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王思想家:替清华怀念梅贻琦

梅贻琦宽厚包容、独立自由的办学思想。兼容并蓄是蔡元培首义,胡适推向颠峰,但并不等于是北大专利。梁启超从《易经》里摘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经过一次在清华的演讲后,被清华引为校训。厚德载物,并非虚头八脑的泛道德主义,其含义实际上与“兼容并蓄”是一个意思。核心是自由。“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是陈寅恪代表一代又一代学者发出的声音。是梅贻琦把清华带到了这条道路,并维持到1948年。

阅读更多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炮轰校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炮轰校长 [王世宇]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炮轰校长 [王世宇]     尹稚。资料图片     南都讯 1月2日下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开始在微博上发布多条言辞犀利的文字,炮轰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指其与“波士顿”有不正当合作关系。     南都记者发现,此事涉及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南口一在建项目的设计方案。美国波士顿国际设计集团(下称“波士顿”)的这一方案,被部分建筑界和民间文保人士指责破坏历史文化街区原有风貌。尹稚一直在微博上关注此事,按他的描述,有人以校长之名电话威胁他,他认为此事涉及官商勾结,“酒后盛怒之下发微博”。尹稚昨日在微博道歉,称威胁他的电话是“冒校长之名”,此事对顾校长伤害最深,为此致歉。     自称将提交辞职报告     1月2日下午,尹稚在其个人微博上连续发了多条言辞犀利的微博,炮轰清华大学校长顾炳林(应为“顾秉林”),指其与“波士顿”有不正当合作关系。尹称,“动员全国规划界、建筑界把波士顿设计轰出中国,于反腐善莫大焉,于自尊善莫大焉,于正名善莫大焉,于全国贪官是悲剧,我刚知道于清华校长也是悲剧,悲催呀……顾炳林我告诉你:我会一查到底,朱某人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求扩散求转发”。     这条微博被转发数千次后,尹稚又连发了数条犀利微博,指责波士顿走裙带关系,腐蚀干部,并称已写好了述职报告和辞职报告。“1月4日交,就算是临别告白了,这件事起于打假,可能终于反腐,这个清华是我为之奋斗了30年的清华了,再见!”     背后涉旧城规划争议     南都记者发现,尹稚口中的“波士顿设计”,是指由清华92级毕业生朱儁夫领衔创立的“波士顿国际设计集团”。朱儁夫本人在此前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称,波士顿设计集团先在波士顿成立,后在上海开设了分公司,朱儁夫回国后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清华大学核心区规划,还有海南三亚的一个烂尾楼的改造。他在采访中介绍,“当时清华的校长跟我提出来,让我回北京做清华大学的整体规划”。     从尹稚关注的多条微博中可知,此事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关。波士顿目前在一个名为“北京东城地铁南锣鼓巷”的项目中,因为涉及北京古城保护,遭到一些建筑界人士和文保人士的质疑。     《京华时报》去年12月初的一篇报道介绍了此事的背景,该项目“位于南锣鼓巷在地安门大街上的出入口,向西与玉河、什刹海等北京已发展成型或正在规划建设的特色休闲商业中心紧密联系,构成北京特色风貌活动轴”。项目效果图显示,南锣鼓巷南口牌楼两侧被改造成商铺林立的二层仿古建筑。     民间文保人士华新民向南都记者表示,根据2005年北京总体规划,旧城内应整体保护,并且实施保护的主体应是居民本人。“按波士顿公司的设计方案,大规模地毁灭了老建筑,把历史城区做成逐金之地”。     有人“冒校长之名”威胁?     按尹稚在微博上的叙述,之所以在这次风暴中把矛头对准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是因为有人以“校长之名”电话威胁他,他“酒后盛怒之下发微博”。昨日下午,南都记者发现,尹稚删除了炮轰清华大学校长的有关微博。南都记者昨晚致电尹稚,他表示不愿回应此事,拒绝了采访请求。     尹稚在微博上回应此事称,“和同行朋友聊了一天,此事对我收获和教训如下:1、威胁我的电话是冒校长之名,以后不在酒后盛怒之下发微博;2、校领导关心校友,校友捐助学校应属正常,也许我多虑了,但也已谏言领导应远离不良商人,否则正常交往就成了名人给假冒商品做推销;3、我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媒体的杀伤力我领教过了”。     他还表示,这场风暴对打假利好,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好,对顾校长的伤害最深,我在此致歉并会以后面释,希望朋友们继续关注自身的行业市场整顿,关注历史街区的存亡,朋友们教育得对———“盛怒发微博等于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酒驾”。     南都记者王世宇实习生刘宇     华新民一直在微博上更新涉及波士顿与旧城保护的微博,尹稚曾多次转发华的微博,关注此事。

