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热点

美国之音 |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宗教自由 4

华盛顿 — 16世纪的马车与21世纪的汽车并驾齐驱,这场面可不是在拍电影,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等地,人们早已习惯了这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马车驾驶者这身古典装扮更是罕见吧。他们就是阿米什人,美国新教伦理生活的活化石。   阿米什教派1525年起源于瑞士,属于基督新教再洗礼派中的门诺会。“再洗礼派”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新教中较为极端的一个教派。   阿米什教派在欧洲受到残酷的宗教迫害,无处容身,不得不于17、18世纪移民北美大陆。没想到,在北美新英格兰地区的清教徒同样排挤他们。于是,他们纷纷移居宾夕法尼亚,还有一些人后来随着西部大开发迁徙到俄亥俄和印第安纳等州。   阿米什人被称为 “大地的子民”,直到今天,他们仍然拒绝汽车、电力等各种现代化设施,每日农耕不辍,出门以马车代步,还自己打铁、纺布,制作家具,过着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   阿米什人的孩子从不去正规学校就读,也不接受初中以上的教育,理由是,小学教育足够应付阿米什人简单的生活方式了。为此,他们还曾与美国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发生过冲突,从而折射出国家与宗教自由的矛盾。   1968年10月,三个阿米什男子被威斯康辛州法院起诉,原因是他们禁止自己14和15岁的孩子上中学。威斯康辛州地方法院判处这三名男子缴纳5美元罚款。虽然与世无争的阿米什人不愿打官司,但自有维护宗教自由的团体自愿帮他们提起上诉,一状告到最高法院。联邦最高法院听取双方意见后认为,阿米什人拒绝中学和更高教育的做法是“建立在重要的宗教观念之上的”。1972年5月15日,联邦高院做出对阿米什有利的判决,认为威斯康辛地方法院的裁决有悖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信仰自由条款,三名阿米什男子无需缴纳罚款。   直到今天,除极少数例外,阿米什儿童进自己的教区学校。每个学校大多只有一间教室,25至30名学生,由一位同样由阿米什学校毕业的老师授课——大多数州对在阿米什学校毕业后任教的教师没有资格认定要求,而课程多是宗教知识,没有数理化科目。   在信仰面前,国家的教育政策要退让;甚至在生命尽头,为了保全信仰,还要放弃活下去的权利。   1994年8月26日,美国康涅迪克州的斯坦福医院接收了一位叫奈丽•韦格(Nelly E. Vega)的产妇。韦格夫妇都是“耶和华见证会”的信徒,不接受任何输血治疗。   耶和华见证会19世纪末起源于美国,目前在全球各地有700多万信徒。这一教派不向美国国旗致敬,不发表公开演讲,还拒绝服兵役,耶和华见证会有一条让常人难以理解的教规,那就是根据《圣经》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全血还是血制品,耶和华见证会的信徒都不准接受输血,否则就是忤逆和亵渎教会,要受到严厉的处罚。   韦格入院生产时表明了自己的信仰,她的丈夫也签署了无需医生输血的相关文件。但是,韦格生产后,残留在产妇子宫内的一片胎盘组织突然引发大出血。韦格仍然拒绝输血。视死如归的产妇在继续出血,生命正在一点点地离她远去。一脸悲壮的丈夫开始祷告,看来准备让妻子殉教了。   在生死关头,敬业的医生决定让法院发出紧急输血的命令。当时已是凌晨。从睡梦中惊醒的法官接受了医院方面的请求,以维持生命,保护新生儿遭“遗弃”为由批准对韦格输血。   及时输血后,韦格的身体逐渐恢复,最终康复出院。但她与丈夫基于信仰原则被伤害,向当地司法部门提出上诉。法院驳回了上诉,韦格夫妇进而告上康涅狄克州最高法院。   经过近两年的审理,1996年4月9日,州最高法院裁定,斯坦福医院违反了个人之身体有权自主决定的法律传统,侵犯了韦格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法权利。   