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杰

师兄讲座:中国学术史上的抄袭争议

   讲堂77期预告 张耀杰 中国学术史上的抄袭争议 2010年08月06日21:25 张耀杰 我要评论 ( 4 ) 字号: T | T 2010年3月10日出版的《文艺研究》,刊发了王彬彬的长篇论文《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指出《反抗绝望》一书存在抄袭剽窃现象。钱理群、孙郁、赵京华等多名鲁迅研究专家,认为该书只是存在引文不够规范等“技术层面的问题”,恶意剽窃难以成立。据张耀杰先生的研究,无论是作为汪晖的研究对象的鲁迅先生,还是指导汪晖写作《反抗绝望》的博士导师 唐弢,在抄袭与剽窃问题上,都曾经留下过迄今为止依然没有得到澄清的类似瘕疵……而 90年前,在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北京大学,曾经发生过一桩并不十分严重的抄袭事件。抄袭的主角是相对守旧的北大国文系教授马叙伦…… 主题 :中国学术史上的抄袭争议 ——从马叙伦到汪晖 主讲嘉宾 :张耀杰(历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史专家) 主办: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承办 :腾讯评论 时 间: 2010年8月14日(周六) 下午15点-17点 地 点 :银科大厦1601室(海淀大街38号,地铁10号线苏州街站东北出口北行约600米,地铁4号线中关村站西行约600米,26路、374路、运通114等公交车北京地震局站下车北行20米可见) 公益论坛,免费参加。因座位有限,感兴趣的朋友请预先报名。 报名邮箱: 622002624#qq.com(请将#替换成@)。 报名格式 :姓名 职业 联系方式 。 嘉宾简介: 张耀杰, 男,1964年生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人员,苏州德源文化研究所学术主持人,历史学者,戏剧史专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已经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话剧史》、《戏剧大师曹禺——呕心沥血的人间悲剧》、《影剧之王田汉——爱国唯美的浪漫人生》、《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北大教授:政学两界人和事》、《民国背影:政学两界人和事》等十三部。写作之余还参与过《小关一家人》、《山河作证》、《农电之光》等数十部长短电视片的拍摄与编导。 附: 燕山大讲堂 简介 “燕山大讲堂”,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主办、腾讯网评论频道承办的、网友免费参与的公众论坛,创办于2008年5月,每周末邀请著名学者和公众人物就当下的热点话题发表演讲并回答提问。燕山大讲堂坚持建设性、开放性、独立性、学术性,培育国民的理性精神,推进中国公民社会建设。

阅读更多

梁晓燕: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23)

