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

南风窗:当人才遭遇“官本位”

中国一些领域存在的过度行政化现象正制约着人才的发展,不仅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文化、体育领域也难逃权力的牵制和干扰。专业人才和技术人员被现存体制裹挟着进入行政层级的上升通道,无论是从待遇,还是话语权来说,都远不如行政领导,在一些行业中,讥诮的流行语“狼多肉少、先给领导”,即是这一现象的生动写照。尽管我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极力强调“去行政化”的重要性,但在官本位的价值体系和利益驱使下,只有顺应和服从现有的规则,个人才华才能得以施展。    政府干预导致泛行政化   “现在各个领域都存在行政权力的膨胀,权力会影响到个人机会的获得和才华的发挥,人才唯一的机会就是升迁,上级的好恶往往决定一个人能否被提拔上去。”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李惠斌说。   泛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与中国对人才的渴求越来越凸显出矛盾,无论是人才的产生、成长,还是发展,这一模式都日渐不合时宜。一方面,当前的模式并不具备人才产生的土壤和环境,另一方面,即使能够在体制中生存和适应,最终也会被一种长久以来已经固定的单位“潜规则”所同化。   在中国急需从人力资源大国转为人才强国的背景下,“去行政化”显得尤为重要。去年6月出台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即明确地将“去行政化”作为今后的目标之一,为人才开道。《纲要》称,要“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其实,行政制度建立的初衷并非是想阻碍专业人才的发展。相反,官僚体系中严密的科层管理旨在为人才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即使是“官本位”意识大肆流行,似乎也并没有“主动”疏离人才。然而,现实中的行政管理体系却与专业人才切切实实地产生了摩擦。专业人才从最初利益分配欠缺公正下的不满情绪,转变到了面对既成利益格局的绝望心态,早期的愤怒、跳槽等全力避让的方式,到今天已转变为消极的认同,力争在“赢家通吃”的格局中获得有利位置。   “行政化倾向对于科研人员的研究、人才的成长确实形成了体制障碍,已经到了让人无奈的程度。”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认为,“到底什么是行政化?它的具体指向是什么?是不是人才不需要管理?”吴江说,行政化的问题从宏观上来说是政府的行政,微观上则是一个单位具体的管理模式,而政府的行政是根源。以科研领域为例,科研需要立项,首先要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在中国,很多项目都是国家立项,而西方国家一般都是由基金会来操作。“既然是国家立项,政府就要保证资金的安全、质量和有效性,能不能做、由谁来做,政府都需要考虑,然后由政府部门进行申报。”吴江表示,在立项过程中,管理部门确实具有生杀大权,而在国外,通常由脱离政府的专业委员会来对项目进行评估。   国家通过行政等级标准,确定了包括科学领域在内的各领域的社会等级,从而将社会的各个领域都纳入了国家官僚体系,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话语权。大学被分为副部级、正厅级,科研机构被分为厅级、处级。科研项目的申请与科研成果的评价等往往受到科学家职位高低的影响,这种科研对行政的依附性管理使政府对科学具有相当大的支配权力。   “政府不该管的,就应该下放,政府现在直接管的太多了。比如评职称,现在很多职称还是由政府来评,政府怎么能评价一个科研人员呢?”吴江说。   始于1990年的职称考试被看作是行政权力掌控人才标准的突出反映。专业技术人员要想成为国家承认的“人才”,就必须跨进这第一道门槛。“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用人主体自己会衡量,而职称评定却是由国家来确定。”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丁大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人力资源市场化的今天,用人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国家。国家要做的是控制职业准入资格,比如会计、律师等等,但入职以后,国家完全没有必要再插手。   吴江认为,政府就应该转变职能,下放管理权限,让单位有更多的用人权。他表示,虽然我们现在在这方面进行改革,很多项目由专家来进行评审。但从长远来看,无论是从立项还是资金分配上,都应该减少完全的行政操作行为,让行政权力和专业领域各归其位。    