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

黑豹:窦唯已非我们想象的那样

【编者按】:二十几年过去了,当年张狂叛逆的摇滚人现在多了不少岁月的积淀。就如黑豹和唐朝,他们当年被誉为中国摇滚音乐的铺路石,而现在,昔日的长发、叛逆、撕扯、咆哮都已经不属于这些“奔五张”的大叔了。       赵明义是黑豹乐队的鼓手,乐队的元老级人物。如今的他身兼数职:黑豹乐队鼓手、经纪人,同时还是几家公司的老总。     他的形象与当年那个叛逆鼓手相差甚远。短发,且有些花白;一身闪亮的西服配蓝色运动T恤;iPhone不离手,电话不断。     赵明义是黑龙江牡丹江人,在北京生活了28年,却从未把北京当做过自己的家。直到孩子的出生,才让他感到了安定,而在这之前,他形容为“动荡”。“我从来没有像这几年这样安定过,是儿子改变了我。”       从前的赵明义是个急脾气,如今朋友都说他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儿子快3岁了,他唱歌很准,节奏感非常好。”说到孩子,赵明义一脸幸福。“我不严厉,很溺爱他。每次见他,都得‘蹂躏’他一会儿。”     “每天早上送儿子去幼儿园,然后去上班,几家公司都要去。一天解决十几件事,非常忙。下午排练。累得要死。”这一两年来,赵明义每天都如此,“要崩溃了,弦儿绷得太紧了”。     工作之余,“赵总”喜欢喝茶, “冬天喝普洱,夏天喝绿茶。我都是喝最好的,明前的龙井;十年二十年的普洱茶。我们经常去各地演出,有机会买到很便宜的好茶叶”。     如今的赵明义跟人、跟钱打交道,基本上就是个商人。他从当黑豹经纪人的那一天起就说过,不再创作音乐。在他看来,“搞摇滚的应该是最敏感的人,是生活中有点不太容易接近的人,所以才能写出很有激情的摇滚乐”。     当事业渐渐转型,当年的叛逆鼓手如今已经快没有了棱角。好在,他很喜欢现在的状态。     他的公司做过多场大腕儿演唱会,包括“怒放”、汪峰、Beyond全国巡演等等。他最喜欢演唱会开演的那一瞬,“因为是我做成的”。     去年“怒放”上海站的演出,张楚的意外缺席曾在业内引起不小的波澜,不过在“赵总”看来,这太过平常了。     “赵总”叹口气,“拿了钱没来嘛,他的经纪人还不退,说张楚有事来不了。我又给他一份钱去协调,又签了一份合同,结果还是没来”。     “现在官司尘埃落定了吗?”话音未落,他脱口而出:“没打!”     而在做演出公司之前,“赵总”什么都干过,开过网吧、夜总会、餐厅,甚至还投拍过电影。不过,他所有的副业,都被自己干黄了,“因为心思永远不在生意上”。 博客天下:你怎么和员工打交道?严厉吗? 赵明义:我不太像一个老板,骨子里还是一个音乐人。我管人一点儿都不严,但他们很服我。 博客天下:这些年有没有尝试过让窦唯回到黑豹? 赵明义:2005年在我们这个主唱没来之前,我尝试过让窦唯回到黑豹。我们排练了3次,发现已经没有办法说话、没办法用音乐交流了。很遗憾,他已经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窦唯了。音乐上已经出现完全不同的分歧。 博客天下:分歧在哪? 赵明义:他认为现在的音乐已经进化到不需要再有歌了,人声只是效果的出现。但我们的音乐不行啊。如果没有唱、没有歌、没有词,那就不是黑豹了。这是最主要的问题。我从来没有对外提过这事。 博客天下:尽管窦唯早已离开,但20年后的今天,大家最怀念的还是窦唯当主唱的时候。 赵明义:当然,尽管很短暂。他1991年就离开黑豹了,他只在黑豹呆了两年。 博客天下:他现在过得好吗? 赵明义:不差。但是他对钱是没有追求的。我问他,你靠什么生活。他说:很简单,什么不靠也能生活。 博客天下:什么都不靠怎么生活? 赵明义:所以啊,他没有版税,也没有演出费,就在酒吧里有很小的演出。他不要求吃多好,能吃饱就行了。他是仙人,我搞不懂他。但这些音乐人都是很单纯的,窦唯也好,丁武也好。 博客天下:单纯的人也往往容易受伤。 赵明义:因为你单纯嘛,现在谁能伤到我啊,没机会啦。 博客天下:很多年前你曾说过气话,不要再跟你提窦唯了。现在想法改变了? 赵明义:他的才华绝对值得尊敬。但他的生活就算了吧。 博客天下:当时为什么生气? 赵明义:很多次站在他的立场上想帮他,包括“怒放”,去跟他谈,来参加这场演出,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想了想,给了个天价。恨不得我们5个乐队的钱都给他还不够。那你是演还是不想演呢?如果你用这种方式拒绝我们,最后伤的是谁呢?我们没办法进到他的脑子里。如果他一个人拧巴就好啦,关键他身边有几个人跟他是一样的状态。肯定是有些东西毁了他。 博客天下:很多人听黑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王菲。你现在和王菲还经常联系吗? 赵明义:我们是20年的老友了。我在上海做“怒放”的时候,我们通过电话。好多年前,她北京演唱会的时候给过我票。但这十几年来没有过多的接触。现在我们是两个圈了,她那个太顶级了,她那些朋友跟我重叠度不大。 博客天下:窦唯走后,第二任主唱峦树也是一个很传奇的人,听说他还是1997年全运会的马术冠军。他现在做什么? 赵明义:他没从商,他是音乐家。他喜欢马,做过跑马场。他离开黑豹也是因为马。 博客天下:对于现在的黑豹,更多的乐迷记住的还是那几首经典的歌曲,新歌反响不大。 赵明义:我们有很多新歌,但是没机会出。 博客天下:怎么会没机会? 赵明义:做一张唱片需要很大的资金。现在每天网上有几万首新歌,新作品都淹死掉了。 博客天下:今天大家再谈起黑豹乐队,更多的是怀旧,甚至不知道如今主唱的名字。你担心吗?还是只想维持现在的状态? 赵明义:我也一直在努力,为什么去做这么多演出。