家中,欧洲的华文报纸无论从质还是从量上,均逊于美国; 3 第二,美国在中国外交中居于第一位置,因而也是中国“大外宣”的主要攻略目标。             1 、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华文媒体的政治取向多元化           以美国为例,自 20 世纪 50~60 年代放宽移民限制之后,大批港、台移民来此定居,许多港、台留学生也改变身份成为移民。与早期华人移民相比,这批移民大多拥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学历,成功地跻身为美国中产阶级行列。华人移民数量的增多 (在 240 万 -260 万之间)、聚居区域的形成 及移民文化层次的提高,为华人报纸的兴起提供了社会条件。一批以港台移民为发行对象的报刊率先创办,香港《星岛日报》在美国印刷、发行,台湾联合报系则在美国创办《世界日报》。          美国华文报纸的市场定位与移民的政治倾向及文化偏好有关,而移民的政治倾向及文化偏好又与其原居地的政治形态有很大关系。 从语言与历史传承看,香港、台湾与中国大陆同属“中华民族”这一种群,但自 20 世纪中期以后,两岸三地在社会制度、文化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多有不同,由此决定了两岸三地的居民在政治理念、价值取向以及目标诉求等方面亦有巨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决定了三地移民的价值取向与阅读偏好不同。华文媒体要想生存,必须适应这种口味不同的偏好,找准读者定位。也因此,市场本来就不大的华文媒体还被切割成为港、台、大陆读者三个不同的媒体群。    从华文媒体的 资金 来源分析,最开始有居美华侨自营及港台报业财团投资等各种形态。以美国为例,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前,华文媒体大致为三种资金来源:   第一类是有大陆背景的华文报纸。这类报纸的 资金来源 分两种情况,一是中国政府或新闻媒体在美国投资经营的,这种类型包括《侨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投资 )、《新民晚报》(母报是上海《新民晚报》)等;二是 大陆新移民创办的报纸。这类报纸据说在 80 年代已经出现,至 90 年代以后,这类报纸的数量不断跃升。据统计,目前美国华文报纸近百家,其中三分之一以上为中国大陆新移民所办;加拿大约有 30 多家华文报纸,其中的 70% 为大陆新移民所办; 澳洲的 20 多家华文报刊 ,其中绝大部分由大陆新移民所办;日本现有华文报刊 30 余种,其中 80% 为中国大陆新移民所办。与原有的 “ 港台化” 华文报纸不同的是,这些报纸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颇为大陆化:报纸的外观设计大部分为横排、右行文,一些报纸使用简化字。在行文风格、话语方式亦与大陆趋同,比如大量引用新华社、 中新社的电讯稿或国内报纸、网站上的信息,大量报道与中国大陆有关的新闻。这种特色是以前的华文报纸不曾具有的。 4 随着来自大陆的新移民增多,大陆背景的媒体渐成华文媒体的主流。           第二类是港台新闻媒体投资的,比如《星岛日报》(香港)、《世界日报》(台湾《联合报》投资)、《自由时 报》( 2000 年起改为授权代理)。据业者分析,这些报纸在前 5 年开拓市场时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上述第一类及第二类报纸由于资本投入大,初期资金充裕时,在全美南加州、北加州、美南、美中、美东等 5 个市场区域均能见到。经营状态不佳时,则收缩市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冲击,上述三家港台报纸经营规模日渐缩小。只有《侨报》背后有政府资金,无需自负盈亏,至今在美国东西部大中城市华人聚居区的超市还可见到免费派送的《侨报》。         第三类是美国华人自行经营的报纸。这类报纸在 21 世纪零年代初期还可在一些华人经营的超市见到。后来,随着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日益增大,这些小本经营的报纸慢慢消失,即使存在也是惨淡经营。         媒体的风格往往由受众塑造,这种情况显然使得华文媒体很难走向规模化经营并提升文化品味。 一些媒体业者对此观察得比较清楚:“华人群体的大部分,对华文传媒的需求还是比较简单的浅层的。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基本上还是在生活信息、经济信息和周边所发生的事情的领域里,而高品味的深度的中文文化还只是一个较小群体的需求。” 