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3】这只是个开始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赖哥今日回国 @黄运荣 : #赖昌星案# 据最新消息,中国远华集团走私案涉嫌主犯赖昌星,于温哥华时间22日下午2时15分乘搭加拿大航空公司编号AC029班机直飞北京,预计北京时间23日下午4时55分飞抵北京。 据悉:赖昌星由特别信道进入机场禁区,并进行离境手续后,较其它乘客早登上机仓。一名与赖昌星同机乘客通过手提电话致电外出表示,赖昌星被安排座于第 61行三人座位位置,左右各有一名执法人员陪同,而赖昌星神情轻松,不时与两人交谈。由于保安理由,赖昌星附近位置,未见有其余乘客。 #赖昌星案# 大批中英文媒体记者从今天早上开始,云集温哥华国际机场,等待赖昌星遣返。但始终无缘目睹遣返赖昌星的历史一刻。 @老沉 :老赖近照 @叫兽tv :很多年轻网友不知道今日被遣返的赖昌星当年有多牛逼,举俩例子吧:一是他修建的红楼里美女如云,如酒池肉林一般,官员进去随便日。二是厦门当年处级以上干部几乎全军覆没,以至于最后中央发话,受贿金额在多少万以下的,就算了不追究你了。。。   【赖哥往事】赖昌星有座”名闻遐迩”的红楼,这座红楼共有7层,曾经把大批官员拉下水,了解红楼的人曾说一个人如果经历了从一楼到七楼,就不可避免的成为赖昌星的俘虏。 http://t.cn/alcFDz @阿里爱爱 :【赖昌星欢迎你回来!】赖昌星今天被遣返回国了,昨夜不知道有多少人失眠。。。有多少人在准备写自首材料。。。有多少人在去纪委的路上。。。有多少人在赶往机场的高速路上。。。有多少人在写遗嘱。。。有多少人在赶往去暗杀他的路上。。。 @西门不暗 :2000年,我问在厦门当公务员的同学,远华案对你们有影响吗?同学说,厦门倒退了十年。 @杨海鹏在上海 :老赖今日回来?其实历史的吊诡之处,是老赖的走私石油,挽救了在石油价格双轨制下,岌岌可危的浙闽民营企业。若无赖昌星,浙江福建那些要用石化原料的民企,肯定挺不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肯定在2000年前,被两油把利润抽干,成为挽救国企的“人参果”。便宜的油,改变了中国经济版图,感谢老赖。 @图图教父 :▲赖哥惊鸿一瞥▲众多中国记者高喊“赖哥“ 赖昌星回头惊鸿一瞥,是为其逃亡加拿大12年的最后背影~~~ @沈大飛 :【加報:賴昌星直飛北京!】早前率先報導老賴坐“東航班機”回國的環球華報,已悄悄改報導為“民航班機”!英文報章The Province引述警方消息,證實老賴於溫哥華時間下午約兩點半,直飛北京!經查,是國航CA992(AC6851),1430起飛,抵京1628;加航AC29,1425起飛,但北京航站查無信息。忙乎吧同志們~ @叶千荣 :押送赖昌星的东航班机从渥太华起飞后已飞行了三个小时了。他此刻在想什么呢?他曾声称可向中国有关部门提供自己与高官交往的线索,还说“可有条件地为中纪委提供线索”。他会这么做吗?他的供词会发生什么影响吗? @朴抱一 : @赖昌星 就像中国政治的一粒睾丸,过去十几年,大陆政治波动的时候,总有人会轻轻捏一下这粒睾丸,让对手痛苦但不至于捏碎,自费挂在海外随时备用。为了迎接明年的大会,这粒睾丸回来了,将最后一次发挥威力。能捏到他的人又多了一张牌,捏碎他,对手将从此不会勃起 @饭局副局长 :钰莹姐当年的《我不想说》,看来是写给今天的赖总的,适合接机时演唱:”我不想说我很亲切,我不想说我很纯洁,可是我不能拒绝心中的感觉,看看可爱的天摸摸真实的脸,你的心情我能理解,许多的爱我能拒绝,许多的梦可以省略,可是我不能忘记你的笑脸,一样的天一样的脸,一样的我就在你的面前” @南都深度 :针对赖昌星申请暂缓遣返被否决一事,赖昌星代理加拿大著名律师David Matas给南都记者发来邮件称,“这一决定缺乏说服力”。他表示,在过去11年里,加拿大审判系统一直做得很好,是实现公正的榜样,“非常遗憾,这首法律史诗如此不堪地结束了,尾声是这样一个过分顺从政府意志的判决。” @叶飙 @卓越兄 :【赖弟:阿星最好在秦城監獄服刑】赖昌星家兄弟中只剩弟賴昌图。兄長賴水強死于刑期,二哥出獄後被打死。剛获释的賴昌图稱家人已有阿星被遣返心理準備,無奈不能到加接。賴昌星女兒賴真真称,媽媽曾明娜已在京,「要去接爸爸的話也該是她去吧」。賴昌图說:「最好在北京秦城監獄,不要在福建!」生果报 【2】这只是个开始 当地时间7月22日,挪威首都奥斯陆市中心发生爆炸,造成多人死伤。爆炸点为《VG》报社大楼,波及附近政府楼,挪威总理斯托尔滕贝格的办公室受损,总理本人无恙。警方建议所有人员撤离奥斯陆市中心。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一个名为“全球伊斯兰圣战助手”的恐怖组织宣称对奥斯陆22日爆炸负责。该组织称,袭击是对挪威在阿富汗驻军以及侮辱先知默罕默德作出的反应。该组织还威胁将发动更多袭击。不过这一说法无法得到证实。 @微天下 :《挪威晚邮报》刊登了一张爆炸现场示意图,可以看到波及的建筑相当多 #奥斯陆爆炸# 【奥斯陆郊区小岛执政党会议遭枪击】法新社报道,挪威电视台NRK报道称,一名化装成警察的男子22日向在首都奥斯陆郊区一小岛上召开的执政的工党青年人会议开枪。警方称,首相斯托尔滕贝格一度计划要参加该会议。下图A为枪击事件岛屿;B为奥斯陆。 路透社报道,挪威司法部长今晨表示,制造奥斯陆外小岛枪击事件的男子是挪威人。挪威官方表示,尚不清楚袭击的目标是首相斯托尔滕贝格还是其他人或者其他目标。 #奥斯陆爆炸# 【枪击事件迫使数十名青年营员游泳逃生】一名目睹青年营员在枪击发生后慌乱逃生的当地人对路透社说:“我看到人们跳进水中,大约50人向岸边游去。他们哭喊着、颤抖着,都吓坏了。他们都很年轻,年纪都在14到19岁之间。”目击者透露,枪手听起来使用的是自动枪械。 #奥斯陆爆炸# 【据称奥斯陆袭击源于问题漫画】一个名叫“全球伊斯兰圣战助手”的恐怖组织称,奥斯陆爆炸是对当地媒体发表过嘲讽式宗教漫画的报复。当地一家报纸去年1月曾转载丹麦报纸侮辱伊斯兰教先知的漫画。而且该国近年来军事介入阿富汗和利比亚,也易招致极端分子的愤怒。 #奥斯陆爆炸#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挪威警官对美联社表示,该国爆炸枪击事件目前来看是那名被捕白人男子单独所为,似乎和包括伊斯兰极端主义在内的国际恐怖组织没有关系,“看上去是个疯子干的”,更像本土恐怖分子制造的挪威版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而不是挪威版的世贸大楼遭袭 @fall_ark :卧槽,挪威奥斯陆爆炸后附近的Utøya小岛上发生的枪击,有媒体报道死亡人数已经超过30人……凶手身着警服,是一名32岁的挪威人,还是个成功人士,自己开公司。枪击的青年营里发现很多未引爆的爆炸物,奥斯陆的爆炸现场也有人见过这个凶手……有目击者听到他说,“这只是个开始。” #奥斯陆爆炸# 路透社援引挪威警方消息称,至少80人在该国小岛枪击事件中丧生。警方称枪击事件达到了“灾难性的规模”,死亡人数可能突破80人,此外还有很多人在枪击事件中受伤。这意味着挪威爆炸枪击袭击事件死亡人员总数已升至87人。 @微天下 : #奥斯陆爆炸# 法新社报道,挪威首相斯托尔滕贝格在昨天深夜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猜测谁是爆炸枪击事件的幕后策划者还为时尚早,但他强调罪犯无法吓倒挪威人。他说:“不管是谁袭击我们,所有挪威人要表达的信息是,你们没法消灭我们,以及我们建设一个更美好世界的理想。” 【3】少一分钱都不会下湖捞人 【南京一男子溺亡,打捞队索6000元捞尸费少一分不干】据扬子晚报,一名40多岁的男子,到南京花神湖游泳,可没有一会就沉溺水中。后警方辗转找来一家打捞队救援,可打捞队到了现场,不是打捞尸体,而是找溺水者家属谈价格,还说辛苦费要6000元,少一分钱都不会下湖捞人 【4】天津公交车血案 新华网消息:22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在行进至天津南开区王顶堤红旗南路与迎水道交汇处的50路公交车上,一名乘客因与公交车司机发生口角,将公交车司机连捅数刀,警方闻讯赶到将满身沾满血迹的持刀凶手制服。公交车司机已被送往医院救治,但因失血过多已死亡。 【5】超级奶爸 在无锡消防支队工作的一名父亲,在儿子出生后的3年多时间里,累计给孩子拍摄了7万余张照片,精选之后保留了34481张,并坚持每天制作至少一张配有小诗或人生哲理的“连环画”,记录儿子的吃喝拉撒睡、喜怒哀乐悲。他还不间断地把制作后的照片发到网上,由此引来了数万网友的围观,另有数千条网友跟帖,网友称其为“超级奶爸”。 yiyi和爸爸PK俯卧撑 yiyi做鬼脸 yiyi给妈妈的外婆喂饭 【6】一份答卷 @王伟 :洞口县,要火!!! 【7】百度更懂中文 @视觉日刊 :百度的人工干预不仅在竞价排名上,连小小的翻译产品,都要“帮用户做主”,真是贴心得让人作呕。 @秋叶语录 :百度翻译笑死你别怪哥,哥淡定表示,虽然百度翻译时有抽疯,但是这句“我操尼玛的百度翻译”翻译还是相当准确滴!瞬间石化级别的! 友情提示:因各方关注鸭梨过大,百度翻译现在正常了。 【8】发改委官员:粮食生猪蔬菜价格上涨使农民人均增收373元 占农民增收总量的35.6%。所以这一轮物价上涨多数农民还是受益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他还提醒,明年春季后猪肉价格可能要大幅度下跌,广大养殖户不要过多补栏了,否则会大量亏损。 【9】达人秀冠军卓君回乡受县长接待,获政府5万奖金 “中国达人秀”冠军卓君回家后,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卓君家所在的武鸣县府城镇大墩屯,为卓君举办了庆功宴。当日,武鸣县县长宋日正等政府官员还来到卓君家慰问,送上鼓励奖金5万元 【10】诉求 据南方都市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李强日前向省公安厅领导发短信买官,却群发给了“所有中层干部”,李强已经被免去副区长及公安分局局长职务。嘉陵区纪委官员则称,李强不是买官,而是向领导发短信“表达了诉求”。 【11】心灵 河北农大博士左启华,潜入自己家,杀死怀孕7个月的妻子。博士何以杀妻?是因为妻子要求离婚,左博士感觉好没面子……枉为博士,感觉没面子,动手拨刀子,这是典型的心灵枯竭。心灵枯竭的人,遇事必走极端。避免心灵枯竭的办法,就是多读些没用的文史类书,所谓没用,却于丰富你的心灵大有益处。( @雾满拦江 ) 【12】《啊!烤肉》 据朝鲜媒体报道,2011年7月21日,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向正在熙川2号发电站施工现场服役的人民军官兵赠送烤肉。对此,朝军感动得热泪盈眶,并在街上贴了题为《啊~烤肉》的海报 【13】那么多年了。终于把她的衣服脱了 【14】360体 @王佩 :老婆办了联通最低套餐,今天收到短信:“您本月手机上网实际使用流量在本省排名:50万名之后,已经低于平均水平,适时上网,开拓视界,与潮流同步。”……联通你学谁不好非学360。 心沏象 :前天存了家庭所有的积蓄,今天收到银行短信:截止昨天您的银行存款额在全国排名14亿名之后,已经拉了中国人均GDP的后腿,努力工作,抓紧赚钱,与CPI同步! @PizzaHin :今天去银行给红十字捐了10块钱,红十字发来短息:“您本月个人捐款数额:全国前100名,远远高于本月平均水平,请您继续保持,同时授予您爱心神人称号。