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委员会

德国之声 | 格桑坚赞:中国国内对少数民族政策有不同声音

德国之声:格桑坚赞先生,您正在柏林与德国议员会晤。鉴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断增长,比如,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在欧元危机中,中国投资者的意义也在增加,您觉得德国政界今天对西藏问题还有多大兴趣? 格桑坚赞(Kelsang Gyaltsen):德国政府和联邦议会多年来关注西藏的人权状况。德国议会就西藏及其人权状况多次举行听证会。前德国外长金克尔(Klaus Kinkel)与菲舍尔(Joschka Fischer)曾与达赖喇嘛尊者会晤。联邦总理默克尔曾于2007年与达赖喇嘛会晤。因此,德国政府与议会关注西藏人权状况已有很长的传统。德国政府始终公开表示,人权、民主和法治是德国外交政策与关系的基石。在此背景下,德国政府与议会继续与中国政府谈及西藏状况十分重要,因为 西藏人权状况已严重恶化 。 您在柏林的对话最重要的议题有哪些?您的对话伙伴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当然是西藏的现状,以及我们从信息源了解到的西藏的最新进展。德国政府也对中国政府与西藏流亡政府之间是否有某些联系和关系感兴趣。以及我们如何判断西藏的状况及中国的发展。对我们而言,德国专家如何判断中国的状况以及他们认为中国存在哪些可能性和发展,如何能努力改善西藏和中国的人权现状,都是很重要的信息。 您曾参加过去九轮与北京代表的谈判。谈判一直进行到2010年,却毫无成果。目前西藏流亡政府与北京代表之间是否有联系? 目前没有直接联络。我此次访问柏林向德国政府传达的信息之一就是,显然在中国国内围绕少数民族政策也在进行着一场有很大意见分歧的公开辩论。中国有新的领导层。而西藏境况则极为严峻,已有123起自焚抗议事件。在此背景下,我们相信,目前是国际社会成员与中国政府谈及西藏的恰当时机,来鼓励和敦促中国领导层在少数民族、特别是西藏政策上 转变思维 。应当鼓励中国政府与藏人对话,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格桑坚赞(kelsang gyaltsen) 不久前,中共中央委员会举行会议,公开60项改革决议。您能从中读出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特别是藏人处境的讯息吗 ? 有一点很突出,就是要成立新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该委员会也将下设西藏和新疆小组。这显示,西藏和新疆问题如今将进入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责任范围内。这一改变对西藏状况会产生怎样的切实影响,目前还无法准确预见。 官方《新疆日报》日前发表一条引人关注的报道:新疆各高校的维吾尔大学生如果 “政治不合格”将不能毕业 。喀什一所大学的党委书记甚至表示:”政治上不合格的学生,专业课学习再好,也绝不能毕业。”据您的了解,西藏是否也有这种政策? 十年前,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在一次党的会议上表示,西藏的学校教育系统,关键不在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或者学历,而在于其政治立场。这是决定性的一点,是西藏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说,这样的表态对我们藏人而言并不陌生。 一方面有《新疆日报》这样的表态,另一方面却也有其它的信号。数月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的传统宗教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为社会带来更多和谐和道德准则。6月,中央党校靳薇教授接受一家香港新闻杂志的详细采访。靳薇教授研究民族宗教问题。她在采访中明确表示,宗教对西藏民众有多么重要,不应将达赖喇嘛作为敌人看待和对待,因为这样的政策将极大伤害成千上万藏人的感情。靳的看法是,北京必须与达赖喇嘛恢复对话,寻求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不久前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党的刊物《求是》上发出完全不同的声调。文章题为”以敢于亮剑的精神确保西藏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要求达赖喇嘛的”声音形象听不到、看不到”。这样强硬的措辞该如何理解? 这些矛盾的说法显示,中国在少数民族政策上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辩论。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现在争取对这场辩论施加影响,十分重要。因为不单中国有少数民族,许多国家都有。许多国家在如何和平、和谐的处理少数民族政策上有本国的经验,也有不同的模式。因此,我认为推动中国国内开启这场辩论十分重要,由此,可以观察世界不同地方的不同案例,以便让中国真地拥有一个可以满足许多少数民族基本需求的少数民族政策。 采访记者:Matthias von Hein 编译:苗子 责编:李鱼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陈向阳:抓紧运筹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安委”)意义非同凡响,其有助于以安全保发展、实现发展与安全并举;有助于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贯通外事与内事;有助于打破部门利益羁绊、维护整体国家利益;有助于中国从容参与大国战略博弈、引领世界和平发展大潮。    设立”国安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标志着国家安全工作进入了”中央强有力统筹、跨部门整合、从战略上主动运筹”的历史新阶段,需要抓紧谋划国家安全战略,通过积极主动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运筹,助推国家安全工作与民族复兴伟业。    当前国家安全环境    对于设立”国安委”,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了专门说明。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关于设立”国安委”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习总书记又指出,”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而我们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已是当务之急。”    习总书记还明确了”国安委”的主要职责,即”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其中,制定”国家安全战略”亦被提上议事日程。