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当局

BBC | 从纽约到夏威夷:辛亥百年在美国

美国联邦邮局曾经发行孙中山和林肯并列的纪念邮票 辛亥革命百年之际,美国不少城市也组织了纪念活动。媒体则利用这个机会凸显百年后中国政府的腐败和压制民主的做法。 民主思想启蒙地 孙中山少年时期在美国接受了四年教育,其间,他学习西方的哲学和理念,感受美国的民主和文化,这里不能不说是他民主思想的启蒙之地。 1879年,13岁的孙中山受兄长赞助来到夏威夷,在当地寄宿学校“伊奥兰书院”(Iolani School)修读西方科学和宗教。据伊奥兰书院称,孙中山入学时,不通英语,老师让他先在课堂观察十天。然而3年后毕业时,孙中山获得了由夏威夷卡拉卡瓦亲王颁发的一项英文文法奖,并成为该书院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毕业生。毕业后,孙中山进入奥尔胡学院深造,但仅仅一个学期之后,就因为他有信奉基督教的倾向而被兄长送回家乡。 在孙中山常年流亡海外的时期,他还曾五次返回夏威夷。据奥尔胡学院称,孙中山曾经回忆说:“这是我的夏威夷。我在这里成长,接受教育,我也是在这里第一次见识到现代文明政府的运作结构和重要性。” 美国各地纪念活动 从美国北部的芝加哥到南部的休斯敦,从东岸纽约到西岸旧金山,当地唐人社区都组织了纪念活动。 有的发自于中国政府: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出名为“发展中的中国1911-2011”的图片展览,展现中国100年来的发展进程。 有的自发于唐人社区:在旧金山,爵士乐钢琴家胡健良在第二届唐人街音乐节上推出新的音乐作品“孙中山”,把中西方民间音乐融合在一起,以衬托孙中山把东西方世界观融合起来的理念。 孙中山流亡海外期间,曾三次前往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和温哥华,当地华人向他提供了据信多达三万五千美元的赞助。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以及孙中山访问温哥华百年,当地中国共济会与PHS社区服务协会联手举行了百年纪念匾揭幕仪式。 在夏威夷,奥尔胡学院上演戏剧“起来,立强:孙中山”。 夏威夷马卡瓦奥公立图书馆推出名为“中国历史在夏威夷:孙中山”的活动,聚焦夏威夷的华裔移民和孙中山的生平,并邀请孙中山的后代出席向大家讲述他们的家史。 媒体聚焦中国民主 与此同时,西方媒体则借此机会聚焦中国的民主现状,以百年前清朝灭亡时中国缺乏民主和渴求革命的形势来对比百年后中共下的腐败和独裁,并且指出中国政府在国内花巨资举办纪念活动的背后却是对民主的惧怕和回避。 《纽约时报》社论刊登余华的文章说(译文):辛亥革命所带来的自由没有得以长久,很快就被扼杀在襁褓中。孙中山的指导原则随着他的逝世而消亡。中国在1911年摘下了帝国专制的帽子,可是在经历了内战和对日抗战之后,她又在1949年被穿上了国家独裁统治的新装。在百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很多中国人大声问,如果当年民主的萌芽获得成长的土壤,如今的中国将会怎样?回顾清朝灭亡时的腐败和辛亥革命前夜的紧张局势,人们看到的今日中国是和当初如出一辙的腐败和不公。 文章还指出,大陆举行的百年庆祝活动更多地暴露出北京当局对变革的惧怕,需要由政府批准的庆祝活动常常是避人耳目的幌子,让他们可以避而不谈辛亥革命所具有的变革效果。 《经济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标题为:《从孙到毛到如今,一个让独裁政府极不自在的对比》 文章指出,中共当局大搞庆祝活动的同时也暴露出其紧张不安。比如电影《1911》精心避开了清末激发的大规模政治改革。又如,着重描述这些变革的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还没有播完就不仅遭禁,而且不许重播,电视剧中有一段引述孙中山发牢骚说“只有当权者才有自由”;这种反映中国现状的情节显然让当局不安。 《堪萨斯星报》一篇文章标题《100年后,腐败仍是中国的主要问题》: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即将到来之际,北京中央政府越来越需要遏制象黑帮管控地盘一样的地方政府。这种担忧不会让1911年的清朝大臣们感到陌生。今天的中共失去统治的可能性并不那么大,然而,尽管中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让数以亿计的人脱贫,但地方官员贪得无厌目无法纪的例子已司空见惯,这不能不让中央政府担忧。 《Spero 新闻》指出,中国大陆的百年庆典活动受到当局的严格监管,因为尽管中共视孙中山为“革命先驱”,但其捍卫民主和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却为中共所反对。当局虽然组织了研讨会,书展,电影,展览等纪念活动,但围绕民主的讨论会却被当局取消。 辛亥革命的许多目标,尤其是宪法民主和法制,一百年后在中国大陆还有待实现。