人事之累   政府职能的模糊和对专业领域的干预是泛行政化的第一个层面,而另一个层面就是管理方式的行政化。具体到一个单位,则涉及资金分配、奖金分配、绩效工资和职称的确定,应该由谁来决定的问题。   “以前的出国名额比较少,也不像现在这么容易,很多单位都是由领导来决定,领导看谁比较乖就把名额给谁,所以跟领导搞好关系就变得很重要,很多人出国之后就不回来了,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李惠斌说,现在的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是普遍存在的长官意志仍然对人才的机会得失起决定性的作用, 通晓人事成为人才谋求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本领,长期以来,成为让他们无法喘息的负累。   科层制决定了只有达到一定的级别之后,才能享受到某些资源,级别和待遇挂钩的科层制决定了人才的追求目标从提升个人才能转向了职务晋升。“为什么在高校,一些人当了教授之后,还要争着当科研处长,因为涉及课题,不当处长或者领导就当不了课题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没有行政位置的话,这些资源就拿不到。学校的荣誉一般都是给那些‘双肩挑’的干部。”李惠斌说,所谓的“赢家通吃”使人才拼命地挤进领导的行列。    “在一个具体的单位需要加强民主管理。比如职称评定、论文获奖,完全可以由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来做出决定,然后通过行政组织确定,管理是不可缺乏的,只不过要走民主管理的方式,一定要有业内的专家、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到管理当中去,赋予他们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让人才得到最好的发挥。”吴江表示,资源永远是不够的,但是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和分配至为重要,标准应该是大家公认的、制度化的,在单位内部,公开、民主、竞争、择优应该是一个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以价值实现价值,用财富回报财富。”吴江说,探索行政权力的退出机制,最终建立独立于权力体系之外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为人才营造宽松的环境。    高校行政化尤为突出   人才与行政化的冲突在高校中尤为明显,教授在高校官僚体制中的生存空间被挤压成为教育领域的人才困境。2006年,北京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阿忆在博客中晒工资,让高校教师的收入状况公之于天下。他将自己在北大做副教授所得收入一一列出,共计4786元,称每月能从北大得到的工资太少,“如果不想办法增加收入自救,仅凭学校发的那点工资不能活下去”。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在个人博客发表题为《也许,我将被迫离开人民大学》的文章,表达了对自己所在学院院长的不满和对行政操控学术的愤怒。“张鸣事件”随即引发了人们对高校行政化的再次关注。   “高校的具体情况有些特殊,这是由其背后的体制问题决定的。政府想给予高等院校特别是一些重点高校更高的社会地位,而社会地位怎么衡量?只能自觉不自觉地用官位来衡量,所以给了40多所重点高校省部级待遇,一些校长成了副部级,这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吴江说。高校的社会地位用行政级别来衡量造就出了浓厚的行政文化,长久看来不利于高校发展,每所大学的校长都希望能获得副部级待遇,司长去当校长、校长在不同学校的互换,都是基于行政调动。   至于学校内部的管理行政化,也与这一文化有关,待遇、配车等层层都按行政级别区分。“改革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营造一个大的环境。现在很多方面也在好转,我知道的很多二级教授的待遇就高过校长。目前的事业单位改革也在尽力去除行政化,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当中,问题还是存在。”吴江说,只有当学术远离权力的时候,各方呼吁的教授治校,才能真正实现。 原文: 点击 © Chiquitita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 2011/05/10. | Permalink | 光荣之路 Post tags: 南风窗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阅读更多

