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

周有光:105岁的中国汉语拼音创始人

译者 sissi_chen Zhou Youguang, founder of the Pinyin system of romaniz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has published 10 books since turning 100, some reflecting his critical view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wn here in his book-lined study, the outspoken Zhou has witnessed a century of change in China. 周有光是将中国汉字用罗马字母拼写出来的拼音系统创始人,他在百岁之际出版了10本书,其中有些书反映了他对中国政府的批评观点。这张图片上显示的是他的书房,书籍随处可见,率直的周亲眼见证了中国的百年变革。 Zhou Youguang should be a Chinese hero after making what some call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linguistic innovation: He invented Pinyin, a system of romanizing Chinese characters using the Western alphabet. 周有光应该称得上是中国的英雄,他创造了一些人称之为的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创新:拼音系统,该系统利用西方的阿拉伯字母将汉字拼写出来。 But instead, this 105-year-old has become a thorn in the government’s side.

阅读更多

译者 |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1/10/20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 《译者》   ( iyizhe@gmail.com ) 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 邮件组 、 Google Reader 和推特( @yigroup , @xiaomi2020 )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时政热点】 《华尔街日报》: 社交媒体帮助中国的活动家们为盲人维权律师争取到一个胜利 ——有消息说,临沂警方允许陈光诚的女儿去上学了。 《每日电讯报》: 因阻碍交通而入狱的中国博客写手没能推翻原判 ——王荔蕻的遭遇显示出中国政府对于网上活动的惧怕越来越大。 路透社: 西藏自焚事件后,中国政府表示将采取严厉措施维护稳定 ——外交部发言人称中国不存在西藏问题,将继续打击民族分裂主义。 《商业周刊》: 西藏尼姑自焚之后,美国呼吁中国放宽西藏政策 ——美国重申中国应尊重人权,特别是西藏人的权利,修正无效的措施。 NPR : 中国 105 岁的语言学家成为政府的批评者 ——发明了汉语拼音的周有光原本可以成为民族英雄,但他在活到 100 岁之后,却成了政府的眼中钉。 《外交政策》: 关于中国,最关键的是政权问题 ——中美竞争不是国家资本主义能否打败民主资本主义的问题,而是因为中共极力要保住自己的权力。 《商业周刊》: 台湾马英九称在与中国和谈之前,需先举行全民公投 ——此前马表示要在十年内与大陆达成和平协议,被对手蔡英文称此举会威胁到台湾民主 《外交学者》: 陈贤妹的悲剧 ——主动救人的人,却被邻里指责为想要出名挣钱。在一个极端实用主义的国家,很多人甚至不能容忍助人之举。 中国见红博客: 中国的好心人 ——在关于佛山幼童事件的中文报道中,都提到了南京彭宇案。然而那是五年前的案子。一向雷厉风行的政府为何一直未能修改法律鼓励见义勇为?   【国际外交】 国际战略研究所: 在南中国海炮舰外交的背后 ——自 2005 年以来,南海的局势就趋于紧张。中国近期下水的航母进一步引发周边国家的不安。引发这一切的是能源争夺。 《大西洋》月刊: 利比亚官员称卡扎菲已死 ——对于卡扎菲同志走上死路的详细图文报道。 《时代》周刊: 卡扎菲已死,的黎波里的人民欢庆 ——他的下场令人想起当年的墨索里尼。   【经济金融】 皮特森国际经济研究院: 中国房地产市场与地方政府财政的联系 ——如果任由房地产泡沫膨胀,整个经济会面临危险;如果过于积极地打击房地产,则地方政府的财政又会出问题 《商业周刊》: 刘明康称中国将严格控制地下金融市场的风险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称投资分析家和评级机构低估了中国推进改革的决心和能力 路透社: 重庆表示沃尔玛在当地多次违规 ——重庆政府解释为何对沃尔玛采取如此严厉的惩罚措施时,称它一贯逃避责任,有 20 多次违规记录 《卫报》: 中国稀土供应商暂时停产 ——内蒙包钢稀土集团本周宣布停产一个月,希望以此促进稀土价格的回升。 《华尔街日报》: 推特创始人称无法进入中国参与竞争 ——杰克・多西很有兴趣与中国的微博一较高下,但是他的产品根本进不了中国   【生活百态】 CNN : 一位母亲为被错杀的儿子争取平反,牵动中国人心 —— 67 岁的农妇张焕枝为了给儿子聂树斌申冤,坚持不懈地到法院上告。 《外交政策》: 中国绝活儿——斗蟋蟀 【图说】   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播客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下载需翻墙)。

