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

张鸣 | 特别的监管逻辑

2012年04月22日 11:10:33                                                             特别的监管逻辑                                                                       张鸣 鲁迅先生说过,好些好人总是错怪当局,比如以为教育当局是办教育的,错了,人家其实就是在办当局。这话,放在现在的某些当局身上,也挺合适,尤其那种有监管执法权的当局,更合适。最近,国家药监局查出 13 家生产螺旋藻的药企,所生产的产品铅、砷含量超标,不合格。另有 8 家企业,生产的鱼油产品,内容欺诈。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药监局再次公布的调查结果,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合格的螺旋藻生产厂家由 13 家变成了 1 家,不合格的鱼油,从 8 家变成了 3 家。你好我好,近乎和谐大团圆了。 前后两个结果,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据说,其实也不用据说,这种事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有人公关了。在中国,公关是个了不得的概念,天大的事,一公关,就会变得面目皆非。美的可以变丑,丑的可以变美,直接评上选美冠军都没有问题,只要你公关到位。把不合格产品变成合格的,就太是小事一桩了,这么多的公关公司,企业的公关部门,天天都在干这个。只要公关力度大,直接把不合格产品变成优质产品,连带着发一堆甚至一屋子证书奖杯,都没有任何问题。君不见,那些饱含三聚氰胺的奶粉,那些楼倒倒,楼歪歪的建筑,不都是获得过监管部门的优质奖章的吗? 民众总以为,至少在涉及民众生命安全方面的药监和食品监督部门,是为民众安全监督把关的。其实,至少在某些时候,民众实在是错会了意。人家原本就是接受公关,给生产厂家发放通行证和合格证的,有的时候,也会多收点银子,发一些优秀证书和奖杯。现在,有哪个厂家,办公室里不是一堆的奖状和奖杯呢?平时吹起牛来,都是省优、部优、国优,一出事,所有的监管部门都成了哑巴,闭着眼睛装糊涂,好像此前他们不存在似的。当然,最后处理,这些给人家发了通行证合格证甚至优秀证书的部门,也一般都没什么事。所以,一点都不耽误他们好戏重演,演了一次,再一次。 说这些监管部门不管事也不对,他们的确在管,也检查,有时力度还挺大。据说,他们工作的逻辑是,第一步先要把问题查出来,然后等着企业来公关,如果不来,就公布,如果还不来公关,那就查处。这次那 13 家企业在这逻辑的第二个环节及时公关,所以,就有了这样的两次结果。至于,公关是什么东西,其实不用我说,人人都懂的。

阅读更多

张鸣 | 特权的庄稼

在清朝,满人基本上是吃穿不用愁的,因为他们有铁杆庄稼,男的生下来有粮饷,女的也有脂粉钱。武力不是特别强悍的满人,入关之后,陷在汉人的汪洋大海里,多少心有点虚,刻意保持满人作为武装集团的特质,不让他们生产,只许当兵,多少也是有道理的。但这样一来,就必须养着满人,也包括蒙军和汉军八旗。 八旗的供给,是按级别给钱粮,按说,即使按最低等级的步兵,每月 1 · 5 两银子, 2 · 5 斗粮食,再加上其他的补贴,和给家属的钱粮,依当时的物价,生活肯定没问题。同样吃粮当兵,绿营的士兵,要比八旗兵的粮饷,差不多要少一半,人家也不也活了嘛。如果官做的大一点,不仅薪饷多,而且额外的好处也多。当初八旗兵进关,大量圈地,每个兵丁,都有六垧地,只是后来经营不善,先后卖掉了。但大头目由于庄田较多,还有剩余,雇汉人租种,可以按年收租。有的还有另外的差事,比如漕运总督衙门的各种差事,各地海关和常关的监督,以及北京城里疏浚沟渠这样的美差,都是铁定的旗差,非旗人不能担任。其中,广州的粤海关的监督,以及北京崇文门税监,是两个最大、最肥的美差。 崇文门税监,是北京城税务的总机关,设正负监督各一人,每年更换一次。由各部满员尚书侍郎,以及各旗的正副都统兼任,几乎是人人有份,但绝不能连任。这种职位,原本就是给满大员好处的,自然得利益均沾。当年的崇文门税监,管十几个税局,油水最大的,是卢沟桥、东坝和海淀三关,后来通铁路之后,作为火车站的正阳门关,变得重要起来,成为仅次于总部的大关。每个兼任正副监督的人,到任之时,仅仅第一天去机关点个卯,然后所有的事务,都委派给两个总办和两个帮办,这都是正副监督的私人,各举两个。其他所辖税关的负责人,也都是这些满大员的亲朋好友。在总税务司成立,洋人接办所有海关之前,粤海关也跟崇文门税监类似,都是满大员和家人的禁脔。 但是,钱来的太容易了,没人会把钱看得很重。一般的八旗兵和他们的家人,花钱大手大脚,寅吃卯粮,吃穿度用,全赊账,赊账买东西贵,他们不在乎,反正一开支,就把钱送到铺子里去,实在没辙了,就当当,当当完了,就借钱。所以,八旗兵将的债务,就永远都没个完。实在背不动了,皇帝老子就替他们还,还了人家还借。因此而穷困潦倒者,比比皆是,但人家就这么过,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有田庄和肥差的满人大员,也照样不拿钱当钱。田庄交给管家,最后没有什么收益,也就不了了之。像崇文门税监这样的肥差,上上下下都交给别人打理,自己收点固定的银子就拉倒。总办帮办这样的位置,也是旗人做,他们把事都交给包税人,所有的税收,都任由包税的中饱,一任干下来,包税人最肥,分局的比总办帮办收入多,总办帮办比税监收入多。至于粤海关,由于是洋人收税,海关监督都是摆设,但旗人老爷连摆设都不乐意去摆一下,找人替他们干,自己拿点银子就算拉倒。那个时候,凡是围着旗人的汉人,都挣了钱,就像现在专门挣公款吃喝钱的商家一样,这样的钱好挣。 入关 260 年,旗人不事生产,不管经营,已经成了风气。无论穷富,官大官小,是否皇族贵胄,谁要是买东西讨价还价,就让人看不起,谁要是琢磨挣钱,操心经营,也让人看不起。以至于民国了,某些旗人也开了铺子,跟人说起来,必定一副不屑的样子:我那是玩呢,谁拿它当买卖了。清末新政,崇文门税监由主掌民政部肃亲王善耆接任,善耆锐意改革,引进留学生管理税务,不肯中饱,清除掉了包税人,也不许税务人员贪污。结果税收成倍增加,国家因此增收,商民的负担还轻了。但是,肃亲王在旗人中的口碑却差了。不管为了哪个,总之,旗人就是不能算计,一算计,就让人看不起。其实到了清末时节,大多数的旗人,过的并不好,吃不上穿不上的,比比皆是。但是,不肯算计,不事生产的毛病,就是改不了。 特权是个好东西,谁有了它,就可以不劳而获,甚至发大财,但是,这样的好东西,对人来说,却是腐蚀剂和鸦片烟,沾上了,成瘾,人也就完了。所谓铁杆庄稼,就是特权庄稼,特权的庄稼,所包含的,不仅仅钱和粮。