5     由于资金来源不同,媒体的受众存在政治区隔,整个 20 世纪 80 年代,华文媒体的党争、政争现象都相当突出。不过这种局面与 90 年代以后的媒体价值一元化相比,更符合自由媒体原则。       2 、 20 世纪 90 年代:华文媒体逐渐向“祖国大陆”靠拢   随着 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日益重要,各国 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增多, 香港回归日久、台湾岛内政治生态亦发生重大改变,华文传媒港、台、大陆三足鼎立并因政治观点歧异而发生争执的情况到 20 世纪 90 年代已有很大改变。 这一时期,中共政府提出了 “ 和平统一” 祖国的方针,并形成 “ 一国两制”的构想,在全球 60 多个国家成立了 100 多个“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6 ,以消解“台独”影响为主要目标。在政治环境与读者群体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之后,众多华文媒体为了生存,逐渐向“祖国大陆”靠拢,渐以登载中国大陆的新闻与各种消息为主,价值取向发生极大变化。 但是,这种靠拢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华文媒体的生存,因为华人当中,有一大批人不读中文。在 1980~90 年代间来自大陆的华人,其中大多数人通过接受教育,进入 美国主流社会工作,早已融入互联网时代,很少订阅华文报纸。早期的港澳华人移民的子女即第二代华裔,他们成长于美国的环境中,绝大多数对中文和中国文化很陌生,缺乏亲近和归属感。华文媒体的生存越来越困难。华文媒体人承认: “ 今天在美国的华文传媒,能够做到赢利的,是很幸运的少数几家。因为华文传媒的规模和影响的有限,媒体的主要经济来源 —— 广告和投资,显然就会困难。” 7          这种情况使得中国政府与海外华文媒体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供求关系,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中国政府需要在海外对华侨统战,并愿意为统战工作支付大量金钱;而华文媒体程度大都程度不等地存在着资金困难。基于这种互相需要的“供求关系”,中国政府与海外华文媒体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形式也日益多元化。一些聪明的华文媒体从业者预测:“在全球一片中国热中,美国华文媒体岂能置身事外,如何积极扮演好中国媒体与企业进军美国市场的桥梁与合作伙伴角色,恐怕是未来美国华文媒体发展的关键与机会。” 8 《英中商报》首席执行官杨腾波毫不隐讳地说:“从某种程度上说,海外中文媒体的发展,也是中国全球影响力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这段话等于承认海外华文媒体就是中共延伸至海外的喉舌。 9 为了在众多华文传媒中引起中国当局关注,华文传媒负责人竟相表达忠诚:“ 要发挥舆论工具的导向功能”,“大力宣传和努力推动反独促统(作者注: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大陆统一台湾)是我们海外华文媒体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10     海外华文媒体为何愿意向“祖国母亲”靠拢?日本一位华文传媒人参加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之后,回到日本后写了一篇“在冷静与热情之间” 11 ,谈了他本人对参会的感受。愿意公开表达这种细微的个人感受的文章极为少见,但魔鬼往往存在于细节之中,所以我多摘录几段。 谈到中国主办方的热情时,作者写道:“ 海外人士在异国他乡学会了低头,学会了忍耐,乍一下回归故园享受嘉宾待遇,还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开会之外,武汉市政府精心安排了参观活动,湖北省博物馆 里的编钟表演,武汉杂技团的绝活,天下第一楼黄鹤楼,武汉市管理得最好的让温家宝总理感动得落泪的社区,我们都一一观赏或体验了”。与武汉同样热情的还有会议代表们兵分三路的参观之地,如广东、江西、山西等地。 这种接待的效果显而易见,参会者均“为海外华文传媒这一世界传媒中的 ‘弱势群体’ 在华文的故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欢欣鼓舞”,感动到开始想自己“能为这片广袤的故土做些什么?”