阅读更多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文革十年的辉煌之处不容忽视

文革十年的辉煌之处不容忽视 作者:胡新民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10-12 本站发布时间:2011-10-12 12:36:09 阅读量:143次   国庆期间,看了凤凰卫视的汤本先生的评论: 和《客观评价历史人物要从宏观角度观察》。汤本先生认为要从宏观角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具体地说就是毛泽东,要把自己的个人恩怨好恶放在一边。中国的后三十年发展离不开前三十年的基础,前三十年也包括“抓革命促生产”的文革十年。笔者认为,汤本先生的态度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实际上,权威的,受推崇的历史学家都能做到这一点。著名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蒋介石、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看法亦无非出自个人之爱憎。可是他们代表广大的群众运动,所得的成果又大都已成为既成事实,不可逆转,那我们就应当考虑这些群众运动之积极性格及其前后连贯的出处,不能全以本人之恩怨当作历史之转折点了。”(《在中国大历史》第2页 三联书店 1997年5月)。   文革与文革十年是有区别的。中共党史研究室的文章说明过,文革指的是那场政治运动,而文革十年指的是那段历史时间和空间(见《“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学习导读》第121页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1年2月)。笔者在此文中就是秉承这种文革十年的观点。   人们总喜欢把一段发展进步最为顺畅的的时期称为辉煌时期。如果把中国的文革十年称为中国发展史上的辉煌十年肯定是不符合实际的。但是,这十年的确有不少辉煌的看点。笔者认为,回望这些看点,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教训,无疑对我们今后的发展会有积极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文革十年肯定离不开文革那场政治运动。而作为政治运动的文革,中国官方早已做了明确结论,也总结出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本文在此就不论述了。   看点之一,文革十年的经济发展究竟如何?汤本先生只讲叙了一个大概。现在,笔者觉得采用第三方研究成果比较公允,从国外海外的历史学家的史料找找答案为好。在这里,不采用争议较大的的美国中国问题专家莫里斯·迈斯纳的著作,他对文革十年的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溢美之词颇多。还是费正清先生的权威性最强。《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是由这位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资深专家、哈佛大学的费正清(J.K.Fairbank约翰·金·费尔班克)教授和西方著名的研究中“文化大革命”史的专家、另一位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的。这也是西方学者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有相当权威性的代表作。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三篇 第六章的“结 论”一节中有这样的论述:“显然,认为整个文化大革命时期根本没有任何经济发展战略的说法是错误的。投资计划是一个斯大林主义式重视机械与钢铁的计划没有改动的翻版。自力更生,或者说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国外进口和外国技术的依赖,在1966—1976年这10年间成了常用的术语,听起来像是毛主义的调门。但在实际上,自力更生与50年代中国自给自足的政策或30年代俄国对外贸易的政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别。”“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干扰和取消物质刺激的尝试,看起来并未减缓增长。但事实上,现在有了可以分析研究60年代末70年代初增长情况的数据,使许多分析家大吃一惊的是,在此期间,除政治动乱达到最高峰的1967、1968两年外,发展仍然相当迅速。但是,这种增长是建立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的投资和能源投入上的,而这些投资和能源投入的无效使用正与日俱增。只要这些投资能持续增加,大庆油田的石油源源不断地涌出,就会构成维持增长的可行手段,尽管这种手段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准作用不大。”这里特地说明了文革十年的中国经济不但有发展,还且还“仍然相当迅速”。