注:郭小姐已准备入手布加迪,请适时增加捐款数额,以增加民族自豪感。 @乔明辉 :去公厕嘘嘘,事毕,马桶前显示屏显示:您本次便便力度排名前5%,流量排名前10%,特授予你五星级神机称号,请再接再厉,注意保持 @胤龙 :今天去社区办公室拿户口本,负责的大姐瞥了眼户口本说:你保持未婚状态时间太长,已经超过全国80%的同龄青年,请走出宿舍,多多搭讪,争取早日脱光,解决父母燃眉之急。 【15】全部国人民人均不到2块钱,不高 21.66亿,这是国税总局公布的去年“三公”费用。此前海关总署以5.03亿元只在三公支出各部门之首的位置上待了短短的一天,就被国税系统替代了。但国税解释说:“我们垂直管理5级分层,全国国税系统有近百万税务干部,所以这个21亿一平均,就真的不高了。 【16】虎妈猫爸都是浮云,学业成就出生5分钟就见分晓 @陈秋霖 :瑞典一项研究通过比较87万7千名青年学业成绩与他们的新生儿指标,发现评分低于7分的人,比较不聪明。新生儿指标是被广泛用来测试婴儿健康程度的评分,在婴儿出生5分钟后执行,包含心跳、呼吸、肌张力、肤色及反射能力,10分制,通常8分以上为健康。 【17】民国时的《公民训练小册》,看看过时没有…… 1,留心研究新事物。2,没有得到允许,不动别人的东西。3,不轻易向别人借东西。4,不向别人借钱。5,遇到危险,敏捷避免。6,别人有危险,要立刻救护。7,别人求教,要恳切解答。8。说话要轻而和气。9,对人和颜悦色。10,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叫别人去做。 【18】轮回 @清风入帘 :中国从来都是擅长推翻而不懂建设。革命党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成事的,比原先在位的还要坏(此处欢迎某些革命党对号入座)。这就是中国历史的轮回。国共本来是双胞胎。都是苏魔的学生(党治)。但是人家到台湾后,在台湾公民的训政下,立地成佛了。我们这边还掂着双枪,魔性未减呢。 @清风入帘 :当你以部落文明来看待我们的社会、民族,就豁然开朗了。家庭关系或说血缘关系的根基在于亲情和利益,道理和逻辑是不起作用的。在家听家长的,在族听族长的,在社会听大酋长的。所以,无论我们有过多么灿烂的文化,也只辉煌的部落文明。安身立命听统治者的话,所以几千年来中国人的身份一直没有改变 【19】好人不过三 @微杂志 :好人不过三。他认为,对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冒犯,应该表现得若无其事,这是“绅士”风度,若对方还不识相,第三次招惹你时,不妨给他来个狠狠的教训。——欧文《寡居的一年》 @性感玉米 :其实昌星哥回来,是来参加“共和国脊梁”评选的   来源: 喷嚏网 综合编辑 友情提示:请各位河蟹评论。道理你懂的 喷嚏新浪围脖: http://weibo.com/dapentizk 喷嚏官方淘宝店: http://shop.dapenti.com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 喷嚏周刊 】

Read More

爱思想 | 张梅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迟缓?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本文共阅读 991 次 更新时间: 2011-07-21 15:21:13 张梅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迟缓? 标签: 政治体制改革 公共财政 转变发展方式 ● 张梅颖 在国家层面,中国最需要的改革是什么? 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能脱口而出,她说:“当前最迫切的是改革顶层设计与转变发展方式。” 6月27日,张梅颖在位于白塔寺的全国政协办公室,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从改革顶层设计、发展方式转变到对GDP的认识,从发展现代农业到处理国企与民企发展的关系,张梅颖畅谈自己的观感和思考。 改革一定要有顶层设计 《中国经济周刊》:改革现在到了一个关键的关口了。改革顶层设计需要怎么着手呢? 张梅颖:在当前这个关键时刻,不能淡化改革,而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改革是绝对不能倒退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倒退没有出路。所以,现在应该把改革提得更响亮,不仅要更响亮,而且在顶层设计上,设立专门机构。现在是发改委协调,可是发改委主要是审批项目,本身不超脱,不免影响改革设计的效果。 改革的任务如果落实到相关部门,改革的最后结果就要受制于部门利益,必然导致改革中利益部门化。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体改委,职能就是体制设计,不负责审批项目。 所以,我们的改革,顶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第二,改革一定要有顶层设计,杜绝改革的部门化和碎片化。 《中国经济周刊》:在您看来,改革的阻力在哪儿? 张梅颖:政治体制改革不外乎就是上层建筑更适应经济基础,适应人民的要求,更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如果有人一听见政治体制改革,就一定扯到西方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上,只能说他是偏执和神经过敏。 我认为应该正确理解政治体制改革。现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压力、动力不足,与一些人担心政治体制改革会触及他们的既得利益大有关系,过去有句话,叫“自加压力”,现在自己加不起来则压力要来自群众的监督,必须要有一个倒逼的机制,不然就像一些人感觉的“挺舒服的干吗改革”。 我比较忧虑的是,中国有一种比较根深蒂固的民粹文化,如义和团运动就是属于这种民粹文化的产物。这种民粹文化冲击了中华民族的理性文化,非常容易走极端,走极端就影响政治改革,影响国家的稳定。这样一来,我们改革的氛围没有了。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迟缓?我觉得还有一个认识上的障碍。我们国家这三十多年创造了奇迹,让人误以为只要经济改革就行了。 公共财政,是民主和民生最好的切合点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收入分配改革无论是在官方还是在民间都备受关注,这一改革为何会如此瞩目? 张梅颖:收入分配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民生问题,更重要的它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国家稳定不稳定,在很大层面上,要看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公平不是平均。 《中国经济周刊》: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25日二次审议的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将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至3000元。从网络民意来看,这并没有满足预期。对此,您怎么看?(编者注: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30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 张梅颖:我赞同起征点3000元或者稍有提高。这是因为你作为纳税人,会对国家更有责任感,哪怕我只交一块钱,但我是纳税人,对国家有责任。当然,我们国家的税制还是需要不断改革的。纳税人责任多,权利不够明确。 我认为收入分配体制的确要改革。从1978年到2010年,GDP年均9.5%的增长,涨了20.57倍。与此同时,人均收入仅增长了9.5倍。说明多年来收入增长与GDP的增长差距较大,没有同步。 “十二五”时期,我们提出来了“两个7%”,GDP增长7%,人均收入增长7%。人均收入增长7%,我想是可以达到的。但是GDP增长肯定要超过7%。今年是第一年,GDP增长可能接近10%,发展还是很快的。从现实看来人均收入还是很难追上GDP增长。所以,我们还得痛下决心来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您曾经说,公共财政,实际上是民主和民生最好的切合点。这句话如何理解? 张梅颖:公共财政透明了,必定引向公众利益,公权力就会向大多数人的利益方向去运行。比如,现在的通胀问题,食品价格高,如果能传导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是好事,再以公共财政去补贴低收入者,并逐步使工资水平与物价上涨相一致。 去年国家在20%的县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60岁每月补贴55元。我曾经去考察过相邻的两个村,但这两个村属于两个县,一个是试点县,一个是非试点县。非试点县的老人很有意见,凭什么邻村老人有55块钱,我们没有。你别小看这55块钱,但是对老人来说,这是尊严,我不用向儿子去讨。 我觉得民心是党魂,民生连着民心,公共财政透明并偏重于民生,对执政者来说,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 转变发展方式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中国经济周刊》:转变发展方式也是各级政府热议的话题,现在已经到了转变的“尖峰时刻”了吗? 张梅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其实从“九五”时期我们就已经提出来了,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没有什么大的成效。所以,“十二五”确定的主线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经济发展的粗放模式再不改,下一步的发展怎么往下走?说得严重一点,就是死路一条。这是决定我们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一点上,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 为什么这么说?十多年了,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不了,背后还是一个体制因素。比如某个省要转型,从资源大省转型到多元发展,但是靠卖资源就能轻易赚到很多钱,它没有转变压力。传统发展模式形成的路径依赖,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此外,这还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整,比如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投入,存在风险,有利益取舍等问题。 