阅读更多

法广 | 法国报纸摘要: 难以预料的中国审查制度_

冯小刚炮轰电影审查 《世界报》驻北京记者佩德罗来蒂(Brice Pedroletti)说,冯小刚是中国的成功导演,有着最高票房纪录,然而在今年8月在政协组织的一个文化改革研讨会上,他也站出来批评中国电影审查制度,说电影局把什么都当原则问题,过度负面联想,要求删改的地方之多,已到了滑稽可笑的程度。 在中国,一些中国电影导演必须将自己的电影剧本和最终版本结果,以及外国电影节的邀请都提交给电影审查机构,并常常为了避免被过多删节,与审查当局谈判,有的电影被阻碍几个月不能出笼。比如中国导演宁浩的《无人区》就被审查机构认为“死人太多”而难以通过。 有些电影公映后也会受到审查被撤出电影市场,比如李安获得金熊奖的电影《色戒》。 检查无孔不入 《世界报》说,中国当局对文化领域的检查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对电影审查特别严厉是因为电影对人们的影响比较大。此外,对青年网民影响力日益增加的中国前卫艺术家艾未未,也在今年4月3日准备去香港时被捕。艾未未被捕时正值敏感时期,有人在网上呼吁人们效仿阿拉伯茉莉花革命推翻独裁当局。 在中国,有些题材特别敏感,不但历史题材被审查官用放大镜来看,当代作品也逃不过被严密审查,一些名词成了犯忌讳的敏感词,比如 “中共,天安门事件,或者法轮功”等等。 审查逻辑根植于意识形态 那么,中国的审查到底有没有逻辑可寻?据法国在香港的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负责人塞巴斯蒂安-维格(Sébastian Veg )介绍,这个逻辑根植于中共政权中心的、难以描述的复杂意识形态。其中包括永远不能说前任领导人的坏话,避免突出负面东西,诸如贫富悬殊,社会不公,工人、农民起来反抗等等,以保证社会和谐。然后还要撒上一些节制性欲的清教徒成分,而且不能忘记说西方的颓废和堕落等等。 中国审查制度的特点是难以预料 中国当局对文化的审查的最大特点是无法预料。而且审查的机制几乎看不见,审查的决定经常是非常秘密和低调的,比如出版社担心出版后受到当局惩罚,被迫撤回,于是自己先对自己进行审查。出版社还要求审查官员告诉他们如何做才能过关。 中国审查的最高机构是由李长春领导的中共宣传部。而李长春是中共政治局9名常委之一。所以,需要避免什么,什么算是越线的指令,来自中共的最高层。 若在中国搞现代做品展览,如何通过当局审查,在上海的意大利专家大卫-加蒂罗(Davide Quadrio)解释说,这要看事先的公关准备工作做得如何,要看你怎样向当局解释你的作品。但如果赶上敏感日期,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去年诺奖给刘晓波 北京惩罚挪威三文鱼 有关中国的消息,费加罗报的经济副刊在“历史今天”栏目说,一年前,贝尔和平奖被授予在狱中服刑的中国异议人士刘晓波,导致北京对奥斯陆进行报复,但没想到,报复的目标竟是三文鱼。诺奖公布后,北京当局不断增加对进口挪威三文鱼的防疫检验,致使今年头8个月,中国进口挪威三文鱼的数量减少了一半。 中国企业赞助文化活动 此外,费加罗报另一篇有关中国的报道是说,中国企业开始跻身赞助国际文化活动的行列。中国的海尔公司和复兴集团都参加资助在巴黎卢浮宫举行的“中国故宫”展览。 法国各报周末头版介绍 今天法国各大报纸头版各有侧重。《解放报》头版和内页专刊,介绍法国社会党6位参加总统大选初选的候选人和他们各自的纲领,以及明天举行初选的程序等等。 法国《费加罗》报则重点批评法国铁路公司因一名员工遇刺受伤而罢工是滥用罢工权利,属于非法。 法国《世界报》头版重点是欧洲各国终于决定救助陷入困境的银行,并说法国的形势比预想的要糟糕。世界报头版的社论批评法国社会党6名初选候选人都忽视或者搁置有关欧洲的议题。世界报头版还报道一则科学研究证明 : 看电视损害健康,说“看一小时电视,折寿21分钟”。 《巴黎人》报(今天报)的头条是说,9月13日中奖1亿6千2百万欧元的神秘幸运者至今还没露面。 《十字架》报今天头版说,一些现代作家仍然从圣经中汲取灵感,但是比过去隐蔽。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 | 六老人上诉建议天安门换像 官方限辛亥纪念避谈民国