国家安全战略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中国而言更是一种新生事物,需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超前谋划。    全盘审视和谋划国家安全战略,首先需要准确把握当前中国国家安全形势与环境的总体特征,具体而言大致包括如下三点:    一是”内忧”与”外患”并存。在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影响国家安全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互动频繁,乃至产生联动效应。对中国而言,作为快速崛起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一方面”外患”有增无减、复杂嬗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影响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内忧”仍然存在,国家安全工作的重心仍在国内。    二是国家安全的”内涵”更加复杂,”外延”更加宽广。内涵更复杂是指国家安全的主体虽基本维持不变,即作为整体的主权国家及其中央政府,但客体却越来越多,既包括作为个体的位于中国境内的中外法人与个人,也包括位于境外的中国法人与个人。随着中国企业与公民大踏步地”走出去”,中国国家安全的边界日益向外延伸,维护与拓展”海外利益”日趋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一项重大工作;外延更宽广则是指国家安全所涵盖的领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    三是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并存,传统安全仍吃重,非传统安全更复杂。维护政治与社会稳定、巩固政权安全、捍卫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等传统安全压力不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压力增大,例如”东伊运”幕后指使实施的”10·28″北京天安门金水桥恐怖袭击事件,以及美国国安局前雇员斯诺登曝光的美对华网络渗透等。    其次,需要分辨国家安全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尤需厘清国家安全威胁的轻重缓急。    具体而言,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机遇主要有二:一是中国自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统筹内外、励精图治、放眼全球、更加主动有为;二是全球化与多极化难以逆转,世界力量对比”新陈代谢”与”新升旧降”对中国有利。    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大致包括如下五点:    一是国内转型期社会矛盾累积,各类群体性事件多发易发,外部敌对势力趁机插手利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统筹推进改革难度增大。    二是”台独”、”藏独”、”东突独”等分裂势力蠢蠢欲动,国际反华势力对其加以扶持利用,反分裂、反恐、反宗教极端主义任务艰巨。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三是中国加速崛起改变了国际与地区格局,引发西方大国不安不满与周边个别国家反弹对抗。战略重心”东移”亚太的美国竭力维持世界霸权与亚太主导权,中美博弈更加敏感复杂激烈。日本不甘被中国全面赶超,企图摆脱和平宪法掣肘、实现军事大国野心。美日同盟加深、彼此相互利用,导致周边环境的”安全系数”下降,海洋争端加剧。    四是中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严重依赖于境外能源资源进口与国际市场需求,经济安全存在很大的脆弱性,容易受制于人。    五是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生态环境恶化叠加,重大自然灾害趋于频繁、危害加大。    战略方针与战略目标    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方针宜采”辩证统筹、古为今用、主动运筹、循序渐进”的原则,其要有三:一是强化与贯彻”综合安全”、”大安全”理念,统筹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统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统筹应对现实威胁与长远挑战。    二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中国传统的政治智慧与谋略思想博大精深、堪称”战略宝库”,理应系统整理、古为今用,尤其是以西汉(从文景之治到武宣之政)、盛唐(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与清朝前期(康雍乾)三大盛世为代表,义利兼顾、德力俱足、刚柔并济的”务实王道”,也值得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代中国所发扬光大,包括软硬兼施、恩威并施、合作与斗争并举、维护自身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兼顾。    三是善于利用矛盾、借力打力、纵横捭阖,应主动谋划、积极博弈,防止被动挨整,制人而非制于人。    在此战略方针下,应由近及远、制定分阶段的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时间段:    一是从现在开始的未来5年(2013–2017年),目标是完善国家安全工作体制机制,增强国家安全工作手段与能力,为全面深化改革、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有利的国内国际安全环境,为”十二五”与”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捍卫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确保周边安全环境总体和平安宁,稳步拓展海外利益。    二是在”第一个一百年”即建党一百周年前夕(2020年),维护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创造有利的国内国际安全环境,逐步成为周边乃至国际安全环境的主动塑造者。    三是在建党百年与建国百年这两个”一百年”之间的近30年”空档期”(2021–2049年),稳扎稳打,促进国内长治久安,更加积极主动地塑造国际安全环境,增加对国际安全”公共产品”的提供,实现国内与国际安全两个大局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并在此期间以适当方式实现国家完全的统一与领土完整。    