所以,我觉得这背后体制问题、利益格局问题、固化思维问题和传统发展模式形成的路径依赖问题共同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什么必须改呢?我们的GDP占全世界的份额是9.5%,但是我们消耗的能源占全世界的20.4%,石油54%依赖进口。这种格局究竟能够维持多久? 但有多少人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呢?所以举几个简单的数字,就可以看出,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 《中国经济周刊》:转变发展方式,就意味着改变单纯依靠GDP增长的发展模式,与转变发展方式相随的是调结构。您根据在基层广泛调研的经验,提出要优先发展现代农业? 张梅颖:调结构,是社会领域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调结构的唯一动力,就是体制机制必须转变,用政策引导。 我认为要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农业问题,最近7年一直被列为“一号文件”,中央确实很重视,但是还不够,缺少相应的配套措施。我在基层调研时发现,种粮的人最苦,管种粮的人工资最低。因为各地的津补贴,是按GDP、财政收入来计算的。 我们到一些省去考察,一个干部从工业城市调到农业城市,他的工资低了好多。但是在农业城市,他的工作更加辛苦,压力也更大。由此看出,种粮食的和管粮食的,待遇都应该提高。这也是中国改革碎片化的表现。 我们对农业的忧患意识还不够,自然灾害不断,极端气候常态化,我们缺乏应对的准备,怎么保障13亿人的粮食安全?去年,我国净进口农产品换算成耕地,相当于进口了近9亿亩播种面积。这相当于进口了一半的耕地,一旦不能进口了,怎么办?所以要发展现代农业,比如中国有三分之二的耕地是低产田,通过改造,潜力还很大。一定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中国经济周刊》:提到转变发展方式,很多地方就盲目追求新兴产业,重复建设的现象非常突出,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张梅颖: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要处理好。拿光伏产业来说,全国有18个省几十个城市都在搞,必然要形成高水平重复建设。 要正确认识新兴产业,当地的基础条件、资源禀赋、技术和人才等各方面是不是适应发展新兴产业?现在都在赶时髦,纷纷抢占“制高点”。比如清洁能源是个好东西,但是这里面很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它还处于不成熟期,所以我们现阶段不宜大干快上,遍地开花。 传统产业是我们产业的主体。所以力量要下在传统产业的升级,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是“魂”,魂要附到传统产业的体上。厉以宁教授曾说“没有传统产业,只有传统技术” 是有道理的。 我们有大量的传统产业,要把升级改造做好。不要一提传统产业,就说该淘汰了,大家都另起炉灶,这会造成新一轮的浪费。 《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各地在地方发展规划中,都对GDP增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是否仍然存在对GDP的过分崇拜? 张梅颖:对GDP的误读是普遍存在的。GDP再多,不等于你就强大。关键是你GDP的质量。就说这个房子,本来是可以一百年不倒的,现在三十年就炸了。盖的时候是GDP,炸的时候也是GDP,再修的时候还是GDP,无疑会使数字虚高。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提“保八”的目标了,因为要挤出其中的水分。 光有GDP不行,关键是要看你GDP的含金量。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人才,GDP并没有涵盖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更能说明我们国家是不是强大。 国企民企,都是中国企业 《中国经济周刊》: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发展,是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近两年来,“国进民退”的声音经常出现,你怎么看待国企和民企的发展? 张梅颖:现在有人说,我们“国进民退”,也有人说,现在是“国退民进”。其实,国家没有一个政策,引导“国进民退”或者“国退民进”。我们的政策取向只有一个,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有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你的品牌出去,都是中国制造,都是中国品牌、民族品牌,人家不管你是国企、民企。 但是我要强调,为什么要有国企?国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的使命是要完成国家战略。国家战略需要什么,国企就应做什么。 央企的最大作用,在于保障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所以,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央企应该是主力军,应该起到引领作用。但是现在看来,央企明显动力不足。 另外,央企要掌握本行业技术上的主导权,用技术优势创造品牌优势、资本优势和人才优势。央企应该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用创新支撑国家的顶梁柱。但是现在央企投入到科研的费用只占利润的0.7%。民营企业一般占3%~5%,多的能占到10%,这就为企业发展积蓄了后劲,而且它的机制比较灵活。 总之,央企要在转型中做生力军、主力军,要带头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经济周刊》:您说过,垄断国企,以“长子”自居,不管家里穷人,是什么样的背景下说的这样的话? 张梅颖:在分配不公到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地步,还不启动分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说的。那时候许多央企、国企不务“正业”,都去炒房地产,或靠垄断赚钱。你是人民的企业、国有的企业,是共和国“长子”,家里的穷人你们管过吗?那么多农民工,你们看在眼里了吗?所以我那天不客气了。 央企去搞房地产,去当地王,把房价推高,最终还是把负担转嫁给老百姓,赚取老百姓的钱。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人民,民心即党魂,所以我对央企的一些不当行为提出了批评。批评他们是对他们抱有厚望。国企、民企本来是中国经济这面旗帜下的不同团队,应该形成巨大合力,这就需要政策调整。“非公36条”(即《国务院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国内第一个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的意义就是政策调整。既然国企、民企都是中国企业,都是为了人民,从这个意义上说,平等分享公共资源就是民企享受更多的公平,也体现了人民享受更多的公平。 重新认识“稳定”的内涵 《中国经济周刊》: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比如群体矛盾。您觉得,“维稳”最重要的是什么? 张梅颖:关于稳定的问题,要正确解读“稳定压倒一切”。现在一提就是社会刚性维稳。要知道为什么不稳定,不稳定的背后还是个公平问题。所以,我们要解决公平和民生等问题。从今年开始,国家强调民生和收入分配改革,出台了很多惠民措施,像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基本上都在落实了。 老百姓没有过多的要求。中国的老百姓安分守己。你给老人每月55块钱,他就很知足了,他不会觉得给得太少了、太晚了,不觉得这是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该得到的。只要中国老百姓得到一点儿好处,就感激得不得了。这也是我们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的基层干部,是在维护着我们这个政权,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如果基层的多数干部都是坏的,政权早就完了。但是不能因为有这个主流,就对问题视而不见。往往一些很小的事,就能牵动全局,酿成群体性事件。 现在强调权为民所赋,我们的干部不要还以为自己是父母官,你的权力是老百姓赋予的。 稳定背后还是一个公正问题。今年随着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随着一些基本的民生问题的解决,我认为形势要好得多。同时,稳定还涉及到政策的稳定,也就是要避免政策的制定实施朝令夕改,这也会引发新的矛盾。 同时,对待社会矛盾,也不必过高估计危机的发生,因为大多数是利益冲突,与政治和意识形态无关。要正确定位、判断矛盾冲突,以容忍的态度,用协商、妥协的方式增进共识,解决矛盾。 我们面临的时代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气候变暖,极端气候常态化,我们注定要与灾害共生,在共生中要学会管理灾害。二是我们处于转型矛盾高发期,注定与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共生,在共生中要提高社会管理艺术和能力,体现出的是生存与发展的智慧。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周海滨 实习生 王永福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专题 > 专题文库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2379.html       爱思想(www.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非经特别声明,本网不拥有文章版权。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张梅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迟缓? 相同主题阅读 张梅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迟缓?  