接下来,他对另一位参加会议的华人传媒作者文扬所持的“招安”说法不以为然,认为“与其说是 “ 被招安” ,倒不如说是海外传媒主动 ‘ 靠拢组织 ’ 。已有事实证明,有 ‘ 大陆背景 ’ 的海外华文传媒声势更壮大,腰杆挺得更直些”, “ 我承认,主办方对海外华文媒体有所期待,谁能说这种期待对海外辛苦经营的传媒业者来说不是一个方向呢?这次论坛的主题很精练很及时, …… 给正彷徨着的海外华文传媒提了个醒,报道中国是我们永远的主题,是生命力所在;以自己的方式报道 ‘ 中国热 ’ ,是最紧迫的课题。在海外为中国说话,维护中国的利益不必羞羞答答, …… 的确,能够让五湖四海的同行手牵手,在世界范围形成 ‘ 华文网 ’ ,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 12         以希腊雅典为基地的中文报纸《中希时报》那奇特的生存状态,也许是说明海外华文媒体生存的一个样本。这份周报创办于 2005 年,每周出版一次。在该报的网站上有着这份报纸的“简介“与“本报大事记”。有趣的是,该报对自身做为媒体的特质介绍很简略,相当篇幅用来炫耀该报与中国政府及中国官方媒体的关系,比如“简介”里说:“ 2006 年起,本报陆续与中新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在国务院侨办、中宣部等国家机构注册。”对于该报及其负责人与从业者的业务水平只字未提,最荣耀的事情是“ 2008 年 3 月,和国内外众多媒体一同见证了奥运圣火在希腊奥林匹亚古遗址点燃的神圣瞬间,并作出了大量的文字及图片报道。本报社长吴海龙先生也荣幸的成为全世界海外华侨华人第一火炬手。”该报创办 6 年来,所经历的大事一大半是该报全程陪同中国政府高官来访以及该报被邀请参加了中国政府举办的某项活动,如“ 2006 年 5 月,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访问希腊,本报随团全程采访报道”;“ 2008 年 9 月,参加由国务院侨办文教宣传司和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 2008 年 9 月,参加由国务院侨办文教宣传司和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 2008 年 11 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希腊,本报记者随代表团全程采访报道,本报也有幸得到了代表团成员的指点和好评”。 13 如果不是该报网站上有时出现“本报”及“采访”等字样,这个网站的内容很象中国的基层政府机构对自己的介绍,这类介绍的重点就是列举自己受到上级政府机构重视的各种“业绩”。 这些华文媒体的负责人有不少是当年千方百计从大陆移民至海外者,为什么现在却表现出这种与他们移民初衷完全相反的态度?关键还是生存压力,在华文媒体当中,认为“有大陆背景的华文媒体腰杆粗壮”已经成为共识,许多华文媒体将自己有大陆背景引以为重要的社会资本,并以此获得中国驻外领馆的信任与支持。一些老华文媒体因为在背景上无法与后来的新办媒体竞争,对此颇有怨言。美国休斯顿一家华文媒体的总编与社长就曾抱怨过这种竟相争宠带来的过度“竞争”:“由于新的媒体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有时甚至打着‘获得了 XXXXX 权威机构,权威人士支持’的旗号,很容易成为侨社(注:侨社往往由其所在地的中领馆领导)的新宠,所以原有媒体便担心侨社和广大侨胞可能会‘喜新厌旧’,一定会更加积极地参预侨社活动,努力地为侨社服务,争取在侨社和侨胞之中不会失宠。”这两位负责人还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国内某些方面的不恰当支持所造成的混乱。海外某些华文媒体在资金不足、创办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通常会寻求国内有关方面的支持。国内有关方面,尤其是某些领 导部门,如果给予了个别媒体以财力、物力或版面上的支持,实际上是对其它华文媒体的不公平。获得国内支持的某些媒体可以打着某种旗号,以更低的成本和特殊 的身份参加当地的市场竞争。国内这种实质支持的结果只会造成当地新闻传媒市场的更加混乱,造成其它一些热爱祖国华文媒体的更大困难。因此,笔者认为,国内有关部门对于海外华文媒体的支持应以精神鼓励为主,对于某些尚未取得信誉的新办媒体的实质性支持应该慎之又慎,对于热爱祖国的其它华文媒应该做到合理公平。” 14 为了得到来自中国大陆的资源支持,华文媒体之间的争宠已到如此地步,自然只会对北京政府这类提供资源者的要求予取予求,哪里还敢提什么媒体的独立性与媒体人的职业道德? 