作者: 老虎庙  |  评论(0)  | 标签: 转型 , 梁晓燕 , 演讲 梁晓燕,这是一个在中国实在太嫌普通的女性化名姓,以至于我在网上搜索,同名同姓者众多,而唯独相关我们所说的这个梁晓燕却只寥寥几篇。这个梁晓燕,曾经叱咤风云的“街头女”,被许多人至今念念不忘的美丽女性正是以她不被俗世所能理解的品质仍然威武不屈地生动在这世上。 崔卫平介绍我找梁晓燕谈公民话题,我便去了。 梁女士对公民话题直抒胸臆,侃侃而谈。您将在下面她的听起来很舒服的修辞之间看出多许浪漫和女性情操,我想那得感谢她曾经接受过的专业师资训练,但你不会以为面前的这位秀气女子也不过是常见的学生会领袖式的做派,习惯于草莓小点,甜腻腻奶油一般的公关热情。也许道上听她的的事情多了,在我的思维里也自然拥塞起无数个关于她的碎片,而这些美丽碎片又一时难以连缀——那年以后她做什么?那年以后她去了哪里?似乎这些年她完全以个人的行动奉献着公益?而那些具体的事务似乎又很神秘……以至我们去拍摄她,也还担心约定的时间未必她在…… 六月,初夏,我在北京梁晓燕的寓所里见到了她,惊讶的是她竟住的与我本一个街区。也许因此,我们很快以邻居的感觉开始了谈话。 那天晚上,我在案头整理白天的拍摄资料—— 一片布艺、一纸书签、一副墙画、一尊雕塑,那是从梁女士家采撷而来的事件背景和花絮。那其中有几样形容粗陋却透着分明扑鼻土腥的杯垫、玩偶和木质圆雕不禁令我浮想联翩…… 当问起梁女士这些年所投身的边穷地区公益教育事业的情况时,梁女士却谈的很少。尤其让我惊讶的是她甚至主张对这些绝口不提,包括我们采访的话题中也尽量绕行。梁女士透露出从事这些事业的人才真正感受得到来自某些方面的压力。“公民是在践行中成为的,只有去做公民你才是公民。”或许我可以拿来她在演讲中所提到的这么一句来诠释她的内心。 应梁晓燕的要求,我们把她谈“努力走向公民社会”放得稍后一些。这样我们直到挨过十多集后的今天才正式推出。此刻,我在宁夏自治区一个偏远的小镇旅社里。白天我是沿着黄河行进的。夜里我就有了很好的时间来思想这些迟发的精彩。很尴尬,我不能对梁晓燕其人多说些什么了,因为在我,她尚算一谜。[写并制作于宁夏中卫] 视频地址在这里 http://24hour.blogbus.com/logs/72846366.html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老虎庙的最新更新: 钟:黄河万里溯源行(011) / 2010-08-12 08:50 / 评论数( 3 ) 殷德义: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22) / 2010-08-10 09:32 / 评论数( 4 ) 甘沟驿的穆斯林:黄河万里溯源行(010) / 2010-08-08 19:11 / 评论数( 3 ) 周曙光: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21) / 2010-08-07 12:38 / 评论数( 9 ) 张耀杰: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20) / 2010-08-06 12:21 / 评论数( 3 )

阅读更多

钟:黄河万里溯源行(011)