Read More

成都发改委回应“听证专业户”:2010年前听证代表确系其自行确定

针对“听证专业户”的种种质疑,7月20日,成都发改委公开回应媒体,否认“四大金刚”是政府筛选的“托儿”,但承认在2010年前参加听证会的消费者代表由该部门从报名者中自行确定,并向代表发放200元“调研费”,“俗称车马费”。 7月14日,成都作家聂作平的一条微博让 “听证专业户” 胡丽天瞬间走红, 《中国青年报》 引用了微博原文“此老妇号称听证专家。听证代表由抽签随机选出,此老妇竟十八次选中,每次听证,均与有关方面保持高度一致,先后支持过涨水价,涨的士价,涨停车费,摇号购车,限制增加的士等。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疯狂转发与漫天的质疑,成都听证“四大金刚”也很快出炉。 根据国家发改委2008年颁布的 《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 (下文简称《听证办法》),听证会应设三至五名听证人,听证人主要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指定的工作人员担任,同时还应有听证参加人,由消费者、经营者、其他利益相关方、专家学者及其他人员五部分构成,其中消费者人数占总人数的40%以上。 成都市改委政策法规处处长何亚军在解释听证会上为何频繁出现老面孔时同样表示是听证会报名人数不够、公众关注不够、没有看到听证公告、热情降低等诸多原因的存在。 疑问1: “逢听必涨” 解释:实际是“逢涨必听” 2004年成都开始执行《成都市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办法》,该办法规定重要的政府规章草案、重大政策措施、重大政府直接投资项目等“重 大行政决策事项”,成都市政府相关部门将通过向社会公示和组织听证会等形式,让更多市民能参与到政策制定中去。此后,成都市价格主管部门共组织和受委托举 行了16次价格听证会,每次听证结果都是价格上涨。 对此,”四大金刚”之一的参加过23次听证会的胡丽天对 《新京报》 记者表示:”消费者是上帝,但是上帝也应该通情达理“。比如,2004年杜甫草堂门票涨价开听证会时,当时申请方列出北京上海等地的门票,都是近百元。“成都这两大景点只有30元,太低。我就同意了”胡丽天说。 何亚军20日解释,自然垄断产品或是公益性服务价格要涨价,都需要开门听证,为决策制定做参考。从听证会的设计来说,因为要调整价格才开听证会,所以实际上是“逢涨必听”。 她说,听证会是论证会,不是决策会,就是以会议的形式听取各方意见,通过这些意见来帮助政府将方案做得更加优化,因此成都市政府在做决策时,是先听证再决策。 疑问2:“老面孔频现” 解释:“报名人数偏少” 对于听证“四大金刚”所引发的听证代表为何“老面孔频现”,此前胡丽天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每次选听证代表都是要抽签的,自己多次被抽到当听证代表就是因为“报名的人太少”。 成都市发改委则承认,2010年前选拔听证代表都是市民报名,然后由发改委从中挑选,因此选不选谁确实是由发改委来定。2010年以后,考虑到报名人数增多,为了公平起见,满足社会的参与热情,成都市发改委开始采用现场抽签办法选取听证会参加人。 何亚军认为,这是听证会报名人数不够、公众关注不够、没有看到听证公告、热情降低等缘故。 何亚军强调,成都市发改委关于价格的听证会是严格按照《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来操作的,“老面孔频现”主要是“报名人数偏少,部分热心市民抽中几率较高”。 成都市发改委承认自身对此也在反思,并着手在提高听证会质量方面下功夫,“使得更多的人踊跃报名,让我们听到更多的意见,具体措施正在考虑。但办法是由国家层面制定的,我们会向上反映。” 疑问3:反对意见“被莫名抹掉” 解释:速记公司没有记录完全 “四大金刚”之一的廖冰虹在接受 《财新网》 采访时表示,自己的听证意见曾“被莫名抹掉”,听证会笔录存在避重就轻的情况,“淡化反对意见,夸大赞成意见”,当廖冰虹提出笔录不是发言的主要内容时,工作人员提出“支持一下工作”。 廖冰虹还表示自己曾被“封杀”:因为在2009年下半年增加出租车的听证会上表达过反对意见,此后的两次涉车听证会都不让他参加了。  “有关当局解释说是抽签没抽到,但实际上是借口。”廖冰虹说,“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报名的人数都还不够呢,我完全有资格参加,是他们不让我参加。” 胡丽天则向财新记者表示,有可能有自己发言过快或口音很重的原因,打印的发言整理也存在缺失和不准确的地方,“但是基本观点没有被改变过”。    有两位参加过成都听证会报道的当地记者也证实,确实存在政府部门会前或会后打招呼圈定媒体报道内容。 对此,何亚军回应称,“修改发言情况绝不存在”。她说,每次听证会都请了专 门的速记公司,对所有的发言做笔录,笔录形成后,发言人签字确认。“笔录中有可能出现不完整的情况,但每次签字前要求听证参加人自己确认无误,每个人都要 对自己的发言负责,所以要坚持自己的意见。” 不过,何亚军也表示,有可能因为政府请的速记公司没有记录完全,但如果听证代表认为请他们签字确认的发言内容有不完整、表达不准确的情况,可自己修改,然后再签字确认。

Read More

王晓阳 | 看不懂的“三公”费用

看不懂的“三公”费用       终于公布“三公”费用了。 60 多年了,公仆们第一次向主人稍微详细地汇报花了多少钱,广大纳税人感动得眼泪哗哗的。忍不住要喊口号:党中央万岁,和谐社会万岁。         总的感觉是:所 公布的费用,与传说中的“每年公款吃喝 3000 亿、公款养车 3000 亿、公款出国 3000 亿”对不上号。每年10万亿的税收到底花在哪里了?   1 ,花费公款,哪些部门比较大方?       我觉得应该有专门的机构来评比出“最能买车的部门”、“最能公款吃喝的部门”、“最能出国旅游的部门”等各项大奖。最好权威一点,起码不要像女脊梁倪萍、男脊梁张继刚那样评完奖就招致嘲笑。       目前,就我所看到的不完全资料显示,总结如下:   【“三公”费用排行榜】       最能公款养车的部门:农业部。2010年接近1亿,明年要花1.5衣。       最能公款吃喝的部门:中科院,一年要吃1亿元。原来,科学是吃货们吃出来的。       最节俭的部门:住建部。一年公款吃喝26万元,明年13万元。这还像个共产党员吗?       最能公款出国的部门:商务部。一年花6000万。       此排行榜欢迎大家更新。   2 ,公款花费比例看不懂     比如水利部, 2010 年公款养车花了 1 个亿,公款吃喝还不到 1 千万。吃得太节约了。       商务部的账单更奇怪,公款出国花了近 6000 万元,而公车费用才 264 万元,公款吃喝才 108 万元。难道买的都是奥拓,吃的都是兰州拉面?   3 ,各部门数据不协调     就公款吃喝一项来说,农业部一年要公款吃掉 3000 多万,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才吃了区区几百万元。照这样的数据,北京那些豪华饭店早就倒闭了。       估计很多部委在埋怨农业部:你公布那么高,岂不是让人家一看就知道我们是假的了?       农业部感觉很冤枉:我已经把各种费用隐瞒了很多才公布,没想到你们隐瞒得更多。让我成了冠军,真是郁闷。     住建部就更遭人恨了:去年公款吃喝26万已经让别人很难堪,今年居然说只准备公款吃喝13万元,你让中科院、农业部的脸往哪里放?         这是第一次公布三公费用,各部门显然没有经验。今后公布费用前,应该相互串联一下,让数据看起来显得真实。     4 ,俄罗斯总统太不配合       一个非常不和谐的消息是,就在中国一些部门被迫公开三公费用的同时,出现了一个新闻【俄总统:争当公务员“说明腐败很严重”】俄罗斯媒体 14 日报道:梅德韦杰夫指出:“当青年坚定不移地选择公务员这条道路时,有一系列问题:这是个有名望的职业吗?不是很有名望。付的薪水多吗?付的不多 … 青年在这方面看到了可以不费力气快速取得成功的榜样 .. 他们的想法是,走上基层岗位,受贿几次……   5 ,不和谐的韩寒       韩寒:一个国家,可以几十亿几十亿地到处撒钱,几百亿几百亿地为了一两句赞美签单子,几千亿几千亿地开这会那会,当研究表明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保需要投入一千零几亿时,它却表示,拿出这笔钱有困难。       最要命的是:财政部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 56875.82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13526.03 亿元,增长 31.2% 。好多钱啊 ~~~     去年中国政府收入 10 万亿,到现在只公布了大约一万分之一。只公布冰山一角是不是有点太少了?       当然,纳税人已经相当感动了。已经让他们公布费用了,是个好的开始,慢慢来。以后当然是要把所有收入的开销细节全部公布。       不仅要公布公款吃喝多少,还应该公布到 每一辆车是被谁享用了,每一分钱是被谁吃了 。一分钱都不能马虎。               提要: 反对高税收,反对高房价。高税收把改革开放30年的主要成果都集中在政府官员手中,高房价则不仅把百姓辛苦积攒的一点积蓄掏光,还把百姓的未来给捆绑到几块砖头几袋水泥上面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

Read More

爱思想 | 《瞭望》:重庆逻辑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本文共阅读 117 次 更新时间: 2011-07-19 00:34:30 《瞭望》:重庆逻辑 标签: 重庆模式 ● 《瞭望》 本月下旬重庆市委将召开一次全会,主题定为:“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据悉,一系列相关的措施将在全会上敲定。继去年推出专题报道“别样重庆”之后,本刊一直关注着这个西部大城市不断演进的轨迹:从明确提出民生导向型发展,到正在酝酿的“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布局,似乎可以看出重庆追寻“后来居上”的改革与发展逻辑。 解放碑,重庆著名的商业中心,有人称其为“西部第一街”。 高楼林立,人潮涌动,街道的一边路易威登、杰尼亚等世界奢侈品牌专卖店正在装修,一幅幅耀眼的广告招牌,蓬勃着财富的气息,置身于此,恍若走在北京王府井、香港铜锣湾或纽约第五大道。 不过,只需从这里走出几百米,就可看到正在拆除中的危旧房片区“十八梯”——一个7000户城市困难居民栖身的“老重庆”。 目光再远一些,解放碑500多公里外的大巴山深处、渝鄂陕三省市交界的巫溪县,贫困人口仍占总人口的一成多,“那里不少农民一辈子都没到过解放碑。” 这是真实的重庆,也是当今中国的一个缩影。 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奇迹般地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令人倍感振奋,而地区、城乡、贫富之间的三大差距尺度之大,也令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了紧迫的气息。 高层对此的忧患,亦不断见于各类讲话、文件之中。“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写入今年3月由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成为一个具有类于法定约束力的要求。 在重庆,本月下旬重庆市委要召开一次全会,主题定为:“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据悉,一系列相关的措施,将在全会上敲定。 在此之前,火辣的重庆已率先在全国鸣出一炮:今年年初,重庆将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列入了全市“十二五”规划目标系,提出到2015年将其由当前的0.42降至0.35。 按学界共识,基尼系数超过0.4,即亮“黄灯”二级警戒,0.5即是严重的“红线”,综合多方统计,中国贫富差距已临近“红线”边缘。 同时,在缩小另两大差距方面,重庆也给自己确立了行动坐标:城乡收入差距要由目前的3.4:1缩小到2.5:1左右;按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的主城区与边远区县差距,由目前的2.2:1缩小到2:1左右。 重庆,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与其他三个发达的直辖市不一样的是,它位于西部,有大得多的乡村、大得多的山区、多得多的农民,尽管经过“十一五”的长足发展,人均GDP从1100美元翻番到了4000美元以上,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仍排名在全国各省份的二十位之后,但缘何在此阶段就主动提出触碰“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这个世纪性的难题? 