就想通过演出把摇滚圈再带动起来,大家才会有机会听到我们的新歌。否则,演唱会要是不出新歌,新歌又发不出来,我们不就等死啦! 博客天下:对于曾经的辉煌,还会回忆吗? 赵明义:20年了,去回忆什么。但是要说状态好,我觉得这几年比以前的状态好。 博客天下:听说你最近在拍电影《光辉岁月之再见理想》,你现在的理想是什么? 赵明义:我早就没有理想了。小时候的理想我都实现了,说到这儿我又兴奋了。我想当个解放军,很小就当了;想当个音乐家,我一直在搞,虽然称不上家吧。我曾经也很有钱过,到处都有我的生意。一瞬间又都没有了,都失败了。你说我伟大的理想是什么?就是今天把事办好,把明天的事想好。 博客天下:为什么这次演出的名字叫“光辉岁月”,是因为Beyond要来的原因? 赵明义:原来是没他们的,但后来想,能跟我们同年代的,屈指算算,没了。老崔呢,他不参加这种拼盘。 博客天下:但崔健参加了“怒放”的演出。 赵明义:他后来发现“怒放”变成了一个事件,他才参加。 博客天下:提到摇滚音乐,很多人会想到负面的消息,比如吸毒……你怎么看? 赵明义:其实摇滚音乐人是最单纯、最直接的。看起来好像很反叛,其实那些人是最善良的。白岩松曾说:娱乐圈,吸毒的人比音乐圈多多了。这是一个社会现象,而不能把它归类到音乐圈特有的现象。 博客天下:很多吸毒的人常借口说,是通过它找灵感。 赵明义:那都是扯淡。音乐的灵感来自生活中的积累。   文/本刊记者 王茜  登载于《博客天下》总62期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Read More

今日微博:社交媒体,是有利于“人民”还是统治者?

@阿丁:收到一条短信:我是赵连海。我们一家人今天要出去玩但被一群国保公安疯狂堵截,他们要把我强行弄走不让我带孩子去玩,我们现在大兴区长途站北侧的京客隆超市内一个吃小吃的把角地方死守,我们一家四口现在一起,今天谁也别想再分开我们!请转发

Read More

世界正在让独裁者感到恐惧

世界正在让独裁者感到恐惧 作者:陈行之     1     衡量一个政治家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也许有各种各样的标准,然而在所有这些标准中,能不能对正在进入历史的事件做出及时而正确的反应,我认为至为重要。比如朝鲜独裁者金正日千方百计控制国民,封锁网络,枪杀异见人士,把老百姓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周围人怎么看乃至于怎么做就变得紧要了起来。你当然可以认为金正日作为一个国家的领袖有权决定用何种方式统治自己的国民,你甚至还可以把他作为你的朋友,在他屠杀朝鲜人民的时候仍旧与他称兄道弟,但是,你所做的这种反应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不是由你说了算,而是要经由人类某些共同遵守的原则来检验,最终由历史说了算,因此我们还可以这样认为:政治家对正在进入历史的事件能不能及时而正确地做出反应成为了一个标准,依据它,我们就可以判断一个政治家精明智慧还是平庸乏味,哗众取宠还是脚踏实地,目光远大还是视野狭小,光明磊落还是猥琐阴鸷……人们是在反应还是不反应、正确反应还是错误反应历史事件中判断政治家价值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政治家既是历史的产物,亦是其自身的创造。     怎么想起要说这样一段话呢?源于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2011年5月19日就美国对中东和北非政策发表的讲话,这个讲话已经开始在网络上流传了。     在我看来,奥巴马总统的这个讲话是苏东剧变20年以来最重要的国际政治文献,从此以后,你可以指摘奥巴马在国际关系中施行霸权主义,可以指摘这个黑人总统没有把美国从经济衰退中拯救出来,但是,倘若你想在世界范围内对人民自由民主运动进行考察,那么,你对这个人将无可指摘——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秉持自由民主理念的国家的总统,对中东和北非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做出了及时而正确的反应,这种反应,在世界范围内对为了选票和尊严而奔走呐喊、浴血奋战的人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励,对在事件中或不在事件中的独裁者是无情的震慑和打击。     2     “陈行之先生,你不是说,政治家所做的反应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不是由政治家说了算,而是要‘经由人类某些共同遵守的原则来检验,最终由历史说了算’吗?你为何这么快就得出结论,认为奥巴马总统做出的反应是‘及时而正确’的呢?”     答案就在问话当中,具体说来,就在“经由人类某些共同遵守的原则来检验”之中,这些原则是:国家存在的目的就在于保护人民的基本人权,一旦这个国家不再保护人民的基本人权,那么,这个国家也就自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主权必须让位于保护人权。     正是依据这个原则,联合国安理会才于2011年3月17日通过有关利比亚局势的第1973号决议:“谴责严重、有系统地侵犯人权,包括任意拘留、强迫失踪、酷刑和即决处决;还谴责利比亚当局对记者、媒体专业人员和相关人员施加暴力和进行恫吓,敦促利比亚当局遵守第1738(2006)号决议所述的国际人道主义法为其规定的义务;认为目前在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发生的针对平民人口的大规模、有系统的攻击可构成危害人类罪。” 