在费正清的另一著作《美国与中国》的“新秩序问题”一章中也写道:“然而,尽管有这些以及其他许多问题,人民共和国的经济经历还是有了了不起的成就的。例如,中国的经济就比印度的经济出色得多。从1952 到1976 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平均每年6 %或7 % ,按人口平均计算是印度增长率的二倍或三倍,尽管印度还接受了130 亿美元的外援和贷款,而中国接受的苏联贷款不足10 亿美元,同时还拿出大约70 亿美元去援助其他国家。”由此可以看出,文革十年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为什么在政治运动贯穿其间还能取得如此好成绩,确实也值得我们的的专家学者好好探索一番。   看点之二,毛泽东在文革十年中的特别着力点。著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李锐在他的《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中写道:“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无疑是毛泽东。”(见《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179页,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年12月)他还写道:“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思想不少,但是也有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如发展国民经济要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在国际交往中,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等等;还有些正确的思想与错误思想和实践交织一起的。”(见《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294页,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年12月)。恰恰就是农业问题和外交问题,由于毛泽东抓住了这些个关键问题,才使文革十年有了辉煌的看点。毛泽东对中国的国情看得十分清楚,在走上革命道路后就一直把农民问题放在第一位。著名美籍华人、权威历史学家徐中约先生就是这样描写的:“国民政府不理解农民,看不到解决农民困苦的紧迫性,对农民的疾苦也就漠不关心。讽刺的是,国民政府官员继续生活在儒家关于劳心者与劳力者之区别学说的阴影下,将农民鄙视为毫无生气、无足轻重的人,所以看不到农民大众的革命能力,因而也从未尝试去组织他们。恰恰就在这个被忽视的区域,毛泽东的天才得到了最高度、最成功的发挥。一块造屋者抛弃的石头变成了另一个人的房屋之柱石。”(徐中约:《中国近代史》517页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8年1月第一版 )。农业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争取了他们就赢得了民心;另外一个是只有把农业生产抓好了,才能“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在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写道:“艾奇逊说:‘中国人口在十八、十九两个世纪里增加了一倍,因此使土地受到不堪负担的压力。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国民党在法典里写上了许多土地改革法令,想这样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法令有的失败了,有的被忽视。国民政府之所以有今天的窘况,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没有使中国有足够的东西吃。中共宣传的内容,一大部分是他们决心解决土地问题的诺言。’在不明事理的中国人看来,很有点像。人口太多了,饭少了,发生革命。国民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共产党也不见得能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1399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一直置于重中之重。中国的粮食问题,也就是中国史上“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艾奇逊语)的问题的根本性的解决,就发生在文革十年期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论文《水稻雄性不孕症》于1966年初发表的《科学通报》上,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注意。此后,在各级领导支持下,一路还算顺利。特别给力的是,坚决贯彻毛泽东思想的的华国锋,给予了关键性的支持。华国锋和袁隆平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在华国锋赋闲的日子里,袁隆平还一直牵挂,专程看望。 