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中国小学生一篇作文:吓死老师惊动教育部

我对爷爷说,我长大了就专门抓贪官,给他们灌辣椒水,上老虎凳,叫他们把贪污的钱交出来,分给穷人。我们家也是穷人,爸爸妈妈都下岗了。爸爸每天去蹬三轮车,还经常被城管队赶来赶去,有一次被城管队没收了车,爸爸整整哭了一夜。我劝爸爸说,等我长大了,就号召我们班同学专门打城管队,吊在树上打,拿皮带抽,看他们还敢猖狂不?妈妈对我最好了,她身体不好,没钱治病,却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我让她吃,她总是说不饿。   我小时候最喜欢在姥姥家玩,那里有一个小院子,虽然很破旧,但邻里关系很好,那些爷爷奶奶都喜欢我,说我又调皮又聪明,长大能当一个将军。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每到秋天,我就上去够枣吃。可是,前年,那里拆迁,房子全推倒了,姥爷姥姥还有其他的爷爷奶奶,很多买不起郊区的大房子,只好租一间小房子住。那里盖起了高楼,成了繁华的商场,挣了很多钱。我不明白,为什么姥姥要住小房子,他们却能挣大钱。我不喜欢那个高楼,我心里对姥姥说,我长大了,要学本 ?拉登,开个飞机把他撞翻,重新给您盖个四合院,载上枣树、石榴树。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我一定听老师的话,把学习搞好,长大当一个发明家。我要发明一种武器,能认出好人坏人,发射的子弹能一直追着坏人打,把他的屁股打个洞。   我喜欢枪,我最喜欢的枪是AK47,我长大了,就用这种枪去打敌人,我一定不怕牺牲,我一定能胜利的,那些烈士就是我的榜样。

阅读更多

沈睿:中国的谎言教育

尼克松来的那几天,我们必须穿最好的衣服。可是那时我一年只有一件新衣服,还是新年时才买,所以我没有。老师说,没有新衣服的人就一定早早地来到学校,免得路上遇到美国记者,让他们看到你穿的带补丁的衣服。我看看自己的补丁连天的衣服,我怕美国人看到我,我早早地到学校。等尼克松走了以后,我才恢复正常时间上学。学校里为尼克松来鸡犬不宁,我们都等待美国人问我们吃什么。结果呢?结果是没有一个人遇到过美国记者。

阅读更多

何三畏:多少人生“输在起点”

你出生在农村,还是城市;出生在小城市,还是大城市;出生在省城,还是出生在京城,你受成长的环境,升学的机会,是不一样的,或者是很不一样的。此外,即便你出生在大城市,但你是普通市民,你是企业子弟,你跟“大院子弟”,还是不一样的。君不见,今天的每一个城市都有几所“著名幼儿园”、“著名小学”、“著名中学”?而它们在一个城市内的分布,拿省城来说,它就在省级权力机关附近。次一级的“著名学校”,就居于市级权力机关附近。再次一点,到各厅局级,至少也有“自己的机关幼儿园”。说白了,它们就是权贵子弟学校。     那个年代,国家再穷,在一个城市重点投入一两所中小学,那还是可以建得不错的。至少在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就有“世界上最好”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此后,政府越来越有钱,全国各地毫无例外地坚持了用公共财政向少数学校堆积的“不平等教育原则”,“重点学校”的办学条件更上层楼。与此同时,由公立学校产导的教育市场开始形成。完成了“优质教育”的大门只向权力开放到向权力和金钱两条通道开放的历史转变。     不过,目前,“教育公正”和“均衡投入”已经成为有关官员的正式会话,“重点学校”的称号大概让人想起“大力办好重点学校”时期的“不均衡投入”吧,所以,现在一般称为“著名学校”了。“著名学校”向社会叫卖受教育权。面对“著名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巨大差距,学生家长毫无讨价还价能力。以至要通过市场掮客或权力线索而暗通款曲才能购买得上。但还不是“教育市场化”的全部味口。“著名学校”纷纷随着城市扩张的步伐走出市中区办“分校”,以及“公办民助”,或者“民办公助”。其实质就是引入公司化的收费主体,完成了收费“合法化”的转变。     这一“改制”在省级城市的第一浪潮已经过去,地市级城市正开始战斗。中国青年报2010年7月2日报道了某地级市在“改制”过程中的事件(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7/02/content_3305436.htm )。它被概括为:教育局长自任董事长,“购买”国立学校实行高收费。这个故事其实是两部分:一是国有资产私有化的别具风光的过程。年前,某省一个拥有几所类似学校的“教育集团”发生教师工潮,当地的人们才发现集团老板是如何在教育改制的轨道上发财的。其二,是“改制”后的学校实行高收费,构成对平民子弟受教育权的剥夺。然而,这不过是在“复制”上级城市已经完成多时的“模板”,也就难怪当地政府对媒体的批评喊冤叫屈。     以下这个现象也许可以说明这一“改制”的浪潮在大城市之风糜:新时期中国的城市一般扩张了一倍以上,假如原来某个城市有一百所中学,按以前的传统,是按阿拉伯数字编序的。但在笔者有限的观察里,未见一个城市新区的学校,是在原来的排序基础上,从一百零一,一百零二……编排下去的,而都是原居于市中心的“著名学校”的“分校”及与它们的“互助”学校。它们往往穿着“XX外国语学校”,“XX实验学校”的马甲。最豪华的新兴住宅区,就是最著名的“分校”和“公私互助”学校,以次而降。几乎差不多有一点点“名气”的公立学校的招牌,都参与了这一改制的分肥运动。     眼下正是中小学生“升学选校”时节。教室里考学生,社会上考家长。它已经活脱脱成了一个“拼爹”的残酷游戏。2010年7月3日,某省会城市的“著名学校”宣称向全省招考200名高中生,6000名学生报考。红了眼的家长们挟数十万重金投奔而来,只怕买不到这一份“优质教育”。实际上,有三个轮级的收费路线图供他们选择:“本部”,“分校”和“互助学校”。家长们只要按规定投入这个缴费竞争游戏中。     其实,教育资源的紧张和教育市场的疯狂,是人为培养的。如果承认每一个公民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便不会堆砌远离平民的“重点学校”;而任何时候开始,实行相对均衡的教育投入和资源调配,已然形成的不平等便会迅速瓦解。不平等学校建制,事实上成为了等级教育的载体,背离了现代教育的精神,使一代又一代的平民或贫困子弟的梦想被断送。当然,公立的“重点”或“著名”学校也是有必要的,但它存在的原则应该是公正,是“有教无类”,智力面前一律平等,而不是金钱无敌。但公立“著名学校”既已被送到市场上去狂奔,还衍生出了“合法收费”的载体,回归教育公正的道路就更加困难了。 (2010-7-5)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 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