1 虞宝竹 , “ 中国新闻社社长郭招金专访:共建和谐世界   华文传媒任重道远 ” , 人民网-中华新闻报 , 2007 年 08 月 31 日 (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6198886.html )。 2 虞宝竹 , “ 中国新闻社社长郭招金专访:共建和谐世界   华文传媒任重道远 ” , 人民网-中华新闻报 , 2007 年 08 月 31 日 (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6198886.html )。 3 毕研韬, “ 英国的华文媒体 ”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http://www.epsal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32 )。 4 程曼丽,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影响 ” , 2005 年 9 月 22 日 ( http://www.cmc.pku.edu.cn/Expert/Browse1.aspx?id=814 )。 5 王威(美国《彼岸》杂志社副总编辑), “ 华文传媒在美国的作为以及与中国大陆传媒之间的互动 ” ,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学术集锦( 2005 年, http://www.cmc.pku.edu.cn/Expert/Browse1.aspx?id=811 )。 6 “ 墨西哥成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网, 2002 年 1 月 24 日 (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TCC/haixia/100452.htm )。 7 王威(美国《彼岸》杂志社副总编辑), “ 华文传媒在美国的作为以及与中国大陆传媒之间的互动 ” ,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学术集锦( 2005 年),世界华文传媒网( http://www.cmc.pku.edu.cn/Expert/Browse1.aspx?id=811 ) 8 施复华(美国《洛杉矶时报》社长), “ 美国华文报纸市场现况与未来展望 ” ,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学术集锦,世界华文传媒网,( http://www.cmc.pku.edu.cn/Expert/Browse1.aspx?id=804 )。 9 “ 海外华媒是中国全球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 访《英中商报》首席执行官杨腾波 ” , 中国新闻网 , 2007 年 08 月 29 日 (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6186465.html )。 10 张大卫(美国《芝加哥华语论坛》报社长兼发行人), “ 宣传和推动反独促统是海外华文媒体的光荣使命 ” ,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学术集锦,世界华文传媒网, 2005 年 9 月 22 日 ( http://www.cmc.pku.edu.cn/Expert/Browse1.aspx?id=806 )。  11 黄文炜, “ 在冷静与热情之间 ” ,日本新华侨报网, 2005 年 10 月 8 日 ,( http://www.jnocnews.jp/news/show.aspx?id=9875 )。 12 黄文炜, “ 在冷静与热情之间 ” ,日本新华侨报网, 2005 年 10 月 8 日 ,( http://www.jnocnews.jp/news/show.aspx?id=9875 )。 13 《中希时报》简介及大事记,见中希网 ( http://www.cgw.gr/html/cn/zxsb.html )。 14 金鸣峰(美国《美中信使报》总编辑)、谢忠(美国《美中信使报》社长), “ 从休斯顿地区华文报纸看海外华文传媒的发展及其问题 ” ,【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学术集锦】,世界华文传媒网, 2005 年 9 月 22 日 ( http://www.cmc.pku.edu.cn/Expert/Browse1.aspx?id=807 )。

阅读更多

苗蛮子 | 客房限价5000元还有多少水分?