到了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1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此后杂交水稻继续走向世界,最近袁隆平又取得了新的成绩,可喜可贺。中国农业这个历史性的变革,真正践行了“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毛泽东语)。华国锋在2008年初深情回顾了这段往事,说道:“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如果杂交水稻研究取得成功,那将是对全世界一个划时代的贡献。毛主席对农业的高度重视,鞭策我对这一重大科研课题予以关注”“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仅是袁隆平的成功,也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成功,是炎黄子孙的成功。我长期分享着他们胜利的喜悦。我们之间的友谊,几十年来与日俱增。”(见《作家文摘》2011年9月30日)。著名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简概说来,文革不能以参与者的言行解释,甚至不能因在其近旁观察者而获得适当解释。它在历史上的意义可能尚在毛泽东本人理解之外。毛做农民运动前后40年,也解决了历来在中国历史里使每一代人都感棘手的大问题,他并作诗自为炫耀。”(《在中国大历史》301页 三联书店 1997年5月)最近看到易中天的一篇访谈:“‘我实在是再也左不起来了。’易中天回忆说,‘饥饿是最好的老师。有些人说要回到‘毛时代’,让他们回去,饿他三天,天天开会批判,检讨自己,交代和女朋友亲了几次嘴。”(《南方周末》2011年9月1日第25版)。易先生饿肚子的痛苦辛酸史确实值得同情。但如果这位教授能够虚心向李锐先生请教一下,或许会知道一贯重视“农业为基础”的毛泽东确实难对易先生的饿肚子负完全的责任。易先生也没有必要为这件事情贴上“左”或“右”的政治标签。换句话说,如果你回到过去,你也不会总是饿肚子;如果你享受现在,要提防的不是饿肚子,而是富贵病,这可是现代人的一大“壮志未酬”的原因。文革十年期间另一个着力点是这个时期的中国外交。旧中国是弱国无外交的典型,旧中国政府积贫积弱 ,中国人民饱受屈辱。毛泽东无疑也深知这一点,新中国在国际上从不卑躬屈膝,使新中国人民有扬眉吐气之感。这种自豪感也无疑促进了广大群众生产工作的积极性。文革十年中,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新中国第二次建交浪潮就是出现在那个时期,中国外交进入了突破性大发展时期。1971年被请进“联合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彻底扭转了“邪恶”的中国形象,将西方小范围就已出现的美好的中国形象,迅速在美国乃至世界推向高峰。毛泽东在文革十年的外交大手笔,已经载入历史史册。这里还有一个佐证。在尼克松图书馆世界领袖厅里,共陈列着10位20世纪风云人物的塑像,其中包括英国的丘吉尔、法国的戴高乐、苏联的勃烈日涅夫和赫鲁晓夫,德国的阿登纳、以色列的梅厄夫人、埃及的萨达特和日本的吉田茂。其他人均为站像,唯有毛泽东和周恩来是坐姿,放在前面最突出的位置。由此看出中国在他心目中的位置,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他心目中的位置。李锐对毛泽东晚年思想的分析有看得准的一面,即毛泽东晚年思想的正确性一面。但是,他大大低估了这种正确思想对中国发展,特别是文革十年那个特殊时期的巨大影响力。在中国今后发展的道路上,农业问题仍然是基础问题。最近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中说道:“农业是基础,要扎扎实实地去提高农民的收入。这一点,今后绝对不能放松。我们要时时刻刻关心农民,不要轻视农民…”(见《南方周末》2011年9月8日第11版)。无疑,毛泽东的思想的精华一直在不断影响着我们中国的一代又一代领导人。这也应该算是中国崛起的秘密之一。关于农业与外交,毛泽东特地于1972年1月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其中“不称霸”的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来的。不过话说回来,在此以前,特别是在那个“东亚病夫”时代,你如果还敢大言不惭地高呼“不称霸”,无异于是痴人说梦。只是当你手中有了实力这张牌,你才有信心宣示对外交往“不称霸”,彰显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君不见,毛泽东之后的一代代中国领导人,不正是在继续行走在毛泽东当年奠定的这块外交基石之上的吗?   第三个看点应该是文革十年的科技发展。上面说到“不称霸”是在有实力之后才提出的。文革十年,也是中国科技事业很有发展的十年。“两弹一星”的成功,使西方对中国刮目相看。而两弹一星的功臣们,许多是海外归来的学子。尽管来自海外,但没有被当时的“海外关系”所牵连。他们那种为国争光的思想动力,可以说大部分来自毛泽东的思想的教诲。以至于蒋介石先生都纳闷,他主政时期送出去的留学生,怎么都成为了共产党科技事业的核心力量?当年科技事业的发展,至今仍在继续辉煌。就在前几天,2011年10月2日,中国航天专家刘纪原获得国际宇航科学院(IAA)授予的航天领域最高奖项冯·卡门奖。刘纪原参与了“两弹一星”研制,但当时的主角,则是赵忠尧、钱学森、邓稼先等等海外归来的学子。