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网文

王立軍投誠揭密 美方低估其價值及嚴重性

記者林永富/綜合報導 外電報導,重慶市前副市長王立軍逃進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事件,在華府並未廣泛流傳,因為美方認為他的情報價值有限。而美國總統歐巴馬則是在王立軍走進美國領事館當晚,就已經接獲有關官員的匯報,但他並未做任何指示。  王立軍在美國領事館逗留長達30多小時,在大陸引起極大爭議。當時正值敏感時刻,因為大陸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一周後便要啟程訪美,若美國收留王立軍,可能被視為干涉中國內政。  王懷疑海伍德之死  外電報導,據英國多位高級官員透露,王立軍在領事館逗留期間,曾經告訴美國官員,他對英國商人海伍德去年在酒店內死亡的事件感到懷疑。  美國官員透露,對於應該怎樣處置王立軍,當時歐巴馬政府內部曾經有一番激烈爭論。有人認為應該給予王立軍政治庇護,也有人提議把他交給大陸公安部門。美國國務院最後協助王立軍,到北京接受中央調查,避免把他交到效忠薄熙來的地方官員手中。此後王立軍便沒有公開露面。  報導也指出,現任和卸任美國官員透露,王立軍對薄熙來夫妻所涉及的貪汙行為,向美館提供了詳細內情。但美國政府對此詳情嚴加保密,相關電文不容官員參閱,即連平日能夠閱讀此類資料的領導官員都不得觀看。  共和黨主導下的眾院外交委員會曾要求聽取該案簡報,並閱讀官方相關檔案;但官員透露,美國政府只對國會提供最少資料。  在王立軍投奔美國駐成都領事館、後步出館外接受中共逮捕數周來,某些批評人士指控,美國總統歐巴馬政府對原本是中共領導階層在派系分立下的最高層投誠事件,處理不當。  美認為屬地方戲碼  歐巴馬政府的公開說法是,王立軍並未請求庇護,並自願步出領事館。  美國外交官和情報官員表示,美方各機構最初對王立軍所言感到懷疑,而他關於英國商人海伍德命案的最聳動說法之一,也未傳達給通常會聽取相關簡報的華府官員。  1名美國官員表示,「我們直到其後許久,才聽說這起命案」,當時有關王立軍投奔美館的報導,已見諸媒體。  這名官員和其它官員指出,處理王立軍事件的華府各機構論定,此一事件雖引人入勝,但主要只是發生在大陸地方上的次要戲碼,包括王立軍在內的劇中人物性格與可信度都有問題。  長期政治效應有限  長期政治效應有限  這些機構的評估底線在於,王立軍所透露的內情,並非如媒體形容般的「寶藏」。同時美方論定,儘管王是在中共準備進行領導交班之際爆料,仍不致威脅到共產黨對國家的掌控。  美國情報界並評估,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雖因王立軍爆料而致失勢,進而挑起中共黨內派系緊張,但此事的長期政治效應有限,與1989年天安門抗議撼動大陸的劇變,不可同日而語。  ▲王立軍據指曾告訴美國官員,對海伍德死亡事件感到懷疑;對薄熙來夫妻所涉貪汙行為,也提供了詳細內情。圖為王立軍資料圖片。(中新社) 台灣 中國時報

阅读更多

薄熙來案會讓中南海翻船嗎?

顧爾德 薄熙來事件令人震驚之處不是薄氏夫妻的違法亂紀─中共高官貪腐已不是新聞,之前也有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上海市委書紀陳良宇等政治局委員因貪腐落馬。真正令人震驚之處是:中南海領導核心會以這麼劇烈、公開的方式進行政治鬥爭。  一位中國資深媒體人說:「過去領導班子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而薄熙來事件等於是胡溫習等人向薄熙來表明我們不是同一條船上的人。」  八九年六四鎮壓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當時全國風起雲湧的抗爭,讓當時中共統治菁英們意識到這是共產黨存亡之秋,他們是同舟共濟、命運與共。八九年到九二年之間的左右路線之爭、鳥籠經濟與深化市場之爭,陳雲與鄧小平只是對經濟政策的鬆與緊,計畫與市場的比重有爭議,兩人都體認到同在一條船上,沒有撕破臉對著幹。  薄熙來不單單是個重慶市委書記,背後還有著江澤民、國安政法部門的勢力,這場鬥爭是兩個菁英集團的鬥爭,薄案也不像陳良宇案單純只是貪腐以及不配合中央政策,而是涉及中央領導,集結左派勢力反中央。薄熙來事件是中共領導菁英三十多年來首次公開決裂,打倒四人幫之後最劇烈的政治鬥爭。最近傳出江澤民要求軍方支持習近平接任國家主席之後同時接任軍委主席,表面上在支持習近平,實則向胡錦濤叫陣,要求胡全退不再插手軍隊─江澤民自己在二○○一年十六大把總書記交棒給胡錦濤,但軍委主席一直到○四年四中全會才交棒。如果江要胡交出軍委主席的消息屬實,代表著這場權力鬥爭還在持續進行中。  這場權力菁英的鬥爭令人見識到:從八九年之後逐步形成的接班程序與菁英集體決策模式,原來還是這麼不理性、脆弱,且未制度化。中國共產黨還不是個現代化的統治集團,而且存在著強烈的幫派性格。權力核心缺乏制度化、而菁英之間也無「同舟共濟」共識,這代表鬥爭若加劇,是有翻船的危險。  和八九年六四比起來,薄案的鬥爭還是局限於權力菁英內部,不像八九「風波」是由下而上的動員。今天中國民眾都關注薄案,在中共嚴密監控網路之下,路透社報導還是指出十一日宣布嚴打網路「謠言」當天早上,網路上有超過二十三萬個帖子不點名談論薄案。網路傳播也許具有啟迪民智的作用,但很難轉化為政治實踐。中南海的門爭不像是地方上環保、徵地等抗爭事件虛擬傳播與真實抗爭較容易地結合起來。中國沒有普遍的選舉機制,以致政治社會缺乏動員機制,因此民眾在網上「圍觀」中南海鬥爭,卻很難以行動介入。薄熙來結合烏有之鄉這類右派網絡進行民粹動員,在中共打壓下也一下子就雲散煙消。  廣東烏坎以抗爭換得民主選舉的實現,但烏坎經驗要普及化還需要相當時日,而且從基層選舉到全國層次的政治參與還有許多機制要建立。這對中南海權力菁英而言是幸也是不幸,幸運的是,中國廣大民眾還只有圍觀權力鬥爭的份,無法介入;不幸的是,若權力集團真的翻了船,在缺乏民主制度規範下,要恢復政治秩序會更加困難。  (作者為專欄作家) 台灣 中國時報