这个决议要求“立即停火”,并授权国际社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以(除了外国占领外的)任何方法保护平民。     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通过的当天,北约军队就对利比亚开始了空中打击,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18日解释说,北约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是在所需的三项先决条件——“明显的行动需要”(利比亚政府军正在逼近班加西),“明确的法律依据”(联合国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和“有力的地区支持”(阿拉伯国家联盟公开表示支持)——全部具备的情况下采取的。英国首相卡梅伦19日晚也表示,北约对利比亚采取的军事行动有联合国决议作为后盾,是“合法、必要和正确的”。     奥巴马的这个讲话,正是对联合国1793号决议内在精神的解说。     如果我们认可“政治家既是历史的产物,亦是其自身的创造”,我们就可以这样评价奥巴马的讲话:它不仅仅是一位美国总统对世界范围内自由民主运动的赞扬和支持,它更是作为整体的世界对历史事件做出的必要回答和承诺,这种回答和承诺所达成的历史后果,在随后的岁月中会一项项逐步显现,但是眼下,只要我们不是视而不见,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正在让那些躲在国家帷幕后面的形形色色的独裁者感到恐惧,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崔健语),世界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安全了。     3     如果我是一个独裁者,我会认为奥巴马每一句话对我都构成威胁。     “争取掌控自己命运的故事6个月前开始于突尼斯,”奥巴马回顾说,“(2010年)12月17日,一个名叫穆罕默德·布阿齐齐的年轻小贩因被警察没收了他用来摆摊的推车而被逼入绝境。这种情况司空见惯。同样的令人屈辱的事件——践踏公民尊严的政府暴虐行为­——每天都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发生,只是这一次的后果不同。在地方官员拒绝听取他的投诉后,这位从未在政治上特别活跃的年轻人前往省政府,把汽油浇在自己的身上,点火自焚。”     “在历史进程中,有时普通公民的行动会激起争取变革的运动,因为这样的行动会引起人们心中积聚多年的对自由的渴望。……就这样,在突尼斯,这名小贩因绝望而采取的行动唤醒了全国民众的愤慨,数百名抗议者走上街头,后来增加到数千名。面对警棍甚至子弹的威胁,他们拒不回家,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直到一个统治长达20多年的独裁者最终放弃了权力。”     奥巴马评价说:“这个革命的故事及其后一系列革命的发生并非偶然。中东和北非国家早就赢得了独立,但在很多地方,这些国家的人民并没有赢得独立,权力仍然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像这位年轻小贩一样的公民无处求助——没有诚实的司法机构听取他的投诉,没有独立的媒体为他代言,没有具有公信力的政党代表他的观点,没有自由公平的选举可以让他来选择自己的领导人。”     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奥巴马描述的另一幕:“卡扎菲向他自己的人民发动了一场战争,扬言要像灭老鼠一样把他们斩尽杀绝。” 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为了保住权力,(独裁者)杀死多少人都在所不惜。”     奥巴马说:“过去6个月的事件告诉我们,镇压和转移视线的策略不再有效了。卫星电视和互联网提供了观察更广阔世界的窗口,……手机和社交网络让年轻人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联络和组织,一代新人开始出现,他们的声音告诉我们,变化毋庸置疑。在开罗,我们听到年轻妈妈说:‘这就像我终于第一次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在萨那,我们听到学生高呼:‘黑夜必将结束!’在班加西,我们听到工程师说:‘我们的言论现在自由了。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在大马士革,我们听到年轻人说:经过第一次大喊,第一次大叫,你感受到了尊严。’这些人类尊严的呼喊声响彻整个地区。”     奥巴马说:“靠恐惧和压迫维持的社会也许可以一时带来稳定的幻觉,但它们是建立在断层上,终将土崩瓦解。……我们有机会来表明,在突尼斯街头小贩的尊严与独裁者的野蛮权力之间,美国更看重前者。不容质疑的是,美国欢迎促进自主与增进机会的变革。不错,与这个充满希望的时刻联袂而至的也有风险,但是,在数十年来一直接受这个地区的现状之后,我们现在有机会来争取让该地区变成它本应该有的样子。”     奥巴马坚定地承诺:“美国反对对该地区人民使用暴力与镇压手段。美国支持一系列普世权利。