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水

奇闻录 | 动车事故一周年:媒体集体失声

今天是中国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一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主流媒体集体失声,但这显然并没有打消中国民间的祭奠热潮。 反差:媒体集体失声 民间自发悼念 在今天出版的党报《人民日报》中,关于动车事故一周年没有任何只言片语的报道。记者还查询了10余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主流商业网站,也均未在首页发现有任何纪念性的文字和专题报道。 据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IFJ)7月19日在官方网站上发表的声明显示,早在23日之前,中国当局就已明令禁止媒体以任何方式纪念动车事故,声明认为该指令剥夺了中国民众对于公共安全、铁路系统改革等信息的正当知情权。 联合会的声明从中国一些媒体记者的个人微博上得到了印证。一位在北京财经类报纸就职的记者提前一周就曾在微博上透露收到了来自中央和地方的禁令。另一位在地方媒体任职的记者也在微博上称:亲眼看见禁令的那一刻,才知道生命的价值抵不过乌纱帽、抵不过动车制造商的利益。 与媒体集体失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网民通过论坛、微博等向事故遇难者表示哀悼。截止记者发稿前,新浪微博上有关 “温州动车事故一周年祭” 的微博已超过11万,该话题以仅次于“北京暴雨”位居时事热搜榜第二。尽管如此,仍有部分网友表示他们的微博莫名“被和谐”了。著名维权律师袁裕来就在微博上就声称自己关于动车事故周年的微博已被加密。 有网友对当局对该事故的处理表示质疑。 网友“女神Q”在微博上表示:(我)要求高铁立即停驶调查、用法律起诉代替行政处理、借助外部中介机构审计和清查所有高铁动车的豆腐渣工程等。这是公民社会和信息时代的起码要求,结果都掉进无底黑洞。这么大的生命代价会被遗忘被历史和谐吗?刘志军几个人就承担了? 还有一些网友对中国媒体大肆报道北京暴雨和美国枪击案件而对动车事故只字不提表示不满。网友“小屁的围脖”认为,中国媒体最擅长做的就是一个新闻事件掩盖另一个新闻事件,央视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来分析美国枪击案件,麻烦问一嘴,一年前的动车事故你丫分析明白了吗? 后续:小炜伊康复治疗 动车残骸原封不动 因 7·23动车事故失去双亲的女童项炜伊去年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项炜伊目前已三岁半,据项炜伊叔叔项余遇今天在新浪上的认证微博表示,项炜伊每天仍需接受康复治疗,“脚踝不能动是有多种原因造成,总体来看还有较大进步空间,希望今年今日是我家悲伤的终点,不再是去年那个悲伤的起点。” 除了项炜伊之外,几乎其他所有动车事故的死伤者均已淡出媒体和大众的视线,被遗忘的不仅仅是他们,还包括惨剧发生现场。据朝日新闻中文网上周报道,发生事故的动车车身被重型机械粉碎,配线暴露在外,窗框也扭曲变形,“坠毁的动车残骸依旧原封不动在放置在温州南站附近,当地并没有相关部门对驾驶座进行清洗和调查的迹象,仿佛遭受动车事故的车厢已被人们遗忘”。 回顾:动车事故死伤惨重 54人被追责 2011年7月23日晚20点30分左右,中国D301次动车运行至温州界内时与D3115次动车发生追尾事故,事故共造成40人死亡,约200人受伤,震惊世界。 事故发生5个月后,中国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正式认定这为一起设计缺陷、把关不严、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和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负主要责任,前者因为涉嫌严重腐败问题已被立案检查,而后者在动车事故发生之前因不明原因已被停职审查。另有52名相关责任人员被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 来源:荷兰在线

阅读更多

央视鲁健:我为自己不是感到感动而是感到荒唐而感到自卑

评论(185)| 转发(267) 新浪微博社区管理中心举报处理大厅,欢迎查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全部 | 认证用户 | 关注的人 | 陌生人 周–磊:能说出自己也听不懂的话,于您而言,委实是一份勇气!这份心,老天看在眼里!(今天 01:12) 回复宇宙无敌亲春大头苏:为什么你没有被离开。 (今天 01:12) 回复柯磊vivienne:鲁老师睡这么早 (今天 01:12) 回复站在高处看世界V:允许你们这样的身份说真话吗? (今天...