刘纪原获得的这个最高奖,是国际航天界对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奋斗的肯定。回顾往事,我们今天的领导层,应该有所反思。为什么在那个年代,竟有如此之多的为中国崛起而忘我奋斗的人才。   以前国人很少听说屠呦呦女士。直到最近的2011年9月,她获得了美国的拉斯克奖才名声大震。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屠呦呦的成绩是在文革十年期间取得的。所以文革十年在科技方面取得的许多成就,至今仍依旧辉煌。李锐的研究中没有涉及毛泽东的思想对那个时期科技事业的积极影响,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最近看了谈家桢的自传《生命的密码》,非常有感想。谈家桢(1909–2008),浙江宁波人,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为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院。谈家桢被内定过“右派”,文革运动中不但失去了妻子,自己也受到了迫害。但是,他没有把个人的不幸迁怒到毛泽东个人的身上。相反,他一生中最为崇敬的人就是毛泽东。自从1956年毛泽东和他开始交往,他就一直感受到毛泽东对他,对他的科学事业,对中国的文教科技事业,始终如一的关心和教诲。这里不妨引用几段:   “文化大革命中,我和许多科学家一样,劫难当头,遭到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厄运。   1968年的一天,我在农田里锄草。十分意外地,有一个人走到我的身边,俯身在我耳边轻轻地说了一句:   ‘从明天起,你就可以不用到田里劳动了。’   一时间,我激动万分。这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多少内容!   我百感交集,不能自已,下意识地跪坐在田边,面向东方,任由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往下流,往下流……   后来我才知道,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似乎不经意却落地有声地说了一句话:   ‘谈家桢还可以搞他的遗传学嘛!’   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点名解放了八位教授,这八位教授是:北京的吴晗、华罗庚、翦伯赞和冯友兰,上海的谈家桢、周谷城、苏步青和刘大杰。   不幸的是,对毛主席的指示,造反派采取了一贯的阳奉阴违的做法,他们‘内部控制’,不予传达,以致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在被告知可以回家的第二天晚上,即与夫人双双自尽,党中央为此事追查下来,造反派才决定对外宣布毛主席的指示。   得知自己确实获得解放的消息,我自然又是一番激动,以致失声痛哭。这一次,又是毛主席的一句话,把我从‘给出路’的对象划入了‘接受在教育’的行列。尽管此时的我已是‘遍体鳞伤’,且垂垂老矣。   后来的事实还证明,毛主席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我的遗传学研究仍牵挂在心。”   (见《生命的密码》091-092页 谈家桢著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0年1月)   “毛泽东主席逝世已有二十多年,我对他的思念与日俱增。这种思念随着岁月的消长,又从感情上升为理念。”   “我同时还认为,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简称两论)是毛泽东革命实践的总结,也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两论’中关于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的观点,‘不仅在遗传学的发展中已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也是遗传学发展的科学真理。’”   (见《生命的密码》136页 谈家桢著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0年1月)   文革十年期间,文革运动贯穿其中。在文革运动中有许多知识分子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同样也不能否定那个时代许多知识分子受到毛泽东思想教育而忍辱负重为国家富强拼搏奋斗的事实。你可以把他们斥为愚忠,但他们的功绩已经彪炳史册。我很喜欢温家宝总理的诗作《仰望星空》。我觉得仰望星空确实是一件美妙的情,因为在浩瀚的星空中有一颗国际编号为3542号的“谈家桢星”,还因为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次引领世界各国仰望到了太空中的中国形象,也因为最近再续辉煌的“天宫一号”的顺利升空。尽管有人祈祷升空失败,甚至祈祷中国的每一项建设都失败,但那是极个别的人,他们也就享受不到仰望星空之美了。那些在曾在文革运动中遭受过不公待遇的知识分子,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天天沉浸在过去辛酸的回忆中,也可以形诸文字把你心中的控诉流传下去。在言论自由日益宽松的环境里,别人无权干涉你的心情表达。但是,象以谈家桢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分子的感受同样也可以自由表达,普通中国工农大众对那个年代的感受也可以自由表达。