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

胡泳 | 网络时代用户隐私“被透明”

http://news.163.com/12/0316/11/7SND4N8J00014AED.html 网络时代用户隐私“被透明” 2012-03-16 11:27:57  来源 :   国际先驱导报     对于这些网络社交平台来说,用户隐私的保护和商业价值的开发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巨大的悖论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娟发自北京 如果你用谷歌( Google )搜索了一款新上市的汽车,又在 YouTube 上收看了有关汽车的测评视频,或者在 Google+ 上分享了相关信息,那么很快,你的 Gmail 邮箱里将会收到一堆有关汽车品牌的推荐广告。 而这样的结果则源自 3 月 1 日起谷歌面向全球推出的新隐私政策。它的一个重点就是整合了谷歌旗下 60 项免费服务,打通各服务间用户数据调用的障碍,让用户数据可以被其他服务交叉使用。 然而这个新政策一出便引来阵阵质疑声。有人甚至将这一政策变动称为“隐私里氏三级地震”,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交网络时代隐私保护前景的担忧。 “不作恶”信条遭质疑 人们之所以对谷歌的此次变动如此关注,是因为自 2004 年谷歌高喊着“不作恶”的理想主义口号上市以来,业界一直都认为它将坚守更高的道德标准,深信就像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在上市前夕发给股东的公开信中写道的那样:“谷歌不是一家传统公司,也不会成为这样的公司”。 但谷歌近期的举动却令观察人士和用户大跌眼镜。 以往,搜索引擎、 Gmail 和 YouTube ( 2006 年被谷歌收购)等谷歌服务都会单独存储用户数据。而此次谷歌对隐私政策的大幅改版,让所有服务都彼此分享数据,把以前并存的多项隐私政策简化为一种通行的隐私政策。按照谷歌的说法,这一计划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真正简单、直观的用户体验”,在旗下所有产品中将用户当做“一个人来对待”。 然而,对许多资深谷歌观察人士而言,这一系列行为则表明谷歌已经完全背离了提供“客观公正”搜索结果的承诺。人们想问的是,在网络隐私面前,谷歌还会坚持一向秉持自己的“不作恶”的信条吗,会不会和“传统公司”同流合污? 在英国副信息专员兼数据保护主管大卫·史密斯看来,谷歌的隐私政策太模糊了。“我国的《数据保护法》要求公司明确告诉其用户,它将来会把他们的数据用来做什么,而不是在将来某个不特定的时刻可能会用这些数据做什么。模糊的隐私政策并不利于用户有效地控制他们的信息分享方式,”史密斯说。他担心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电子邮件、日历、手机通话记录和搜索历史,现在被分享到了谷歌的所有服务中。 每个人都成了透明人 “我不得不说,隐私即将寿终正寝。”美国《纽约时报》科技专栏作家尼克·比尔顿在自己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开篇就郑重宣告网络隐私的死亡。 比尔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着“我们正生活在一个隐私边界被打破的世界”。他通过 iPhone 的一款照片分享应用程序 Instagram 上传了自己的照片,后来发现有陌生人在评论。出于好奇,他根据 Instagram 上的用户资料开始了一场“陌生人信息搜索”之旅。 “首先从她的照片上知道她住在旧金山,然后试着在谷歌上搜索她,但姓氏和城市还不足以找到她。然后,我就去她的照片看她对哪些评论作出回应。最终发现了她和她朋友的对话,我轻而易举地发现了她朋友的全名,然后我找到这个人在社交网站脸谱( Facebook )上的朋友名单,从中找到我要找的那个人的姓,就此得到全名。” 仅仅十分钟,记者便收集到了那个陌生评论者的信息,包括电话、住址和公司,甚至用一个她正在使用的手机软件共享的链接就能查看到她早晨晨跑的路线图。 一方面,谷歌正不遗余力地收集信息,另一方面网民用户们也尽情地展示着、暴露着自己。有一个段子曾提到,用户在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时,最不认真对待的就是阅读隐私政策。一般情况下,产品和服务在初次使用时都会显示阅读隐私政策的提示。然而实际情况是,用户违心地在“我已阅读产品隐私政策说明”的单选框上打勾,就开始了他们的使用之旅,如果不打勾,就无法使用。 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看来,今天大多数人已接受“隐私权缩小”的现实。人们虽说都意识到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但很多人都不把隐私当回事,已是整体的发展趋势。 曾几何时,互联网上最著名的笑话是:“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如今在这个隐私无处不被追踪和记录的年代,每个人都成了透明人。 出售用户隐私带来巨额利润 伴随社交网站、微博客的风生水起,用户在分享信息的同时,个人隐私被商业利用或者被曝光的频度也在日益加快。 以英国为例,目前大约有 700 万人正在使用微博客网站推特( Twitter )。