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

译者 | 《华尔街日报》乔纳森·芬比的新书《虎头蛇尾》四百页说尽中国

核心提示:前记者乔纳森·芬比(Jonathan Fenby)又完成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任务:在一本大约400页的书中总结今日中国。这本书综合了中国的多个方面,适合想获得全景的读者阅读。 原文: ‘Tiger Head, Snake Tails’: China in 400 Pages 来源:华尔街日报 发表:2012年3月13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原文配图:前记者乔纳森·芬比(Jonathan Fenby)曾经写过的书包括《现代中国的企鹅版历史》(译注:企鹅是知名的英国出版社,以出版普及性书籍著称。)还有他的新书《虎头蛇尾:中国如何走到这里,它将走向何方》】 作者乔纳森·芬比不认为中国将会统治世界,他也不认为中国即将崩溃。 虽然芬比先生不觉得自己可以占卜未来,这位英国的记者曾经写过《现代中国的企鹅版历史》,现在,他又完成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任务:在一本大约400页的书中总结今日中国。 周六,他在北京的”书虫国际文学节”上谈到了这本书:《虎头蛇尾:中国如何走到这里,它将走向何方》,他说,书名就是看待中国的一个好角度:巨大的虎头让整个世界惊叹,但拖在后面的却是一小截拼凑起来的尾巴——蛇尾——这让中国比第一眼看上去要更为复杂。 根据芬比先生的说法,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是想要一站式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历史、环境问题,腐败和新领导层的人。他说,还没有一本书可以把所有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他自己在写的时候也感到了压力。 他说:”从1980年代以来,中国崛起就成为冷战之后世界上最重要的发展。”但是世界可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中国也不是很知道如何应对世界其他国家,以及它刚刚获得的地位。” 相关阅读: 《外交政策》 “一元中国”迷思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华尔街日报》经济学家阿文德如何看待《中国 2030》?

核心提示:到北京来参加《中国 2030》研讨会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认为中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赶超美国,成为第一个相对贫困的经济第一大国。 原文: What Economist Arvind Subramanian Thinks of ‘China 2030′ 来源:《华尔街日报》 发表:2012年3月2日 本文由” 译者 “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印度经济学家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n)因去年出版了《日蚀:生活在中国经济霸权的阴霾下》一书名噪一时。该书推断中国将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经济一霸。如果该推断得以印证,那中国将成为工业革命来首个将相对贫困的经济第一大国。 这位52岁的经济学家曾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深研究员。近期,他赴中国参加一场讨论会,主题是世界银行和中国发展研究中心最新出炉的报告《中国2030》。该报告警告说,如果不实行彻底的改革,中国将面临一场经济危机。 他与《华尔街邮报》记者鲍勃·戴维斯(Bob Davis)和汤姆·奥力克(Bob Davis)一起在北京的一家云南饭店见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WSJ:《中国2030》警告,如果不实行彻底的改革,中国经济将停滞增长。以上分析是否动摇了你之前对中国经济形势的乐观预期? 萨:你得分清短期和长期增长的区别。即使中国经济短期内出现硬着陆,政府仍有能力恢复元气,并在此后20年保持6.5%的年增长率,这就会让中国赶超美国。 WSJ:有关中国崛起的预言是否会如同30年前日本崛起的预言一样昙花一现? 萨:中国崛起的怀疑论者总是拿日本说事,认为中国有着和日本一样底层乱糟糟的金融体系,因而中国也将重蹈日本的覆辙。