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

《华尔街日报》中国慈善组织面临的挑战

核心提示:”人们想要伸出援手,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华尔街日报》访问”微笑行动”组织,一个进入中国已经20年的医疗慈善机构的创始人,请他谈谈在中国进行非赢利的慈善活动面临的挑战。 原文: China’s Charity Challenge: ‘People Want to Help, They Just Don’t Know How 作者:Josh Chin(@joshchin) 发表:2011年8月5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图:美联社的Chitose Suzuki拍摄 微笑行动的微笑大使成龙(左)正在观看Dr。Bill Magee(右)对一名半岁大的孩子进行唇部手术。后者是微笑行动的创始人。2009年11月5日,周四,他在越南河内的越南-古巴医院进行这一手术。】 在最近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在937名全球最富有的人中,中国人占了64名。中国一直在与贫富差距的鸿沟在不断扩大而斗争,慈善问题已经开始若隐若现地笼罩着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那些从国家发展中获益的人们是否感到有义务要帮助那些被甩在后面的人们?政府已经从许多社会服务中撤了出来,它又是否在鼓励其他人参与进来,伸出援助之手方面做的足够多呢? “微笑行动”是一个拥有大量经验、在中国不确定的非盈利组织领域有引领能力的致力于治疗唇裂及裂腭综合症的医疗慈善组织。它成立于1982年,在1991年首次来到中国。在那时,它已经给2万多名中国儿童提供了免费手术,并计划运行26项附加医疗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每项行动致力于为100-300名儿童提供医疗服务。 “微笑行动”的共同创办者Bill Magee医生和他的妻子Kathy 最近再次来到北京,在当地一所大学举办了一场青年会议,同时也是庆祝该组织进入中国的20周年纪念。Magee医生对《华尔街日报》谈到了关于中国的官办慈善机构,和外国非营利性组织仍然要面对的挑战。以下是节选: 到现在为止,到目前”微笑行动”在中国已经运行了20年,在这段时间里,在中国运营一个慈善组织有什么改变吗? 我第一次来上海是1991年,我开了5小时的车来到杭州,在西湖附近只有一个旅馆。看看今天的杭州,这儿已经是个现代大都市了。现在上海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可能也是最好的外科手术医院。所以医疗基础设施相当不错,而实际上,像巴西、印度等其他国家一样, 中国还有大量的地区仍然很贫困。 挑战就是中国怎样提供一个人人皆可得的医疗服务?因此,能让医疗社区和商业社区都落地生根的话,这是令人激动的。例如Marriott(美国著名连锁酒店)已经接受我们作为明年其在北京的慈善组织,这就非常有帮助。 在中国,你们有多少资金是来于自像Marriott这样的跨国公司,又有多少资金来自中国企业呢? 说实话,大多数都来自于跨国公司。这是可以理解的,公司需要有社会责任感,这已深深地植入于这些跨国公司之中。我认为中国公司需要培养这种需求。和跨国公司比起来,他们在这一点上还没有跟上。 那么个人捐赠又如何呢?自从去年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在中国进行了一场慈善之旅后, 随着中国人变得越来越富裕,围绕着中国的捐赠文化和行动已经出现了很多讨论,你对此又有什么经验之谈呢? 很有趣。像其他人一样,我们也一直在努力, 在中国非盈利组织很难得到正当的授权,可以让人们捐款给你。 但是如果举越南的例子, 我们在那儿已经有22年,你真的能看到他们逐渐成熟的过程。 我认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如果你回头看看美国10-20年前的的非营利组织――从那以后的进步非常显著。 我的乐观的猜测是随着中国变得越来越成功,它也会不断地成熟和进步, 他们将以同样的方式成长起来。拥有大量财富的人们将不得不与穷人分享部分财富。这儿有很多人想帮助别人,但是现在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做。 法律必须有所改变, 并且对慈善的认可也必须有所改变――表扬那些愿意付出的人的方式也要改变。 作为中国的一个慈善机构, 你被要求与民政部合作。这对你在这儿从事的工作,和别的地方相比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不能为了筹资来进行推广, 但是我们将在杭州成立一家慈善医院, 我想这是中国第一加完全免费的慈善医院。 因为中国人已经颁发了证书,我们可以在这里收到[捐赠的]钱。 在中国做慈善很困难。例如我们不能带进来消耗品 (像手术用的针线纱布)我们不得不在这儿购买。 通常我们在美国得到捐赠,然后带到当地, 但是在中国这不被允许。这就要花掉大约2万美元去现买。 你对放宽政策,允许你们更积极地在这儿工作抱有多大程度的乐观? 在过去的20年, 毫无疑问一直是在逐步放宽。 很难预测其发展的步伐。 并且我认为如果你去问政府官员”到底节奏有多快? 今后的计划又是什么? ” 我怀疑你能否得到任何清晰的回答。 事情发生了。你就不得不顺势而为。这不是一个你来了,就可以提出要求,让改变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我认为你所要去做的是极为尊重地展示出来,你是可以被信任的,并且你来此不是出于什么不可告人的动机,而是有正当的理由。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宗教或者政治组织, 这就让我们更容易以引人注目的方式展现出这一点。 相关阅读: 新共和 为什么中国的百万富翁如此吝啬?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 这里 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 这里 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

