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文库】老鹰学社|罗昌平旧日访谈: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自由地表达
如果说媒体公信力降到了这么一个低点,恰恰真正想做新闻的人反而有市场。你可以在这个时候建立自己的公信力,可以在这个行业里头树立一定的标杆,我相信这个市场还是比较大的。我个人是没有那么多悲观的情绪。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10 月 10, 2021
如果说媒体公信力降到了这么一个低点,恰恰真正想做新闻的人反而有市场。你可以在这个时候建立自己的公信力,可以在这个行业里头树立一定的标杆,我相信这个市场还是比较大的。我个人是没有那么多悲观的情绪。
阅读更多发布者unknown | 3 月 12, 2021
长平的记者生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完美平行,始于成都,时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前后,终于广州,2008年奥运会举行以后。用他的话说,那一年是“外部世界对中国误解最深的一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31岁的长平成为《南方周末》的新闻部主任。那时的《南方周末》一期仅零售就卖一百多万份,而那也是1989年以后中国民间社会最有希望、最蓬勃发展的一段时间。
阅读更多发布者我是一只草泥马 | 2 月 2, 2021
1月31日,离开媒体行业“下海创业”多年的《南方周末》前首席评论员李铁(微博名 @猩猩吸猩猩)发长文回顾了自己“多年心路历程”,解释自己“为什么告别‘恨国’生涯不再是‘公知’”。
阅读更多发布者不忘初心 | 6 月 27, 2020
此后几年,宪法权利案件有过短暂的风起云涌,出现过“三名高中生诉教育部高考分数线不统一案”、“蒋韬诉银行招工身高歧视案”、“周香华诉男女退休年龄不同案”等追求宪法规定的平等权案件,却基本都不了了之。
“齐玉苓案”最终成为中国宪法案的绝唱。
2008年,最高法院发布公告,废止了关于齐玉苓案的司法解释。甚至连废止理由都没有,只写了“已停止适用”。曾为“齐案”叫好的黄松有也在这一年因贪腐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
事后看,妄图以一个不起眼的案件推动中国宪政改革简直是一个堂吉柯德般的尝试,其结局几乎在一开始已经注定。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朵后浪 | 3 月 1, 2019
张五常:看了《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失声痛哭。题目是《被遗忘三十年的法律精英》。说是什么“被遗忘”,其实是“被蹂躏”。...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