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管理员删除”投诉文”…记录备案
两天的删除记录:投诉文章删除5篇,从新浪网新闻中心转来的孙立平教授的那篇文章删除了9篇/次。特此列出,便于新浪调查。因为已经打了投诉电话了。 [通知] 亲爱的新浪博友: 2011-02-17 14:50 您的文章《投诉不负责任的新浪博客管理员》中因含有不适当内容,已被设置为私密博文。 [通知] 亲爱的新浪博友: 2011-02-17 14:50...
阅读更多发布者翻翻更健康 | 6 月 9, 2011
两天的删除记录:投诉文章删除5篇,从新浪网新闻中心转来的孙立平教授的那篇文章删除了9篇/次。特此列出,便于新浪调查。因为已经打了投诉电话了。 [通知] 亲爱的新浪博友: 2011-02-17 14:50 您的文章《投诉不负责任的新浪博客管理员》中因含有不适当内容,已被设置为私密博文。 [通知] 亲爱的新浪博友: 2011-02-17 14:50...
阅读更多发布者Xiao Qiang | 6 月 8, 2011
[通知] 亲爱的新浪博友: 2011-04-25 10:35 您的文章《[转载]经典英文励志语录(转编)》已被管理员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通知] 亲爱的新浪博友: 2011-04-25 07:28 您的文章《[转载]“让人民讲真话”需要什么…》已被管理员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通知] 亲爱的新浪博友: 2011-04-25 05:38...
阅读更多发布者dongcjckong | 6 月 8, 2011
如果我们漠视甚至容忍局部范围的这种“油水关系”、“蛙水关系”不断腐蚀甚至恶化我们鱼水般的干群关系的优良传统,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完全可能出现“水可载舟、水亦覆舟”的局面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日子里,如果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能想想:我们党有哪些优良传统?如何保持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我以为这是对党的生日的一种非常好的纪念。今天我们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应鲜明提出:要警惕党的优良传统的流失。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局部范围已经出现了党的优良传统流失的情况。所谓流失是指在不知不觉或在丧失警惕性的情况下丢失了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优良传统很多,本文仅围绕密切干群关系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我们经常讲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这两者联系密切又有区别。党群关系是通过干群关系来体现并依靠干群关系来保证的。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正因为如此,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非常重视保持和发扬我们党的密切干群关系的优良传统。我们把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是鱼和水、种子和大地、水和舟的关系。而且认为这个优良传统是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和克敌致胜的重要法宝。我们经常说的,延安革命根据地政权,是陕北人民群众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群众愿望、根据他们的创造搞起来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抗日战争时期,美国记者斯诺深入延安考察后,把延安干部和群众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精神称之为“东方魔力”。 今天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到在干群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个别地方或单位还是相当严重的。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社会管理领域存在问题的工作层面的原因时指出,一些干部素质和能力不适应,有的不愿做、不会做群众工作,有的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甚至与民争利、侵犯群众利益,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笔者认为这些问题虽然是局部性的,但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因为蝼蚁之穴可破千里之堤。 有些群众,把由于一些党员干部作风飘浮、不深入群众、不把群众放在眼里、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等毛病而造成的扭曲的干群关系称为是“油水关系”。有些群众把当地或单位的干群关系称为是“蛙水关系”,严厉批评一些领导干部平时高高在上,不关心群众疾苦。遇到了困难或问题时才像青蛙一样被迫跳入水中。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从总体上看,当前党的自身状况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相适应的。但是党内也还存在着六个方面不适应的地方(即六个“一些”)。其中就指出一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等。如果我们漠视甚至容忍局部范围的这种“油水关系”、“蛙水关系”不断腐蚀甚至恶化我们鱼水般的干群关系的优良传统,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完全可能出现“水可载舟、水亦覆舟”的局面。这决不是耸人听闻的预言。 今年是苏共亡党苏联解体20周年。今天回过头来分析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苏共党员干部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苏联解体前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很能说明问题:1990年苏联《西伯利亚报》曾以“苏共代表谁”为题在部分群众中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占7%,认为代表工人的只占4%,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而认为代表官僚等的却占85%(《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2006年第70期)。