阅读更多

捐款信息平台遭质疑 红会称感到痛心

【红会秘书长:对质疑感到很痛心】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称,面对公众质疑深感痛心,通过这次事件要痛定思痛,真正让公众充分地信任。对于个人捐款10万元以上才能查询到对应的资助项目,王汝鹏表示将逐渐降低额度,真正让每一笔捐款都让公众了解它的去向,这需要一个过程,请给我们时间。(央视) [来源:财经网]...

阅读更多

龙应台:有些事,只有一个人能做

一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人生其实就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通往森林的路。在平原上,人们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追打嬉嬉戏;一旦进入森林,因为草丛和荆棘挡路,所以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群体感情,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伴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时期有。离开这个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越走越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人群中,你都可能寂寞无比。你的工作能给你多少自由?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去闪避道路上的荆棘。 二 有些青年人追求时尚,不谈政治,实际上就是只关心自己的事情。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开动着的车,总有人在里面自顾自地行乐。所幸的是,总有人探出头来看看这辆车究竟在往哪里跑。 三 思想需要经验的积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我相信:奔忙,使作家无法写作,使音乐家无法谱曲,使画家无法作画,使学者无法著述;奔忙,是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是娱乐家变成聒噪小丑。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 四 我其实也在诚实地问自己,思考了之后我自己觉得:天啊,如果我的孩子能够平安而且快乐,不管杰出不杰出,我都已经很感激了。所谓的“成功”好像真的不重要。事实上,这种情形已经发生了。我的很多台北、香港的朋友,他们的孩子在哈佛、剑桥读书,都很优秀,而我的儿子还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和方向,且并不以“杰出”作为人生志向。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逻辑来说,他已经差一大截了。但是那一次的“阳台夜话”后,我整理了自己的思绪。是的,我可以接受我的孩子“平庸”,重要的是他们要能在自己的人生里找到意义。 五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坚韧的细线,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当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时,文化、历史就是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六 一个社会特立独行的人越多,天分、才气、道德、勇气就越多。 七 每个时代都有思考和不思考的人。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11694/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龙应台:有些事,只有一个人能做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1/07/26, 18:30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萝卜网官方论坛“第八区”公测进行中!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我一个人,我一个人,我还是一个人 96岁的应召女郎 90后男生模仿成龙霸王洗发水广告 龙应台:写给不会闹事的大学生 作为一个某某地方的人,你常被人这样问了吗? 无觅

