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香港獨立媒體 | 全球處決死囚增 中國數字超世界總和

圖片由國際特赦組織香港提供;左起為甘浩望神父,及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總幹事區美寶。 (獨媒特約報導)國際特赦組織昨日(3月27日)公佈2013年度全球死刑報告,中國的處決人數高據榜首。在2013年間,全球至少有778人在22個國家被處決,按年度增加近百人。此數字並未包括中國,因中國死刑數目屬國家機密,但組織估計,內地政府2013年處決死囚逾千人,高於全球總和;而十年來,最少28名港人被中國處決。 執死刑國家跌 判決人數升 組織表示,778人當中,8成於沙地阿拉伯、伊朗和伊拉克被處決,數字增加主要因為伊朗和伊拉克處決案件上升。根據兩國公佈的數字,伊朗處決人數達369人,伊拉克則處決169人,排第三位。而數字只是組織最低估值,未能反映實際情況。報告亦顯示,亞洲和中東地區是全球執行死刑率最嚴重的地方。 面對全球傾向廢除死刑的壓力,去年處決死囚的情況暫緩,執行的國家較2012年少,由58個國家微降至57個。可是,2013年已知的死刑判決數字上升,根據組織報告,2012年有至少有1,722人被判死刑,2013年升至1,925人。其中阿富汗、孟加拉、尼日利亞和索馬里已知死刑判決宗數顯著上升。 越南印尼重執死刑 組織表示,全球處決死囚的國家按年減少,但越南及印尼重新執行死刑。在中國、日本、馬來西亞、印度、印尼及越南,政府在處決前,均沒有通知家屬和律師,違反國際人權標準。 28名港人在中國被處決 組織亦調查香港人在全球被判死狀況,發現過去十年,有最少有75名港人被中國政府判死刑及死緩。當中被判死刑的47人,28名港人被處決,19人未知是否已被處決。另外亦有5人因販毒在泰國、越南及馬來西亞被判死刑。組織指,港人在境外被判死刑,大多與販毒有關,亦相信港人曾遭到不公平審訊,包括嚴刑逼供、庭上僅獲有限度翻譯等。而組織香港分會批評,香港政府未有為身處海外的港人死囚及家屬提供適切服務,將照顧責任「外判」給當地中國領事館,而館方職員僅會給予一份懂中文的律師聯絡表,組織批評這是「置香港人的生存權於不顧」。 編輯:劉軒

阅读更多

Global Voices | 印巴共同的过去与互相矛盾的历史

乡下锡克人乘着长长一列牛车向印度前进。Margaret Bourke-White 于 1947 年摄影。照片由 Shaktishree 上传至 Flickr。DM CC By-ND 2.0 授权。 自英属印度依宗教信仰 分割成两个国家 以来已将近七十年。当时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穆斯林迁移至巴基斯坦,而锡克教、印度教和其他宗教信徒迁移至印度,高达一百万人在印度分裂之后的暴乱中丧生。 接下来的几年中,对领土和资源的争夺让两个国家之间原本就恶劣的关系雪上加霜。恶意常传播到课堂上,高涨的国族主义教学生用扭曲的角度看待他们的邻居。 巴基斯坦拉合尔的企业家兼社运人士  Qasim Aslam  和 一群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年轻人 ,针对这些影响两国年轻人的偏见建立 了 历史计划 。方法很简单:将 两国学校历史课本中的文字并列 ,提供学生另一种较中立的说法。 Qasim 也是致力于解决国际纷争的非政府组织和平种子(Seeds of Peace)委员会的一员。他发起了数个印度─巴基斯坦交换计划,以增进双方社会层面的互相了解。 历史计划于 2013 年四月在孟买创立,这个版本的课本现在已被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几所学校采用。Qasim 向记者兼部落格作者  Beena Sarwar  解释: 学校历史教育的目标是让我们成为顺民。历史计划的目标是灌输学生质疑的习惯,不再像学校教育一样以为历史是一连串真相,而是回归历史的本质 ──来自某个观点的叙事。真相不能有两个版本。 课本封面截图。 根据 本书的引言 ,这个灵感来自一群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年轻人在美国缅因州小镇的一场聚会。主要的想法是: 让成长中的年轻人接触到对于共有的过去的另一种观点,鼓励理性批判思考的文化,特别以型塑我们门户传承的信息为焦点。 在 新闻网站 The Diplomat  的一篇访问中,小组中的 Qasim、Ayyaz Ahmad 和 Zoya Siddiquiand 谈到计划的演变,从寻找方向到了解图片说明的好处。 这个想法大受网友们欢迎。新闻网站 The Hindu 介绍这个计划的文章下,网友  Saurabh Sethi  评论: 作者们和 The Hindu 都付出了惊人的努力呈现出这些信息。你们是我们现在加强印巴关系正需要的人。 推特网友也赞美这个计划: I remember being taught this deeply nationalist history of Pakistan and the hatred it stirred. Glad for this project http://t.co/CwG5HmXULN — Zohra Ismail-Beben (@zohrabeben) September 14, 2013 我还记得学到充满巴基斯坦国族主义的历史时燃起的仇恨。很高兴有这个计划。http://t.co/CwG5HmXULN — Zohra Ismail-Beben (@zohrabeben) 2013 年九月十四日 Kudos to this project highlighting how history is taught differently in India & Pakistan http://t.co/QndYNSc3HB — Jahnabi Barooah (@jbarooah) May 7, 2013 这个计划很好的强调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历史教育如何不同 http://t.co/QndYNSc3HB — Jahnabi Barooah (@jbarooah) 2013 年五月七日 这本书只涵盖 1947 年 印度分裂前 的事件,或许将来也会探讨之后的历史。各位可以追踪他们的 脸书 。   校对:Ameli 作者 Rezwan · 译者 Hsu-Lei Lee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plus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阅读更多