一个被人民群众认为并不代表他们利益的党,不管它以往的历史多么辉煌,它的最终垮台也是在必然之中的了。 今天为什么要鲜明地提出“警惕党的优良传统的流失”这个问题呢?这是因为我们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地位等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两个转变、四大考验来概括。两个转变是指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发展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一个在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发展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四大考验是指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 这些变化一方面使我们党能运用更多的手段和资源来为人民谋利益,另一方面也使党员干部面临着脱离群众甚至经不起权力利益诱惑而蜕化变质的危险。正如党的十六大指出的,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今天我们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当然也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群众工作和联系群众的形式、方法和机制等也要相应发生变化。积极探索密切干群关系,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但是,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立场和密切干群关系的优良传统决不能变。 在找出并剖析了一些地方或单位出现干群关系疏离甚至对立的原因之后,我们就要制定有效的对策加以克服和防范。当然这些对策应该是多项的,而不是单项的。比如,需要制定思想理论、体制机制、选人用人和作风意识等方面的对策。在这些多项对策中选人用人即选拔干部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对策之一,也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 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深刻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江泽民认为,对于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他还指出,要深刻认识和吸取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上述高屋建瓴的论述,都是从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尤其是总结了社会主义兴衰存亡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得出的具有历史厚重感的结论,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美国学者大卫·科兹提供的这份资料发人深省:1991年,美国有一社会调查机构对苏共政治局成员和苏联精英阶层做了一次关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问卷调查,结果有77%的人完全支持搞资本主义。大卫·科兹在研究苏联解体过程后得出结论:苏联解体的原因来自苏联领导层。 芳林新叶推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是自然界里的规律,也是我们事业发展的规律。我们又将面临新一轮整体性的新老干部交替。仅2011年,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先后要进行四级党政领导班子换届。各级党委应有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站在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政权永不变色的战略高度,坚持原则坚持标准,做好选人用人即选拔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 总之,提出要警惕党的优良传统流失这个令人警醒的命题,其目的是为了唤起党员干部要居安思危,要有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忧患意识,进而对党的建设状况的忧患意识。这样的精神状态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极端重要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我们说忧党,首先要严肃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而且一定要想清楚、想明白,从而更加自觉、更加有效地把党建设好。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导,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 党的优良传统流失状况调查 “崇尚学习”公众满意度最高 “密切联系群众”流失状况最重 重要调查结果: ★“崇尚学习”传承情况受调查者满意度最高,为68.5%; “密切联系群众”满意度最低,仅为35.6% ★ 对“党的优良传统”,选择“知道一些”的占受调查者的53.2%, 选择“非常清楚”的占10.5% ★53.9%的受调查者认为“党的优良传统流失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5月20日—5月26日,共6天 调查人数:4380人 样本构成:1.简单随机抽样调查 3175人(党政干部 1320人,普通群众1855人) 占总人数72.49% 2.网络调查 1205人 占总人数27.51% 样本分布:广西、浙江、内蒙古、江西、黑龙江、北京、上海等7个地区 数据统计:按照党政干部、网友、普通群众各占权重40%、30%、30%加权处理, 误差率为正负3% 哪些优良传统在流失 “密切联系群众”,受调查者满意度仅为35.6% 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对党的优良传统传承情况进行了公众满意度调查(满意程度为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五级)。 调查结果显示:“崇尚学习”,受调查者满意度最高,为68.5%;“密切联系群众”,受调查者满意度最低,仅为35.6%。