阅读更多

《人民日報》暗示薄熙來「迷失了人生方向」

 (星島日報報道)原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下台之後,官方媒體紛紛以罕見嚴厲的措辭批判其行為,《人民日報》稱「決不允許有凌駕於黨紀國法之上的『特殊黨員』」,並暗示薄熙來「迷失了人生方向」。在薄主政四年半的重慶市,官辦報紙更稱他「身敗名裂」。   「薄熙來落馬是對中國政壇的一個重大警示,說明中國亟需加強對高級官員的日常監督、事前監督,而不能只在出問題後才痛打『死老虎』。」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說。   著名作家冰心女兒、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吳青表示,當局處理薄熙來事件首先要把真實的情況告訴公民。「一個透明度足夠的國家,就不會有太多謠言。」   許多中國民眾對於薄熙來事件感到震驚,以往有不少人稱讚薄在重慶打擊黑社會犯罪、歌唱紅色歌曲、建設保障房的作法。而且薄的父親薄一波曾擔任國務院副總理,人們一度相信薄熙來在中國政壇至少是安全的。   「現在出了這麼大的事,薄熙來貪污腐敗,他妻子還涉及人命案,影響極壞。民眾會聯想:這不是一個人的現象。那麼,黨的威信何存?」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帆說。   這位經濟專家曾著有《重慶模式》一書,讚揚薄熙來在重慶的施政作為。但現在楊帆卻認為,薄熙來不僅在民眾中造成了「壞影響」,而且還違反外事紀律,危及國家安全。「他兒子在國外留學,如果花的錢是英國的特務經費怎麼辦?」   楊帆甚至建議當局:「我們寧肯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要害部門官員子女提供專門教育,也不能讓他們出國讀書。」   薄在中國政壇被認為是左翼的保守派,他經常在講話中引用毛澤東的話,還曾高調向成都軍區和駐重慶軍隊贈送毛澤東雕像。薄熙來事件發生後,中國一批左派網站受到管制,其中一家名為「烏有之鄉」的網站至今未恢復瀏覽。   該網站經理范景剛向筆者說:「這些天都在做(應對)這個事情,我們的官方微博也已經關閉了。」   至於薄熙來事件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到中國的政治意識形態,楊帆教授稱:「薄的案件與路綫問題(左右之爭)是兩個事情,但背後存在意識形態關聯。

