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文库】“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外二篇)
当我们热议“延迟退休”,担心60岁不能休息,他们中60.7%只能“干到干不动为止”;当城市老人每月平均能领到3000元退休金,他们的养老金只有一两百元;他们都打工超过15年,但到了晚年,一半以上的存款还不到5万元;他们挣到钱都寄回家里,供孩子上学,但结果,下一代阶层跨越不到20%。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7月 9, 2023
当我们热议“延迟退休”,担心60岁不能休息,他们中60.7%只能“干到干不动为止”;当城市老人每月平均能领到3000元退休金,他们的养老金只有一两百元;他们都打工超过15年,但到了晚年,一半以上的存款还不到5万元;他们挣到钱都寄回家里,供孩子上学,但结果,下一代阶层跨越不到20%。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7月 9, 2023
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仇凤仙的“一席”演讲《民工暮年》引发热议,这位持续关注农民工生计问题的良心学者在“发了2500份问卷、访谈了200人”之后得出了一项调查研究结论——中国第一代农民工在进城打工近30年后,带着一身病痛无法退休,成为了“被遗忘的一代人”。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7月 7, 2023
从2015年开始,工资的上涨幅度变得很有限。李忠清楚地记得,同样干体力活,2015年每月收入已经能在3000元以上,但直到现在依旧是3000多元。
“相比疫情期间,现在找活的人太多了。每天100人中,一半以上都要找不到活。每天如此,所以中介们能有恃无恐地报低价。”
由%s发布 | 7月 5, 2023
关于“初代农民工”的问题,今天算是来了一个总爆发。安徽师范大学的仇凤仙老师,访谈了200多位超龄农民工,做了一个问卷,有70个问题,发放了2500份。正面链接有一个报道,翔实的数据,也有冷静的文风,被多个公号转发,然后又纷纷消失。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7月 5, 2023
谈到第一代农民工,一个关键词就是户籍制度。正是这个制度第一次把人口分为城和乡两个管理区域。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之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失去了自由流动的权利。而且这个制度的发展应该说是造成今天城乡分野的重要推动力量。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