但是我认为这种类比毫无意义,因为即使中国经济出现停滞,全民生产总值仍然相当于美国的四分之一,这就意味着中国仍有能力赶超美国。20年前日本爆发金融危机的时候,国内人均生产总值已经与美国持平。 WSJ:中国在经济实力攀升世界顶峰后将是如何运用权力? 萨:他们会说:”我有市场,有实力,我能搞定你,你不能搞定我。”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他们仍将韬光养晦,小心谨慎,因为他们正集中经历处理国内事务。但是他们取得主导权的速度将快于他们自己的预期。他们正在不断摸索。 WSJ:中国会做什么有建设性意义的事吗? 萨:中国可以逐步提升威信。如果不从自私自利的角度考虑的话,他们可以做很多事来承担自己的责任,比如希腊问题,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它自愿退出欧盟还是被赶出欧盟。美国、欧洲、中国可以通过向陷入危机的国家借贷来建立一道经济防火墙,抵御危机的蔓延,如若不然,中国也会受到牵连。 中国可以效仿日本和其他新兴市场,建立一个资金额度达300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如果该组织的储备金达到1万至一万五千亿美元,那中国就相当于买了一个保险。 WSJ:你对《中国2030》这份报告有什么看法? 萨:我有些惊讶,不过也很高兴。对报告终于说出中国要从现状开始进行质变,这一点值得称赞。报告中说中国必须改革,但是没有提到”改到什么程度就需要政治转变”。 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如何在保持政治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改革?在控制之下,它还能做多少改革?改得越多,你就得拆得越多。 WSJ:中国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用意是什么? 萨:从政治角度分析,是为了弱化美元的主导力。这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和历史问题。中国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来处理一些政治经济问题,正如他们通过放松金融体制度,更加依赖市场而不是政府指导一样。改革派可以这样说服保守派:”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弱化美元。” 相关阅读: 《华尔街日报》 改革的新推动力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华尔街日报》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在真实世界中的含义

核心提示:中国版本的”国家资本主义”是通过”中央控股公司”控制每个经过行业垂直整合的大型国企,这些中央公司又受国资委的控制;此外,党的组织部又平行的存在于这些企业之上,可以任命国企管理者,并给他们在政府和党组织中预留职位。这些企业不受”反垄断法”的约束,在与外企和民营企业的竞争中受到保护,占全国GDP的62%(2010年数据),其股东的角色被”淡化”。现在,这些企业在大举进军海外,而国际世界对它们的真实影响尚未完全理解。 原文: China’s State Capitalism: the Real World Implications 作者:Stanley Lubman 发表:2012年3月1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原文配图:路透社】中国预备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于上个月访美,以及世界银行近期公布的关于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报告,使得以政府主导的”中国模式”是否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替代方案的讨论又重新热烈起来。如同这些争论所揭示的,看来,中国版本的”国家资本主义”(相对于”市场资本主义”而言)还是没有彻底地被国际世界所理解。 要想更好的理解中国的经济体系,需要我们超越对于全球经济未来的抽象讨论。中国经济中的国有部分的持续扩张,限制了私有部分的发展,在一些中国市场中扶持了国有企业,打压了外资企业。当中国国有企业的投资伸延至海外时,中国试图投资的那些国家更需要对于国家所有和国家掌控这两者之间日益频繁的联系保持警惕。