韦格的案件并不罕见,耶和华见证会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教规常常让教徒们卷入各种官司,而宪法第一修正案则屡屡成为教徒们捍卫自己“特立独行”的最终依据。仅仅在1988年,美国最高法院就接手了71件耶和华见证会提起的诉讼,而其中三分之二的案件最终判定耶和华见证会胜诉。   在上帝与法律或医学发生冲突时,基于宪法原则,上帝往往是最后的赢家。但真正的信仰来源于宗教的自由选择权。在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下,美国人有信仰各种宗教的权利,也有不信教的权利。   清晨,美国的学校都会举行这样的祈祷仪式,简短的祈祷文曾是这样的:“全能的神,我们仰赖你,祈求你赐福于我们、我们的父母、老师和国家。”   然而,这篇带有宗教色彩的祈祷文曾让纽约州一些家长感到不安。他们认为其中的文字明显在宣扬基督教教义,侵犯了非基督徒孩子的信仰自由权,于是告上法院。   这就是美国著名的恩格尔诉维塔莱案。1962年美国最高法院就此案作出里程碑式的裁决:在公立学校内进行官方主持的祷告活动违反的政教分离原则。   大法官布莱克(Hugo Black)在裁决书中写道,“政府介入信仰与宗教迫害总是形影相随。一旦政府的权势和财力被用来支持某一宗教,其它宗教将因此感受到官方认可的主流信仰的压力。政府和宗教的结盟既摧毁了政府,也削弱了宗教”。   从宪法第一修正案公布以来,美国就是这样不断实践着“宗教自由”的原则。直到今天,我们似乎还能听见杰斐逊在大声疾呼,“宗教乃个人与神之间的私事,政府及他人皆不得过问”。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台湾总统府改组内阁 行政院长换人

台北 — 台湾总统府1月31日午夜宣布改组内阁,行政院长陈冲以健康和家庭因素为由,请辞获得马英九总统批准。行政院副院长江宜桦接任行政院长、现任交通部长毛治国接任行政院副院长。不过,陈冲改任总统府资政。陈冲今天在公开场合介绍了自己一月中旬以来的健康状况,以及生化检查后医生建议,否认了有关这项人事变化的传闻。民进党今天说,政府换人,也要换政策,并对内阁重大人事更迭的宣布方式提出异议。 台湾行政院(美国之音申华拍摄) x 台湾行政院(美国之音申华拍摄) ​​   新任行政院长江宜桦1960年出生,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教授、台大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顾问等职,去年2月6日起担任行政院副院长,被舆论认为是台湾最年轻的行政院长。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深圳警察传播民主判重刑 二审改期网友声援遭驱离

华盛顿 — 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原警察王登朝因宣传民主活动被以贪污及妨害公务罪重判14年半,原订今天(星期五)二审在深圳开庭,但因程序被认为违法遭辩方律师质疑而临时宣布延期开庭。一些网友到法院外面举牌拉横幅表示声援,至少有两人被带到派出所问话。 深圳警察王登朝宣传民主判重刑 二审改期网友声援遭驱离 Player cannot play this media 播放 按右键另存链接下载 王登朝曾任负责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安保任务的深圳保安公司第七公司经理和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三级警员。据他的朋友徐琳介绍,2012年3月,王登朝准备在深圳市莲花山公园搞一场宣传民主的活动,遭到警方拘捕。关押8个月后,他被以“贪污罪”和“妨碍公务罪”一审判处重刑。徐琳认为,这是无耻的抹黑,其目的是想掩盖事件的真相、消除其政治影响。 *二审临时改期* 王登朝的妻子李彦婷星期五在获悉二审改期消息后对美国之音表示,辩护律师被告知二审改到2月7日开庭。 她说:“律师去红岭中路的检察院、法院去问,跟他们沟通的结果就是2月7号早上10点开庭。” 原订的王登朝案二审在星期五下午3点,一些网友到现场围观声援,遭到警方驱离,至少有两人被带到派出所问话做笔录。 *声援者举牌 促司法独立* 在现场举牌声援王登朝要求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广州网友刘四仿发微博说,他被架上开往广州的火车遣返。 