作者: 老虎庙  |  评论(1)  | 标签: 所见所闻 7月20日,我由民和出发,一路沿着湟水河向东。 当骑行至红古乡新庄村地界的时候,我停车买水,在一座老桥桥头,听几个老人谈论自己村上的事情,听起来是是非非,后来我和他们攀谈,就听来个故事:村里有个叫唐永林的,这些年为了维护村民大家的利益,自费打官司、上访,以至事情闹腾到了兰州、北京。卖水的老头说,你干脆自己去找他,收获定然不小。 新庄村地处交通要冲,早年的兰青铁路和现还在使用着的309国道均在此交叉。近些年又开始修建兰青铁路复线和高速公路,这里因此更像是一处建设工地。 新庄村是退耕还林地区,农民们现在多在自家的自留地里栽植瓜果到市场上去贩售,看起来就更像是半农半商。在国道309沿线,尤其是接近新庄村的一段,国道边上就愈发见得摆摊设点卖瓜卖果的农民。尽管309国道近些年使用率骤减,在我长途骑行十几公里的路程上几乎很难再见货车,恰多的是农用机车和偶尔经过的长途客车,似乎国道早变县道。 摆摊卖水的农民告诉我说:胆小的农民还是多些,因此助长了一些村干部的气焰。“我们很支持康永林,因为像他这样敢向不平叫板的现在不多。” 我找到了康永林的家,一家修理自行车的铺子。铺子就安营在路边。 康永林对我的到来似乎很吃惊,加之听我说是想问问村里的那些麻烦事情,就半信半疑地去了后屋,须臾,他抱着一堆材料走来,“我想了半天,好像你去年来过,是那个记者吧,还在我铺子对面住了一宿,关心的也是我们村上事情,后来走了,来了个电话,说是事情太敏感,怕以后不好在甘肃待下去。”我笑笑,没有正面回答他,“他也骑车子来的么?”康永林这才吃惊地发现门外我停在路边的自行车。“我是修车子的,没有见过你这样的车子,也没有见过从山外头骑它进来的……” 康永林又唤来了弟弟,他们在桌面上一一摆开那些已经近乎黄旧的材料。康说:“北京我也去过,去的时候希望很大……”我问结果。康则哑口。 正像开首描述的,新庄村因为多年来交通要冲的角色,村子的发展也就是一部交通发展史。我在村口湟水河上就看到一座水泥曲拱大桥和一座已经遗弃的枕梁吊索木桥相距两米比肩而立,旧的未去,新的已是车水马龙。新庄村村民的命运也就和交通发展成了密切。 概括一下,国家征地建路,发下征地补偿款。而款子被区、乡、乃至村干部个人间沆瀣一气,纷纷蚕食。其间变换花样繁多,手段令人称奇。那似乎像我们在城市里在即将拆建的地盘上突击加层,加面积,转入户口凑人数一样,这里的这些事情却全由村干部和上级单位合作包办了。比如没有地的忽然在报表上用“荒地五亩”来顶;没有房的拉来农机站的机房做补,因此可获得每平米35元的占地赔偿;更有在原有地界上增加附着物如树木、机井等的名目来加大本钱,其最终以获取额外补偿金钱为目标……最可憎的是,这些来路不明的金钱并未能落到村民手中,而往往明目张胆地直接进入到了村干部私人的腰包,为此他们不惜拉出自家媳妇的名字来充数,甚至干脆造假,没人头,没面积,整个一个生造国土,单凭一纸白纸加表格就可以直接获取金钱,比做什么的都来钱! 康永林和弟弟康宗涛就是冲着后一个宣战的。然而,这些白纸黑字明摆着的事实,真要打起官司来,很难!这里面有着千奇百怪的路数,亦有着常人所不能想象的“中国式智慧”。这让我这个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好似蒲松林摆摊子买故事的路人很难吃透。就说那些上级的干部吧,在几乎所有的案子里都有着他们的影子,比如下来考察和村干们吃吃喝喝却不到现场;比如上级政府下乡办公却要收取村民和干部间的矛盾“协调费”;再比如康永林直接写给胡锦涛的信,却被“国家信访局转给中纪委,中纪委压给(甘肃)省纪委,省纪委压给市纪委,市纪委又压给了乡纪委……”最后由乡纪委组成了专案组,专案组把康永林叫到了纪委审讯室,一个小时后要求在“谈话笔录”上签字画押。而整个谈话过程就只规定“问你啥你说啥。”康永林拍案而起,道:“日你妈的,我举报的有贪污嫌疑的村干部你为啥不叫来谈话?”康永林对我说:“专案组的人员组成,正好是我在给胡锦涛的信里检举揭发的那些个人。” 康永林和弟弟干这个很具风险,康站起来指给我看他的窗户被人用砖头报复砸烂的情形。又说起自家的蔬菜大棚被人用刀子给割了的事情。康说:“我在国道边上摆个修车摊子,随时就候着你们这样的人来,今天不来等明天,今年不来等明年,机会总是有的。对这些人你不和他干是绝对不行的。” 我很感动,我说我只是私人的考察,作用不定会有。临告别,康永林在地上拣了根树枝,在自家车铺的土坯墙上划拉起来。我问作甚,他说记性不好,把我的电话记下好联系。我说这个好,我不做点什么,你时时刻刻都在谴责我。我也记下了康永林的电话,算起来,此行由西宁出发东下,我已经记录农民的电话有9人,告诉大家一个经验,这叫“线人”。2007年那年,我骑车走五省,记下的山西煤窑工人(包含工头)的电话,毛乌素沙漠里农民的电话,鄂尔多斯草原上大车店老板的电话,陕北横山县县委干部的电话等,不下千人,我也因此坐在北京城里的书桌前却可以始终保持着和各地的联系,获益匪浅。记得崔卫平调侃过我的行动是“透露社”,我想这些来自祖国各地的公民电话就是我的透露社的护家法宝。 我想有发言权,因此我会一直走下去……[写并制作于宁夏中宁] 勘误:纯属老眼昏花,我在下面的视频里误将“康永林”写成了“唐永林”,特致歉! 视频地址在这里 http://24hour.blogbus.com/logs/72677755.html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 个评论 老虎庙的最新更新: 殷德义: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22) / 2010-08-10 09:32 / 评论数( 4 ) 甘沟驿的穆斯林:黄河万里溯源行(010) / 2010-08-08 19:11 / 评论数( 3 ) 周曙光: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21) / 2010-08-07 12:38 / 评论数( 9 ) 张耀杰: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20) / 2010-08-06 12:21 / 评论数( 3 ) 黄河万里溯源行-水与人(009) / 2010-08-05 23:00 / 评论数( 2 )