阅读更多

<玉衡>《雷雨2.0》:把现实主义摔在地上

2.0时代的到来终于告别了统一信息发布中心的模式,更加注重交互作用,人们既是信息内容的浏览者,也是信息内容的制者,“全民微博”,信息来源无法再被垄断,“现实”的呈现更加容易,然而信息纷杂带来了选择多样,却也使得人们更难接近“现实”,“是”和“非”都无法相信,几乎陷入虚无主义。     《雷雨2.0》:把现实主义摔在地上   文/刘莐(北京大学)     一直觉得现实主义戏剧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每遇思想深刻的好戏,都会沉迷进舞台上的故事,仿佛进入了那个世界。而这样的戏,是编剧创造出来的,导演的任务,就是最大程度上真实地还原编剧的世界。为此,北京人艺营造的现实主义方式就是“体验生活”,才有了我们看到的那么多佳话:童超为了演好庞太监亲自拜访晚清的太监,黄宗洛为了演好松二爷每日穿着长衫提笼架鸟,前些日子众多老演员为了排《甲子园》又来到了西山老人院……假如新排了一版《茶馆》,看过的观众的评价一定是“谁谁谁演得‘像’王利发”、“谁谁谁演得‘不像’秦二爷”这样的语句,因为观众通过剧本就可以找到一个完整的答案,观剧只是检验这个答案的过程;没看过的观众则是跟随者编导设计的节奏与内容,感受和接受这种思想罢了,故事结束,观演便结束。 可是,为什么是“现实主义”?为什么中国戏剧在上一个百年中为什么要以现实主义的主流形式呈现?观众大多不想这个问题,因为现实主义戏剧的就是不想让观众思考故事以外的问题——表演内容少,一切以编剧为核心。看完戏,观众的评论基本围绕剧情和其所体现的思想展开,对导演和演员的评价,完全取决于他们使用的表现方式是否恰当并充分表现了观众心中的那个“中心思想”。为什么? 所有艺术的发展都是这个道理——产生的初期,功用性占主导,比如中国最初的文学都是表、赋、诏这样的应用文,只不过它写的好,所以我们当它是文学,而诗歌等文体形式出现,使得文学走上自觉,才是文学形成的标志;绘画也如此,起初都是为了记录影像,所以都是追求“像”的现实主义艺术,直到照相机发明,取代绘画的记录功能,画家们才开始画自己“心中的画”和“想象中的画”,美术史因此从走向了印象派、野兽派、未来派这些现代艺术。戏剧更是这个道理——中国早期戏剧基本流传于青年学生和革命群体中,主要起到革命宣传的作用,功能性明显且单一;而之后的以北京人艺为中心的现实主义传统,是50年代向苏联莫斯科剧院的斯坦尼体系学习并建构发展起来的,那时候,戏剧这种真人舞台表演的形式,虽然向北京市民售票开放,却仍然无法改变作为政治宣传的手段。这种宣传中,为了让最广大人民能够看懂,从而接受戏剧创作者希望展现的观点,便只能采取最具真实性的、最具生活化的现实主义形式。 这样来看,我们心中存在已久并扎根很深的现实主义传统,不过只是为达成一个目的而必须呈现出的模样,不是戏剧艺术“自觉性”的体现,而是其“功能性”的体现。直到八九十年代,随着政治性的弱化和自觉意识的增强,一些觉醒的创作者才意识到这一点,浅浅地去探索戏剧“本来的面貌”,这才有了大导,有了牟森,有了孟京辉,有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进入这个领域,用一出出实验戏剧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 《雷雨2.0》,正是王翀给出的答案;更恰当地说,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出了解题思路——把现实主义特征最明显的人艺经典戏剧《雷雨》解构,摔碎在观众面前,告诉你,现实主义是假的;而这个答案本身,又向观众展现了戏剧的另一种可能。 所以,每当我走进《雷雨2.0》排练场的时候,就觉得舞台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现实主义的碎片——观众看到的不再是完整的有统一中心思想的现实主义话剧,而是凌乱的摄像机、屏幕、无节奏奔跑的演员、破碎的布景,甚至凌乱得分不清演出区域和工作区域的舞台分割,一块儿一块儿、一截一截。《雷雨2.0》的目的是为了打破现实主义对观众观戏心理的“统一规制”,还原给观众一个真实的无限可能,所以,只要拆解现实主义就够了——解构是手段,不是目的,并不用把它揉成粉末,因此,不用去问“为什么不解构得再彻底一些”,观众依然能在舞台上找到现实主义的一只胳膊或者一只腿——比如剧中人物虽然不断移动着位置奔跑变幻,却总在各个场景中表演着那些现实主义的情节;比如那些取自曹禺《雷雨》中的台词,虽然是东一句西一句零碎地拼在一起,却在讲一个完整的、能被理解的故事;比如在影像呈现到高潮的时刻,演员站立一排,走出影像,绝望地爬上箱子和柜子搭起的高阁,演出了象征意味极强的现实主义……这都是拆解现实主义之后留下的结果。     可二十一世纪,2.0时代的“现实主义”不再是由“戏剧宣传”这样古老的即时演出模式呈现,而是通过可复制可传播的镜头媒介完成,各种各样的媒介滚动输出信息,向人们展现“现实”——这种现实,也是破碎的,海量的,不像剧场中的观众那样必须强行接收演出呈现者试图输入的信息,而是需要经过人脑筛选,加工整合才能拼凑出人们对于“现实”的答案。