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李承鹏:写在5.12的爱国帖
可站在北川学校废墟前,我很困惑。我还坚持过去一些爱国观点,但开始明白建渣里的钢筋并不是帝国主义悄悄抽走的,那些孩子也不是死于侵略者的魔爪,而死于自己人的脏手。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国两智 | 5 月 11, 2023
可站在北川学校废墟前,我很困惑。我还坚持过去一些爱国观点,但开始明白建渣里的钢筋并不是帝国主义悄悄抽走的,那些孩子也不是死于侵略者的魔爪,而死于自己人的脏手。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国两智 | 9 月 23, 2013
中国大陆正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有专家认为,中国政府几十年来大搞工业化和建造大型水利工程,导致了中国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和流失。 路透社9月23日报道,对中国政府来说,气候变化已成为一个很方便的借口。北京总是把中国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危机归咎于气候变化。但有专家却指出,中国几十年不顾一切的工业化发展和建造巨大的水利工程,才是造成中国今天所面临的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 今年国际气候变化大会将于9月23日到2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联合国所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日前表示,中亚地区和喜马拉雅山一带冰川的加速融化,将影响下流区域、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系列国家的水资源。科学家指出,气候变化是人为的,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气候变化将在本世纪引发更的多热浪、干旱和洪水。持续上升的气温将会进一步加速喜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从而先带来严重的洪灾、随后再导致干旱,随之还将出现季节性雪融化的减少,从而达到无法填补中国河流流水量的地步。 中国今年8月份公布的水资源普查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有2万8千条左右政府记录的河流已经消失了,剩余的河流数量还不到2万3千条。虽然中国水资源普查没有对这些河流消失的原因作任何解释,但中国气象局透露,中国包括黄河在内的几条主要河流,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不断缩小,而且这个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下去。中国环保专家、“公共和环境事务研究院”主任马军表示,中国不同地区雨量的大幅度上下起伏,气候变化使问题更复杂化,一些地区的水资源已经相当紧张了。 但是,气候变化只是问题的一部分。路透社援引南京大学环境问题专家邹磊(译音)的话说,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多地是由于中国不顾一切地大搞城市化以及对水资源的不良管理而导致的。在美国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专家武业钢表示,他同意这个说法: “中国的人均地表水只相当于世界人口人均数的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目前中国西部大开发,滴水贵如油。中国东部虽然水分布比较多,但黄河、长江、珠江等河流的水都污染非常严重,许多水资源由于污染而无法使用,使得农业和工业用水,以及饮用水都非常地危险。这当然会影响到中国经济和GDP的发展。再加上森林的毁坏、以及很多地方因为要种植农业产品而导致水面积缩小、湿地的消失、湖泊的消失等,失去的水资源又得不到补充。在这样的情况下,生产需要水,生活也要用水,那么,你怎么能水不紧张呢?” 在即将举行的斯德哥尔摩气候会议上,来自195个国家的官员和科学家,将对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有关气候变化的草案进行讨论。草案表示,以燃烧化石燃料为主的人类活动“非常可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至少为95%;确信以燃烧化石燃料为主的人类活动,引发了海洋升温,融化了冰雪,提高了全球海平面均值,并改变了一些极端天气。武业钢就中国的水危机问题进一步表示: “中国天然的水资源就没有保护好,人口有那么多、又要发展经济,不缺水那才怪呢。此外,再加上中国雨水的分配不均匀,而且中国在储蓄雨水和洪水方面做得不够,中国的水利工程都只是为了泄水、排水,而不是设法把洪水储蓄起来,这样很多的水资源又被浪费了”。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草案指出,如果各国政府不采取行动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本世纪全球气温可能上升4.8摄氏度;但如果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气温可能仅上升0.3摄氏度。各国政府已经承诺,将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国两智 | 9 月 22, 2013