这些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和平集会的自由、宗教自由、法治之下的男女平等,以及选择自己的领导人的自由——无论在巴格达、大马士革,还是萨那或德黑兰。我们支持发生在中东和北非的能够满足整个地区普通人民的合理愿望的政治与经济改革。……我们将继续表明态度,伊朗人民应该获得他们的普世权利,应该享有一个不扼杀他们的理想的政府。”     “在未来几个月,美国必须运用我们所有的影响力来鼓励这个地区的改革。即使我们认识到每个国家各不相同,我们也必须坦诚地表明我们所坚信的原则,不管是对朋友还是对敌人。我们要传达的信息简单明了:如果你们承担改革所蕴含的风险,就会得到我们美国的全力支持。……在整个地区,我们打算为公民社会提供援助,其中包括那些可能未经政府认可的、敢于揭露不堪事实的组织。我们并将利用技术与人民沟通,倾听他们的呼声。”     4     奥巴马一再谈到美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我们必须努力支持讲真话和获得信息的基本权利,必须支持互联网的自由开放,以及新闻记者——无论是大型新闻机构还是博客作者个人——的话语权。在21世纪,信息就是权力;真理不容掩盖;政府的合法性将最终取决于活跃和知情的公民。我要说明:美国尊重公开表述一切和平与守法的言论的权利,哪怕我们不赞同这些言论,甚至有时强烈反对这些言论。我们期待着与所有提倡真正的、有包容性的民主的人共同努力,反对任何组织限制他人权利的任何企图,反对利用强迫手段——而不经(人民的)同意——把持权力。”     奥巴马说:“政治不是人们上街示威的唯一原因,最终导致许多人走上街头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更为经常不断的与养家糊口相关的担忧。这个地区有太多的人每天醒来,除了设法度日和也许指望时来运转以外,无所期盼。这个地区到处都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由于经济封闭而无法找到工作,腐败使实业家无法收益。中东和北非地区未得到启用的最宝贵资源是那里的人民。在最近的示威活动中,人们运用技术手段转变了世界,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人才。解放广场上的领袖人物之一是‘谷歌’的一位主管,这不是偶然的巧合。现在需要的是,将这种能量在各个国家逐一汇聚起来,让街头的成果通过经济增长得到巩固。如同缺少个人机会可以导致民主革命一样,成功的民主转型取决于扩大发展和普遍繁荣。”     “要实现繁荣,还必须拆除阻挡进步的障碍——从人民手中窃取资产的精英阶层的腐败、阻碍把创新想法变成企业的繁缛的审批手续、基于部落或派系分配财富的制度。我们将与倡导改革的议员们以及利用科技手段推动增加透明度和向政府问责的社会活动人士协作,帮助政府履行其国际义务,大力反腐败。”     奥巴马说:“尽管未来的道路充满挑战,我们依然有很多理由抱持希望。在埃及,我们在领导抗议的年轻人的努力中看到它;在叙利亚,我们在那些冒着弹雨呼喊“和平、和平”的人们的勇气中看到它;在受到毁灭威胁的城市班加西,我们在聚集于法庭广场庆祝未曾有过的自由的民众身上也看到它。在整个地区,那些挣脱魔掌的人们正在为获得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权利而欢欣鼓舞。”     “对于美国人民来说,该地区的动荡情势可能令人不安,但是对背后的驱动力量并不感到陌生。我们自己的国家就是通过反抗帝国建立起来的。我们的祖先曾经打过痛苦的内战,将自由和尊严扩大到曾经饱受奴役的人们。如果不是过去的世世代代以非暴力的道德力量作为完善我们联邦的方式——共同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组织、游行及抗议,使我国的建国宣言成为现实,我今天就不可能站在这里再次申明:‘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我们必须以这些原则为指导,对使中东和北非发生蜕变的变革做出反应——这些原则告诉我们,专制压迫必然失败,暴君必将垮台,每一位男男女女都拥有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美利坚合众国当初建立在人民自治的信念上,现在我们也应该坚定地站在争取自己权利的人一边,他们的成功将会带来一个更和平、更稳定、更公正的世界。”     5     一篇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国际政治文献,自然会众说纷纭。     我看到一篇文章,雄辩地指出:“国家是属于一国人民的,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的集体人权。失去主权,也就失去人权。迄今的人类历史说明,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虽然受到沉重的阶级压迫,但是在外敌入侵,主权受到威胁的时候,全国人民常常会团结起来一致对敌,维护国家主权。爱国主义始终是人们最为崇敬的一种思想感情。这是因为失去主权,其灾难远远超过阶级压迫。而遭受这种灾难的不限于哪一部分的人,而是整个国家的人,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因此,要享有人权,首先要有主权。”     这篇文章还说:“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都亲身经历了没有主权也就没有人权的苦难,也共同走过了必须首先争得国家主权才得以改善人权的道路。邓小平说:‘真正说起来,国权比人权重要的多。’