六位在湖北的八十岁老人计划上书国务院及全国人大,希望当局将在天安门的毛泽东像取下换上孙中山的,尊重全球华人心声。中国政府只提辛亥革命却避谈民国一百年,也限制各地举办纪念活动。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由全国政协规划的「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将于十月九日在全国政协大礼堂举行,胡锦涛到时会就辛亥百年发表演说。 近日在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湖北,有六位年近八十岁的老人,准备向国务院及全国人大建议,希望当局能将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头像撤下,取而代之地挂上孙中山的像,但老人们担心此举遭到国安的打压报复,一直不敢将计划公诸于众。大陆老右派学者、原成都日报编辑铁流收到老人们的信后十分赞成其建议,于是将其想法公布。  这六位老人分别是王平、胡春台、欧冻汉、杜左生、汪烈九、及彭骥云,他们不仅希望天安门城楼换成孙中山的头像、同时还希望把蒋介石的遗体能从台湾回归奉化落葬,认为这是落叶归根,合情合理。又说毛泽东和蒋介石是“革命尚未成功”事业的继承者和学生,这也是两者生前一致认可的,认为此举能化干戈为玉帛,两岸和平统一的愿景也会变成现实。  其中一位上书的老人王平星期三向本台表示:“我们几个朋友,公布三天了,认为孙中山先生是国共两党都尊重的革命的先行者,(毛,蒋)是孙中山革命未竟事业的继承者,所以挂在天安门上就比较合适。” 记者:“为什么比毛泽东还要合适呢?” 王平:“毛泽东已经死了三十几年了,他没为中国人民办一件好事,专办坏事,所以他没资格挂在那里。” 此封信中还表示,这是开启中华民族宪政之路的首功,也敬告当局希望以苍生为重,切勿徘徊于权力之争,希望认真研究,采纳实施。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民国一百周年,当局对于由孙中山发起的辛亥革命进行不同的纪念活动,但却避谈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周年。 对此,铁流分析表示:“在台湾嘛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这个是中国的历史,他(北京当局)不敢提,他用辛亥革命来说,就好像把一个实质问题给回答了,他不承认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他们推翻了孙中山建立的合法的国家,因为他把一个国家给推翻了,所以他不敢承认这段历史。”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多家纪念馆、博物馆推出馆藏辛亥革命文物精品展,电影《辛亥革命》也在近日上映,有63个人物角色,汇集了中港台多位演员。六集大型文献纪录片《辛亥革命》于本月4日至9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 据苹果日报星期三报导,北京当局只限湖北和南京两地大肆进行辛亥革命的纪念活动,却不让其他地区与其抢风头,在中华民国开国元勛黄兴的家乡湖南,地方政府曾建议进行纪念活动,但因北京方面规定只有在湖北南京才可以举行,黄兴的后人对于当局有意淡化先祖的做法很是不满。 广州媒体人张先生表示:“我是广东这边也都没有纪念活动,以前那些黄花岗也都是做样子有个纪念活动,老百姓也没有参与,很多东西都是官方的一种宣传一种样子,一般老百姓都没有参与。我觉得这是一种政治理念的不一样,如果共产党让老百姓崇尚三民主义,就与他们的理念有违背,但他们又不公开说,又不能让民众太崇拜这个东西,其实脑袋都是自己的,都有自己的思想,这东西不是说他们能管就能管得住。”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导。