其他几项满意度的依次排列为:“理论联系实际”,满意度为63.2%(其中非常满意16.2%,满意21.8%,较满意25.2%);“批评与自我批评”,满意度为53.4% (其中非常满意10.4%,满意19.7%,较满意23.3%);“为人民服务”,满意度为45.4%(其中非常满意7.9%,满意14.2%,较满意23.3%);“艰苦奋斗”,满意度为38.8%(其中非常满意 7.7%,满意14.5%,较满意16.6%)。 以上满意度得分及排序说明了什么?从整体来看,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坚持、传承与创新自己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因为公众虽然对每项传统满意度有高有低,但整体满意度超过50%以上;而从具体每项传统来看,则呈现出选择性“传承”情况,即与党员干部个体成长相关的传统传承状况较好,如崇尚学习(满意度为68.5%)、理论联系实际(满意度为63.2%)等;而与权力制约等相关的选项传承状况相对较差,如“密切联系群众”满意度仅为35.6%。 可以说,以上调查结果也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前的现实情况。近年来,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央政治局带头不定期集体学习,获得了社会各界高度称赞。党成立以来一直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党,并提倡注重调查研究,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前有关“中国经济奇迹”的讨论相当热烈,从一个方面表明了社会各界对于中国共产党“崇尚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的肯定。 “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满意度均不足50%,凸显了当前干群关系的严峻现实,给人以警示。 “党的优良传统”认知程度如何 选择“知道一些”的占受调查者的53.2% “您知道我党有哪些优良传统吗?”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知道一些”的占受调查者的53.2%,选择“不知道”的占20.7%,选择“没啥优良传统”的占15.6%,选择“非常清楚”的得票率最低,仅占受调查者的10.5%。 调查结果显示,对党的优良传统受调查者的认知度虽然较高(占总63.7%),但大多仅“知道一些”,“非常清楚”的仅占一成左右,甚至还有近两成的受调查者认为“没啥优良传统”。这说明了什么呢?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党的优良传统,其宣传和教育从未间断,已经内化为党的一种行为模式和价值追求,尤其是在老一辈共产党员身上,这种优良传统和作风表现尤为明显,应当说,优良传统一直就在我们身边。但对一直在我们身边的东西,我们却认知不够,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相当严肃而紧迫的问题。 有接受人民论坛记者调查采访的官员反映,党的优良传统存在一定程度的被“娱乐化”、“庸俗化”的现象,“党的组织生活本来是深入学习党的优良传统的课堂,可在基层,个别单位将组织生活简单化,读读报、聊聊天,甚至变成了传小道消息、讲笑话段子的地方”,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自然深入不下去。 今年年初,人民论坛杂志对当今中国重大思潮进行了问卷调查,“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新左派”等思潮公众的关注度较高,在社会上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对党政干部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的影响不可低估。 对待党的优良传统,公众态度如何 47.3%的受调查者认为优良传统“有必要多提多讲” 当前,我们看到,一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在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缅怀党的优良传统,对传统回归充满期待;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望和不满情绪。 提到“党的优良传统”您的第一感觉是什么?47.3%的受调查者认为优良传统“有必要多提多讲”,17. 6%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优良传统的宣传“说教味太浓,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20.5%的受调查者认为优良传统对他们而言“很空,没什么实质意义”。还有14.7%的受调查者对此“不知道说什么好”。由此可见,将近50%的受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多提多讲”党的优良传统,而约35%的受调查者认为,优良传统对于他们而言,太空泛,而对于优良传统的宣传则“宣教味太浓,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 以上数据与我们对党的优良传统的认知度调查结果并不矛盾,这两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了公众对党的优良传统的态度。 复杂社会心态的背后,原因何在?人民论坛记者通过专家采访和相关调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伴随着社会快速变迁,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人们的价值追求多元。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在现代社会,部分群众认为“已经过时了”。其二,党的优良传统宣传方式方法不够创新,尤其是70后、80后、90后一代,自身没有经历过复杂环境的考验,对党的优良传统难有切身的感受,如何让党的优良传统在年轻一代身上入脑入心,创新方式方法非常重要。其三,一部分党政干部的作风,与优良传统的要求背道而驰,致使老百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情绪。 流失状况究竟怎么样 53.9%的受调查者认为“党的优良传统流失状况”令人担忧 21.3%的受调查者认为,对流失状况“非常担忧”,32.6%的受调查者选择 “担忧”,选择“一般”的占到19.7%,认为“基本没有流失”的占9.8%,另有16.6%选择“说不清楚”。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总计达53.9%的受调查者对“党的优良传统流失状况”持“担忧”态度。 