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喷嚏图卦20120214】为爱情辗转一生,理由仍是初见时的理由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老太婆,今天我在公园等你 “老太婆,今天不带外孙了,出去吃,就咱俩,我在中山公园等你。”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这封质朴的情书却让网友集体泪奔,因为它出自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先生之手。情人节前夕,胡先生为老伴定制了这样一封从法国寄出的浪漫情书,网友们感慨,原来这就是爱,简单长久。 【情人节的来历】传罗马传教士瓦伦廷冒险传播基督教义而被捕入狱,在那儿他救治了老狱吏双目失明的女儿。后国王决定处死他,临刑前他给那姑娘写信表达了爱意。在他被处死后的当天,盲女就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就是2月14日:Valentine’s Day。( @杜璟华 ) 有网友反映:2月14号这一天,7天,如家,汉庭,莫泰,格林豪泰,佳宜,锦江之星,速八,北京全满各店大床房全满。。。全国几个大城市范围内预订率为96.4% 【2】凤飞飞肺癌病逝 凤飞飞1月3日凌晨因癌症病逝。委托律师江燕伟表示:为遵从凤飞飞遗愿,不在将近过年的时候给大家带来不好的消息,因此直到现在后事办妥后,才公布死讯。 凤飞飞官网发表声明称,凤飞飞特别交代等过完农历年元宵,才能公布死讯。临终前她曾说:“我这一生,过得快乐,活得精采,感谢陪着我一起走过这段精采岁月的彩虹姊妹兄弟们,没来得及唱的歌,下辈子再唱给您们听!” @冯小刚 :凤飞飞,还记得第一次听你的歌,是老式的601的录音机,每一首歌的间隙插着一个纸条。那时我还很年轻,只记得听你的歌是要受处分的。一晃三十多年过去,这中间和你的歌声失散了很多年,今天看这段视频,你和我记忆中长的不一样,却比记忆更好看。你大我六岁,我得尊你一声姐。难过。 http://t.cn/hdr5OY 郭敬明谈《追梦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听到这首歌,那些少年的时光、远去的岁月,总会铁马冰河,盗梦而来。那时候的旋律真好听啊。那时的我们没有喧嚣不停的网络,没有无休无止的夜场。我们单纯地悲伤着,欢乐着,幻想着外面的世界、未来的日子、不同的自己,对每一个明天憧憬着,爱着。 【3】吴英看守所写数万字控告信 吴英写了厚厚三叠数万字的《上诉材料》、《检举材料》和《控告信》。不仅为自己,吴英还为她的狱友控告看守所里遭遇的不公平与不人道。她曾喝下工业胶水以自杀来抗议管教私自翻看她的检举材料。为立功保命,她在《检举材料》中检举揭发了多名官员以求自保。 【最高法院通报吴英案死刑复核情况 称将依法审慎处理】最高法发言人称:我院依法受理了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报送复核死刑的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案,该案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案情比较复杂。我院将依照法定程序,认真核实犯罪事实和证据,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审慎处理好本案。(人民网) 【4】数百港人集会反对陆客自驾游 2月12日,香港多处发生反对内地人赴港自驾游的示威活动,约500网民到维多利亚公园集会及游行抗议。根据港府的计划:第一阶段先推出港人驾车到内地旅游,将于3月份落实;第二阶段是内地人驾车到香港旅游,目前暂无推进的时间表。 【5】广州举办义剪活动为白血病童募捐 2月12日,广州,小碧心的父亲刘任能在为前来捐款的爱心市民理发时,一位父亲突然来到身旁,向大家哭诉,当年自己的女儿身患白血病,无钱治疗,因为没有得到社会的帮助,痛失爱女,自己对不起女儿。当日,为救助白血病童小碧心, 由广州媒体共同呼吁的“爱从头开始, 十万火急救碧心” 首场全城义剪活动,在东风西路小学盘福路校区举行。来自城内十多家知名美发机构的多位发型师合力为小碧心义剪。 【6】感谢寺管会  【西藏日报:寺管会进寺庙受僧人欢迎】寺管会2011年10月进驻西藏林芝县喇嘛岭寺后,第一时间成立了寺管会党支部,按上级要求开展了“六建”、“九有”等工作,受到僧人的欢迎。喇嘛岭寺被评为2011年“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老僧人曲尼被评为“全国爱国守法先进僧尼”。(西藏日报) 【感谢寺管会】2011年12月,僧人阿旺患感冒高烧不退。拨通电话后,寺管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送来了药品,阿旺含着热泪吃下了药。谈起往事,阿旺仍激动不已:“现在党的政策太好了,不仅给我们买了医疗养老保险,还给我们派来了寺管会工作人员,有事一个电话就帮我们解决了,太感谢他们了。”(西藏日报) 【7】广电总局:引进剧不得超过50集不得在黄金时段播出 广电总局13日通报,引进境外影视剧长度原则上控制在50以内;境外影视剧不得在黄金时段(19:00-22:00)播出,不得超过该电视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25%;不得引进涉案题材和含有暴力低俗内容境外影视剧。(新华社) 【8】广东女政协常委拳打女记者:打你怎么了 13日,深圳怡景中心城商业发展公司公司董事长、广东省政协常委刘伟宏就其公司涉嫌违规售铺被报,召开发布会。会议结束,《深圳商报》记者希望采访刘伟宏本人,不料被其挥拳重重击中她的胸口。刘放言:“我打你怎么了?”CNTV段静雅编辑报道 【9】薄熙来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 2月12号,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听取全市改革开放的情况通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指出,要及时总结经验,统一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重庆科学发展。会议还听取了城市建设方面的情况汇报。 @Charlie肇的微博 : 网民最厉害,居然发现薄熙来会见加国总理时,身边紧坐着的竟然是胡总身边的人!而且疑似警卫! 【10】复旦大学教授面试考生:“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谁大?”你会怎么答? 【11】光芒四射的中国未来第一夫人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光芒四射的中国未来第一夫人彭丽媛】-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没有夫人彭丽媛陪同。跟其他中国领导人出访不携夫人的理由不同,习近平不带夫人可能是因为彭丽媛的光芒会盖过他。 袁莉wsj :【外界认为,她将是丈夫习近平今年10月或11月掌权后,首位积极扮演“第一夫人”角色的中国领导人的配偶。】希望如此。多一些透明总比扮神秘好得多。文中提到的汶川地震后彭与女儿参与志愿者活动也非常有意思。 @全子2 :美帝记者要抓狂了:习主席访美……President Who和Premier When刚说顺口,又要出现President She. 对所有英语电视广播记者都是超级挑战:She said, I mean He said @新华视点 :当地时间2月13日,应美利坚合众国副总统拜登邀请,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抵达华盛顿,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到机场迎接。 新华社记者 张军 摄 【12】韩国思密达这次躺着中枪了 林书豪有韩国血统乃假新闻 韩媒:与我们无关_雅虎体育 http://t.cn/zOAxddH 雅虎体育发布一篇名为《终于动手了!韩媒:林书豪有韩国血统 为韩争光》,后经雅虎体育多渠道证实,此消息为假消息,韩国《文化日报》并未发布此类相关消息,雅虎体育为此真诚向广大网友道歉。韩国思密达这次躺着中枪了。 罗永浩可爱多 :这些年网上盛传的韩国人抢东抢西,几乎全都是造谣。林书豪作为一个美国人,没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倒是中国人贱嗖嗖地老强调林是“美籍华人”,还顺便给韩国人栽一赃。我们这样玩下去,没什么意外的话,在外国人的眼里,就是一群流氓无赖。 【13】媒体和真相 【14】当 @方舟子 盯上了 比尔盖茨 WTF? 外国友人也中枪 (via @lonely_player ) 大家不要再沉溺于iphone,ipad神马的啦!影响学习滴!还记得那句谚语吗?“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每天玩苹果的,拿不到博士学位 科技公司的道歉方式,各有不同 (via Bonkers World) 这个主持人太贱了 @中欧管理评论 : 【紧急通知】根据三八联合会的城市抽查显示,今天有百万妻子雇用私人侦探,拟将情人节变成擒人节!在此,紧急呼吁广大干部群众提高警惕,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提高安全作业意识,把反擒工作当做第一要务,改变相约地点、打乱约会时间、创新约会暗号等,确保情人节内外和谐。 【15】朝鲜颁发金正日勋章 据朝中社2月5日消息,为迎接朝鲜已故国防委员长金正日诞辰70周年,朝鲜发布金正日勋章。该勋章为国家颁发,与金日成勋章并列为朝鲜“最高勋章”。 韩联社援引朝中社14日报道称,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决定向132人颁发“金正日勋章”,其中包括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张成泽、劳动党轻工业部长金敬姬、金正日的第四任夫人金玉、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李英浩、人民武力部部长金永春等。 【16】美国1所大学向中国留学生滥发文凭 国狄克森州立大学被发现录取了数百名不具备入学资格的留学生,并在其没有完成课程的情况下授予学位。报告指出这些外国学生中的大多数是中国人。该校副校长辞职,一名学院院长则开枪自杀。据媒体称,狄克森州立大学与中国多所学校签署过合作协议。 【17】中国工人每生产1台iPad仅获8美元 应苹果要求,第三方劳工协会将对富士康等苹果最终产品组装厂商展开调查。苹果CEO库克表示:任何地区的工人都有权拥有安全和公平的工作环境。今日又有媒体指出,中国工人每生产1台iPad仅获8美元,苹果是在依靠低廉的劳动成本享受相对优势。 【18】谷歌公司准备放低姿态开拓中国市场 两年前因审查制度争议撤出中国内地的谷歌公司如今有了在内地扩张业务的新计划。谷歌承认无法承担缺席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的代价。 【19】情人节贺卡34年不变:只愿情如旧 34年如一日,每年都送同一张情人节贺卡给妻子,这样的丈夫你见过吗?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西约克郡71岁小说家肯·迈尔斯曾是贺卡设计师,1979年与妻子瓦莱丽结婚后亲手设计了一张情人节贺卡,每年都在上面添几句话“送”给妻子,而妻子不但不怨他吝啬,反而觉得浪漫。 【20】英国男子自制假摄像头限车速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出于对当地政府无力应对超速行为的愤怒,英国诺丁汉郡村民凯文-麦卡锡花250英镑制作并安装了一个假的超速摄像头。在这之后,司机们的速度明显放慢了。不过,当地政府却警告麦卡锡,如果有司机因假超速摄像头分散注意力导致事故,他可能将遭到起诉。 【21】希特勒在叙利亚复活了 图片上中间玩扑克的,叫奥马尔,叙利亚人。父母带他移民到了德国,但他返回叙利亚,参加了安全部队,并奉命弹压示威群众。在奉命向群众射击时,奥马尔身边的一个士兵,眼睁睁的看着自己18岁的弟弟被射杀,此事刺激了奥马尔,又逃回了德国,说:希特勒在叙利亚复活了……但叙利亚官方称:这与事实不符。( @雾满拦江 ) 【22】孩纸越走脚步越沉重,越走越沉重 @雾满拦江 :春节放假,带孩纸去书店,让孩纸自己挑选书。孩纸挑了《战国策》、《后汉书》、《资治通鉴》……少年版式,每本超薄,有十几本。然后让孩纸扛着回家,走着走着,孩纸越走脚步越沉重,越走越沉重。后来孩纸停下来,满脸忧愁的问我:粑粑,如果被人知道我看这些书,方舟子会不会来打我的假?我:…… 【2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顶尖摄影集 ) 【24】关于爱情的常识性错误 【25】世界暗下了如何,世界崩塌了又如何,不要害怕,因为我一直都牵着你的手。 你若敢勇敢的睁开眼,我就敢跟你地老天荒! http://t.cn/SZPRyM 【26】哼,我知道你们只是上船了 风息神泪 :最近好像频繁看到熟悉的名字去世的消息。“哼,我知道你们只是上船了,有船票不带我们玩儿,还骗我们说是去世了。”……要这样想,心里才会觉得好过不少。你们这些坏蛋,一点义气都没有,你们就先跑吧……反正我知道你们正在船上大吃大喝、快快乐乐 【27】号称中国第一黄金比例身材的重庆美女艾尚真 【28】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作者拍摄于缙云双溪的姓潘村) 。摄影:新秋高气爽 【29】我想成为神是为了拥有,可我却只有放弃才能成为神。似乎不论如何去苦苦追求,总有一些你必须放弃,总有一些你只能怀念,还有一些永远只在梦中。 ——《悟空传》 【30】为爱情辗转一生,理由仍是初见时的理由 @李小萌 :拉萨有个藏医院,老院长年轻时曾出家,前途大好,但喜欢上一个尼姑,两人私奔、还俗、厮守。如今,爱人早已仙去,老人几近失明,问他年轻时哪来的勇气,老人空洞的眼睛闪出向往,他说:你不知道我那个尼姑有多漂亮!为爱情辗转一生,理由仍是初见时的理由。而这一生的相跟相守、患难与共,却不在话下 【31】我妻子不在乎新闻界对我的评价,她在乎的是我是否倒垃圾,是否带孩子们去公园。 ——奥巴马 http://t.cn/zOZo3Vt   ( @喷嚏意图 ) 【32】如果两个人注定要在一起, 最终他们总会找到方法找回彼此。 http://t.cn/zOw930f ( @喷嚏意图 ) 孤单的童鞋今天可以这样过,把情人节三个字写在地上,然后跨过来跨过去跨过来跨过去,就''过情人节''了。    祝各位喷饭,情人节快乐,记得带身份证!   来源: 喷嚏网 综合编辑 友情提示:请各位河蟹评论。道理你懂的 喷嚏新浪围脖: http://weibo.com/dapentizk   、 @喷嚏意图 (新浪)、  喷嚏意图 (腾讯) 喷嚏官方淘宝店: http://shop.dapenti.com   广告联系:dapenti#dapenti.com (# 换成 @) 喷嚏电影频道(beta): http://www.dapenti.com/v/index.html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57780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 喷嚏图卦 】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赵秉志:关于中国现阶段慎用死刑的思考