【装聋作哑之44】凤凰周刊:2010年,我关注的焦点仍然是政府信息公开(2010)

2010中国问题意见书 艾未未:2010年, 我关注的焦点仍然是政府信息公开 2010-2-26 凤凰周刊   这是《2010中国时局报告》特殊的一章,你既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次纸上的圆桌恳谈会,也可以把它当作一辑“微博”版的“论语”。我们邀请了数十名著名学者、专家、媒体高管和媒体评论家,共同把脉中国时局。他们大多活跃在中国时局观察的一线,因每个人关注点不同,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视角和新观点。   我们向每位嘉宾提了两个简单问题:1、2009年中国时局,您最关注哪一个问题?为什么?2、2010年中国时局,您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哪一个问题?为什么?   我们希望每位嘉宾能用最简短的文字,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我们希望听到的是真话、实话,相信这些话语有助于每个人了解这个时代的思想和精神状况。这些回答虽然简短,但分外珍贵,因为这同样显示了他们作为公民,对中国公共事务的热情与责任。   以下就是他们的观察,出场以姓名的拼音字母顺序为序:   艾未未 曹景行 陈朝华 陈彤 程益中 樊建川 封新城 傅国涌 傅佩荣 何力 侯小强 黄纪苏 贺雪峰 雷颐 李慎明 厉以宁 刘军宁 刘再复 莫少平 南方朔 秋风 王久辛 王小东 吴稼祥 吴思 吴祚来 伍皓 笑蜀 谢泳 熊万里 徐友渔 许嘉璐 许小年 杨子 鄢烈山 叶檀 于建嵘 袁伟时 张鸣 张颐武 赵少康 朱大可 朱德付   ———————————————————————-   艾未未   著名艺术家   2009年,有人说是“维权元年”,事情发生得非常多。这种爆发性涌现,实际上跟互联网有很大的关系。对我来说,我们做了一个要求政府信息公开的尝试,给了国务院、四川省,以及其市县,写了六七十封要求信息公开的申请信件,含有几千个问题,问的很详尽。我们做了很认真的工作,但是没有得到一条回答。这是我最关注的问题。我认为,百姓的知情权和执政的透明度,决定了一个社会能否平稳健康发展,这是现代政治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做了这个尝试,我们发现国务院信息公开条例在许多地方成了一纸空文,就是说我们的问题得不到任何回答。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无论是财务、行政的方式、法规条例,包括对法规条例的解释和执行情况的公开,都受到了非常大的阻碍。政府如何能够取信于民?或者说一个公民如何才能感受到他是可以参与到社会中来的?这很重要。只有参与,才有所谓的公民责任感,没有公众知情权的社会是巨大的倒退,所以我认为2009年,至少在一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问题上,仍然需要改进。   2010年,我关注的焦点仍然是政府信息公开。 来源:http://goo.gl/NLBmz

阅读更多

张鸣:是信仰缺失还是底线缺失?

最近一段时间,老有记者问我这样的问题:为何中国人信仰缺失?我当然知道他们为何要这样发问,因为我们这个国家,一直在出怪事,毒大米,毒馒头,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你毒我,我害你。开车撞人后能拿刀把被撞者捅死,好好的人,能给送进精神病院。 …

阅读更多

中国的大学还有救吗?