因对“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优良作风流失的不满,有人用“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来嘲讽那些忘本的官员。这是一个强烈的对比。 如何理解受调查者对于党的优良传统的流失情况所表达出来的“担忧”呢?专家分析,这表明一方面党员干部队伍所表现出来的贪污腐败、捞权捞钱、脱离群众等不良风气的确令老百姓失望;但另一方面,失望源于期望,期望越高失望才会越大,老百姓对于党的感情还是深厚的,他们期待这些党的优良传统能够传承下去,而不是继续流失。武汉大学教授储建国指出,“现在大家的目标似乎都很明确,那就是期待政改,期待民主,期待中国出现清流政治。” 哪些作风背离党的优良传统 45.9%的受调查者选择了“贪污腐败,以权谋私” 对于“背离党的优良传统的不良作风,哪项最令您反感”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45.9%的受调查者选择了“贪污腐败,以权谋私”,选择“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的占42.6%,“办事拖拉,官僚气重” 占38.7%;此外,还有34.9%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不讲政治,信仰缺失”,28.2%的受调查者选择“独断专行,作风粗暴”,选择“不守法纪,官官相护”占22.4%,3.5%选择“其他”。 从整体上来说,建党90周年来,中国共产党是在不断传承与创新自己的优良传统的,但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后,有些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优良传统流失或丢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部分党政干部身上表现出来的背离党的优良传统的不良作风。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熊光清认为,由于中国强烈的“官本位”传统和中国政治体制的不完善,官僚主义作风已经明显抬头,个别领导干部养成了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脱离群众的工作作风、饱食终日的生活作风,使党的优良传统延续面临很大的困境。 党政干部丢掉、“背叛”优良传统,群众对党也就会疏远、淡忘。为此,治理以上不良作风,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难题。 传承面临怎样的挑战 58.4%的受调查者选择“社会转型存在较多制度漏洞” 人民论坛杂志问卷调查中心在征求多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从信仰缺失、制度因素、党的地位转换以及优良传统自身发展演进规律等谈论最多、最认同的几个方面设置选项,调查公众对传统传承面临挑战的认知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58.4%的受调查者选择“社会转型存在较多制度漏洞,给一些党员败坏风气创造了条件”,排第一位;46.7%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党的地位比较牢固,一些党员不再有危机感,也不再敬畏人民赋予的权力”,排第二位;“优良传统缺乏新的时代内涵,难以令人自觉接受”,选择这项的受调查者占41.5%,排第三位;排在第四位的是选择“一些党员的党性和信仰缺失,惟利是图”的占35.17%;另外有6.9%的受调查者选择“其他”。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受调查者对于优良传统传承面临的挑战,首先指向制度层面,最后才是党员的信仰缺失问题,这反映出受调查者对于党的优良传统面临挑战的认识相对现实和理性。 1980年代,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时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王占阳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当前的党风问题的好坏,关键不是自律,而是解决他律的问题。” 这都反映了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但只强调制度建设,还是远远不够的。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邹广文认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引发的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包括社会价值、理想、人生目标、思想教育、科学文化在内的渗透于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生长力量才能得以解决。”但是信仰的重建是更加任重道远的事情。 怎么传下去 对于“唱红”,正反观点各占三成多 当前,各地“唱红”活动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引发了社会激烈争论,它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党的优良传统怎么了?去哪儿了?到底应该如何传承和创新? 您如何看待“唱红”活动?人民论坛杂志调查结果显示:34.53%的受调查者认为“唱红”是“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很好的做法”;37.65%的受调查者认为“时代变了,唱红已经过时了”;而44.12%的受调查者认为“唱红是一种宣传纪念活动,没必要大惊小怪”,另有14.71%的人觉得“不好说”。 以上调查数据反映出公众对于“唱红”的几种心态,四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视其为“宣传”,正反观点各占三成多。这从一个方面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党的优良传统如何传下去所面临的争议和社会舆论环境。 有专家建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加强文化建设,鼓励加强文化建设的各种探索和创新,不应随便“贴标签”。也有专家认为党的优良传统传承问题,应当加强“他律”,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制度上防止党员干部的腐败堕落和偏离党的优良传统行为。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 艾芸 杜美丽) 那些不能忘却的优良传统 一、 理论联系实际 从1930年写《反对本本主义》,到1937年写《实践论》、《矛盾论》,到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同党内的教条主义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正是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经过延安整风,在全党,首先是在高级干部中间,形成了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概括起来,就是“实事求是”。 