然而,镜头媒介下的“现实主义”更加具有选择性和诱导性,只需要稍稍转换拍摄角度,便可诠释出不同的含义,给观众不一样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知道信息的选择性和片面性,便会尽可能多地浏览和拼凑——盲人摸象,多摸一些部位也能大概知道大象的样子;可是一旦信息来源被权力所控制,形成信息垄断,就又回到传统的“戏剧宣传”模式,走向集权主义。2.0时代的到来终于告别了统一信息发布中心的模式,更加注重交互作用,人们既是信息内容的浏览者,也是信息内容的制造者,“全民微博”,信息来源无法再被垄断,“现实”的呈现更加容易,然而信息纷杂带来了选择多样,却也使得人们更难接近“现实”,“是”和“非”都无法相信,几乎陷入虚无主义。 所以,在《雷雨2.0》中,“雷雨”解构了传统戏剧中的“现实主义”,“2.0”了解构了现在社会的“现实主义”——导演采用摄像机实时拍摄,通过对焦、借位、剪辑等电影手法,成功地拍出了我们整日看到的媒介中的“真实”情景,满场摄像机的调度,又让观众清楚地知道这“真实”是虚假的。舞台上方的屏幕影像,在建构的同时被解构,将当代“现实主义”的目的彻底摔碎在舞台上。     这两种解构方式都是通过导演语言实现的,没有像传统戏剧那样依赖编剧创作的文本。正如这两天演后谈观众频繁问到的:“你为什么拿《雷雨》开刀,换一个行不行?”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做《茶馆》,做《骆驼祥子》,都可以解构现实主义,但《雷雨》是中国话剧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家喻户晓;而且,从编剧角度看,这戏中的人物关系是一个“表格式”写法——如果把剧中人物列成横竖两排,整个戏可以填在这个表格里,每两个人物、每一组人物依次交织,排列组合;不仅出场次序,人物语言背后蕴含的情感也是如此——每两个、每一组人物都有不同的矛盾冲突,堆叠地非常整齐,一个压一个,人物关系和人物情感之间的矛盾像数学公式一样井然有序,织起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沉重地压在剧中人物上空。解不开,唯有一场雷雨和悲剧的到来才能斩断。 这种绝望,在《雷雨2.0》中被诠释成了一个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处境的尴尬,无论是处于社会上层的富有女性,还是位于底层的,终归沦落成男性规则的牺牲品。这个话题在所有后现代思想的讨论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现实意义,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体现就是女权运动的发展引发的妇女解放,女性有了和男性等同的获得社会地位的机会,却由于先天性征差异,无法真正实现平等,陷入一个更加尴尬的处境——不但要以孱弱的身体在社会上和男人一样打拼,还要承担原本的家庭责任去相夫教子,等于是解放后却负担更加沉重了——演出的时候,每当我看到宫哲扮演的“四凤”一步一步向堆砌不牢、有些晃动的箱子柜子上攀爬的时候,就会感动于女性在社会中的艰辛与绝望;旁边站成一排的人们却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仿佛是男性制定的规则整齐地排列着,又好像规则之下的看客冷漠地旁观着,还好像同样处于这个规则之下的受害者无奈地绝望着……故事中的性关系只是一个比喻,这种基于生命之大限引发的绝望和悲剧,正像卢梭所言的“枷锁”,束缚着这个世界苦难的人群,是任何人无能为力的,唯一的告别途径只有“雷雨”那样的死亡,才能从中解脱。 曹禺先生不喜欢《雷雨》,说它“太像戏了”,几乎不看这出戏的排练和演出,因为他用编剧的语言已经把这个剧中世界建立得太圆满了。而《雷雨2.0》却用导演的语言建起里原先编剧的世界,王翀说“颠覆”,我觉得更应该理解成是“解构”和“重建”。曹禺的《雷雨》注定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座高峰,《雷雨2.0》没有顺着这座山峰往上爬,而是另建了一条走向新高峰的路。人们曾经很相信的“现实主义就该是戏剧的模样”被打破了,究竟什么才是戏剧的真实样子?舞台上一堆凌乱的摄影机算不算戏剧?……你不知道,我不知道,人艺不知道,王翀也不知道。但我们都在探索,我们不但去探索“什么是戏剧”,还可以从反面排除“什么不是戏剧”,无论发现了哪个,都意味着这一块儿牌子上将会写下此路“通”或“不通”,指引或者提示着后人。为此,《雷雨2.0》所做的探索和努力,一定是有价值的——我们,携手同行。 《雷雨2.0》票务信息:http://www.damai.cn/ticket_38953.html     (采编:徐海星 责编:徐海星)     您可能也喜欢: <摇光>速食主义 <天玑>散宜诗话(一):大学生是天然的理想主义者 <七星百科>第二十期:精英主义 一个女性主义者的爱情狂想 超越拉贝日记的是人类的“利他主义精神” 无觅