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研究比较公司法的学者Curtis Milhaupt 和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林立雯(Li-Wen Lin)最近的一篇论文(原文)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称之为国有企业组织的”黑箱”中的一些东西。 如林和Milhaupt所写,中国的经济体系建立在大型国有企业及与国家控股企业的”垂直整合集团”的基础之上。每一个集团拥有一个”中央控股公司”,国资委就是这个”核心企业”的最大股东。于是,这个企业就拥有了组成垂直整合集团的一干国有企业的最大份额。这个企业集团中还包括一个金融公司,是为其成员提供融资的。 整体上看,这些垂直整合集团控制了120家国企,皆通过国资委受到政府的控制。根据林和Milhaupt的说法,全部的国企资产加总起来占到2010年中国全年GDP的62%。 通过合资企业、联盟和入股,集团内也同时存在着联系。并且,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平行地存在于上述的结构之中。党的组织部决定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而一些管理人员又在政府和党内预留了自己的下一步的位置。文章的作者强调,这套结构暗含了不止一条从上到下的控制链:”这些等级结构嵌入在密集的人际网络之中——不只是公司的人际网络,也是党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并且在很多生产和政策实施等事务上有交换或者合作。 这套经济体系的内涵对于市场竞争影响深远。其中之一是国有企业可以免受反垄断法的约束。并且,就像经济学家在近期的回溯文章中所说的,政府”有选择性地施加规则,保证私营部分在它们的地盘上竞争,外资企业无法并购本地公司。” 理解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是困难的,林和Milhaupt认为国资委有权控制国有企业股权的转移。大多数国有企业没有董事会,股东的权益”被淡化”了。 密歇根大学的Nicholos Howson和George Washington’s Donald Clarke 最近对中国股东的衍生诉讼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虽然针对局内人的此类诉讼使用”频繁”,并且在有限责任公司控股股东对此类诉讼近乎滥用,但是牵扯到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了之前提到的集团中的国有企业)的衍生诉讼则”令人吃惊地少见”。与此同时,在私营部门,一些透明的收入被发现是来自于股东针对封闭式公司的诉讼所得。在中国的法律中,封闭式公司也被理解为”有限责任公司”。 虽然国资委对公司的监察在实践中力度不同,但是局内人在各个国有企业实施控制就意味着公司的管理非常弱。缺少透明性使得公司的管理不当很容易被掩盖。 围绕着中国法律和中国的公司管理的问题看起来没什么联系,但并非如此。如果任何中国国有企业试图在美国投资,它们必然会被美国的外国投资委员会所审查。这一机构的职责是对有可能威胁国家安全的兼并和收购进行评估。立法机构特别要求,被外国政府所控制的外国经济体的投资必须被审查。外国公司需要承担证明自己并不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这一标准不仅是模糊、没有明晰定义的,其过程也是政治性的,以下两个著名的案例证明了这一点。 可能最著名的案例要数2005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企图收购联邦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优尼科。收购的企图引起了国会的讨伐风暴,与此同时这项交易也在被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调查,最终导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退出了竞价。”对国家安全的考虑总以零和博弈的视角来看待中国:这种思想意味着,如果它将成为我们未来的敌人,那么我们就不能给予其任何好处或者优势,”乔治城大学法学院的中国研究专家James Feinerman如此说过。 2011年,当一家中国电信公司华为宣称其是公有而非国有企业,从而试图购买一家小的加州公司时,这一论调再被强调。但这单生意被立法机构审查时,一个彭博社的报道引用了情报官员的话说,华为保持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及中国国家安全部门的紧密联系,甚至是定期的沟通”。