作者: 苗蛮子   近日,海南针对2013年元旦春节期间旅游市场价格推出多项限价令,其中规定旅游饭店客房价格下降幅度不低于10%,原则上标准客房(除套房和别墅外)最高限价为5000元/间/天。另外,海南省物价局报请省政府授权,决定对旅游饭店自助餐价格实行临时干预,单独计价的酒店自助餐,早餐价格不超过300元/位(包含服务费),中晚餐价格不超过400元/位(包含服务费)。 某个遭人诟病却难以革新的东西,在多年后突然有点小变化,难免不让一部分乐观人士兴奋莫名的。比如对于这次海南双节限价,有媒体在报道时,便不吝笔墨地用了“三年来最严格”、“最大的亮点”。在这个冬去春来的时节,看着这些洋溢着“正能量”的语词,让人很容易便脑袋一发热,以为海南平民化旅游的“春天”就要来了。 不过对于“客房不得高于5000元”这样的“亮点”,在依稀的矫情地欢呼声中,更多的人们表达了疑惑、鄙夷乃至讽喻——“睡一晚五千还说是减价,海南真是天堂啊!”“五千一晚,有很多好的设施和服务吧?”看看新闻后面如潮的跟帖便可知,海南这一客房最高限价,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依然是不可承受之重,甚至可望不可及;而对于那些不差钱的权贵者来说,所谓“下降幅度不低于10%”,实在是可有可无的。 海南此次限价,显然是两边都不讨好。这样的“微调”,于消费者而言,仍然难逃被宰的命运,其中的区别仅仅是宰的多与少而已。那么,这样的限价还有多少实际意义可言?“客房不得高于5000元”、“中晚餐不超过400元”,这种量化了的定价,与其说是政府“规范市场”、“让利于民”的表现,不如说是一个笑话,它让普通消费者,尤其是像我这样从未去过海南的“屌丝”明白,海南旅游市场原来如此混乱!这,或许就是海南此次双节限价的“最大亮点”所在吧。 为防止旅游旺季疯涨和宰客,海南在元旦春节推出“限价令”,可以视为当地政府的一种应急举措,甚至也不妨看作是对近年因宰客成风而坍塌的外界形象的一次修缮。应当说,无论是基于行政伦理还是政府自身利益考量,海南对于饱受诟病的旅游市场加强价格管理,显然很有必要。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在制定指导价时,不能罔顾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而实行不痛不痒的“一刀切”。 很显然,如果以正常的价格标准为依据,并充分考量普通消费者的诉求,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旅游旺季适当调节上浮的幅度,海南的旅游价格断不至于高得如此离谱。当然,相较于“限价令”,当地政府更需要做的是维护规则,防止坑蒙拐骗、欺诈、强买强卖、旅游企业勾结抬价等行为,而不是直接管制价格。毕竟,旅游不是价格弹性极低的民生商品,要是需求远大于供给,用什么来调节呢? 据说2013年元旦那天,正在三亚考察的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这样表态:“游客高兴了,我们就高兴了,我们也会尽力给你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也希望你们像爱自己家乡一样爱三亚。”难得罗书记这样表态,但真正让游客特别是普通游客高兴起来,除了表态恐怕还需有实际行动。不说别的,就拿这5000元一晚的客房来说吧,挤一挤,其中水分还是大大有的。罗书记,您说呢?