Global Voices | 印巴共同的過去與互相矛盾的歷史

鄉下錫克人乘著長長一列牛車向印度前進。Margaret Bourke-White 於 1947 年攝影。照片由 Shaktishree 上傳至 Flickr。DM CC By-ND 2.0 授權。 自英屬印度依宗教信仰 分割成兩個國家 以來已將近七十年。當時發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遷徙,穆斯林遷移至巴基斯坦,而錫克教、印度教和其他宗教信徒遷移至印度,高達一百萬人在印度分裂之後的暴亂中喪生。 接下來的幾年中,對領土和資源的爭奪讓兩個國家之間原本就惡劣的關係雪上加霜。惡意常傳播到課堂上,高漲的國族主義教學生用扭曲的角度看待他們的鄰居。 巴基斯坦拉合爾的企業家兼社運人士  Qasim Aslam  和 一群來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年輕人 ,針對這些影響兩國年輕人的偏見建立 了 歷史計畫 。方法很簡單:將 兩國學校歷史課本中的文字並列 ,提供學生另一種較中立的說法。 Qasim 也是致力於解決國際紛爭的非政府組織和平種子(Seeds of Peace)委員會的一員。他發起了數個印度─巴基斯坦交換計畫,以增進雙方社會層面的互相了解。 歷史計畫於 2013 年四月在孟買創立,這個版本的課本現在已被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幾所學校採用。Qasim 向記者兼部落格作者  Beena Sarwar  解釋: 學校歷史教育的目標是讓我們成為順民。歷史計畫的目標是灌輸學生質疑的習慣,不再像學校教育一樣以為歷史是一連串真相,而是回歸歷史的本質 ──來自某個觀點的敘事。真相不能有兩個版本。 課本封面截圖。 根據 本書的引言 ,這個靈感來自一群巴基斯坦與印度的年輕人在美國緬因州小鎮的一場聚會。主要的想法是: 讓成長中的年輕人接觸到對於共有的過去的另一種觀點,鼓勵理性批判思考的文化,特別以型塑我們門戶傳承的資訊為焦點。 在 新聞網站 The Diplomat  的一篇訪問中,小組中的 Qasim、Ayyaz Ahmad 和 Zoya Siddiquiand 談到計畫的演變,從尋找方向到了解圖片說明的好處。 這個想法大受網友們歡迎。新聞網站 The Hindu 介紹這個計畫的文章下,網友  Saurabh Sethi  評論: 作者們和 The Hindu 都付出了驚人的努力呈現出這些資訊。你們是我們現在加強印巴關係正需要的人。 推特網友也讚美這個計畫: I remember being taught this deeply nationalist history of Pakistan and the hatred it stirred. Glad for this project http://t.co/CwG5HmXULN — Zohra Ismail-Beben (@zohrabeben) September 14, 2013 我還記得學到充滿巴基斯坦國族主義的歷史時燃起的仇恨。很高興有這個計畫。http://t.co/CwG5HmXULN — Zohra Ismail-Beben (@zohrabeben) 2013 年九月十四日 Kudos to this project highlighting how history is taught differently in India & Pakistan http://t.co/QndYNSc3HB — Jahnabi Barooah (@jbarooah) May 7, 2013 這個計畫很好的強調了印度和巴基斯坦歷史教育如何不同 http://t.co/QndYNSc3HB — Jahnabi Barooah (@jbarooah) 2013 年五月七日 這本書只涵蓋 1947 年 印度分裂前 的事件,或許將來也會探討之後的歷史。各位可以追蹤他們的 臉書 。   校對:Ameli 作者 Rezwan · 译者 Hsu-Lei Lee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plus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阅读更多