来自国会的抗议过于强烈,以至于华为的收购计划也收回了。 当时华尔街日报对于华为论战的报导预测”中国公司在美国的投资环境将越来越差,因为2012年总统大选临近,政客们会寻找用以批判的对象。”这一洞见的正确性得以被最近共和党初选的候选人的花言巧语所证实。”Mitt Romney 和其它共和党候选人已经开始加强了他们对于中国贸易的谴责,将中国描述成为造成失业的掠夺者和犯人”,《纽约时报》11月这么报道。但是,并不只有共和党这么做。在同一篇文章中,《纽约时报》称一位在经济议题上”锋芒毕露”的奥巴马的前任中国顾问也就中美关系问题开火。 绝大多数近期的关于中国的政治修辞可以被视为是大选年的狂欢而被忽略,但是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将继续成为华盛顿的领导人们更倾向于硬对硬地来处理的众多议题中的一个。如果一个中国的国有企业看上去是个可能的投资者,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将很可能在调查其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上遇到困难。并且中国方面也最有可能无法展现令人满意的透明度。 作者简介:陆思礼(Stanley Lubman)是中国法律方面的长期钻研者,是伯克利的加州大学法学院的杰出讲师,也是《笼中鸟:毛泽东之后的中国法治改革》(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9)一书的作者。 相关阅读: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与” 中国经济 “相关的译文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华尔街日报》 书评:艾森豪威尔,一个至高无上的信任

核心提示:尽管最近几十年来出现了大量对历史的修正,艾森豪威尔始终是一个谜:一个温和的人,形象近乎从容超脱,他的领导赢得了一场全球战争并帮助美国获得了自由世界至高领袖的地位。这是一个在国会与自己的党派较量并几乎每次都能击败政敌的共和党人和保守派。这是一个痛斥国家过度军事化危害的战士。 原文: A Supreme Confidence 发表:2012年2月18日 作者:GERARD BAKER,道琼斯集团副总编辑 本文由 译者 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艾森豪威尔在1955,他身后是瑞士总统皮埃尔·佩蒂。】 总统如好酒,愈久愈醇。总统卸任时,过份的熟悉导致了令人辛酸的轻蔑——或者至少是厌倦。人们对于继任者有着太多兴奋,对新人有着太多期待,以至于无法对离任总统所留下的局面作出完全公正的评价。 但随着继任者的承诺常常无法兑现、当代政治竞争的高温渐渐冷却,人们的看法会变得成熟,而原来那个人也开始看上去好一些了。 老布什离开白宫时,在政治方面处于相当凄凉的失败境地,但几年之后就因优雅地穿越了冷战刚刚结束时的雷区而得到了他所应得的赞誉。比尔·克林顿卸任时,更多的不是受到质疑,而是笼罩在莱温斯基和马克·里奇丑闻的阴影中,但今天随着史学家们强调他在平衡预算和福利改革方面所留下的遗产,他的形象变得越来越好。尼克松是过去100年来最新的一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但他至少因为对华政策而获得了赞誉。 当然,总有例外:史学家们始终认为卡特的总统任期无论如何也只是一届绕来绕去最终在经济和政治上都被人遗忘的任期。但最有力的总统历史愈久弥香理论的例子还是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在总统办公室里的两届任期(1953-61)。 在无疑是由他造就的60年代,这位第34届总统似乎立即成为了一个老古董——”卡米洛时代”的魅力无疑是对艾森豪威尔夫妇穿着拖鞋绕白宫闲逛的居家形象的奚落。批评者对”导弹力量差距”和错失民权机会事件大加挞伐,而世人则很快一致认同艾森豪威尔曾是一个好将军,但却是一个无法被人铭记的总统。 但自8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认真对艾森豪威尔进行重新评价。杂志热衷于公布的总统排名——如果你把它们当回事儿的话——中艾森豪威尔在名单中迅速上升,现在通常位列前10位,相当体面地与杜鲁门和麦迪逊排在一起。和所有曾经伟大的总统一样,艾森豪威尔获得了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共同的尊敬。 对共和党人来说,他是打赢二战、击败自己党内狭隘的孤立主义者、在冷战初期巩固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并带领国家在全副武装的安全与小政府治下的繁荣之中度过将近10年的人。 