中国的大学还有救吗?                  张鸣 当下的中国,左右分歧严重,如果说两派还有共识的话,那就是都认为大…… > > 点击查看新浪博客原文

阅读更多

【喷嚏图卦20110503】我们要开始习惯没有本·拉登的日子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我们要开始习惯没有本·拉登的日子 今天听到隔壁社会学系一男研究生嚎啕大哭,原来是该研究生准备一年多的毕业论文是《论本拉登逍遥法外与美国社会市场体制的必然联系》。 @人大张鸣 :本拉登死了,中国五毛一片哀惜。对于这样一个对无辜平民下手的人,这样一个唆使妇女孩子做人体炸弹的人,我痛恨他,他早就该死了。但是他死了,恐怖主义没有死,世界还高兴不起来。 @五岳散人 :一帮傻逼爱国贼对于拉登的死感到惋惜,这足以证明爱国确实需要智商。因为拉登还支持分裂我祖国的东突势力,他死了对咱国家有好处。连这个都不知道,就知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爱国贼,是这个国家最大的祸害。 @张雪忠 :美国的朋友都是我的敌人;美国的敌人都是我的朋友;凡是美国支持的我都反对;凡是美国反对的我都支持……这样的“铁杆反美者”实际上是极为失败的反美者,因为他的全部是非标准和价值取向都是由美国,而不是由自己来设定的。一个在与他人的较量中完全失去自我的人,难道不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吗? 为什么拉登、卡扎菲等不是英雄?“英雄的谎言只是懦怯的表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这是罗曼.罗兰的话。那些独裁者给人们带来的只是仇恨和杀戮,却被一些人尊为英雄,他们的理由恐怕只有因为反美,反美就是英雄。这是价值观扭曲的体现。 凤凰网上, 对拉登之死的调查结果 @微天下 :针对拉登死亡事件,美国时代周刊周四将发行特刊,封面用拉登的脸并在上面打个大大的红叉。这将是时代周刊第四次刊登类似封面,前三次分别是:1945年5月7日希特勒,2003年4月21日萨达姆,2006年6月19日扎卡维。 昨天美国各大报均在头版刊发拉登死亡消息,但如何同中求异,各报可谓挖空心思。纽约邮报最初的标题是“拉登死了”(BIN LADEN DEAD),最后换成“结果他了”(GOT HIM!);纽约每日新闻报最初定的是“死了”(DEAD),最后换成“烂在地狱中”(ROT IN HELL!)。 奥总:作为一个国家,只要美国人保持团结,牢记使命,没有什么是美国做不到的。 【捉杀拉登如看超级碗实况转播】奥巴马在行动开始前来到指挥室,直接向前线下达攻击令。然后大家一同卫星实况观看整个过程。看看,所有要员几乎全在:拜登,希拉里,盖茨。。。你看见奥总了吗?像个跟班似的~~~ 纽约时报5月2日的头版:严重违反宣传纪律、存在政治错误的排版,居然将恐怖主义分子的相片搞那么大,将国家领导人的相片搞那么小! CNN播发拉登死亡消息误将字幕打成“奥巴马”。奥巴马宣布拉登被美军击毙后,CNN不断以突发新闻形式报道事件最新进展;在播发拉登藏身房屋内部景象视频的时候,将字幕打成“INSIDE OBAMA’S COMPOUND”(从约40秒开始,持续近1分钟)。估计是误将拉登的名字OSAMA写成OBAMA了。 美国官员告诉CNN,本拉登藏身之地价值100万美元,这么牛逼的人住的房子还没北京二环内的贵,真是太低调了。 @老榕 :美国公布了本拉登住宅的方位图。图左为住宅建设前,图右为住宅建设之后。半岛供稿。 @微天下 :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维基泄密最新文件显示,在押基地组织头目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在中情局审讯中不堪“水刑”和其他酷刑,提供了拉登信使的名字。而关押在关塔那摩监狱的基地组织行动主管利比也在刑讯中证实了那名信使的身份,他的供词在美国锁定拉登“安全庇护地”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潘基文秘书长5月2日就此发表声明指出,本-拉丹的死亡是全球反恐斗争的转折点,我们也应当在这一天铭记恐怖主义受害者。 5月2日,美国宣布本-拉登被击毙1小时之后,巴基斯坦西北部查沙达镇的一座清真寺附近发生炸弹爆炸,导致4人死亡5人受伤,伤者中包括2名巴基斯坦警察官员。负责人表示,清真寺旁的警局明显是被袭击的目标,或许与本-拉登之死有关。爆炸距离本-拉登被击毙之处约65公里,图为爆炸现场。