赵秉志:关于中国现阶段慎用死刑的思考 进入专题 : 死刑    ● 赵秉志 ( 进入专栏 )       【摘要】“慎用死刑”是契合我国社会发展和法治进步的必然选择。它不仅强调死刑适用的合理性、节制性,还强调死刑适用的慎重性与不得已性,并侧重于对死刑审判的质量提出要求。为切实贯彻慎用死刑之政策,需要在严格掌握死刑适用标准的基础上,合理衡量案件情节,以罪中情节作为决定死刑适用与否的首要依据,以罪前、罪后情节作为其必要补充,并适当参酌舆情民意,努力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慎用死刑;死刑政策;死刑标准;案件情节;舆情民意          引言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明确废止了13种非暴力犯罪的死刑,这是我国继2007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后又一极具震撼性的死刑改革的重大举措。然而,任何一项关涉人权与法治进步的重大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中国死刑制度的改革尤其如此。前段时间相继发生的药家鑫案1与李昌奎案2便再次将死刑制度改革推向了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通过对两案相关情节的比照,网络与媒体几乎一边倒地质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对李昌奎由死刑立即执行改判为死缓的公正性。在某门户网站的评论中,至少有9成的网友认为李昌奎“比药家鑫凶残,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是,由于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二审改判死缓主要是基于目前死刑政策所倡导的“少杀”、“慎杀”理念,并宣称“绝不能以一种公众狂欢式的方法来判处一个人死刑”3,故也有部分媒体聚焦于“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有的甚至将矛头指向当前的死刑制度改革,使部分民众对我国现阶段的死刑政策和当下死刑改革的方向产生了疑问。尽管随着药家鑫、李昌奎先后被依法判处和执行死刑,两案从法律处断层面已尘埃落定,但两案所引发的相关争议却并未因此而偃旗息鼓。从这两个案件的社会反映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民众更多关注的是个案处理的公平与公正,而这又涉及到罪前情节(行为人罪前的一贯表现、犯罪动机、犯罪原因等)、罪后情节(自首、民事赔偿、认罪悔罪态度等)以及案外因素(尤其是网络舆情和社会关注度)对死刑适用的影响等诸多因素。     其实,在“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中,“少杀”已是我国当下理性的选择与普遍的共识,反映了民智的逐步开启和人权与法治的持续进步;但就“慎杀”来说,无论是其内涵还是贯彻的具体措施,从普通民众到专业人士均有不同的看法。而这也正是药家鑫案、李昌奎案之所以引致民众高度关注的重要原因。对于“慎杀”亦即慎用死刑的准确理解与正确把握,不仅事关“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乃至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的贯彻,同时也直接关涉到中国死刑制度的改革方向,关涉到中国法治文明的进步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鉴此,本文以药家鑫、李昌奎案为切入点,以两案所反映出来的有代表性的争议问题为主要线索,就我国现阶段应当如何慎用死刑的刑法问题予以专门研讨。          一、慎用死刑及其价值蕴含          死刑政策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对死刑的设置与适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动准则,是我国刑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前死刑政策的完整表述是“保留死刑,严格限制和慎重适用死刑”。在保留死刑的现状下,“少杀、慎杀”即成为我国现行死刑政策的主旨,它是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在死刑配置与适用方面的具体体现。其中的“慎杀”即慎用死刑,它既是我国现阶段死刑司法政策的基本要求,也在立法层面对死刑的配置起着制约与指导作用。     (一)慎用死刑的含义和要求     作为死刑刑事政策的基本内涵,“慎杀”即慎用死刑是指死刑的配置与适用应当慎重而有节制。对于慎用死刑的含义和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应结合中国“慎刑”之法律文化传统来把握     “慎”字自出现至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据《说文解字》,所谓慎,谨也,从心。另据《尔雅释诂》,慎也有“思”之义。据此,“慎”应是深思熟虑、审慎而为之的意思。“慎”字与“宽”、“缓”、“仁”、“轻”等字没有必然的联系。刑罚的轻重绝非衡量慎刑的最终标准,评价慎刑的标准应为“合理”。“慎刑”不是指具体的刑罚方法,而是统治阶级的刑罚观念,即用刑理念。其既包括立法层面,也包括司法层面。因此,适应现实社会背景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轻刑、中刑应属“慎刑”;同时,合乎时宜的、有节制的重刑也应属“慎刑”的范畴。“慎刑”的反义词不是“重刑”,而是“滥刑”。4具体到慎用死刑而言,指应尽可能地适用自由刑等其他刑罚方法,即便是不得已而适用死刑,也要合理、有节制、合乎事宜,决不能滥用。     2.应从死刑的立法配置与司法适用两方面来考虑     慎用死刑并非仅针对司法机关而言,立法机关亦应一体遵循。就司法领域来说,慎用死刑即是要依法统一死刑案件的适用标准,严格限制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适用条件,扩大死刑缓期执行的适用范围,提高死刑案件的审判质量,努力减少死刑案件的数量,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非杀不可的犯罪分子。而且,拟判处死刑的具体案件定罪或者量刑的证据必须确实、充分,得出唯一结论。对于罪行极其严重,但只要是依法可不立即执行的,就不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就立法领域而言,慎用死刑则是指对具体犯罪在立法上要谨慎配置死刑。我国刑法典第48条已明确将死刑适用的总体标准限定为“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此,应本着“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将死刑适用的总则性标准切实贯彻于具体犯罪,并对现行刑法中死刑配置不合理之条款逐步予以修正或废止。     3.应从死刑配置与适用的不得已性上来理解     死刑的配置与适用应具有迫不得已性,即配置或适用死刑确有必要,是反复思虑、迫不得已而为的选择。所谓死刑配置或适用的迫不得已性,是指配置或适用死刑是现实条件下的最后选择,如果有其他可资替代之刑罚,则不能配置或适用死刑。就死刑配置而言,应以预防犯罪的必需为前提,并以符合该罪的罪质为必要。如果通过配置死刑以外的其他刑种,就能够消除犯罪人的犯罪能力,实现刑罚预防犯罪的目的,达到罪责刑之间的均衡,即不必以死刑作为威慑潜在犯罪人或者惩罚犯罪人的措施,就说明不具有配置死刑的迫不得已性;如果对其规定死刑,那么其刑罚配置即属于“过量”,就是不合理的。就死刑适用来说,则应以实现罪责刑相适应为必要。对立法上配置死刑的犯罪行为,如果不以死刑加以惩治,就不足以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与人身危险性,从而难以有效地维护刑法的公正与社会秩序,则对其适用死刑就具有迫不得已性。在现代人权理念和法治文明之背景下,死刑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配置和适用才具有正当性。5     4.应凸显死刑适用的慎重性     所谓死刑适用的慎重性,既主要包括是否判处死刑的慎重性,也同时包括选择死刑执行方式的慎重性。一方面,决定是否判处死刑要特别慎重。从正面来说,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当然要慎重以待,要注意克服重刑主义思想的影响,防止片面从严、盲目从重。对于可判可不判死刑的案件,应该一概不判处死刑。从反面来说,对于确定“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不判处死刑时也应该慎重。不能片面理解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从而一味地强调从宽,忽视依法应予从严惩处的一面。对此问题,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2月8日发布的《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要准确把握和正确适用依法从“严”的政策要求,其第6条即规定,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从“严”,主要是指对于罪行十分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应当判处重刑或死刑的,要坚决地判处重刑或死刑;对于社会危害大或者具有法定、酌定从重处罚情节,以及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被告人,要依法从严惩处。另一方面,对于符合死刑适用条件的犯罪分子,在具体决定其死刑判决是采取立即执行还是缓期两年执行之执行方式时也应有足够的慎重。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刑事审判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对于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案件,因被害方的过错行为引起的案件,案发后真诚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案件等具有酌定从轻情节的,应慎用死刑立即执行。注重发挥死缓制度既能够依法严惩犯罪,又能够有效地减少死刑执行的作用,凡是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的,一律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尽管只是死刑的不同执行方式,但二者间实则是“生死两重天”,而并非如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就李昌奎案件接受采访时所言的只是“观念上的差别”。7所以,司法实务在具体选择死刑执行方式时,同样应该非常慎重。     5.应在正确理解“慎杀”与“少杀”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来把握     尽管我国现行死刑政策将“少杀”与“慎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二者的侧重点却不尽相同:(1)“慎杀”是实现“少杀”政策的重要途径之一。按照“慎杀”政策的要求,慎用死刑有赖于准确理解并严格把握死刑适用标准,可在实现“慎杀”的同时达到“少杀”之效果。(2)“少杀”强调的是减少死刑的适用,而“慎用死刑”是侧重于对死刑适用标准的准确理解与严格把握。(3)“慎杀”涉及死刑适用的质量问题。只有对适用死刑保持慎重的态度,才能够保障死刑适用的准确性与不适用死刑的合理性。如果不讲求死刑适用或不适用的案件的质量问题,“少杀”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基础。