邓小平肯定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样高度重视学风问题,并带领全党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领导干部应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把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放在第一位。要求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 二、密切联系群众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反复强调,“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要求“全党必须高度警惕和坚决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 江泽民同志也一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老老实实向人民学习,真心诚意为人民服务,时刻警惕不要犯脱离群众的错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强调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进一步说明密切联系群众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清除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有效方法。 毛泽东同志指出:“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害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的团结,是建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党内要分清理论是非、路线是非,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克服各种错误思想。” 江泽民同志强调,“要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能不能经常地自觉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是衡量一个领导班子是否坚强有力、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具有一身正气的重要尺度。” 胡锦涛同志也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积极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使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四、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针对党执政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背景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再次强调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意义,他强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一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的过程,是贯穿于这一漫长历史阶段始终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1997年,江泽民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文中指出,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提倡高尚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 2002年末, 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再次强调,全党同志要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重温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关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做到“两个务必”。 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天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六、重视学习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成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探索和成功,就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 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全党同志“都要进入这个无期大学”。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把我们党从农村进入城市称为“进京赶考”,为了“考个好成绩”,他号召全党“重新学习”,学会做城市工作和经济工作,加强执政党建设。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江泽民要求全党必须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加强学习,号召人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化。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至此,建设学习型政党正式成为我们党建设的重要目标。 ……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6 月 8, 2011