到了在“后半句”多下功夫的时候 “敢下这个决心,绝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科学思考的基础上” “不必等到发展的高级阶段,再去研究合理分配与共同富裕的问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探访重庆期间听到了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这一主张。 他认为,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就要在发展的过程中,统筹兼顾,考虑好、处理好城与乡、工与农、发展与分配的关系,从而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家园。他说,“我们敢下这个决心,绝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科学思考的基础上。” 十七大后不久,薄熙来就任重庆市委书记,三年多来令这座西部山城热词频出,新闻不断,屡为外界瞩目,“打黑”、“唱红”、“五个重庆”、“民生十条”,如今,又多了一个“促进共同富裕”。 薄熙来把前述热词归为一个,为了改革开放推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他说,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由“先富”到“共富”的愿景,极大地激发了中国社会的活力,使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30多年过去了,‘前半句’已基本做到了,今后还必须坚持,同时要在‘后半句’多下功夫。”薄熙来说,“缩小三大差距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根本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到了要做好促进共同富裕这篇大文章的时候了。” 重庆,一个特别而又典型的地方,它集合了中国的多重特征。在这里,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及民族地区集于一体,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的阶段性矛盾汇聚一身。 全市8.2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比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加起来的总面积还多一倍多,3200多万重庆人中,农村人口超过2000万,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直接管辖的行政单元40个,其中20多个县有14个是“国家级贫困县”,直辖之初农村贫困人口达366万;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既有代表东部地区水平的都市发达经济圈,又有代表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的渝东南、渝东北贫困山区,区域间人均GDP差距最大近10倍。 重庆作为直辖市,相比之下,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在奔向富裕的征途上,各方条件不具备先发优势,客观上是一个后来者。重庆特别需要发展,而且特别需要更快的、更好的发展。 后来者当然也有后发优势,其中不仅包含对先发者腾飞路径的借鉴,也包括对先发者在发展中所遇问题更前置性的规避。在发展中不断显性化的三大差距,几乎是所有省份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问题。 有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找到缩小差距的得当路径。三大差距一旦形成不可逆的扩大之势,必然会遭遇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机,这对后来者来说,受到的打击会更大。 重庆没有选择“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径,没有选择“先建设、再收拾”的方式,他们要用辩证法的逻辑,主动寻找一条“边快速发展、边消解差距”的求进新路。 去年的重庆市委全会,推出“民生十条”,明确走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包括推动政府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公平化,要求全市财政支出和干部精力“两个50%”用于解决老百姓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规划两年半内,全市投入3000亿元,办好“十件民生大事”,让2000多万群众直接受惠。“如果对百姓的疾苦麻木不仁,只顾发展经济,想快也快不了,路子会越走越窄。”薄熙来说。 “重庆正做的和要做的,正是一方面要继续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一方面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认为,这种在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上的“两手抓”方式,相当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共同富裕,人类一个古老的话题,从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设想,到美国现代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撰写的名著《富足社会》,每个国家、每个时代都在叩问、求解这一难题。 “这个问题,现在全世界都没有做到。”薄熙来说,这正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要努力实现的小平同志的遗愿。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价值取向,创党之初便确立以开创一个平等而富裕的新中国为己任。执政之后,几经挫折,认识到平等并不等于平均,后者往往导致共同贫穷。 于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中国人民拨开了通往共同富裕道路上的迷雾。 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小岗村农民在“大包干”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到深圳由渔村到开放特区的嬗变,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就是对实现共同富裕不懈探索和孜孜以求的历程。今天,如何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有效防止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的社会分化,靠改革、靠发展来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大差距,成为中国的一大课题。 “邓小平曾设想,要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着手解决这一问题的‘后半句’。现在新世纪十年过去了,到了要在‘后半句’多下功夫的阶段了。”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同样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是少数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区别,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不仅要把“前半句”坚持好,还要将“后半句”的目标实现好。 共产党有责任、有能力、有办法让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重庆求进,意在契合更好更快发展的逻辑。 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提至一半以上 “只有“蛋糕”分得合理,分得公平,大家才有更高的积极性,蛋糕才能越做越大。”让“劳有所得”这一保障共同富裕的基本要素,变得更加实在 解构重庆在促进共同富裕上的逻辑关系,并非排他结构,而是希望建立起两手抓、两促进的共融关系。 人们一直纠结于“做蛋糕”与“分蛋糕”的先后之分。“做大蛋糕”无疑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和基础,而另一方面,薄熙来则认为,一边要把蛋糕做大,一边要把蛋糕分好,某种程度上,只有“分好蛋糕”,分得合理,分得公平,大家才有更高的积极性,蛋糕才能越做越大。 重庆提出,到2015年要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确保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并且规定每年按上年全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动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劳有所得”这一保障共同富裕的基本要素,变得更加实在。 重庆主动争取纳入到国家个人所得税试点行列,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依法足额征收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在个人所得税抵扣制度方面,目前全国只有重庆在2009年推出了市民购房可抵扣个税的优惠政策。 重庆去年开始进行房产税试点工作。薄熙来的搭档、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告知,到今年底将有4000多万元进账。专家评说,房产税政策实施后,增加了高档住房购买者的持有成本,政府通过对占有公共资源多的高收入者进行征税,并将税款全部用于住房保障建设,起到了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对改变地方政府税收结构、完善财税体系具有作用。 “分好蛋糕”、促进共同富裕,当然不是“劫富济贫”或者“限制富裕”,也不是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而是一方面继续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一方面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此种愿景能够激发出更大的社会活力。黄奇帆说,在有关促进共同富裕的文件中,重庆明确提出,“公民合法财产不容侵犯,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物权,充分保护个人合法财产,有效保护广大群众投资创富的积极性。” 就实现共同富裕的完整政策来说,前半句是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激励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这一政策的后半句,“先富”、“后富”、“共富”不应当是对立的。促进共富,意味着在“带”字上可做的文章很多:让中低收入人群分享到更多的发展成果,从而找到生存发展的支撑;让不断发展的工业化带动农民;让迅速城市化带动农村;等等。 在让源源不断的人群跨入到创富行动中来,政府是可以作为的。 提出“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量化指标的重庆主政者,还算过三笔“心账”: 一则,现在三大差距已不小,维护社会稳定的成本比较高,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把工作做在前头; 二则,不管以何种形式为中低收入群体花钱和扶持落后地区发展,最后都会转入消费,拉动内需,这个钱花得绝对不冤枉; 三则,只有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民的积极性,这是最根本的发展动力。 “缩小三个差距中,最难的就是贫富差距,共同富裕不是‘均贫富’,更不是‘劫富济贫’,我们决策层反复琢磨研究……”黄奇帆向记者坦言,半年多来他与市委书记薄熙来一直在思考调研,不断地理清思路,推敲方案,“今天讨论半小时,明天议一会儿,有时间就碰,最后思考成熟。” “熙来书记提出探路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黄奇帆对本刊记者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几年时间下来,我们觉得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光喊几个口号,一定要在模式上、发展战略上动脑筋。” 他分析,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有三个层次: 一是转变生产力结构,落后生产力转为先进生产力,能耗高的转为能耗低的,投入产出比低的转成投入产出比高的; 二是转变经济拉动模式,由出口、投资拉动为主转为消费、内需为主的发展方式; 三是发展理念的转变,也是最高层次的转变,即用发展结果来检验是否真正践行了科学发展观,“如果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大差距不再扩大,而是逐步缩小,那才是落实了科学发展观”。 “作为一个内陆省级单位,重庆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更像中国的缩影。因此,它的探索也会更具有普遍意义:重庆可以做的事,其他大多数省份也一定可以做。”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王绍光说。 没有充分就业,就难有富裕之机。抓住这个要素就抓住了缩小贫富差距的敏感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是最大的穷困。 一个硬指标写进了重庆的规划:到2015年失业率下降到3%左右,要成为全国就业最充分的地区之一。而在全国和诸多地方的目标中,这一数字一般为4%。 “有了工作,就有收入,就是在缩小贫富差距。”黄奇帆说。为实现3%的目标,重庆将增加150万个工业岗位、180万个服务业岗位。 创造330万个就业岗位的“底气”从哪里来?首先来自于重庆近年来由传统老工业基地向内陆开放高地的转型发展。 重庆的决策者认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布局由沿海向内陆延伸,在定位、体制、政策、区位等综合要素的作用下,重庆完全有可能成为新一轮产业的重要承接地、西部的开放高地。 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国家级开放开发新区两江新区,内陆最大的两个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等,相继铺开,先后形成20个百亿级园区、一大批百亿级企业,新兴的电子信息产业、金融业,连同重庆的传统产业优势,共同构筑起新产业高地。 2010年,重庆利用外资总量居中西部第一,增幅全国第一,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额超过“十五”期间的总和。 去年重庆工业销售值突破1万亿元。“5年后将达到2.5万亿元,按照一个工人平均100万元的产值,大约可增加150万个工业岗位。”在黄奇帆的算盘中,内陆地区金融高地、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文化信息中心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社区家政、养老娱乐、消费服务等传统生活服务业,大约可增加180万个岗位。 而一项“微型企业”创业计划,从去年8月份计划推出到目前,不满一年,便带动22万人就业。 15万微型企业:以创业推创富 扶一把民众创业,搭一个创富台阶。“微型企业”是中低收入者自我创造、自主创业、增加财产性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的渠道 一项创业来带就业、推创富的计划,正在重庆悄然推进。 有关研究表明,现在贫富差距不仅是工资性收入差距,而主要是财产性收入差距,比如,拥有多套房产的人所聚集的财富就是中低收入者的数倍。 因此,重庆明确地提出“普遍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财产性收入”,拓宽中低收入群体财产性收入的渠道,逐步实现财产性收入的大众化。 “全民创业”是重庆选择的第一个突破口,不论身份、不拘形式、不限规模,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 重庆的目标是,到2015年,企业总数要由目前的20万个增加到50万个,个体户要由目前的70万户增加到150万户,“使重庆成为西部地区企业发展最有活力的地方,老百姓民间创富、创业最有活力的地方。” 扶一把民众创业,搭一个创富台阶。2010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将发展微型企业纳入“民生十条”,希望探索一条以创业来带动就业、激发社会活力的新路。 这一计划的重点支持对象为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三峡库区移民、残疾人、城乡退役士兵、文化创意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群体。 对创业者而言,这是一个颇为诱人的计划。个人投入10万元创业资本金,即可获得政府5万元以下的补贴,政策贷款10万元,总共便有25万元的启动资金,且经营期间还能获得与资本金等额的税收返还;企业再投入,财政就再补助、税收就再返还,直到发展成为中小企业。如此算下来,相当于零成本创业。 “创业欲望不光是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而且在财务上给予实打实的支持,这样,重庆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活跃的创业潮。大学生们一搞这个,其实就把微型企业变成了风险投资的创业。背着书包进去,背着钱包出来,不是幻想”,一位重庆的领导这样评价。 从去年8月份计划推出到目前,不满一年,重庆登记的微型企业已达2.9万个,带动22万人就业。 “80后”女生胡音便是一位幸运的创业者。她是四川美术学院的毕业生,和其他满怀梦想的年轻人一样,一直想创业却缺乏资金。去年9月,她创办了一家仅有3人的文化传播公司,获得了5万元财政资本金的补贴,领到了微型企业工商执照,成为一名文化企业的小老板。 “大企业强国,小企业富民。‘微型企业’是中小企业的摇篮,是中低收入者自我创造、自主创业、增加财产性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的渠道。”扶持微型企业的钱花得值不值?黄奇帆为本刊记者算了笔账:如果不在扶持创业上做文章,可能到现在就多了20万人失业在家,政府一年要给每人补助约5000元,20万人一年就要掏出10亿元,肯定不如把这10亿元一次性拿出来办2万个微型企业,不需要每年都掏钱,以后还会产生税收,会带动更多人就业,“这个事情其实就是用治病的钱用来强身健体,投入、产出都非常划得来。” 今年,重庆还将拿出9亿元专项资金,发展3万微型企业,到2015年争取培育起15万个微型企业。 公租房:百姓不做“房奴”也是增加收入 让全市30%左右的中低收入城市居民置于保障性住房的覆盖之下。“住有所居”点燃走向富裕的希望 “长安居,大不易”。当这则关于白居易的文坛轶闻,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尴尬,高房价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排斥和拒绝,已无需笔墨描摹。 如果,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人们,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在本就不高的生活水准与安居梦想之间获得平衡,会带给社会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是人民的政府,当然要为人民群众把基本住房解决好。”薄熙来说。 重庆解开“住有所居”的钥匙是提出了“市场+保障”的双轨制住房供应模式,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原则,3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将全市30%左右的中低收入城市居民置于保障性住房的覆盖之下。去年春天,重庆抛出这项庞大的民生住房计划。 “政府建公租房,本来的‘房奴’变成了被解放的消费者,一户居民一年住房省一万元,就可多消费一万元”,黄奇帆这样解读公租房的增收账。 公租房计划在重庆的出台,恰逢房价在全国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城市住房制度以上世纪90年代为分水岭,之前主要实行公房配置,出现住房供应严重短缺。之后通过商品化、市场化改革,部分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但房价过快上涨,导致相当部分中低收入群众无力购房。 黄奇帆说,房产具有保障性和商品性的双重属性,完全由政府保障或完全由市场供给的“单轨制”都存在制度设计上的不足。他认为,住房供给体系的合理结构,应该是30%为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70%是市场主导的商品房。 重庆的公租房,约一半配租给农民工,此举打消了农民进城后的一大隐忧;一到两成配租给毕业不久的大中专学生;剩下三成左右配租给城市中低收入原住民;五年后可自愿购买。 “打开大门,堵死后门。”重庆市公租房管理局局长郭唐勇形象概括了公租房申请的原则。 “打开大门”即申请不设户口门槛,打破城乡和市内外差别,只要是无住房者和住房困难户均可申请,让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住房困难户、包括外省来渝工作人员都能安居。因数量充足,供需基本平衡。前不久的一次摇号有2万人参与,可提供的房源达1.5万套。这样的高满足率,令公租房的保障功能不再因“一房难求”而陷入“仅供观赏”的尴尬。 “堵死后门”即公租房永远姓“公”,封闭运行。租金仅为市场价的一半左右,承租人住满5年后可以成本价购买自住,但不得上市交易,确需转让的由政府以原价加银行利息回购,使公租房始终在保障性住房系统内循环,避免因利益输送引发腐败。 已建成的小区,也打消了此前对公租房会否成为“贫民窟”的怀疑。本刊记者在探访首个公租房小区民心佳园时看到,这里有运动场地、超市、水体、小学、幼儿园及中心景观绿地,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在主城区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楼盘,并由专业物业公司实施现代化管理。小区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鸳鸯组团,距轻轨500米左右,交通方便。 对中低收入群体来说,公租房带给他们的不单单是“住有所居”,还有对社会的信任和对未来走向富裕的希望。 只要孩子能成才,就有了希望 “教育的不平等造成了就业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造成了生活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等造成下一代不平等” 教育是国家的基石,教育公平是衡量社会公平的重要指标。“学有所教”,保证人生的初始公平,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备要素。 一般说来,决定个人的职业道路、事业发展进而影响个人收入最重要的因素是个人禀赋,而培养后天禀赋主要就依靠教育。教育的缺失,最严重的后果,将是贫困的代际传递。机会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几乎就意味着丧失了社会竞争力,丧失了获得发展、改变命运的可能。 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起,国家便多次在有关规划中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但这一目标迟迟未能达成,被一再延宕。而近几年重庆用在教育上的财政支出均达到GDP的4%。 薄熙来到任重庆后,提出他当“教育书记”,后来又让黄奇帆当“教育市长”。