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

中国选举与治理 | 媒体札记:北京、重庆48小时

  对沉迷于帝王将相电视剧的中国亿万城乡父老来说,2012年3月14日下午13时45分之后两天里发生的一切,完全可以用“宫廷政变”来概括。当今中国最有权势的25人之一(甚至早有言之凿凿的传闻称其将在半年后进入前十之列)--薄熙来,在一场由其下属、前重庆副市长兼公安局长王立军“叛国”而引发的蝴蝶风暴中,未能全身而退,功亏一篑地倒在了进军政治高峰的最后台阶上。   那天午后,在温家宝允诺“再回答两个问题”之前,人们已经为这位总理的两会记者会谢幕演出而兴奋异常。这位被一些反对者讥作“影帝”的老人,为上任9年来的工作不足而公开道歉、请求宽恕,承认类似“房价越调越高”、“政策不出中南海”的嘲讽确有道理,更叹息自己“独立的人格”不为人们所理解,“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他也再次提到政治体制改革,这个令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特别热心的话题,声称要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否则“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在与电视直播同步进行的网络讨论中,即使是一些长期以来认定温家宝的勤勉亲民只不过是“做秀”的异议者,也承认他今天的言论尺度超出期待,仿佛“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不过,不论是“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还是许诺最后一年做好5件难事,都还不能让围观的人们尽兴。此刻,温家宝的缓慢语速已经使这场发布会延长到了前所未有的接近3小时,最后一个获得提问机会的记者站起身来。在询问了地方债务的政府难题后,这张来自路透社的白人面孔没有辜负人们对外媒记者的期待:“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大家很关心的重庆市发生的所谓‘王立军事件’。王立军进入美国领事馆以后,中央的有关部门已经进行调查。您本人是怎么看待这个事件的?您觉得这一事件会不会影响中央政府对重庆市政府和市委领导的信任?谢谢。”   屏幕前攒动的人们一定也会对这位深谙汉语技巧的记者说声“谢谢”,除了遭遇民间异议者阻击的刑诉法修正案之外,“重庆”可能是关心中国政治者最想听到的关键词。   这种焦急的等待甚至令一位网民产生错觉,当温家宝承诺认真对待地方债务并特意说明“稍后回答第二个问题”时,电视机前的他误以为答问就此结束,在微博上对总理“故意不回答”表示愤慨。好在,现场翻译很快完成了工作,温家宝抿了抿嘴,开始那段注定会被反复解读的表态。   在声明中央高度重视王立军事件后,他话锋一转,在面向全世界的摄像机前公开责备:“现任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必须反思,并认真从王立军事件中吸取教训。”   然后,这位被公认为党内右派、开明派的中共高官决定“讲一段话”:“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走过弯路,有过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中央作出关于正确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来,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的基本路线,并且做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重大抉择。历史告诉我们,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实践,都要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且经受住历史和实践的考验。这个道理全国人民懂得。因此,我们对未来抱有信心。”   网络文字直播实录这时反而显得跟不上他的语速,温家宝显然早有准备。   与此同时,是中国互联网上的一片沸腾。那些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治理模式常持异议,并因为王立军事发而断定“平西王”前途暗淡的人们,激动不已。依据对中共政治话语模式的判断经验,他们认定,温家宝的这段讲话无异于将薄熙来的“唱红打黑”定义为文革思维,批评其与中国共产党得以稳定政权的改革开放策略背道而驰。   “这是十年来最有含金量、最有料的一场发布会”--一位媒体主编发出微博感慨,并迅速得到赞同。来自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职位更高的官员的批评,就像一把更加锋利的尚方宝剑。对这位中共元老薄一波之子“毛左”做法心存不满的“右派”们,利用在网络空间中的绝对优势话语权,提前开始狂欢:“重庆市委市府必须反思”成为最大新闻门户网站们的头条标题;有心人前往重庆官方管辖的华龙网,发现那条有关王立军的同步直播实录链接曾经失效,就此嘲笑此举无异“掩耳盗铃”。   此后发生的事情说明,薄书记的属下们此时应该已经不会有“掩耳盗铃”的勇气了。那条华龙网的链接最终得到恢复,重庆市人大的官方认证微博账号更是迅速摘录转引温家宝的讲话精神:“现任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必须反思,并认真从王立军事件中吸取教训。”   波谲云诡的政治摊牌气氛简直要冲淡温家宝催人泪下的“请人民忘记我”。正当人们兴奋地观看央视《新闻联播》,并确认温家宝这次的“敏感言论”没有“不出中南海”时,中国最有名声的记者胡舒立已经通过财新网发表“火线评论”--《温家宝为何两提〈决议〉》:“温总理两提《决议》,均与‘文革’相关,均强调历史感和历史检验。在第二个回答中,他强调重庆当局应当吸取王立军事件教训之后,再谈文革教训;在第一个回答中,他的担忧在于不进行政改则‘文革’可能重演。无疑,重提《决议》显示了对‘文革’复辟的担忧。”   新华社公布的记者会答问电稿并没有与电视机前人们的记录有太多出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文革重来”在内的所有表述都未遗漏,央视一套也在当晚21时重播记者会全程。一些人在网络上传说着“宣传禁令”的到来,一些人则鼓励有良知的媒体人要在这个时候“帮总理一把”。   一夜劳作。因为在多次重大事件中表现突出而受到关注的上海《东方早报》,最终在15日的封面上选取“改革须有人民觉醒和支持”作为头条大标题--这句话被一些人解读为温家宝作为“右派”在党内感到形单影只,不得已而求助于民众。另一些典型标题来自温家宝那些诗词警句,广东《新快报》因为摘录了“文革可能重新发生”、“重庆必须反思”和“吴英案要实事求是”这三段热点答问,而获得同行们的普遍称道。在这种几乎所有市场畅销报纸都将整个头版贡献给温家宝临别箴言的环境中,《南方都市报》简直要因为选了句“一些地方房价远未回归合理”而感到愧疚--事实就是,这家中国最著名小报已经有记者就此公开表达对总编辑表现的不满。   这种比拼在新闻管制下如何游走极限边缘的竞赛,主要发生在市场化媒体身上。当然,风暴中心的重庆例外。人们在最能体现官员意志的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上也没能发现“惊喜”,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又或者《北京日报》、《解放日报》一样,这份由本地宣传官员直接管理头版的媒体正常出版发行,按例刊登温家宝答问电稿,未删一字。   时间来到15日早晨9时17分,那些因为薄督前途兴奋讨论了一夜的网民们,再一次被人民网吸引住了:这个曾经在王立军事发之初宣布“将有重要消息发布”的《人民日报》主办网站,通过官方微博账号故伎重演。不过,这次预告被民间消息灵通者提前一步透露天机,“今天上午薄已免职。重庆市委大会。张德江兼任市委书记”。拥有近20万关注者、长期贬斥“西红市”模式的前记者杨海鹏甚至赌咒,“如此消息不实,甘愿以此博关闭‘自裁’。”   10时整,新华社获准发稿,一共54字:“日前,中共中央决定:张德江同志兼任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薄熙来同志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这则短讯迅速直攀各大新闻门户头条位置,不到1小时后,稍微详细一些的表述公布:“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会上宣布了中央决定,称这次调整,是中央从当前形势和大局出发,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的。”   棋行至此,人们开始明白温家宝在20个小时前语重心长的缘故,那决不是见招拆招、个人表态。华龙网再也没有理由使得这条新闻链接失效;虽然在下午14时后,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凤凰已同步将标题由“薄熙来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更改为“重庆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并移出要闻区,但更靠近中南海的人民网和新华网却保住了醒目版位。   重庆森林消息森严。人们只能从新华社播发的只言片语中推演局势,比如“不再兼任”与“免职”之间的距离。有中共历史爱好者在推测薄熙来是会走上陈希同、陈良宇式的覆辙,还是能像王乐泉、杨白冰般“软着陆”。   终究还是对“平西王虎落平阳”的“幸灾乐祸”汇成了互联网论坛上的嘹亮歌声,俨然盖棺论定。新浪新闻的官方微博账号也已经在传播“王立军事件回顾”,热点话题榜首的用词是“薄熙来去职”,那些在整个两会期间不停传播的画面、段子更是获得新生,并且加上了对功亏一篑的无情嘲笑,薄熙来时代的一些“罪人”的喊冤音量也更大了。来自海外媒体的分析得到网络传播,比如来自呙中校的《亚洲周刊》特稿:“王立军是个监听狂,掌握着大量薄熙来录音,涉及薄熙来及其家人甚至小团体的秘密……形势对薄熙来越来越不利,十八大升为政治局常委已基本无戏,软着陆的可能性也在降低。”   