阅读更多

译者 | Grantland:”我能签张支票吗?“――姚明的意义

核心提示:对于美国的亚裔移民及其子女来说,姚明是一位使者,也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标志。 原文: Can I Write Check? 时间:2011.7.12 星期二 作者:Jay Caspian Kang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图:D.Clarke Evans/NBAE/Getty Images】 几周以前,我写了一篇关于铃木一郎(Ichiro Suzuki)在新手赛季可能会给亚裔美国人带来特别意义的文章,尤其是对那些像我一样还不好定义的一代人来说更是如此。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五听说姚明计划从NBA退役以后,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选择了错误的偶像。从我在萨菲科运动场度过的那个夏天算起已经过去十年了。当我再次回到那里的时候,我对于Mariners右外场手的了解并没有增加多少(译注:右外场手是于棒球比赛中防守右外野的选手)。他从来没有意识到对于我们这些想借体育来做在美国社会生活的稳定纽带的这种愚钝和不成功的孩子来说,自己的象征性意义有多重要,也许他也不想了解。当然没有任何人要承担作为“你周围的标杆”的义务(尤其是当“人”这个变量是由跟你从来没有交集的群体定义的时候),当我在这个赛季观看铃木一郎对抗赛的时候,我没有感觉到伴随着一个英雄末路常常会出现的情绪低潮,铃木一郎的没落让我对姚明的自我掌控甚为欣赏。 对国家体育事业的巨大希望来自于12亿人,姚明是中国人,他的水准超出了我们以前的经验值。姚明如同喜马拉雅山雪人一样的大脚掌超过了中国的对手(那时,我们相信他真的存在吗?)。在采访中,当有人话外有音地问到为什么在Jay Williams之前起草未经确认的脑垂体事故时,那些通过翻译进行的被严格监控的媒体访谈是为了保护参加大学篮球赛的每一个人的最有利的辩护。而当他第一次出现在NBA赛场时,公众齐刷刷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姚太高大了。 最初赢得美国粉丝支持的是他的身高和中国面孔。不管你是谁,都不大可能被视为一个七到六英尺的外国人。但至少在亚裔美国人中间出现了一些怀疑,那就是仅仅在铃木一郎将美国联盟MVP杯收入囊中的十一个月以后,姚明参加了NBA的首场比赛。 黄皮肤所扮演的角色被寄予了巨大的希望。此外,更详细地对比一下可知,铃木一郎被打造成了一个更好的英雄。在姚还处在笨拙地起步阶段的时候他就已经非常酷了。当姚还默默无闻的时候他已经具有了神秘感。他们的英语都说得不是特别好,两人在交流时都需要借助翻译,但是铃木一郎有时候表现得是因为他太酷了所以不怎么说英语,而姚的新闻发布会感觉有一些照本宣科和不了解美国。别的不多说,铃木一郎通过拍摄时尚杂志照片和在公众场合亮相为自己打造品牌。但姚明给人留下的印象多半是一副皱着眉的样子。两个人都保留了自己的个性。但是铃木一郎至少让我们感觉的确是在这个领域里有所建树。而早期的姚明看起来好像仅仅为他自己的国家而战——-一棵为了显示中国能够制造出多么优秀的天才而被送到展示台上的摇钱树。 每一位移民美国的孩子都能体会那种看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自在的打心底里的害怕,比如家长会,或者买车,甚至和杂货店店员交流。那会让你肌肉紧张,呼吸困难。每一个灾难性的场景都如期而至——你的母亲讲英文时忽然卡住,她可能会说出一些愚蠢无知的话,然后你每次都抱有的幻想,或者说每次希望的那些幻想,就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了。 