这位“教育书记”说:“科学发展观的四大要义里,以人为本是核心,面向未来,提高人的素质就要抓教育。”“教育扶贫是解决贫困一条十分重要、行之有效的路,一个家庭再困难,只要孩子能成才,就有了希望。” “教育的不平等造成了就业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造成了生活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等造成下一代不平等。”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说。 2010年,重庆制定《重庆市教育系统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市实施教育领域内的“改善民生十大计划”,包括教育经费投入增长计划,并向农村倾斜。 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钟燕介绍,2012年,重庆下辖的40区县义务教育可达到初步均衡,2020年将做到基本均衡。 重中之重,在130万农村留守儿童。重庆是农民工重要输出地,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并解除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重庆市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以求切实解决好农民外出务工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2010年即新增农村寄宿制学校400所,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特点的培养模式,采取代理家长、亲情室、托管中心等措施,让重庆留守儿童健康茁壮成长。还新建115所中小学,基本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和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黄奇帆对本刊记者表示,包括教育在内,人一生之中有八件大事:“衣食住行”的生存需求,“教育、卫生、就业、养老”的发展需求,这些方面的公共服务要做到大体均衡、公平,这是走向共同富裕的一条基本原则。 公平要从起点出发。 关注留守儿童,只是重庆戮力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一个指标性事件,但其指向的,却是事关缩小贫富差距成败的大课题。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产生的坐标转换,将是重庆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基础” 今年6月举行的一次内部研讨会上,本刊记者听到了黄奇帆与一位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知名专家面对面的交流讨论。 按照重庆提出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实际上要求“十二五”期间农民人均收入要保持连续5年每年增长18%,比城市居民收入增速快一倍。这位专家对此可行性上有担心、有保留。 黄奇帆则信心满满。他解释说,这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两大“制度创新妙手”,首先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所产生的统计坐标转换,将是重庆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基础,这绝不亚于承包制对农村经济的释放作用”。 直辖之初,重庆常被民间舆论调侃为“农民直辖市”、“超级大县城”。即使在直辖14年后的今天,3200多万重庆人中仍有2080万农村人口。 去年年初,重庆市宣布实施一项极具震撼性的户籍改革计划:到2012年,让300万农民拥有城市户口,用10年时间将重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现在的27%提升到60%,新增城市人口1000万。这是城乡人口结构上一个历史性的大翻转。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为做大城市空间,一些城市有超常之举,其间不乏“大跃进”之讥。 怎样才是稳妥的、合理的城市化?一个核心标准是农民的自愿与受益程度。 对此,重庆市推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倾斜机制:在农民获得城市户口后有一个过渡期,不仅享有城市的福利,还可保留农村的土地财产。如此一来,避免沦为生活无着的失地农民,而成为“有地市民”。 在中国,以户籍为凭依,城市居民享有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优于农民的待遇,按黄奇帆的说法,是为进城的农民穿上城市的“五件衣服”。与此相应,农村户口也绑有“三件衣服”,即宅基地、林地、承包地。 农民是先“脱”了“衣服”再进城,还是同时“穿”和“脱”,或是先“穿”再“脱”?为善待农民,保护弱势群体,重庆选择了最后一种,设计了三到五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后仍自愿选择“穿”或“脱”。 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所执行总裁黄茂军告诉本刊记者,截至目前,全市转户210多万人,仅退出60亩宅基地,且多为废弃之地。 本刊记者在重庆最先建成的公租房小区民心佳园内采访时看到,一个专门办理转户业务的警务工作站前,进城和拟进城的农民聚拢了不少。向弱者倾斜的转户计划,让大量已在城市生活多年,却享受不了市民待遇的农民工转户热情空前高涨,全市平均每天转户达7000多人。 据重庆相关人士介绍,由于转户主力军是已在城里务工数年的农民工,因此落户后的就业、生计一般不成问题,何况还有农村的退路可保。 黄奇帆计算着这一“妙手”在缩小城乡差距棋局中的效应:按目前进度,5年内重庆会有500万农民转户进城,全市农村人口从2000万降低到1500万左右,同样是3400万亩耕地,农村人均占有资源量增多,劳动生产率相应提高,分母变小了,农民人均收入必然会上升;另一方面,城市增加500万人口,分母变大了,在统计上就会将城市平均收入缩小一点。这一增一减,加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目标高出城镇居民6个百分点,“达成到2015年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的目标,几乎是可以确定的。” “作为中国的缩影,今天的重庆正在为中国,也许是为世界做一项最伟大的试验——让五亿中国农民住进为他们新建的城市。”这是大洋彼岸美国《国家》杂志2010年一篇文章的判断。 农民成为有产阶层 城乡差距一个重要原因是物质资本差别大。“有时候一项制度的推动,便可促成财富的爆发性增长” “让农民也有更多条件拥有财产性收入,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正是黄奇帆与专家讨论时抛出的另一个“奇招”。 “中国农民的收入一般分三大块,劳动性收入、政府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前两者都相对固定,增速一般为百分之几。创造更多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在十七大方正式提出。对先富起来的中国人而已,财产性收入其实并不陌生,如通过办企业、炒股等手段获得的投资收益,近几年房价的暴涨,亦为诸多投资客带来不菲收获。” 黄奇帆说,“对大多数农民而言,赖以生存的土地其实也是财产,但由于集体所有性质及相关制度安排,这一财产长期处于沉睡之中。” 据重庆市农委统计,2010年,重庆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仅占人均纯收入的1.7%,低于全国3.4%的平均水平。 “城乡差距一个重要原因是物质资本差别大,农民没有财产,他的土地是承包的,土地集体所有,宅基地集体所有,宅基地上盖的房子没有产权证,而城市居民,无论是有祖传的房子,还是后来购买的房子,都有房产证,可以用于抵押或转让,于是就转化成物质资本了。”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这样分析。他说,农村必须进行产权的界定,让农民拥有“三权三证”(承包土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农民住房产权证),可以抵押、转让,这样农民拥有的物质资本就能从无到有。 2007年年中,重庆与成都一并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入股,激发不小反响。但这只是小试牛刀,更大的举措还在后面。 2008年底,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挂牌成立,是为全国首家,在确保耕地一亩不减的前提下,根据国家城市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的规定,引导农民对废弃的宅基地和荒地进行复垦,形成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即“地票”,利用级差地租原理进行交易,重庆市政府的初衷就是: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又有效保护耕地,也为城市化提供空间。 2010年,重庆第一个在省级行政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将农村土地、林地、宅基地、房产的使用权与所有权进行量化,按照农民使用权占85%,集体所有权占15%的比例进行分配,完全抽象的土地财产,变成实实在在可以流通、抵押和变现的活财产。 本刊记者了解到,在确定收益比例过程中,曾有“三七开”、“对半开”的提议,最终确定为85%:15%,是基于最大程度增加农民个体收益的考虑。 在此设计之下,假如一块土地价值为10万元,农民可质押出8.5万元。即使破产,银行拍卖的也只是8.5万元的使用权,所有权还是在集体手中,并不突破现有的法律框架。 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徐强对本刊记者说,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是缩小三大差距的一个很重要手段,类似土地确权的制度变革。“有时候一项制度的推动,便可促成财富的爆发性增长。” 按黄奇帆的说法,“有了这个创新举措,农民的资产一下就变活升值了。理论上全市农民已拥有了1万亿元的财产权。全市3000万亩承包地,一亩地算一万元,就是3000亿元;6000万亩林地,一亩地算5000元,总计3000亿元;近400万亩宅基地,按照‘地票’目前均价15.5万元/亩计算,总价值为6000亿元左右。三项相加,再去掉集体所有权的15%,算在农民头上的使用权财产就是1万亿元。” 现在的重庆,农村这“三权”是可以用作地方银行贷款质押的,给了农户解决融资难问题一条通路。 去年6月,渝东南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农民陈玉梅以自己的农房作抵押,从县农商行贷款16万元,规模发展肉兔养殖,仅半年时间就收入2万多元。在石柱县像陈玉梅这样把“沉睡”的房产资源转化为“活”资本,靠农房抵押贷款的农民已有200余户,其中有一户获得的贷款达37万元。县委书记盛娅农说,过去,农户申请的贷款主要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度较小,最高才3万元,只能满足零星的生产需要。农房抵押贷款推出后,不但解决了农户“贷款难”问题,也解决了银行“难贷款”问题。 到2011年上半年,重庆已发放农民“三权”贷款余额43亿多元。 打造“有太阳、有月亮、有星星的城市群” 要做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主城和边远地区的人均财力相差就不能太大,“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标准才可能相对统一 展开重庆地图,8.24万平方公里的巴渝大地如同一只展翅腾飞的凤凰——以主城区为核心的1小时城市经济区这“一圈”是“凤头”,渝东北和渝东南是“两翼”。 “凤凰”的翅膀十分沉重,以三峡库区、民族山区为主的“两翼”地区基础条件差,发展速度慢,贫困人口多。大巴山腹地的城口县到重庆主城区,几年前开车还需要两天时间,县干部到重庆开会先要坐车到四川省境内,再辗转奔往重庆主城区。 