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

中国: 北京遭罕见大雨全城交通几近瘫痪

北京6月23日遭遇十年以来最大降雨,局部地区雨量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这场大雨,不仅在短时间内令北京城区变成了“水乡泽国”,更让该市脆弱的交通“雪上加霜”。因为积水倒灌,北京人流量最多的地铁一号线部分站点不能正常运转,如城西的古城站和苹果园站,城南的亦庄站等皆双向停运。 这场暴雨还导致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150架次航班被取消。在西南三环的铁路桥下,深达3米左右的积水中,一辆300路公交车几乎被淹没,只能看见一个车顶了。 据《联合早报》今天的综合报道,在这场大雨突然从天而降之前,黑云压城,北京城白昼如夜,不少路段由于严重积水已陷入瘫痪状态。北京被笼罩在一片黑暗当中,建筑物与车辆等纷纷开灯,有网友将照片传到网络上,并惊叹这“简直是在上夜班”。由于正值下班出行高峰,不少市民纷纷调侃“这哪儿是地下通道,简直就是游泳池”。“太夸张了,首都机场成马尔代夫了”。“哥今天不是没带伞,是没带船”等等。 综上所述,人民网上作者王石川的文章点评说,逢雨必涝,逢暴雨必瘫,每年夏天不少中国城市便会陷入这种“宿命”之中。据悉,就在不久前,由于暴雨突袭,江城武汉变成一座“水城”,这边是“水漫金山”,那里是“行车如船” ……。正当人们为此而反思中国城市的管理水平时,此前发生在武汉的一幕,昨天又在首都北京再次上演。一场大雨就让一座城市瘫痪,着实令人沉思,对此,台湾作家龙应台有个妙喻,要分辨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如果一场大雨使你全身泥泞,汽车轮子陷在路坑里,积水盈尺,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那么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 国家如此,城市亦然。一个城市发达不发达,不光看GDP,瞧高楼大厦,还要看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比如下水道,越是人们看不到的地方,越能检验城市管理者的水平。下场暴雨就让一个城市窘态百出,几成泽国,便不能不让人对这座城市的发达指数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打个问号。文章又说,城市内涝是考验更是拷问,城市管理者应该思考两方面问题。 其一,如何做好暴雨预警机制?政府部门在准确预报暴雨的同时,能否准备更为详细的应对措施?如何有效应对突发的城市大涝等瘫痪局面? 其二,如何合理规划城市,特别是其地下布局?中国社科院学者袁晓勐曾直言不讳地称,“目前,部分城市的规划体制、城市规划队伍、城市规划理念等还带有严重的计划经济色彩,普遍表现为重生产、轻生活,重收益、轻环境,重短期、轻长期,重地面、轻地下,遇到城市灾害也就束手无策。”这种严厉的抨击不是无的放矢,它的确勾勒出了不少城市积弊。要想避免悲剧重演,最好的办法就是吃一堑长一智,在以后的规划中,别再只注重面子忽略了里子。 关键词 中国 – 生态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