不该适用死刑而适用死刑,当然是对“少杀”的直接违背;该适用死刑而不用死刑,则从根本上也与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相背离,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实现了“少杀”的政策,但实则损害了“少杀”政策的刑事法治基础,并不能真正达到其应有的效果,也无法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李昌奎案二审改判所引致的舆论攻讦便是很好的例证。8     (二)慎用死刑的价值蕴含     我国现阶段之所以要慎用死刑,除了能达致“少杀”之目标外,其现实的价值还主要体现在:     1.契合构建和谐社会之社会目标     全球的刑事法治历史经验表明,刑罚犹如双刃剑,用之得当,则国家和人民皆获其益;用之不当,则均受其害。9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尤其要充分考量刑罚的功效。为此,应适时进行刑罚改革,使刑罚种类和刑罚制度的配置、适用与执行更加人道化、理性化;应考察法治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刑法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更好地发挥刑法的社会调整功能。我国当下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求对刑法进行必要的调整,而其中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的切实贯彻,并凸显为限制、减少与慎重适用死刑。     2.为死刑的立法改革与司法改进提供政策支持     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和法治实践经验,政策是法律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死刑政策就有什么样的死刑立法,从而也会产生与之相应的死刑司法,即死刑立法与死刑司法均受制于死刑政策。10而“少杀”、“慎杀”即是我国现阶段鲜明坚持的死刑政策,它为限制与减少死刑的适用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对我国的刑事立法与司法活动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慎用死刑政策的切实贯彻有利于积极推进死刑的立法改革。因为在立法层面慎用死刑的政策强调死刑配置的慎重性与合理性,故而可以本此政策精神,从能否预防犯罪、是否符合该罪的罪质等方面入手,对现行的死刑立法进行梳理和评判,从而纠正现行刑法立法中仍存在的死刑罪种过多、死刑适用的条件弹性过大、多种非暴力犯罪仍配置有死刑等不科学、不合理的情状,逐步推进死刑的立法改革进程。而《刑法修正案(八)》对13种罪名死刑的削减,则是我国立法机关对慎用死刑的积极努力与显著贡献,应当充分予以肯定。另一方面,慎用死刑的政策也可以促进相关司法举措的改进。基于慎用死刑政策的考量,司法机关应当摒弃崇尚、依赖死刑的观念,排除对死刑案件的非法干扰,尽可能地统一死刑适用的标准,完善死刑案件的二审与核准程序,扩大死缓的适用范围,强化自由刑等其他刑罚方法的执行力,着力替代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     3.倡导尊重生命、保障人权并防止错判、误判     尊重生命、保障人权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推动死刑限制与废止的内在动因。1989年12月1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二任择议定书》明确指出,废止死刑有助于提高人的尊严和促使人权的持续发展,深信废止死刑的所有措施应被视为是人类在享受生命权方面的巨大进步。而在我国现阶段仍保留死刑的前提下,慎重适用死刑无疑合乎尊重生命、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况且,死刑之判决必须由法官做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法官明察秋毫,但因虚伪证言或不实自白或鉴定有误等主客观情况的存在,均有可能导致裁判有误。死刑本身具有错判、误判之可能,而错误的死刑裁决一旦付诸执行则不可逆转,即错杀无辜,根本无法救济。对此,美国有学者曾进行了专题研究,发现自1976年美国恢复死刑适用,至2007年5月,在全美25个州中已经有127名无辜者被错误地判处死刑。根据美国“无辜者计划”组织的调查分析,造成死刑错案的原因主要是:(1)目击证人指认错误;(2)缺乏科学技术检验证据或者检验错误;(3)警察、检察官的违法行为;(4)律师的无效辩护;(5)犯罪嫌疑人错误认罪,其中包括误导精神不健全者认罪,逼供、诱供等。11在我国,死刑案件错判、误判的现象亦非个别。近年来相继见诸报端的藤兴善案、聂树彬案、杜培武案等,都充分印证了慎重适用死刑的必要性。     4.适应当下的国情民意     由于目前严重刑事犯罪仍比较猖獗,社会治安形势尚不容乐观,因此,传统的重刑主义思想在当今中国仍有很大的市场,法律实务部门对死刑的迷信与依赖心理依然甚为严重:从立法层面观察,死刑罪名在罪名体系中还占据着相当的比例;从司法实践来看,一些司法实务人员仍抱有崇尚死刑、重刑的思想,在他们看来,要遏制和减少犯罪,不仅需要从立法层面增加死刑,提高重刑包括死刑在法定刑中的比例,而且要在司法上多用重刑,多杀长判。一些领导人和普通民众更是对死刑怀有难以割舍的情感,死刑甚至已经成为一些民众维系公平、伸张正义必不可少的社会心理寄托。立足于这一国情民意,为了确保死刑改革进程的顺利,并最终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考察、分析、预测可行的条件和环境。中国死刑的改革进程,只有与中国的社会文明程度、法治发展状况乃至人权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才能在循序渐进地实现法治进步目标的同时,避免导致不必要的社会震荡。而慎重适用死刑,是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为切实减少死刑并兼顾当前社会心理的现实举措,更容易获得普通民众的认同。     5.顺应限制与废止死刑之国际趋势     从20世纪后半叶起,特别是晚近20余年来,全球废止死刑的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09年6月30日,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止了死刑,其中,在法律上废止所有犯罪死刑的国家和地区已多达95个,废止了普通犯罪死刑的国家和地区为8个,而事实上废止死刑的国家和地区为35个(以过去10年未执行一例死刑为标准),总计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止死刑的国家和地区已多达138个。12日益增多的废止死刑的国家及其废止死刑后社会秩序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实际状况,无疑也给死刑废止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死刑的存与废就是一个国家刑法文明和人道与否的标志,因为死刑的存废要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基本价值观念、尤其是犯罪现实状况等因素来决定;但在现阶段还需要保留死刑的国家,严格控制、合理减少并慎重适用死刑,无疑已是刑罚向人道化方向发展的共识与大势。而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作为已经签署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国家,在死刑问题上当然也必须考虑相关国际规则和国际社会的现实状况。     总之,慎用死刑体现了我国现行“少杀”、“慎杀”死刑政策的基本要求,符合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考虑当下国情民意以及死刑发展国际趋势的现实选择。慎用死刑不仅能为死刑的立法改革与司法改进提供政策支持,还能有效地避免错判、误判,充分彰显尊重生命、保障人权之理念,因而,必须在正确把握其内涵的基础上切实加以贯彻。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司法机关片面理解慎用死刑的含义,在死刑改革之路上走得过于激进,以少杀、慎杀之名对一些造成极其严重后果的恶性暴力犯罪网开一面,造成司法机关与民众乃至决策领导层的对立与不协调,给死刑制度改革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李昌奎案件即是如此。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宣称对李昌奎的二审改判为死缓是基于“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声言“这个案子10年后肯定是一个标杆、一个典型”,其观点不仅引致大量网民的斥责和围攻,给我国当下“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带来冲击,同样亦为学者所质疑。刑法学界泰斗高铭暄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指出,“李昌奎案二审不当改判死缓,并不能说明我国现行死刑政策本身有什么问题,只是执行死刑政策过程中在处理个案时出现的偏差,属于个别现象。司法机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再审,纠正偏差,恰恰是正确贯彻我国死刑政策的体现。”13李昌奎案所引发的舆论风波充分说明,无论是死刑立法改革还是司法改革,均应在综合评判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采取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的逐步发展的方式予以推进,这才与慎用死刑所蕴含的合理、节制、合乎时宜地适用死刑之政策精神相吻合,才能体现慎用死刑所强调的慎重性与不得已性,从而真正实现慎用死刑政策之价值。笔者认为,就刑事实体法即刑法角度而言,慎用死刑政策的切实贯彻有赖于严格掌握死刑适用标准,合理衡量死刑案件的情节,并适当参酌案外相关因素,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严格掌握死刑适用标准          严格掌握死刑适用标准当为慎用死刑的题中应有之义。尽管我国现行死刑立法与司法近年来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毋庸讳言,慎用死刑政策并未得到切实的遵循,其在立法配置与司法适用两方面仍有较大的完善和改进空间,在死刑适用标准这个事关死刑全局的重大问题的把握上亦是如此。     (一)刑法立法中死刑适用标准之缺陷及其完善     诚然,我国立法机关在修订1997年刑法典时,在刑法典总则中对死刑适用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有意识地限制、减少死刑的适用:如进一步限制了死刑适用的条件,删除了对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可适用死缓的规定;放宽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的条件。但是,刑法典总则所确立的死刑适用的总体标准远未尽善尽美,而且该总则性标准并未能在刑法典分则中得到切实贯彻,分则多达68个死刑罪名的存在,意味着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非常明显。14     1.现行刑法立法中死刑适用标准之缺陷     (1)刑法典总则确立的死刑适用标准与国际公约的相关要求尚有差距。现行刑法典第48条第1款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这一规定与我国1998年签署的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确立的死刑适用标准—“最严重罪行”相比,尚不能简单等同。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于1984年公布的《关于保护死刑犯权利的保障措施》第1条之规定,《公约》中的“最严重的罪行”应理解为“死刑的范围只限于对蓄意而结果为害命或其他极端严重后果的罪行”。而我国刑法中的所谓“罪行极其严重”通常认为应当是指犯罪的性质极其严重、犯罪的情节极其严重、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极其严重的统一。这一模糊的解释实际上与前述联合国公约条款的含义是有差距的,并且被认为是为不合理地配置死刑打开了方便之门。15(2)死刑罪名过于庞杂,经济犯罪等非暴力犯罪仍未取消死刑。尽管《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13种经济犯罪、非暴力犯罪的死刑,但现行刑法中的死刑罪名仍高达54种,且几乎涉及刑法典分则的全部类罪。而且,仍有31种非暴力犯罪在立法上配置死刑,这明显与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求相冲突16。(3)死刑适用条件规定得过于原则。例如,将死缓的适用条件规定为“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将一些具体犯罪适用死刑的情节仅表述为“情节特别严重”等。这显然不利于司法实践对于死刑适用条件的准确把握,也容易出现“生死两重天”的罪刑不均衡现象,损害国家法治的统一和尊严。