阅读更多

聂造:我的外婆与唐骏、禹晋永的关系

作者: 张耀杰  |  评论(1)  | 标签: 聂造 , 唐骏 , 禹晋永 本来,我做梦也想不到我亲爱的外婆与唐骏、禹晋永能扯上什么关系。可事情就这么巧,今天,唐骏、禹晋永与我外婆那真是同命相连了。 事情要从1998年说起。那年,我外婆八十大寿,我除了给我外婆准备了一个红包以外,还想给外婆一个惊喜。外婆是个徽州女人,虽没上过学堂,但《红楼梦》、《西游记》读得滚瓜烂熟,还曾经发现过《人民日报》上的错别字呢!虽是以农村妇女,但特别敬重有文化的人……不过,她的普通话不太好,每当广播里说“两报一刊”时,她总嘀咕:“天天说两菜一汤,也不嫌烦……” 有一天晚饭过后散步,看到电线杆上有一个小广告:专办各种学历,上门服务。我突然来了灵感:给我外婆办一个学历证书,岂不圆了她老人家没有进过学堂的梦?于是,照着广告上的电话打过去,果然来了一个女人,是个湖南妹子。当她听说我要给我外婆办个本科文凭后,以为我在和她开玩笑,生气地要走,我说我是认真的,作为献给我外婆的八十岁生日的礼物。这位湖南妹子就笑了,说:“你真是个孝顺的人,我办了这么多学历,还第一次听说拿这个当礼物献给外婆的,250元,先付100元,明天交货时再付150元。”她看出来我听到250元有点不高兴的样子,又说:“给你优惠10元;或者,你再加50元,弄个博士得了。”我想想也是,干脆就一步到位,给外婆办个博士吧。 外婆八十大寿很热闹,我把红包和博士学位证书送给她老人家时,她说:“你这孩子,这么大了还这么淘气,办这个假证要花不少钱吧?”我说:“不贵,就300元。”外婆说:“你是何苦,一头猪的钱哪!”我说:“值,从此您就是金博士了(外婆姓金)!”从小外婆就喜欢我,她乐呵呵地把这个假博士学位证收下了。 2006年8月21日,我亲爱的外婆去世了,享年88岁。在清理遗物时,舅舅惊奇地发现外婆把这个“博士学位证”用红绸包得好好的,放在箱底。舅舅问我怎么处理这个证,我说,就让它和外婆永远一起吧,于是“金博士的学位证书就随葬了”。从此,我外婆就和唐骏、禹晋永一样,成了假博士,是我毁了外婆清白的一生。不过,也有不同,我外婆从来没有告诉别人她是博士…… 本文地址: http://niezao.blshe.com/post/938/577664 访客:安然 | IP地址: 61.177.133.* | 2010/08/05, 14:03 您的孝心表达得够特别!好玩!让我想起一段话:“爱是由衷地要给予,你给予的是对方所需要的,是幸福!”外婆虽然没上过学堂,特别敬重文化人……但她知道假的就是假的,所以一直压在箱底,没有告诉别人,在外婆眼里假博士就是一头猪而已。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 个评论 张耀杰的最新更新: 关于《鲁迅所谓的“偷”》的两点补充 / 2010-08-03 13:01 / 评论数( 2 ) 鲁迅所谓的“偷”与唐弢的抄袭剽窃 / 2010-08-03 13:01 / 评论数( 0 ) 唐弢:怎么能这样写“书话” / 2010-08-01 23:09 / 评论数( 1 ) 道听途说之新世说新语 / 2010-08-01 10:33 / 评论数( 0 ) 张耀杰推荐《从袁纯清全票当选看……》 / 2010-07-31 11:29 / 评论数( 3 )

阅读更多

质疑唐德刚的“半张纸”