四是在”第二个一百年”即建国一百周年之际与本世纪中叶(2050年),为实现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有利的国内国际安全环境,成为周边安全新秩序的主要建构者与国际安全新秩序的主要参与者。    战略布局与战略重点    国家安全战略布局应坚持”内外兼修、内主外辅、全面推进、重点突出”的原则,统筹兼顾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综合运用常态化管理、事先预警与应急处置、危机管控,具体与扼要而言,包括以下八大领域的安全战略:    一是政治安全。强化反分裂、反暴恐、反宗教极端主义斗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扶助弱势群体、增强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完善民族与宗教政策,加大反腐败制度建设,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总体和谐与政权安全。    二是战略安全。全面与均衡发展与各大国的关系,积极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扩大合作面、管理竞争面。稳步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促进中欧互利平等合作。完善”金砖国家”机制,做大做强新兴大国互信合作,防止被西方大国分化,防止被西方大国联手压制。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三是周边安全。完善地缘战略布局,统筹经略陆海、着力开拓海洋。坚决遏制日本右倾化,打好全面赶超日本的”新持久战”,防止美日联手使坏。有效处置周边热点、难点,妥善化解南海争端,加大非传统安全合作,增强周边安全话语权。    四是军事安全。扎实推进中国军事现代化,强化细化军事斗争准备,增强军事威慑力,坚决捍卫领土完整。加强军事外交,增进军事互信。对海洋、太空、网络、极地等”全球公地”加大投入,抢占未来制高点。    五是经济安全。大力扶持民族产业与自主品牌,积极投身世界新科技、新产业与新能源革命,逐步减少对外能源资源依赖,通过改革与强化风险管理维护金融安全,稳步推进周边经济合作机制建设与全球自贸区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扩大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预防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与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的不利影响,通过制定并实施”走出去战略”强化海外利益保护。    六是文化安全。坚持”以我为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综合创新”,打造有说服力、吸引力、亲和力、竞争力的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强化公民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统筹内宣与外宣,改进网络时代舆论斗争方式方法,有效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与话语权,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产业,主动应对西方强势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渗透。    七是信息网络安全。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专门指出,”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主要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特别是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强调要”整合相关机构职能,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互联网管理合力,确保网络正确运用和安全”。    八是其他非传统安全。主要包括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应预防与有效处置重大疫情,如正在中东肆虐的新型呼吸道病毒;以及生态环境安全,应加强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工作,防止极端气候与其他重大自然灾害引发严重破坏,如近期重创菲律宾的”海燕”台风等。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 天益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70160.html 文章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 | 人财物独立于地方不等于司法独立

中国《南方周末》星期一载文说,让地方法院的人权和财权独立于地方政府将是中国中基层法院迎来三十年来最实质的体制改革,是让中国法院去地方化,迈向独立审判最重要的一步。情况是否果真如此? 有网友说,中国目前的法院系统实际上是政府的一个部门。更确切地说,法院是唯一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配属给各级政府的一个掌权助手,根本就没有独立性可言。现在,中国政府着手在人权和财权两方面对地方法院进行体制改革,让法院至少看上去不再像从前那样被错误地认为是地方政府管辖的“行政机关”,中国的法院难道由此走向独立审判之路?黑龙江律师韦良钥为此表示: “从形式上看, 在人权和财权两方面让法院独立于地方政府无疑是件好事, 能够体现法院审判的一种独立性;但是, 从我们律师办理的个案看,现在法院的审理工作要达到一种理想化的相对公平还是很难做到。” 中国著名法学家江平近期表示,要实现司法独立,中国应该首先使地方法院独立于地方政府,不受地方政府对审判的干预;要确保法治统一,地方法院应由中央集中管理,包括核心的财政拨款和人事任免权回收到中央。尽管如此,北京维权人士胡佳表示,在人权和财权两方面对地方法院进行体制改革“其意义相当有限”: “因为这只会仅仅产生剥离地方官员将法院私用的一种可能性。改革之后,地方法院在维稳方面可能不再受命于地方政府, 但它仍然要听命与中央的维稳号令,首先听命与权力,是中国大维稳中的一个环节,并不现实中国有什么司法独立”。 中国依法而治一直都是问题,问题严重到才结束不久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发誓要“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现在,要在人权和财权两方面对地方法院进行体制改革,虽然还没有达到江平所希望“回收到中央”的地步,但至少让地方法院不再完全受制于地方政府, 直接接受省高院管理。尽管如此, 韦律师表示,虽然形式上是进步了, 但独立审判还是很难: “因为一直以来来自政法委、人大、相关部门或个别领导对案件的行政干预,法院收到外力影响已经常态化,法官也已经将干预形成一种常态的理念。即便是体制改革也很难改变业已形成的状态。 其次, 对一些案件的上访, 如一些案件的不公审理, 法院的处理并不是完全法制化。” 