对民主党人而言,他是结束韩战、抵制住了要求以对华使用核武的方式尽早用战争结束冷战的呼声、建立了全国运输系统并将厄尔·沃伦和威廉·布伦南任命为随后20年间由最高法院领导的民权革命的领袖和理论设计师的总统。 琼·爱德华·史密斯极为通俗的一卷本传记《战争与和平中的艾森豪威尔》显然是要让人们心目中的艾森豪威尔更加伟大。史密斯对艾森豪威尔总统任期的看法几乎是完全正面的。他称赞艾森豪威尔是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之外”20世纪最成功的总统”。史密斯说,艾森豪威尔的成就是建立在”进步的保守主义”之上的,作者显然很想更强调这一矛盾说法中的”进步”而非”保守主义”。他写道:”他的总统任期提供了从罗斯福新政和杜鲁门的公平施政到现代的一个缓冲。”这番评论在意识形态上有些片面,不太符合历史的记录。 保守派可能会反对将他描述成这样一个自由主义的雄狮,一个穿着黄色卡其布的南希·佩洛西的形象。尽管国防预算庞大,艾森豪威尔却始终使联邦支出保持在GDP的20%以下,并且在任期内自始至终都保持了账目的平衡。而希望将艾森豪威尔说成是自己人的保守派们当然会更加强调艾森豪威尔自己后来在沃伦-布伦南法院一事上的保留态度,而淡化他曾试图通过法院重塑美国社会契约。 在考查艾森豪威尔漫长的军旅生涯时,史密斯表现得最出色——这部分是可读性最强、最精彩的。艾森豪威尔在1944年6月指挥入侵欧洲之前的履历显然乏善可陈,而史密斯告诉我们,艾森豪威尔能够一路走上军方最高级别的位置更多是凭借他对政治的轻松掌握而非任何伟大的战略战术成就。 艾森豪威尔的诀窍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以及——这一点适用于几乎任何在大型组织中晋升的人——获益于强有力后台的支持和指导:对艾森豪威尔而言,这些后台是潘兴,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尤其是乔治·马歇尔。史密斯写道,”命运女神”多次将艾森豪威尔从虽可谓称职却默默无闻的境地中拯救出来。在纯粹的军事能力方面,他从来无法与乔治·巴顿或是伯纳德·蒙哥马利这些将领相比。但和他们不同的是,艾森豪威尔从未受制于过份的自负,在所有场合都表现得很平和。 但1942年他担任自己在战斗中的首个职务——全体作战部队(包括英国和美国)的指挥官——时,他在军队内的迅速晋级差点毁了他。艾森豪威尔在缺乏经验和准备不力的情况下指挥了对北非的入侵,这场战役一开始就是一场灾难,在后续的进攻西西里和意大利本土中也几乎没有什么改善。由于丘吉尔和罗斯福对他的欣赏他才留了下来 —— 他的朋友帕顿喜欢叫他”天命之子(Divine Destiny)”而不是”德怀特·戴维(Dwight David,译注:他的名字和中间名)。 如果说登陆日是他的重要补救的话,那么几个月之后的”突出部战役”则代表了他作为军事领导人的神化。正如史密斯所写:”他表现出了对形势比任何下属都更迅速的把握,并果断行动遏制了进攻。”即便如此,对德军在北欧的广阔阵线发动进攻却是艾森豪威尔自己的决定,与手下将领们的意见完全相反。这一决定后来被巴顿称作是”战争中最严重的错误”,令德国人得以在一开始突破盟军在阿登的阵线。 史密斯不吝笔墨地详细记述了艾森豪威尔和他的爱尔兰籍军队司机凯·萨默斯比间长期的风流韵事——一段如被公开可能毁掉他的政治抱负以及婚姻的私情。这让人意识到一个因沉着和自制而出名的领导人也有着复杂的感情。 在评价艾森豪威尔的两届总统任期时,史密斯无意掩饰他对艾森豪威尔的赞赏和从他之后共和党所选择方向的沮丧。的确,在今天的保守派集团里,里根主义的共和党人要超过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共和党人,但史密斯低估了这两位战后时代最成功的共和党总统之间的延续性。而艾森豪威尔所支持并定义的那些原则——美国在世界上的强势领导地位,定位清晰但有限的政府角色——仍然为保守派所秉持。 尽管最近几十年来出现了大量对历史的修正,艾森豪威尔始终是一个谜:一个温和的人,形象近乎从容超脱,他的领导赢得了一场全球战争并帮助美国获得了自由世界至高领袖的地位。这是一个在国会与自己的党派较量并几乎每次都能击败政敌的共和党人和保守派。这是一个痛斥国家过度军事化危害的战士。 他死后,他的孙子戴维曾问过艾森豪威尔夫人她是否觉得自己真的了解这个人。她回答说:”我不知道有谁真正了解他。”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译者 | 《华尔街日报》改革的新推动力