对于姚明,我也一直有类似的担忧。过去九年里,我在电视上看着他就如同在看着我的父母一样,这很荒诞可笑,但就是那么重要。我担心他某个单词会发音错误,会闹出笑话,或在谈到他的黑人队友时会说出不得体的话。是的,我也许不应该把一个7.6英尺高的中国篮球运动员在接受电视采访时挑选措辞和移民父母为了打消身边人的质疑被这个残酷现实的国家所接受而谨言慎行的情况相提并论,但当成龙、李连杰、李小龙、铃木一郎、姚明,还有烹饪节目具有可参考的文化范围时,有时候你不由自主会夸大,会模糊界限,甚至去制造你潜意识里所想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自我认同不过是建立在对传奇人物模仿的基础之上的时代,当我们照镜子时,会发现我们是由那样的模仿碎片一块一块拼凑而成的。我们还能从其他哪些地方找到相似例子?玛格丽特.周?虎妈?还是喜福会? 移民的故事,尤其是那些我们熟知的故事,都是很大程度上经过讲述者加工后的,并曾被遮蔽。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思乡情切的一群人,他们早已失去了与故乡相连的根。剩下的那些是由移民地下一代写成的,那些故事太多的重点都放在作为尴尬父母的孩子的怪异感受。我们很少看到一个来到美国时不具备任何工作所需的语言或文化背景的人的经历。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没有任何资料、小说或电影比姚明在过去九年中上演的《真人秀》更好地反映出文化适应性的问题。至少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被如此多的人所关注。 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讲,还有哪儿比在运动场上能立刻成为一个国家中公众皆知的熟脸呢?姚明在美国职业生涯中从一个板凳队员成长为一个职业联盟中最受欢迎的运动员的一点一滴都广为人知,只有最愤世嫉俗的人才会质疑他的诚实和认真。我们喜欢Dirk,也喜欢姚明——这两个人起初都置身于美国人的质疑和怀疑中。两人都承担着美国人的情感价值。和铃木一郎不同,前者追求的杰出风格是孤独和迷人(我始终认为一郎不管去到哪个国家,参加哪个球队,和多大规模的团队合作,他的职业发展也会跟现在的没什么两样),而姚明把自己与美国相连。对于在未被定义的一代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来说,姚明真正的胜利在于他认真而忠实地扮演了一个移民的角色。如果他们所说,姚明用比赛说明了一切。而且他在此过程中逐渐成为了外交大使和激励的榜样,不仅仅对于他的祖国中国来讲如此,对于亚裔美国人以及他们的后代来讲也是如此。   作者简介:Jay Caspian Kang是Grantland的一名作家。他的第一本小说《死亡不会改善》(Dead Do Not Improve )将由兰登书屋在明年夏季出版。可在推特@maxpower51上关注他的情况。 译注:文章的标题来自于姚明所拍摄的VISA信用卡的广告,广告中姚明作为一名外国人在和美国本地的杂货店店员及其他顾客的交流中略显不适,他问道:“我能签张支票吗?”而杂货店老板说:“没看到牌子?”(牌子上写这“不收支票”),但姚明把对方的俚语回答当成了“Yao”的发音,于是一再纠正他自己姓姚。这则广告可以在 这里 看到。 相关阅读: 《洛杉矶时报》从生化专家到脱口秀演员——黄西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 这里 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 这里 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