阅读更多

清华辅导员吁学生勿选教员刘瑜课程

playfish 写道 “清华研究生兼辅导员王清礼同学非常爱国也非常关心同学,当他检查发现本校教师刘瑜的主页及微博所宣扬的东西后非常震惊,即“以个人名义建议各位工物九字班同学不要盲目选修其课程”。在《羊城晚报》的采访中王清礼表示希望媒体不要报道此事(他在人人网上的建议已被删除)。中华网网友强烈支持王同学,网友们发现这个刘瑜根本就是美国“第二中情局”学员,在哈佛、剑桥等包装包裹下带着任务回到中国,不发论文,却发了《民主的细节》等宣传手册。” 注:刘瑜在微博上回应了对其学术的质疑。

阅读更多

OhMyMedia | 南方人物周刊:清华女生状告3部委:制度推动像口钟 撞了才会响

本刊记者张蕾发自北京 状告三部委前,李燕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放弃保研资格,报考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中第后,人人夸她勇敢。 9月9日,她将一纸诉状递给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状告教育部、科技部和国土资源部,要求其公开副部长的分工职责等情况,包括分管部门、兼职状况及其负责联系的单位。 “告状”在李燕眼里,跟勇气无关,顶多只能说明“我可能就是比别人稍微认真了一点”,学法律的人,“多多少少还是有法治的理想情怀在。” 理想主义像一座玻璃温室,花朵们如李燕,一边自顾纯净生长,一边张望外面的世界。 态度尚好,就是时而荒谬 李燕是清华大学法学院宪法行政法专业的研究生,2013年毕业,今年开始准备毕业论文。在导师的提示和建议下,她打算做副职研究,探讨副部长的职责权限、行使职权的模式等,由于各部委官网上对职权范围的公布有限,李燕决定申请政府信息公开。 这个小姑娘在着手查询资料以前,对副职没什么概念,“可能就是比正职低一点”,至于分管,“在我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这个在我脑袋里都没有概念。” 她对社会的体验并不丰沛和直接。她爱引用学者的话,对相关法律规定熟稔,社会的复杂运行让她好奇,甚至兴奋。 “你刚好上课上到说可以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你想,‘哦这样啊,那我也去试一试。’” 跟政府打交道成了李燕一段时期内人生体验的内容。只是她没有想到,申请过程中,“竟然会有这么多七七八八的状况出来”。 课堂上,学生老师们把政府信息公开的内涵和外延尽量掰扯清楚,法律的界定是不能含糊的事项,而实际拿到行政机关去的时候,“我感觉他们并不是太在意这个,不在意学术上或者惯例上形成的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是什么。” 她从第一批网申的部委获得信息的平均时间是27到28天(《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依申请公开的期限是15个工作日,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 次)。在漫长的等待里,李燕修正了以前天真的观念——“我问你要,你给我就是了,又不是特别难的信息”,她开始知道,信息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要报不同部门 领导批准,如果赶上领导出差,那只能延长时限。 传说中的“行政机关‘办事难’”,李燕体会到了。在漫长的等待中,她也学会了预判。最常接到的电话是刚好第15日那天打来的,那几乎一定是要求延长时限的。 等待让李燕学会了有耐心和自我宽慰,一两个电话找不到正确的管事人,那就再接着打三四个电话。对方说,你发过来的PDF或者WORD是更高版本的,打不开。她就不厌其烦地再发一次。 公务员的说话态度都“蛮好”,但在跟政府人员的互动中,她学会了“交锋”。 比如办事人员以“职能在不断变化当中”作为不提供信息公开的理由。李燕立马接茬:变没有关系,我就要现在的。 再比如,电话那边的公务员说:副部长的职能属于我们的内部事项,跟外界有什么关系呢?李燕就开始背诵和分析法条:“根据国务院组织法,副部长属于国 务院各部委法定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而言,他(她)是整个政府架构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个人。(而既然)作为政府组织的一部分,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他的权限是应该公开的。您看,我就没问您是负责什么事务的……” 至于有些部门追问李燕到底要在文章的哪一段运用这部分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对她的目的怀有疑虑地盘问,她也逐渐习惯。 “政府信息公开施行的时间并不长,政府机关没有公开的习惯,它会觉得公开有一点不舒服,另外就是他们没有经过长期的申请、被申请、去法院诉讼的历练,他们还不会鉴别什么信息公布出去会有危险。” 最开始的被拒绝让李燕心里有些难受,也着急。后来她渐渐觉得,这事儿也挺有意思。好奇心战胜了受挫心理,她决定向所有可以申请的部委都提出请求,完善资料。 事情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她甚至能够在跟办事人员的谈话中,感到一些微妙。 “有时候能感觉出办事人员给我那种理由,他们自己心里会觉得不太恰当,心里挺虚的。……能去部委工作的,怎么说也起码是比较好的大学里的研究生毕业,对政府信息公开就算再不了解,你说出一句话,它荒谬不荒谬,在我们心里面是有一个共识在的。” 