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

德国之声 | 海南公安获准扣押“非法入管辖海域”外国船只

中国新版护照因将部分主权争议地区划入中国领土,引发邻国抗议一事尚未平息。海南又通过规定,允许海南公安边防机关对“非法进入中国管辖海域”的外国船只采取扣押、驱逐等措施。 (德国之声中文网)路透社、法新社等29日援引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中国日报和环球时报报道说,海南沿海边防机关今后对非法进入中国管辖海域的外国船只将采取更多管理措施,而此举可能会让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中国海的主权争议问题进一步升级。  本月27日,海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海南省沿海边防治安管理条例》,界定了外国船舶及海员进入海南管辖海域的行为规范,并规定,对于非法进入海南省管辖海域的外国船舶,公安边防机关可依法采取登临,检查,扣押,驱逐,令其停航、改航、返航等措施予以处置。 路透社援引《中国日报》29日的报道写道,外国船舶”非法”进入中国管辖海域的行为具体包括没有入境许可停船或下锚、破坏中国边防设施、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等。该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生效。与此同时,中国解放军还将向海南沿海派遣巡逻艇,加强南中国海边防保护工作。 主权争议 未完待续 围绕南中国海,迄今存在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领土争议,其中,对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中国称”南沙群岛”)的争议最为激烈。中国、菲律宾、越南、文莱、马来西亚以及台湾均提出主权要求。该群岛所在海域被认为有丰富油气资源。以往曾多次发生过中国边防以”非法进入中国所属海域捕捞”为由驱逐越南渔船的事件。新的条例赋予了边防公安更广泛的管理权利。 法新社援引清华大学法学院海洋法研究中心李兆杰教授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海南省通过的新条例针对了中国近年来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遇到的新问题,做出了更明确的规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外国船舶拥有在中国领海里’无害通过’的权力。它指的是通过但不能停、不能下锚。过去的情况是人家违反了,我们的执法部门也只能把其撵走,而现在则可以依法规实行具体管辖。” 而新的条例也可能引起中国邻国的更强烈抗议。加入电子芯片的中国新版护照,由于将不少主权争议地区划入中国管辖领土,引起台湾、印度、菲律宾、越南强烈抗议。比如越南、菲律宾宣布拒绝在新版中国护照上盖章,印度表示将加盖印度新版地图。 来源:路透社/法新社  编译:谢菲 责编:叶宣

Read More

德国之声 | 金控台湾媒体?-壹传媒交易案引争议

台湾壹传媒交易案周三在澳门完成签约,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壹传媒工会要求新资方签订“编辑室公约”;在野党则批评中国大陆透过金钱及大老板们垄断台湾媒体;行政院长陈冲强调一定会尊重言论自由。 五大买家连手拿下壹传媒 “黎智英、道歉!壹传媒、加油!”冒着寒风,穿上清一色的黑色T恤,台湾壹传媒旗下四大媒体工会代表高喊口号,却改变不了换老板的事实。 金额高达175亿台币的壹传媒交易案,买卖双方28日凌晨在澳门终于签约完成,壹传媒旗下的电视与印刷媒体确定分拆交易,除先前的中信集团辜仲谅、台塑集团总裁王文渊、旺旺中时集团蔡衍明,新出现两位买家,分别是龙岩集团董事长李世聪、台湾产物保险董事长李泰宏。 五大买家事业版图横跨金融、石化、食品、殡葬和保险业,但立委质疑五大买家藉由分散股权,躲避审查,甚至有中国的”黑手”伸进台湾媒体。民进党立委高志鹏说,”台塑的王文渊不经意的透露,买壹传媒应该是中国会高兴看到的事情。尸位素餐的公平会、NCC(通讯传播委员会),不要也跟着做中国高兴的事情。” 学者批评中共通过台商收购媒体 由于壹传媒买家在中国投资金额庞大,不只绿营立委不排除他们是受到北京之托来并购台湾媒体,在史学界具有学术地位的中研院士余英时,也亲手写下声明,直言中共通过台商收购媒体,在台湾进行全面瓦解人心的活动,已经达到明目张胆的地步。但国民党立委多不认同这种观点,立委吴育升说,”你不能说台湾的商人到大陆赚钱,有了钱回来台湾购买媒体就是拿中共的资金,所以余英时先生这个讲法我认为有悖一个知识分子讲话的基础点。” 壹传媒在反弹声浪中完成签约,尽管接下来还要等公平会、投审会和NCC点头,不过民进党团曾在立法院提案,要公平会比照金管会约谈辜仲谅的模式,约谈蔡衍明,但都被国民党阻挡,绿营批评国民党根本是为了掩护蔡衍明,出卖国家安全。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说,”我们严正地要求马总统站出来表示严正的态度,制止这种新闻自由被戕害、媒体环境被破坏的事。否则我们一定用更大的力量和公民社会的力量,一起来守护台湾的新闻自由。” 青年学子反媒体垄断 旺中集团总裁蔡衍明目前拥有中国时报,若加上壹传媒的苹果日报,市占率将高达四成。壹传媒旗下四大媒体工会发表联合声明对前老板黎智英表达失望,也对新老板喊话。苹果日报工会理事长蔡日云说,”不要轻易把你们的黑手伸入四个媒体的编辑台,并保障所有劳工的权益及编辑台自主的编辑室公约。” 为了抗议壹传媒交易案,由青年学生发起的,反媒体巨兽青年联盟在行政院前静坐,还跟维安的警方,爆发一波波推挤冲突。许多学者也站出来,呼吁马政府,不该袖手旁观,放任大企业垄断媒体。 行政院长陈冲表示,交易案签订后,政府会有所处理,并强调一定会尊重言论自由。 作者:尼尔(台北) 责编:叶宣