如果当你听到这种表达不合你的心情的时候,就认为大家都想回到过去,你就感到极不舒服,甚至想出国或者自杀来拒绝这种回到过去,确实是小题大做,神经过于敏感了。过去的日子回不来,就象毛泽东对中国和世界作出的历史性的贡献也抹杀不掉一样。你们最好向李锐先生学习,他是比较有权威的毛泽东研究专家,即使在他深刻批判毛泽东晚年的“左”的时候,他也没有否认“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无疑是毛泽东。”而且,在他批判毛左时,也没有否认毛泽东晚年思想的正确部分。在笔者看来,而正是这些正确部分所产生历史作用,大大超过了毛泽东的负面影响。从上述文革十年所取得的成就就可略见一斑。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文艺。虽说文革十年可以有点夸张地说是“八亿人民八个戏”,但是这其中有些戏的含金量并不少。《南方周末》在2010年3月31日曾刊登了一篇文章《汪曾祺与“沙家滨”的写作——汪曾祺诞辰90周年纪念》。文中写道:“四十多年过去,现代京剧《沙家滨》的经典化语言、经典化唱腔、经典化人物、经典化表演,依然是中国戏剧史上的艺术丰碑。”“江青提倡的‘十年磨一剑’的艺术追求,对于经典戏剧的创作是十分必要的。于会泳把西方歌剧集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主题旋律和音乐元素引用到京剧唱腔之中,并且把四十多种地方戏剧曲艺的音乐素材,成功地糅进高度程式化的京剧音乐里面,对于丰富和发展京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笔者认为,南方周末的这篇文章,实在是一篇实事求是的文章。看看今日流传海内外的中国舞台艺术作品,生命力孰强孰弱就一目了然了。而今天我们的许多知识精英、社会精英,在实事求是这一点上是做得很不够的,因而他们中许多有含金量的话语,也难以取得社会的共识。   有一位茅于轼老先生,我可以理解他的忧国忧民的心情。但是,他写出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问题,既不能与国内主流接轨,也不能与国际主流接轨,明显是一种对历史的调戏。人们只要翻翻国际上公认的历史著作,就会发现那位老先生讲的历史很多都确实不着边际的。这样的文章也能登上《炎黄春秋》这种正规的刊物,也确实难令人叹服。好在那家刊物的编辑脑子还管点用,把太离谱的言论给删了一些。还有一位百岁老人周有光,一生中还算有点名气的就是头上顶着“汉语拼音之父”的光环。实际上,毛泽东是一直亲自指导、亲力推行汉语拼音工作的。为此,毛泽东还得罪了一些人。当年的“右派”人物罗隆基就指责毛泽东:“毛主席是赞成拼音化的,这样让大家来讨论就很难发表意见了。”(见《毒草集》第52页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57年1月)。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历史真相很容易呈现。这位老先生最近终于口头上推辞掉了这顶光环,但绝口不提毛泽东的的贡献。他对毛泽东的看法基本都是负面的。2011年4月,他在接受采访时就说到:“我觉得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大家都明白,应该分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打倒四人帮以前,毛泽东时代;第二个阶段就是改革开放时代。毛泽东时代都是往苏联一边倒,现在研究毛泽东,越研究越清楚,毛泽东很多是跟着斯大林走的,只有一点是他自己创造的,打麻雀是他创造的。苏联的道路走错了,结果毛泽东时代许多都是破坏中国的,没有好处。”   作为一名有历史知识的老者,把个人的喜好看得太重,对毛泽东的评价除了是一种主观意气之举之外还有什么呢?至少你也要加上一句毛泽东对你“汉语拼音之父”的支持嘛。究竟怎样看待毛泽东和文革十年,周有光肯定不会有袁隆平和谈家桢那样的看法。但是,他所欣赏的杨宪益则可以作为他的一个参照人物。毛泽东在和杨宪益交谈时对翻译《楚骚》有过不同意见。杨后来回忆时说:“后来我想了一下,毛主席他的话当然也有他一定的道理。”在回忆文革运动中被批斗时,他说:“我没有吃什么苦,也没有人打我。大概平常我的人缘也不错,也没有人想借这个机会打我几下,或者是踢我几脚,没有,都很客气。”后来谈到坐牢,他也说“不苦”(见《读书文摘》2010年第5期31页)。特别“有趣”(周有光最喜欢用的一个词)的是,在周有光的言论中,还时不时地流露出对北洋政府包容学生游行态度的溢美,对国民党政府时期言论自由的褒扬。但是他忘掉了那个年代解决不了最根本的“人民的吃饭问题”(艾奇逊语)。所以,要让这位老先生理智一点的话,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饿他三天”(易中天语)。在宣传两位老先生的言论媒体上,不同意两老观点的文章被绞杀是常事。知名旅美学者薛涌为此与南方某报中断合作就是一例。看来言论自由还有个各取所需的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两老竭力为推进中国改革发展的心情是可贵的,也是可理解的。但是,把力量都用在一些极端言论上,恕笔者直言,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政治的天真。现在是信息世界,任何人都是不容易被糊弄和忽悠的。   当前中国的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很困难的问题。