更为重要的是,明确而具体的死刑适用标准的缺失,使得对死刑的控制更多地依赖于一定时期的社会治安形势以及受该形势影响的决策领导层的意志,从而使中国限制死刑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4)仍有绝对死刑之法定刑设置。1997年刑法典对劫持航空器罪、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规定了应当判处死刑的绝对法定刑,对武装叛乱暴乱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暴动越狱罪及聚众持械劫狱罪等4种犯罪的加重犯规定了在“情节特别严重”情形下仅为判处死刑的法定刑。这就使得这些犯罪在特定情况下只能适用死刑,无法选用其他刑种。17     2.死刑适用标准之完善     为了弥合刑法典的结构性缺陷,强化其内在的协调性,同时与国际公约所确立的刑事准则相协调,有必要采取立法改革措施,完善死刑规范,充分彰显我国慎用死刑的政策精神。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1)在条件成熟时,应根据国际公约的规定,将死刑适用的总体标准修正为“最严重的罪行”。在现实的国情下,也应对“罪行极其严重”予以严格解释,并使之切实贯彻于刑法典分则的具体罪名,即行废止不符合该标准之犯罪的死刑。例如,应尽快废止与《刑法修正案(八)》中取消了死刑的13种罪名之危害最相近的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运输毒品罪等犯罪的死刑。(2)进一步削减非暴力犯罪的死刑,逐步将死刑只配置于那些侵犯公民、社会和国家重大法益的极其严重的犯罪。由慎用死刑政策之内涵所决定,即便是危害最严重的非暴力犯罪,也应基本归诸于不可杀、不宜杀之列,这才是“少杀”、“慎杀”刑事政策思想的真正体现。当然,受现实国情民意所影响,贪污罪、受贿罪和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犯罪等非暴力犯罪的死刑,现阶段尚不宜贸然废止,但也应显著提高其死刑的适用标准,以严格限制与减少死刑之适用,并根据社会发展状况作持续深入的努力,力争在2020年左右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时能废止其死刑。18(3)明确规定适用死刑缓期执行的标准,并完善死刑缓期执行改为死刑立即执行的条件。应在总结归纳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情节尽可能地列举出来,以增强该标准的可操作性。同时,可将刑法典第50条后段死缓犯执行死刑的条件修改为“如果抗拒改造情节恶劣,又实施故意侵犯公民人身重要权利的犯罪,且应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确有必要立即执行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19(4)及时、明确、适当地提高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等严重暴力犯罪适用死刑的标准。从中国的刑事司法实践来看,判处死刑的罪名多集中在这几种常见、多发的严重暴力犯罪,只有将这些犯罪适用死刑的标准严格化、明确化,才能切实控制死刑的适用,有效地减少死刑适用的数量,真正贯彻“少杀”、“慎杀”的政策精神。(5)尽快取消绝对死刑之法定刑设置,将死刑与无期徒刑甚至长期徒刑并列予以规定,即便在“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下,也给司法机关可以排除死刑适用留有余地。     (二)刑事司法中死刑适用的缺陷及其改进     近年来,为切实贯彻“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最高人民法院在国家决策领导层的支持下,积极推进死刑制度的司法改革,并在统一死刑案件适用标准、严格控制死刑适用数量、提高死刑案件审判质量诸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其具体措施主要包括:(1)通过制定故意杀人、抢劫、故意伤害、毒品等犯罪适用死刑的指导意见,尽可能地统一常见的严重犯罪的死刑适用的标准,确保死刑的正确适用。20(2)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10月30日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的决定》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12月28日发布了《关于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有关问题的决定》,宣布自2007年1月1日起将死刑复核权全面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若干意见》,要求依法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统一死刑案件的裁判标准,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但是,总的来看,当前在死刑适用方面对于慎用死刑政策的贯彻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于清醒审视并进一步改进。     1.死刑适用缺陷的主要表现     死刑适用缺陷的主要表现为:(1)在死刑适用上存在过于保守或者过于激进的极端司法观念。长期以来,某些司法官员无视国家对人权的宏扬和法治的进步,仍固守重刑思想,盲目迷信和依赖死刑的功能,强调“多杀、长判”。有些司法人员并没有严格按照死刑适用的总体标准来适用死刑,很多时候仅侧重于犯罪人的客观危害,甚至变相地降低“罪行极其严重”的认定标准,对本不该、不宜适用死刑的犯罪分子适用了死刑。这些现象显然与慎用死刑之观念背道而驰。同时,也有些司法官员司法观念上过于超前,对依法完全应该适用死刑的犯罪分子都没有适用死刑,这亦不符合慎用死刑之精髓,实际上也会阻碍死刑改革的进程。(2)有关具体犯罪死刑适用的司法解释欠缺,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尽管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某些具体犯罪制定了一些适用死刑的指导意见,但大多属于内部指导性文件,并没有升格为司法解释的形式公开发布,而且往往表述得过于原则和模糊,其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换言之,关于如何严格把握死刑适用的标准以及如何对具体犯罪准确、妥当地适用或者不适用死刑,不仅刑法典本身没有作出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至今也未能出台明确的规定。由于死刑的适用缺乏明确、细致、具体的规则,致使实践中严格控制死刑适用标准、限制死刑的适用只能依赖于司法机关与司法官员的自觉选择。是基于保障人权而限制死刑适用,还是为了严惩严重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需要而放宽死刑适用,基本由司法机关与司法官员自由掌握。这就意味着,司法机关与司法官员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随意决定是否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其自由裁量的余地显然过大。这显然不利于慎用死刑之政策的贯彻。(3)对死刑案件的非法干扰因素还相当严重。很多情况下,司法机关在处理死刑案件时会受到各种非法干扰,有时还相当严重。这主要表现为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两种内部制度:一是案件请示制度。很多死刑案件都比较复杂、疑难,下级法院在审判时往往请示上级法院,请上级法院提出处理的意见,因而使得死刑案件的二审乃至复核程序都失去了原本的功能与意义。二是案件协调制度。对于是否判处死刑存在较大争议或者案件的证据有问题的死刑案件,某些地方领导、政法领导机关违背司法职能分工的原则,在处理案件的各办案机关之间进行协调,甚至召集各办案机关的代表一起召开协调会,提出处理意见,办案机关大多只能按照协调意见办理案件。这两种于法无据、有悖情理的内部司法制度不仅严重干扰了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法定职权,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适用死刑的数量与案件质量。21(4)死刑判决与执行的绝对数量较大,且具体数字仍属于国家机密。据大赦国际所作的不完全也不甚准确的统计显示,全世界90%以上的死刑执行发生在中国。22而且,大赦国际关于中国适用死刑的统计数字与我国的实际死刑数字相比,往往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实际上也是我国人权状况饱受国际社会诘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死刑适用缺陷的改进措施     针对死刑适用的上述缺陷,应采取如下改进措施:(1)在死刑改革问题上,既不能抱残守缺而过于保守,也不能过于激进,而应理性、稳健、合乎时宜地逐步推进,从而在避免社会震荡的同时,使死刑改革获得更多的公众认同。(2)对非暴力犯罪应尽量不适用死刑或者以刑法司法解释的方式宣布停止适用死刑,使得这些死刑规定逐步成为虚置的条文,在司法实践中失去适用的机会,从而在事实上废止这些犯罪的死刑。(3)对暴力犯罪的死刑罪名,要在充分考虑国情民意的基础上,重视和扩大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适用,以死刑缓期执行来逐步替代死刑立即执行的大部分适用,使得死刑立即执行逐步成为备而不用或者至少是备而少用的特别的死刑制度。(4)对具体犯罪的死刑适用标准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尽可能地制定出较为统一、操作性强的具体犯罪(尤其是死刑适用比较集中的罪名)的死刑适用标准,至少将不适用死刑或者适用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情形明确地规定出来。(5)从法律和制度上切实保障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法官依法独立办案,维护死刑案件的二审、复核乃至核准程序的独立性,保障被告人依法所享有的复审权,切实遵循司法职能分工的原则。23同时,要依照法纪、党纪严肃查处非法干扰法院和法官依法独立审判的行为。(6)随着中国死刑制度改革的进展和死刑数量的不断下降,应努力改变观念并创造条件,尽早定期公开死刑判决和执行的数字,让国际社会和我国公众了解中国死刑判决和执行的状况,加强对死刑司法的监督。24          三、正确衡量死刑案件情节及案外因素          死刑案件中的各种罪前、罪中和罪后情节,是决定应否适用死刑以及选择何种死刑执行方式的根据所在。慎用死刑政策的切实贯彻有赖于在准确把握死刑适用标准的基础上,对案件所蕴含的各种罪前、罪中和罪后情节予以正确衡量,综合判定其是否属于“罪行极其严重”、是否属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也就是说,这些罪前、罪中和罪后情节,反映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及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是判断具体犯罪案件中犯罪人的罪行是否符合死刑适用标准以及如何选择死刑执行方式的依据。进言之,不同种类的量刑情节在内容和性质上可能属于犯罪的某个方面,但其对行为人的罪行是否符合死刑适用标准的揭示和说明却并不是单一的,因而根据量刑情节来分析罪行是否极其严重,需要对具体案件的所有量刑情节从整体上进行考量,而不能单纯依靠某一个或者某一方面的量刑情节就确定对犯罪人适用或者不适用死刑。25只有将死刑适用与否的裁决根植于对具体案件的所有罪前、罪中与罪后情节进行整体的合理衡量的基础上,才能彰显慎用死刑政策所强调的合理性、节制性、慎重性与不得已性。     案件的罪前、罪中与罪后情节在整体上对量刑的作用与影响,实际上也是刑法理论上旧派、新派与并合主义之争的焦点。旧派的报应刑论主张以犯罪本身的危害程度为基准量刑;新派的目的刑论主张以犯罪人的性格危险程度为基准量刑;而并合主义则主张同时以犯罪本身的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性格危险程度为基准量刑。通常认为,我国1997年刑法典采取的是并合主义的立场。26例如,刑法典第61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这一关于量刑一般原则的规定在着重考虑犯罪本身的危害程度的基础上,也考虑到了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等人身危害程度,故而恰恰是采纳了并合主义的观点。     申言之,尽管刑罚裁量的本质根据在于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但它又通过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和情节表现出来。其中,发生在犯罪实施过程中、表现行为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犯罪事实,亦即罪中情节,是裁量刑罚的基本的和首要的依据,包括犯罪构成事实和犯罪构成事实以外的其他犯罪事实;而不具有犯罪构成的事实意义,却能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或者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各种罪前、罪后情节,则是衡量刑罚轻重的重要补充。