这是历史的总结。”     我非常想赞同文章的观点,然而回望一百多年中国现代史,给我们这个民族造成极大伤痛的,难道真的是“失去主权,也就失去人权”么?难道真的是“失去主权,其灾难远远超过阶级压迫”么?难道真的是“国权比人权重要的多”么?如果让那些为在封建王朝废墟上描画中国宪政光明的人、为人民当家作主抛头颅洒热血的人、被专制统治夺去自由和生命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会认为主权大于人权吗?如果他们都坚定地说:“不!”我们这些舒适地坐在家里清谈的人,又有什么资格轻飘飘地宣称主权大于人权呢?     同样,当卡扎菲命令军队向人民开枪的时候,如果你仍旧侃侃而谈“主权高于一切,主权是人权的保障,历史证明,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军事行动目的不纯,维护人权是幌子,侵害利比亚主权才是目的,他们的目标是利比亚的石油和战略地理位置……”我想,就连路边的石头都会认为你虚伪和冷漠。正是这种虚伪和冷漠,在客观上对独裁者造成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纵容和支持;这种虚伪和冷漠浸染着被独裁者杀害的人的鲜血。     好在世界并没有被虚伪和冷漠操纵,人类道义和良知伸出了森林一般的手,齐刷刷地呼叫:“禁止!”这就是我们从中东和北非看到的情景,这也是奥巴马总统在讲话中着意强调的东西。     如果说狗日的美国强势得不可思议,那么只有一种解释:只有这个国家发现了她所秉持的自由民主的理念不分文化不分地域不分种族普遍地存在于人性之中,当她对其进行呼应的时候,竟然会有那样多的人热血沸腾,连性命也不要了,“我们只是要让独裁者去死!”这才是真正的力量之源。     历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历史事件植入到历史进程之中,一定要依仗某种动力,这种动力在中东和北非的巨变中,就是普世价值,就是人类共通的、被普遍接受和遵循的自由民主理念。     6     孟子有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告子上》)     什么意思呢?     直译是:所有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奇同情的心理——这并不是因为想要去和孩子父母拉关系,也不是因为想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更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就不能称之为人;没有羞耻心就不能称之为人;没有谦让心就不能称之为人;没有是非心就不能称之为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德行,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德行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德行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践行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践行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会成为问题。”     可见,就连我们的老祖宗都是怀有济世之心的。     问题是独裁者怎么看?独裁者当然会很不高兴——多少年来,我一直躲在国家主权后面为所欲为,现在你左邻右舍竟然打开我的门窗,窥视我的厅堂,还指责我虐待我的‘民’(范文澜考证,“民”的本意就是奴隶),这成他妈什么了?!”     如果我是独裁者,我也会这么说。     但是现在有一种声音斩钉截铁地宣称:国家主权不属于独裁政府,而是属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如果独裁政府对人民实行暴政,严重侵犯人权,国际社会必须介入和阻止,保护那个国家的人民的人权,这也正是对这个国家的主权的捍卫。近20年来,世界风云变幻,被干预的真的是国家吗?不是,被干预的只是某个政权,准确地说是把国家军队私有化了的统治集团,塞尔维亚、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这些国家并没有失去主权,失去或即将失去主权的只是米洛舍维奇,只是萨达姆,只是塔利班,只是卡扎菲。     世界是从血的教训中规整出行动准则的。     上世纪70年代,红色高棉在柬埔寨搞大屠杀,越南出兵10万进行干涉,帮助柬埔寨人民推翻了波尔布特极权主义恐怖政权。当时中国对“越南入侵柬埔寨”进行强烈谴责,为此甚至与越南发生了战争,但是历史给出的答案却是:柬埔寨政府和柬埔寨人民都十分感谢越南人解放了他们。     1994年卢旺达发生种族大屠杀,世界没有进行干涉,导致100万图西族人被杀害。事后,美国总统和联合国秘书长都为没有能够及时出兵进行干涉而向国际社会道歉,发誓决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     世界第一次成为了独裁者的噩梦——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当世界成为独裁政府垮台的外部条件以后,独裁者就不会有一天安宁的日子好过了;当他企图继续施行暴政的时候,当他肆无忌惮地掠夺他的人民的时候,当他向人民挥舞屠刀的时候,他再也不能无所顾忌了,他必须仔细听一听动静、衡量一下利弊了。     世界就是这样让独裁者感到恐惧的。     奥巴马总统的讲话只是述说了事实而已。     2011-5-20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caijing&id=44000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 喷嚏周刊 】        《喷嚏图卦》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Read More