王文“独立的人格”显得更加“不为人们所理解”了。这位《环球时报》评论负责人在新华社发出第二条稿件的同一分钟,宣布:“删去几条微博,但仍坚定保持个人的政治信仰!这是我近期内唯一的声明:8个月内不再谈论朝政!”此前,在温家宝发布会斥责重庆市委市府之后,王文表示不解;更早前,在重庆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答问后,他更是连发三段微博,批评舆论“妖魔化”“刁问”薄熙来,强调重庆人高满意率、高支持率“不可抹杀”,并公开呼吁“6个月后的九个位子应该容下他”。   另一位受到关注的“挺薄”派是林治波,人民日报甘肃分社社长。这位宣传系统局级干部“在这个时刻,本人公开地说一句心里话:薄熙来是个好干部!”林社长或许代表了一批曾经亲身感受过山城民生提升的观察者,他们认为,重庆模式“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公平与市场经济效率的结合,这应该是中国未来三十年的方向”。   两位著名的“毛左”--司马南、司马平邦,更显失落。前者除了吟出七言绝句“半壁西南一柱倾, 媚骨奴颜不容雄”外,也叹息“今天的几篇微博被责令删除……致意网友,祝贺网敌人”;后者正因为一早发出“薄黄挺住!重庆挺住!中国挺住!”的金光大字而备受调笑,他决定“午间习书,新华社电”。   沦陷的还有大本营。欢欣鼓舞于“五毛党”失去靠山的人们,开始奔走相告:“乌有之乡、毛泽东旗帜网、民声网和红色中国网全部打不开了!”在过去的4年中,这几家左派网站成为薄熙来拥护者的主要言论阵地,在15日的下午,它们陆续宣布“服务器正处在维护中”。   “人未走,茶已凉”的感慨还因为人民网和新华网已经删改薄熙来简历和过往活动报道而生--因此,联系到另一位“毛左”孔庆东被北大停课的传闻,有人已然叹息中国民众那套成王败寇的斗争哲学之根深蒂固,“如果政府可以封杀左派的言论,他们就同样可以封杀右派的言论。那些欢欣鼓舞的公知本质上跟左派没啥区别。”一段嵌入中共关键人物的曲词则表明了对密室政治的厌恶:“熙来攘往,薄情怎抵德满江,莫慌张,胡说温情,习已为常,强颜欢笑即为相,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更有那,江湖尚在,死国耀邦。”   北大学者陈浩武理解“左派”:“以人治为背景的人事变迁,不能给予太多的浪漫主义解读。中国左倾思潮的泛滥,既有对文革缺乏清算的历史原因,也有当前贪腐横行,社会贫富差别极大,缺乏公平正义的现实原因。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制度变革。某个人事变动,只能暂时改变力量对比。”而在这天下午一篇曾短暂生存的经济观察网评论中,学者孙立平呼吁“冷静”:“重庆模式的出现,客观上起到撑大政治空间作用,刺激了有特点的‘地方施政’和政治多元化出现,不应从‘削藩’角度肯定(薄熙来解职)这件事……既不能仅仅因为重庆出事就简单否定重庆模式,也不能根据重庆重视民生就肯定重庆模式。”   混合着对胡温十年施政成果的失望,“既不能”和“也不能”的两端正盘踞着重庆路线的反对者和支持者。凭借着在重庆以外市场化媒体上的巨大麦克风,追求自由民主的公共知识分子们坚持贬斥“唱红打黑”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民生改善只不过是杀富济贫;而那些坚信薄熙来一身正气的人们,则赞扬这位中共元老之子继承正统,给民众带来公平正义、共同富裕。   18时30分,因改作“红色卫视”而失去收视率的重庆卫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全国观众,人们等着观看那场宣布薄熙来失去根据地的大会。在事后的形容中,有人从男主播的表情中看出了“压不住的欢乐”,有人从市长黄奇帆的主席台表情中读出了“惶恐”。这段口播新闻的解说词很快得到门户网站记录转载,包括“李源潮表示,这次重庆市委主要领导的调整是鉴于王立军事件造成的严重政治影响”、“张德江指出,重庆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开放”,以及“黄奇帆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对王立军事件的处理,拥护中央对重庆市委主要领导的调整。”   电视画面中出现了中宣部副部长蔡名照,这或许可以用来证明中国共产党对宣传喉舌的一贯重视。这一晚,重庆卫视也已经“与中央保持一致”。这家在过去两年中因为“不播广告”而名动天下的电视台,甚至在晚间开设了一个认证微博账号,而商业广告,也已经有小部分回到了荧幕上。   蔡副部长亲自督阵的重庆报纸,当然更不会出错。继承发扬14日当晚的正确抉择,16日晨间,《重庆日报》原本每天都有的“五个重庆”、“缩差共富”等口号版面不再出现,代之以“民生”之类的版名。晨报、商报、晚报、时报,更是用几近整个头版向直辖市民众通告中共中央决定、干部大会表态以及新任最高长官的简历。   那些因为“一薄三折”而兴奋了两天的《南方都市报》记者们肯定又要在心中骂娘了,总编辑没有允许有关重庆的任何一个字出现在16日的封面上,简短的新华社电稿孤单地悬在第5版。不过,也不用太担心读者抱怨,事实上,在这个早晨的广州街头,根本没办法在任何一张本地时事报刊头版上找到薄熙来或者张德江,从《南方日报》到深圳《晶报》,广东省委宣传部成功地将这条可以被用来与本地大员汪洋前程两相对比的消息押出头版。《新快报》作出的努力是,在评论版转荐来自胡舒立的警告:“一些人滑得很远,只看到当前问题的症状,却找错了病根,开错了处方,把板子打到了改革头上,甚至主张‘退回去’。于是,这些人怀念贫困和饥饿时代,并将一个等级森严、社会流动几乎停滞的社会,浪漫化为一个人间天堂。”   中共中央机关报给出的标准位置是头版中下部两栏题,《北京日报》跟进。这个时候,《新京报》做得更多。除了以头版头条刊出“张德江兼任重庆市委书记”以及“青海副省长何挺接任王立军职务”的消息外,更有社论《中国,只能向前走》助阵:“当下,中国社会确实面临不少问题,可是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靠建立在民主和法治基础上的全方位‘改革’,而不能靠运动式的‘文革’。”   虽然王文还是在子夜时分微博抱怨“舆论操纵者的煽情与民粹”、反问“30多年来,欧美媒体几乎没有一次像过去24小时内那样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举动齐声叫好!这说明了什么,没有人想一想吗?”,但他的领导、《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恪守了自己的承诺:“当信息过少或过多的时候,我相信党中央。这是理性,也是信仰。”作为当今中国极少数给予“毛左”人士发言渠道的正式出版物,这份畅销报纸今天只是摘录了部分国外通讯社对重庆人事变动的报道点评。   即使需要去争夺市场眼球,总还得顾及媒体安全。一些总编辑选择头条,另一些选择导读,这种上上下下的琢磨,同样体现在这个上午的新闻门户编排中--腾讯网易只能借《重庆卫视一年来首次出现商业广告》曲线救国,凤凰网则是唯一一个仍能坚持把“重庆领导调整”留在首页要闻区的大型门户,基于新闻冲动和逐利目的,编辑们勇于为一些关键表述加粗加黑,并在稿件下方加上诸多历史专题链接。当然,这种管制更不能有效延伸到网络论坛和微博中,类似“政治观察”和“中南海来信”之类的帖子正与强行删除者赛跑,仿佛野火烧不尽,至于有关薄熙来的秘闻更是四处流传,仿佛一夜之间就获得了通行证。   现在是2012年3月16日下午14时,距温家宝公开批评政治局同僚已经48小时,距中共中央确认薄熙来去职重庆已经28小时。这48小时里发生的棋局变幻,显然早在那位路透社记者发问前就已排定,但一招招腾车换帅,外人看来依旧步步惊心。虽然薄熙来的名字后面仍有“同志”二字,但即使是死忠粉丝,也得承认形势极为不利,凭借“唱红打黑”问鼎十八大政治局常委在一夜之间变得那么遥不可及。   有人早已将王立军事件比作当年林彪出逃,只不过,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全民全程直播的最高层政治人事变动,虽然那些密室决议的细节还不得而知,虽然这还是一盘未下完的棋,但从“王捕头夜奔美领馆”到“平西王黯然离山城”,拜这三年以来蓬勃发展的自媒体之赐,中国民众第一次可以通过那么多“民间通讯社”获知各类事关最高机密的小道消息或空穴来风,胡耀邦、赵紫阳当年被元老院罢黜自不待言,即使是6年前陈良宇被免职调查,也从未有过这般众目睽睽、物议汹汹。甚至,完全可以将温家宝48小时前的切割摊牌理解为民间沸反舆情的压力所致:改革,的确必须有人民的觉醒和支持。   2012,遮挡中国执政者最高机密的沉重幕布,不再那么严实。

阅读更多

金融时报 | 媒体札记:北京、重庆48小时

媒体札记:北京、重庆48小时 对沉迷于帝王将相电视剧的中国亿万城乡父老来说,2012年3月14日下午13时45分之后两天里发生的一切,完全可以用“宫廷政变”来概括。当今中国最有权势的25人之一(甚至早有言之凿凿的传闻称其将在半年后进入前十之列)--薄熙来,在一场由其下属、前重庆副市长兼公安局长王立军“叛国”而引发的蝴蝶风暴中,未能全身而退,功亏一篑地倒在了进军政治高峰的最后台阶上。 那天午后,在温家宝允诺“再回答两个问题”之前,人们已经为这位总理的两会记者会谢幕演出而兴奋异常。这位被一些反对者讥作“影帝”的老人,为上任9年来的工作不足而公开道歉、请求宽恕,承认类似“房价越调越高”、“政策不出中南海”的嘲讽确有道理,更叹息自己“独立的人格”不为人们所理解,“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他也再次提到政治体制改革,这个令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特别热心的话题,声称要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否则“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在与电视直播同步进行的网络讨论中,即使是一些长期以来认定温家宝的勤勉亲民只不过是“做秀”的异议者,也承认他今天的言论尺度超出期待,仿佛“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不过,不论是“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还是许诺最后一年做好5件难事,都还不能让围观的人们尽兴。