Read More

墙外楼 | 十八大后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网传版)

  陈有西按这是一份非主流网站传递出来的重要方案,权威性尚待证实,但是我看了这个方案非常高兴。这个方案有很多亮点。   行政体制改革不能等同于政治体制改革,但是是政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家财政税收大量用于养公务员和用于行政性管理开支和消费,没有用于公共财政和回馈民生。百姓交了很重的税后,自己的养老还要另外买社会保险。纳税同自己的权益脱节。   这30年中国GDP平均9%,但是中央财政的增长都超过20%。中央抽取过甚,导致地方政府没有钱花,就加费和地方税,走卖地财政。导致对基层民生抽取过甚。一切社会矛盾都是同国家养了过于庞大的公务人员有关。这也是腐败和权力寻租猖獗的总根源。   十八大后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来源:中公网校 时间:2012-11-15 09:41:22   http://edu.offcn.com/2012/1115/25299.html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上,面对记者的提问,再次提及体制改革并清晰阐述了他的政改观。他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分配不公、诚信缺失、贪污腐败等问题。我深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2012高层论坛上再次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刻不容缓。转方式根本在于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开放是实现经济转型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温总理和李克强副总理的讲话绝不是空穴来风。十八大后国务院的大部制改革势将必行,原国务院部委机构将有重大调整。这次大部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转变政府职能,以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社会服务与管理为主,切实解决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权交叉、政出多门的矛盾,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   据消息人士透露,体制改革的方案已经出台并开始征求各方面意见。此方案对中国现有的27个国务院组成部门要进行大幅合并成大部。而大部制的改革同时要配合事业单位的改革一并进行,事业单位根据其职能,一部分转变为企业或民间团体,一部分则转变为行政机关,同时并入政府组成部门。其方案主要调整内容有:   一、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调整   1、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收权,转变发改委职责。彻底取消发改委对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的职权,逐步将其主要职能转变为宏观规划的制定和研究。将发改委全称改为国家发展与改革规划委员会。   2、撤销科技部。将科技部的科研规划和管理方面的职能并与教育部,将教育部改为教育科学部。   3、把科技部经济领域的科技管理职能并入工信部。将工业和信息化部改成工业与信息技术部。   4、撤销国土资源部。将国土资源部的资源管理职能并入环保部,组建环境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的土地规划与管理职能划入住建部。   5、撤销铁道部。将铁道部并入交通运输部,在交通部下组建铁路运输管理局,负责铁路建设规划、铁路运输的统一调配和管理。将地方铁路局改制为铁路运营企业集团,实现铁路运输市场化。   6、撤销水利部。将水利部与农业部合并,组建大农业部。   7、撤销计划生育委员会。将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卫生部合并,组建人口与卫生部。   8、将审计署与监察部合并。重新定名为监察审计部。   9、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民政部合并。重新定名为社会工作部。负责就业、社保、社会救助、社团注册方面的事务,将原民政部的行政区划调整审批的职能划入发改委。   10、基本保持外交部、国防部、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和人民银行。   11、为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而是独立的国家机构,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平级。   12、国家安全部降格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改名为国家安全总局。   13、将国家民族委员会、国家宗教事务局与国务院侨办、港澳办、台办合并。重新组建并定名为国家和平统一委员会。   二、国务院直属机构的调整   1、撤销国家税务总局。将原国家税务总局职能并入财政部。在地方则取消地方税务局。   2、撤销国家工商总局、质监总局、安监总局和药监局。将原国家工商总局、质监总局、安监总局与卫生部下属的药监局合并,重新组建并定名为国家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总局。   3、撤销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体育总局。将原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体育总局并入文化部。   4、撤销国家统计局。原国家统计局并入发改委。   5、撤销国家林业局。原国家林业局并入农业部。   6、撤销国家知识产权局。原知识产权局并入教育科学部。   7、撤销国家旅游局、文物管理局。原国家旅游局和文物管理局并入文化部。   8、撤销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国家宗教事务局与国家民委合并;国务院侨办、港澳办、台办并入,重新组建并定名为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9、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国家防腐局并入监察部,成为监察部下属的国家局。   三、国务院办事机构调整(拟取消的国务院办事机构)   1、国务院侨办、港澳办、台办一同并入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国务院法制办并入司法部。   3、国务院研究室的规划职能并入发改委,文件起草职能并入国务院办公厅。   4、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档案局并入国务院办公厅。   四、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并入国家发改委。   2、新华社实行企业制度改革。   3、合并地震局和气象局。组建地震与气象研究中心,定义为官办科研机构。   4、中科院、工程院和社科院不再作为事业机构,转制为官办科研机构。   5、合并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组建国家金融业监督管理总局,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之一。   6、撤销电监会,成立新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能源监督管理总局。   7、将社保基金会和自然基金会进行企业化转制。   五、国务院管理的国家局调整   1、将国家信访局划归司法部管理。   2、将国家粮食局划归农业部管理。   3、撤销国家能源局。将能源开发规划职能划入环境资源部,将能源价格监管职能划入新成立的能源监督管理总局。   4、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国家民用航空局。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划入新设立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6、将煤监局并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如此,国务院机构将发生巨大变化,新形成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有原来的27个减少为18个,分别为:   1、外交部   2、国防部   3、国家发展与改革规划委员会   4、国家民族与宗教事务委员会   5、社会工作部   6、教育科学部   7、工业和信息技术部   8、公安部   9、监察和审计部   10、司法部   11、财政部   12、环境资源部   13、国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14、交通运输部   15、农业部   16、商务部   17、文化部   18、人口和卫生部   国务院直属机构仅有6个,分别为:   1、国家海关总署   2、国家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总局   3、国家金融业监督管理总局   4、国务院参事室   5、国家安全总局   6、国资委(国务院特设直属机构)