阅读更多

BBC | 获诺奖一年刘晓波一家仍被噤声

刘晓波目前在辽宁的监狱服刑。 2011年诺贝尔和平奖即将揭晓之际,去届得主刘晓波一家继续受到中国当局的严密监控。 曾参与起草《零八宪章》的刘晓波于2009年被北京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11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两年,目前仍在辽宁锦州的监狱服刑。 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在去年诺贝尔奖公布后不久消失于公众视野之中,种种迹象显示,她至今仍被当局监视居住。 BBC驻北京记者白麦克指出,虽然中国当局强调刘霞并不涉及任何法律诉讼,但她还是遭到拘禁。 法新社本周报道称,刘晓波上月曾获准短暂出狱返家,参加父亲的头七忌日悼念。 去年挪威宣布颁奖后,刘晓波与刘晓的寓所外一直被保安与警察包围。 此外,设于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说,刘晓波的哥哥刘晓光、刘晓辉和弟弟刘晓暄曾于上周前往锦州监狱探望刘晓波。 香港“维权网”研究员王松莲对法新社分析说,这可能是中国当局经过事先计算的信息披露,因为北京当局预料到,人们会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周年之际询问刘晓波家属的下落。 BBC记者指出,又称“茉莉花革命”的阿拉伯之春抗议浪潮让中国当局神经绷紧,刘晓波以外的许多中国政治活跃人士在过去一年均生活艰难。 记者说,中国领导人不希望群众高呼政治改革,继而对要求变革者实施打压。 去年挪威决定向刘晓波颁发诺贝尔和平奖的决定让北京勃然大怒。记者指出,诺贝尔委员会明知北京将如此反应,而在过去的12个月,这种预期得到了充分实现。

阅读更多

法广 | 要闻解说: 刘晓波—1年来震耳欲聋的沉默

2010年,中国异议人士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法新社10月6日从奥斯陆发回消息说:2010年刘晓波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之后,中国为之大怒。 亚格兰在采访中对挪威广播公司说:“很多人把阿拉伯之春的领军人物看成2011年诺贝尔和平奖热门人选。而评委觉得,世界其他地方出现了很多积极的趋势。很可惜,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些趋势。” 此前,人们把推动“阿拉伯之春”的领军人物放在了首选。 这些热门人物是,在网上推动民主运动的突尼斯人曼尼(Lina Ben Mhenni,化名为突尼斯女孩)、埃及网络女将法塔(Esraa Abdel Fatah)和她的同伴(Waël Ghonim) 一起动员埃及青年起义对抗前总统穆巴拉克政府,引发1月和2月在开罗解放广场声势浩大的示威运动,最终导致穆巴拉克下台。 在其他热门人选中,还有阿富汗医师、女权运动家萨马尔(Sima Samar)、在1989年与异议人士沙卡洛夫(Andrei Sakharov)共同创办俄罗斯人权团体“纪念(Memorial)冈努西奇娜(Svetlana Gannushkina)、利比亚专栏作家蕾曼∙格鲍伊(Leymah Gbowee)、古巴异议人士、博客作家奥斯瓦尔多∙巴雅(Oswaldo Paya)。德国之声6日报道说,联邦德国前总理科尔和欧洲联盟都有可能获得2011年诺贝尔和平奖。 另外,法新社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前一天刊出一则题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北京当局一年来震耳欲聋的沉默”的新闻。 法新社表示:把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中国著名异议人士刘晓波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年过去了,外界很少有刘晓波的消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不知是否可以算得上殊荣,但是大家面对的现实是,刘晓波还在遭受关押。 法新社表示:上个星期,北京当局故意策划了让刘晓波消息“外泄”的公关行动。根据外界得到的消息,刘晓波的父亲刘伶于9月12日中秋节在大连疑似患肝癌去世。刘晓波的弟弟刘晓暄说:刘晓波上月曾短暂出狱回家,为父亲奔丧。刘晓暄还说,刘晓波在9月18日曾经返回家出席父亲的丧礼。 总部设于香港的“中国人权保护协会”的调查员王松莲(Wang Songlian)对法新社记者表示说:北京当局对刘晓波的家人实施全面的监控。被囚禁的刘晓波9月获得与家人见面机会。刘晓波的哥哥刘晓光、刘晓辉及弟弟刘晓暄,9月到锦州监狱与刘晓波见面。刘晓光说,上月会见时,把父亲的身体情况及其他许多事告知刘晓波。刘晓波情况不错,见面时开心,但具体见面情况,包括日期,当局劝告不可透露。 香港“人权观察”研究员白贵林(Nicholas Bequelin)对法新社记者说:北京当局对刘晓波的妻子刘霞一直实施软禁、不许刘晓波的律师去监狱看他、不允许刘晓波写家信、不许外交官探访他… “中国人权保护协会”的调查员王松莲还对记者说:中国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前放出有关刘晓波的消息,这是算计好的举措。 法国汉学家白夏(Jean-Philippe Béja) 对法新社记者说:刘霞一直根本无法出家门。她可以一个星期去看一次她的母亲。而一年来,刘霞不能接待任何人。白夏认为:外界得到了有关刘晓波零星的消息,这是因为诺贝尔和平奖颁奖日期临近。中国政府想向外界展示:你们看,监狱条件没有那么恶劣嘛! 香港“人权观察”研究员白贵林说:目前绝对没有刘晓波可以被提前释放的迹象。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