此刻,温家宝的缓慢语速已经使这场发布会延长到了前所未有的接近3小时,最后一个获得提问机会的记者站起身来。在询问了地方债务的政府难题后,这张来自路透社的白人面孔没有辜负人们对外媒记者的期待:“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大家很关心的重庆市发生的所谓‘王立军事件’。王立军进入美国领事馆以后,中央的有关部门已经进行调查。您本人是怎么看待这个事件的?您觉得这一事件会不会影响中央政府对重庆市政府和市委领导的信任?谢谢。” 屏幕前攒动的人们一定也会对这位深谙汉语技巧的记者说声“谢谢”,除了遭遇民间异议者阻击的刑诉法修正案之外,“重庆”可能是关心中国政治者最想听到的关键词。 这种焦急的等待甚至令一位网民产生错觉,当温家宝承诺认真对待地方债务并特意说明“稍后回答第二个问题”时,电视机前的他误以为答问就此结束,在微博上对总理“故意不回答”表示愤慨。好在,现场翻译很快完成了工作,温家宝抿了抿嘴,开始那段注定会被反复解读的表态。 在声明中央高度重视王立军事件后,他话锋一转,在面向全世界的摄像机前公开责备:“现任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必须反思,并认真从王立军事件中吸取教训。” 然后,这位被公认为党内右派、开明派的中共高官决定“讲一段话”:“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走过弯路,有过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中央作出关于正确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来,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的基本路线,并且做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重大抉择。历史告诉我们,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实践,都要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且经受住历史和实践的考验。这个道理全国人民懂得。因此,我们对未来抱有信心。” 网络文字直播实录这时反而显得跟不上他的语速,温家宝显然早有准备。 与此同时,是中国互联网上的一片沸腾。那些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治理模式常持异议,并因为王立军事发而断定“平西王”前途暗淡的人们,激动不已。依据对中共政治话语模式的判断经验,他们认定,温家宝的这段讲话无异于将薄熙来的“唱红打黑”定义为文革思维,批评其与中国共产党得以稳定政权的改革开放策略背道而驰。 “这是十年来最有含金量、最有料的一场发布会”--一位媒体主编发出微博感慨,并迅速得到赞同。来自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职位更高的官员的批评,就像一把更加锋利的尚方宝剑。对这位中共元老薄一波之子“毛左”做法心存不满的“右派”们,利用在网络空间中的绝对优势话语权,提前开始狂欢:“重庆市委市府必须反思”成为最大新闻门户网站们的头条标题;有心人前往重庆官方管辖的华龙网,发现那条有关王立军的同步直播实录链接曾经失效,就此嘲笑此举无异“掩耳盗铃”。 此后发生的事情说明,薄书记的属下们此时应该已经不会有“掩耳盗铃”的勇气了。那条华龙网的链接最终得到恢复,重庆市人大的官方认证微博账号更是迅速摘录转引温家宝的讲话精神:“现任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必须反思,并认真从王立军事件中吸取教训。” 波谲云诡的政治摊牌气氛简直要冲淡温家宝催人泪下的“请人民忘记我”。正当人们兴奋地观看央视《新闻联播》,并确认温家宝这次的“敏感言论”没有“不出中南海”时,中国最有名声的记者胡舒立已经通过财新网发表“火线评论”--《温家宝为何两提〈决议〉》:“温总理两提《决议》,均与‘文革’相关,均强调历史感和历史检验。在第二个回答中,他强调重庆当局应当吸取王立军事件教训之后,再谈文革教训;在第一个回答中,他的担忧在于不进行政改则‘文革’可能重演。无疑,重提《决议》显示了对‘文革’复辟的担忧。” 新华社公布的记者会答问电稿并没有与电视机前人们的记录有太多出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文革重来”在内的所有表述都未遗漏,央视一套也在当晚21时重播记者会全程。一些人在网络上传说着“宣传禁令”的到来,一些人则鼓励有良知的媒体人要在这个时候“帮总理一把”。 一夜劳作。因为在多次重大事件中表现突出而受到关注的上海《东方早报》,最终在15日的封面上选取“改革须有人民觉醒和支持”作为头条大标题--这句话被一些人解读为温家宝作为“右派”在党内感到形单影只,不得已而求助于民众。另一些典型标题来自温家宝那些诗词警句,广东《新快报》因为摘录了“文革可能重新发生”、“重庆必须反思”和“吴英案要实事求是”这三段热点答问,而获得同行们的普遍称道。在这种几乎所有市场畅销报纸都将整个头版贡献给温家宝临别箴言的环境中,《南方都市报》简直要因为选了句“一些地方房价远未回归合理”而感到愧疚--事实就是,这家中国最著名小报已经有记者就此公开表达对总编辑表现的不满。 这种比拼在新闻管制下如何游走极限边缘的竞赛,主要发生在市场化媒体身上。当然,风暴中心的重庆例外。人们在最能体现官员意志的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上也没能发现“惊喜”,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又或者《北京日报》、《解放日报》一样,这份由本地宣传官员直接管理头版的媒体正常出版发行,按例刊登温家宝答问电稿,未删一字。 时间来到15日早晨9时17分,那些因为薄督前途兴奋讨论了一夜的网民们,再一次被人民网吸引住了:这个曾经在王立军事发之初宣布“将有重要消息发布”的《人民日报》主办网站,通过官方微博账号故伎重演。不过,这次预告被民间消息灵通者提前一步透露天机,“今天上午薄已免职。重庆市委大会。张德江兼任市委书记”。拥有近20万关注者、长期贬斥“西红市”模式的前记者杨海鹏甚至赌咒,“如此消息不实,甘愿以此博关闭‘自裁’。” 10时整,新华社获准发稿,一共54字:“日前,中共中央决定:张德江同志兼任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薄熙来同志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这则短讯迅速直攀各大新闻门户头条位置,不到1小时后,稍微详细一些的表述公布:“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会上宣布了中央决定,称这次调整,是中央从当前形势和大局出发,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的。” 棋行至此,人们开始明白温家宝在20个小时前语重心长的缘故,那决不是见招拆招、个人表态。华龙网再也没有理由使得这条新闻链接失效;虽然在下午14时后,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凤凰已同步将标题由“薄熙来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更改为“重庆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并移出要闻区,但更靠近中南海的人民网和新华网却保住了醒目版位。 重庆森林消息森严。人们只能从新华社播发的只言片语中推演局势,比如“不再兼任”与“免职”之间的距离。有中共历史爱好者在推测薄熙来是会走上陈希同、陈良宇式的覆辙,还是能像王乐泉、杨白冰般“软着陆”。 终究还是对“平西王虎落平阳”的“幸灾乐祸”汇成了互联网论坛上的嘹亮歌声,俨然盖棺论定。新浪新闻的官方微博账号也已经在传播“王立军事件回顾”,热点话题榜首的用词是“薄熙来去职”,那些在整个两会期间不停传播的画面、段子更是获得新生,并且加上了对功亏一篑的无情嘲笑,薄熙来时代的一些“罪人”的喊冤音量也更大了。来自海外媒体的分析得到网络传播,比如来自呙中校的《亚洲周刊》特稿:“王立军是个监听狂,掌握着大量薄熙来录音,涉及薄熙来及其家人甚至小团体的秘密……形势对薄熙来越来越不利,十八大升为政治局常委已基本无戏,软着陆的可能性也在降低。” 王文“独立的人格”显得更加“不为人们所理解”了。这位《环球时报》评论负责人在新华社发出第二条稿件的同一分钟,宣布:“删去几条微博,但仍坚定保持个人的政治信仰!这是我近期内唯一的声明:8个月内不再谈论朝政!”此前,在温家宝发布会斥责重庆市委市府之后,王文表示不解;更早前,在重庆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答问后,他更是连发三段微博,批评舆论“妖魔化”“刁问”薄熙来,强调重庆人高满意率、高支持率“不可抹杀”,并公开呼吁“6个月后的九个位子应该容下他”。 另一位受到关注的“挺薄”派是林治波,人民日报甘肃分社社长。这位宣传系统局级干部“在这个时刻,本人公开地说一句心里话:薄熙来是个好干部!”林社长或许代表了一批曾经亲身感受过山城民生提升的观察者,他们认为,重庆模式“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公平与市场经济效率的结合,这应该是中国未来三十年的方向”。 两位著名的“毛左”--司马南、司马平邦,更显失落。前者除了吟出七言绝句“半壁西南一柱倾, 媚骨奴颜不容雄”外,也叹息“今天的几篇微博被责令删除……致意网友,祝贺网敌人”;后者正因为一早发出“薄黄挺住!重庆挺住!中国挺住!”的金光大字而备受调笑,他决定“午间习书,新华社电”。 沦陷的还有大本营。欢欣鼓舞于“五毛党”失去靠山的人们,开始奔走相告:“乌有之乡、毛泽东旗帜网、民声网和红色中国网全部打不开了!”在过去的4年中,这几家左派网站成为薄熙来拥护者的主要言论阵地,在15日的下午,它们陆续宣布“服务器正处在维护中”。 “人未走,茶已凉”的感慨还因为人民网和新华网已经删改薄熙来简历和过往活动报道而生--因此,联系到另一位“毛左”孔庆东被北大停课的传闻,有人已然叹息中国民众那套成王败寇的斗争哲学之根深蒂固,“如果政府可以封杀左派的言论,他们就同样可以封杀右派的言论。那些欢欣鼓舞的公知本质上跟左派没啥区别。”