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报告汇·六四35周年】历史的记忆作为反抗的武器——亲历者王超华、何晓清、林培瑞和萧强谈自己的“六四”
如果你不停地、不间断地破坏历史记忆,改写历史叙述的话,你破坏的是整个社会对于人类基本道义的一个认同,实际上是把整个社会的道义水平向下看齐,越拉越低。这是一个长久的伤害,对于整个社会重建、精神向上的状态,对于每一代人来说都是一个长远的伤害。
Read MorePosted by 南方街头运动员 | 6 月 6, 2024
如果你不停地、不间断地破坏历史记忆,改写历史叙述的话,你破坏的是整个社会对于人类基本道义的一个认同,实际上是把整个社会的道义水平向下看齐,越拉越低。这是一个长久的伤害,对于整个社会重建、精神向上的状态,对于每一代人来说都是一个长远的伤害。
Read MorePosted by 南方街头运动员 | 6 月 3, 2024
萧强:我知道的,它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它从来就是,只是在这个互联网的这些信息里头,我觉得我能够听到他们,我能够记住他们,我能够帮助传播,然后再遇到审查,才会意识到那既然在墙内有审查,那我在墙外做这个项目,就可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抵制这个审查,或者是为抵制审查起一个作用,这就是中国数字时代最基本的来源吧。
Read MorePosted by 桥 | 3 月 17, 2023
Posted by Kris | 6 月 15, 2022
在当下此刻,各种关于暴政与历史创伤的记忆,仍正在等待一个庄重的哀悼。在今日香港,连政权造成的伤害本身亦被禁止讨论,哀哭无声。郑安齐以《不只哀悼—如果记忆有形状》所记录下的德国经验,是一次扎实的调查报告。本次座谈邀请了在德国的长平(六四记忆人权博物馆总策展人),及台湾飞地书店创办人张洁平,与安齐隔空连线对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