刘四仿对美国之音说:“在法院门口,我们就举个牌子,就是说,唯有司法独立才有司法公正这个牌子。这样就被警察强行架走了。” 刘四仿在被送上返回广州的火车前,曾在派出所被问话并做了笔录。当时他也跟警察据理力争,指出他举牌并无违法。 深圳律师唐吉田也在当天到了深圳中级法院大门外,并且也被警察带离现场,送进桂圆派出所问话做笔录。他表示,他到声援现场比较晚,声援者大多离去,但是现场警察警车仍然触目皆是。 *唐吉田:大家多关注 暗箱难操作* 这位维权律师表示,王登朝本是体制内的人士,他的案子由于程序违规审判不公引起了许多关注,令当局非常恐惧。 他说:“这个案子从程序上有很多很多违法之处。实体上也不像当局宣传的那样能够讲得通。所以,它就怕社会关注。特别是王登朝,他是在体制内的警察,有一些民主思想,也追求法治,愿意关注民生。可以说,就是里面一个开明的、与体制有疏离的这样一个人。他们的让是万分恐惧,想把这个事情早一点暗箱操作,但是大家关注以后,它暗箱操作可能有难度,所以一定要多布置人。” 38岁的王登朝,来自陕西,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他和好友徐琳准备在2012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87年纪念日前夕在深圳市莲花山公园搞一个纪念活动,宣传民主。但警方在这项活动实施的两天前就将王登朝逮捕,送进深圳市罗湖区看守所,并在去年12月将他以贪污和妨碍公务罪名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4年6个月。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 为无神论者一辩

Anthony Burrill 最近在与一名记者同行交谈时,我表示自己对一种无休止的言论感到恼怒,这种言论认为,对那些深受康涅狄格州纽敦令人发指的枪击案打击的人来说,相信上帝是唯一慰藉。肯定会有一些伤心的父母和我一样相信,这是我们唯一的一次生命。无神论者无法从“死去的孩子们现在是天堂里的天使”这种想法中寻得安慰。“这就说明了无神论的局限,”同事回答道,“什么都不信,结果在人们承受苦难时不能提供任何帮助。” 人们广泛认为无神论者不相信任何积极的东西,这种误解正是为什么占总人口约20%的世俗美国人没能发挥与人数相当的公共影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缺乏世俗社区组织是一个大问题。但是阻止我们的最强大力量,是我们自己不愿意既理性又饱含激情地去发言,尤其是在发生震惊全国的大事、群情激动之时。这使无神论者难以抹去“缺乏人性的智能机器人”形象。 世俗人士担心自己貌似在劝诱别人改变宗教信仰。在大学演讲时,过去我总是避免把自己扯进去,承认自己是无神论者。然而经过多年,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因为这种不自信的态度强化了人们对无神论者的误解,以为无神论者的信念与人生现实脱节。绝对有必要展示,无论是在战场上的散兵坑里,还是在人类受苦和死去的其它任何场合,确确实实都会有无神论者。 现在,当学生们问我是如何开始信仰无神论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这可以追溯到我在7岁时首次遭遇小儿麻痹症疫情的经历。那是在1952年,一个9岁的朋友患了小儿麻痹症,只能依靠铁肺来维持生命。去医院探望他之后,我问母亲,“为什么上帝要对一个小男孩如此残忍呢?”她叹了口气,似乎流露出她也并非很有把握,然后说,“我不知道。神父会说,上帝一定有自己的原因,但我不知道这些原因会是什么。” 仅在两年后的1954年,乔纳斯·索尔克(Jonas Salk)的疫苗就开始了根除小儿麻痹症的进程,我母亲抓住这个机会提出,也许是上帝指引了他的研究。我记得我回答道,“嗯,上帝早就应该指引医生们了,这样阿尔(Al)就不用躺进铁肺了。”(他在八年后过世,那时我已成了一名坚定的无神论者。) 当我第一次在教室里给学生们讲述这个故事时,让我深感欣慰的是,一名学生说,他看到一个严重残疾的同胞手足受尽苦难,因而对宗教产生怀疑,但是他从来没能与“一根筋”虔诚信教的父母坦率地讨论这个问题。一名无神论者能做的最积极的事情之一,就是为怀疑者提供倾听的耳朵,即便这名怀疑者仍是宗教信徒。 