一段嵌入中共关键人物的曲词则表明了对密室政治的厌恶:“熙来攘往,薄情怎抵德满江,莫慌张,胡说温情,习已为常,强颜欢笑即为相,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更有那,江湖尚在,死国耀邦。” 北大学者陈浩武理解“左派”:“以人治为背景的人事变迁,不能给予太多的浪漫主义解读。中国左倾思潮的泛滥,既有对文革缺乏清算的历史原因,也有当前贪腐横行,社会贫富差别极大,缺乏公平正义的现实原因。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制度变革。某个人事变动,只能暂时改变力量对比。”而在这天下午一篇曾短暂生存的经济观察网评论中,学者孙立平呼吁“冷静”:“重庆模式的出现,客观上起到撑大政治空间作用,刺激了有特点的‘地方施政’和政治多元化出现,不应从‘削藩’角度肯定(薄熙来解职)这件事……既不能仅仅因为重庆出事就简单否定重庆模式,也不能根据重庆重视民生就肯定重庆模式。” 混合着对胡温十年施政成果的失望,“既不能”和“也不能”的两端正盘踞着重庆路线的反对者和支持者。凭借着在重庆以外市场化媒体上的巨大麦克风,追求自由民主的公共知识分子们坚持贬斥“唱红打黑”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民生提升只不过是短期利益;而那些坚信薄熙来一身正气的人们,则赞扬这位中共元老之子继承正统,给民众带来公平正义、共同富裕。 18时30分,因改作“红色卫视”而失去收视率的重庆卫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全国观众,人们等着观看那场宣布薄熙来失去根据地的大会。在事后的形容中,有人从男主播的表情中看出了“压不住的欢乐”,有人从市长黄奇帆的主席台表情中读出了“惶恐”。这段口播新闻的解说词很快得到门户网站记录转载,包括“李源潮表示,这次重庆市委主要领导的调整是鉴于王立军事件造成的严重政治影响”、“张德江指出,重庆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开放”,以及“黄奇帆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对王立军事件的处理,拥护中央对重庆市委主要领导的调整。” 电视画面中出现了中宣部副部长蔡名照,这或许可以用来证明中国共产党对宣传喉舌的一贯重视。这一晚,重庆卫视也已经“与中央保持一致”。这家在过去两年中因为“不播广告”而名动天下的电视台,甚至在晚间开设了一个认证微博账号,而商业广告,也已经有小部分回到了荧幕上。 蔡副部长亲自督阵的重庆报纸,当然更不会出错。继承发扬14日当晚的正确抉择,16日晨间,《重庆日报》原本每天都有的“五个重庆”、“缩差共富”等口号版面不再出现,代之以“民生”之类的版名。晨报、商报、晚报、时报,更是用几近整个头版向直辖市民众通告中共中央决定、干部大会表态以及新任最高长官的简历。 那些因为“一薄三折”而兴奋了两天的《南方都市报》记者们肯定又要在心中骂娘了,总编辑没有允许有关重庆的任何一个字出现在16日的封面上,简短的新华社电稿孤单地悬在第5版。不过,也不用太担心读者抱怨,事实上,在这个早晨的广州街头,根本没办法在任何一张本地时事报刊头版上找到薄熙来或者张德江,从《南方日报》到深圳《晶报》,广东省委宣传部成功地将这条可以被用来与本地大员汪洋前程两相对比的消息押出头版。《新快报》作出的努力是,在评论版转荐来自胡舒立的警告:“一些人滑得很远,只看到当前问题的症状,却找错了病根,开错了处方,把板子打到了改革头上,甚至主张‘退回去’。于是,这些人怀念贫困和饥饿时代,并将一个等级森严、社会流动几乎停滞的社会,浪漫化为一个人间天堂。” 中共中央机关报给出的标准位置是头版中下部两栏题,《北京日报》跟进。这个时候,《新京报》做得更多。除了以头版头条刊出“张德江兼任重庆市委书记”以及“青海副省长何挺接任王立军职务”的消息外,更有社论《中国,只能向前走》助阵:“当下,中国社会确实面临不少问题,可是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靠建立在民主和法治基础上的全方位‘改革’,而不能靠运动式的‘文革’。” 虽然王文还是在子夜时分微博抱怨“舆论操纵者的煽情与民粹”、反问“30多年来,欧美媒体几乎没有一次像过去24小时内那样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举动齐声叫好!这说明了什么,没有人想一想吗?”,但他的领导、《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恪守了自己的承诺:“当信息过少或过多的时候,我相信党中央。这是理性,也是信仰。”作为当今中国极少数给予“毛左”人士发言渠道的正式出版物,这份畅销报纸今天只是摘录了部分国外通讯社对重庆人事变动的报道点评。 即使需要去争夺市场眼球,总还得顾及媒体安全。一些总编辑选择头条,另一些选择导读,这种上上下下的琢磨,同样体现在这个上午的新闻门户编排中--腾讯网易只能借《重庆卫视一年来首次出现商业广告》曲线救国,凤凰网则是唯一一个仍能坚持把“重庆领导调整”留在首页要闻区的大型门户,基于新闻冲动和逐利目的,编辑们勇于为一些关键表述加粗加黑,并在稿件下方加上诸多历史专题链接。当然,这种管制更不能有效延伸到网络论坛和微博中,类似“政治观察”和“中南海来信”之类的帖子正与强行删除者赛跑,仿佛野火烧不尽,至于有关薄熙来的秘闻更是四处流传,仿佛一夜之间就获得了通行证。 现在是2012年3月16日下午14时,距温家宝公开批评政治局同僚已经48小时,距中共中央确认薄熙来去职重庆已经28小时。这48小时里发生的棋局变幻,显然早在那位路透社记者发问前就已排定,但一招招腾车换帅,外人看来依旧步步惊心。虽然薄熙来的名字后面仍有“同志”二字,但即使是死忠粉丝,也得承认形势极为不利,凭借“唱红打黑”问鼎十八大政治局常委在一夜之间变得那么遥不可及。 有人早已将王立军事件比作当年林彪出逃,只不过,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全民全程直播的最高层政治人事变动,虽然那些密室决议的细节还不得而知,虽然这还是一盘未下完的棋,但从“王捕头夜奔美领馆”到“平西王黯然离山城”,拜这三年以来蓬勃发展的自媒体之赐,中国民众第一次可以通过那么多“民间通讯社”获知各类事关最高机密的小道消息或空穴来风,胡耀邦、赵紫阳当年被元老院罢黜自不待言,即使是6年前陈良宇被免职调查,也从未有过这般众目睽睽、物议汹汹。甚至,完全可以将温家宝48小时前的切割摊牌理解为民间沸反舆情的压力所致:改革,的确必须有人民的觉醒和支持。 2012,遮挡中国执政者最高机密的沉重幕布,不再那么严实。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本文编辑刘波bo.liu@ftchinese.com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北京官方为2158道饭菜“正名” 英文菜名不再啼笑皆非

北京官方为2158道饭菜“正名” 英文菜名不再啼笑皆非 (2012-03-16) 早报导读 [中国早点] 21年的距离 [名家专评] 香港的核心价值有待深思 [中国两会] 张德江调重庆 官民”受宠若惊” [南中国海] 中国不介意菲美联合军演   中国许多餐馆的英文菜单“千奇百怪”,错误翻译闹出不少笑话。北京新出版的《美食译苑》涵盖八大菜系的主流菜品。许多家常菜和各式大餐菜品都被收入书中,并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 黄康玮 整理   到北京的外国游客,日后在享用道地佳肴时,或许不必再因菜单的错误英文翻译,而被搞得一头雾水,啼笑皆非了。   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简称北京市外办)和北京市民讲外语办公室近日出版《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依法》,为2158道中餐饭菜“正名”。   新出版的《美食译苑》涵盖八大菜系的主流菜品。许多家常菜和各式大餐菜品都被收入书中,并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   北京市外办负责人说,许多餐馆饭店的英文菜单“千奇百怪”,例如将童子鸡翻译成“Chicken without sex”(还没有性生活的鸡)。这些错误翻译也闹出了不少笑话。   他说:“中餐菜名不仅包含了原材料的信息,还揉合了很多文化、历史事件、人名等,形成了独特的命名方式。”   负责人补充,因此在编制标准译法时,不少菜名都引发编委会和专家团队内部激烈的争议,其中备受热议的菜名就是“童子鸡”。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琳说,童子鸡的英文译名符合中英文语言特征。童子鸡的中文含义是指没交配的小鸡,英语则一般用四季来形容小动物的年龄特征,因此初生到性成熟前的鸡通称为“Spring chicken”。   陈琳补充,专家团队在翻译时遵循了意译为主的7项翻译规则,意让不懂中华文化的外国旅客一眼就能看懂。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邓英淘 王小强: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