27因此,笔者认为,罪中情节尤其是犯罪行为及其危害后果应是整体考量的决定性因素;而罪前、罪后情节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本末倒置地颠覆罪中情节的应有影响。这一论点同样适用于死刑裁量。     (一)以罪中情节作为决定死刑适用与否的首要依据     在各种犯罪情节中,作为犯罪构成事实的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在刑罚裁量包括死刑适用中无疑应居于核心地位。当然,犯罪故意也是犯罪构成事实的重要内容,其对于死刑适用与否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忽略;至于犯罪手段、犯罪动机、犯罪的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事实,尽管通常被认为是犯罪构成事实以外的情节,但在死刑适用时亦必须正视。     1.犯罪行为方式及其表现对于死刑裁量的影响     就犯罪行为而言,行为方式如何、行为或侵害次数多少,会对死刑适用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作为是不顾法律的禁止从事某种积极举动而对法益造成损害;而不作为是因为不履行某种积极举动的特定法律义务而对法益造成的损害,侧重表现为身体的消极静止。故而一般认为,作为的危害程度相对要大于不作为的危害程度。这也是有学者建议将不作为杀人作为故意杀人罪从宽情节的原因。28至于行为或侵害次数越多,危害当然越大,应受的刑罚也应越重。因此,刑法典中有多个条文将多次犯罪作为可以加重处罚甚至适用死刑的法定情形之一。在药家鑫案件中,被告人药家鑫连续捅刺被害人张妙6刀,实际上便成为影响其死刑裁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犯罪手段残忍与否对于死刑裁量的影响     就犯罪手段而言,手段是否特别残忍是决定适用死刑与否需要考虑的因素。将手段是否特别残忍作为决定适用死刑与否的标准是有立法依据的。我国刑法典第234条对于故意伤害罪适用死刑的条件即是“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同时,经《刑法修正案(八)》增设的刑法典第49条第2款也将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的除外条件限定为“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事实上,“手段残忍”作为一种酌定量刑情节,其对死刑判决具有影响已成为司法实践中的裁判惯例。从法理内涵上讲,“手段残忍”是一个以社会一般观念为判断基准的规范性概念,其重点不仅是针对具体的被害人,而且也是对善良风俗的严重违反和对人类恻隐心的极端挑战。29因而,将手段是否特别残忍作为衡量是否适用死刑的考量因素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就李昌奎案件而言,原一审判决明确认定被告人李昌奎“犯罪手段极其残忍”,并将之作为选择适用死刑立即执行的重要理由。而原二审判决中,却回避了对被害人犯罪手段是否残忍的认定。为了不对被告人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就选择性地认定案件中所存在的情节,即只认定了从宽情节,而忽视了从重情节,如此一来,二审改判的理由和结论自然缺乏说服力。其实,李昌奎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在光天化日之下将王家飞扼晕后实施强奸,并在其醒后跑开时,又用锄头猛击其头部造成致命伤。随后,李昌奎又提起年仅3岁的无辜幼儿王家红的手脚,将其头部猛撞门框,并用绳子紧勒二被害人颈部后逃离现场。这一令人发指的残忍罪行,当然严重违反了社会的公序良俗,是对人类恻隐之心的极端挑衅,自然应被认定为“犯罪手段特别残忍”,从而成为酌定从重处罚情节,对死刑裁量产生重要影响。而在药家鑫案中,药家鑫交通肇事致人伤害,过错在先,随后不但不予以及时救治,竟然杀人灭口,连续六刀杀害其肇事罪行的被害人,其冷血之举同样令人无法容忍,因此也应视为酌定从重情节,在裁量是否适用死刑时注意加以考虑。     3.犯罪对象对于死刑裁量的影响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有些犯罪因侵害的对象不同,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也有一定差异。如杀害老、弱、病、残、孕、幼等特殊弱势群体,或者杀害直系血亲、尊亲属以及外国政要、港澳台同胞、知名社会活动家或者科学家等,行为人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自然显著增加。所以,对于侵害这些特定群体和特定人的犯罪行为应当酌予从重处罚。药家鑫凶残地杀害已被其交通肇事致伤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这一特定的犯罪对象无疑使其犯罪危害加重而影响到量刑的从重;再就李昌奎案件来说,其在强奸杀人后,又以极其残忍的手段虐杀年仅3岁的毫无反抗能力的幼童,这种恶劣行径严重违反了社会的慈幼良俗,可谓令人发指、人神共愤,自然应当予以从重处罚,考虑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4.危害后果的性质及其程度对于死刑裁量的影响     就危害后果而言,危害后果的性质及其程度的不同是决定适用死刑与否必须考虑的因素。基于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极刑,因此,对犯罪人适用死刑应以其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危害结果具有相当性为必要,即只有出现致命性结果或者其他极其严重的结果时,才能考虑适用死刑;特别是在选择死刑立即执行时要尤其慎重。有学者曾以统计学交互分析的方法,对某地法院审结的83件故意杀人案件中“损害后果对于量刑的影响”作了实证检验,并得出如下结论:杀死一人的被告人被判处死缓的机率是49.2%,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机率是50.8%,两者大体相当。30这说明,至少在部分地区,导致一人死亡的结果是死刑适用的基准状态,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还是死刑缓期执行则取决于案件的其他情节。这一现实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笔者主张,对于仅导致一人死亡,且并无其他从重情节的案件,一般不应适用死刑立即执行,要避免落入“唯后果论”的窠臼。以药家鑫案为例,因为该案只导致一名被害人死亡,如果没有其他从重处罚的情节,那么就不宜判处药家鑫死刑立即执行。只是因为该案实际还存在行为人是在交通肇事后杀人灭口、不顾被害人连连哀求、连续捅刺6刀等酌定从重情节,因此,法院最终判处了药家鑫死刑立即执行。至于那些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经济犯罪或者财产犯罪,即便立法上配置有死刑,通常也不宜适用。在这些犯罪中,以犯罪数额的大小作为死刑适用与否的唯一依据的“唯数额论”更不足取。从这个意义上讲,司法机关对中石化集团原董事长陈同海案件的处理值得称道。尽管陈同海受贿涉案金额高达1.9亿多元,但他不仅具有犯罪后自首、检举他人违法犯罪线索、认罪悔罪等法定和酌定的从宽情节,而且有主动退赔全部赃款的情节,所以法院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而没有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是适当的。31     5.犯罪故意类型及其程度对死刑裁量的影响     就犯罪故意而言,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是预谋犯罪还是激情犯罪,等等,都会直接反映出行为人犯意的坚决程度和主观恶性的大小,进而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轻重,故而也是决定适用死刑与否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由于间接故意所反映的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要相对小于直接故意,故而行为人出于间接故意而实施犯罪的,一般不宜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此,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10月27日发布的《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已明确指出:“在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案件中,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是不同的,在处刑上也应有所区别”。同时,预谋犯罪反映出犯罪人的处心积虑和犯意的坚决性,预谋时间越长,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就越大,也就越应受到更重的处罚。而对因受到外在刺激而在强烈的情绪冲动支配下迅速爆发的激情犯罪来说,行为人实施犯罪时往往缺乏冷静、理性的思考和判断,犯罪后则通常都有悔改之心,易于改造,其主观恶性及人身危险性相对要小一些,因此,在具体决定是否适用死刑时应慎重,一般也不宜判处死刑立即执行。32     在药家鑫案件中,行为人是否属于激情犯罪之所以成为控辩双方争议的焦点之一,就是因为激情犯罪也是一种酌定从宽情节。笔者认为,被告人药家鑫的行为不能构成激情杀人,法院的定案结论是正确的,但其裁判理由似可再斟酌。对于药家鑫辩护律师所谓激情杀人的辩护理由,法院基于“激情杀人一般是指由于被害人的不当言行引起被告人的激愤而实施杀害被害人的行为”之认识,认为被害人张妙并无不当言行,故认定药家鑫的行为不构成激情杀人。法院对于激情杀人的这一界定掺杂了学说见解与法官个人的认识,不够准确。其实,激情犯罪是一个犯罪学领域经常使用的概念,我国刑法学界尚关注甚少。激情犯罪是因受到外在刺激而在强烈的情绪冲动支配下迅速爆发的一种犯罪。激情杀人因与行为人人格中的性格和气质因素紧密联系,其发生具有情境刺激强烈与行为瞬间爆发的特点,因而较少涉及行为人道德层面的缺陷;在社会评价上,行为人的反社会倾向也往往相对较轻。而药家鑫的行为与激情犯罪的上述特点并不符合。在药家鑫案件中,问题情境完全是其一手造成的,并不存在源自双方的激烈冲突与对抗。33相关报道所揭示的如下案件事实的存在意味着药家鑫的杀人行为与激情杀人毫不相干:(1)在其肇事致人伤害后又开出一百多米,药家鑫突然觉得有些不对,于是掉头查看;(2)在下车查看时,药家鑫并无普通人发生交通事故后的慌张,还能记得随身携带放在副驾驶位置上内装作案凶器的包;(3)发现张妙躺着有呻吟声,他既没有询问伤情,也没有与伤者说话,而是在仅仅过了短短两三秒后,就抽刀开始连续刺杀被害人。其杀人行为表现为在一个时间序列中若干行为的有机串联。考虑到其杀人时的目的指向性十分明确,即“为了不让受害人记住自己的车牌号,免得以后找麻烦”,这不能不让人质疑其下车的动机。遗憾的是,法院没有就此做进一步查证。但这已充分说明,药家鑫的杀人行为与激情反应是有本质区别的。34     (二)以罪前、罪后情节作为决定死刑适用与否的必要补充     罪前、罪后情节虽非发生于犯罪实施过程之中,但却能为我们判断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及其人身危险性的大小、今后改造的难易程度补充必要的考量素材,所以对于正确裁量死刑也具有重要意义。     1.罪前情节对死刑裁量的影响     作为犯罪实施前的事实状况,罪前情节主要包括犯罪人的一贯表现、犯罪动机、犯罪的原因(被害人过错、民间矛盾激化等)、犯罪人的基本情况等。限于篇幅,此处仅就药家鑫案、李昌奎案所涉及的同时也是实务中最典型、最常见的几种罪前情节对死刑裁量的影响略加论述:     第一,犯罪人的一贯表现对死刑裁量的影响。就犯罪人的一贯表现来说,相关刑法理论和罪犯改造实践反复证明,犯罪人是初犯、偶犯还是累犯、惯犯,其平时是遵纪守法还是违法乱纪,是立功受奖还是屡屡违纪、违法等等,会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犯罪人人身危险性和改恶从善可能性的大小,故而应在裁量刑罚时加以考虑。对于初犯、偶犯、一贯遵纪守法、曾经立功受奖的犯罪人,由于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改造可能性较大,在量刑上可以适度从宽,且应谨慎适用死刑;对于累犯、惯犯、一贯违法乱纪、屡教不改的犯罪人,由于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大,改造可能性较小,就可能成为强化死刑适用的理由。犯罪人的一贯表现会对死刑裁量产生影响,这在一些司法解释和司法文件中已有所体现。例如,最高人民法院2008年12月8日发布的《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即明确规定,“对有证据证明被告人确属受人指使、雇佣参与运输毒品犯罪,又系初犯、偶犯的,可以从轻处罚,即使毒品数量超过实际掌握的死刑数量标准,也可以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同时,该《座谈会纪要》还规定,“必须依法严惩毒枭、职业毒犯、再犯、累犯、惯犯、主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危害严重的犯罪分子。