阅读更多

中共十八大誰入常 11搶9

(中央社記者翟思嘉台北21日電)薄熙來事件後,大陸官場上誰能更上一層樓入常?港台學者異口同聲指出,為了維穩,現任公安部部長孟建柱將是入常大黑馬;至於其他人選的職位,大家則各有不同看法。 政治大學今天舉辦「中共十八大精英增補與政治繼承:變遷、政策與挑戰國際研討會」,出席的有中共問題專家、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丁望、政大東亞所所長寇健文及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社會科學與國際關係系教授由冀。 照往例,中共將於數月後召開18大,選出下屆最高領導人,學著們預測候選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的名單相同,僅擔任職位看法不同。 除外界預料將接任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的現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和預測將成為國務院總理的現任常務副總理李克強外,丁望和寇健文都預測入常人選包括:張德江、劉延東、李源潮、劉雲山、王岐山、俞正聲、張高麗、汪洋及孟建柱。 其中,現任公安部長孟建柱是學者們認為在薄熙來事件後、中共中央為維穩工作而入常的大黑馬。 和過去政治局常委須由政治局委員接任的慣例不同,丁望認為,孟建柱有望直接入常並接任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寇健文也說,由於薄熙來事件,高層對穩定政局的需求,熟悉政法事務的孟建柱入常可能性大增。 丁望和寇健文一致預測,目前政治局委員中的唯一女性、國務委員劉延東將接任政協主席;中共組織部部長李源潮接任中共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 現任國務院副總理、重慶市委書記的張德江入常後,丁望認為將任人大委員長;寇健文補充,張德江另一種可能則是留任重慶市委書記但「不入常」。 關於劉雲山,丁望預估接任中央宣傳思想領導小組組長;寇健文指出,他入常機率比劉延東低,若真當選常委,可能分管宣傳工作但無其它兼職。 另1名現任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丁望說或可能接任常務副總理;寇健文則補充,也有可能擔任人大委員長。 而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丁望表示有可能接任政協主席或中央紀委書記;寇健文認為,他入常機會大,但接任職務不明,可能擔任政協主席、人大委員長、中紀委書記、中央政法委書記,或分管宣傳但無其他兼職。 現任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丁望說將接中央紀委書記;寇健文則指擔任職務「不明朗」。 至於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丁望分析將接任中央紀委書記,或中央宣傳思想領導小組組長;寇健文預估有出任常務副總理的可能。 寇建文表示,在薄熙來入常確定無望後,目前入常門票競爭包含習近平與李克強在內為11搶9,「幾乎統統有獎」,不過,若大陸這次真考慮將常委人數由現在的9人縮減至7人,則會有一番激烈競爭。 針對各分析皆以年齡做為「入常」的必要條件,由冀則表示,年齡非中共接班的硬準則,而所謂「特殊工作需要」也不明確,當中有很大運作空間,包括派系平衡、領導人歷史定位等因素。

阅读更多

日本原子能政策秘史

日本原子能政策秘史   シリーズ 原発事故への道程 2011年9月18日 25日 90minsx2 将广袤的大地变成不毛之地,把人们推入核辐射恐惧深渊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是世界上首起多重堆芯融毁事故。核能发电的安全神话,仅仅因为一次“超乎预想”的地震和海啸,顷刻间土崩瓦解。福岛核电站事故究竟为何会发生。在查明事故直接原因的同时,我们现在还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重新认识安全神话形成的过程。   上集 被遗弃的慎重论 前編 置き去りにされた慎重論 我们到手一批资料,“核能政策研究会”的录音带。从1980年代至90年代间,支撑我国核能发电的研究学者、政府官僚、电力业界的重镇们,定期举办内部聚会,就核电站政策的过去和前途展开讨论。因决定讨论内容不对外公开,故与会者们畅所欲言。此外,在世的有关人员,也出于对福岛事故的反省,开始直言不讳地揭露历史内幕。 根据这些资料和证词,我们制作了两集系列片,彻底回顾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为止的历程。上集将追溯,我国决定投入核电站的1950至70年代前半的黎明期。 最初,对于在地震大国,导入这项安全性尚不明确的技术,人们普遍持怀疑态度,慎重论占据主流。但基于美苏冷战理论,以及战后经济复兴原理,遂强行决定投入核电站。 本片将检证,作为经历过因石油等资源匮乏,而在太平洋战争中败北的历史,且是世界唯一原子弹被爆国家的日本,在追求经济效益,与确保安全的矛盾中,走上核电站建设之路的过程。 下集 安全神话的诞生   後編 そして“安全神話”は生まれた 根据在核能政策研究会上聚会的有关人士的录音及新的证词,探索福岛核电站事故之所以发生的深层历史渊源的系列片。下集介绍的是,在大批核电站相继建成的1970年代以后,“日本的核电站不会发生事故”这一安全神话是如何诞生的,揭示其形成的过程。 于1973年石油危机的翌年通过的“电源三法”,加速了以安全为前提的核电站建设。当时,日本首起就核电站安全问题,展开科学争论的审判-伊方核电站诉讼拉开了帷幕。 以反对核电站建设的当地居民与科学家为原告,同力图推进建设的国家展开讼争。此次福岛核电站所发生的“全电源丧失”、“堆芯融毁”等事态,几乎全都在这个法庭上被一一论及。 公审过程中,三里岛、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也相继发生,曾迫使当局重新认识安全问题。然而,最高法院却以“行政裁量的范畴”为由,驳回了反对派的诉求。 正面追究核电站安全性的途径既已不复存在,不容置喙的政府、业界及学术界所鼓吹的安全神话,遂得以日渐膨胀。 本片以日本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全面核电站讼争的消长为轴心,揭示安全神话是如何独步一时,检证其历史性成因。 NHK纪录片日本原子能政策秘史(上集)被遗弃的慎重论.avi    详情 1024X576 XVID+MP3 1009M NHK纪录片日本原子能政策秘史(上集)被遗弃的慎重论.ass    详情 中文字幕 102K NHK纪录片日本原子能政策秘史(下集)安全神话的诞生.avi    详情 1024X576 XVID+MP3 924M NHK纪录片日本原子能政策秘史(下集)安全神话的诞生.ass    详情 中文字幕 106K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文章总汇】黄雪琴 王建兵

六月之声(2024)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

WP Twitter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