邓英淘 王小强: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 进入专题 : 现代化 政治体制改革    ● 邓英淘   王小强       缘於再版邓英淘着《新发展方式与中国的未来》,2011年8-9月,我们在301医院和邓英淘进行了一系列访谈,根据笔记和录音整理修改。所有标题、黑体加重和脚注,均为後来补充。            一、多数人的现代化            王小强:有个问题,在我脑海盘桓多年。1992年,我在剑桥时读了你这本书。当时Peter Nolan异常兴奋地向我推荐,还把你来访的细节,你的神态?作派,从头到尾,讲得神采飞扬,说你像个大孩子。—赤子之心“率性谓之道”也。我读完很受震动,和Peter讨论时,我俩都说,你提出了一个不仅关系中国而且关系人类前途的大问题,在这种时候,大多数学者没有几个能看懂。因为那时苏联刚解体,改革方案如火如荼,全神贯注“休克疗法”,我的博士论文就是批驳科尔奈和萨克斯。根本没有人会从你这个角度,开宗明义提出,(1)经济体制改革,(2)发展方式选择和(3)国际经济、政治和战略格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三体问题”,必须统筹考虑,找到“综合解”。所以,我心中一直纳闷,众人都在热议改革、转轨。中国过去说“超英赶美”。你偏偏提出,既不是“超”也不是“赶”,不仅体质不能照搬西方,连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不可能照搬!改革浪潮鼎沸之时,堪称绝无仅有。而且,书中提到,你是从1984年底开始这样考虑问题。你怎么会别出心裁,想到这头上来了?     邓英淘: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偶然。80年代初,党中央提出20世纪末实现小康?21世纪中实现现代化。当时关注了一下,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有点不太对劲。那时间,中国刚刚吃饱肚子,经济处于较低水准,1980年人均消耗能源0.6吨标准煤,翻两番不难实现。但是要实现现代化,一看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人口加起来还不如中国多,大概占世界人口一二成,消耗能源却占全世界的六七成。我当时就想,假如将来我们发展到和他们差不多的发达水平,中国人口这么多,算算账,不得了,世界能源消耗量必须翻一番还多!譬如当时美国的现代化,人均消耗能源11吨标煤,日本?德国?法国将近六吨,意大利也超过四吨。咱就按日本的水平算(因为日本的能源利用率在发达国家中最高,所有能源都从海路运输,平原高度集中,没有长途陆路运输成本),照样不能想象。所以2010年,奥巴马总统在澳大利亚对媒体公开宣布:     如果超过10亿的中国居民过上和澳大利亚、美国人现在同样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所有人都将处于非常悲惨的境遇,很简单,这个地球根本无法承受。     不仅如此,还有印度呢,巴西呢,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埃及等非洲国家……,如今地球已经70亿人口了,到本世纪中叶,要达到一百亿。大家都要现代化,如果人均按五吨标煤计算,就是五百亿吨,当量又不对了,相当于现在世界能源消耗的五倍!研究这类问题时,当量变换经常要在脑子里想半天。到那时候,我估计石油价格得上千美元了,你怎么用得起?小康,吃饱穿暖,对资源要求还不很高;小康以后,实现现代化,这样行不行?能不能支撑?为此,我提出来了“双重压力”问题。第一重压力容易理解,咱们比人家落后,也要现代化;第二重压力,世界资源基本上已经所剩无几了,如果占世界人口70~80%的多数人都要现代化,能源消耗必须得翻两番?四番,这个地球明显承受不住。所以当时就在思考,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有没有一条道路,其资源基础和生产方式,包括生活方式,大多数人都能现代化,而不光仅仅是少数人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的经典模式是,我现代化了,你就别现代化了。我们肯定不能是这种模式。            二、市场、科层、互惠机制            邓英淘:我多年一直在琢磨,人类配置资源?运营资源,广义地说,只有三种机制:市场机制?科层机制?互惠机制。微观组织形态的变化,取决于这三种机制应用的不同组合。     人类最早配置和运营资源的组织形态,就是互惠制。随着部落增大,部群增多,科层制出现了,下级服从上级的等级制度。科层机制贬义被称为官僚,中性的说法是科层或者层级,逐级的。早期是公推领导,酋长是公推的,不行就换了,实际上受到很多制约。     互惠机制原是内部的,扩展到部落之间的交往,互赠礼品,你没有的,我给你点,我没有的,你也给我点,慢慢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市场机制。实际上,严格地说,每个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是这三种机制的混合体,不过比例调配得不一样,各有侧重而已。早期配置资源,运营资源,互惠制的成分比较高。比如狩猎,不能说他光管跑龙套,回来只能啃骨头,不是这样的,大家都尽力,如果他不尽力,猎物跑了怎么办?这样演变下来,部落大到一定程度,要有秩序,有士气,有协调性,哪些人做什么,如果事事坐下来商量,效率太低,需要有人调度,像农村生产队长每天给大家派活。这个领导受到大家信任,也受到很强的制约,一个部落酋长是不能为所欲为的。     与这三个机制相联系的,有三个法则。     互惠机制对应的是黄金法则。“黄金”意味着难得,属于博弈理论中的特殊境界,企业和雇员亲密无间,等于一帮哥们儿弟兄不分你我,焕发“以厂为家”的主人翁精神。这显然需要人员团体的紧密关系,流动性不能高。互惠制要有记忆,今天我帮你了,下次你也要帮我。与时间轴平行,是纵向延续下来的。不像市场上找零工?小时工,不用记忆,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没钱不干。今天活干完了,“对于企业来说,黄金法则意味着企业经营几乎完全是为了雇员的利益。黄金法则策略是一种合作策略。另一个极端是个人极大化,或成本极小化。在这一端,企业试图使提供给雇员的工作条件(包括工资)极小化,而同时他们又试图使能从雇员那里得到的东西达到极大。这个策略是完全敌对的策略。……对雇员来说,黄金法则策略就是他们像企业的主人一样工作。也就是说,他们根据企业的最大利益工作,他们希望企业如何对待他们,他们就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工作。雇员的黄金法则策略也是一种合作策略。另一个极端是,尽可能小地‘付出’努力,而工资照拿。这个策略是完全敌对的。”广义地说,“黄金法则看似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黄金法则在原始社会是被普遍认可的。”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了工资就完事了,两清“拜拜”了。     王小强:所以,互惠也等于互欠,从而伸引出具有道德含义的制约关系。     邓英淘:对。互惠机制为什么最初叫克兰呢?部落内部,从小一块长大,知根知底,谁也跑不了,立功授奖,犯错挨罚,人人心里有本账,一记忆多少年,甚至好几代人,实质上包含了某种连坐,很严重哟。你小子想耍滑,不仅一块狩猎的男人不待见你,甚至你老婆串门没人搭理,孩子出来没人跟你玩。爸爸干过坏事,孩子都抬不起头来。反之亦然,后生奋勇立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脸上争光。1互惠制组织不仅既有激励,又有制衡,而且激励和制衡,在纵(时间)横(连坐)两个方向上最大化。所以黄金法则,从原理上说,可以达到团体效率的最大化。     有一本书《X效率》,调查研究了世界各国很多企业,用产权?用垄断?用工资奖金等等,产生效率的机理全都讲清楚了,结果还有一大块效率解释不了,只好命名“X效率”。2这就像现在人们可以看见的物质,无论是物质还是能源,只占地球总质量的20%,还有许多是暗物质?暗能源,现在科学在研究。中国也在雅砻江大坝底下,绝对没有天空中射线的干扰,搞这个试验。     中医的经络?穴道?气功等等,应当属于这块。像中医广泛应用?西医科学解释不了一样,企业经营的“X效率”随处可见,产品?规模?技术水平一样的企业,有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有的侧重市场份额,有的突出品牌,有的强调福利,一个企业一个样,到经济学,从“理性经济人”到“厂商”,现实中的千差万别全抽象成了一个概念。     结果,到处明摆着的“X效率”,经济学解释不了。市场逻辑注重资源配置的效率,一到资源运营的效率,到组织内部的行为差异,经济人假设不够用了。钱多多干,钱少少干,只在计件工资?泰勒制这种容易核算和监督的领域行之有效。因为任何人类长期组织的内部激励和制约,都不可能像商店里从不认识?也不需要认识的店员手里买东西那么简单。就那还得讲究笑脸相迎的服务态度哩。所以,“X效率”亦称“非配置效率”。其实就是日本企业强调的团队精神,终身雇佣制?年工序列制?在职培训?职工住房等等,通过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一系列长程性的互惠安排,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包括互相监督,实现企业不仅配置资源而且运营资源的效率最大化。如今,团队精神,已经成为广泛共识,在股权?工资?奖金?升迁等等市场机制和科层机制的激励之后,尤其大企业,还得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文体活动,联络感情,培养?弘扬团队精神,在力所能及的层面实现互惠机制,包括激励和惩罚,以追求企业运营的效率最大化。     互惠机制明显的局限是规模不能过大,外部流动性不能过高。当部落组织或者团队,大到一定程度,外部流动性超过一定程度,人认识不过来了,记忆了半天,拍拍屁股走人了,搭便车的现象可能很难避免了。随着群体越来越大,人们之间的亲密接触越来越少,互动频率越来越低,能认识和熟悉的人相对越来越少,搭便车就会把黄金法则逐步蜕变成白银法则?破铜烂铁法则了。所以,规模和外部流动性,是互惠机制的两大天然制约。     工业革命带来的大机器生产,大工厂的规模效益,以及市场机制无需记忆?甚至鼓励流动性,恰恰成为传统互惠机制组织形态的克星。     正是这样,一讲究规模经济,科层组织来了。科层机制的明显优点是,组织规模可以发展得极大。社会学有个“一八定律”:一个人可以有效管理八个人,再多就可能招呼?监督不过来了。当然,这不能说是所有的事,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我们简单这么想,一个人管理8~10人,底下的十个人再管理十个人,这样管下去五层,组织机构就能扩大到一万人,六层就十万人,七层就一百万人。所以,科层管理的组织规模可以非常大。当然,缺乏互惠机制那种谁都认识谁,横向(连坐)纵向(时间)的强大激励和监督,效率自然相应减弱。特别现在信息革命,“扁平化组织”出来以后,对科层机制的等级弊病也做了很多分析,包括阻碍层级间的信息传递,上下信息不对称等等,导致很多低效率,但它毕竟能够组织很大的规模,这是大机器生产,大工厂规模经济不可或缺的。不仅如此,实际上,宗教?政党?政府?军队?联合国等类似事业机关,所有大规模组织,全都是典型的科层机制。