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批评的局限抑或时代的局限?
李鸿章说:“言官制度,最足坏事。故前明之亡,即亡于言官。此辈皆少年新进,毫不更事,亦不考究事实得失,国家利害,但随便寻个题目,信口开河,畅发一篇议论,藉此以出露头角;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4 月 29, 2010
李鸿章说:“言官制度,最足坏事。故前明之亡,即亡于言官。此辈皆少年新进,毫不更事,亦不考究事实得失,国家利害,但随便寻个题目,信口开河,畅发一篇议论,藉此以出露头角;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4 月 26, 2010
他曾经只是一个文坛叛逆少年、明星作家或八零后作家的代表。但现在,他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公共意见领袖之一,一个敢於说真话的「公民」典范。最近,他被时代杂誌选为影响世界的一百人。
他今年二十八岁,他是韩寒。
韩寒於十八岁出版首部长篇小说《三重门》,引发所谓的「韩寒现象」。此后他持续出版多部畅销作品,並且多次发表引起巨大爭论的言论。2006年,他开始博客写作,评论社会各种现象。文章的点击量常常过百万。到四月初,韩寒主博客的累计访问量已经达到了3.46亿次,成为了中国点击量最大的博客。
韩寒为什么有这么大影响力?当然一方面是他的语言充嘻笑怒骂,符合年轻人与网路世代的语汇。但在这些戏謔语言下,他不是一个虚无主义者,而是有自己的价值。他质疑官方和主流媒体的谎言,挑战权威,並且同情悲悯底层人民。例如他会採用鲜明的反讽说:
「我真的愿望政府可以忘记GDP的荣耀,让出一个点,在开会的时候少说一点排比句,多分一杯羹给大家,让他们少一点生活压力,庇护他们,罩著他们,让他们有点尊严。你要是把这样好的人民给饿死了病死了穷死了逼死了毒死了吃死了气死了冤死了喝水喝死了睡觉睡死了,你去哪里找比他们更老实的人民呢。」
因此,他被许多人认为是「国王的新衣」中说真话的小孩。在这个以荒诞与虚偽来支配的当代中国,他说出了人们心中的话。这些语言无甚高论,大都是常识。但常识,尤其是关於公民与国家之间关係的常识,正是穿破这个时代谎言的利剑。尤其,当其他成名作家都在享受体制给予的各种好处,而丧失了作家的批判角色时,韩寒显得如此难得。
「知道中国为什么成为不了文化大国吗?因为在们大部分讲话的时候,各位领导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而各位领导都是没有文化的。他们还是惧怕文化的、是审查文化,所以说这个国家怎么够成为文化大国呢?」
对於成为时代杂誌选他为影响世界的百人,他放下了戏謔,而增添了深沈的无力感与悲剧感:「我经常自问自己,我为这个充满著敏感词的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可能到最后我只贡献了一个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敏感词而已。」
他说自己並没有影响力。「在中国,影响力往往就是权力,那些翻云覆雨手,那些让你死,让你活,让你不死不活的人,他们才是真正有影响力的人。」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和九十年代,是思想启蒙的年代,学院知识份子扮演了重要角色。现在,学院派的启蒙角色似乎逐渐退位。毕竟中国公民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只是国家依然压迫,政治依然荒谬,所以关键就是起而对抗爭取权利,或者把这些基本道理说出来。哈维尔说,在后极权体制下,无权力者的权力就是「活在真实中」(Living in Truth)。韩寒固然不是一个积极的反抗者,但他確实是在实践了无权力者的武器。下面这段话让韩寒真可以当之无愧进入「时代」:
「我们只是站在这个舞臺上被灯光照著的小人物。但是这个剧场归他们所有,他们可以隨时让这个舞臺落下帷幕,熄灭灯光,切断电闸,关门放狗,最后狗过天晴,一切都无跡可寻。我只是希望这些人,真正的善待自己的影响力,而我们每一个舞臺上的人,甚至能有当年建造这个剧场的人,爭取把四面的高墻和灯泡都慢慢拆除,当阳光洒进来的时候,那种光明,將再也没有人能摁灭。」
(联合报名人堂专栏2010/4/26)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559448.shtml
发布者苏吴男爵 | 4 月 26, 2010
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4 月 25, 2010
艾未未香港Co-China(对话中国)论坛对话一
(博讯北京时间2010年4月24日 转载)
杜婷:大家好,欢迎来到Co-China论坛,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对话艾未未。对于艾先生大家应该都非常
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4 月 24, 2010
转基因是一种技术。评价一种技术的好坏,第一要看它服务于谁,第二要看它是否划算。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必须根植于科学分析,但同时也必须跳出科学的框框,从社会和环境的角度予以…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