阅读更多

苗蛮子 | 还有多少“坑爹热线”

作者: 苗蛮子   广州市越秀区区长王焕清做客广州电视台节目“行风面对面”,面对市民投诉请市民打区长热线。谁知,这时主持人“突袭”,建议现场拨打区长热线。于是,第一个号码响铃一分钟没人接,第二个号码是空号,区长建议再拨打第一个号码,这次,终于通了。 都说当官如戏,全凭演技,这话虽有些偏颇,却也是部分事实。不必去浩如烟海的官场中翻检陈年旧事,广州这位王区长上演的这出“区长热线不在服务区”,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再恰切不过的例证。不过,这位王区长的“演技”,实在不敢恭维。如若想成为“影帝”,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区长热线无人接听或号码不存在,对于这种现象是不必感到怪异的。近些年,各地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虽然开设了不少服务热线,然而与政府网站一样,政府热心也一时被人们讥之为摆设。原因一方面在于热线查不到、打不通、没人理的现象不时发生;另一方面,即便热线打通了,对方的服务态度尤其是办事效率,也未必称善。相反,“踢皮球”倒是某些政府部门在回应舆情时的常规动作。 比如在王区长主演的这幕戏中,就有这样非常经典的桥段:第一个号码打通后,工作人员听了主持人的“投诉”,旋即将“皮球”踢给了街道城管科;主持人转述投诉人的说法解释称,“皮球”早已在城管科和工商局之间踢了一圈:“我们找城管,城管说找工商,工商又让我们找城管。”现场的处理结果是,这名工作人员将皮球踢给了信访部门,并让主持人到时再打电话了解答复情况。 这样老掉牙的桥段,我们显然无心欣赏而恐怕有些麻木乃至恶心了。让我略感兴趣的倒是这位王区长的演技水平,“区长热线空号”这出戏的“看点”,或许就在这里。作为一区之长,竟然对区长热线号码浑然不觉,很多人对此感到不可思议。不过在我看来,这么要求似乎有些“苛刻”了——姑妄言之,王区长恐怕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若查起来,官场中类似这种不知“区长热线”为几何的官员,恐怕大有人在。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接听热线电话的并非是领导本人,而是工作人员。至于原因,排除那些消极的因素,从正面上似乎只能这样理解:让工作人员接听,等于设了一道防火墙,可以避免领导直面那些棘手的问题。于是,好解决的问题便向领导汇报,不好解决甚至很棘手的则隐瞒不报,或叫群众直接向“有关部门”反映。何况,我们的领导日理万机,忙得不亦乐乎,哪还有时间天天端坐在电话旁“倾听民意”、“密切联系群众”呢?当然,也或许是因为太过劳累,我们的领导记忆力严重衰退了。 领导记不住热线号码,这没关系,但至少对号码是否存在及其运行状态,应该有所了解吧。再退一步,既然要在电视台上露脸,而且还说到区长热线这事儿,那么最起码在上台前也该把基础功课准备一下嘛:比如核查一下号码是否真实,并确保热线在节目期间顺畅接通,而且还可以让工作人员准备若干让群众满意的“标准答案”等等。 然而从现场来看,王区长对于上面这些“功课”,似乎不是很感冒,而是很“真诚”地登台演出了。王区长的这种自信心,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可能对工作人员太过信任;二是以为主持人很乖顺,不会搞突然袭击;最后则恐怕要归结于权力者的过于自负了,总以为在其治下,是能够摆平一切的。 按官方的说法,所谓“××热线”,美其名曰为权力者倾听群众诉求、解答民生的“政务连心热线”,以及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阳光直通热线”。其他地方的政务热线,成效如何不好说,但越秀区的这条“区长热线”,显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坑爹热线”——既坑百姓,也坑领导。当然确切些说,坑百姓是真,而所谓“坑领导”,则不过是官员自取其辱。弄虚作假的“区长热线”背后,所反映的是积弊已久的官僚主义作风。显然,这种现象看似偶然,实乃必然产物。毕竟在一个充满虚假的权力场域中,官员无论怎么准备,都有“穿帮”的时候,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所谓的“民心热线”,结果成了“坑爹热线”,这不只是一个冷笑话,更是一面照妖镜——它照出了“××热线”上大大小小“蚂蚱”的种种丑态。对于这些“蚂蚱”,尤其是那些给“蚂蚱”饭碗的人,是时候该好好整治一下了。