每天发布各种各样的包括生活、学习、工作等内容的信息给自己的“追随者”,透过它甚至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购物偏好。人们放心地在推特上发言,随时报告自己的行踪,多数人都相信在一个星期以后这些“推文”对于其自身社交圈子以外就不再可得,因为那时在网站上这些内容是不可搜索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 2 月 28 日的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推特在后台对这些过期推文进行了归档,大概每天有 2.5 亿条,而且推特已经达成了一个将会允许英国 Datashift 公司查看所有自 2010 年以来“推文”的交易。 “我们不仅仅会搜索例如‘耐克’这样的关键词,我们可以搜索所有与这个公司相关的人、产品和链接,然后将信息分割给各个不同部门,例如市场、产品和消费者偏好。” Datashift 的创始人尼克·哈尔斯特德说。 Datashift 会向其他公司索要最高 1 万英镑的费用用于每天分析所有提到过他们产品和服务的“推文”。它声称,在公司的待服务名单上有 1000 家客户在等待浏览这份巨大的档案以帮助精准广告定位以及推出新的营销计划。一切都在证明着“那些过时推文变成了推特新的巨额利润来源”。 事实上,这种被我们这些网络用户看来有些“后脊背发凉”的事件,在社交网络一直都存在着。早在 2007 年,脸谱就曾陷入到一场声势浩大的“隐私门”漩涡中。他们推出的广告平台 Beacon 可以跟踪用户在 40 多个第三方伙伴网站上的活动,并且“明目张胆”地将用户信息记录保存下来,将记录共享给用户在脸谱网站的好友们。甚至,用户在退出脸谱后,脸谱仍会在网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继续“监视”和记录用户的网络行踪。今年 2 月底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脸谱已经“承认”,为了推出自家的消息服务,曾试图读取用户的短信内容。 可见,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成了许多行业的制胜法宝。对于这些网络社交平台来说,用户隐私的保护和商业价值的开发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巨大的悖论。而对于商家来说,都争先恐后地试图分食这块“精确广告”的大蛋糕。而每个用户也在不知不觉中都成为了广告的载体,尽管他们并不十分乐意。此时,用户的绝对隐私就沦为许多公司谋利的“牺牲品”。 学着自我保护 据美国互联网调查机构皮尤 3 月 9 日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大约 73% 的互联网用户不希望搜索引擎追踪他们的搜索信息,也不希望他们利用这些信息对未来的搜索结果个性化,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侵犯隐私的行为。 据该研究显示,大约 68% 的用户不想要定位广告,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在线行为被追踪和分析感到不舒服。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欧美各国都开始进行对网络隐私的监管。上周,法国国家信息自由委员会( CNIL )代表欧洲各国监管机构,要求谷歌不要推出它的新隐私政策,因为这些隐私政策违反了欧洲数据保护法。至于谷歌的隐私政策是否违反了欧洲法律, CNIL 将会在 3 月底报告初步调查结果。 英国副信息专员兼数据保护主管大卫·史密斯称,信息专员可以根据调查结果责令谷歌停止以“尚未被明确说明的方式”来分享信息,或分享人们尚未同意分享的信息。信息专员的制裁办法包括罚款和刑事起诉。 而在美国本土,去年谷歌因为通过 AdWords 广告计划向美国用户投放加拿大药店的网络广告,引发了处方药的非法进口事件(非美国药店在美国销售处方药是非法的),并因此被美国司法部处以 5 亿美元的罚款。而在谷歌 Buzz 社交网络向外界透露用户个人信息侵犯用户隐私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FTC )也要求该公司开展为期 20 年的独立隐私监督。 2 月 17 日曝光的谷歌绕过苹果 Safari 浏览器隐私设置的行为,更让全美 36 个州的总检察长联名致信谷歌,指责该公司号称对用户有益的隐私计划实为“侵犯隐私”。 面对监管,脸谱、推特、谷歌等这些行走在隐私钢丝上的巨头们都相继采取了一些保护隐私行动,但似乎难以打消人们的疑虑,毕竟,指望商家们在利益面前“良心发现”显得有些过于天真。  现在,越来越多的 用户开始采取自我保护的方式,他们在分享资料时变得谨慎起来。美国纽约大学理工学院的最新调查显示,自 2010 年以来,选择对外隐藏好友列表的脸谱用户数已经飙升了 200% 。而当谷歌隐私新政推出时,也有用户找出应对之法,比如注册多个谷歌帐户,分类使用,避免所有的用户行为都被一个谷歌帐户记录下来。 不管怎样,在这个越来越透明的世界,对于社交网络公司来说,要想使自己的社交媒体服务与众不同,最好的方法是敢于承担保护用户隐私的社会责任。 “我们必须时刻监督这些科技巨头。”英国消费组织“ Which ?”的律师乔治娜·尼尔森说,“人们需要反复确认,他们正在以正确的方式处理他们的数据。”  