Read More

何清涟 | 美国法律如何对待政治公众人物的隐私? ——辨析雷政富事件引发的争议误区

最近,重庆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被他人偷拍于五年前的不雅视频曝光,据说在63小时后就被免职。因为雷的事情牵涉到薄熙来2007年予以袒护,不雅视频的女主角亦被抓捕。由于有此背景,这次“反腐”引发了多重激辩,其中的辨题之一就是保护隐私与反腐败何者更重要? 提出这个议题的人有不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腾讯微博上一个较有名的博主,他本人也在媒体任职,平时思想开放。而反对保护隐私重于反腐说的人则认为,中国官场太堕落,腐败时按中国特色,保护隐私时按美国标准。 反腐与保护隐私何者重要这一说法,在广西来宾市烟草局局长韩峰情色日记网络曝光后就有人提出;“保护政治公众人物隐私按美国标准”这一说法,更是对美国相关法律的误解,因此我觉得有必要专门就此做一解析。 美国是最早从法律上对隐私权进行保护的国家,对隐私权保护也最为完善,但就在这个国家,十多年前,曾发生过前总统克林顿因与白宫实习生之间的“拉链门”事件,成了当时轰动世界的公案;在雷政富不雅视频流传之前不久的11月中旬,美国中情局局长(CIA)局长大卫·H·彼得雷乌斯(David H. Petraeus)因其婚外情曝光而辞职。 克林顿总统的事纯系私情,中情局局长的事情到目前为止,也只涉及到私情,均与国家安全无关;也没有当事人假公济私、利用公权为情人及其关系人谋利等类情节。既然纯属私情,为什么在保护隐私方面堪称最典范的美国,这两位大人物的隐私,居然被大曝特曝,得不到美国法律的任何保护? 还有一件事情也会引起国人惊疑:今年3月4日,美国畅销色情杂志《好色客》老板拉里·弗林特在《华盛顿邮报》刊登一整版大幅广告,征集美国高级官员 私生活不检点或贪污腐败的证据。弗林特称将为举报人保密,如果他们提供的信息经证实后得以刊登在《好色客》上,将可得到最高100万美元的奖金——这位老板要为杂志赚眼球,但他绝对不会为刊登一则侵犯隐私的消息而惹上官司。这是因为,政治人物的隐私在美国,远比普通人受到的保护要少得多。 美国法律史上,“隐私权”概念最早出现于1890年《哈佛法学评论》上一篇“论隐私权”的文章,作者是Samuel D. Warren和Louis D. Brandeis。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与实践,《美国侵权法重述》(第二版)确认隐私权为一种独立的权利,并规定了侵害隐私权的四种类型:不合理地侵入他人的隐私;窃用他人的姓名或肖像;不合理地公开他人的私生活;公开他人的不实形象。至20世纪60年代,隐私权逐渐成为一种宪法上的权利。当时,在美国司法实践中,公众人物(Public figure)的隐私权与普通人的隐私权之间应该如何区分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公众人物”作为一个法律术语最早出现于美国诽谤法。196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布伦南大法官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案的判词中,首次提出了公共官员(Public Official)这一概念。