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行动派

端传媒|微博禁言到“清真圣母”,体制内外如何围剿中国女权

中国大陆网路上规模最大的女权自媒体“女权之声”,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夕,从2月20日开始被禁言30天。禁言的跨度恰好在“两会”召开的时间段里。

尽管目前“女权之声”已经解禁,但中国女权行动派正面临更多压制。这些压制未必直接来自政治手段,而是以更“社会”的形式体现出来。

以往“两会”召开之前,女权行动派们会开始写建议信、游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提交和妇女权益相关的建议案。这样的行动,至少持续了5年,每一年,她们都能成功争取到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拿着这些青年志愿者们的呼吁到北京提建议。

阅读更多

女权行动派|只值2000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两年间我从起诉、上诉、申诉,最后到抗诉,只想要一个赔礼道歉。既然一审判决北京邮政性别歧视成立,那就该道歉。

2016年8月22日,马户案被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最后总结里面提到:对于应聘者主张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可根据招聘单的过错程度以及对应聘者造成的损害后果酌情确定。我不禁要问,法院如何衡量过错程度?哪种程度是只可以赔偿2000块的?是轻微过错?还是无意犯错?

阅读更多

东网|赵思乐:当“女权”成为敏感词

如果承认女性仍处于弱势的现实,要追求“男女平等”就需要引入“妇女权益”或“妇女权利”(women’s rights)的概念,但在中国,官方是相当谨慎地使用这一概念的。比如,国务院的相应部门叫做“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而不是“权利委员会”。即使不得不使用,或一些专门部门愿意使用,也会优先使用“权益”,而不是“权利”,比如《妇女权益保障法》,全国妇联设有“权益部”。

这不得不使人联想到,在承认不平等现实,以及实质提升妇女权利方面,中国官方持有拒斥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反思毛时期被国家主义绑架的妇女形象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界引入了“女性主义”这一概念。理论上它跟“女权主义”一样是feminism的翻译,但事实上在中国构建过程中,“女性主义”被赋予了“女性性魅力”、“女性特征”、“母性”等性别化的本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色彩,而且也弱化了权利概念,以减少对体制的挑战性。这种构建的影响延续至今,不少女性精英会自称更认可“女性主义”而不认可“女权主义”。

阅读更多

女权之声|“女权”变敏感词,新浪微博这是要封杀女权?!

女权账号无故被注销,新的账号无法以“女权”两字注册。这不是愚人节玩笑,而是现在正发生在新浪微博上的事。

几天前,一个女权微博账号@女权行动派更好吃 发现自己被无故被销号了。

但她们不是唯一被消失的女权账号。

在3月30日她们公布这则消息后,新浪微博上活跃的另一个女权账号@AntiPETD女权博士组织 也发现自己的账号异常,无法再登录。

新浪微博无故删帖、封号已经上演过很多次。但这一次,删号还不是最可怕的事。

当@女权行动派更好吃 试图重新注册时竟发现:昵称里只要出现“女权”两个字,新浪微博它就是拒绝的!

阅读更多
  • 1
  • ……
  • 6
  • 7
  • 8

CDT/CDS今日重点

三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