阅读更多

从唐骏“学历门”看海归人才泡沫化倾向

事情还未最终结论,却足以让人们看到中国社会科学精神的缺失和“海归”人才泡沫化倾向。 文章说,80年前,胡适先生曾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在“差不多先生”眼里,红糖和白糖差不多,山西和陕西差不错,汪先生和王先生也差不多……80多年过去了,在很多中国人身上依然能看到“差不多先生”的影子。在他们眼里,“博士”和“博士生”差别不大,开会迟到几分钟也没什么不可以——正所谓“差不多就行”。正是由于科学精神的缺乏,才会有张悟本的横行、学术腐败的频产、“楼倒倒”等事件的屡发。具体到唐骏的“学历门”,不管是有意无意,总有一些人认为,唐骏在加州理工学院做过研究,同时拿到某所大学的所谓“博士”学位,就可以说“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 文章指出,唐骏“学历门”背后,是偏离现实的“完美化”价值观在作怪。在中国,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媒体上,大家都喜欢把成功人士塑造成完美、高大的“全才”形象。按照这种思维,成功人士不仅事业做得好,还应该拥有一流的教育经历和学位。除此而且应该品德高尚、作风正派,最好还能家庭幸福、孝敬父母,如果再能慷慨捐助、见义勇为,那就最好了。所谓的“成功人士”,大都背负着沉重的“道德魔咒”。其实,成功人士也可以只是小学毕业,也许家庭并不幸福,也可能并不高尚。 文章称,唐骏“学历门”还折射出中国“海归”人才的泡沫化倾向。负笈域外,寒窗苦读。许多时候,艰难的生活境遇中是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在这种背景下,渴望一张文凭,就有可能另择“捷径”。当今,身在异域的准“海归”多数人都不甘平凡。最可怕的是,有些人脱离平凡的途径不是靠踏实努力和辛勤付出,他们每天都在想法子,每刻都在设法钻空子。当某些人通过种种“捷径”达到目的、尝到甜头,对其他观望者无疑是巨大的“鼓舞”。这样,买卖学历、代发论文、代为在海外出版论文书籍、夸大成绩,各种怪事屡见不鲜。经济会出现泡沫,殊不知,人生也会出现泡沫。仔细观察,回到的中国多少“海归”名流都被一个大大的泡沫包围着。这个泡沫有的时候是他自己吹起来的,有的时候则是周围人吹起来的。泡沫大的时候,光彩照人,一旦泡沫破裂,这个人也便身败名裂。 文章说,中国人需要科学精神和科学习惯。也是80多年前,“五四运动”的口号之一便是“科学”。80多年过去了,中国在各方面进步是明显的,问题也是明显的。神州飞天、科技奥运圆梦,中国人是可以有科学精神的。只是,科学还远远没有成为每个人的信仰,科学没有成为每个人的习惯。中共领袖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当今社会,更要让科学精神融入血液,要让科学习惯融入文化。简单说,就是让严谨认真的态度成为一种习惯。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人同样需要踏实心态和诚实精神。中国的“海归”应更踏实一些,诚实一些。有了起码的诚实精神,中国的诚信便不会坍塌,良心便不会泯灭。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有一分能力就说一分能力,不夸大,不吹牛,尤其不要吹“泡泡”。 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55&id=3513332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 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

阅读更多

社会缺乏什么样的“平常人”?

自德国人卢安克 十三年前到中国投身志愿教育以来,关于他的各种猜测从未停止。最新消息是,这个十多年未领一分钱工资的洋雷锋,因为既“没有获得正式的志愿者身份,也没有获得中国的教师资格”,为了和那些与自己命运相连的“留守儿童”呆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