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 | 环球时报谈南周案:媒体不能“单独突进”
打印 电邮 共享 x Del.icio.us Google Bookmarks Twitter Facebook 关于共享 转贴 华盛顿 — 新年伊始,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删改事件引起关注。北京的环球时报近日发表两篇评论谈《南周事件》。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社和诸多中国网站纷纷转载《环时》文章。该文呼吁公众配合平息风波,还说,在中国这种大环境下,媒体和新闻不能“单独突进”。 *环时:已被‘打包’的新闻,不能“单独突进”* 环球时报星期一发出的社评说,新闻需要不断改革,但有一样改不了:中国是“打包”的,中国新闻和中国政治在宏观上必然是协调的,互动的,这些年中国新闻的弹性空间不断扩大,微博也加入进来。“与此同时中国政治的弹性空间在同步扩大。但中国新闻绝做不了同时期政治不能承受的单独突进。” 环时说:“希望所有喜欢《南方周末》的人配合风波的平息,别逼一份报纸扮演它无论如何也承担不了的对抗角色。”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被删改,引起了中国和海外新闻界普遍关注。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4日发表评论:有必要冷静思考南方周末事件。该报7日再度发表评论:南方周末“致读者”实在令人深思。 这两篇报道都引起中国媒体普遍转载。特别是该报星期一文章,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都在首页上转载了该文。而南方日报集团旗下的南方周末网,则没有刊登环时的文章。 环球时报是人民日报旗下主打国际新闻的一份报纸,主编是胡锡进。该报是中国主流大媒体中发表批判海外民运人士文章的为数很少的平面(电子)媒体。 *环时:庹震非南周事件始作俑者* 和中国其他媒体(平面、电子)相比,环时这两篇评论可谓“大胆犀利、激扬文字”。至今,其他媒体基本都对南周事件保持缄默,只有环时“一而再”。环时说,通过“自己独立管道了解”,南周的“‘改稿’确实不是广东省委宣传部所写”。南周事件几天来,抗议者一直认为,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庹震是这次南周“元旦献词”的操刀改稿人、酿成“事件”的“元凶”, *环时:南周出现内部分裂* 环时这两篇文章基调是:各打几十大板,但总的精神还是维护上面对新闻的管控。其第二篇评论“南方周末‘致读者’实在令人深思”,认为南方周末微博出现“南周官方微博”和部分南周人员之间相互矛盾或对抗的信表明:事情尚未完全平息,“南周内部似出现分裂”。 *环时:陈光诚支持南周记者* 另外,环时再一次利用这个机会,提到了远赴美国的山东盲人维权人士陈光诚。这是中国媒体首次把南周事件和陈光诚联系起来。该文说,支持南周的人,有一些以前在南周工作,但如今和该报系“已没什么关系。”还有一些微博活跃人士,他们在现实中很分散,通过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最新支持者是远在美国的陈光诚。” *环时:抗议者矛头指向整个体制* 环时没有提到陈光诚和“这些人”都具体提出什么要求,只是说:“这些人提出的要求很激烈,表面上是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实际上谁都看得出,他们的矛头指向了和媒体有关的整个体制。” 文革中,造反派和保皇派都抨击对方:矛头指向毛主席、党中央。毛泽东也曾说: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文革中,每个红卫兵都是火眼金睛,都能看穿别人的“技俩”和内心深处动机,都可以证明自己忠心耿耿而别人则把矛头对准“毛主席和党中央”。 *环时:媒体不会成为“政治特区”* 环时这篇社评结论是:不管这些人愿不愿意,有一个常识是:在中国今天的社会政治现实下,不可能存在这些人心中向往的那种“自由媒体”。中国所有媒体的发展只能是同中国大现实相对应的,媒体改革必须是中国整体改革的一部分。 ”环时言辞凿凿地说:“媒体绝不会成为中国的“政治特区”。 按照中国的行政架构和级别排列,环时应是司局级、顶多是副部级单位。 *环时:南周事件结局已定* 环时说,中国媒体,出现任何风波,结局肯定只有一种:“它的大的走向最终一定不会是一个‘意外’。”其结果“一定会展示18大之后中国政治的确定性,而非不确定性。” 环时说,即使在西方,主流媒体也不会选择同政府公开对抗。“在中国这样做,一定更是输家。”“一直以来有一些外围人士试图推动中国个别媒体搞对抗,他们是在坑这些媒体。”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