虽然幅员面积比一些省还大,但由于直辖市体制,重庆没有地市这级中间管理层,直接管理40个区县。是故,区县兴,则重庆兴;区县强,则重庆强。离开了“两翼”,重庆这只“凤凰”就飞不起来。为此,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以构建县域内发展机制为着力点,重庆大力发展区县城经济,提升小城镇联接城乡的能力。 针对欠发达地区财力不足的现实,重庆调整市级对区县税收分成比例,确保财力向“两翼”区县和贫困区县倾斜,将区县最低人均财力提高到10万元以上,以求逐步将“一圈”与“两翼”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差距缩小到2.5:1。 重庆市财政局副局长何志明告诉本刊记者,要做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主城和边远地区的人均财力相差就不能太大。他介绍,重庆市级对区县的转移支付以前为300多亿元,现在已达700多亿元,翻了一番。 转移支付中,包括对31个远郊区县城每年3000万元专项支持,加快配齐学校、图书馆、影剧院、体育馆、商业街等“几大件”,以使其具备区域性小中心功能。 同时,“一圈”城市还开展对“两翼”的对口帮扶,每年按不低于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安排资金,重点用于受助区县特色园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设施、贫困村建设等。据介绍,今年对口帮扶实物量额度将突破4亿元,“十二五”期间可望达到25亿元以上。 重庆市国资委主任崔坚说,缩小“三大差距”要实现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过去一般通过财政、税收等“输血式”路子,帮扶不发达地区、农村及低收入、困难群体,最终因为财力不足而效果欠佳。这些年,重庆国有企业在推动缩小“三大差距”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市场化的积极探索。 比如,通过八大国有投资公司创新运作,推动了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向“两翼”区县的强力延伸和大幅完善;分两轮安排各50亿元融资提振“两翼”区县工业园区建设,帮助“两翼”区县夯实发展平台,同步推进人才、技术、产业配套,推动了“两翼”工业经济的发展。 分层次推进城市群建设是重庆缩小区域差距的一个重要战略。根据重庆“十二五”规划,重庆主城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千平方公里、千万人口的国家中心,将三峡库区的万州建设成为百万人口规模的大城市,提速发展黔江、涪陵、江津、合川、永川等区域中心城市。 黄奇帆认为,这种有太阳、有月亮、有星星的城市群,大中小均衡合理,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千万级人口的主城与5个百万级人口的城市互动,5个百万级人口城市又与20来个几十万人口级的城市互动,形成网络辐射效应。 对“两翼”区县的农民来说,还有更为切身的帮扶。 “改住房、修公路、建水厂,生活条件大变样;种蔬菜、喂土鸡、牧牛羊,三年增收一万元。”这是三峡库区云阳县农民邹道树写的一副对联,描述的是重庆“两翼万元增收”工程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项旨在让“两翼”农民脱贫致富的工程,以林权改革为动力激活山区的生产力,即通过发展林果、林下养殖、林业种植、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以争取到2012年,“两翼”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3900元增加到6400元,年均增长18%;农户收入由2009年的1.5万元增加到2.5万元,户均增加1万元。 本刊记者了解到,通过“三权”抵押贷款,加强市场建设,培育产业等综合措施,去年重庆“两翼”农民人均纯收入4823元,增长23%,比“一圈”高出5.6个百分点。差距缩小趋势已比较明朗化。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绍光认为,缩小贫富差距,不仅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问题,而是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公平的医疗、教育、出行、环境等权利,让每个人都更加公平地成长,保障公民尊严的平等和机会的平等。 而这样的权利,意味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在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这样的均等化,仰赖标准差距的逐步缩小,最终达到统一。而在乡村和相对落后地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 在重庆,政府正在努力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倾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现标准化,实行基本药物零利润销售,逐步提高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 同时,调整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上下限,扩大养老保险资金来源并实现全覆盖,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标准,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将城乡低保标准差距缩小至1.5倍以内,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困难群众生活补贴与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联动机制。 在重庆,对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30%的农村人口还进行动态扶贫开发。放眼全国,这也算得上是率先而为。而在这样的地方,一些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针对困难群体的帮扶,也渐成气候。 公平正义底线需要守卫 基于安全感、信赖感而产生的公平和正义,是底线的要求。舍此,则一切努力和探索将失去基本的前提 梳理重庆探路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诸多关键词之后,可以发现,其设计和努力,有着同一个取向,即通过制度安排,为全体社会成员努力提供公平正义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这样的底线,包括受教育权、工作权、财富权,包括发展的机会、创富的机会,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重庆,一个特殊的要素,常常会闯入人们视野:基于安全感、信赖感而产生的公平和正义。舍此,则一切努力和探索将失去基本的前提。 专门机关“打黑除恶”的努力,令市民安全感普遍增加。自2009年以来的专项行动,使一批黑恶势力被摧毁,彰显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当年调查显示,78%的市民认为安全感得到大幅提升,89%的市民认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2010年,群众安全感达到95.89%,创十年最高。与此同时,通过完善交巡警、校园警务等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公共安全水平,为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提供底线保障。 由于始终坚持“打黑”与反腐败、打保护伞相结合,两项工作同时部署、两条战线同时展开,查办了一批职务犯罪案件,上百黑恶犯罪势力的保护伞被查处,净化着重庆的政务环境、司法执法环境。公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明显提升。 让人民安心、安定的民心工程,要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才是全体人民足可长期信赖的守护。 对于劳动权益迫切需要保障的的务工者,法治的力量也伴随左右。从2008年开始,重庆在街镇、社区普遍建立起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站,以提高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效率。 更大范围的安全感,则来自“平安重庆”建设的推进。民间调解成功率、困难群众法律援助面、群众对执法队伍的满意度,等等,都以指标形式明确写入相关考核体系。渐趋完善的政府部门、工会组织、企业代表共同参与的三方协调机制,正以新的角色,发挥出越来越多的作用。 如何缩小三大差距,面广量大,颇费思量。重庆将破题的逻辑起点放在消解痛点、难点之上,有大规模就业岗位的设计,有调整收入分配体系的考量,有促进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公共设施、要素流通的政策,有加快完善基本型、普惠性、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举措,还有拓宽中低收入群体财产性收入渠道的规划。 对于鲜活的实践而言,任何总结和梳理,都是苍白的;对于一个设计要素繁多的系统而言,媒体能够捕捉的,永远只是片段。 所幸,探路不止,外界的跟踪和聚焦也不会停止。因为,重庆的探索,不仅有益于当下,也关乎未来。 正如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所言,重庆正处在一个经济和社会加速发展的黄金期,这里的3000多万人民已形成了强大的政治认知和社会认知,10年乃至20年后再来看,就可以看出重庆创新的历史意义,“希望重庆可以为全国提供经验,甚至可以是一些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它们都将成为全国的财富。”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专题 > 专题文库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2298.html       爱思想(www.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非经特别声明,本网不拥有文章版权。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瞭望》:重庆逻辑 局面复杂 七大难题考验下半年中国经济 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 内外形势严峻复杂 我国行政成本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 五大原因造成 相同主题阅读 《瞭望》:重庆逻辑 京渝蓉三地学者:说不尽的“重庆模式” 京渝蓉三地学者:说不尽的“重庆模式” 宋鲁郑:法国为什么学不了重庆模式? 张千帆 何兵 斯伟江 童之伟:“重庆模式”与中国司法改革的前景 苏伟:与三批法国记者谈重庆“唱红”、“打黑” 秋风:欢迎广东模式、重庆模式的竞争 法治是人民的法治——答贺卫方教授 李严昌: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特色与启示 崔之元:公平可以促进效率 崔之元: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公司与重庆“八大投” 贺卫方:为了法治,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一份理想 崔之元:北京共识作者的重庆行 韩德强:中国的自信从何而来? 纪硕鸣:“重庆模式”的核心是价值观 王绍光:对“新自由主义”的重庆反思 崔之元:从危旧房改造看“重庆模式” 王绍光: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3.0:重庆经验 黄宗智: 重庆经验理论试解:国有资源市场增值社会化 信力建:多元中国从重庆开始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