红歌与黄歌

很多我们现在所说的红歌,它的原身都是很黄很荤的民间情歌,比如《十送红军》,就是当初江西送情郎的小曲。那些情歌里,只要把姑娘或情郎的名字,换 成政治实体,那这歌就洗心革面,成了红歌。其实这个做法,古已有之。古诗里很多的香草美人,常常被解释为君主、贤臣。可现在连红歌的前身是情歌,我们都忘 恩负义地不记得了。   我五岁时,“文革”还没彻底结束,我什么儿歌也没听过,只会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跟着共产党走”……记得那时在浙江农村看眼病,有个小伙子的 女朋友在东北,没来,小伙子经常在河边,偷偷唱《敖包相会》,这首歌在当初被定义为“黄色歌曲”。从红歌的汪洋大海里,我突然听到一首“黄歌”,幼小的心 灵感觉无比的震撼和兴奋。   到了七十年代末,我才大面积地接触到了“黄歌”。那时候,更大的孩子们拉上窗帘,用砖头一样的“三洋”录音机放邓丽君的歌:路边的野花你不要 采。我经常作为警戒人员,在门口放风,盯着有没有街道大妈过来。邓丽君给我的感觉,像一个贴心的、温暖的大姐姐的手,轻轻地摸着我的后脖梗。在“黄歌”软 绵绵的攻势下,“红歌”坍塌得像一起豆腐渣工程。   八十年代,我记得还有一本书叫《怎样鉴别黄色歌曲》,其对“黄歌”的描述是:“从这种动物性的表现出发,以描写男女相处的爱情生活为主要内 容……互相依偎、紧靠、拥抱、接吻等等。”我们就按照书里提到的“黄歌”的名单去找歌。在夜晚,听着忽隐忽现的靡靡之音,那真是春风沉醉的晚上啊。   九十年代,摇滚乐渗透到中国,一些张牙舞爪的摇滚音乐家,出了一张《红色摇滚》。之前,崔健也翻唱过《南泥湾》,据说引起了当时某大人物的反感,仿佛觉得唱红歌也得有个资格考核。   如今,我住处的隔壁,有一对老夫妻,从早到晚,都用一个大音量的电子琴伴奏,磕磕绊绊地唱红歌,一首歌总要反反复复唱好几十遍。你感觉整个重庆 就在你家隔壁。我起初放雷鬼、死亡金属,加以对抗,都不管用。后来我想起了红歌的天敌邓丽君,便找了一张邓丽君全集,从早放到晚,红歌变得气若游丝,到后 来就没声了。   有时,我会想念起红歌的前身,那些优美真诚的民间情歌。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Read More

致以所谓残酷青春

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残酷青春,不需要更多的老男孩,我们需要更多的实干家,需要更多肩负起责任的男人。再见,老男孩,再见,五月天,再见,读者,再见,残酷青春。请允许曾经经历过你们的我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在道别之后头也不回地离开。走向前去 。     致以所谓残酷青春   文/董泽宇(中国传媒大学)     陈丹青第一次到美国的时候,大吃一惊:街上的年轻男女,人人都长着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那笑容绝不是某种高压下的矫揉造作,而是纯粹天然地发自内心。 至于我国国民,你们知道的,上下五千年来惯受欺负,危机中年自不免满脸愤懑,青春少年也是长期一脸苦相。 《老男孩》 第一次看《老男孩》,我就想到了Mr.Children的《Kurumi》,这个MV是我中学时候第一次看的,现在再看依然十分感动,现在各大视频网站上还都有,我会链接在文后,个人觉得比《老男孩》拍的好。 《老男孩》的剧本情节明显取材于《Kurumi》。其实早在《老男孩》之前,陈琳的《13131》就复制过《Kurumi》了,只不过陈琳的MV拍摄团队比较不争气,直接抄人家的都抄不好,所以这个MV没能火爆起来,反而在网上被网友各种调侃挤兑。 在我看来,陈琳的《13131》之所以没能走红除了制作水平和宣传力度以外,很大的原因在于“不合时宜”。《13131》是2005年发行的,2005年,奥运还没办,世博会还没开(因为没开,所以期望在),中国股市(到目前为止)最大最长的一轮牛市正酝酿着启动,房价还没像现在这么高到离谱,刚刚和鑫鑫还没成名,民众普遍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哦,对,还有互联网并没有像现在一样的影响力和普及度,这个时候捣鼓什么《13131》,只能是一次矫揉造作的自我呻吟,砸不出什么大水花。 《老男孩》出来的时候就不同了,这几年国内是个什么状况想必大家比我清楚多了,80后无梦的一代开始缅怀青春,这些都成了《老男孩》能走红的基础。 说实话,每次看到《老男孩》我都为Michael Jackson老师叹一口气。就好像前一阵子来华的Bob Dylan一样,他们都是被善于炒作的中国媒体和跟风的民众消费的大众符号罢了。 杰克逊最红的时候,中国根本没几个人知道流行歌曲是什么。崔健那帮窝在北京的孩子可能知道,那是八十年代,他们在描绘中国摇滚美好的明天。其余的人,顶多是在“精神污染”的阴影下偷偷摸摸通过三洋收音机听听邓丽君罢了。而更多的人,连邓丽君都没听过。 乍一看现在网上那么多模仿MJ跳舞的视频,我还以为咱和美国人一样,都是听着MJ的歌看着MJ的演唱会长大的呢,但仔细想一想,09年之前你能看到几个这样的视频? 