作者: 张耀杰  |  评论(0)  | 标签: 质疑 , 唐德刚 , “半张纸” 质疑唐德刚的“半张纸” 张耀杰,文载《凤凰周刊》,2010年第22期。 2010年7月9日,凤凰网独家首发了90多位海外名学者支持汪晖的公开信,从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学术现象:有许多中国学者即使跑到了本国之外的海外,也依然是恬然自足于似是而非的“半张纸”的伪学术的伪学者。借用顾亭林批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文人的话说,就是南方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北方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所谓“民国史上第一个特务机关” 本文所谓的“半张纸”,出自去世不久的美籍华裔教授唐德刚的晚年著作《袁氏当国》,该书以轻松流畅的夹叙夹议,贡献了许多中国大陆的历史研究者所不具备的独到见解。只可惜在美国教书育人的唐德刚,既没有在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查证方面做足功课;也没有认真体会司法机关独立办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疑罪从无的罪由法定、程序正义优先于实体正义的法理常识;以至于直接把小说演义中的虚构材料写入历史,并且据此得出了一系列以讹传讹的错误判断。对于以历史学家自居的唐德刚来说,像这样以“半张纸”的学术文本自恋自夸的学术表现,是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出现的。 《袁氏当国》中有一个小标题叫做“民国史上第一个特务机关”,据唐德刚介绍:“如果特务是民国政府里一种特殊建制的话,应夔丞实在是这行的老祖宗。……应夔丞显然就是袁所派遣的第一个特务。他的任务首先便是打探国民党在南方的活动,同时也利用金钱收买文人、创办报刊为袁氏作宣传。应夔丞在北京的顶头上司便是洪述祖,时任内务部秘书,由国务总理赵秉钧直接指挥。应夔丞原是策动武昌起义的共进会的一个干部,他和武汉军政府中的三武显然都是一伙的。……应夔丞原是张振武的党羽,因反黎也被黎所通缉,从武汉逃回上海。在同盟会扩大为国民党之后,应也就在党部内进进出出,和陈其美、宋教仁、黄兴、于右任等都很熟识。所以宋教仁死后,国民党在上海为宋办丧事时,应夔丞竟然也是个热心帮忙的同志,当然他地位太低,与总长级同志是高攀不上的。等到应东窗事发,陈其美等都大为惊异:杀宋的凶手竟是国民党自己的同志。” 而在事实上,应夔丞并不是中央政府方面的袁世凯、赵秉钧的派出人员,反而是同盟会方面的前沪军都督陈其美的谍报科长,随后又担任过前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卫队司令和庶务长,以及前陆军总长兼大本营兵站总监黄兴手下的重要职员。1911年11月9日,上海《申报》刊登《沪军都督府各部职员表》,其中所公布的真正意义上的“民国史上第一个特务机关”,也就是沪军都督府参谋部谍报科的科长,正是应夔丞。 至于所谓的“应夔丞原是策动武昌起义的共进会的一个干部”,所表现出的更是唐德刚对于历史事实的严重无知。辛亥革命前后,称共进会或者简称共进会的有许多各不相同的团体。“策动武昌起义的共进会”,于1907年8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是由已经加入同盟会的张百祥、焦达峰、刘公、居正、孙武、余晋域、刘英、吴慈祥、彭汉遗等人,出于对同盟会总理孙中山的不满,仿照江湖秘密会党开山立堂的办法另行组织的革命团体。1911年9月14日,湖北地区的共进会组织中的孙武、刘公、张振武等人,与另一个革命团体文学社方面的蒋翊武等人实现联合。同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汉三镇率先爆发,飘扬在蛇山黄鹤楼的,正是共进会用来象征汉族十八省的十八星会旗。 