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言人

花儿街参考|领导叫你去挡枪

王勇平退休了,有人说他背了黑锅,有人说他是被叫去挡枪的,当时应该有更高级别的领导出席那场发布会。但也许此刻更该想想,即使他是被叫去挡枪的,他挡的又是谁盲射的子弹。

王勇平退休了,他说他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王勇平退休了,至少今年,他可以过个没有QQ视频的团圆年。

阅读更多

中国式新闻发言人是如何炼成的?

王勇平不再担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职务。相关负责人称,“这不是免职或被停职,而是正常的职务变动,王勇平的级别待遇没变。”将赴波兰华沙担任铁路合作组织中方委员。据知情人士透露,接任发言人职务的可能是哈尔滨铁路局党委书记韩江平。(8月17日《京华时报》 人民网) 这样的人事调动,再一次把世人的目光投放到了一时间“声名远扬”的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身上,他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两句话震惊了所有人。但是事实上现在回过头来看,他除了说话的方式与姿态等方面做的不好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责任。如果说他何以成为众矢之的,遭受舆论的猛烈鞭挞,更多的只是因为无意间他把铁道部“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了,背了个巨大的黑锅。 因此,这也就牵扯出一个问题了,中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为何入得官场出不得镜头?并且屡屡将自己以及背后的部门拖入到更加惨烈的舆论漩涡之中? 实际上,从2003年开始当了八年新闻发言人的王勇平,是“后非典时代”的第一批部委发言人,又曾为国务院新闻办第一批新闻发言人培训,被称为“黄浦一期”学员,还曾到美国考察的资深发言人。2006年还出版了《彼岸掠影:一个中国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在美国的见闻》一书,对新闻发言的实践与体会甚精,他把发言人与记者的关系视为“富有挑战性的朋友关系”,而不是“敌人的关系”;把他与铁道部、媒体的关系比作“一仆二主”。在书中,还有一章叫“优秀的发言人与糟糕的发言人”,可惜的是,最后他确实是做到了“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书的另一章),不过却是以“糟糕的发言人”的方式退场。 就连如此实战经验丰富、理论修养良好的人都能栽了,可见,当一个中国式的发言人是何其的艰难。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式建制并不是太久,在非典肆虐的2003年正式开始确立并形成了初步的制度化,在2008年生效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之后,才算真正的形成制度,几年间,形成了国务院、部委、省市区三级新闻发言人制度。 但尽管新闻发言制度相对完善了很多,却没有相应的公开透明的行政运作体系,很多政府部门依然停留在以前的理念中,对很多原本应该告知公众的事情,却总是想方设法地掩着捂着。而一旦遇上真正充满丑闻的事件,就更是如此。因此,中国的发言人实际上就很容易被迫沦为了一个传声筒,或者是简单的通稿播放器。最后不少异化为正如《人民日报》所说的“无可奉告型”、“大包大揽型”、“照本宣科型”、“自我辩护型”、“报喜不报忧型”、“恼羞成怒型”、“感情错位型”等等类型。 不过就目前来说,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本身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比如定位不清、级别不高、授权不大,成为最大的问题,这些兼任发言人的官员层级不高,对核心信息掌握程度本来就有限,而去记者与公众的“长枪短剑”的逼问之下,不失守才是怪事。而在新闻发言人制度较为完善的美国,白宫发言人虽然没有任何级别,但可以列席最高级别的会议,直接了解重大政策的决策过程和思想动态。所以说,新闻发言人应该是决策层中的一员,需要清楚政府每一个政策出台与信息发生的前因后果等方方面面。 本来,当新闻发言人就是一项苦差事,曾经担任过里根总统副发言人的彼得·卢塞尔说,在他看来,发言人是白宫最艰巨的工作。因为发言人需要对两个而不是一个实体负责,一是总统,二是新闻界,他或她必须每天为这两个实体服务。也就是说,得受着两边的夹板气,并且时刻准备着承受风险。但也并不是说,发言人就没有办法当好了。正如白岩松说,做好政府新闻发言人,秘诀是要记住4个关键词,就是进行词语“拆分”,即政府、新闻、发言、人。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个,要把自己还原为一个人(而非发言说新闻的机器),更要把言说的对象当做诚心尊敬的人,做到真诚正直,充满人性。 巧的是,王勇平在《彼岸掠影》书中也说道:“发言人优劣,最根本的是强调诚实,编制的谎言越大,维护谎言的成本越高。被人揭穿并被抛弃的风险越大。”如今,他最终因在“7·23”事件新闻发布会中编制谎言或者说参与了谎言的传递,丢失了最起码的道义与人性关怀,从而身败名裂,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他的命运当为所有政府新闻发言人者鉴,同时更给各级政府敲响了这个信息时代的警钟,政府应将信息公开视为执政的必修课,顺应时代潮流,开诚布公地面对这样一个全民皆记者、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 2011年08月18日 来源:CNTV复兴评论 http://opinion.news.cntv.cn/20110818/103216.shtml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张天潘的最新更新: 好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 / 2011-08-14 23:07 / 评论数( 0 ) “异地高考”要是新思路与教育资源分配公平 / 2011-08-07 10:59 / 评论数( 1 ) 从“气”认识一个新的社会政治伦理 / 2011-07-31 19:50 / 评论数( 1 ) 追问动车追尾事件:铁道部,你何以至此? / 2011-07-27 23:51 / 评论数( 2 ) 迷失在城市的身体 / 2011-07-23 14:33 / 评论数( 1 )