……对其中罪行极其严重依法应当判处死刑的,必须坚决依法判处死刑。”不过,在药家鑫案中,一审法院存在着有意无意忽视被告人一贯表现的做法,似有欠妥当。在该案庭审过程中,辩护律师向法庭提交了3份材料,包括报纸对药家鑫主动递交悔过书的报道,药家鑫上学期间的13份奖励,药家鑫校友、同学、邻居的4份请愿书,并说明药家鑫是初犯、偶犯,平时一贯表现良好,请求法庭给被告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虽然被害人张妙丈夫当庭的言辞甚为激烈,“我不看那个,那都是垃圾”,但不能否认辩护律师所提交的这3份材料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药家鑫的一贯表现。对此,一审法院曾认为,初犯、偶犯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只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和情节较轻的犯罪,对故意杀人这样严重的刑事犯罪,尤其是本案这样如此恶劣、残忍的故意杀人犯罪,显然不能因此而从轻处罚,并据此否定辩护律师的辩护理由。35这一对初犯、偶犯的认定及其见解显然有违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之通识。而二审法院虽就此作了纠正,即认定被告人药家鑫为初犯、偶犯,但也未能正视被告人的一贯表现。令人遗憾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裁定中再次回避了对其系初犯、偶犯以及平时表现的认定。笔者认为,即便被告人的一贯表现对基准刑的调节作用非常有限,以致无法对最终判决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但一贯表现毕竟仍属于酌定从轻情节,是对全案在整体上进行综合裁量时需要适当考量的因素,不应完全忽略。     第二,犯罪动机卑劣与否对死刑裁量的影响。就犯罪动机而言,是出于卑劣的反社会动机,还是出于有益于社会的动机,同样反映出行为人主观恶性与人身危险性的大小,会对刑罚裁量产生影响。事实上,既然死刑的适用以“罪行极其严重”为标准,而主观恶性是否特别恶劣、人身危险性是否极大又是判断是否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重要考量因素,那么,集中反映行为人主观恶性与人身危险性的犯罪动机当然也就成为具体决定是否适用死刑时需要直面考量的因素。例如,出于为民除害动机的杀人与为了灭口的杀人,两者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前者一般即不应适用死刑,而后者则往往会强化适用死刑的可能。如在药家鑫案中,被告人在交通肇事致人伤害后,不仅不施救,也不是逃逸了事,反而是为逃避责任而凶残地杀人灭口。如此卑劣的犯罪动机恐怕是其受到千夫所指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审判机关最终决定对其适用死刑立即执行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     第三,被害人过错对于死刑裁量的影响。被害人过错是诱发犯罪人犯罪意识、激发犯罪程度的原因,故会直接对犯罪人的刑事责任产生影响,是裁量刑罚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司法实践中,被害人的过错包括被害人实施的刺激、挑衅、迫害、威逼、侮辱、谩骂等行为。从刑事实体法角度讲,被害人过错的实质意义在于承认其与行为人的行为一起构成了对具体犯罪的加功作用;并据此承认它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有无或者大小产生了影响;行为人的刑罚轻重直接取决于被害人过错的程度。被害人有罪错的,对被告人一般不应适用死刑;36被害人有重大过错的,对被告人一般也不应适用死刑,确有必要时可以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有轻微过错的,虽不足以影响死刑的适用,但可以与其他从轻情节一起对量刑发挥趋宽作用,从而抑制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37在药家鑫案中,有辩护律师曾认为被害人张妙试图记车牌照,对案件的引发有一定的激化作用。这实际上是想以被害人的过错为理由来分担被告人药家鑫的罪责。不过,这样的辩解很难让人接受,因为即使被害人张妙试图记其车牌照也是基于被告人药家鑫肇事后不积极施救的自然反应和正当反应,不能以此作为激化矛盾的原因,更不能因此而将过错归咎于被害人。而在李昌奎案件中,被害人更是毫无过错可言。     第四,民间矛盾激化等案件起因对死刑裁量的影响。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案件,通常系因熟人社会中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债权债务等民间冲突激化而引发。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是非曲直有时难有泾渭之分,甚至更有许多案件是由被害人过错而引发,或者被害人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而且,此类案件多发于有一定血缘、地缘、人缘关系的熟人社会中,被告、被害双方大多是远亲近邻或沾亲带故的关系,因矛盾叠加、冲突升级,没有得到有效调和,最终酿成恶果。38就犯罪主观恶性而言,此类案件大多具有突发性,犯罪分子事先并没有犯罪的动机和预谋,而是受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产生情感的突然冲动,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犯罪,事后案犯理智恢复又可能追悔莫及。从犯罪行为来看,犯罪人的行为通常都明确指向纠纷的另一方,并从形式上表现出以犯罪方法解决私人恩怨之私力救济的特点。从案发后的社会反映来看,普通民众对于此类案件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心理承受力和容忍度,有时甚至会对被告人产生一定的同情心理。可见,此类案件基于自身的特点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可宥性。39     正因为如此,《纪要》明确规定,“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据此,对因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具有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一是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二是被害人一方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三是被告人具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当然,还必须指出的是,即便是存在以上情形,上述《纪要》也并非绝对排斥对此类犯罪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如果被告人同时存在其他法定或者酌定从重情节,其对于基准刑的调节效力远大于上述从轻情节的,则也可以依法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例如,以极其残忍手段杀害多人的即属此列。况且,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民间矛盾”绝非空间性和物理性的地域概念,不能将凡是发生在左邻右舍、乡里乡亲间的纠纷一概视为“民间矛盾”。立足于熟人社会之情理基础,似应对“民间矛盾”予以限缩解释,将之限定为具有直接关联性的矛盾双方为妥。40对于与纠纷无关的第三方所实施的侵害行为,就不能认定为上述《纪要》所谓的“民间矛盾”,并藉此排除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     具体到李昌奎案件来说,邻里纠纷双方原系被告人李昌奎的哥哥和被害人王家飞的母亲,此二人为民间矛盾的直接相关方。被告人李昌奎和被害人王家飞、王家红均非这场邻里纠纷的直接相关方,故而李昌奎强奸王家飞并杀害王家飞、王家红姐弟二人,就不应属于因民间矛盾引发的案件,就不能基于《纪要》的精神而不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一、二审法院曾认定被告人李昌奎与被害人王家飞之间存在感情纠纷,姑且不说这样的认定缺乏事实依据,因为感情纠纷是以彼此之间具有感情为前提的,而李昌奎只是其家长曾单方向王家飞提亲被拒绝,又何来感情而言?退而言之,即便能认定李昌奎的犯罪行为系其与被害人王家飞的感情纠纷引发,从而将该二人视为民间矛盾的直接相关方,也无法将李昌奎残忍杀死无辜3岁幼儿王家红的行为视为民间矛盾激化所引发的案件,因为3岁幼童王家红毫无疑问应属非直接相关方。更何况,即使可以将该案视为因民间矛盾激化所引发的案件,也不能就此排斥对被告人李昌奎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因为他正是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杀死了两人,且竟然冷血到对年仅3岁的无辜幼童痛下杀手,这些酌定从重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效力,又岂是仅因民间矛盾激化引发案件这一酌定从轻情节可比拟?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考量,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改判李昌奎为死缓都是不适宜的。     2.罪后情节对死刑裁量的影响     作为犯罪完成后的事实状况,罪后情节既包括行为人自首、坦白、立功等法定情节,也包括行为人赔偿、积极退赃、挽回损失、畏罪潜逃以及被害方谅解等酌定情节。限于篇幅,此处也只针对药家鑫案、李昌奎案所涉及的自首、积极赔偿与被害方谅解等典型罪后情节对死刑裁量的影响作简要探讨。     第一,自首对死刑裁量的影响。由于自首是犯罪嫌疑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将自己交付国家追诉,表现出其所具有的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自觉性,进而体现出一定的认罪或悔罪态度及其人身危险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弱,因此,我国刑法在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刑罚适用之个别化需要,设置了自首制度,并将其规定为法定从宽处罚的情节。41从司法实践来看,自首制度对死刑裁量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有论者曾通过对某地法院审结的83件故意杀人案件中“自首对于量刑的影响”所作的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没有自首情节的案件,被判处死缓的比例是38.4%,被判处死刑的比例是61.6%;有自首情节的案件,被判处死缓的比例是70%,被判处死刑的比例是30%。42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自首情节对于死刑适用的实际影响。     事实上,《纪要》也有明确的规定,“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而这也与自首作为一种法定“可以型”从宽处罚情节之性质相一致。43自首制度的所谓“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表明了立法的倾向性要求,即对于自首的被告人原则上或者说多数情况下要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同时也保留了不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少数情况。具体到死刑适用而言,如果被告人犯罪后自首,因为属于法定从轻处罚情节,所以一般可以根据上述《纪要》的规定对其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也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对其不予从宽处罚。前述学者的实证分析,从实践层面为此作了很好的注解,即有自首情节而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仍占全部死刑案件的30%     那么,对于具有自首情节的被告人究竟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如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12月22日发布的《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规定,应当考虑其犯罪事实、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社会影响、被告人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投案的主动性、供述的及时性和稳定性等,综合予以判定。