要想真正踏上法院独立审判之路,中国要如何做?在胡佳看来, 其实很简单: “首先要取消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政法委这样的系统,同时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都要相互独立,尤其是行政部门领导要由民选产生才能保证司法独立, 才能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的相对独立和相互制约。 在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的现有体制下,中国不可能有任何形式的司法独立。 现在的改革都是外在的改, 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都是头疼医头, 脚痛医脚”。 中国官方媒体都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司法改革进入新阶段。然而,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所带来的变化可能使贫困法院不再为干瘪瘪的荷包发愁,让审判独立现在看来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

阅读更多

爱思想|莫佳庆:钓鱼岛与中国崛起大战略

  钓鱼岛是二战遗留问题,邓小平时代和江泽民时代,中国出于国家大战略考虑,对钓鱼岛采取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策略,这在当时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不失为一种最不坏的选择。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中国经济总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后,日本国内民族主义在日本政客的煽动下高涨,而美国也出于国家利益采用了“重返亚洲”战略,联合盟友对中国围追堵截,试图将中国封锁在第一岛链,于是中国国际环境陡然变换,钓鱼岛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特别是日本对钓鱼岛的所谓“国有化”,更是严重挑战了中国的底线和原则,丢失领土是中国任何一个政府和领导人都无法承担的责任,于是中国和日本更本质是和美日在钓鱼岛上开始了全面较量。   中日在钓鱼岛较量的第一阶段围绕主权属性上打舆论战、外交战、法律战,在国内国际舆论宣传上开动机器。中国通过第一阶段的暖身,第二阶段的较量集中在行政治理权上进行,中国在钓鱼岛海域把海监船推进去,在海域形成了一个各自半管制的常态化的形态,实际上把一个领土主权问题的纠纷推倒一个国际舆论舞台上,让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事实”。通过前两个回合的较量,日本所谓的“国有化”全面失败,实际上已经将日本实际占领钓鱼岛的事实变成了国际公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的事实,反倒为中国解决钓鱼岛问题提供了契机,可以说日本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围绕钓鱼岛的较量,第一阶段中国有被迫应战的味道,第二阶段中国已经开始慢慢调整战略并逐渐清晰化。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明确指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随着中国领导层的顺利换届及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在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钓鱼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保障。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并把钓鱼岛纳入防空识别区实质上已将钓鱼岛纳入中国崛起大战略的大棋局,此举是中国海空战略重大突破,背后深藏的意义在于,中国关注的焦点不再只是钓鱼岛,也不再只是东海中间线的油气田,而是中国突破第一岛链,更深层次的是突破美日及其盟友对中国的遏制,确立中国在亚洲与其国力相当的国家地位。   美日当然明白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战略意图和深远意义,于是,美日联合盟国强烈抵制中国的东海防空识别区,西方媒体也脱去客观中立的外衣,在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问题上指手画脚,试图逼迫中国让步,一时围绕钓鱼岛风云四起,战云密布。美日及其盟国的强烈反应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的险恶,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深远战略意义。   钓鱼岛列岛均为无人岛,但处中、日两国间的冲绳海槽(琉球海槽),不仅周边具有丰富的资源,更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和战略价值。   如果钓鱼岛被日本非法占据,中日就得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中国不仅丢失大量的海洋管辖区和海底资源,而且美日对中国的战略封堵线,将从第一岛链又前推到中间线以西,中国将永远只能是一个大陆国家,这估计是美日的如意算盘。在二十一世纪,一个不能走向远洋的国家终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而且钓鱼岛关乎二战反法西斯的成果,关乎中国的民族感情,故对中国来说,钓鱼岛问题的解决关乎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   故在钓鱼岛问题上,是中国崛起大战略的重要棋局,也是美日亚洲战略的大棋局,是中国与围堵势力综合国力和意志的较量。中国对此应有长远的战略打算和短期的应变预案,在有理、有据、有节的防御中寻找突破口,等待合适的机会、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钓鱼岛问题。美日也应认清形势中国全面崛起的客观事实,学会与中国在亚洲和平共处,给予中国与其国力相称的国际地位,而不是对抗。一个和平的亚洲是人类之福,一个对抗甚至战争的亚洲也许会将全人类带入苦难的深渊。(作者莫佳庆系经纬智库理事) 本文责编: 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 天益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7003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阅读更多
  • 1
  • ……
  • 6
  • 7
  • 8
  • ……
  • 26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