他根据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阐述了判决理由:“公共官员的问题辩论应当是无拘束、热烈和完全公开的,可以对政府和公共官员进行猛烈、辛辣、令人不快的尖锐攻击。” 该案的核心是阐述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主要内容——表达自由,但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最高法院于此开始引导美国人注意公共官员的特殊身份,这是“公众人物”这一概念形成的基础。1967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柯蒂斯出版公司诉巴茨案”与“联合公司诉沃克案”中提出“公众人物”这一概念,并且在其后的一系列判例中逐步确立了关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反向倾斜保护机制,在隐私权制度中确立了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特别保护这一法律制度。 在美国法律中,政治家、官员属于三类公众人物当中的“完全目的的公众人物”(public figure for all purposes)。由于他们的地位使其拥有极大的权力和社会影响,其活动和言行都关系到公众的知情权问题,因此对他们的隐私应当作必要的限制。 美国对待政治公众人物隐私权实行弱保护的理由可简括如下:政治家与官员对社会具有管理职责,其个人隐私与最重要的公众利益——政治生活发生联系,因而属于政治的一部分,其私人信息纳入公众知情权范围;其道德修养与其健康状况决定其能否正确及时地解决公众的问题;个人财产状况说明其是否清廉,值得信赖。这类人物的道德和性格上的缺陷,是对公众和国家利益的潜在威胁。法律如果保护公众人物的所谓隐私权,实际上等于主动放弃了对公众利益的有效保护。 采取公众知情权高于政治人物隐私权,并不意味着可以对政治公众人物随意侮辱、毁谤。1964年,美国最高法院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确立了“真实恶意原则”,政治公众人物因新闻报导中的内容有失实的部分可提出诽谤起诉,但必须证明媒体的报导存在“真实恶意”,并且还需证明自己的实际利益因为这一部分失实的内容还确实受到了伤害。 综上所述,可以说,中国国内一些人认为雷政富的不雅视频属个人隐私,应予保护完全是错误理解。保护这种违背公德的所谓“隐私”,其实就是保护腐败。这类吃喝嫖赌、劣迹斑斑的人充斥着中国官场,是导致今天中国政治糜烂与政府对中国人基本权利的巨大伤害的重要原因。 现阶段,在保护隐私权上中国面临的真正的问题是:平民百姓的隐私权几乎处于不受保护的状态,而对官员的隐私保护过度,甚至被随意列入“国家机密”范围。以前的两位政治局委员陈希同与陈良宇,包括今年的谷开来、王立军案,都没有公开审判,司法过程属于黑箱作业,禁止新闻媒体追踪报导,公众根本没有知情权可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认为雷政富这类完全违背公职人员道德、牵涉到权色交易的不雅视频属于隐私,应予保护,就等于宣示保护腐败。