香港獨立媒體 | 向墳場出發 了解開埠初期少數族裔歷史

(獨媒特約報導)城中經常討論上世紀以來從內地來港的新移民,卻甚少提及從外地來到的另一種移民,有份為建設香港出力的少數族裔。香港文物探知館與Roundtable教育及專業發展部在2月22日合辦題為《跑馬地少數族裔墳場研究:看開埠初期少數族裔歷史》的公開講座,淺談回教(伊斯蘭教)、祆教(拜火教)、印度教及猶太教的在港的歷史。 圖片由文物探知館提供;左起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沈旭暉、少數族裔墳場研究團成員馮智政和曾家洛。 何謂墳場研究? 談及墓地、墳場,你會聯想起恐怖、蒼涼、死寂等形容詞,認為如非清明、重陽、先人的生忌及死忌,還是少到墳場為妙?其實墳場蘊藏了不少歷史! 早在二十年前,香港歷史博物館榮譽顧問白德博士已開始進行墳場研究,記錄赤柱軍人墳場亡者資料、墓地設計、造型、刻字等,研究這些人生前的生活,以及香港的轉變。而隨著時代演變,香港人對死亡的意識改變,開始開放地思考「身後事」,對死亡的恐懼減少;加上眾多學者與專家參與及推廣,如張燦輝曾於墳場舉行相展,令原本被視為禁忌的墳場研究從隱學走向顯學,成為文物教育。 少數族裔墳場研究團成員曾家洛表示,研究團會調查歷史人物的墓地,探索名人的歷史,與他們身處的歷史時空及重大事件的關聯;會研究墳場與社會的關係,如基督教的墓地很一致,因為有法例規定墓地的格式;亦會以墳場與族群、宗教的關聯為研究方向。曾家洛指,香港少有少數族裔的記錄,因此從墳場能看出香港過往的人口結構,了解他們的風俗和遷移狀況,甚至宗教的轉變及影響;而與香港歷史連結後,更有助理解本地或國際大事如何影響他們遷移到香港。墳場研究貌似與香港現況不太相關,但事實上,了解從前少數族裔在港的生活及融合情況,或許可助我們反思現今社會共融議題。 少數族裔從外地移居香港,背景是國際局勢,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沈旭暉認為墳場是活的歷史,進行墳場研究能與歷史拉近距離。沈旭暉指,外國的經驗中,透過墳場研究能夠看社會結構,在大學甚至成為一門科目;而且在研究過程中思考不同的生死觀,及對死有更多的認知,都會改變人們對人生的看法。 簡約低調的回教墳場 回教,又稱伊斯蘭教,回顧開埠初期,部份回教徒因英政府招募看守監獄的人員而來港;部份與其他華人一樣,都是逃避戰亂而來。回教徒在港的歷史己有約150年,直到現時,本港約有22萬回教徒,其中3萬是華人。 回教的喪葬以土葬為主,因為他們認為神以泥土創造他們的祖先,人死後亦應盡快回歸泥土,而第一個回教墳場於1870年在香港跑馬地建成。馮智政表示團隊實地考察時,發現回教徒墳地非常簡約,其教義主張簡葬,有些墓碑沒有刻上姓名、年份及其他資料,只有一個號碼,唯有親人才知道墓地屬於誰。 回教墳場的另一特點是墓地分佈沒有時間性,古今墳墓不按時間地放在一起,墓地號碼亦不按次序。但當中一些什葉派教徒的墓地會與其他墓地分開,放於專屬的位置。研究團亦觀察到回教墳場出現眾多中國姓氏及名字,在能辨別族裔的698人當中,有446人是華人,而最早出現的中國人名更是在光緒年間下葬,顯示華人信奉回教已有一定歷史。 部份華人回教徒亦在來港後建設香港,如商人馬子敬及脫文英於1918年籌辦「中華回教博愛社」,組織在1970年成立本港第一間回教學校,為在港回教徒提供讀書的機會。 風格紛陳的猶太教墳場 猶太教墳場位於跑馬地山光道,建於1855年,在傳統中式建築風格的佛教東蓮覺院旁邊,相映成趣。