尤其在面对苦难的时候,不管悲剧是发生在个人还是众人身上,我都会强烈地想起无神论的意义。当我试图帮助一个被阿尔茨海默症渐渐夺走记忆与生活能力的家人,当我看到致命的暴风雨过后无家可归的人瑟瑟发抖,当新闻媒体让我看到失去孩子的父母那种惨不忍睹的悲伤,我不必像所有有信仰的人那样,质问为什么全能而完美的上帝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挣脱所谓的神义论问题的桎梏,是一种积极的祝福,而不是对信仰的否定。对于上帝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威力来阻止滥杀无辜行为这个问题,西方一神论提供的答案是人类的“自由意志”,而历史上有很多人(其中一些人被当做异教徒杀害)并未就此放过上帝。 无神论者可以自由地关注这个世界的命运(无论这意味着去医院探望朋友,还是呼吁施行更加严格的枪支管制法),而不是试图向从未现形的来世主宰解释对错。无神论者并不想阻止信徒们从宗教信仰得到安慰。但我们确实希望人们尊重我们深信不疑的理念,即正是因为没有来世,我们在今世的行为才具备更大(而非更小)的道德意义。 当今的无神论者不妨效仿19世纪美国一些伟大的自由思想家,这些人坚持认为,理智与情感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 1899年逝世的罗伯特·格林·英格索尔(Robert Green Ingersoll)是他那一代最著名的演讲家之一,他体现了激情与理智的结合。英格索尔被称为“伟大的不可知论者”(The Great Agnostic),他认为无神论和不可知论并无区别,因为人们不可能“知道”上帝究竟是否存在。他利用自己的世俗讲坛来宣扬一些社会事业,包括公正对待非裔美国人、保障妇女权利、实施监狱改革以及消除虐待动物现象等。 他还经常在葬礼上发表世俗悼词及提供慰问,明显把这当作一项重要使命。1882年,他在友人孩子的坟墓旁宣称:“站在这座小小坟墓周围的心碎的人,你们不必害怕。在这一切和未来无论什么事当中,更宏大更高贵的信念告诉我们,死亡,即便是最可怕的死亡,都只是完美的安息……逝者不再受苦。” 如今的世俗论者要做的,不只是发起防御性的宣传,称自己“没有上帝也能从善”。无神论者必须正大光明地站起来,而不是把自己称作自由思想者、不可知论者、世俗人道主义者,或称自己“关注心灵,但不信教”。最后那种表述源自心理学行话,其含义很宽泛,讲这话的人可能是担心遭到社会否定的无神论者,也可能是一个观望者,既希望享受信仰的理论效益(包括对永生的希望),又不想受制于信教的义务。无神论者也可能是世俗人道主义者和自由思想者(我承认自己是所有三者),但是对无神论者身份的回避,把我们逼进了一个柜子,使我们在悲剧发生时要么消失,要么被推到幕后。 为了承担起人类应该承担的责任(包括发生在街上和学校的暴力行为),我们必须以无神论者的身份大声倡言。我们必须展示出,无神论既建立在逻辑思维能力上,也建立在人类感同身受的能力上。虽然无神论不是一种宗教,但我们也需要以社区为基础的外展项目,这样对于街坊邻居来说,我们的活动人士就像神职人员一样能够被辨识出来。 最后,我们需要像英格索尔那样出现在墓地,力所能及地为人们提供慰藉。 奥巴马总统12月16日在纽敦举行的多宗教祈祷守夜活动中发表演讲称,“世界上的各个宗教——其中很多今天都出现在了这里——都源于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是什么为我们的生命赋予了意义?”他原本很容易对上述说法稍作修改,变成“世界上的各个宗教和世俗哲学流派”。他原本可以说:“痛苦是我们的,我们所爱的人却不用再承受苦难,不论你是否有宗教信仰,都希望你能从这个事实获得安慰”。 在现场乃至全国的观众当中,有些哀悼者原本能够因为有人肯定人生富有意义而获得慰藉——即便这些哀悼者并不认为死亡是通向另一次生命的大门,而“只是完美的安息”。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河南高速公路桥卡车爆炸26人丧生

中国中部一辆运载烟火爆竹的卡车发生爆炸,导致一座桥梁倒塌,至少26人死亡,大约15人受伤。 中国国家媒体报道说,星期五的这次爆炸发生在河南省。报道说,这辆卡车在通过一座高速公路桥时突然发生爆炸。 有关报道说,爆炸损坏了这座桥梁的80米桥面,导致其他车辆坠落。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