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国有线新闻网制作人彼特-伯根回忆1997年采访拉登时的情景:拉登缠着头巾,身穿白色长袍、军绿色夹克,身边放着AK步枪。他一开始就滔滔不绝谈论穆斯林遭遇的非正义,批评美国和他的祖国沙特。他说:“我们宣布对美国进行圣战,这是因为美国政府是不公正、罪恶和残暴的。” @老榕 :据法新社报道,本拉登的尸体被运到位于巴基斯坦外海、阿拉伯海上的一艘美军航母上,按照穆斯林的习俗清洗、使用白布包括后,由一名军官使用阿拉伯语念诵古兰经后,放置在一个平板上,放入海中。仪式与格林威治时间昨天0510(北京时间1310)开始,历时50分钟。报道没有披露这艘航母的名称。 美国官员说会把拉登烧了扔海里,日本民众担心:把本拉登海葬→受到日本核废水影响→产生变异,最终成为哥斯拉登…… 5月2日,美国民众纷纷来到纽约世贸遗址、93号航班纪念公园等地纪念911恐怖袭击遇难者 @微天下 :法新社报道,白宫昨日表示正在考虑是否应向外界公布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尸体的照片。美国会多名重量级议员已经呼吁公开照片,以证明拉登真的死亡。白宫总统反恐顾问布伦南说:“我们正尽一切可能保证任何人都无法否认我们抓到了本-拉登。因此,相关信息的公布,以及是否公开照片,都是需要考虑的。” 美联社报道,一名美国官员透露,基地组织领导人拉登在和美军特种兵交火中,头部左眼上方中弹,部分头骨被子弹的冲击力击碎。这颗子弹是某位美海军海豹突击队士兵的枪膛中射出的。关于本-拉登中弹情况的图片,作为突袭行动成功的证据,已经传送到了华盛顿。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油价走低 受本·拉登死讯影响】- 油价周一收盘走低,基地组织领导人乌萨马·本·拉登被美军击毙的消息激荡石油市场。纽交所原油期货跌41美分,至每桶113.52美元,跌幅0.4%。 5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就“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击毙事答记者问时明确表态:“这是国际反恐斗争的重要事件和积极进展。” 【2】世界新闻自由日 联合国秘书长致辞:“在政府压迫本国人民并逃避追究之时,新闻自由是揭露丑行和维护公众信任的最有力工具之一。……仍有人利用媒体散播仇恨和煽动暴力行为。另外,还存在着各国设置的无可否认的新障碍,包括网络监控、数字骚扰和互联网检查制度。” @罗昌平 :【新闻自由世界地图】今天,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附图是我从 @记者秦轩 家拍摄的一张新闻自由世界地图(2009),以颜色深浅标注所在地的新闻自由度,其中黑色系最不自由地区。近两年更有恶化,遗憾未找到新版地图。找找你所在的土地是何种颜色…… 【3】上海田林街头事件 一段名为“田林街事件”的视频近日在网上疯传,视频显示一名女子躺在某饭馆门口,上身衣服掀起坦露胸部,旁边一名男子胳膊架在女子脖子上,没帮女子拉下衣服,还趁机舔了一下。旁边众多行人围观,但无人上前援助。网友连呼众人“太冷漠”。 【4】功夫熊猫 昨天上午,武汉动物园大熊猫馆外活动场中,名叫“希望”的大熊猫抓住一只常在此地觅食的蓝孔雀,将其咬死。 武汉最近状况很多啊,徐武被抓,五道杠现身江湖,现在熊猫还杀了只孔雀。 【5】中国人口普查:新生儿男女比例为118.6:100,外出打工者由1.21亿增至2.214亿。六分之一的中国人背井离乡。 【6】真的假的? @正了巴经 :听贺延光讲座录音,才知道现在我们看的,电视纪录片里84年阅兵“小平你好”的镜头是假的,游行当时只有他作为中国青年报记者拍到了照片,新华社的记者和电视台的记者都没有拍到,由于横幅反响特别大,电视台又找到北大的学生重新走了一遍。 【7】黑熊卖菜 2011年“五一”期间,在浙江省温岭市区二菜场边上,一只黑熊身挂“白菜很好,但很便宜”的牌子,引来不少路人目光。经了解,原来是浙江温岭动物园经理王刚牵着这只黑熊,帮助菜农王正法卖菜。在短短20分钟里,菜农拉来的200多斤白菜全部卖完了。 【8】不想死的本拉登和不想红的总队长 为了永远地得到小布什。。。奥巴马终于杀了本拉登。。。一场三角恋引发的血案。。( @大脸撑在小胸 ) 本拉登坐在德州的小农场里,轻叹了一口气。你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小布什起身,切开雪茄,亲爱的你不知道。