阅读更多

《南华早报》 投入资金不足让天灾雪上加霜

核心提示:是天灾,还是人祸?一场从21日下午持续到22日凌晨的大暴雨让北京的很多地区变成了巨型游泳池。这场雨共导致37人死亡,并让生产生活普遍陷入混乱。最可悲的是,根据以往的经验,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北京市的官员将极有可能一切照旧,基本不进行检讨和反省,而随随便便就把一切归咎于”天灾”。 原文: A natural disaster made worse by underfunding 发表:2012年7月23日 作者:《南华早报》总编辑 Wang Xiangwei 本文由” 译者 “志愿者翻译 是天灾,还是人祸?一场从21日下午持续到22日凌晨的大暴雨让北京的很多地区变成了巨型游泳池。这场雨共导致37人死亡,并让生产生活普遍陷入混乱。 官方称,这场雨是人口为两千万的北京61年来的最大强降雨,由此暗示这是一场天灾。但是对许多居民来说,这也大抵算是一场本可以避免的人祸。除非北京大幅改善不够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下水系统,并且建立一种有效的应急管理制度,那么这种人祸将继续困扰北京。 天气预报不准是出了名的,但是大陆的气象工作者这次报准了。他们在20日发出预警说,未来几天,中国北部的很多地区(包括北京在内)都将降下大雨。 北京官员20日向媒体夸下海口说,他们已经作好全面准备,并承诺将在每一处立交桥下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抽水,以确保道路不被淹没以及交通畅通。 啊,电视画面上却是另一番景象,不过也让人眼熟:北京数百座立交桥中的大多数都出现了桥下积水,小轿车、甚至公交车都搁浅在齐腰深或是更深的水中。 国家媒体对城市官员如何动员10万人(包括士兵和警察)实施救援进行了地毯式报道,并盛赞那些无私救人者。但是巨大的破坏无可挽回,数十人丧生,八万人滞留首都机场。 最可悲的是,根据以往的经验,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北京市的官员将极有可能一切照旧,基本不进行检讨和反省,而随随便便就把一切归咎于”天灾”。 尽管21日的大雨不同寻常,但实际情况是,北京通常因为降雨而陷入瘫痪,去年夏天就是如此,虽然那场雨比这次小许多。显然,不完备和缺乏资金修缮的下水系统无法满足当前要求。 北京并不是全国独一份。几乎所有内地大城市都面临类似的挑战。 内地官方或许每年都会花费数十亿元人民币来铺设电网、燃气管网系统和电信网络,但是通常不怎么出资修缮下水系统。 根据先前的媒体报道,北京市中心的一些下水系统最初是在明朝(1368年至1644年)修建的,其后就没有怎么扩建。 在官方媒体上经常被引用的一则报道是山东的青岛曾自吹有”先进的”下水道体系,与其他城市相比的确如此,因为这一系统是100多年前德国殖民时期设计监督完工的。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点击 这里 查看和订阅《每日译者》手机报。 穿墙查看 译者博客、书刊、音频和视频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