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楼的灯光 | 反恐的枪口为什么屡屡指向农民工?
谁能告诉我,连自己的血汗钱都要不到的农民工,如何能威胁到我们堂堂大国的安全呢?
阅读更多1月 30, 2021
往年春节,人潮退去,北京这类大都市几乎停摆,成了空城。
在防疫的大背景下,就地过年成为潮流。相隔两地的亲人通过网络传递彼此的思念。
留守城市,其背后是比往年剧增的食、住、行需求,好在各行各业的留守者,也做好了春节工作计划。这些平日里不起眼的普通劳动者,将会维持春节期间,大城市里最细微处的运转。
“姐,你代我跟妈说今年春节我不回去了。”尹晓炜编辑好这段文字,点击发送后,她关上手机,叹了口气。
51岁的尹晓炜是一名家政工,2006年独自一人来到北京,此后就一直以家政工的身份在这里打拼挣钱。
眼看政策一步步严格,尹晓炜断了回家的念头。
阅读更多1月 2, 2021
吴桂春和很多中国人一样,以生计论,他的2020是从6月份才开始的。
在广袤的中国农村,有太多的吴桂春。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但不再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园牧歌,而是正月而出,腊月而归的年岁轮回。
他们像极了候鸟,只是多了些分离。正常年份,他们可能在初六初七就要告别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天伦之乐,匆匆出门觅食,以便喂养家里嗷嗷待哺的儿孙。
只是今年,很多人被疫情打乱这个节奏。
他们来到南方,来到大城市,却发现包工头不知哪去了,工厂和工地安静了。他们顿时像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荡。
当然,他们本就没有稳定的保障,他们甚至没有劳动合同,只是简单的一句:多少钱,愿不愿干。
阅读更多10月 20, 2020
大家好,我是大表哥。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找合适的房子搬家。因为合同到期,中介开口就要涨租五百。 为了住到“价廉物美”的房子,只能从四环搬到五环外。 我和同事吐槽,现在的房租怎么这么贵。同事反问我:“你听说过2元宿舍吗?” “在市中心,只要2块钱就可以住一夜。” 一瓶矿泉水都要2块钱,怎么可能会有这个价钱的房子? 见我不信,同事给我推荐了戚小光导演的纪录片《女子宿舍》。...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