阅读更多

薄熙来: 中国官媒大量使用文革语言声讨薄熙来

『重庆日报』今天头版发表题为“违法违纪不得人心”的评论员文章痛批薄熙来、王立军等人违纪违法,对重庆改革发展稳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该报以“身败名裂”、“可耻”,“被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所不齿”来形容薄王事件。并使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中央的正确决定大快人心,薄熙来、王立军等人的违纪违法不得人心”来表白忠心。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套很夸张,丝毫不留余地,非常绝对的遣词造句正是中共在文革期间广泛使用的词汇。 北京当局在全国范围内如此严控舆论的程度,香港『东方日报』引述北京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表示,过去只有1971年的“林彪出逃事件“和1989年”六四事件”后,中央才出现全力动员各界表态支持的举动。显示薄案问题比想像严重。 重庆当地盛传,当局已经下令,禁止全市党员干部再提薄熙来早前主政重庆的政绩和口号。 中共党报『人民日报』连续4天发表批薄文章,『人民日报』在短评中称,“不管谁犯法,都要由公安机关依法侦查,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实施,任何犯法的人都不能逍遥法外,谁都没有擅权营私的特权,谁都不能存一丝刑不上大夫的侥倖”。 中国当局以官方媒体批薄稳住局势,对此,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国际记者联合会则发出新闻表示,对中国当局审查媒体报导薄案的做法表示失望。 国际记者联会亚太办公室指出,像薄熙来这类的案件“媒体有责任报导和调查”,而不是仅仅“重新刊载当局所公布的资料”。  

阅读更多

“政治惊悚片的新篇章”

