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蛮子 | 到底是谁“赢在起跑线上”?
作者: 苗蛮子 | 评论(1) | 标签: 时事观点 梁文道曾说,一种公共话题的循环再现,有时候也是病理性的。而“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一论调,大致也可归入“病理性公共话题”。显然在中国,这是一个老掉牙却又反复被人拿出来探讨的话题。日前,针对“广东家长10大家庭教育困惑”调查结果有64.8%的家长表示不知“什么才是孩子发展的良好方式”,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麦志强就不无忧虑地说,“‘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个论调可以说害了我们一代人。”他尖锐地指出,这种论调让中国的孩子变成了盆景,完全被成人社会的标准所扭曲,家长切忌盲目跟风。 “起跑线”论的长盛不衰,以及超过六成的家长在孩子发展问题上犯晕,足见中国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的扭曲程度。当然,无须过于苛责家长们,其中委实有着太多对现实的无奈与纠结。毕竟在现实中,“名园→名校→好工作→好生活”似乎已成为孩子发展的“理想模式”和家长们的“共识”。在这种认知思维主导下,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孩子从出生开始,甚至尚未出生(如胎教),就被强行拖入到了竞争中。 但正如麦志强教授所说的,这种由家长转嫁到孩子身上的竞争,实已陷入了一种“虚无的竞争误区”。因为,一者,无论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还是“赢在起跑线上”,其中所谓的“输赢”,不过是强加于孩子身上的成人社会的标准;二者,所谓起跑线,也是个言人人殊的玩意儿。小学、幼儿园、胎教乃至基因,都可算是“起跑线”。不过,有一点或可肯定的是,随着“起跑线”不断往前推,疯狂“拼起跑线”的结果,恐怕将是“拼爹”乃至“拼种族”了。 真正的教育,显然不是简单地化约为成功学教育,而应当成为实现个体幸福与个性自由发展的教育,也即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说的,教育应当为“完满生活”而展开。显然,这里所说的“完满生活”,并不只是“输赢”问题及其所指向的物质层面,还有尊严、道德、自由、人格、美丑、好坏等丰富内涵。特别是,儿童期是孩子身心成长的最重要阶段,早期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便是给予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而非一开始就将成人世界的残酷竞争过度移植进来。须知,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而是存在有别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内在价值。显然,将儿童视为“一个未来的存在”,既反教育也反人性,自然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失去了童真的孩子,其未来还有多少心灵的自由和想象的空间。 无论是“赢在起跑线上”,还是“输在起跑线上”,其实都算是一个伪命题。有的看似“赢在起跑线上”,却未必能“笑到终点”,其中典型者莫过于当年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了。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些曾经的神童,已如风流云散般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以致成为笑谈。而有的看似“输在起跑线上”,却最终“大器晚成”,卓然有成,为世所称。这样的例子同样所在多有,如爱因斯坦、爱迪生,无不都是早期教育失败的“典型”,然而谁又能否认他们的成就呢? 说到底,教育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早期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尽管不能说它没有意义,但它绝不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口。过于迷信“起跑线”,于家长和孩子而言,谁都不是赢家,反而是这种论调下的受害者——一边是“输不起”的焦虑如影随形,一边是消逝的童年和童心的泯灭;但对于各种形形色色的早教机构而言,却是最大的也可说是唯一的赢家——畸形的家教理念和“望子成龙”的心态,催生了早教市场的繁荣。而“起跑线论”的长盛不衰,无疑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它的勃勃商机。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