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 张鸣 一个成都女孩,考上了大学,父亲并非供不起,但却不想让她上学,认为这样的投资无用。消息传到网上,竟然有百分之七十的网民赞同父亲。媒体惊呼,新的一轮读书无用论来了! 我生不幸,有生之年,竟然赶上三拨读书无用论热潮,第一拨在文革中,第二拨在 8 、 90 年代的商品大潮里,第三拨就是当下。第一拨发生的时候,上不上学都一样,又不能高考。第二拨时,高考恢复了,但人们觉得研究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第三拨,人们发现,大学毕业,工作并不理想,上大学付出的成本,根本收不回来。 三拨读书无用论的发生,其实都是一个问题,上学后的出路。没有出路,或者出路不理想,就没有必要读书。客观地说,人们这样的认识,并无大错。从经济学上讲,人的行为,多少都带有投资性质,上学更是如此。同样的人生,用来上学,就不能做其他可以获利的事情,而且还要为此付费。投资之后,没有回报,或者回报不佳,当然投资的欲望就会降低。前两拨姑且不论,第三拨读书无用论的出现,明显跟当下阶层固化,平民子弟再难通过上大学改变命运的现状有关。如果这样的认识蔓延开来,成为平民的刻板印象,那将是一场灾难。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发生,跟现在的学校其实并不读书也有关系。严格说来,现在的学校,无论中小学和大学,其实只是考试,并不读书,也不教学生如何读书。学生身经百战,考入大学之后,鉴于严进宽出的格局,考试变得容易了,更加不读书了。很多大学的博士生宿舍,书架上都没有几本书。不读书的大学生,毕业脑子里顶多有几条课堂上的教条,很难应付社会的需要。现在的社会,毕竟还有市场,如果真有本事,拼爹不成可以到市场上拼杀,可惜很多人,并没有这个本事。 所以,所谓读书无用,其实是上学无用。上学无用,关键是上学不读书,更没有学会读书。况且,人的行为,不能单纯用经济学来解释。很多时候,读了书,不见得立竿见影,马上会有用。但对于人的素质提高,却有看不见的功效。即使读无用之书,最终会有无用之用。所以,所谓读书无用论,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现在的学校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学校不是考试场,而是教人读书之所在,再不改,就没有人来了。 (“拇指博客”客户端已登陆苹果app store,百大名博,一手掌握)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国两智 | 9 月 22, 2013
出于对书圣王羲之和兰亭的神往,我最近去了绍兴。 “ 文人雅集,曲水流觞 ” 。魏晋风骨,悠远绝唱。 此行的目的却是应友人之约看抗日电影《兰亭》。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张艺谋的同班同学肖风,监制是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编剧是两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程晓玲。 纯美的山水和诗意的街巷成了残酷杀戮的背景,这样的反差成了观影者生命中不能沉受之重。 一帮操着绍兴方言的中国人试图用生命诠释一个在当下中国社会相当敏感的话题:因为什么抗日? 毕竟是近70年前的记忆,留在多数中国人记忆中的抗日,被各类宣传和影视作品扭曲得面目全非。 一边是3500万同胞罹难留下的屈辱,一边是荧屏上英勇的中国人民与脑残一般的鬼子浴血奋战8年的光荣。 噩梦和意淫只有一步之遥。 《兰亭》试图以艺术的名义真实还原抗日的原貌,以普通中国人的名义。 抗战首先是弱者的反击。电影中最著名的台词是:太欺负人了。 《兰亭》中的主人公林耕家境贫寒,后经过顽强奋斗成为是当地黑社会头目,阴差阳错的是他娶了一个日本老婆,本来只是想过好日子,直至日本人占领绍兴,他的梦想仍是在一个叫蝴蝶湾的地方继续其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遗憾的是,国破家亡之下,此地已无桃花源。林耕的反抗是彻底而悲壮的:直到他和反战的日本妻子的头颅最终被日本人悬挂在绍兴城墙之上。而决定砍下他们头颅的是林耕的日本岳父 —— 他已经从一个商人蜕变成彻头彻尾的刽子手。 几千年以来,对于谦恭、温良甚至怯懦的中国百姓来说,他们的梦想只是过上清贫的安稳日子,只是日本人无情地碾碎了如此卑微的梦想,逼迫他们走向了义无反顾的反抗道路 —— 勇敢而决绝。 影片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将民族主义当成抗战的主角 —— 即使在今天和平的全球化年代,这样的情绪仍旧波涛汹涌,随时可以奏响复仇的集结号。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不是义和团的刀枪不入,以及恃强凌弱的霸道,而是不怒自威的自信和自强。一个多世纪以来孱弱和驯顺留下的教训如此让人痛彻心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所以被称为正义的战争,是因为战争的目的不是消灭和征伐,而是和平。 抗战是全体中国人的战争。处于极端弱势的中国能坚持8年抗战,是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个体百姓都被迫成了反抗者,用血肉构筑了新的长城。在和平年代,一个国家的崛起仍取决于每个国民的觉醒,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公民 —— 没有硝烟和死亡的逼迫,却面临功利和自私的诱惑。 抗战是人性最好的试金石。对于日本人来说,需要反思为何在特定年代整个民族集体转身成魔,不忏悔则无宽恕;对于中国人来说,需要深刻自省为何一个悠久文明史的大国会屡屡败北,汉奸如云的背后是什么塑造了国民难以站立的灵魂。至今,国家主义培育的所谓爱国者,仍在抗日风波中将铁拳砸下同胞的日系车,沦为世界的笑柄。 抗战是反战的教材。导演肖风说: “ 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党派,任何一种组织,以任何一种理由挑起战争,它就是人类的耻辱。这是我要表达的。 ” 人性之中,住着天使和魔鬼。全看你在召唤什么。所有扛着侵略大旗的解放者和拯救者都是可耻的。战争之下,没有英雄,只有悲剧。这是人道主义,是人类赖以存续的唯一理由。 《兰亭》的抗战,让人唏嘘 —— 为了那些不屈服的中国人,以及他们诗意生活的破碎。这里没有复仇的快感,只有无尽的反思和深沉的祈祷。 (“拇指博客”客户端已登陆苹果app store,百大名博,一手掌握)