德媒热议薄熙来案的进展,认为“揭开了政治惊悚片的新篇章”,是对中共“新左派”的沉重打击,强化了中国的改革趋势 《法兰克福评论报》4月11日写道:”薄熙来乐于将自己扮演为中国最成功的打黑斗士,他自己也经常采用黑社会手段,这在中国早就是公开的秘密。多年来,关于他太太做可疑生意的说法,也在私下流传。 “薄和谷到底怎样引起调查者关注的,目前尚不得而知。尽管这位62岁的男子总是引起争议,直到不久前他还被看作最高层政治局9人常委会的候选人。……” “解构这位一度受欢迎的政治明星,对党而言正值本该要显示团结之际。为了给党内大佬议定的以副主席习近平为首的新一代领导人创造合法性,北京宣传的形象是,中国的一党制可以依靠广泛共识。因此,内部的权力斗争迹象不合时宜,同样,承认腐败不仅在地方蔓延并且已上达政治局也不合时宜。虽然滥用职权问题在中国有过许多讨论,对领导人及其家人公开猜测仍然是禁区,(这么做是)有充分理由的。毕竟许多领导干部都遭到怀疑,他们的家庭成员利用其政治影响牟利。” 该报还写道,”偏偏薄现在被揭出腐败,让最高层分外尴尬。这位前商务部长近年来在重庆以打黑宣传作为全国的反腐斗士。北京的许多人物因此向他表示尊重,特别是指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此外,将薄和习相连的是,他们作为党的初创阶段的老干部孩子,同属所谓’太子党’,身居要职本来就有争议,因此,习近平得担心,薄的垮台也会触及他。” 《世界报》4月11日写道,”……将近2个月之久,北京领导人看着一个叛国、谋杀、罪孽与腐败的深渊,这是自1971年林彪逃亡以来所不曾有过的。” “距18大还有6个月,统治中国10年的党的领袖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本来想在这个舞台演示权力的和谐过渡,现在则必须重写剧本了。” “左派的企图全盘失败” 《德国金融时报》4月11日认为,”围绕薄熙来的丑闻让中共领导人陷入20多年来的最严重危机。”他太太谷开来的”谋杀嫌疑””揭开了政治惊悚片的一个新篇章,这出戏2个月来让十几亿人民屏住呼吸。” 该报称,薄熙来案”对领导人来说是一个沉重负担”。”就连中国观察家都说,自1989年血腥镇压民运前夕的权力斗争以来,中共领导人就再没有陷入这类困难。为秋季仔细计划的10年一度的最高层换代被搅成了一团乱麻。” 文章认为,”这尤其是对中共’新左派’的沉重打击。在这个有着3千万人口的大都市重庆,薄熙来推行’红色’攻势和左的福利政策”,因而成为左派保守势力的名义领袖,左派试图借助于他扩大影响,抵制改革派以市场为导向的路线。 该报引述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鸣的看法说,”左派的企图全盘失败,……围绕这个丑闻的角力已经导致两个阵营之间的力量转移,加强了改革的趋势。”DW

阅读更多

爱思想 | 张鸣:死了都在漂泊的中国人

张鸣:死了都在漂泊的中国人 进入专题 : 高价墓地    ● 张鸣 ( 进入专栏 )       北京墓地之贵,已经远远超出房价。一平方米20万的墓地,还只能有20年的使用期,但往往有行无市,想买还买不到。多少年来,中国人对于死,最基本的期待,就是入土为安。但是,现在这个最起码的期待也落不的实处。好些家庭,亲人已经故去很久,但迟迟买不到合适的墓地,甚至骨灰盒只能在家里放着。即使那些买到墓地的人,20年到期之后,似乎还得再买一次,如果那时儿孙们没有了经济条件,亲人的骨灰安放何处,还真就是一个问题。一个近乎荒唐的现象,似乎就会出现了,有的时候,人或者在漂流,死后竟然也不得安宁,也要漂流,不断地被从安葬地请出来。     墓地越来越贵,对于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城市而言,也许是一个没法避免的趋势。尽管这个趋势在目前,是受到了殡葬行业垄断经营的刺激,增幅过快。但在人类没有想出更好的殡葬办法,或者说某些不需要墓地的办法还不能被民众接受的情况下,土地越来越少,土地总量有限,死的人越来越多,墓地涨价,也是没法子的事。但是,已经购买的墓地,规定使用期,而且使用期如此之短,却是一个荒唐事。     我们活人住的房子,规定了70年的使用期,大概,墓地的使用期,是比照房产来的。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如果真的房产到期了,政府将对住在房子里的人采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们搬出来,或者补交一笔使用费。也许,可以指望房子自己倒掉,自然解决这个难题。但是,一个墓地,无论如何,20年后是不可能自己倒掉的。如果墓主的子孙没有能力续费,或者再次购买,难道墓园的所有者,我们的民政部门,就可以把人家的骨灰挖出来扔掉吗?当然,也许人家可以这样做,在多少房地产开发中,多少的墓地,不都这样给扫平了吗?为了利益,有关部门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呢?     都说,社会的安定,是政府最希望的事情,我们也相信政府是有这样的愿望,因为,老百姓也是这样期待的。活人要安居,死人也要安居,死人没有知觉,但他们的安居,却是活人安定的必要前提。我们的社会,不能一边提倡孝道,一边连孝子们给亲人找块墓地都不踏实。让民众安居,是政府最起码的责任,不能人为地为了部门的利益,破坏安定,给人平白添乱。     当然,有人会说,在土地国有的大前提下,规定房产和墓地的使用期,也是必然的事情。但是,漫说土地国有并没有经过民众的同意,就算这个政策不能变,国有的概念,也不是政府所有,而应该是全民所有,每个人都有一份的。活的时候,没有住的权利,死了之后,总可以有块地方安置。反过来,如果认为这样没法操作,那么就给民众以土地私有权,人家既然付了费,就可以永久拥有。让民众安心,政府没亏吃。 进入 张鸣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高价墓地    文章分享到 :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抽屉网 腾讯微博 豆瓣 百度搜藏 更多 本文责编: 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 天益笔会 > 杂文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191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作者博客,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