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科层机制的长处是有利于扩张,一旦扩张受阻,延缓得升迁的激励不足够强烈,科层机制必然掉进“彼得原理”:在一个老化的科层机制里,每个人最后都会上升到他力所不能及的位置上。换句话说,一旦通过扩张努力工作实现升迁的成本经常大于直接拍上级马屁,嫉贤妒能的武大郎开店就来了。企业里有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你武大郎开店,你就死了,不存在了。军队里只要有仗打,你武大郎开店,打败仗,就淘汰了。政党执政也有竞争可以淘汰。所以,“彼得原理”通常最典型地体现在就业和福利待遇最稳定的政府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循规蹈矩,等因奉此,简直成了官僚主义的代名词。过去中国有讽刺,说作官最容易,“哼哈二将”而已。到这时候,你会发现,这个科层机构里面的人,官大一级压死人,几乎没有称职的。     当然,现实中,没有纯粹的科层组织,都是三种机制的组合,不同的配比。譬如军队必须科层,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但是军队的士气非常重要。像岳家军,那是不可以撼动的。《孙子兵法》名言“上下同欲者胜”。这其实就是互惠机制的核心。岳飞决不是单靠他武艺多么高强可以打胜仗的,靠的是我们大家是兄弟,一起来抗击侵略。那时人怎么不讲产权了呢?我加入你,拼命杀敌,你是不是得给我点什么东西呀?很多特别能征善战军队里,都有这种东西。左宗棠在新疆时加入了袍哥会,利用这个,横扫西北,把彪悍的回族人打得根本没有办法。互惠机制实际上无孔不入。墨家这派也是,漕帮?盐帮都有互惠的东西。     总而言之,互惠机制?市场机制?科层机制,这三种机制不仅是人类配置资源,而且是运营资源的基本机制。这三种机制的特性?条件?局限?适用范围,不同功能组织和组织形态变化中的此消彼长,我原来是打算每种机制单独写一篇的。我当时想先把这三个机制的机理写清楚,然后再和历史演化结合起来,所谓“经史合参”吧。这个说起来简单,你度量一下,封建社会三种机制各自是个什么比例,那可得从各处找史料,慢慢地抠吧,费劲着呢,谁也受不了,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三、共产主义遥不可及?            王小强:听下来,作为共产党员,你显然更倾向互惠机制占主导,因为它更接近,甚至可以等于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对应“黄金法则”嘛。     邓英淘:虽然这样说也没错,但还是有点“上纲上线”得生硬了。我们不赞成那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截然对立,公有制的毛病全靠私有化。我们反对吴敬琏的市场迷信,不等于根本否定市场机制。我刚才说了,91年的书里更展开了分析了,有图?有表?有数学推理哟,“可分又可专有”的资源配置,市场机制最有效,理论上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同样道理,中国共产党员从少到多,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不能没有科层机制的规模优势。就像你说的,每一个家庭,千差万别,最后都能发现这三种机制同时存在?交叉互动地发挥作用。3换句话说,即便将来矿物质能源全部消耗殆尽,大垄断资本和今天相比,退出了主导历史的舞台,我相信,市场?科层?互惠,仍然是人类配置和运营资源不可或缺的机制,“可分又可专有”的资源配置,市场机制仍然有效;需要规模效益的社会组织,继续少不了科层组织。或许这也算是毛泽东说过的,即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照样有矛盾,有斗争。     有意思的是,回到你的“上纲上线”反过来说,用这三个机制的各种组合,看过去,看现实,看未来,共产主义并非遥不可及。因为互惠机制时时?处处,都在我们身边,在我们每一个家庭,在所有社会组织,而且日益明显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譬如美国研究公共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奥斯特罗姆,人家可是唯一一位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09年)的女经济学家,主要讲的都是这一套,核心观念就是“多中心治理”。原来人们以为只有两类社会经济组织,一类官方政府机构,一类民间竞争企业。奥斯特罗姆认为现在混杂得很厉害,NGO—非政府组织,非盈利机构,既不是企业,也不是政府,各种各样不同关怀?目的和功能,对这些组织而言,尽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她亲自调查研究各种各样的组织和机构,了解他们资源的配置?资源的运营,很多书我都看过,互惠合作在许许多多地方,在人们认为根本不可能?肯定会被搭便车摧毁的地方,制度安排之精巧,相互关系之和谐,激励与制衡匹配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些当地的老百姓已经搞了上千年,而且可持续发展,堪称人类组织的“有机体”。     王小强:有意思。过去按阶段论,共产主义是天堂,是伊甸园,没有人压迫人?剥削人,按需分配,一切都好,老也没实现,所以遥不可及。如果用你的三种机制当万花筒,看世界,就像看各个家庭一样,四处可见各种各样互惠机制为主的温馨案例了。     邓英淘:可不是吗?实际上我在看了南街以后,我的感受是什么呢?共产主义没有什么遥不可及的,你到南街去看看,你再去华西看看,全都是均富呀!60多年来,我不断搜集了很多这类案例。譬如西班牙的蒙德拉贡,多少年了,就是一个典型,堪称现代工人合作制。蒙德拉贡的每个工人都有自己的资本账户,不仅拿工资,年终还根据资本份额分红。你走,可以,允许自由流动,但没有外部股东,每年分期分批把你的资本账户兑现。职工和子女参加工作的发展到近十万人,一个大企业集团,还有自己的银行。在现代的聚居条件下,这是我知道的最大的一个互惠群体。5中国今后互惠机制的发展,我感觉,应在很多企业推行现代工人合作制。每个工人都有自己的资本账户,这是节制资本的最好方式。     王小强:哈哈,这个概念好,有意思。“节制资本”不是不让资本发展,而是要让资本大大发展!     邓英淘:过去资本家说,我付出了管理呀,企业越来越大,资本增值,边际贡献都是我的。问题是,资源运营的效率里包括“X效率”,至少我们没有把“X效率”给你搞成负值吧?哈哈,由于我们很客气,所以利润不能全是你的,还有我们的贡献哪,所以资本收益我们也有份儿。     我们现在实际上混淆了很多东西,有很多错误观念,把公有制等同于无主,这是不对的。奥斯特罗姆专门批这种观点,搭便车与公有制无关。咱们以前老说人人有权=人人无关。其实,出现搭便车现象,那是你的公有制没安排好,公有制不是无主资源。包括如何解释有名的“哈丁悲剧”,被主张私有制的人拿来当作典型案例。实际上,人家西方学术界早就论证清楚了,整个中世纪,封建庄园的公有草场没有发生过度放牧。所以,不是公地的悲剧,是无主资源,没有界定清楚的资源,没有规矩,所以没有人管理,所以才乱放牧。公有制和私有制一样,可以有很多丰富多彩的界定形式。          四、为多数人的现代化而奋斗          王小强:过去讲阶段论,铁的必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早晚爆发世界革命,实现共产主义。于是乎,东欧易帜?苏联解体,被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破产,社会主义失败,共产主义理想幻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明摆着的实践结果,成了无需讨论?必须面对的现实。     邓英淘:苏联东欧的失败,看怎么说。没有斯大林那一套,战胜法西斯,攻克柏林,从一个落后的东方农奴国家到组成和西方列强对抗的社会主义阵营,是市场调节出来的?算失败还是胜利?苏联失败的根本是“卫星上天,红旗落地”,蜕变成了社会帝国主义。     王小强:完全赞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抽掉这个灵魂,马上变成狭隘的民族主义了。而后者,恰恰是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产物,这是我要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系列中展开的。实际上,这也是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包括南老师多次强调的意思,中国的救亡图存与世界向何处去,两件事是一件事。回到你“多数人的现代化”这个主题,你算的大账,不仅包括中国的多数人,而且说的是全世界的多数人。     邓英淘:那时候,账是算的全世界的,问题还是从中国的改革开放提出的。面对西方几个发达国家把持全球大部分能源的现实,如果不能另辟蹊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们找谁去呀?     王小强:我对现在的形势很担忧。《投机赌博新经济》玩成脱缰野马,马失前蹄一跤摔得不轻,吓得人民币几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不敢可兑换了。现在的核心问题是,没地方大把卷钱,美国经济趴窝,走不出来了。金融海啸到如今,已经“量化宽松”之三了。盖特纳心知肚明,他现在每天贴现的坏账,比当年雷曼兄弟的还差。即便如此,美联储没法直接给冰岛?希腊?西班牙的政府和银行发钱呀!而它们的坏账和美国金融企业的坏账全连着。美国制造业只剩17%,大部分是不让转移出去的高科技军工。只要不能大卖军火,股市暂时撑得再高,没法增加就业。她就是把转移出去的制造业再拿回来,重新生产彩电?冰箱?洗衣机?自行车,逼迫人民币升值再多,也没法跟MadeinChina竞争。MadeinUSA的优势是高科技军工产品。譬如2010年卖沙特,必须淘汰的武器,一单六百亿美元。媒体爱说增进双方理解。中美双方产业结构的“比较利益”还用理解?明摆着的,谁都看得见:只要最后一个共产党大国分裂成七块?八块,像阿拉伯分裂成许多主权国家,各家都靠买西方武器维系少数人的超级现代化,到那时候,美国就能像卖台湾军火一样,来到中国这块地方,调解纠纷,主持公道,七?