只有我不再处于风口浪尖,只有你死,我们才能在一起。奥巴马瘫坐在白宫的一张写字椅上,阿布,这是我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了。我只能,看着你幸福。 ( @Loli女王姊姊 ) 【9】工资税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个税体制设计极其简陋,甚至弱智。这种税制毫无疑问打击了劳动所得,使得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增长速度与GDP相比差距更大。因此,这样一个设计非常不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制,事实上已经沦为工资税……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局部的修修补补不仅不解决问题,反而激化矛盾。 【10】晚点火车 你遇到过火车晚点吗?你是如何处理火车晚点的?阿要廷人民有一个天才的好办法,可以解决火车晚点的问题——他们砸烂候车室,放火焚烧车站,还抢劫售票处。这个方法虽然不文明,不文雅,脾气有点火爆,比较缺乏技术含量,但以后再有火车敢晚点的话,就得好好寻思寻思了,阿根廷人民可不是吃素滴。( @雾满拦江 ) 【11】好欢乐的人名 【12】地狱之门 位于乌兹别克斯坦,1974年,地质学家在钻探天然气时,意外发现一个地下洞穴,此洞穴实在太大太深了。没有人敢深入这个洞穴,因为里面充满了可燃气体。因此,他们决定将气体点燃,等所有有毒气体都燃尽之后再进入。从此以后,该洞穴就变成了地狱一般,大火熊熊燃烧了37年仍未熄灭。 【13】不愧是百毒,五毒俱全! @去格陵兰看极光 :不愧是百毒,五毒俱全!手贱点 @百度文库 浏览点地质/水利的资料,尼玛把全中国大大小小城市的小姐名单列了个遍,有木有?!有图为证!!尼玛就这么审核上传的文档?还神马DNA版权识别,识别你妹啊!!! 【14】间谍机器 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再次放炮,他指责Facebook是全球巨大的间谍机器,社交网站所有数据都可以为美国情报机构所用。他还断言,谷歌、雅虎及其他美国科技公司也都与美国政府串通一气,其共同目标是监控全世界人。 “在这里,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全面的有关人及其姓名、住址、彼此通信、亲属乃至人际关系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全都可被美国情报机关获得。” 【15】人格权 @萧瀚 :【言论自由】有些博友对言论自由有大误会,确实,关乎公共问题,言论自由包括胡说八道的自由,但同样包括批评胡说八道的自由以及胡说八道地批评的自由。不过有小差异须辨析,政府因无人格权,就还有承受谩骂的义务,但普通公民有人格权,即使涉及公共问题,也没有承受人身攻击的义务。 仍然有国家在惩罚网络言论自由 【16】切,能打过大陆城管吗? 1号,美军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执行任务,击毙拉登。美海豹突击队隶属总部位于巴林的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对外披露200人。是世界上最为神秘、最具震慑力的特种作战部队之一,可执行海陆空三栖作战。有关海豹突击队的详细情况是美国国家机密,海豹突击队员每次参加完任务后都会尽量淡化自己的作用。 【17】不好意思,初吻没经验。。。 @作业本 :无题,如图 【18】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于2011年5月2日16:30分播放了一则新闻,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亲自在新闻画面中宣布:本•拉登已被美军击毙。随后本•拉登来到卡塔尔广播电台接受了电话采访并证实了自己的确已被美军打死。最后,本•拉登将在今天下午17:00做客新浪微博微访谈,详细阐述自己被击毙的整个过程。( 作业本 ) 本拉登死了!!!再也木有心情上班了!   来源: 喷嚏网 综合编辑 友情提示:请各位河蟹评论。道理你懂的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 喷嚏周刊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