Read More

纽约时报 | 新版中国护照引发外交风波

因为内嵌了一张显示争议领土只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中国的新版护照在亚洲引起了外交上的轩然大波。 印度、越南、台湾和菲律宾都反对护照中的新版地图,该地图把不少岛链和边境区域划进了中国的领土范围。 亚洲地区的一些国家从新版地图当中看出了扩张主义苗头,许多中国人则认为这象征着收复失地。不过,一些分析人士和外交官表示,这张地图不必要地激化了本来就很激烈的领土争端。 北京重建“大中华”的构想被广泛视作中国的核心利益之一。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要求中国政府对零散的争议领土采取更为强力的控制,在这种情绪的煽动之下,中国在亚太地区各处卷入了多起领土申索纠纷,争议领土包括喜马拉雅山区的一大片荒凉土地,也包括南海里的一些半没在水中的礁石。 越南政府前顾问阮光阿(Nguyen Quang A)对《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表示,“我认为,这是中国采取的无数恶意行为当中极为有害的一步。” 该报是报道改版中国护照的第一家媒体。 一位常驻北京的高级外交官对《金融时报》表示,新版地图意味着“局势严重升级,原因是中国正在发放数以百万计的新版护照,成人护照的有效期又长达十年。如果中国日后要改变立场,那就得收回所有这些护照。” 中国外交部女发言人华春莹在一项声明中表示,中国护照中的改版地图“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并指出“中国愿积极与相关国家沟通”。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国防研究中心(Strategic and Defense Studies Center at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研究员约翰·布拉克斯兰(John Blaxland)说,修改地图这步棋下得“非常聪明”。 他对“美国之音”(VOA News)说,“基本上,这等于是逼迫所有的南海争议领土申索国在护照上盖章,由此承认中国的主权。”他把这一举措称为中国排布的“长期棋局”的一部分。 他说,“我们刚刚看到的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转变,他们会处心积虑地慢慢行动,慢慢达到自己的目标。说真的,谁也没有做好应对此举的认真准备。” 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时殷弘对《金融时报》表示,新地图可能“展示了我们国家的主权,不过,它也可能让事情变得更加棘手。领土争议引发的麻烦已经够多了。” 印度:《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报道称,“中国新发布的电子护照将印度查谟和喀什米尔地区(Jammu and Kashmir region)的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和阿克赛钦地区(Aksai Chin)显示为中国版图,新德里和北京又开始了争占上风的激烈争斗。” “我们不会接受这种做法,”印度外长萨尔曼·库尔希德(Salman Khurshid)表示。“因此,我们在此保证,一旦出现问题,我们会立即进行抗议。我们可以采取友好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不友好的方式。” 与此同时,印度也印制了自己的地图,并将其盖在申请印度签证的中国公民的护照上。 印度前副国家安全顾问及前联合情报委员会(Joint Intelligence Committee)主席S·D·普拉丹(S.D. Pradhan)说,多年来,中国一直在施行“地图上的侵略”。 普拉丹在《印度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指责中国一直“大肆侵犯”印度的边界领土,“肆意从事各种厚颜无耻的活动,包括破坏地堡、在印度的岩石上书写‘中国’字样以及挪动印度界标等等。”他还指出,此前发生了“数起对峙事件,凸显了局势的危险程度”。 越南: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称,越南边境官员不愿意让人觉得自己认可中国的新地图,拒绝为中国访客的护照盖签证章。 相反,越南正在为中国公民发放夹在护照中的“另纸签证”。 “地图明示了中国对南海的海上主权,”新华社报道称,“但是越南拒绝接受。” “中国人到越南时,我们不得不接受,还要在他们的护照上盖章,”前越南政府顾问阮光阿说。“现在,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应该发出抗议,不只是越南人。” 中国和越南都宣称对南海的西沙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而中国新版护照的地图将这些群岛都显示为中国领土。 今年夏天,中国国有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宣布,该公司正在为靠近越南海岸的近海区域的开发权寻求外国投标。越南方面为此大为光火,因为在此之前,越南的国有公司越南油气集团(PetroVietnam)已将其中部分区域的开发权授予了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以及俄国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 菲律宾:菲律宾外长阿尔韦特·德尔罗萨里奥(Albert del Rosario)向中国驻马尼拉大使馆发送了一份口头照会,照会称“对于中国将九段线加入电子护照的行为,菲律宾表示强烈抗议,因为该地图包括了一片明显属于菲律宾领土和领海的区域”。 据菲律宾新闻网站Rappler报道,该口头照会是“一条没有签名的讯息,正式程度比照会低,但比备忘录高”。 一直以来,菲律宾都是态度最为激烈的反对者之一,反对中国对该区域的主权申索,尤其是北京所谓的“九段线”地图,该地图基本上把整个南海地区划成了中国领土。由于它的形状,该地图有时也被称为“牛舌”。 今年,两国之间出现了一些紧张对峙,特别是在黄岩岛地区。 台湾:中国护照里的地图包括了台湾的热门景点日月潭和清水断崖。台湾总统马英九对此无法认同,他在一则声明里说,大陆方面不应该“片面破坏两岸得来不易的稳定现状”。 台湾大陆事务委员会表示,“大陆官方在新护照内纳入台湾领土和风景图片,完全昧于事实、挑起争议。大陆方面应当搁置争议,正视现实。” 护照地图尺寸及比例尺较小,没有显示面积微小却处于激烈争夺之中的钓鱼岛。这些岛屿被日本称作尖阁诸岛,并由日本实际控制。台湾也声称拥有这些岛屿的主权。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