由应夔丞任会长、张尧卿任副会长的中华国民共进会,是在前沪军都督陈其美的强力支持下,成立于1912年7月1日的青帮、洪帮、哥老会公口的江湖秘密会党联合组织。应夔丞与辛亥革命期间号称“三武”的孙武、蒋翊武、张振武,在辛亥革命之前并不是“一伙”,中华国民共进会与“策动武昌起义的共进会”,是互不相干的两个组织。直到张振武被黎元洪、袁世凯合谋杀害之后,应夔丞才积极参与湖北方面的革命党人针对黎元洪的复仇行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上海方面的国民党人,对于首义之地湖北武汉的借机渗透。 以讹传讹的“袁姐丈” 比起对于应夔丞及共进会的信口开河、牵强附会,唐德刚接下来对于洪述祖的“姐丈”袁世凯以讹传讹的戏说演义,就显得更加不学术甚至于反学术。 在谈到“民国史上第一个特务机关”时,唐德刚写道:“根据从应夔丞家中搜获的颇有系统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组合,我们所知道他这个小特务机关的形成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在应夔丞有意投靠北京袁党来做国民党的反间工作,袁党亦有意利用他时,洪述祖乃被派南下做应的直接领导。” 关于洪述祖,唐德刚介绍说:“洪在政府中的地位虽只是内务部的一个秘书,但他却是袁世凯六姨太的近亲。袁共纳有妻妾15人之多,以合法妾侍身份住在袁家的共有9人。这时从于夫人到五姨太都已年老色衰,不足伴寝,五姨太因长于家务,这时专管袁的日常生活;而六姨太则尚在轮流侍寝之末,还算未完全失宠,枕畔床头,仍可以替她弟兄拉点裙带关系。所以洪述祖夸口说他可以晋见‘极峰’,或许也有几分真实性,他确是有所谓通天的特权的。……不过关于洪述祖与袁之第六妾的关系,笔者一直存疑。袁之第六妾姓叶,与袁生有二子三女。但袁与洪的关系似甚亲密,非比寻常。洪为叶之近亲,为叶作些金钱外务,则极有可能也,当续寻之。” 所谓洪述祖是“袁世凯六姨太的近亲”,在蔡东藩的《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六回“情脉脉洪姨进甘言,语詹詹徐相陈苦口”中,另有更加原始也更加完整的叙述:“老袁一妻十五妾,……洪姨是老袁第六妾,貌极妍丽,性尤狡黠,最得老袁宠爱,看官若问她母家,乃是宋案正凶洪述祖的胞妹。”到了第五十八回“庆纪元于夫人闹宴,仍正朔唐都督誓师”中,蔡东藩还专门列出15名“袁家姬妾”的清单。其中的第六名洪氏即洪述祖妹妹,第十五名洪氏“系洪述祖侄女,小名翠媛,与第六妾洪氏,有姑侄之称”。 而在事实上,蔡东藩的历史演义大都是以讹传讹的道听途说。同样性质的历史演义还有蔡寄鸥所写的《鄂州血史》,其中竟然把“袁世凯谋杀宋教仁”的谋主,直接认定为完全“莫须有”的“洪姨”。根据袁克文1926年出版的《洹上私乘》一书,以及袁静雪写于1963年的《我的父亲袁世凯》一文的相关记录,袁世凯的元配妻子于氏是河南一个财主的女儿,不识字,也不大懂得旧礼节,袁世凯不喜欢她,生了长子袁克定后,就不再与她同居,只把她作为主妇看待。除于氏外,袁世凯另有九名如夫人,其中根本不存在洪述祖的同胞妹妹洪氏这个人。 作为历史学家,唐德刚不到第一手文献资料中去寻找信史资料,却偏偏到蔡东藩、蔡寄鸥等人的历史演义中寻找自己“一直存疑”同时又不肯说明出处的无稽之谈,进而还要添油加醋想当然地借题发挥,于是便出现了关于所谓“袁姐丈”的戏说演义: “宋教仁那一系列对政府过激的批评,曾受到北京某要人不具名的反驳。袁世凯当然也会颇为不悦,而形之于颜色(皱皱眉头)。这一来,当然就被善于观察人主颜色的内侍们看到了,他们因此就要承旨办案了。在有意或无意之间,袁姐丈可能也留有杀宋的话柄,据此洪述祖就电嘱应夔丞写几篇激烈的文章。如此则应氏不但可以得到多至30万元的酬劳,并且还可能有勋位可拿、勋章可佩呢!这样应就去寻找刺客了,最后找到了一个失业军人武士英,干出一记窝囊的刺宋案来。” 行文至此,唐德刚还颇为自恋地夸奖自己说:“以上是笔者个人根据数十年来对‘宋案’探索的兴趣和阅读数十万字的一手档案与二手报道,以及对当年遗老不断的访问,所写下的‘半张纸’的宋案案情。