核心提示:一份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撰写的报告《中国 2030》将于下周一公布,该报告旨在为新领导层提供中期的政策建议,报告提出缩减国有企业的规模,部分建议引起了激烈的讨论,预期也会遭到官僚机构的强烈抵制。 原文: New Push for Reform in China 作者:Bob Davis 发表:2012年2月23日 本文由” 译者 “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视频:点击 这里 查看本文作者录制的原声视频《华尔街日报》的Aaron Back有关于这份新报告的详细信息。该报告呼吁要减少巨型国有企业的规模,否则可能要经受严重的经济后果,图片来源:STR/AFP/盖蒂图片社】 北京——我报独家披露一份预览中国的经济报告,本报告由世界银行和政府内部人士准备,会提交给中国的领导人。报告所言令人吃惊:中国如果不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则会面临经济危机。这些改革包括减少巨型国有企业的规模,使其运作更类似于商业组织。 根据六名曾经准备和审看过《中国 2030》的人士说,这份由世界银行和中国的政府智囊撰写的报告周一即将公开,其中谈到了中国最有政治敏感性的一些经济问题。 这些人士说,这份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影响准备在今年接过权力的中国领导人。报告挑战了过去十年在胡锦涛主席领导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模式,在这一阶段,国家在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的角色扩张了。 报告警告说中国的发展正面临着快速减退的危险,并且不会给出什么预兆。这在其他高速发展的国家,如巴西和墨西哥都发生了,一旦它们到达某一收入级别,就出现了经济学家们所称的”中等收入陷阱”。发展速度急速下跌会加深中国的银行部门和其他问题。根据参与这一项目的人说,该报告警告说,这可能触发一场危机。 【图:中国的一家煤矿。煤矿是国营领域。图片来源:路透社】 报告建议国有企业要受到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督,还呼吁中国要勒住地方政府融资,促进竞争和创业精神。 一家北京的投资公司Primavera资本集团的总裁Fred Hu说:”中国的国有企业正在十字路口。” 中国政府必须决定”是要走让大型国企占主导的国家资本主义道路,还是发展自由市场的创业之路。 【图:国营企业占中国经济的比例 原图:WSJ 图片汉化:译者】 还不清楚《中国 2030》是否会在下周公布的时候预测出某个增长率。但是一家美国的智库Conference Board当前的预测是2012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8%,从2013-2016年年增长率会降到6.6%。在伯克利的加州大学的经济学家Barry Eichengreen,亚洲开发银行的Donghyun Park,韩国大学的Kwanho Shin在研究了其他国家的增长率历史之后,认为中国的增长率在2015年左右会开始”下滑”,至少2个百分点。 尽管增长率的下滑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已经以10%的平均增长率发展了三十年,这种下滑对于世界经济来说关系重大。欧洲和日本都在对抗萧条,美国则在经历疲软的复苏,中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可靠的源泉。在拉丁美洲、亚洲、北美和中东的大宗商品厂家依靠中国来发展,欧美的资本密集型商品制造商、农民和时装品牌也是如此。 这份报告会在多大程度上重新塑造中国的经济还不得而知。即使在它发布之前,也已经受到了管理国企的官僚们的强烈反对。那几位参加了讨论的人士这么说。 中国的政治预备继承人习近平现在是副主席,他的经济政策会怎样没有给出什么蛛丝马迹。分析家们预计这份高调推出的报告会鼓励习近平和他的盟友讨论对国家主导的经济模式进行改变,现行模式已经让中国的私营企业家们产生了警惕,也让中国和主要的贸易伙伴,包括美国产生了紧张。 报告的作者认为,有世界银行和发展研究中心的认可,后者是中国最高决策机构——国务院的智囊,会加重报告提出的建议的政治份量。中国的政府圈内人士普遍看重世界银行,特别是世行在帮助中国早期进行市场改革时曾提供过建议。 他们还认为,有发展研究中心的二号官员,刘鹤的影响力也能协助确保这些发现会被高层领导严肃考虑。刘鹤是给最有权力的政治局常委提供建议的一名高级顾问。他拒绝就此置评。 刘先生是起草中国现在的五年经济计划的高层中国人员之一,并被认为和中国的现任领导人及未来的党和政府最高领导人习近平都有紧密联系。刘先生定期与美国官员会面,并公开地说外国的压力和想法可以帮助中国达到改变的转折点。 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的中国研究专家李成说:”刘决定给他们什么信息、给政策制定人提供建议,并组织安排会议议程。” 