笔者觉得眼下的现状是: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中国的百姓很多牢骚满腹,中国的反腐很多是越反越腐,中国的精英很多是想出国另谋出路。要破解这些难题,可以探讨多种途径。不管用广东模式还是重庆模式等等,都可以讨论。但是,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实事求是地分析现状,实事求是地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应该是最大的公约数。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赢得最广泛的民意。其中对文革十年,对毛泽东的评价,也是要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评价,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对中国今后的改革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而邓小平就给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当年有人想彻底否定毛泽东,但是,邓小平是个有大智慧的人物,深谙”实事求是”的真谛。他认为,对毛泽东的功过评价不恰当,老工人通不过,土改时候的农民通不过,同他们相联系的一大批干部也通不过。这些话说到底,就是一切都要尊从大部分人的意见。正因为邓小平以这样的认识来推动中国的改革,我们中国才有了这辉煌的三十年。如果我们要完成邓小平所企盼的所有改革,包括政治改革,也一定非要有邓小平那样的实事求是精神不可。

阅读更多

中国选举与治理 | 资中筠:我为什么常常“感时忧世”

[12] 回复:资中筠:我为什么常常“感时忧世” 理解资先生,支持资先生,学习资先生! 祝资先生保重。 用户: 诚言 发表于:2011-10-12 1:23:38 支持 (0) 反对 (0) [11] 回复:资中筠:我为什么常常“感时忧世”         “启了又蒙,蒙了又启”—-资中筠         ===============     还有两个问题。:         1,从幼儿园开始就有政治方面的教育,大学就更不用说了。“还原真相,开启明智,唤醒良知”还得从幼儿园开始;       2,有些大师有时也讲假话,有的网站在某些方面也造假。打假真难! 用户: zmx1941 发表于:2011-10-11 21:29:47 支持 (7) 反对 (0) [10] 回复:资中筠:我为什么常常“感时忧世” 资先生非常真挚、非常质朴的发言令人感动。我们湖南耒阳人(此地近年来似乎名人不多,见报率出镜率很低)以您为骄傲,不是因为您的成就、您的荣誉,而是因为您的绝对“不合时宜”的常常“感时忧世”的人间真情! 用户: 缪一轮 发表于:2011-10-11 18:41:27 支持 (25) 反对 (0) [9] 回复:资中筠:我为什么常常“感时忧世” 很认同主贴的很多观点。 我都60岁了,想来也没有机会在自己家乡享受出了海关后的那种轻松自由和做主人(出国后真的是老看见仆人的)的感觉。 只能祈祷和祝福:中华民族快快长大吧,别老憋屈在幼稚园的样子了。 用户: 迷途汉 发表于:2011-10-11 18:24:40 支持 (22) 反对 (0) [8] 回复:资中筠:我为什么常常“感时忧世” 资先生真乃智者,佩服之至! 另,女士也可以称先生的,特称德高望重的女性,她很配这个称谓。 用户: 古道西风 发表于:2011-10-11 15:51:55 支持 (28) 反对 (0) [7] 回复:资中筠:我为什么常常“感时忧世” 非常遗憾!好几个留言的朋友还不知道资中筠是一位女士!!! 大家去看看她的容貌吧。非常可爱的一个仁慈的老奶奶!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pl/sx/article_2011101046705.html 用户: 沉默很好 发表于:2011-10-11 14:44:10 支持 (24) 反对 (0) [6] 回复:资中筠:我为什么常常“感时忧世”       中国缺乏胡适、李慎之、谢韬、李普、蔡定剑、杜导正、江平、吴敬琏、资中筠、袁伟时、周有光先生这样坚持真理、有良知、用所学知识推进中国文明进步的大师和学者!大学出不了大师也就罢了,千万不能出伪君子,出魔鬼化装师——丧失良知,倒行逆施,回避民主和法治,为专制和倒退涂脂抹粉,祸国殃民! 用户: 晒先生 发表于:2011-10-11 13:40:39 支持 (47) 反对 (0) [5] 回复:资中筠:我为什么常常“感时忧世” 祝资先生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多写这一类启蒙性质的文章,看起来无大用,但水滴石穿、集腋成裘啊。 用户: LJJ 发表于:2011-10-11 11:25:50 支持 (41) 反对 (0) [4] 回复:资中筠:我为什么常常“感时忧世” 令人宽慰的是,中国毕竟还有资先生这样的人,这些人竭尽全力的推动国家走向正确的方向,草民们知道还有人在想着这些事情,在睁眼一抹黑的环境下也能看到了一线希望。 用户: YYXUN 发表于:2011-10-11 10:56:54 支持 (48) 反对 (0) [3] 回复:资中筠:我为什么常常“感时忧世” 我们的下一代也难逃这种悲剧掩映下的人生。我们的教育在恶性循环,在拔苗助长中摧残创造力。大面积沦陷的各行各业正持续失去活力。失血的青春和躁动不安的社会环境互相支撑,未来必有一番血污之挣扎。 