说到底,这些外国歌手对中国人的影响加起来还没有小燕子或者F4多。巧就巧在,MJ在09年去世了,欧美媒体开始感慨流行音乐的最后一个超级巨星陨落了,欧美这两年经济不好,MJ的死很容易现在这帮欧美中生代回忆起八九十年代“鱼翅捞饭”的黄金时代。一时间,MJ的死成了一个绝佳的象征,象征着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青春一去不复返。 这种追思蔓延到国内,就变成了停滞时局下苦闷年轻人宣泄失败情绪的一个出口。 想想吧,当老版初中英语课本里的韩梅梅和李雷都能成为一种符号,一种逝去的美好的象征,这是一代年轻人的集体感怀。 一个频繁回忆的时代,一定是在当下出了问题。 “残酷青春”   刘瑜在《长达一生的青春》之中说: 有一段时间甚至有人为此类文艺作品起了个类型名称,叫做“残酷青春”。简直没有比这更无赖的词:什么叫残酷青春?老年残不残酷?残酷到人们都懒得理会它的残酷。童年残不残酷?残酷到孩子们都无力表达它的残酷。更不要说倒霉的中年,残酷到所有人的残酷都归咎于它的残酷。所以说到残酷,青春哪有那么悲壮,简直可以垫底。 她还说: 其实满世界都是这样的人……他们看透了世界之平庸,但无力超越这平庸。他们无力成为“我”,但又不屑于成为“他”。他们感到痛苦,但是真的,连这痛苦都很平庸。这世上有多少人看透人生之虚无并感到愤怒,这愤怒早就不足以成为个性。 我深以为然。 “残酷青春”这个概念是从日本过来的。其实,整个东亚的文化生产线,基本上是日本影响台湾和韩国,台湾通过香港影响大陆,韩国直接影响大陆。岩井的《燕尾蝶》,《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作品早就成了残酷青春代表作。 我有想过,为什么残酷青春这个东西会在日本起源,并最终感染整个东亚。 结论是:东亚这些地方的年轻人太苦闷了。 就说中国和日本。经济上,日本自从被美国修理了一把,已经停滞了很多年,中国除了物价从来没停滞过,从实质生活水平上来说,这几年已经进入了某种程度的停滞甚至倒退状态;政治上,日本很奇怪,非常奇怪,虽然他是公认的民主国家,但民众很少上街或者罢工,政坛平静地如一潭死水,这一点想想自民党能连续执政38年,首相年年换而不出现大的社会动荡就知道了,而中国的政治现状就是你不可以说它的政治现状. 多说两句日本,其实日本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日本再怎么西化,毕竟根子上还是东亚泛中华文化圈,长幼谦卑,差序稳定,老人集团这些东西,是很难抹去,新加坡不也如此么? 年轻人进入社会,发现经济停滞,政治上也难有作为,难免产生失落的幻灭感,一个年轻人这么想,叫顾影自怜,十个年轻人这么想,叫深有同感,一千万个年轻人这么想,叫亚文化,一亿年轻人这么想,还是叫亚文化……没办法,是不是主流文化不是看你人多不多,而是看你有没有掌握最核心的社会资源,而在东亚文化圈里,这些资源都是在老头子手里的。若有一天你在那档每天晚上七点准时开播的节目之中听到要弘扬残酷青春文化,那它就成了文化,并将迅速成为下一个亚文化的靶子。 “五月天” 有一阵子,初中那会儿,我也挺喜欢听五月天,后来就渐渐不听了。 我想,那是因为我的成长已经到了下一个阶段了,开始面对着全新的BOSS,而五月天,还停留在“后青春期”,他所面对的BOSS,怎么也打不死,叫做“残酷青春”。 你们都知道,五月天崇拜披头士,但我想,永远18岁永远后青春期的他们永远也成不了披头士,不只是影响力上,更是乐队成长阶段上。 披头士刚出道的时候,基本和现在的偶像团体没差,四个挺帅的小伙儿,弹着吉他,唱着情歌,热情洋溢地,引来一众女粉丝追捧。而披头士之所以成为了披头士,关键在于乐队发展后期对于政治,宗教乃至哲学的介入,1967年的《Sgt.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让摇滚乐成为了一种严肃的艺术,是一张摇滚乐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唱片。 披头士和同时代的年轻人是一同成长的。刚开始,大家就是对沉闷的战后社会秩序有点不满,想来点刺激的,做点想做的,但随着冷战,越战,第三世界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这场青年人为主导的社会暗潮很快和世界局势乃至人类命运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越发严肃化,最终在1968年形成了一场席卷整个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运动。 而五月天,像是饱受青春期综合症困扰的孩子们的精神保姆一样,站在18岁的门槛上,一手梦想,一手爱情地给他们喂奶。十年之后,18岁们成为了社会人,成为了父亲母亲,回头一看,这几个快四十的人还在那后青春期呢。 不过不要紧,就算你28岁了,天天朝九晚五,还着房贷,像条狗一样,梦想早就成为幻想,你还是可以找到精神保姆的,去看《老男孩》嘛。 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后工业社会就是这样,存在即合理,有需求的地方一定会有供应。当年听五月天的你现在28岁了,但总还有18岁的孩子们在,他们和当年的你一样对爱情和梦想充满向往,对成人的世界充满失望和不信任,最关键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和28岁的你们中的大多数一样,是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的。