世界银行的主席Robert Zoellick在一份声明中宣布这份报告会被发布,还说:”本报告给出了在中期的时间内进行发展的路径建议,帮助中国完成成为高收入社会的转变。” 世界银行和发展研究中心都不愿就《中国 2030》报告中的发现进行专门评述。 在Zoellick先生于2010年9月在一次北京之旅中提出要做这份报告时得到了中国副总理李克强的支持,他预计会在明年成为总理——这是又一线索说明新的领导班子会好好地读这份报告。 目前,国有企业凌驾于中国经济之上,主导了中国的能源、自然资源、电讯和基础设施行业。它们还能从国有银行轻易地获得低息贷款以及其他优惠。 美国的财政部长Timothy Geithner和其他的西方官员们认为给这些企业提供的补助扭曲了国际竞争。从国内来看,有批评说这些企业遏制了内部竞争,利用垄断利润扩张到别的行业,并只支付微薄的红利。美国财政部的一名官员周三说美国支持可以增强私营企业能力的改革,来和国有企业竞争。 世界银行和发展研究中心认为资产管理机构应该监督国有企业。资产经历会力图确保这些企业都在商业的范围内运营,而不是为了政治目的。他们会出售判断为无关的企业,让私营企业在被排挤的领域更容易竞争。 上个月, Mr. Zoellick在芝加哥与经济学家们的一次对话中说:”中国需要限制国营企业的角色,打破垄断,让所有权分散,降低私营企业的进入门槛。” 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有房地产分支机构,这些机构倾向于为土地出高价,帮助吹大了房地产泡沫,而中国政府正在力图给房地产降温。 与报告有关的人士说,这份报告建议国有企业要向其所有人——政府缴纳大幅调高的股息。这会增加政府的收入,有财力支付新的社会项目。 巴克莱资本的经济学家黄益平说:”这是一份有创意的建议。”世界银行和发展研究中心都没有提出要让国有企业私有化,认为这在政治上是不可接受的。 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学家们说从利润滚滚的国有企业获得的股息现在常常被国有资产监管委员会(SASAC)转移到无法盈利的国企中,SASAC是规范国有企业,并努力要让它们有盈利的机构。 【图:赶超 原图:WSJ 图片汉化:译者】 SASAC和中共的人事机构任命国有企业的领导,也可以更换他们,这让政府在国企做决策时有了很大的影响力。该报告是否会建议改变这种安排,还是会提出资产管理者如何雇佣和解雇的建议则不清楚。 一名参与《中国 2030》报告的人士说,如果处理人事问题是”最有争议的议题,直到最后时刻还有争论,”他补充说参与人经常在国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政府和党应当持续扮演多重要的角色方面出现意见分歧。 即使如此,一名报告参与人说,SASAC在《中国 2030》小组会议上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预期会努力阻止该报告的意见被采纳,可能是担心它的权力会丧失。的确,许多建议都被认为太有政治争议性,一些中国人坚持要在报告上写上”会议版”——意思是在周一的北京会议上听取了评论意见之后再做修改。 周三,SASAC没有立刻回应我们的评论要求。 对中国的商业目前面临的挑战,信号之一是二月份的全国制造业活动的指标稍有抬升,但是仍然连续四个月处于收缩区域。周三,恒生控股说,二月的恒生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预期会是49.7,一月则是48.8。如果这一指数低于50则说明经济活动比上个月有所收缩。 德国银行的中国经济学家马军(音)说,如果中国出现快速经济下滑,则会非常脆弱,因为中国严重依赖复制国外技术的行业,而没有足够的自己的创新。韩国在人均收入达到$5000之后(和中国目前相似)还可以持续快速增长因为它鼓励创新。他说,但是,中国在人均专利上远远落后于韩国。 【图:2012年2月,习近平重访爱荷华农场】 中国的当地政府常常从卖地中获取大量收入,而不是税收。报告呼吁中国的社会指出由国有企业的股息和房地产税、公司税及其他税收支撑。Zoellick先生在芝加哥会谈中说:”我们建议所有的收入都要计入预算,公共财政应该是透明的,可信的。” Kersten Zhang和Aaron Back对本文有贡献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 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中房原董事长呼吁小产权房征房产税!网友:柿子捡软的捏,怎么不提议去征收豪宅税?

【翻车现场】“连这新闻都得精选评论,当那些外资是傻的啊?”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