用户: 大侠尼采 发表于:2011-10-11 10:21:26 支持 (41) 反对 (0) [2] 回复:资中筠:我为什么常常“感时忧世” 非常认同资先生讲的五点,真难听到如此真诚恳切的谈话了,我们这代人身老了脑子还没老、技废了思维还没废,活着有口气总是要思考的,“感时忧世”此生难弃。 同资先生一样,时下我基本上是悲观态,曾经认可话已说尽、事无可为。然而也同样不能说悲观到什么事都别做了,等着船往冰上撞等着一块死算了,还没有到那个地步,还有一口气在。我们那么多人,我相信心地善良的人还是比较多的,怎么样使这个社会做好人比较容易一些、做坏人代价比较高一些,最好向这个方向努力。资先生道出了我辈的心声。 说句犯忌讳的话,如果没有突来灾病,我们应该还有个十年、二十年继续思考的日子,心不死则“感时忧世”不已。中国人苦难沉重,总还要看到来日,让我以一个鲜活、自由、独立的生命思考,以壮大“自由联合体”之声势,为来日增添点微弱亮色! 祝资先生健康愉悦! 用户: 墨汀 发表于:2011-10-11 9:38:20 支持 (54) 反对 (0) [1] 回复:资中筠:我为什么常常“感时忧世” 还原真相,开启明智,唤醒良知,推动革新。 资先生说得好极了,说得十分到位。因为现在有不少人是在利用手中的权力或自己的地位,为了自己或本集团的利益,有意地作相反的努力。 用户: 银杏树下 发表于:2011-10-11 9:27:08 支持 (61) 反对 (1) 加载中…

阅读更多

压垮苏联体制的“一捆稻草”

  作者:东东        这样一组数据,迄今触目惊心。        1936-1938年,在斯大林的大清洗高峰时期,苏共一半的党员、约120万人被逮捕,苏联政治局的多数成员被处决,苏联红军的军官在和平时期几乎被集体消灭。        列宁遗嘱中的6位苏共领导人,除斯大林外,另5人全被处决。        第六届中央委员会,2/3的成员被枪决;十一大中央委员会,27人中20人被枪决;十五大政治局的7人,除斯大林外,全部被枪决;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中的15名成员,5人去世,除斯大林外,其余9人被处决。        苏联军队的军官阶层,有4万余人被清洗。5名元帅中,3人被枪毙;16名集团军将领,15人被枪毙;67名军长枪毙60人,199名师长枪毙136名,397名旅长枪毙221人。        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地主、富农被集体灭绝。劳动营、大饥荒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至少在2000万人以上。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饿死700多万人。        仅1937-1938年间,至少150万人被判刑,69万人被枪决。1937年12月12日,一天的时间里,斯大林签发了30份死刑名单。而为了掩盖真相,被枪决灭口的前克格勃特工,竟有两万多人。(转引自周有光《拾贝集》以及吉尔伯特《二十世纪世界史》)        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我不能确知压垮苏联体制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但我相信:压垮苏联体制的最大一“捆”稻草,正是斯大林和所谓的“斯大林主义”。        在斯大林主政的29年时间里,造成苏联公民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保守的估计在4200万人以上。在这巨大的人道灾难面前,任何辩解都变的苍白无力。当一个国家的力量被用来制造谋杀、冤狱和谎言的时候,其后果是如此的惨绝人寰。斯大林的倒行逆施,直接危害到苏维埃政权存在的法理基础。而斯大林的经济模式,以剥夺民生发展重工业。在表面繁荣的工业奇迹背后,是苏联国民普遍的贫困和苦难。        然而,从1953年斯大林去世开始,前苏联体制有36年的时间与斯大林模式决裂,为死难者昭雪伸冤,有36年的时间把真相还给民众。可惜的是,在这并不短暂的时期里,前苏联历届政府,继续沿用斯大林的政治、经济模式,不断的掩盖斯大林时代的历史真相,并把它打扮成一个光荣传统。由此,一次次的错失与人民和解的机缘。真相对体制有杀伤力,被掩盖的真相对体制有双倍的杀伤力。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决心揭开真相的时候,苏联这匹骆驼,已经在巨大的历史包袱下压垮了。        斯大林所打造的前苏联体制,使得权力失去了任何约束和监督。进入权力中心的人,即可以享受到无限制的权力、无限的利益、无须节制的幸福生活。同时,享受着铺天盖地的权力赞歌。斯大林之后,围绕着最高权力,迅速形成一个庞大的特权阶层。这个既得利益集团成为“斯大林主义”最忠实的捍卫者。任何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都遭遇到来自这一特权集团的强力阻挠。由斯大林主义派生出的特权腐败,用36年的时间,耗尽了苏联体制的最后一线生机。        丘吉尔的一段话,也许可以作为苏联体制的结语:        “我不相信任何一个民族能够被永远的奴役。宣传机构可以用谎言填充他们的思想,混淆真理达数代人之久。但是,人们在漫长黑夜里被迷惑、被冻结的灵魂,会因为不知来自何处的火花而觉醒。谎言和压迫的机构将随即受到审判……”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15315

阅读更多
  • 1
  • ……
  • 3
  • 4
  • 5
  • ……
  • 10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