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历史 | 三峡移民十年:两头无根 想回迁却回不去
长江三峡 2001年为了配合三峡大坝的建设,他们从重庆巫山迁居佛山三水。今年刚好十周年,目前他们只是“基本融入”了当地社会,距离真正的融入还相差太远。他们觉得牺牲这一代为下一代人的发展做铺垫。 记者:许伟明,选自:经济观察报,原题:从巫山到三水移民十年 > > 但要融入当地生活,不像改变口味那么简单。三水区移民办主任陈汉忠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三峡移民只是“基本融入”了当地社会,距离真正的融入还相差太远。 > > 目前广东省各区的移民部门负责人会定期开会,除了反映移民现状、商讨对策外,还有一个重大议题是互通移民活动的信息,以防各地移民之间“串联”起来。 > > 针对此次三水移民十周年,当地政府人士向记者表示,政府对聚餐的态度是“不主张,不反对”。但在乐平镇,一名移民村村主任告诉记者,该镇4个移民村向镇民政部门申请组织聚餐,均遭到反对。 > > 但邹厚斌却告诉记者,这一代移民的使命是“牺牲”,为下一代人的发展做铺垫。 > > 事实上,不少移民和邹厚斌的观点类似,对本代人融入当地社会并不抱很大的希望。 ———————————————————————————————————————— 在其他村得以举行的聚餐上,当地镇司法所、派出所都派人参加。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其实他们是在监督,以防移民喝多了“出事”,又酿成“敏感事件”。 8月15日,佛山三水新岗村。村民把积累了好几年的村财1万多元全部用完。本村大厨光膀子上阵,做出20圆桌的肉、鱼、虾、鸡、甚至还有一道甲鱼汤。 他们在纪念移民的十年。2001年8月15日,为了配合三峡大坝的建设,他们——一共1202人,从重庆巫山迁居佛山三水,在这里的10个移民点安顿下来。 一晃十年。 移民们的重辣口味发生了最明显的变化,他们已经不习惯在菜里放太多辣椒,有些小孩甚至不敢吃辣。所以,在当天的宴席上,有重庆的麻辣口味,也有清淡的粤式炒菜。 但要融入当地生活,不像改变口味那么简单。三水区移民办主任陈汉忠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三峡移民只是“基本融入”了当地社会,距离真正的融入还相差太远。 杨孝军是三水1202名移民中的一员,也是新岗村村主任。过去几年,他带领村里移民持续与政府博弈。纪念宴席上,他拿着啤酒逐桌敬酒,动情地说:“以后的日子一定要幸福。”但如何才能幸福,以及怎样让村民尽早撕去移民标签,他心里没底。 融入是个漫长过程,过去的十年才刚开始,杨孝军以及所有移民,还要再经过数个漫长的十年才能真正成为当地人。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