阅读更多

网络人士张健男公开揭露被捕期间遭遇

1984BBS创建于2008年8月,服务器设在国外,主要发布被中国大陆的互联网审查机关删除或者禁止发布的新闻。网站虽然只有一万多名用户,但聚集了中国大陆一些活跃的媒体人,经常有媒体编辑将中宣部发布的禁令发表在这个网站上,致力于寻求一个新的无删改无隐匿畅通信息渠道,搭建一个新的无审核无过

阅读更多

自由時報 | 中國線上/新刑訴法伺候 艾未未恐再度被捕

中國線上/新刑訴法伺候 艾未未恐再度被捕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中國異議藝術家艾未未十八日突然可透過中國微網誌「新浪微博」帳號發文,一度讓外界以為中國政府放寬言論管制,解除封鎖,但近兩小時後,他的帳號又遭刪除。在此同時,有消息指稱,中共高層打算在艾未未交保期滿後,以新修正的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為由,再將他抓起來,甚至重判。 艾未未十八日在新浪微博貼出「測試,艾未未。2012/03/18」,還語帶興奮地在路透訪問中說,「這個時刻來了,中國的天空改變了。」不料沒多久,他的帳號就無法使用,顯然是遭政府網路審查封殺。艾未未說,他是無意間發現他的名字不再被封鎖,就用身分證號註冊,帳號在十八日午夜過後就被刪除。 艾未未在「推特」相當活躍,擁有十三萬一千多名「跟隨者」,但由於「臉書」、「推特」等網站在中國都遭封鎖,中國網友主要使用本土微網誌。這次是艾未未首度成功在中國開設微博帳號。 艾未未去年遭當局以涉嫌逃稅為由羈押八十一天,去年六月二十二日獲准交保候傳,依法期限最長十二個月。在他交保即將期滿之際,有傳言指出,北京高層正討論屆時如何處理艾未未,一派主張讓他出國;但另派以他在西方的影響力,放出國將帶來嚴重後果,主張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剛修正通過的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再把艾未未抓起來重判,殺一儆百。最後結論取決於胡錦濤,以過去胡錦濤親自拍板決定重判異議作家劉曉波的紀錄來看,他極可能支持再抓艾未未。 中國新版刑訴法第七十三條,對於涉嫌「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嫌犯,若可能有礙偵查,無須在拘捕後二十四小時內通知家屬;此條文被批評是把秘密逮捕、監禁合法化的「惡法」。

