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亮说|我可太爱上海的万圣节了
要我说,新一代年轻人的意识形态非但没有毁掉,他们非但没有被渗透,还对西方的节日进行了创造性地本土化改造,让本来陈旧的节日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属于中国人的活力。让上海的万圣节区别于任何其他地方的万圣节的是,他们把“梗”融进了变装中,让上海的万圣节成了一个青年亚文化的狂欢节。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10月 30, 2023
要我说,新一代年轻人的意识形态非但没有毁掉,他们非但没有被渗透,还对西方的节日进行了创造性地本土化改造,让本来陈旧的节日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属于中国人的活力。让上海的万圣节区别于任何其他地方的万圣节的是,他们把“梗”融进了变装中,让上海的万圣节成了一个青年亚文化的狂欢节。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5月 12, 2023
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真能控制所有民众思想吗?反政治叙事大师詹姆斯•斯科特的答案是,“NO”。不仅如此,偷懒、开小差、装傻卖呆……这些平淡无奇的日常琐事,也被斯科特上升为民众抵抗官方的艺术,而且是守卫工作、财产、权益最有意义、最有成效的日常反抗。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5月 10, 2023
whyyoutouzhele:近日,湖南长沙某大学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专题培训。分析美国对中国意识形态渗透的新手段。其中将艾未未,茅于轼,任志强,周世峰,红星新闻、澎湃新闻、新京报、上游新闻等列为“偏激少数”典型。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5月 27, 2021
随着冷战的加深和意识形态对抗的加剧,互联网作为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无疑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互联网不仅仅反映了中国新生代年轻人的心态,也预言了未来需要面对的问题。所以,从国家安全角度看,对国内互联网舆论的意识形态变化做出准确判断和预估,具有相当的意义。
阅读更多发布者既要又要还要 | 5月 19, 2021
我发飙了,飚野话了。原因是,临近毕业了,在本科论文答辩中,我指导的学生几乎全军覆没,皆因“有意识形态问题”被否决重写。工作七年,我第一次见过一个老师指导的学生论文全军覆没的惨状。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