继中国学者茅于轼发表文章严辞批判毛泽东之后,又接连有文章出笼要求清算毛的错误,有人甚至称毛是中共腐败的源头。与此同时,毛泽东的拥护者们继续展开反击。 *有人怀念毛泽东的廉洁公道* 当下中国,确实有一批人怀念毛泽东和他那个时代。他们认为,那会儿,官员清廉、社会公道。 陕西吴起的思先生说:“虽然毛主席文化大革命有些过错,但是他是为了穷人打江山,没个人利益,很廉洁。” *文章批毛是中共腐败源头* 然而,最近网上一篇文章恰恰颠覆了正统看法。美国多维新闻网转载的这篇文章说,毛泽东是中共腐败的源头,三年大饥荒时期,各地为毛兴建豪华行宫就是一个例证。 此外,毛泽东著作大量发行,给毛带来了丰厚稿酬。文章援引中国刊物披露的数字说,1967年毛的稿费存单达570多万元,堪称当时的中国首富。 文章还说,毛跟许多女人发生不正当关系,晚年笃信道家“房中术”,痴迷于“采阴补阳”来延年益寿。 *章立凡:皇上还需要贪污吗?* 此番描述跟官方所说的一生艰苦朴素、一件睡衣打几十个补丁的毛泽东,简直判若两人。毛到底是清官还是贪官? 北京历史学者章立凡说:“他还需要贪污吗?皇上还需要贪污吗?他只需要腐化就行。他这种腐化程度,别的我不敢说,全国各地为他修的别墅,不知道有多少,在当时都是国内最高标准的建筑,有的(他)连住都没住过,有的可能住过几天。” *怀念毛时代主要是对现实不满* 章立凡说,当时中国人的工资,一个月只有几十块钱,毛的生活大大超过了普通人,说他清廉,有违史实。章立凡认为,怀念毛泽东的人主要是对现实不满。 他说:“但是回头也没出路。你真回到毛时代,让你去接受那种低工资,日用品、生活必需品、食品都要配给的生活,我看也没有一个‘毛粉’愿意接受。” *右派倡议联合起诉毛泽东* 另外一方面,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的作家铁流发出倡议,呼吁当年的右派难友们团结起来,起诉毛泽东。 他说,毛死去几十年了,可他的“精神”没死,不少政治野心家和中共党内的左派,无时无刻不在利用他的阴魂反对和钳制党内外的改革派和民主派,试图扭转时代前进的车轮。 *毛派上书要求查处茅于轼* 毛泽东的捍卫者们进行了猛烈反击,使“拥毛派”和“批毛派”之间的斗争在中共建党90周年前夕进一步升级。“乌有之乡”网站发起的“公诉”批毛学者茅于轼的运动,已经征集到两万多个签名。太原等地还举行了声讨大会。 但是组织者并不满意。“乌有之乡”的文章指出,签名仅占全国人口的0.001%,还不及一场球赛的观众,让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蒙羞,让党中央产生误判。文章号召深入基层开展活动,逆转当前的颓势。 十名毛泽东生前的警卫也站出来了。他们写信给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和习近平,说在中共18大召开之前,出现否定党史、否定党的领袖的现象,决非偶然。他们请求中央进行查处。 *两派唇枪舌战令官方头疼* 尽管双方唇枪舌战、你来我往,但是中国官方媒体却鲜有报导,当局也无正式表态。章立凡评论说:“官方对这个事很头疼。这个是他们自己种的,现在他们自己在吃这个苦果。你们当初不能够把毛泽东的罪恶说清楚,把历史给彻底纠正,所以才有今日之思想的混乱,以及极左思潮的泛滥。” 中国官方对毛泽东的评价是三七开,功绩为主,但也承认他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在中共90岁生日到来之前,官方媒体对毛大唱赞歌,试图用毛的“伟大思想”和“高尚品格”来教育今日之官员。
阅读更多发布者fleck | 6 月 7, 2011
核心提示: 基辛格的新书《论中国》给出了历史见证人的内幕视角,但是它过于冗长,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讲述有些过于简单化,甚至误导。 来源: 《时代》周刊 , 2011 年 6 月 13 日 , http://goo.gl/UQqWi 作者: 华志坚( JEFFREY WASSERSTROM ) 译者: 匿名 校对:南山 中国的当代历史是由那些匪夷所思的事件塑造出来的。只有某鲁莽大胆的赌徒才会在 1929 年的时候下注,说中国共产党会在 1949 年统治这个国家。当时中共不过是一群几乎要被彻底清剿的乌合之众。而在 1952 年的时候,韩战正打得热火朝天,中国孩子们看的节目都把汤姆大叔塑造成超级大反派,谁要说不过在区区 20 年之后毛泽东就会和美国总统在北京相谈甚欢,那更是匪夷所思。类似的还有,谁能够在 1979 年邓小平出访美国,谈及他的国家需要现代化的时候,想到到 2010 年中国的经济会超过日本呢? 就在我开始读亨利 ・ 基辛格 (Henry Kissinger) 写的《论中国》 ( On China ) 那天,我去了一家二手书店,并又一次地领略到中国的发展是如何一次次地让预言落空。在那家二手书店,我幸运地买到了由 George Paloczi-Horvath 在 1963 年所写的《毛泽东:蓝蚁帝王》 ( Mao Tse-tung: Emperor of the Blue Ants ) 一书。 Paloczi-Horvath 相信,到 2000 年的时候,中国的居民会达到 20 亿,仍然会受困于毛泽东思想。事实上,在 2000 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口只有 10 亿左右,看起来更像是被资本主义、而不是毛泽东思想所鼓惑。 基辛格新书的价值在于在许多出乎意料的事件进展方面,它给出的是知情人的视角。在 ” 乒乓外交 “ 和尼克松与毛泽东的历史性会面方面,他的记录并没有什么新鲜曝料。谈到后来那些塑造和调整了华盛顿和北京关系的对峙和合作,他也不过是老调重弹一些人们都熟悉的共识。但是这些故事是由他这位当时始终在场的人所讲述的,那又有些特别了。长篇大论是基辛格的标志。没有别人曾介入后尼克松时代每一届美国政府的 [ 对华外交 ] ,或与毛泽东时代以来那么多的中国领导人交谈过。 但同时,很明显,简洁叙述不是基辛格的天赋所在。《论中国》本可以成为一本薄薄的、吸引人的外交回忆录。但结果是,我们拿到了一本超过 500 页的大部头, 读者不得不硬着头皮读下去 。化简为繁则是基辛格故意为之,好让我们认为他是一名重要的地缘思想家,历史证明了他的英明。关于 ” 乒乓外交 “ 那部分,我们很容易认为他值得仰慕。但是想到他在越南和柬埔寨问题上误导了美国的军事行动,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读者很难把他看成无所不知的先知。即使是在中国问题上,基辛格也太过积极地要为邓小平受到的全球性谴责开脱 —— 他这位长期以来的 ” 老朋友 “ 对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的镇压负有直接责任。 《论中国》在许多段落上都是误导性的,或是过于简单化,以至于和我从那家二手书店淘来的老古董有些类似。基辛格把所谓 ” 中国传统 “ 简化为以忍耐为主、长期不变的儒教,忽略了中国人的多样性。(在他书里的中国 ” 人民 “ 一词,就跟 Paloczi-Horvath 书中身穿毛式制服的 ” 蓝蚂蚁 “ 一样,都是一个毫无差别的群体)。中国政府和外交的历史延续性也被夸大了。 对中国人的 “精妙”, 基辛格表达了他的敬意。对所有制造了 ” 乒乓外交 “ 的关键人物,他也以仰慕的方式提到了他们的 ” 精妙 “ 之举的重要性。然而遗憾的是,谈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论中国》算不上是一本精妙的书。 【本文作者华志坚最近的一本书是《 21 世纪的中国:每一个人都需要知道》】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