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雅:我所目睹的“蛋击毛像”情景
蛋击毛像事件之所以值得“较真”,原因在于,它牵涉到八@民运的主流、当时公众的浅层意识,到底是“亲毛”、“仇毛”,还是“淡毛”?是“反毛”还是“仿毛”?或者在不同的层面,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含意? 我所目睹的“蛋击毛像”情景 陈小雅...
阅读更多发布者Sandra Severdia | 6 月 3, 2013
蛋击毛像事件之所以值得“较真”,原因在于,它牵涉到八@民运的主流、当时公众的浅层意识,到底是“亲毛”、“仇毛”,还是“淡毛”?是“反毛”还是“仿毛”?或者在不同的层面,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含意? 我所目睹的“蛋击毛像”情景 陈小雅...
阅读更多发布者老子到处说 | 6 月 3, 2013
严加其在接受我们采访时指出 :六四事件实际上24年以来我们大家的看法都没有改变,这是一个基本问题,许多人把1989民主运动与六四一起讲,其实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我们今天讲悼念、纪念六四,不是讲整个89民运,六四主要是一个事,就是有727人死亡,其中有14个是解放军,其余713人包括学生和北京市民。这是根据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谭云鹤所说,每具尸体他都检验过。即七百多人死亡,七百多个案件,大家都要申诉的,总要有个说法。但24年过去了,没有任何说法。这是不能回避的。它是一个正义与不正义的问题。一个人死了,而且是无辜被杀害的,对此不予以处理,这是不行的。不能说因为中国经济发展了就不管它,这是一个正义问题,一定要弄清楚。如果一个国家连727人死亡的事件都可以置之不理,那么这个国家的法制是建立不起来的。 胡锦涛、温家宝时期采取的是回避态度,靠得是经济发展,但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江泽民时期则不同,那时刚刚发生屠杀,他本身就与此联系紧密一些,而且李鹏等人还在台上。24年过去了,此案非翻不可。所以天安门母亲等群体、死难者家属都没有停止呼吁。海外也一样,每年这样的呼声都不断,我感到不能有例外。我原来有想法,觉得有人说你们整天讲六四,后来看到赵紫阳的书《改革历程》,这本书所讲的头等大事就是怎么样看待六四,他认为六四事件必须翻过来。他至死都没有忘记六四。希望中国大地能够恢复正义,应该把真相通过司法途径予以公布。实际上六四死亡的不止727人。据今年在香港出版的傅高义的书 « 邓小平时代 »说,六四死亡人数在三百至二千多人,另有数千人受伤。 有关本台对严加其采访的细节,请听今天的“焦点评述”节目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国两智 | 6 月 2, 2013
——「六四」的迷思與謬誤 【明報專訊】 每 年的「六四」,也是一個反思中國前途的良好機會。可惜,不少的反思似乎巳變成了愈來愈遠離「六四」真相和意義的迷思與謬誤。在 眾 多的迷思和謬誤之中,一個經常被提及的,當然是我們應早日忘記「六四」過去的 傷痛,如果不願意把「六四」放下,只會使我們不能向前看及往前走,阻礙了國家的發展。 真正放不下「六四」的 是中國政府 以上的 說 法的漏洞和錯誤十分多,但最過分的莫過於把指控的對象也倒轉了。真正放不下「六四」的,是中國政府,而不是人民自己。如果中國政府真的願意放下過去,面對將來,在「六四」發生以後的過往 24 年,「六四」這兩個字及有關它的討論,就不會成為了全國的禁忌,在一切的空間及媒體,包括了互聯網上,被徹底的封殺。提及「六四」及與它有關的人士,仍然受到政府的監控或迫害。 如果「六四」的意義,只是一件發生在 24 年前的 歷 史事件,對中國的現 狀 及發展沒有任何的 啟 示,根本不會如此觸動了當權者的神經。 24 年了,中國政府對「六四」仍如此的緊張和放不低,正正因為「六四」所反映的價 值 和意義,背後所代表的矛盾和衝突,仍然和中國政府今時今日的管治思維和理念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甚至主宰了中國整個國家應走的發展方向。 要真正了解「六四」對中國的意義,及它所帶來的衝擊,便必須要在觀察當中帶有 歷 史感,知道整件事的前因後果,否則,對它的認識和了解,只會是片面 和瑣碎,就如香港政府負責教育的某高級官員一般,只當「六四」是 歷 史上的「沙沙石石」,顯示了自己對中國了解的不足和無知。 哈佛的 歷 史和政治學家羅德里克‧ 麥克法夸爾( Roderick MacFarquhar ),便編有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在 2011 年出版的《中國政治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60 年》一書(註一),集合了多位專注中國問題研究的著名西方學者,共同探討中國過往 60 年,自中共建政以來的 歷 史,及當中所遇到的困難及挑戰。 