根據馮智政的說法,早期的在港猶太人中有不同群體,如來自伊拉克的猶太鴉片商人,亦有部份因1917年俄國革命而逃難的俄羅斯猶太人,由於群體不同,因而衍生出三種風格各異的墓園,包括墓碑上均使用俄文的俄式設計、庭園式墓園、以及石棺式。 猶太人本居住於今日的以色列及巴勒斯坦一帶,而本港的猶太人社區是在1840年代開始發展,但規模不大,到了1933年約有50至75個猶太家庭在港生活。雖然佔香港人口比例不高,卻對香港有顯赫功勞,如天星小輪、海底隧道、山頂纜車是由猶太人工程師負責,其中身為工程師的前總督彌敦爵士開發了彌敦道,他更是歷任香港總督中的第一個及唯一一個猶太人。 謎一般的印度教墳場 跑馬地黃泥涌道印度教墳場的出現是一個謎,傳統印度教主張火化後再將骨灰灑於海中,是火葬後再進行水葬,但香港竟有一個屬於印度教徒的墳場,當中原因是個謎。早期的英政府對印度教的認知不大而撥地給印度教徒,而1888年亦有第一個墳墓下葬於此,但由於印度教有火葬的傳統,因此當時的印度教徒對火葬場需求不大,而在1952年興建墳場前的廟宇,及後才於廟的後方建火葬埸。 由於英政府在1888年實施《管理華人條例》,對華人採取高壓政策,限制華人聚會,因而對執法人員的需求日增,故聘用印度人來港擔任警察、獄卒等,部份則是因香港地理位置有利貿易而前來經商。直至1909年,在警隊中的單是錫克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已有411人,佔全體人員的四成。從實地考察所得的資料顯示,印度教墳場內約有59個墓地,而且早在1888年的開埠後已有印度教徒下葬於此,因而推斷當時已有印度教徒生活在香港。 而印度教徒對香港的貢獻亦不可忽視。其中有夏利萊家族在經濟貢獻良多,他們最初從事服裝及裁縫生意,其後發展酒店業務,創立了帝國酒店和香港金域假日酒店。部份墓碑上更有英國皇家的標誌,或是皇家工程師,可見當時的在港印度教徒不多,但他們對香港發展卻有很大貢獻。 祆教 被遺亡的貴族 祆教起源自波斯,即現今的伊朗一帶,在佛教興盛的時期,祆教徒為了堅持不改信佛教而逃到印度西部,成為帕西人。帕西人早在英國佔領香港前已在廣州、上海等地生活及進行商貿,所以他們在香港開埠初期已獲得專屬墳場,即祆教墳場。而經少數族裔墳場研究團隊考察發現,在194個墳墓中,除了24個不知名的墳外,其餘的170個墳屬於169個不同的姓氏,足證來港的帕西人大多來自於不同家族。 雖然開埠初期的在港帕西人數雖少,但精英輩出,建設香港,如麼地爵士曾贊助與建香港大學、促成干諾道填海;律敦治曾成立「香港防癆會」,為公眾健康出力。馮智政指出,雖然當時的帕西人非常忠於港英政府,但曾被英人拒絕於上流社會外,屬於遠離英國權力階層及本地華人的一個資產階級。 開埠初期在香港定居的少數族裔不是只有當「啹喀兵」或其他公職人員,香港成為開放港口後,貿易往來吸引了一些較富有或經商的帕西人、印度人等,他們都對香港各方面發展有重要貢獻。雖然現在討論少數族裔議題時,焦點未必放在這群少數中的少數族裔,但於墳場研究中卻能重新認識少數族裔歷史,了解這些「異鄉人」在香港開埠初期的重要性,思考他們帶來的知識、資金及勞動力如何推動香港發展。 (墳場相片均由少數族裔墳場研究團提供,墳場研究的詳細結果可到: http://www.minorityhistory.hk/ ) 編輯:劉軒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