具体到死刑裁量而言,对构成自首但犯罪符合死刑适用标准的犯罪人,也应分析其自首在整体上对犯罪人罪行的实际影响。若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犯罪后果特别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或者在犯罪前即为规避法律、逃避处罚而准备自首的,或者犯罪后迫于打击犯罪活动的形势而自首一部分罪行并意图逃避另一部分罪行的,或者归案后态度恶劣、毫无悔罪之意,经反复教育仍无济于事的,则犯罪人的自首并不表明其人身危险性的明显降低,也可以考虑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44例如,在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励弑师案中,被告人付成励在庭审过程中仍态度非常强硬,虽承认自己杀了人,但否认犯罪,仍坚持认为被害人程春明的行为该杀,并表示如果他能出来碰到此类事情还会这样做。45对这种自首实乃出于规避严厉处罚的目的,其实毫无悔改之意的犯罪人,自首从宽的效力显然会大打折扣。当然,如果犯罪人虽罪行极其严重,但因其构成自首而属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情形,则应考虑对犯罪人从宽处理,尽量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46     具体到药家鑫案与李昌奎案而言,两被告人均被认定为自首,但最终都没有给予从宽处罚。可以说,连续发生的这两起案件,从客观上对于自首制度的实践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首刑事政策功能的发挥,也影响了慎用死刑政策的贯彻。如果两案中审判机关能对是否成立自首以及成立自首后应否从宽以及为何不从宽作更为深入的分析,也许这种状况可以避免或减轻。     在药家鑫案件中,他在其父母带领下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应认定为自首,这也符合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5月9日施行的《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不过,法院虽认定药家鑫构成自首,却只是简单地以“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为由,对药家鑫不予从宽,而未能阐明具体的理由,这是令人遗憾的。尽管自首只是一种可以型从轻情节,但毕

阅读更多

【喷嚏图卦20120203】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张思之致函最高法称吴英案难服众 83岁法律界前辈张思之致函高院一级大法官张军,说(吴英)集资对象是本地亲友及放贷人而非社会不确定公众;资金大多流入当地实业,经营手段和目的不仅合情且未违法。诸多涉案债权人对吴英鲜有指控,且有重要举报线索尚未加追查。如对吴执行死刑恐难服众。 【2】韩寒就诊记录 @新华上海快讯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证实:2月3日韩寒已委托律师到普陀区人民法院正式递交相关诉讼材料。据了解,法院将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立案审查并给予答复。 【韩寒:就此事现在收笔】愿我的读者和支持者对待对方更加理性,如果和他人讲不通那就不要讲了。尽量不要去对方的微博或者博客上谩骂,我理解你们的心情,正如你们理解我的心情。仇恨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更能激化分歧。我写的很无趣。希望大家谅解,早些离开这场闹剧。作品见 http://t.cn/zOhxySi @韩仁均叔叔 :《求医》是韩寒根据自己的经历再夸张描写的文艺作品,当年《小说选刊》就把它选在短篇小说栏目里的。看见有人苦苦考证,非要找出哪家医院查出韩寒是否得过疥疮什么的,现在就把当年的就诊记录贴上吧。就是韩寒没去过哪家医院也可以随意发挥虚构。回应各种误导性的欲加之罪真的很累,我也将少说此事了。 @方舟子 :韩寒父亲韩仁均出示的韩寒就诊记录,恰恰证明了《求医》所写不是韩寒1999年在金山区中山医院看疥疮的经历,而是一个中年作者对七、八十年代看病的回忆。具体分析见《韩寒的就诊记录否证了韩寒《求医》 》 http://t.cn/zOhah2b @方舟子 :作家是最熟悉自己的作品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具体解答对自己作品提出的疑问。有那么几位畅销作家也跟在韩寒后面高喊担心作家面对质疑都无法自证清白,甚至还因此不敢让下一代当作家,让人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心虚,是否代笔在现在的文坛不是个别现象。 @胡戈 :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 链接: http://t.cn/zOhZfuh 【3】还是三亚 @夜莫嫣 :我和我爸爸今天在三亚市凯丰大酒店社区凯丰花园被10多名保安殴打,他们态度十分嚣张,不停说打死人没关系,往死里打!我们是游客,来这里旅游过年,可是竟然因为停车的问题被打,还不停遭受他们的威胁。现在我的爸爸在医院里,肋骨6处骨折,全身大小瘀伤不计,可是目前为止酒店也没有任何负责人出面! 【三亚调查9000元海鲜账单:消费者若签字不算宰客】昨日上午,针对网上曝光的“海岛渔村”的消费单据,三亚市物价、工商等部门已介入调查,该店也已停业。工商局负责人表示,只要是明码标价,又有消费者签字,就不能算欺客宰客,也不能照此进行处罚。 【4】中国正在考虑更多参与解决欧洲的债务危机问题 温家宝2日与到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中国有关部门正在对中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资的具体方式,以及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和欧洲稳定机制等渠道,更多参与解决欧债问题进行研究与评估。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中国正在考虑更多参与解决欧洲的债务危机问题,但欧债问题首先要靠欧洲国家自己解决。德国总理默克尔同时强调,欧债危机有助于欧元区的整合,希望中国继续对欧元抱有信心。 【5】重庆官方800字评价王立军 王立军卸任重庆公安局长,全票升任副市长。黑社会曾出500万买其人头。重庆官方评价:政治立场坚定,宗旨意识和大局观念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处事公道,执法公正,群众口碑好……不足之处是,工作有时要求急一些,批评人不太注意方式方法。 【6】奖状植入广告 河南某小学在奖状里“植入”广告,奖状的正面下方有“×××外语”字样,背面则印满了广告图案,以及招生对象、开设课程、联系方式等。 【7】这个自助式图书馆,馆名叫“信任” 宁波鄞州高级中学的图书馆,无门无管理员,10万册图书,全数提供给师生自助借阅。 有人问:怎么不设管理员?校长:6个人一年30万元工资,只要年丢书不超30万就值;古今中外哪本书教人偷书?偷书是受教育不够,多看书多受教育,偷拿过书也会放回书架。 【8】媒体称中国商品所含税高于所有发达国家 世界奢侈品协会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费达72亿美元,中国人海外消费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有媒体分析称,国内税制对此现象影响相当大,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9】全球网速排名公布:中国大陆排第90 根据全球最大的CDN服务商美国Akamai公司1月3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平均网络连接速度最快的国家或地区是韩国,香港日本分居二三名,而中国大陆仅排在第90名。出去旅游一圈后,我终于信了。 【10】男子连续玩网游23小时暴毙 遗体保持玩游戏状 台湾一名23岁年轻男子陈荣宥,在网吧内连续打了23个小时网游后暴毙。警方发现陈荣宥手脚已僵硬,但两手伸长的模样,就像仍在打线上游戏,一手打键盘、一手握鼠标,当时店内有约30多个玩家,仍忘我专注地打电玩,只有少数人闻讯离开。 【11】最慷慨老板:一声不吭发1亿年终奖 澳大利亚一家公司1800名工人中许多人账户中突然增加数千澳元,以为是银行搞错了。他们平均拿到8500澳元,有些人多达10万澳元。原来是老板卖掉经营66年的家族企业,默默给全体员工发了总额约1亿元年终奖。他对待员工像家人一样,知道每位员工的名字 【12】港民围堵大陆游客,当面唱《蝗虫歌》羞辱 香港观塘某餐厅门口.“欢迎所有的狗,但孔庆东不得内进,除非已上绳及戴上口罩 【13】人类已经无法阻止海底捞了…… @海底捞火锅 畅享智真,此刻天涯亦比邻!海底捞【远程视频聚餐系统】已在北京王府井店、上海长寿路店开始试运行,提供京沪两地视频聚餐服务。咨询电话:(北京)010-57620153;(上海)021-62770701;消费类型:京沪两地商务洽谈、朋友聚会、家庭团聚 消费标准:200元/小时(2月29日前,100元/小时),餐费另计。 【14】两个疑问:第一,谁设计的?第二,谁发现的?( @慎独小猪 ) @Taurus_Oldman : 《智障也有春天》… 土鳖国这些东西都什么玩意儿! 【15】忍够体大集合 @叶落孤舟 :【忍够体大集合】自香港《苹果日报》刊登广告后,北上广深网友纷纷发图回应,接下来各大城市纷纷不甘寂寞…天津版/成都版/重庆版/厦门版/米帝版,再来就是火影版乱入,穿越版吐槽,最后一个鸽子版真心亮瞎!!网友们太有才了!!(图/网络) 【16】辽宁公交车咆哮女 2月1日16:30发生在辽宁省大连市7路车上的一幕,一位女性对着手机咆哮各种雷人语言。啥也不说了,看视频吧。 http://t.cn/zOPd7tW 【17】iPhone防盗软件!!! @苹果新闻 :这个叫iGotya的插件太牛了。越狱后可以在Cydia里搜索安装。你可以设定锁屏密码的尝试次数,一旦超过几次错误,就会自动开启前置摄像头,拍到贼的照片并将当前手机的位置发送到你之前设定好的邮箱里,还可以设定自动报警。真的是防盗宝物啊!!! 【18】CCTV华盛顿总部开播在即 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华盛顿的新闻中心将在2月的第二周开始运营。有分析人士指出,央视一直希望效仿美国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的平衡的新闻报道。但是美国业界人士表示,如果在美国的央视无法真正摆脱其官媒身份,将很难和CNN进行竞争。 【19】新近被发现的亚马逊原始部落 国际生存组织周二公布了一组照片,显示在秘鲁亚马逊地区可能有新的、尚未与文明社会建立联系的原始部落被发现。去年11月,考古学家科尔蒂约在秘鲁亚马逊地区马德雷德迪奥斯河附近拍下了这张原始部落成员的照片。 【20】Facebook上市造富:漆墙工获价值2亿美元股票 2005年,一位叫乔伊的员工赴总部进行墙面装饰。作为报酬,Facebook时任主席西恩向乔伊说:要么收下现金,要么收下等值股票。乔伊认为 “荒谬”,但仍然收下了股票。如今,这些股票价值高达2亿美元。 【21】贺龙元帅告诉你菜刀实名制的真正原因 【22】处于这段时期的女生和恐怖分子的最大区别 @丁小云 :在追一个女生之前,先打听一下她的大姨妈大致周期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在她排卵时约她出来是最明智的选择,这能大大提高你的求爱成功率。顺便说一嘴,最好不要在她大姨妈快来时或已经来时约她,因为据专家分析,处于这段时期的女生和恐怖分子的最大区别就是你可以和恐怖分子谈判…… 【23】中国人无法获批一年以上签证的原因 【24】一种有效的“歧视” 富士康招工的健康标准之一是“无纹身、无烟头烫伤”。于是想起一些硅谷公司筛选应聘简历的一个方法:用Gmail的可以进一步了解,用Yahoo和Hotmail的直接删除。 【25】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胡同台妹_宮鈴 : 如果能在各種爭端中多思考一點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我們都能瞭解,人性總是不由自主的趨向利於自己的解讀,那麼無數個他人不過是你自己的反映,這樣想,是否還會覺得那些與你意見不同者那麼可惡?贏得民心,心,本來就只是感知系統,理性少感性多,道理的成立在於對方本來就有一顆與你相同的心。 胡适: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26】若一个人不靠关系,不用巴结,不为某种得失提心吊胆,不必把命运系在某个人身上,而是在用自己的能力创造社会价值并养活自己,而且做的还是自己喜欢的事,并且不虚荣,春天就常驻你心里。 http://t.cn/zOhcKGy   ( @喷嚏意图 ) -还有人谈那三篇文章么? -没有了。 -那他本人呢? -封笔了。 -很好,这瓶是真的章光101,拿去用吧。   来源: 喷嚏网 综合编辑 友情提示:请各位河蟹评论。道理你懂的 喷嚏新浪围脖: http://weibo.com/dapentizk   、 @喷嚏意图 (新浪)、  喷嚏意图 (腾讯) 喷嚏官方淘宝店: http://shop.dapenti.com   广告联系:dapenti#dapenti.com (# 换成 @) 喷嚏电影频道(beta): http://www.dapenti.com/v/index.html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57263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 喷嚏图卦 】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