阅读更多

译者 | 每日原文推荐 – 2012/03/19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 《译者》 ( iyizhe@gmail.com )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 邮件组 、 Google Reader 、推特( @yigroup , @xiaomi2020 )和 G+ 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荐译】2012.03.19 【时事·热点】 《路透社》中国国家审计局日前宣布,在中国标志性的形象工程、耗资340亿美金的京沪高铁项目审计过程中发现了欺诈、违反规定和程序、浪费、管理失当等等问题的证据。国家审计局的报告中称,铁道部在高铁项目开工前5个月的招标初期就开始违规操作,其中包括对投标者的初选程序由标准的5天缩短为13个小时。 http://goo.gl/5Xubn 《时代杂志》香港的”非选举”:一个腐烂的系统——香港做为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之一,有着成熟的、技艺精湛的市民,但是这个地方却没有自己的政治。香港试图获得更多民主的行动一直被北京阻挠和限制,使香港无法成为中国的一个国际化的领地。在香港,市民们不能直选自己的特首,事实上的执政官,而是由一群1200人的选举委员会按照北京的暗中指示来选举,而选谁早已预定了,这种系统有效的阻止了那些北京不喜欢的候选人成为特首。 http://goo.gl/u2Uep 《雅虎》昂山素姬到达中缅边界的缅北小城lashio,向2万多名当地人发表演说。昂山对当地的中国商人受到威胁,被告知不准支持昂山的缅甸全国民主联盟表示关切。昂山同时警告,要求民众密切关注4月初进行的补选中的舞弊现象,并及时汇报此类现象。昂山表示,缅甸民盟不只是为了缅甸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所有少数民族包括汉族(缅甸籍中国人)的利益。 http://goo.gl/l3HHS 《洛杉矶时报》中国将限制精神病医院在压制异见上的使用——中国的法律制定者正在拟定法律清晰界定在违背当事人意愿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将其送入精神病院的条件。在过去,关入精神病院经常成为压制异见人士,处理上访者的主要方式。 http://goo.gl/sps8Q 观点:专家警告空气污染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健康威胁——中国医师协会主席钟南山在这周警告,如果政府再不对空气污染进行检测,并大力宣传其可能带来的危险,空气污染将成为对中国人健康的最大威胁。他同时指出,中国政府并未对一些污染物进行监测,这也是为什么报告显示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但实际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原因。 http://goo.gl/MqGX4 《人权观察》西藏的寺庙需接受政府的直接管理——过去,西藏的寺庙由服从政府规定的僧侣进行管理。但目前的政策是,所有的寺庙都必须由政府官员直接进行管理,有专人永久地驻扎在寺庙里。 http://goo.gl/3fGn9 《经济学人》僵尸粉和虚假转载——文章对微博上的谣言、政府对微博的监管以及近期对微博的实名制管制等进行了评论,认为实名制不太可能阻止谣言在微博上的流传,政府对微博内容的监管依旧是做不完的工作。作者认为,政府遇到的问题或许不是谣言太多,而是公众可知晓的真相太少。 http://goo.gl/VZk2r 《每日电讯报》中国能否经受的了大跨度的改革?——在温家宝提出中国需要改革以及薄熙来免职之后,人们认为中国已经走到了改革的临界点上。但作者提出有几点必须考虑,如胡温政府的任期将满,改革因触及利益群体的利益而受到阻碍,以及共产党的改革一向是为了巩固自身政权而非将权力转手他人。 http://goo.gl/4Syw1 【经济·金融】 《华尔街日报》沃尔沃美国公司宣布,将由林书豪代言其产品——日前沃尔沃美国公司像媒体发出了邀请,该公司将于周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NBA时下最红的华裔球星林书豪担任其代言人。 http://goo.gl/8X8Cm 《纽时》数据显示中国住房价格下降——中国国家统计局周日宣布,统计局监测的半数中国城市一年以来价格不断下降,2012年一月份已经降低到一年来最低水平。 http://goo.gl/lYwjW 《法新社》非死不可风格的网站帮助中国农民——两个美国人创办的小额贷款网站”我开网”自从运营以来,已经为中国内蒙和四川的农村妇女提供了超过87万美金的小额贷款,供她们经营自己的农业、养殖业和小生意。我开网的创始人凯西·威尔森告诉法新社:这些农民由于没有抵押品,或者贷款金额太少而无法从中国的银行获得贷款,我开网为她们提供的贷款帮助她们走出了贫困。 http://goo.gl/3R73a 《经济学人》中国经济对硬着陆的恐惧——二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进出口贸易遭遇赤字。贸易逆差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经济下滑的恐惧,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寄希望于这是中国经济结构开始进行调整的表征。文章对这个月进出口赤字背后真正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未来的经济走势进行了分析。 http://goo.gl/wQsdq 《彭博社》政府称,中国的公司被迫伪造数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称有地方官员迫使一些宾馆、煤矿和铝业经营者报告虚假数据。地方和全国的GDP数据之间的明显差异表明国家仍需努力提高统计系统的公信度。 http://goo.gl/g1ONH 【国际·外交】 《法新社》台湾前间谍为中国从事间谍活动——据美国每日新闻报道,台湾一名4年前退休的前间谍因引诱其同事前往中国大陆、为中国大陆提供军事情报而被捕。据悉该名为董建南的前间谍原来是台湾调查局官员,退休后前往大陆旅游时被中国情报部门招募,成为中国的间谍。 http://goo.gl/jOONt 【观点·评论】 《卫报》变化已经降临在中国,但北京能否领导一场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10年一次的权力更替将在即将召开的18大进行,薄熙来在上周五被免职被认为是最近15年来中国最严重的政治动荡,投射出为了争夺中国最高领导权的斗争之激烈。这是首次没有老人指定的权力更替,中国严重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国家资本主义垄断、通涨和地产泡沫,还有巨额的地方债务,将会给新的领导人带来怎样的一个局面?香港浸会大学、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清华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学者们解析中国换届。 http://goo.gl/nNxpj 裴敏欣:中国政治在经济上的可能——作者认为世行近期对于中国经济走势的分析报告和建议最终是无用的,因为坚持一党制的中国政府很难在现有政治体制下遵从世行的建议来改革体制。这牵扯到国企对中国的特殊意义,以及既得利益者将不愿意改革财政体制和实现预算透明。 http://goo.gl/8cElB 裴敏欣发表在《金融时报》上的又一篇和薄相关的评论《在权力交接时又现毛的幽灵》。薄大受欢迎至少可以揭示出:①新一代的领导人不再满足于”面无表情”;②权贵资本主义的确引起了相当大的社会不满;好消息是③中国社会显得信息更多元,也更成熟了。因此,这比仅仅涉及一个人的政治斗争剧要重要得多。 http://goo.gl/oT30u 《彼得森经济研究所》2020年之后的中国经济展望,介绍世行关于中国经济展望的研究报告。 http://goo.gl/tFWDL 《詹姆斯敦基金会》中国对美国新”支点”防务战略的反应——有担忧,不恐慌 http://goo.gl/JpBmv 译文遵循 CC3.0 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 这里 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阅读更多