阅读更多

北斗 | <开阳>传统的神性和人性主题

在一个逼仄的环境中,每一步轻轻的挪动和伸展都是僭越,每一记主动的僭越都是自由;而在一个开阔地,自由就是主动的节制,因为无从僭越。节制不仅是停留于柏拉图口中的美德,这里它成了个体的自由实践,到这里,主动的节制如何成为可能或者说从节制追溯下去我们能得到什么成了关键。 传统的神性和人性主题 文/刘成龙(苏州科技大学)       (一)方法论的提出 “任何一种发问都是一种寻求……这种认识的寻求可以成为一种‘探索’,亦即对问题所问的东西加以分析规定的‘探索’。发问作为‘对……’的发问而具有问之所问[Gefragtes]。一切‘对……’的发问都以某种方式是‘就……’的发问。发问不仅包含有问题之所问,而且也包含有被问及的东西[Befragtes]。在探索性的问题亦即在理论问题中,问题之所问应该得到规定而成为概念。”——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研究一个问题要从理解问题开始,这点我们可以借鉴海德格尔,海氏在提出存在(意义)问题之前,首先考察了一般问题的结构,认为首先要“简短地讨论一下任何问题都一般地包含着的东西”。“神性”和“人性”就是本文中被问及的东西[Befragtes],对它们的发问就是问题的第二个层次——问之所问[Gefragtes](第三个层次是问之何所以问[Erfragtes],属构建存在畿域的问题层次,本文只涉及事质领域,故不予讨论)。 1.人性 “……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费尔巴哈这般设问。“就是理性、意志、心。”又这般回答。他还为这三点找出了对应的现实目的:“人之所以生存,就是为了认识,为了爱,为了愿望。”它们的具体实践方式就是:“我们为认识而认识,我们为爱而爱,为愿望而愿望——愿望得到自由。”——康德把人的心理机能也分为三种:认识、情感和欲求,在这里费尔巴哈和康德“不谋而合” ——存在者的性质就这样被展示无遗,用海氏的话说就不再是一般存在者,而是此在(Da-sein)。比如三部传统小说《巴黎圣母院》、《红字》以及《荆棘鸟》最突出的人性描写莫过于人性三内核中“爱”这个主题,当然本文中的爱主要体现为男女之爱,这又必然掺杂了性的因素,是一种含性之爱,性又作为一种在“爱中”之性,所以接下来的叙述将围绕此展开。 2.神性 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将宗教的本质归因为对世界进行的神圣事物和世俗事物的二分——费尔巴哈也有“属神者”和“非属神者”的说法——通过赋予“禁忌性”和“权威性”遴选出神圣事物,同时神圣事物也是人们爱和理想的寄托。在他看来,宗教有两个基本的构成要素,最根本的就是“神圣性”,他说:“宗教是一种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 呼应着克赛诺芬尼的人神同形说,费尔巴哈大胆喊出:“上帝之意识,就是人之自我意识;上帝之认识,就是人之自我认识……人认为上帝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精神、灵魂,而人的精神、灵魂、心,其实就是他的上帝:上帝是人之公开的内心,是人之坦白的自我;宗教是人的隐秘的宝藏的庄严揭幕,是人最内在的思想的自白,是对自己的爱情秘密的公开供认。” “——突破了个体的、现实的、属肉体的人的局限,被对象化为一个另外的、不同于它的、独自的本质,并作为这样的本质而受到仰望和敬拜。因而,属神的本质之一切规定,都是属人的本质之规定。”     在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当中,“神圣性”或“神性”是一个更为现代的语气,它的由来乃是以“灵性”概念为先导的,类似于弗雷泽提出的“巫术时代”领先于“宗教时代”,“灵性”和“神性”分别给这两个时代贴上了醒目的标签。 “灵性”在这里又有两层意义:一、更贴近灵魂的解释,“蒙昧人的万物有灵观是以关于灵魂的学说为基础的……从这方面,可以把万物有灵观看作是自然宗教的直接产物。”二、非人格的超自然力量,约翰·H·金在《超自然者:它的起源、性质和进化》中首先提出神灵和鬼神的概念对原始人来说过于深奥,一个早于万物有灵观的阶段浮出水面。“马纳”(Mana)作为原始人体验到的臆想的“非人格力量”的代表被正名。从第一层含义看,“灵性”作为灵魂的一种普遍化形式,与“人性”产生了更多的瓜葛。