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China | 面对「荡妇羞辱」,余秀华用愤怒的反击证明了自己的纯真
网友对余秀华批评和骂声大多都集中在荡妇羞辱上,这种谩骂内容的单调是否与她的女性角色有关?在舆论场上,为什么拥有性觉醒意识的女性特别容易遭到围剿?
阅读更多余秀华1976年3月22日出生于湖北省钟祥市,她出生时候因倒产、缺氧而脑瘫。
她从2009年开始诗歌创作,主题大多关于自己的亲情、爱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到2015年初为止,共写了2000多首诗。她因作品《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诗刊》的微信账号发布而出名。
学者和诗人沈睿称余秀华为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而不是写出来的充满装饰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
《诗刊》编辑刘年:“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CDT视频 CDT播客 CDT大事记 404文库 CDT电子报 CDT征稿 版权说明
发布者一朵后浪 | 9 月 12, 2020
网友对余秀华批评和骂声大多都集中在荡妇羞辱上,这种谩骂内容的单调是否与她的女性角色有关?在舆论场上,为什么拥有性觉醒意识的女性特别容易遭到围剿?
阅读更多发布者新时代草泥马 | 4 月 16, 2020
童大焕:个人悲欢永远在宏大叙事之上 ——应对未明病毒之 83 文/童大焕2020.4.15 【1】 被两篇有关个人悲欢的文章刺激了。 一篇是诗人余秀华的《爱国贼和爱国奴:关于方方日记的一点小想法》(2020.4.13),她在文章中写道:...
阅读更多发布者大号冲塔 | 4 月 15, 2020
那些口口声声喊爱国的人大部分包藏祸心,不过是借“爱国”的外衣包裹住肮脏的价值观和所行的苟且之事。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