阅读更多发布者一国两智 | 9 月 22, 2013
作者: 风青杨 人民日报批《甄嬛传》为何被力挺? 近日,人民日报就热播剧《甄嬛传》发表评论称,剧中宣扬一种比坏心理,好人只能变得比坏人更坏才能战胜坏人,这种价值观不能宣扬。在一个有9万多网友参与的投票中,53.9%的网友认为《甄嬛传》鼓励以恶制恶,败坏社会风气。 《甄嬛传》为何被国人喜欢? 《甄嬛传》如此高的收视率,除了其制作精致之外。其最大的看点,也就是勾心斗角,这无疑是迎合了中国人某些文化心态。比如倾轧、斗争、篡夺、猜忌、弹劾、笼络等种种权谋手段,无一遗漏地展现。一个圈套连接着一个圈套,一招计谋通向另一招计谋。各种阴谋暗算都运用得炉火纯青,以至于有不少人将该剧称为清宫版的《杜拉拉升职记》。不少人甚至认为学会甄嬛一样的本领,在职场和官场之中,有起有落但最后终将得到自己想要的,是一种本事。 一位网友写道:“甄嬛刚刚入宫,就好比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父母的关系进入到一家很大的企业!……为了保全职位,在不断的工作中步步小心仔细,拉拢同事,建立自己的战线,开始反击,终于扳倒了最大的竞争对手,成为了老板眼前的红人。”从这个角度来说,《甄嬛传》又正好满足了中国人窥视获得权力诀窍的愿望。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能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余则成了。 而那些喜欢“后宫小说”的读者群,以18岁至35岁的城市白领女性为主。她们大多受过良好教育,自我意识很强,有不少还是独生女,而她们面对的职场、爱情压力又非常大,需要被肯定、被娇宠的心理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便从小说中寻找安慰。“后宫小说”中关于权谋、沟通技巧的描写,也能给她们的职场生活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比如坚强、隐忍,宫斗剧《甄嬛传》就是在这种社会心理背景下大红大紫的。 阴谋剧能促使人心变坏? 当人民日报的那篇评论一出来,拍砖的人也不少,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指出这是影视作品,是一种艺术,它本身就是虚构的,另外如果所有艺术作品都在歌颂正义,太假太单调,并且与社会脱节。 在本人看来,所谓的文艺作品“百花齐放”,在文学作品创作,就应该既可以像琼瑶那样,全书写的都是幸福美满,风花雪月。也可以像金庸《连城决》那样,写尽人心的权诈与恶劣。套用鲁迅一句话:看到这里,易学家看见八卦,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干部看见升迁。更何况《甄嬛传》在中国的热播只是当下中国的一阵风,它的艺术价值远不及中国那些流传了几百年的经典。它未必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主流。 宫斗剧的热播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整个社会丛林法则的盛行,给了“宫斗”生长的土壤。而人民日报所说的阴谋的产生,则更多是与诚信的缺失、规则的不完善、信息的不对称有关,而不是因为看多了阴谋剧。在一个丛林法则的社会里,即使没有阴谋剧,一样会有阴谋,因为阴谋总是无师自通的。 而比价值观更应反思的是制度。人是善恶的综合体,好的制度能激发人性中善的因素,坏的制度则无限放大人性中恶的方面。当公权力掌控所有资源,支配一切为所欲为;人与人之间尊卑有别,践踏尊严、压抑人性。在现实或剧中的制度下,所有人都是可怜的受害者。透过甄嬛传最应呼唤是平等,最该反思的是不合理的制度。 中国人为何看不厌宫斗剧? 翻开古代中国的后宫政治史,里面充斥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吕后专权致残戚夫人,赵飞燕害死与为皇帝生子的宫女和许美人,武则天从自己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开始其夺权之路,慈禧从后宫中脱颖而出垂帘听政,其宫斗手腕几乎颠覆了整个大清王朝……一个“斗”字更是深入中国人骨髓。“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莫说上下五千年,哪怕是近代以来,一直就是个“斗”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中国人早已将“斗”这一法宝深深地印刻到了骨髓里。 在美国,阴谋论时常能在民间掀起一些波澜,但始终无法在主流社会成为一门显学,爱看阴谋剧的美国人也始终被其他国家的公众认为是“最天真的”。因为他们既达不到文化共鸣,也没有动力去学习戏中的计谋。同样爱看阴谋剧的中国人,却几乎个个都是阴阳家,遇到各种事情都能说出一大堆其背后的“阴谋”,卖弄自己的“智慧”,在主流学术研究上更是司空见惯。可以看出,民主与法制社会具有确定性、民众参与性、透明性。这就让人们处于一种身心相对安宁的生存状态,不用把过多精力用于研究人的问题,而用于做事。(文/风青杨) 文/风青杨 版权声明 网络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报纸杂志使用需微博私信取得用稿授权。侵权必究! 风青杨微博:http://weibo.com/youyou52011 微信帐号:fengqingyang8964
阅读更多