李燕的这个判断来自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初的回应。该部门告知李燕,因为她没有提供具体的文案名和文案号,所以“不能受理”。 “法律规定的是,如果你知道(文案号)就尽量提供。我觉得公民是有这个配合义务的,……但如果你说不提供文案名和文案号就不提供信息公开,这是我不能接受的。作为任何一个公民,不是在这个机关工作……(怎么可能知道文案名文案号?)” 4个月下来,有3个部委的没有答复或者答复不符合申请要求,李燕按照事先想好的解决方式行事——起诉。 “我申请了那么多部委,不管过程怎么样,最后只有3个部委没有给我信息。所以说,……还好吧,没有那么差,虽然也没那么好。” “我不是去找事儿的” “其实我起诉的时候心里还挺忐忑的,不是害怕,而是觉得给部委的工作人员带来了麻烦,给他们增添了不少的工作。”即便如此,她坚持起诉的理由是:“我不是去找事的,我真的是想要那个信息,……只是想在制度的框架内,通过最正常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法律是最正常的方式,这是李燕认为的常识。 “学过法律的话,不管法治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多多少少还是有法治的理想情怀在。当一个问题出现,你希望能够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希望哪一方主体都会尊重这样一种法治的结果。” 有人问过她在不在乎输赢的问题。可她觉得,这根本不是一个输赢的问题。 “那么多政府信息,一定有不能公开的,我相信。……我不是像秋菊那样去讨一个说法,只希望政府在作出决定的时候有一个理性的推理,说‘不公开’,原因是什么,告诉我,就好了。” “我理解”是她在这个事件上的口头禅。她的要求看起来并不难以满足,她的态度显得温和而谦逊。 对于诉讼给公务员可能增添麻烦的担心,她也跟导师沟通过。导师的意见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很不容易。这时候,你去挑战的,不是一个人,不是给部门找麻烦,也不是给官员找麻烦,你去挑战的对象是一个不太完善的制度。 “制度的推动就像一口大钟,要有人撞才会响。”导师的这个比喻,引得李燕热血沸腾。 “推动社会发展太狂妄,但每个人都做一点事情吧。……就这件事情(而言)我也不觉得自己勇敢,我可能就是比别人稍微认真了一点。其实这件事情并不难,也不复杂,除了麻烦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难度)。” 可是,最终法院没有立案,他们启动了诉前调解程序,劝服李燕不起诉,而三部委则根据她的要求公开信息。 于是,让人热血沸腾的撞钟“壮举”,结果是“没有撞上吧”,她遗憾地说。 “我甚至希望,(就算)结果是法院不作出判决都没有关系,哪怕(只是)它受理我的案件,部委公开信息,我撤诉,我都能接受。”她执着地认定,通过正式的法律途径来解决,“法律是这样规定的我们就这样做了”,才是好结局。 “这个事情对政府信息公开这个宏大的目标,可能没有任何改变。更多的改变是对于我的,不是对于这个制度的。” 嵌入世界的理想主义 如果没有这次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李燕跟政府的接触只有“办护照”。她说,这次漫长经历对她的影响,就是“对政府运行有了一个了解”,也满意自己的“淡定”。 父母是在某天的清晨广播中突然听说的:清华大学法学院女研究生李燕不再起诉三部委。农民父母打来电话询问时,李燕刚刚洗漱完毕准备坐下来吃早饭。父 母只是说,“你在外面那么久,你知道的东西肯定比我们多,你自己坚定就可以了。”做村干部的舅舅也对她说,“虽然挺担心,但还是觉得挺开心的。你自己在外 面要想好自己要什么,然后就勇敢去做,不要顾虑太多。” 李燕想要的,按她自己的话说,跟所有学法律的人一样。 “法律,应该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你不希望看到的是通过一种非理性的方式,迫使政府做出什么决定。你也不希望看到的 是,很多媒体去报道这件事情,迫使法院改变了决定。你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法官高高地坐在上面,他公正无私,他不偏不倚,他不畏惧行政机关的强势,而凭着 自己的公平正义良心,凭着自己对法治的理解和信仰,做出合理的判决。” 温室里那些美丽的论述和蓝图,足以让理想主义的花朵们心向往之。 这种理想,是别人给的,“这是(理想社会),至少是目前在法律课堂上别人教给我们的东西,是我们学到的期望到达的一种状态。”但也“随时随地都在受到打击”。 “虽然我现在不敢说我是信仰法治的,但是我就觉得,你真的想完善法治或者说想要坚持信仰并且在这条路上做出更多的努力的话,就是要认识到它的好和不好,尤其是认识到它的不好。” 她很喜欢北大学者朱苏力说过的一句话。 他说,你和我都深深地嵌在这个世界里。 “我对它的理解就是,你和我都生长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所想所做所说其实都深深地渗透着这个世界给你的东西,并且因为你嵌在这个世界里,当你做事情的 时候,会跟身边的人有一种互动,这是一种局限,但也可能是一种自由。你在一个共同体里面,心里都有一个共识和底线在。你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在这个世界里。”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