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想家 | 哪些媒体在为举国体制辩解?
哪些媒体在为举国体制辩解? 2012年的奥运会,最让人高兴的就是中国民众的觉醒,大家冷眼看金牌,严厉批判举国体制。金牌多寡与国家兴衰相联系的荒诞逻辑被彻底揭穿。 有些人坐不住了,跳出来为举国体制辩护了。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某位领导迫不及待地冲出来,大叫举国体制,对此我完全理解。因为, 举国体制意味着在中国混体育饭的那帮人,有工资可领、有外快可捞,可以升官发财。那是人家的饭碗。 另外一帮人,就是某些官方媒体。哪些媒体出来为举国体制辩护呢?我们来看看。 力度最小的是长江日报,所发文章标题是《中美奥运之争是好事,举国体制也不错》,通篇全都是引用美国《体育画报》记者格兰特-瓦尔的话,关于举国体制,这位美国记者是这样说的——不管在哪种体系下,你要想成为奥运冠军,在你还是个小孩时,你就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两国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唯一的差别是 训练的资金来自不同的地方 ,也许中国的运动员家庭牺牲要更大一些,但我认为两国之间的相似之处其实比相异之处多。 思想家评:长江日报或许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为举国体制辩解的任务,所以就凑了这么一篇东西,文章最后那句“训练的资金来自不同的地方”其实点出了举国体制的违法之处:未经纳税人同意,擅自动用纳税人钱财去培养夺金机器。 比较卖力的是光明日报,文章标题叫《西方运动员多是业余选手是个神话》,角度比较聪明,因为“业余选手”的定义比较模糊,纯粹的业余,确实是比较难做到的, 想证明“西方运动员多是业余选手是个神话”并不难,可惜就连这一点,《光明日报》也证明不了,文章通篇只举了为法国拿到柔道金牌的里内一个例子。要得出”西方运动员多是业余选手”是个神话的结论,至少要有个象样的统计吧? 王思想家评:任务是为举国体制辩解,所以,仅仅证明西方不都是业余选手,属于没完成任务,所以,光明日报此文的后半部分要想办法为举国体制辩解,文章说“(西方)国家与地方当局也会为这些未来的金牌希望之星提供各种各样的赞助。这与中国的举国体制培养只是形式的不同罢了”。这纯粹属于胡说八道,试问:赞助跟动用国库的钱是一回事吗?到底是公司赞助,还是“国家与地方当局”赞助? 最赤裸裸的是《 北京日报》,文章先是声称,“举国体制是符合中国发展阶段的选择,已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然后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接下来只好说:“世界上没有哪一种体制是完美的”,然后就攻击别人了:“如今那些唱衰举国体制的论调,无非是唱衰中国论的又一变种,我们必须头脑清醒,走好自己的路自会有更加广阔的天地”。 王想家评:北京日报的这篇文章,由两类东西构成,一是空洞的叫喊,二是重弹“美国阴谋论”的老调,其水平之低劣,根本不需要揭露了。倒是要对《北京日报》表示一下佩服,最近一年来,该报勇气可嘉,大有追赶《环球时报》的势头。提醒胡锡进:要有危机感,梅宁华同志正在追赶你呢,5毛之间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不进则退。 胡锡进在微博上问:“真的有人嫌这届奥运会上中国奖牌得多了,为此很生气吗?印度只得了2银4铜,真的有人认为印度这样更光荣吗?”当然呀,我为中国得了那么多牌子生气,并且感到羞愧,认为印度得的少,很光荣。怎么了?胡锡进,你那种智商理解不了吧。 我要给这些媒体的人简单上一课:美国等国家的体制是大众体制,人家的公民喜欢体育运动,人家的资金绝大多数来自民间赞助而不是纳税人的钱财。这是个基本道理,你们这些媒体不至于不懂。请你们不要昧着良心扯谎了。 其实,说来说去,跟体育局长鼓吹举国体制一个道理,这些官家媒体也是出于饭碗的考虑,因为,这些官家媒体,他们也是享受了举国体制——出版行业的举国体制。试问:如果不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去支持这些《**日报》 ,他们有几家能生存下来?绝对不到1%。 所以,他们也要忽悠举国体制,人家是一条船上的。 链接: 《中国人走出奥运陷阱》 《教育一下张艺谋张继钢之流》 《奥运疫苗:一次上当,终生有效》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