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立凡 | 要提高执政能力,先提高执政智力
2011年09月01日 22:43:19 要提高执政能力,先提高执政智力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30周年座谈会发言稿 (整理版) 章立凡:刚才各位的发言,对《决议》的评价有某种纠结。我认为评价《决议》需要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一个是政治层面的,另一个是历史层面的,两者应结合起来看。今天回顾这个决议,发现很多东西没有实现。或者是倒退了,这是历史层面的观察。从政治层面观察,首先应该肯定决议在当时历史背景下重要的政治作用。它的出台,是执政党达成的党内共识,是当时党内各种意见的最大公约数。有了这个公约数,执政党才能以此为基础,就中国的改革开放形成全民全社会的共识。 从政治意义上来讲,《决议》功不可没,也确实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肯定这一点。我们这些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都应该记得,80年代确实是一个朝野有共识,全民有追求的意气风发的时代,如今只剩下了记忆,我们中间的许多人已经老了。但是,当年改革先贤及改革支持者们的初衷,有很多没有实现,甚至已经走样了,这是我们今天需要认真总结的。 《决议》在“反右”这样的历史问题上留有后遗症,虽然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但并未彻底清算毛泽东的错误,导致执政理论至今无法自圆其说。例如刚才有人(王占阳)提到的“三个毛泽东思想”,如果毛泽东的思想哪一部分不正确了,就把它开除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思想居然不是毛泽东思想,这本身就是悖论。总想回避执政理论的重大错误,永远维持伟大光荣正确。 张木生先生重倡新民主主义,而现状则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前夜相似。新民主主义的建国共识是: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实行民主宪政。一个主张普世价值和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政党,执政后走到了自己历史主张的对立面。《共同纲领》中普选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规定,历时62年仍未实现。 几天前新浪微博发起抵制谣言的活动,我贴了几条历史上著名的谣言和谎言,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句顶一万句”“八亿人口,不斗行吗?”“国民党消极抗战”“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引发了小小的热议,有跟帖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亩产万斤”等等都搁上了。这反映了一种民情,你宣传什么,群众已习惯于朝反向解读。 我认为要提高执政能力,首先得提高执政智力。回顾一下历史上说过的大话、谎话,非要坚持伟大光荣正确,就是缺少智慧。现在教育部毁教育,文化部反文化,宣传部门屏蔽历史,这种愚民政治,不管是培养学生还是党的干部,效果都是适得其反的,最终会愚弄自己。所谓“中国模式”,号称谋求长期执政,做的都是不计后果的短期行为。这种状况再不从体制上得到改变的话,不会有未来。 《决议》破除了旧的“凡是”,又出现了新的“凡是”,例如反省历史,官方推出小平同志 “宜粗不宜细”当大棒,把这句话绝对化了,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歪曲。邓小平针对起草《决议》,的确说过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目的是尽快取得全党的共识。《决议》起草小组负责人胡乔木曾指出:“起草文件和研究历史的关系很密切,但毕竟是两回事。这个文件只能限于三十年历史的若干问题,不能作为三十年历史的读本提纲。” 历史是一门科学,从来没有哪门科学是“宜粗不宜细”的。没有科学的历史观,不会有科学的发展观。 三十年后再回首,应该承认《决议》的进步作用和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但是对照历史决议,腐败如此严重,社会矛盾发展到如此尖锐的程度,违背了改革的初衷。政治体制改革长期停摆,大家总是寄希望于新人新政,如今却发现历史出现了倒退,这种现象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全体国人需要深刻反思。 我已经说了好几年了,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执政党应该有反思和总结,将来需要作出一个新的决议。如今,实事求是的传统已经久违,既无历史感,也丧失了现实感,所以还不适合做这样的决议。但继续“不争论”是不现实的,当前迫切需要启动反思和讨论。没有改革的可持续性,也不会有执政的可持续性;不完成革命党——执政党——宪政党的转型,政权的合法性就会彻底丧失。 (以上内容系发言者根据发言稿和发言速记记录整理,未经会议组织者审阅,言责自负) 上一篇: “以伪证伪”无助于还原历史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108) 评论数( 0 ) 0 条 本博文相关点评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