Global Voices | 阿拉伯世界:释放克鲁尼!

乔治克鲁尼戴着手铐。照片来自Sasha Lezhnev,由ENOUGH project分享于 Flickr (CC-BY-NC-ND) 演员乔治克鲁尼和他父亲尼克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苏丹大使馆外的一项示威活动中遭到逮捕。阿拉伯地区的推特用户纷纷表达声援。 此项示威是为了要呼吁人们关注在苏丹和南苏丹边界的努巴(Nuba)山区迫切的人道救援危机。苏丹总统巴席尔(Omar al-Bashir)被控阻绝粮食和救援物资进入该区。 埃及的Big Pharaoh推文说: @TheBigPharaoh :写在牢房的墙上,逮捕克鲁尼真是可耻可悲 叙利亚的Save Our Syria回应: @freeppl :演员克鲁尼在苏丹大使馆外遭到逮捕……我很高兴好莱邬的人现在终于知道现实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 突尼斯的Tounsia Hourra开玩笑说: @tonsiahourra :我要号召公众运动要求释放乔治克鲁尼。全世界的妇女一起联手。乔治克鲁尼在华盛顿特区被逮捕了。 #FreeClooney在推特上受全球瞩目 埃及的Malek也补充说: @MaLek :居然抓了克鲁尼,你们这些狗崽子!怎么不管管你家的Michael Moore去把他抓起来啊! 埃及的Marwan Qoutb附和: @Qoutb :乔治克鲁尼并非暴徒!释放乔治克鲁尼 还有也是埃及的Alyaa Gad笑说: @AlyaaGad :别释放克鲁尼#FreeClooney。我受不了他。(大笑) 而J Berry同样也提醒那些在阿拉伯革命期间对示威抗议者所做的暴行: @moneloky :克鲁尼遭捕……他们还剩甚么招数?挖汤姆克鲁斯的眼睛?把金卡黛珊(Kim Kardashian)拖上街?或是检查潘蜜拉安德森(Pamela Anderson)是否为处子之身? 更多关于克鲁尼遭逮捕的回应,可用推特标签 #FreeClooney 查看,全球现正热烈讨论中。 校对: yenrong 作者 Amira Al Hussaini · 译者 sychan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