拟人化是其必不可少的表现,正如泰勒所说:“对原始人的部落来说,太阳和星星,树木和河流,云和风,都变成了具有人身的灵体,它们好像人或其他动物一样地生活,并且像动物一样借助四肢或像人一样借助人造的工具,来完成它在世界上预定的职能。” 从宗教到科学的发育是历史趋势。弗雷泽:“作为解释自然现象的宗教,已经被科学取代了”;孔德三段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当科学日趋旺盛,对人类自身的了解愈是深入,人的欲望和品性就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和解脱,“人性”作为时代的主题也日益彰显。卢梭曾道:“我觉得人类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而今终可如愿。 从带有“人性”气息的“灵气”到“神性”,又从“神性”到彻底的“人性”,与其说是一场循环往复,不枉把它看做是牢不可破的“人性”发展之链。可见“神性”的背后其实就是“人性”的力量,《巴》《红》《荆棘》中袒露的所谓神性不啻为一种扭曲的“神性”,也即一种扭曲的“人性”。这场较量是扭曲的“神性”和彻底的“人性”或明或暗的角力。而这种扭曲是否是宗教的必然走向(纵向发展)?是否是其内在要求(横向结构)?我们只有在对基督教历史详尽的勘探和对异教全面的比较中才能得其大体轮廓,这里笔者不揣简陋,认为小说中极度的扭曲只是个别特例,是小说作者的艺术发挥,不可将其视为普遍情形,事实只能是轻微地扭曲,这也是任何意识形态/文化霸权(安东尼奥·葛兰西语)不可避免的后果。当然这不过是抛砖引玉之想,篇幅所限,更多的论证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被误解的禁欲 独身制如今被很多不谙历史的人看作是“人类心智的谬误”,这大概可以归功启蒙书籍,但倘若躬身翻阅一下记载,大致分辨一下史海中遍布的蛛丝马迹,就不会如此轻易地接受这得之全不费功夫的荒唐解释。神职人员的独身制“不是证明修道院的创立者是白痴,而只是证明了经济条件有时比自然规律更强大。”修道院的创立并不如在其辉煌时期显示的那样是个文化艺术的集散地,宗教信仰的中心。它更大程度上是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出现的,而且还是个共产主义形式的劳动-经济组织。爱德华·傅克斯在《欧洲风化史》中解释:“修道院产生于私有财产和继承权都很完备的时代……因为血缘关系历来强于一切人为的结构,而修道院内的共同生活无疑是这样的人为结构……修道院只好弃绝婚姻。僧侣和修女只能以社团为家,不得再有别的家庭。” 为了巩固教会至上而下的统治(原因如前所述),格列高利七世在十一世纪颁布了禁婚敕令,然而能控制自己的僧侣只能是部分人,而且只是弃绝婚姻,但绝不意味着弃绝性,性的需要往往可以通过非光明正大且各自又心知肚明的形式满足,如法国教会的热尔松所说:“僧侣在满足性欲的时候,是否违背了绝色的誓愿?不,绝色的誓愿只是表示弃绝婚姻。所以,僧侣即使做出极不道德的行为,只要没有结婚,就不能算违背绝色的誓愿”。 之后随着教会财富的增长,敛财的本能和性的本能相互扶持,创制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各式丑闻,教会也逐步沦为欧洲机体上腐臭的脓疮。名目繁多的为各种罪名设立的赎金条例密密麻麻,巨细无遗,这其中就有为亵渎的性行为(包括强奸,乱伦等)专门定制的。僧侣们的姘妇也是广为存在的,到了14世纪,一些僧侣开始起来争取结婚的权利,当此计不成,就干脆将姘妇合理化——“如果神父有姘妇,那对本教区的教徒当然是个很大的罪恶的诱惑,但如果他去侵犯女教徒的贞操,那对教徒是更大的罪恶的诱惑。”此种风俗肆意流传、发展,妓女,贵族,甚至忏悔室的女教徒(为了保护忏悔的女教徒,1322年在牛津宗教会议上,禁止“在黑魆魆的地方听女性忏悔。”类似的禁令还有很多),都被教士/修女们列入了性对象的名单。彼特拉克在《公开信》中痛骂:“抢劫、暴力、通奸,是淫乱的教皇的家常便饭:丈夫们被流放,省得他们啰嗦;他们的妻子被强奸,一旦有了身孕便还给他们,生了孩子之后再夺过来以满足基督在世代表的淫欲。”     以上大致描绘出了中世纪教会的虚伪无耻,不过也不能以偏概全,坚守贞洁的神职人员也是广泛存在的,圣人们就从此中出,还有很多摇摆不定,心神不宁的修士们,尤其是未经情事的年轻修士,他们的内心世界有如暴风骤雨,拉扯着脆弱娇嫩的“人性”幼苗,他们的故事更曲折,更戏剧,更能显露人的本性,更能表达作者奋力反抗束缚人的传统的姿态,也成为了作家们乐此不疲的创作对象。 (三)人性解脱与审美 1.福柯的启发 福柯不满组织性和集中性的权利解释,为了说明丰富个体类型的形成,受到希伯来文本的启发,提出了“牧师权力”的概念,以牧领权(pastor-ship)来喻意上帝(上帝的人间代表)和人民,牧师权力在认知方面表现为“牧人对每只羊有彻底的了解,包括对它的灵魂有完全的知识”。虽然牧师权力只是福柯构造出的一个理论概念,但我们仍可窥一斑,其现实意义表明了牧师如果要深入了解自己的教徒,就必然和他们有大量的接触和交流,在这之中,牧师们难免对妩媚动人的芳龄女子暗自倾心。 2.人性解脱与审美 ①审美——“人性的奠基之物” 鉴于普遍存在的争论,康德总结出了这样一对二律背反: 正题:鉴赏判断并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它就可以被以证明的方式来进行争论; 反题:鉴赏判断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要求他人的赞同就是不可能的。 康德采取了“在纯粹理论理性的二律背反的消解中所遵循的一条类似的道路”,宣称鉴赏判断(审美判断)既是基于一个概念(纯粹理性概念)之上,又否认这个概念的知性,拒绝了任何知性证明,“因为这个规定的根据也许就在这样一个东西的概念之中,这东西就是人性的奠基之物(Substrat der Menschheit),它是超越于经验感性的。”人性的奠基之物即是康德追索的终点,我们无论如何再也不能前进哪怕一小步了。     ②审美——手段-目的 福柯列举了三种权力(牧师权力)将人变为主体的模式:一、知识模式;二、分离实践模式,即《规训与惩罚》和《疯癫与文明》中所探究的;三、“人使自身变为主体的方式,比如,我选择了性的领域——人如何学会承认自己是‘性’的主体”。前两种是他律模式,后一种却是主动模式,个人的主动选择是积极向上的,其动力必将是源源不断永不枯竭的。面对束缚人类应该这样抗争:“或许今日之目标不是去发现我们之所是,而是去拒绝我们之所是。我们必须去想象、去构造我们可能之所是,从而根除掉那种政治性的双重束缚,即现代权力结构同时性的个体化和总体化。” 古希腊和罗马的实践性的行为道德引起了福柯的注意,在那个时代没有严格的法律以及规则体系用权力手段处处限定个人的行为,个体的自我实践都是建立在自我要求——自我对完善本身德行的要求之上。基督教伦理学则反其道而行,设立庞杂的道德律法体系(不强调其法律形式)和臃肿的审判权力机构,违禁就意味着惩罚,将弃绝的都深深掩埋,包括男女之爱和性。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主张“伦理-诗(etho-poetic)”的作用,道德被纯化为诗和生存艺术,人性在审美的广阔大地上诗意地栖居。人们通过自我塑造的技术——自我技术来觉醒。福柯将注意点放在了性(即“快感的运用(the use of pleasure)”)上,其时的法律并不监管性,而是将性寄托于伦理学的领域,没有压制,就更没有僭越。在一个逼仄的环境中,每一步轻轻的挪动和伸展都是僭越,每一记主动的僭越都是自由;而在一个开阔地,自由就是主动的节制,因为无从僭越。节制不仅是停留于柏拉图口中的美德,这里它成了个体的自由实践,到这里,主动的节制如何成为可能或者说从节制追溯下去我们能得到什么成了关键。福柯谈到自我技术也是“一种态度和追求,这种态度和追求使他的行为个性化并铸造了这种行为。而且,这种行为表现出的合理和审慎的结构可能赋予他一种特殊的辉光。” “所以他们为了存在的美和荣光有意地接受了这些任务,这是一种选择,既是美学选择,又是政治选择。”审美在这里被极度突出了,作为伦理学的目的论,也是人性的目的,同时又作为恢复人性的生存美学手段。 康德由审美追溯到人性,而福柯从人性中视审美为目的,且在美学史上他们也各有其他思想者或先或后的呼应,如费尔巴哈的“人才是‘美或艺术的核心’”,谢林的“艺术把完完全全的人如人所是的那样带到那里”,不论我们面对这一张一弛以谁为师,两位大家对人性-审美的洞察就足让我们击节赞叹。如果我们要寻人性,则可由审美入手,如果要解放人性,那就让审美作为目的吧。这两条进路各有所长,不可偏废。在这方面,费尔巴哈给我们做出了一个榜样,他既谈人的核心作用,又不忘艺术对人性情感的表现,这种表现是目的和手段合一的,而在宗教那里,情感却被贬为感受上帝的工具,不失为一种沉沦。从费尔巴哈的态度中,我们也可以读到宗教和审美的巨大差异,神性和人性的矛盾所在。 (采编:黄理罡 责编:黄理罡)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