「六四」的真正意義 在書中,便有獨立的一章,專注討論引致「六四」的前因後果,及往後對中國的衝擊。因此,除了想人民忘記事件及隱瞞真相的當權者外,根本沒有人如此幼稚地把「六四」視為中國 歷 史上的沙沙石石。 「六四」的真正意義,在於它反映了在近代中國的發展及改革上,所引發出來的力量和它們之間的爆發點。亦即是 說 ,「六四」是中國發展的關鍵時刻, 歷 史的重要分水嶺。 根據麥克法夸爾所編的一書中的分析,自中國由鄧小平實施開放改革政策以來,便釋放了不少的力量,形成了改革的動力,但又 產 生了不少的矛盾和衝突。這些矛盾和衝突,存在於黨 內 改革派與保守 派之間的分歧,以及政府,或更正確來 說 ,是執政共 產 黨和社會的對立。 當時矛盾和衝突的 內 容,主要是分為經濟和政治兩部分。在經濟層面上的爭論,是應否進一 步 深化市場化的經濟改革,還是向計劃經濟修正。在政治的層面上,主要的爭議是共 產 黨應否放寬對社會的控制,以便回應在經濟和社會逐 步 發展下,人民對民主和自由所 產 生的訴求,及應否引入人民的力量來監察政府,以便控制由經濟改革所引發出來而日益嚴重的官員腐敗問題。 政治經濟之間的問題互相緊扣 在中國,政治和經濟之間的問題是互相緊扣,息息相關。「六四」的重要人物,巳故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在他在六四之後被幽禁期間,由秘密 錄 音而寫成的《改革 歷 程》一書中,亦有提及在中國的發展和改革中,政治與經濟之間是如何地一脈相連,缺一不可 ﹕ 「而且沒有政治方面的改革,支持(經濟)改革的力量也很難充分發揮作用。改革中遇到的各種社會矛盾,沒有政治改革也很難得到妥善解決。比如在商品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錢權交易,以權謀私,就是一個沒有社會監督的大問題。」(註二) 十分諷刺的是,雖然趙紫陽以上講述的是「八九六四」前夕的中國的情 ,但同樣的問題,在今日的中國,依然存在,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六四」的結局,決定了中國及其人民在八九後的過去 24 年的命運。不幸的是,在收拾「六四」的殘局上,鄧小平為中國在經濟與政治的問題上,選取了兩個完全相反的發展極端。一方面在經濟上,繼續堅持改革與開放,但在政治上,卻日趨保守,不惜一切地鎮壓社會上的自由和民主訴求,用「穩定壓倒一切」為藉口,容不下任何的反對聲音,更不容任何人對共 產 黨的領導地位作出挑戰。 繼續討論「六四」 不迴避 不放棄 兩極的取捨,帶來了中國往後的兩極發展。雖然經濟發展得更昌旺,但財富的分配兩極化,往往只集中和當權者有直接聯繫的小數人身上,甚至這少數人,也只是當權者的利益代言人。在政治上,中國的民主化不但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由於缺乏政治參與及人民監察的渠道,中國的人民很多時連受憲法保障的基本公民權利也受到侵犯,官僚濫權及腐敗的行為,無日無之,甚至接近到失控的階段。 在這個 歷 史發展的大環境下思考「六四」,「六四」 絕 非只發生在 24 年前的不足掛齒的一件往事。「六四」的平反,亦不應單單地被理解為受害人家屬追究責任或索償的簡單事件。中國政府一日未平反「六四」,一日便象 徵 它仍然堅決地否定了民 主和自由在中國發展中的價 值 ,而中國目前把只有少數人分享到的繁榮和興盛,建立於無數人民被壓迫和 剝 削的現 狀 ,也沒有了被推翻和逆轉的可能。 因此,繼續討論「六四」,不迴避,不放棄,才使中國有往前走的希望及進 步 的空間。相反,把它否定或忘記,只會造成 歷 史的真空,發展的迷失,把中國從目前所面對的矛盾與衝突,再進一 步 推入一個萬劫不復的深淵。 ◆參考資料 註一 . MacFarquhar , Roderick , ed. ( 2011 ) The Politics of China: Sixt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阅读更多发布者Sandra Severdia | 6 月 2, 2013
由一个拆除市区公园以建购物商场的决定引起的土耳其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于今日进入了第三天,同时也引起了大量中国网民的围观:...
阅读更多发布者兼听则明 | 5 月 26, 2013
政治改革的框架有四层,如同玛雅金字塔:塔尖是领导集团的政改动力,然后是影响政改意愿的三层力量:危机强度、社会上不同的行为主体、影响行为主体的重要变量。 下边逐层讨论,最后推出几点观察。...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