阅读更多

新闻发言人的作为

马英九的前发言人说,“发言人是要帮老板挡子弹的。” “因在7月24日新闻发布会上的表现欠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回京后已被停职。”——该传言最近被铁道部否认。事实再次证明:新闻发言人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 新闻发言人吃力不讨好,他既要讨好老板(他的委托人或委托单位),又要不得罪老百姓。如果不幸“两老”都不高兴,他就是“风箱中的老鼠”。最让发言人纠结的是,有时并不是他的错,他却要为领导的愚蠢、决策的错误、集体的疯狂甚至体制的悲剧埋单。 新闻发言人处境的无奈,并不能成为新闻发言人免责的理由。发言人改变不了事实,却可以不知道的不说,不清楚的慎说,没有把握的不乱说,必须说的好好说。发言人遮盖不了真相,但是在避免对立、减少摩擦、消除误解方面,仍然大有作为。 如果说委托单位与公众是一条河的两岸,那么发言人就是桥梁。作为桥梁,发言人不能只呆在河的这一岸,“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信了”,就是放弃了过河的权利和义务。 新闻发言人过河的过程,就是自己融入大众的过程。所以,沟通的前提,就是要将新闻发言人还原成一个普通的人:面对常识他承认,看到离别他悲伤,遇见苦难他流泪。 新闻发言人守住良知的底线,展现沟通的勇气,并不意味着他不需要技巧。恰恰相反,发言人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要遵循其特殊的职业规律。否则,发言人一出,误解更多,矛盾更大,敌意更强,发言人职业的设定就失去意义。像最近马英九和民间友人餐叙,席间一位蕉农向他抱怨香蕉的价格实在太低了,马英九一句关切地反问:“怎么没有早点讲?”没想到引发轩然大波。泛绿猛批马英九不懂民间疾苦,马英九发言人范姜泰基就连忙出面灭火,解释马英九只是心里很焦急,希望问题能及早被发掘,就能及早解决。 如今各级党校都开设了如何面对媒体的课程,我观摩了其中一些培训的录像,发现这样的培训,官员充其量只能应对一下CCTV的一般性采访,如果把他们空投到可以发生“两颗子弹”的台湾舆论环境,恐怕很多人会“出师未捷”。一些培训,模拟了如何面对央视主持人和记者的提问,却没有意识到太多的官员不是倒在央视的枪口,而是某些在他们看来也许不起眼的媒体枪口,有的甚至没有记者的提问,只有网民的问责,像郭美美风波。还有一些培训,讲了很多如何布置新闻发布会会场、如何着装,殊不知,真正的战场是没有套路的,舆论战常常爆发在你毫无意识的时间地点,你还没有摆好阵势,甚至还没有摆好pose,你已经中弹,而且中的是流弹。 当然,我不是建议大陆的官员应该去台湾那个恶劣的舆论环境培训一下“生存能力”,这不现实也不容易,尽管我多么希望大陆官员至少应该关注台湾舆论战的案例,以提高自己应对舆论的水平。因为,我们很难理解:王勇平,这位在“后非典时代”第一批被培训的部委发言人,号称“黄埔一期”,经过多年的培训实战,仍然会犯下这么多低级的错误。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发表了一篇“写给勇平兄的一封信”,语气中肯,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反思。但是有两点,我觉得值得商榷。 一是王旭明认为:“新闻发布会应该在充分准备、并能给记者准确翔实和鲜活的一手资料及结论的情况下召开”。问题是,公众的忍耐能够等待你准备好了再开吗?什么时候才算是准备好了呢?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主导权,要求新闻发言人时刻准备着。 二是王旭明提出:“这场发布会应该是铁道部部长在事故现场召开最好”。这似乎违背新闻发言人的职业伦理。 我曾经和马英九的前新闻发言人聊天,谈及发言人和老板(委托人)的关系时,他说,“伴君……”故意停顿了一下,有人插话“如伴虎”,他笑着接下去:“如伴唱”。他解释说,发言人如同卡拉OK的伴唱,老板唱得好,自己声音就小一些;老板唱不好,自己声音就大一些。“发言人是要帮老板挡子弹的。”有时候,老板对一个表态没有把握,会故意叫发言人先放话,如果大家认同,就跟进;如果大家反弹很大,就说这不是他的意思,并批评发言人把意思搞错了,发言人心里含泪也要笑着承认错误。 至于老板要不要发言人挡子弹,那就属于老板的职业伦理了。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大陆,新闻发言人的仕途升迁似乎并不那么令人鼓舞;相反,在台湾,新闻发言人的前途普遍看好。仅以2008年台湾民意代表选举为例,有发言人经历的成为胜选的最大群体之一,只要看看国民党的名单:周守训、蔡正元、吴育升、孙大千、赖士葆、黄义交……而且这些前发言人都不是“不分区”的民意代表,而是在选战中靠一票一票实力击败对手的。台湾媒体在评论这一现象时指出,正是新闻发言人的曝光率,增加了他们胜选的机遇。同样是高风险的职业,为什么结不同果——当然,这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了。 (作者为厦门卫视总监)

阅读更多
  • 1
  • 2

CDT/CDS今日重点

三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