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李白|教材改了,常识丢了
信念和价值的塑造,不应该是简单灌输,应该给予他们判断的能力和思考的土壤。语文、历史、思政、数理化,任何一门课,我们在课堂里传递给孩子的,都应该是常识性的东西。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5月 30, 2022
信念和价值的塑造,不应该是简单灌输,应该给予他们判断的能力和思考的土壤。语文、历史、思政、数理化,任何一门课,我们在课堂里传递给孩子的,都应该是常识性的东西。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8月 24, 2021
初中阶段围绕政治觉悟和品德锤炼,注重选择各个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伟大成就等,使学生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军,努力把红色基因传下去。高中阶段围绕政治认同和精神升华,注重选择各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成果,诠释革命精神的作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四个自信”。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4月 9, 2021
Twitter 用户方舟子(@fangshimin)发布的一张相片显示,上海浦东新区上南二村小学给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包括观看《习爷爷和我们在一起》、《红色气质》、《青春与祖国同在》等11部影视作品,并要求撰写观后感。方舟子评论:“我上小学时文革还没结束,不记得上过这样的课。”
阅读更多由%s发布 | 8月 18, 2020
通识教育是香港高中必修科之一,强调训练学生的时事触觉及批判性思考,却屡遭亲中阵营批评课程政治化、引发青年上街。当局去年起审视教材,多家出版商在压力下删去敏感内容。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教育局去年起检閲高中通识科(liberal studies)课本,部分出版社周一(17日)上载修订后的勘误表,显示不少敏感内容遭删改,涉及三权分立丶本土意识丶公民抗命丶新闻自由丶人权丶警暴等议题,有教材甚至直接删去香港众志与本土民主前线的名称。...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