阅读更多

闾丘露薇 | 给幸福做个年终总结

作者: 闾丘露薇   去年年底前给南都周刊写的一篇文章 ————————————- 坐在中环街边的咖啡馆,透过落地玻璃,是匆匆忙忙下班的人们。喝一口咖啡,然后问自己,这一年,你幸福吗? 我怎可能不觉得幸福?家人都很健康,做着我热爱的工作,虽然很忙碌,但没有遭遇人生变故,算有足够的金钱维持现在的生活状态,还能有怎样的不知足? 但是,我知道,过去的这一年,我总是充满了焦虑。 几个星期前,在北京遇到了一位著名的女律师,她一直在帮助那些弱势女性个体和群体。她说,她充满了焦虑,因为她知道,有太多的人,并不幸福。 要是在一年半之前,我最多从心里面表示理解,这是出于对于一个放弃简单优越的生活状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人身上的女性的敬仰。但是现在,我有着发自内心的共鸣,在过去一年半,因为接手了“走读大中华”这个节目,有机会走遍中国不同城市,有机会和不同的人交谈,有机会关注不同的社会问题。 那个遭受家暴的年轻女孩,幸福这个词距离她很是遥远。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遭遇家庭暴力,那是她运气不好,选择了一个错误的人,但是这些人有没有想过,那么,为何这个错误的人,却不需要为了他所做的错误的事情负上责任?为什麽这个遭受了心理和生理创伤的女孩,当她试图走法律途径,来为自己争取一点公平的时候,却发现,原来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就在几天前,一个重庆女孩来询问我,两个多月前做的采访,几时能够播出。我知道,她期待着,因为有媒体的关注,她的已经被劳教两年的弟弟,可能可以和其他那几个被劳教的网民一样,因为有媒体的关注,所以也有被提前释放的可能,毕竟,她的弟弟,只是在微博上发了几个帖子而已。 我可以想象她此时此刻的绝望,因为这个采访,不会有播出的机会。我也知道,幸福这个词放在她还有她的家人身上,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同事转告我,接到一个被访者的电话,她是北京幸福路上的那些访民之一。她来求助,因为另外一个我们的被访者被抓起来了。同事抱歉的告诉对方,真的无能为力,而且明年,走读大中华这个栏目也不再继续了。谁知道对方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认为,节目的停播,是因为对他们的那期报道,于是反过来不断的安慰我的同事。 我遇到太多这样的人,我并没有给与他们帮助,我们只不过是在做自己的工作,但是他们却心存感激。当然,节目不再继续,并不是这个原因,而是因为我不想再继续。一年半下来,我越来越觉得,所有的事情,除了人物以及故事不同,追溯背后的原因却没有分别,而一次次的重复,不断加重我的焦虑。 女律师说,她已经决定把手上的工作停下来一段时间,好好的静一静,收拾一下思绪,至少把自己从那种焦虑的状态中抽离出来。这一点,我和她都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可以选择暂时抽身而去。我们可以选择和那些苦难那些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可以选择去专心感受自己的小幸福。 或许,我们都会有我们的烦恼,但是只要要求不多,只要懂得感恩,如果还是觉得自己不幸福,那只能说明自己做人太过贪心。但是,我知道,只要焦虑感还存在,我只能够拥有小幸福而已。而这种焦虑感,即便我选择了暂时远离,终归只是暂时。 当我知道,不幸福的人很多的时候,我假装看不到,那我的幸福,是真实的吗?

阅读更多

老虎庙 | 《在历史这边》新年开镜初记