自信虽不中,亦不远也。” 而在事实上,应夔丞并没有亲自出面去雇凶杀人,雇凶杀人的吴乃文等人,同时还与拓鲁生、张秀泉等人一起,预先安排了举报应夔丞是凶案主犯的虚假线人王阿发。在吴乃文、陈玉生等人指挥武士英枪杀宋教仁的同时,陪伴在宋教仁身边的几个人中恰好就有拓鲁生。吴乃文的真实身份,又恰好是应夔丞给陈其美充当谍报科长时的一等科员。吴乃文、陈玉生、拓鲁生等人所执行的,显然不是他们予以出卖的应夔丞的命令,而是他们与应夔丞的共同上司、真正的凶案嫌疑人陈其美的命令。像这样的历史记录其实是不难找到的,满足于“半张纸”的宋案案情的唐德刚,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认真准备相关的功课。 “半张纸”的学术自恋与学术喧哗 自称是胡适的入门弟子的唐德刚,从事了一辈子历史学科的教学研究,却偏偏不知道胡适关于学术研究的最低限度的底线要求“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也就是孔子《论语》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而公然把自己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半张纸”的“宋案案情”,自我美化为“自信虽不中,亦不远也”,其结果必然是《礼记·经解》中所说的“《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具体到抄袭事件来说,厦门大学的谢泳教授在《当明引不当暗袭》一文中,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学术界共同遵守的普世性的学术规则。其中最为基本的一条,是清代经学家陈澧在《东塾续集》中所说的“前人之书当明引,不当暗袭,……明引而不暗袭,则足见其心术之笃实,又足征见闻之渊博”。1919年1月,傅斯年在新创刊的《新潮》杂志1卷1号发表的《出版界评:马叙伦著〈庄子札记〉》中,也提出了一个简单扼要、切实可行的学术标准:“有自居创获之见,实则攘自他人,而不言所自来者。”按照这一标准,无论是马叙伦的《庄子札记》、汪晖的《反抗绝望》,还是唐德刚的《袁氏当国》,都存在着一部分的“暗袭”而不“明引”的抄袭事实。90多名海外学者通过公开信的方式向国内非学术甚至反学术的教育官员喊话,所证明的首先是中国本土学术制度的严重落后和学术规范的高度混乱;与此同时,也足以证明一部分的海外学者,即使学会了外语,依然没有与中国本土“党同伐异”的专制文明割断脐带、舍弃奶嘴,进而主动融入世界性的先进文化;反而像跑到城里偷窃一些花衣服返回末庄予以兜售的阿Q一样,骨子里面更多的是自欺欺人、欺软怕硬、趋炎附势的精神胜利法。 从另一方面来说,人文学科的抄袭剽窃及考据失误现象,大部分都没有严重到必须全盘抹杀作者整本书的价值,甚至于彻底否定作者既有的学术贡献和学术地位的地步。这里的关键在于,作者本人面对证据确凿或者并不十分确凿的学术揭发或学术批评,应该有一个承认错误、表示悔改的态度,或者是积极主动地申请第三方仲裁审查的态度;而不是由揭发者与抄袭者之外的支持者及反对者,撇开最低限度的程序正义去制造“党同伐异”式的学术喧哗和学术纷争。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张耀杰的最新更新: 张耀杰:中国学术史上的抄袭争议 / 2010-08-08 00:06 / 评论数( 1 ) 聂造:我的外婆与唐骏、禹晋永的关系 / 2010-08-06 12:02 / 评论数( 2 ) 关于《鲁迅所谓的“偷”》的两点补充 / 2010-08-03 13:01 / 评论数( 2 ) 鲁迅所谓的“偷”与唐弢的抄袭剽窃 / 2010-08-03 13:01 / 评论数( 0 ) 唐弢:怎么能这样写“书话” / 2010-08-01 23:09 / 评论数( 1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