阅读更多

南方周末 – 中国式“判例” 头炮有点闷

中国式“判例” 头炮有点闷 中国式“判例” 头炮有点闷 民告官案,一个也没有;热点案件,还没出现;入选案例,适用范围有点小,甚至有些“多余”。学界公众期待很高,法官亟需鲜活经验,最高法院“慎之又慎”。   “同案不同判”,让公众的感觉很复杂 (向春/图) 已决的公正判例,将开始发挥效力。 2011年12月20日,最高法院在出台相关规定一年以后,谨慎低调地公布了第一批4个指导性案例。 这意味着,法官在裁决案件时,除了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还有先例判决作为裁判依据。 人们是否会等来渴盼已久的“同案同判”?这些年法官在拆迁、名誉权等领域摸索出来的裁判规则,是否能够得到普遍确认?最高法此举给社会各界带来诸多期待。 该指导的还没指导 2010年11月26日,最高法院公布《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后,迟至一年,首批指导性案例才得以出炉。 最高法院研究室案例指导处处长吴光侠介绍,遴选过程“慎之又慎”。他们从各级法院报上来一百多个案例中,提出备选案例,然后征求业务部门和学者的意见,再报主管院长,最后经审委会讨论,同意后才公之于众。 “数量少了点,不解渴。”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昕说。他设想的理想状态是:规定出台后,每三个月出台一次,每次七八个案例,一年就有几十个。“这样才能对普遍的同案不同判问题,起到立竿见影的解决效果。” 广东省珠海中院行政庭庭长唐文感到有点遗憾:4个指导性案例,两个民事案、两个刑事案,没有一个行政案。民告官案件被认为是“最难啃的骨头”,法官们亟需先例判决的指导。 4个案例中,一号案例涉及房屋买卖中的“跳单”纠纷,二号涉及民事诉讼中二审和解协议效力问题,三号案例涉及新型受贿的认定,四号案例涉及婚恋纠纷中的杀人罪免死问题。 “总体来说,对社会热点回应度不够。”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李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发现,这几年几个引起社会关注的案例都没有选上,比如许霆利用ATM机故障取款案、辽宁张剑杀死拆迁者被判正当防卫案等。李轩曾和最高法院副院长苏泽林合作研究案例指导制度。 2011年5月,最高法院表示,已通知各省高院将按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的第一、二起案件上报,最高院将在审查后发布醉驾指导性案例作为审判醉驾的参照。此前,刑法修正案(八)实施,最高法院院长张军的一句“勿将醉驾一律认定为犯罪”激起巨大争议。 一位接近最高法院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最高法院本意是想选醉驾案入指导性案例,但公安和检察机关有不同意见,理论界对此也有分歧,谨慎起见,最终未选。 广东省高院有关负责人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该省上报了20个案例,包括许霆案,全部落选。一位学者指出,许霆案是由于舆论监督引起法院重视才改判的,在类似案件中是否应该遵循许霆案,司法实务界仍有分歧。 有学者评价这次案例遴选:慎重有余,效率不高。 最高法院的慎重也不无道理。最高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腾2011年7月在《人民法院报》撰文说,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备选案例不符合指导性案例的要求,或者不具有指导价值,或者有较大的瑕疵与争议。 按照2010年规定中的相关条件,胡云腾解释说,“社会广泛关注的”是指实实在在的利益争执,不是公众一时的热议或者媒体的炒作;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人身损害的也属于工伤,就符合“法律规定比较原则的”;没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例,不论多么典型、疑难或者新颖,都不能作为指导性案例。 指导性案例指导性不足 即使是已经公布的4个案例,在学界和实务界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在受访学者和法官中,三号案例获得的好评最多,法院通过一个职务犯罪案例,就将4种新类型的受贿情节界定清楚。该案主人公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工委书记潘玉梅、办事处主任陈宁,与请托人合办公司,未出资,不参与经营管理,但获取“利润”;收了钱但还没“为他人谋取利益”;从房地产公司买低价房;相关人员被查处后赶紧退赃等,这些行为均被认定为受贿。 对其他3个指导案例,仍有一些不同意见。 一号案例被认为适用范围过小。买方与一家中介签了买房确认书,但最终对比多家中介公开的同一房源信息后,选择和报价最低的一家中介签约,此案例明确认定,房主并未违约。但这类“跳单”并不是最普遍的现象,大量的纠纷是买家跳过中介直接和房主签约,此类纠纷明显属于违约,无须“指导”。“虽然法院判决合理,推理过程清晰,但指导性意义的普适性何在?”一位受访专家反问。 二号案例则被疑是否“多余”。民事诉讼二审时,双方签了和解协议,一方忽然翻脸了,要求执行一审判决,此类情况法院是否支持?指导性案例的答案是支持。不过一些学者认为,对和解协议效力的问题,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也没有太多争议,所以指导意义不大。 争议最大的是四号案例。该案中的男青年王志才因和女友结婚不成,愤而杀人,最终被判死缓。案例的指导性意义在于:因恋爱、婚姻矛盾激发引发的故意杀人案,本应判处死刑的,可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判处被告人死缓。 “婚姻家庭等案慎用死刑”是现行刑事政策的原则之一,有学者猜测,此案是对2011年8月云南省高院重审李昌奎杀人案的“辩解”,重申法院在死刑政策上的立场。 云南农民李昌奎杀死昔日恋人及其三岁幼弟,受害者家属要求严惩,一审被判死刑;由于有坦白悔罪、积极赔偿等从轻处罚情节,云南省高院改判李昌奎死缓,完全符合四号案例的裁判要点。 但在社会舆论压力下,最高法院决定由云南高院重审此案,李昌奎最终被判死刑,一个月内完成核准和执行程序。 无论对4个指导性案例有多少争议,学者们仍感到欣慰。首批案例的推出,意味着中国式判例制度终于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阅读更多

朝鲜日报:中国霸权时代迫近

今年是韩国和中国建交20周年。冷战时期韩国和中国处于敌对关系,称中国为中共。1992年8月24日,韩中正式建交。此后中国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国。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国。中国凭藉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军力扩张,成为新的霸权国家。有人预测,202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居全球首位的国家。面对迫在眉睫的“中国时代”,韩国将如何应对挑战?     美国前副国务卿理查•阿米蒂奇预测说,韩国在经济上将大大依赖中国,但不会被隶属于中国。但也有人预测,随着中国主导全球政治和经济,韩国最终将进入中国的影响力范围。在迎来韩中建交20周年之际,本报通过对专家的采访和投稿,对中国时代韩国将面临的机遇和危机进行了分析。          阿米蒂奇:韩国隶属于中国?我预测错了           “早在30年前就有人分析称,韩国将成为夹在美国和中国这两头‘大象’之间的‘蚂蚁’。但韩国取得奇迹般的经济发展,并主持召开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成为国际社会中的重要角色,韩国再也不是蚂蚁。韩国不会隶属于中国。”     包含美国对亚洲战略的政策建议的《阿米蒂奇报告》的作者、美国前副国务卿理查•阿米蒂奇上月在华盛顿附近的办公室接受采访时说:“韩国在经济上将大大依赖中国,但中国也有依赖韩国的部分。”并做出了上述表示。     阿米蒂奇和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斯奈2000年共同编写《阿米蒂奇报告》,并于2007年推出修订版。该报告成为布什政府东亚政策的基石。阿米蒂奇当时在报告中指出:“韩国因朝鲜这一变数,相比美国和日本,同中国站一排的可能性更大。”但此次接受采访时阿米蒂奇说:“韩国不能放松对中国的警惕。我想对韩国说,‘睡觉时也要睁一只眼’。”以下是采访摘要:     问:面对中国的崛起,韩国应如何自处?     “美国的结论是和中国保持‘商业往来’,但不必一定要成为‘朋友’。我想韩国也一样。韩国在经济上和中国是不可分割的关系,但不要忘记过去中国曾数百次侵略韩国。”     问:担心中国的哪一方面?     “中国将以什么方向扩张军力让人难以预测。天安舰事件、延坪岛事件时中国支援朝鲜,中国还在中国南海引发领土纠纷,这些都让人对中国的意图产生怀疑。在这些忧虑被打消前不能放松对中国的警惕。”     问:有预测说中国即将超越美国,您怎么看?     “我不这么看。虽然美国不能继续保持压倒性优势,但无论是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上,还是军事力量方面,中国要追赶美国还要走很长一段路。而且中国有很多有待解决的国内问题,如少数民族问题等。中国即将赶超美国的说法有些操之过急。”     问:应如何牵制中国的崛起?     “不是一定要牵制,但韩国和日本在政治、经济上要不断变强。不能成为中国的牺牲品。美国也将在亚洲发挥这一作用,但没有韩国和日本的协助不太可能。”     问:如何评价当前中国对韩国的立场?     “目前中国对韩国采取‘微笑外交(smiling diplomacy)’。从维持现状的角度看,这对韩国并没有坏处。但历史早已证明,中国不会永远对你保持微笑。”     问:今后韩美同盟会不会因为中国而发生动摇?     “坦白地说,韩美关系有过像过去(美国在东亚防线中排除韩国)《艾奇逊宣言》时那样的困难时期,但最终都以对双方有利的方向化险为夷。我认为短期内这一方向不会发生变化。”          部分专家:韩国或隶属于中国          “朝鲜战争(韩国称“6.25战争”)时美国年轻人为韩国流血战斗,但韩国人只要与美国发生小小的问题,就举行反美示威。而中国无论多么轻视韩国,韩国对中国都非常宽容。难道中国不是朝鲜战争时侵略韩国的敌国吗?看到这一幕让人非常失望。”     住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朝鲜战争参战老兵最近表示:“韩美虽说是血盟关系,但韩国人心理上似乎更亲近中国,受中国影响也更大。”并做出了上述表示。     许多观点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力蒸蒸日上,韩国最终很可能进入中国的影响力范围。美国国防部政策委员会委员罗伯特•卡普兰在2010年向美国外交杂志《外交事务》投稿的文章中画出了“中国影响力地图”,他将日本归类为在中国影响力范围之外的国家,把印度归类为可抵抗中国影响力的国家,而将韩国纳入不能摆脱中国的国家。卡普兰认为,中国的影响力将扩大至韩国、俄罗斯远东地区、中亚、中国南海、印度洋和东南亚地区。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也在2010年11月向《华尔街日报》投稿的文章中说:“中国将成为世界中心,美国将难以阻止。”他在最近接受采访时说:“由于地理位置,韩国历来受到周边强国的威胁。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额已超过对美贸易额。美国影响力减少的部分将由中国占据。今后美国和中国对立时,韩国将面临选择美国还是中国的两难抉择。”     很多国际政治学者也认为,在“中国时代”韩国将隶属于中国。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大卫•姜认为,东亚将出现以中国为首的新的等级秩序。他说,包括韩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已适应过去30年取得快速经济发展的中国,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大大提高,因此出现以中国为首的地区秩序是必然现象。韩国也将被纳入该秩序内。     印度凭藉庞大的人口和快速的经济发展,有可能成为挑战中国的地区内竞争对手。     围绕钓鱼岛等与中国存在领土纠纷的日本则有望凭藉美日同盟和经济力,与中国保持紧张关系。     专家们认为,日本是唯一能挑战中国霸权的国家,但韩国与日本联手对抗中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虽然韩国因为历史原因而对中国抱有反感,但对过去武力占领韩国,并宣示独岛主权的日本的反感更大。     专家预测,如果韩半岛统一,韩国与中国的关系将更加密切。卡普兰指出,在“统一韩国”美军将没有名义继续驻扎韩半岛,因此美国的影响力将迅速减弱,但韩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来源:朝鲜日报中文网)    进入专题: 中国霸权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评论 > 环球评论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8788.html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