八条“小龙”一方面继续血汗工厂,出口廉价日用百货,改善美国人民生活;一方面落实“台湾经验”,维护“地区”和平,争先恐后购买美国升级换代的淘汰军火;东亚GDP持续高速增长,美国的贸易逆差?失业率迎刃而解,美元债券评级得升到四A?五A?八A级了。6     可悲的是,如果说市场?互惠?科层三种机制的匹配都是各种力量较量的选择结果,现在无论国外国内,与国际惯例接轨,继续选择市场?科层为主导的力量,比你邓老汉躺在医院里,说话没人听,力量大得太多了!     邓英淘:选择成这样的可能是会有的。他们会想搞出这么一个,推翻共产党,分裂中国。可他那是一厢情愿,他做不到!就像互惠机制,咱们很难想象,奥斯特罗姆书里举了那么多案例,如果先拿块布把答案挡住,只把搭便车?产权不清晰等等难题摆出来,然后问:这些难题,老百姓会怎么解决呀?如果是咱们吴敬琏,一定毫不犹豫地抢答:按市场,按股份……可是,把布一拿开,一看,嗯?傻眼了,人家搞了成百上千年,还是互惠机制,激励奖惩的各种制度安排,设计精巧,效率奇高。所以我说奥斯特罗姆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不是发明了什么原理,人家是拿“活物”实证,深入鲜活的调查研究。在这个意义上,我相信,毛泽东思想有五条公理,是站得住脚的。     一是“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7这是毛泽东的所有观。有了这个所有观,就有第二条: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毛泽东的效率观。第三条:人多了出圣人。注意了,这里说的圣人,不是消极企盼尧舜之君,而且包括治水的大禹—林一山,治沙的愚公—石光银?牛玉琴,撞掉美国飞机的王伟,上太空的杨立伟……有人说中国爱出汉奸,其实更是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毛岸英?雷锋?王杰……,几千万烈士抛头洒血前赴后继!“六亿神州尽舜尧”,就是第四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好汉。第五条: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说过,老虎会吃人,怎么是纸的?现在不是老说国民党抗日死了多少将军吗?当然不是被纸老虎吓死的,是死打硬拼壮烈牺牲的。可是,为什么一路败北溃不成军呢?两?三万关东军打几十万东北军,如虎驱羊,因为大日本皇军武器装备精良嘛,连后来轰炸华北的许多飞机,都是缴获张学良的。把真老虎变成纸老虎的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只要有了前四条,再强大的敌人,小米加步枪就干掉了。所以我说,只要有了这五条公理,他们那些战略,如意算盘,都是痴心妄想。     王小强:我当然赞成你,可如今第一条就是私有化,广大工农,包括当代愚公—石光银?牛玉琴,理论上?概念上?现实中全成“弱势群体”了,所以纸老虎又成真老虎了。     邓英淘:你说的现实,必须面对,不能回避。但我还是爱说“形格势禁”,形势比人强。曾国藩说人生成事,一靠激,二靠逼,大多都是靠逼出来的,没退路了,搞不下去了。少数人作威作福的现代化,在中国“公天下”文化传统这块地方,不可能长治久安,万寿无疆。上次我和你说过有一本法国人的书,还得找,他说的是,在人人都能写会算的当代……     王小强:不用找他说的了。如今,非洲大饥荒,每天饿死多少人,看着彩色电视,看着猫狗罐头广告,减肥药?减肥手术广告……,“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想。您让我手里攥着手机饿死,个别心气儿高的,精神头大的,不认命的,容易铤而走险,所谓“民欲与之皆亡”也。肚子饿得头昏眼花,谁分得清你穿的是什么制服?最莫名其妙的是媒体总说伊斯兰的自杀炸弹,图的是升天堂有72个处女伺候。怎么不想想,一家企业连续十几位跳楼的民工,反正一死,万一风云际会,有机缘凑一块儿,开个碰头会,结果恐怕就不会像今天这么消停了。     邓英淘:这就是最基本的“形格势禁”。不把多数人的现代化安排好,少数人现代化了,也不得安生。市场?科层?互惠三种机制,说到底,是如何处理?摆平少数人和多数人的关系。互惠机制更是这样。譬如企业效率最大化,必须全体员工都包括进来。但是,有一条限制性的东西,就是当官的?当领导的以身作则。虽然分配时,你得到的比别人多。比如蒙德拉贡,原来实行的差别是三比一,最高领导拿得比较少,后来放宽到五比一,因为竞争很激烈,经常有“猎头公司”挖他们墙角。靠什么挖掘出黄金法则的最高效率呢?有一个无名氏定理,就是讲领导者,假设所有效率都算出来了,按边际你应该分十份,然后其它人再分。但是有可能,这样分配,均衡就打破了,团队激励就瓦解了。必须有这么一个人,我情愿分九份,不拿第十份,另外的是大家的,才能实现团队激励。          五、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改革          王小强:互惠机制的许多典型再好,南街村?华西村等等,类似当年的大寨,无名氏定理“唯士唯能”,必须一位高度自觉的强人领导。再下来,接班人就成了问题。放大了说,朝鲜的“金三代”,古巴的亲兄弟,形式上无论什么政体,有没有选举,总得一个强人大权独揽。我们党在接班人的问题上,也屡犯重大错误。当今世界的民主潮流,在中国过去和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造成灾难性的动乱和国家分裂,最典型莫过于生活水平曾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南斯拉夫。但是,民主不简单是一个西方化的潮流问题,也是一个权力需要制衡和监督的极大现实问题。如今,贪官污吏割韭菜一样越贪越猛,广大民众和社会舆论强烈呼唤民主。多数人的现代化,不能没有政制体制改革保驾护航,因为这又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必须像当年推翻三座大山一样,发动?团结多数人共同奋斗,才有可能成功。     邓英淘:我对政治改革的理解,可以概括成20个字:“坚持名分?员主固基?期限责任?系权制衡?两体互动”。     王小强:理解。毛泽东强调过《资治通鉴》为什么从三家分晋开始?即便有些地方有人挂羊头卖狗肉,名实不符,名分一动摇,违规胡来合法化,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城头变换大王旗了。     邓英淘:你说的是一般道理。我说的(一)“坚持名分”就是理直气壮地坚持红旗不倒。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了,取得伟大成就,也有过重大失误,犯过重大错误,人民群众付出过巨大代价。如果与国际惯例接轨,57年人家就提出过多党竞争,轮流执政,凭什么你共产党没完没了?我们不答应,为什么?有人说共产党执政是靠日本侵略,没有经过民主选举,不合法。28年武装斗争,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毛岸英等几千万烈士献出生命,人民群众推小车送军粮,抬担架,救伤员,不比一张选票份量更重,更能说明问题?     发扬民主的政治改革,首先应当以党内民主为主轴。道理很简单,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的核心力量。核心力量不改革,除了被推翻,重新变成少数人作威作福,从哪里动起来?共产党的改革,“坚持名分”,为人民服务的纲领不变。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与国际惯例接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怎能不受影响,产生腐败并不奇怪。要害的问题是缺乏权力制衡,尤其是涉及发展方式?道路选择?执政方针这样的大是大非,如何保证为实现多数人的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坚持这个大方向不动摇,必须探索建立健全有监督?有制衡?有纠错机制的制度安排。     既然多数人的现代化是大方向,政治改革的核心自然是发扬大多数党员的民主。非此不能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我把它称作(二)“员主固基”。我给你复印的这篇文章,就是专门介绍〈国外政党是如何维护党员主体地位的〉,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种政党?包括资产阶级政党的发展趋势。8发展市场经济,整天和金钱?资本家打交道,势必出现贪污腐败。但是,应当看到,金钱美女可以腐蚀一小撮掌握权力的干部,腐蚀不了八千万党员。你没有那么多钱嘛!如果真的八千万党员统统都被金钱美女腐蚀了,均富的社会目标,也就实现得八九不离十了。反过来说,道理也一样,社会主义阵营瓦解20年了,信仰危机确实严重,如果中国整个都是贪官污吏当家,共产党早完蛋了。红旗之所以能够坚持到今天,就是因为行行业业,都有共产党员在第一线,和人民群众一道,坚持韧性的持续奋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每天都会介绍一个典型,我相信,绝大多数都是真实的。因为我们在基层调研时,到处都碰到这样的干部和党员。这就是鲁迅说的,有埋头苦干的,有拼命硬干的,有为民请命的,有舍身求法的,他们是支撑中国的脊梁。9发扬党内民主,就是要发扬多数党员的民主,中国脊梁的民主,让他们有发言权?监督权?决策权。有人会说,凭什么先给党员这样的特权?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都面对镰刀锤头宣过誓。你只要宣誓为多数人的现代化,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你也可以有“员主”权利。根据这个誓言,五年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应当开成民主的大会;代表大会代表按地区,逐步扩大基层党员选举的比例,逐步减少上级指派;重大路线是非和方针政策,利用当代发达的信息技术,不用集中开会,完全可以率先试行实名制的全体党员公投!时代不同了。电视?手机?互联网,普及到这样,过去无法想象。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更应当与时俱进。     既然多数人的现代化是一个需要探索?