作者: 老虎庙   拍摄G已有仨月,跟着G形影不离,这也让G渐渐有了适应。 元旦前关机,我说阴历年除夕见,后来我就去了毛乌苏沙漠,去看我的那些个沙漠里的农民朋友…… 新年初始,重新回到这座古城,我又马不停蹄去了“拍摄现场”,一些在沙漠里忽然想到的,一些换了处镜才有所领悟的新念头,叫我不敢耽搁,我去了这座城池里的某个地方,我惦记着梦想比照现实…… G从小居住这城里,17岁被征招去了山里修路,成为少年劳工。三年后修完路返城时,闷罐子货车在这座城市的边缘停靠片刻,叫这些孩子下车去家里看看,然后重新拉着他们去了这城市另一边,百里之外的一座小县城。后来G在那个小县城里造纸,直到工厂破产。 34年后,G回到他出生的这座古城,现在他成了这座城市里的三无人员。 G今年59岁,G说明年(2013)三月要回趟县城,G说去办退休手续,办成了,从此才每月有了钱用,在这座城里活着才算有了底气。在这没钱的十多年里,G成了“啃婆子”的,靠的是老伴儿的每月一千元退休金。 G时常去街头捡拾饮料瓶子换钱。去年跟拍G的这个情景,引发一片哗然。有人说为什么G不去自食其力,卖菜、练摊儿,哪怕是去修皮鞋。对此我无言以对,我等待G的自己回答。G不会上网,直到阳历年前我随口说转达这些疑问。G表情淡然,不假思索道“那得求人,咱不习惯,捡瓶子不用看人脸……” G居住的地方顺城,是顺着城墙的小街,名叫“鬼市”。从前这里多居穷人。日久,这里沿街形成旺市。城墙根儿上倚墙搭棚,贩售些奇怪物什,有被褥、枕头、石枕、席子;有车铃、车蹬、轮胎、车架;再有最多的是工具,钳子、扳手、葫芦、一捆捆的木把儿螺丝起子,一律有锈,却擦得铮亮;许多的东西带些可疑,你就是想翻了脑筋也不能明白它们昨天在哪里。还有更大更贵的如铝锭子、钢丝绳、成摞的麻袋、工业仪表头、甚至半架铣床……有老人说这些东西多是偷来,说抢来也不为过。做这样的买卖不用执照,因此兴旺。以至伴生出文化。因鬼市派生出的有餐饮、客栈、戏园子,亦有河南人搭起的唱戏棚子。戏棚子里就有年轻女子唱豫剧,听戏则有茶品,茶水如京城用大碗儿,一碗五毛钱。让鬼市的人们有了像模像样的人生。鬼市里也有暗娼,再六十年前有在野艺人声名天外,如“红红”、如“莺子”,戏、妓难分…… 鬼市是聚集穷人的地方,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向往,坚信那里有绿林好汉。 鬼市如今叫了“小东门民间收藏品市场”。大概被公家收了编。貌似正规了的鬼市,却仍然没能摆脱令人狐疑的买卖件儿。顺城墙一溜儿摆开的石槽、门墩儿、拴马桩们对此也似乎哑巴难言…… 我对G说,还没下雪呢,等下雪我们去你从前的老宅子。 G的老宅子在城南东岳门,文革中改了个红卫名儿叫“红庆巷”,是个半截巷。2000年,G回的城,四年后城改,被安置到鬼市附近。你不能不认识宿命,G的一生之圆,最终轮回值此,这里仍然是全城最底层人群的聚集地。 鬼市的北头接着小东门,这门原名“中山”,是冯玉祥所起。开辟此门,为的是纪念国民革命。就相关问题我问起过G,当然没有结果。我就去查看那门。 中山门城门还剩半阙,依门洞内墙靠着,厚五寸,高丈二,原木门扇儿依稀着岁月划痕,斑驳陆离着世事沧桑。我试图推推,纹丝不动。路人说已锈死墙上。中山门一并两门南北,分别取名“东征”“凯旋”。冯玉祥当年率师东征,出南门时曾留话:等北伐胜利,再打开凯旋门欢迎俺。后来时局万变,冯将军再未见回。 G说:西安的故事多得很,可惜了活一辈子也没有知道多少。我说这老门能到今天屹立不倒,定是前世修得。G说文革中全砸了!我说,共产党就是如此不明深浅。能够留此门在,定是他们睡了。保不准有一天醒来,看着不顺,还是得砸。G默声不语。我说扼杀文化者必被文化扼杀。G说一些深奥的咱看不懂,听不懂…… 拍摄纪录片《在历史这边》是我今年的主要目标。而被我所拍者,对拍摄的一些选材其目的却不明就里。我对G说,你就走着,在路上,在雪天;你就和亲人谝(陕西方言:聊)着,谝琐碎,谝世相;你就愁着,愁光阴,愁缺钱花。G说那有啥意思?我说:42年前人不认识你,42年后人未必认识你。串起来一读:历史!这就是我们,和共和国同龄人的一生一世。说啥都不如说我们,说我们就是说共和国呢。 G点头,似乎明白。我决定尽早行动,拍摄中山门。拍摄中山门的门里门外,以及门里门外的人。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