这个时候,一个精神保姆的出现,告诉他们世界是残酷的但爱是美好的梦想是要坚持的有挫折也是要忍耐的,多好。 这是一个分工明确的文化抚养系统。十三四岁的时候,男孩子们有武侠片,女孩子们有偶像剧,告诉你们成长多好江湖多好婚纱多好,十七八岁的时候,有残酷青春有五月天有九降风,告诉你青春就是要和世界碰撞要坚持爱与勇气,二十七八岁的时候,有老男孩老女孩告诉你过去的都回不来了现在缅怀一下小小伤感一下抒发一下情绪也是不错的,三十七八岁的时候,有《赢家》告诉你人生不应该这样过钱不是万能的亲情友情爱情才是可贵的,五十七八岁的时候……不好意思,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还没到这个年龄段,过二十年我会告诉你答案。 你问我,这些话难道不对吗? 对,当然对,因为太对了,所以意义不大。 总有些话是道德正确的,比如说每个人都要爱别人,比如说钱不能给你带来所有你想要的,比如每个人都应该全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些话就像万金油一样,无论是当做自己的观点,还是反驳他人的论点,都是一击毙命,也许暴击。 我忍不住想到了成功学中的那些经典观念:你要追随自己的内心,保持身心平衡,审视自己的人生…… 这种高瞻远瞩视野开阔的话基本是等同于废话,但偏偏有很多人会去喜欢。也许他们根本就不会也不知道怎么去实践,只是听了之后觉得有所收获,好像自己获得了提升,由此产生了一种虚妄的满足感。 我想,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国国民的惯受欺负不仅仅是经济物质上的,更是精神思想上的,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环境没有告诉我们怎样去独立思考,没有告诉我们怎样去实践行为,它只是一味的鞭打你,让你顺从,并在你受伤之后给你提供一些安慰剂来安慰你。 《赢家》 我总觉得,真正的好作品,是不那么直接的,是一种隐忍的表达,一种深层次的渗透而不是表面化的宣泄甚至强势插入。如果你的作品够优秀,那就不需要像《赢家》一样生怕观众看不出来你想贩卖什么,而非要最后明明白白地写上字幕:当我们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就已经成了人生的赢家。 在这一点上,内地导演和演员水平明显偏低。冯小刚拍《唐山大地震》,就非得让徐帆老姐姐像当年的倪萍一样扯着嗓子鬼哭狼嚎,嚎的我心在滴血肾在颤抖,差点忍不住要暴走。而侯孝贤拍《童年往事》,一组长镜头,不多说话,也不给你明显的符号暗示,却让你整个心都蒙上了悲戚,不重,但雾气般难以散去。因为他的剧情铺垫,镜头语言已经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场。 筷子兄弟以后会怎么样,商业上我不知道,作品上我不认为会出什么大动静。前面说了《老男孩》只是赶了个巧。虽然拍的不怎么样,但总比十一度青春里面别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要好,以至于借着中国人都知道但都不熟悉的MJ都能红。有了《老男孩》愉快的尝试,和中国那些只有一部优秀作品的导演一样,筷子兄弟已经找到了一种自以为屡试不爽的法宝,我相信会一直用下去的。这并不是什么艺术创作,只是一种流水线生产罢了,就好像五月天再出专辑,大抵还是残酷青春美好爱情范儿的,《读者》再怎么出版,也无非是一些安慰剂似的心灵鸡汤。 有人说,你怎么就光否定啊,而且是否定这些道德正确的道理,有意思吗? 我只是觉得,这些表面上的苦痛实质上的自我宣泄,这些心灵鸡汤似的安抚,并不能解决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每个国家的人都有青春期综合症,都有想不开的那几年,但为什么在今日之中国如此之严重,一堆二三十的成年人还要沉溺在后青春期残酷青春式的文化氛围之中自我哀伤呢? 一定是我们的现实出了问题,把这些最应该充满希望最应该干劲朝天的人逼到了狭小的虚拟社会,并在发现一个个和自己一样可怜的同伴之后互相拥抱相互取暖。 《赢家》的最后十分心灵鸡汤地告诉我们:当我们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就已经成了人生的赢家。 我无意细究这句话——细究也没用,这种话太道德正确了——但我不能接受这个答案,它太敷衍太开脱。什么叫平凡的幸福?我们现在的生存状况,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然后告诉自己,忍耐就是幸福,平凡就是幸福? 不,不应该这样,不可以这样,当我们这样欺骗自己,唯一的后果只能是我们的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继续忍受着这些,然后他们再通过他们那个时代的五月天,老男孩,读者,赢家,来安慰自己:当我们懂得珍惜。 行动起来,是的,行动,起来,行动了才能起来,而不是唱两句起来就能起来的。 我喜欢这句话:青春啊,你在忍什么?! 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残酷青春,不需要更多的老男孩,我们需要更多的实干家,需要更多肩负起责任的男人。 再见,老男孩,再见,五月天,再见,读者,再见,残酷青春。请允许曾经经历过你们的我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在道别之后头也不回地离开。走向前去。 (采编:安镜轩 责编:刘一舟)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