试验和反复实践的创新事业,历史进程中,路线?方针?政策上,必然产生不同意见。战争年代,党内斗争时常具有极端环境压迫下的特殊残酷性,伤害了不少一心为党的好党员。和平执政,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妖魔化共产党的今天,必须深刻汲取过去的沉痛教训,彻底改变动辄扣上“反党”帽子错误做法,真正允许?认真听取不同意见,正面承认人以群分,承认党内不同倾向和派系的客观存在,实事求是,开展有纪律约束的正常的党内斗争。     总而言之,我的想法是,要想“坚持名分”,红旗不倒,必须积极进取,展开一个“名在实归”的“中兴”进程,奋进多数人的现代化,引领中国率先走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谷底。发扬党内民主,高举民主大旗的方向一以贯之,“坚持名分?员主固基?期限责任?系权制衡?两体互动”,相互之间交叉互动,紧密联系,这是我对中国政治改革的一种理解,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改革。要想实现多数人的现代化,要想坚持红旗不倒,核心力量必须充分自信?大刀阔斧地政治改革。当然,风险很大。但是,要有信心。核心是“坚持名分”和“员主固基”。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还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只要能够大胆发动全体党员,巩固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基础,政治改革就能像过去所有成功的经验一样,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依靠八千万党员的政治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3亿中国人民,实现多数人的现代化的制度保证。     王小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现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和份量了。没有免费的午餐。从80年代初你提出“三体问题”到今天,实现现代化,人均消耗能源,美国11吨标准煤?日本六吨?中国1980年0.6→2005年1.7吨,10这道简单的算数题,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费尽心机小30年时间,先知先觉走到了形格势禁!不是欣羡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吗?社会民主党也信恩格斯主义。按你的三种机制“钩兑”配比,互惠机制的比重?浓度比“以民为本”的香港政府多多了,真正值得认真学习—瑞典政府郑重宣布2020年建成无油国家!如今首都公交和政府车全用生物燃料或沼气了。2007年,欧洲可再生能源委员会和绿色和平组织预计,到2050年全球一半的能源需求将通过可再生能源来满足。100美国金融海啸以来,党中央已经反复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斗胆冒叫一声:倘若中国从现在开始也认真算算大账,101调水+种草,用实际行动郑重承诺2050年油气资源基本自给,至少不继续增加进口,和平崛起,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就有希望了!          注释:     1、“没有实施‘大棒’的情形很普遍,绝大多数时候,社会的惩罚机制,仅仅是撤回一点‘胡萝卜’,譬如,人们的态度会稍微冷淡些,或者对方问候的话不知从什么时候变得有些生硬了,眼神也往四处游离了……”(肯?宾默尔:《自然正义》141页)“把家族作为契约关系的治理机制,优势在于这个制度在限制机会主义行为和减少交易成本与信息不对称方面的能力。……不忠行动所产生的负罪感限制了亲属间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群体成员之间的感情纽带也说明,家族用于惩罚行为为罪行不当的成员,既不依赖于公共官员,同时也更为有力。”(奥斯特罗姆等:《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76页)     2、详见罗杰`弗朗茨:《X效率:理论?论据和应用》。     3、“没有各种公共制度作为支持市场的基础,任何市场都不能长期存在下去。在现实场景中,公共的和私有的制度经常是相互啮合和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存在于相互隔绝的世界里。”(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31页)     4、“我所选择的‘有机体’是人类的一种情形。我称之为公共池塘资源。……由于所涉及的个人的大部分经济收益来自公共池塘资源,他们都有强烈的愿望去解决公共问题以便能持续地提高他们自己的生产力。”(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48页)     5、70年代末,蒙德拉贡具有现代化技术教育合作体系和“以1.5万多名合作成员为劳动大军的70家合作工厂,以及有93家分行的信用合作银行和30万存款账户。”(托马斯?劳甘:《蒙德拉贡—对现代工人合作制的经济分析》1页)     6、参见王小强:《史无前例的挑战》附录:〈哀莫大于分裂〉。根据美国商务部2011年2月11日的统计,2010年美对华贸易逆差2730.7亿美元(〈2010年中美贸易情况〉。“据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估计,1992~94年中东的武器进口量占世界武器总进口量的43%,八个海湾国家占整个中东武器进口额的70%。”(安维华?钱雪梅:《海湾石油新论》401页)     7、毛泽东早年为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题写的楹联。     8、代金平?唐海军:〈国外政党是如何维护党员主体地位的〉,《北京日报》2010年7月5日。     9、“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且介亭杂文》94页)     10、邓英淘:《新发展方式与中国的未来》27页表~2和邓英淘:《新能源革命与发展方式跃迁》7页。          杨莹录音、整理,王小强访谈、查书         进入专题: 现代化 政治体制改革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1053.html    

阅读更多

北京日报:95岁以上老人看病全报销

  本报讯(记者童曙泉)记者昨天从市民政局独家获悉,老人医疗补助范围今年将进一步扩大,95周岁以上老人有望像百岁老人一样,享受医疗费用100%报销的免费医疗待遇。扩大范围后,享受这一惠民政策的将从原先的430余人增加到5000多人。 市民政局局长吴世民介绍,“十二五”期间本市将进一步拓展养老社会福利制度,完成适度普惠建设。其中,去年居家养老“九养”政策中的百岁老人免费医疗——老人在正常社保、医保之外自付部分,由民政部门实报实销——将力争在今年扩大至95周岁以上的老人群体。 据介绍,去年全市400多名百岁老人,自付部分的医药费总共约35万元,目前已经全部通过民政部门的养老社会福利资金报销。老人医疗补助的年龄界限降低5 岁,享受这一优待政策的老人数量,将从目前的430多人猛增至5000多人。市老龄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仅这一项,政府每年将需要增加6500万元到 8000万元投入,用于增加高龄老人的福利。 此外,高龄老人的津贴发放范围,也将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扩大。2015年之前,每月可以领取100元高龄津贴的年龄门槛,将从目前的90周岁下调至80周岁。目前,全市90周岁以上老人共2.2万名,80周岁以上老人则有35万名。为此,每年市财政将增加数亿元支出。 “根据卫生部门发布的数据,目前本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0岁。”市老龄协会有关负责人说,“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只要市民超过平均期望寿命,就能领取高龄津贴。” 此外,今年本市还计划投资6500万元,筹建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北京市养老管理服务中心。该中心将开展老人服务需求调查,并为全市各类养老服务提供指导与协调。 链接 2011年12项重点助老工作 1、扩展老人医疗补助覆盖范围; 2、完成高龄津贴扩大发放范围的调研; 3、研究制定低收入家庭失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补助办法; 4、探索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办法; 5、开展养老(助残)餐桌、托老(残)所规范化建设试点; 6、进一步加强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商监管; 7、整合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敬老院资源,有效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8、开展单身老年人银龄家庭俱乐部服务; 9、筹备建设市养老管理服务中心; 10、加强社区老年护理员建设; 11、研究提高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补助标准、乡镇敬老院建设资助标准; 12、加快老龄信息化建设。 © 梦里狩猎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 2011/03/20. | Permalink | 党的政策亚克西 Post tags: 北京日报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